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6.3《专制下的启蒙》教学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54.50 KB
- 文档页数:7
专制下的启蒙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专制制度的特点和危害,以及启蒙运动产生的背景和历史意义。
2、引导学生认识启蒙思想家的主要观点和贡献,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理性精神。
3、帮助学生理解启蒙运动对现代社会的深远影响,激发学生对自由、平等、民主等价值的追求。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启蒙运动的背景和主要思想家的观点。
(2)专制制度与启蒙思想的冲突。
2、难点(1)启蒙思想的内涵和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2)如何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专制制度和启蒙运动。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专制制度和启蒙运动的基本概念和历史背景。
2、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相关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的历史案例,深入分析专制制度和启蒙思想。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反映专制统治的图片或故事,如古代君主的绝对权力、民众的苦难等,引发学生对专制制度的思考,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专制下的启蒙。
2、讲解专制制度(1)定义和特点:专制制度是一种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君主或统治者拥有绝对的权力,不受法律和制度的约束。
其特点包括权力高度集中、决策独断、缺乏民主和自由等。
(2)危害:专制制度往往导致政治腐败、社会不公、经济发展受阻、人民权利被剥夺等问题。
例如,古代中国的封建专制制度在一定时期内阻碍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3、启蒙运动的背景(1)经济因素: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他们要求在政治上获得更多的权力。
(2)科学进步: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如牛顿力学等,为人们提供了新的思维方式和方法,打破了宗教神学的束缚。
(3)思想渊源: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启蒙运动奠定了基础。
(4)社会矛盾:专制制度的黑暗和腐朽,引发了社会各阶层的不满和反抗。
4、启蒙思想家及其观点(1)伏尔泰:主张天赋人权,反对君主专制,倡导君主立宪制;提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2)孟德斯鸠:提出“三权分立”学说,主张权力的制约与平衡,以防止权力的滥用。
专制下的启发教课方案瑞金三中刘建【学情剖析】高二学生研究求知热忱高,理性思想能力正在形成,世界观、价值观拥有很强的可塑性。
本课内容,学生在初中历史曾接触过,对有关知识有比较充足的认识,并且在经过了一年多高中历史的学习以后,已基本熟习了高中历史的学习方法。
本课采纳教案式教课法,教师或指引学生查阅资料,让学生在课上剖析、议论,进而从多渠道培育学生的自学、思想能力,发挥教师在学生学习中的主导作用,以及建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这是切合高二学生的认知水平的。
【课标要求】简述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等启发思想家的看法,归纳启发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
【教课目的】一、知识与能力1、经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欧洲启发运动的背景和特色,掌握启发运动思想家的主要看法。
2、经过阅读启发运动思想家的言论资料,培育学生对历史资料的理解能力和剖析、评论问题的能力,经过比较启发运动和文艺中兴的异同,培育学生归纳和比较的能力。
3、经过对启发运动流行的历史条件和重要影响的研究,使学生认识到社会存在决定社会心识的基本看法。
二、过程与方法经过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现和教材内容有密切联系的图片资料,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师还要精心设计问题,惹起学生的思虑,发挥学生的踊跃性,真实理解要点和难点,进而内化为自己的知识。
问题研究,表现史论联合,论从史出的历史思想方法和历史学习的方略;情境教课法:学生角色饰演,神入历史。
三、感情态度与价值观启发思想是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产物,是人类文明精髓积淀之所在,更是近代财富阶级为之奋斗的成就,这些成就不不过属于其个人和那个时代,更属于世界、属于全人类。
所以,经过本节的学习,学生能够:1.培育人文意识,增强法治看法。
2.关注社会进步,培育坚毅的意志,建立科学精神,敢于思疑,勇于创新,不停追求真谛。
3.意会先进思想对人类社会进步的巨大推动作用,踊跃吸取启发思想精髓,为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供给借鉴。
教课要点难点要点: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等启发运动思想家的主要看法及启发运动的影响难点:启发运动与文艺中兴的差别与联系。
总课时:28 主备人:邵宇红使用人:周毅、张晓丽、亓飞、邵宇红、石雪峰使用时间:【教学目标】简述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等启蒙思想家的观点,概括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
【教学重点】掌握启蒙运动的理论表现并理解启蒙运动的性质。
【教学难点】如何理解启蒙的真谛在于运用自己的理智、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言论【教学方法】比较法、讨论法、合作探究【课时安排】1课时【问题探究】探究1 孟德斯鸠的思想材料有人说,我们所看见的世界上的一切东西都是一种盲目的命运所产生的,这是极端荒谬的说法。
因为如果说一个盲目的命运竞能产生“智能的存在物”,还有比这更荒谬的么?由此可见,是有一个根本理性存在着的。
法就是这个根本理性和各种存在物之间的关系。
政体有三种:共和政体、君主政体、专制政体。
用最无学识的人的观念就是以发现它们的性质。
我们假定了三个定义,或毋宁说是三个事实:共和政体是全体人民或仅仅一部分人民握有最高权力的政体;君主政体是单独一个人执政,不过遵照固定的和确立了的法律;专制政体是既无法律又无规章,由单独一个人按照一己的意志与反复无常的性情领导一切。
这就是我所谓的各种政体的性质,应该看什么法律是直接从政体的性质产生出来的,这种法律便是最初的基本法律。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问题探究】孟德斯鸠的思想有何历史影响?【教师点拨】(图文解读)1.孟德斯鸠阐述了法的概念。
他把政体分为共和、君主、专制三种类型。
2.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里认为,人类社会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在演进的。
3.他主张私有财产是人类的自然权利,这种主张是针对教会和封建统治阶级对私人财产的侵夺而发的。
4.他主张兴办工业和商业,反对横征暴敛。
探究2 洛克、自然法与社会契约人类天生都是自由、平等和独立的,如不得本人的同意,不能把任何人置于这种状态之外,使受制于另一个人的政治权力。
任何人放弃其自然自由并受制于公民社会的种种限制的唯一的方法,是同其他人协议联合组成为一个共同体,以谋他们彼此间的舒适、安全和和平的生活,以洛克便安稳地享受他们的财产并且有更大的保障来防止共同体以外任何人的侵犯。
《专制下的启蒙》1.课程标准课标要求简述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等启蒙思想家的观点,概括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
2.教学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欧洲启蒙运动的背景,掌握启蒙运动思想家的主要观点,分析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的发展。
过程与方法:在讲解过程中,利用相关的视频、图片、表格等资料,为学生创设生动的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并指导学生阅读和解读史料,让学生在阅读史料时,总结归纳启蒙思想家的主要观点,在做到论从史出的同时,帮助学生提高史料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感悟启蒙思想家的主张,理解“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等观点,认识思想变革的力量。
重点:启蒙思想家的主张及它们的内在关系难点:对“理性”的理解3.教学过程:导入:先贤祠安葬的伟人伏尔泰和卢梭,引出启蒙运动。
(引起学生的兴趣)探究一、呼唤民主和自由——启蒙运动的背景材料1:新航路开辟后,西欧国家通过殖民扩张、海外贸易、贩卖黑奴等活动,增加了欧洲的资本积累,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资产阶级要求在思想领域为其发展开辟道路。
材料2:英国和法国物质生产总量增长指数材料3:君的身份是人世间最高的东西,因为国王不仅是上帝在人间的副手,坐在神的宝座上……《圣经》把国王叫做神,因此其权力经某种联系便可与神权相比拟……——詹姆士一世1610年对议会训词材料4: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在理性上多么高贵!在才能上多么无限!多么文雅的举动!——莎士比亚《哈姆雷特》材料5:(伏尔泰认为)牛顿(1643--1727)以他对天地万物的寥寥数条规律的精美绝伦的概括,彰显了人的理性的伟大,暴露了宗教非理性主义的荒谬。
——《世界文明史》(1)经济上:新航路开辟,资经进一步发展(根本原因)(2)政治上:封建专制压制了资产阶级的政治权利(3)思想理论上:①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深入,推动了人们思想解放;②自然科学的突飞猛进(培养学生从材料中得出历史信息的能力,学会做到论丛史出;知道思想的产生有特定的历史背景,要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要从政治、经济、思想上分析启蒙运动的背景)探究案二:星光灿烂的人物——启蒙思想家的主张1.(1)自主探究:据材料,归纳启蒙思想家的思想主张:材料一:难道农民的儿子生来颈上带着圈,而贵族的儿子生来在腿上带着踢马刺吗……一切享有各种天然能力的人,显然是平等的……——伏尔泰材料二:人生下来就是自由的,人可以说是自由的动物……它原是天所赐予的,为任何人所必不可少……——卢梭天赋人权材料三:洛克在《政府论》一书中指出:人民订立社会契约,把国家治理权交给政府,只是出让自己的一部分权利,由于政府只得到人民委托的一部分权利,他并没有绝对的权威,只有人民才是国家主权者。
课题:6.3 专制下的启蒙科目:高中历史必修教学对象:高二年级课时:1三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要学的内容专制下的启蒙,其核心是启蒙运动中的理性启蒙与政治启蒙,理解它关键就是要理解理性的含义,了解启蒙运动产生的背景,掌握启蒙思想家的观点,认识启蒙运动中的理性主义就是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之一。
学生在初中已经学过相关内容,本节课的内容专制下的启蒙就是在此基础上的发展。
由于它还与西方资产阶级革命与中国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等有非常密切的联系,且现实意义很强,所以在本学科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本学科的核心内容之一。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启蒙运动产生的背景;简述孟德斯鸠、伏尔泰、百科全书派、卢梭、康德等启蒙思想家的观点;概括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
2、过程与方法归纳17、18世纪的启蒙运动,是继文艺复兴以来的欧洲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他们批判专制,反对教权,呼唤理性,追求民主、平等、自由等观点,在政治上产生了及其巨大的影响,说明了上层建筑对社会发展所起的重大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同启蒙思想家的进步主张,认识到进步思想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是对理性主义与人文主义的区别认识不清,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是是学生很难从时代发展的趋势中发现两者的区别,而从两者都反封建这一角度易误将两者等同起来。
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结合时代背景以及文艺复兴代表人物与启蒙思想家的具体主张进行比较分析得出,其中关键是要做到史论结合,论从史出。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启蒙运动中的理性启蒙与政治启蒙,理解它关键就是要理解理性的含义,了解启蒙运动产生的背景,掌握启蒙思想家的观点,认识启蒙运动中的理性主义就是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之一。
学生在初中已经学过相关内容,本节课的内容专制下的启蒙就是在此基础上的发展。
由于它还与西方资产阶级革命与中国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等有非常密切的联系,且现实意义很强,所以在本学科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本学科的核心内容之一。
专制下的启蒙教学设计瑞金三中刘建【学情分析】高二学生探索求知热情高,理性思维能力正在形成,世界观、价值观具有很强的可塑性。
本课内容,学生在初中历史曾接触过,对相关知识有比较充分的了解,而且在经过了一年多高中历史的学习之后,已基本熟悉了高中历史的学习方法。
本课采用学案式教学法,教师或引导学生查阅资料,让学生在课上分析、讨论,从而从多渠道培养学生的自学、思维能力,发挥教师在学生学习中的主导作用,以及树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这是符合高二学生的认知水平的。
【课标要求】简述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等启蒙思想家的观点,概括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欧洲启蒙运动的背景和特点,掌握启蒙运动思想家的主要观点。
2、通过阅读启蒙运动思想家的言论材料,培养学生对历史资料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评价问题的能力,通过比较启蒙运动和文艺复兴的异同,培养学生归纳和比较的能力。
3、通过对启蒙运动兴起的历史条件和重大影响的探究,使学生认识到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基本观点。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和教材内容有紧密联系的图片资料,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师还要精心设计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发挥学生的积极性,真正理解重点和难点,从而内化为自己的知识。
问题探究,体现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历史思维方法和历史学习的方略;情境教学法:学生角色扮演,神入历史。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启蒙思想是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产物,是人类文明精华积淀之所在,更是近代资产阶级为之奋斗的成果,这些成果不仅仅属于其个人和那个时代,更属于世界、属于全人类。
所以,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可以:1. 培养人文意识,强化法治观念。
2. 关注社会进步,培养坚强的意志,树立科学精神,敢于怀疑,勇于创新,不断追求真理。
3. 领悟先进思想对人类社会进步的巨大推动作用,积极汲取启蒙思想精华,为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提供借鉴。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等启蒙运动思想家的主要观点及启蒙运动的影响难点:启蒙运动与文艺复兴的区别与联系。
教法与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材料学习法和思辩学习法。
【教学过程】【情境导入】展示先贤祠图片。
巴黎,一座闻名于世的繁华大都市,也是世界著名的旅游城市,而去巴黎的游客无不被一座纪念法国历史名人的圣殿——先贤祠所震撼。
古朴的建筑,浓厚的文化氛围,非凡的事迹,涤荡着来这里参观的每一个人。
至2019年11月,共有70位对法兰西作出非凡贡献的人享有这一殊荣。
而伟大的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卢梭则位列其中。
在卢梭的墓碑上刻着他自撰的铭文:“睡在这里的是一个爱自然与真理的人。
”而在安葬伏尔泰的灵柩车上,人们写着这么一句话:“他是诗人、哲学家、历史学家,他使人类理性迅速发展,他教导我们走向自由!”然而,两人生前命运坎坷,为捍卫真理付出了极大的代价。
他们高举着理性主义的大旗,在专制主义、教权主义、特权主义盛行的西欧,发出了振聋发聩的呐喊:天赋人权、自由平等、主权在民,给尚处在黑暗中的人们带来光明和希望,这就是欧洲伟大的启蒙运动。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聆听那些反封建斗士的呐喊吧。
一、.探源启蒙运动什么是启蒙?就是开启智慧,通过教育和宣传,把人们从愚昧、落后、黑暗的封建社会中解放出来,使人们摆脱教会散布的迷信和偏见,从而为争取自由和平等去斗争。
启蒙运动是发生在18世纪欧洲的一场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革命运动,它为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准备和舆论宣传。
18世纪的欧洲人、特别是法国的知识分子,他们对社会现实强烈不满,纷纷以生动的文笔,通过戏剧、小说等形式,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表达对社会的愿望和设想,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思想解放运动,因试图摆脱迷信和蒙昧,开启人类的智慧,所以这一运动在历史上被称作“启蒙运动”。
【互动合作】1.理性时代的到来是偶然的吗?根据前面几节课及必修一、二的相关内容,总结启蒙运动的背景。
在学生分析的基础上总结:①.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②.资产阶级的壮大③.封建统治与资本主义发展矛盾的尖锐④.自然科学的成就2. 为什么发源于英国?在学生分析的基础上总结:17世纪,英国资本主义最发达,在此经济基础之上,英国最早出现启蒙运动;17世纪中期,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代表新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利益的启蒙思想由此产生了。
3.法国成为启蒙运动中心的原因但是,众所周知,启蒙运动的高潮是在18世纪的法国,为什么呢?同学们请阅读材料,思考并讨论后,发表你对这一问题的看法!展示《凡尔赛宫》、路易十五像及阶级对立图片。
在学生分析的基础上总结提练结论。
原因:第一、法国是欧洲各国中封建统治最顽固、最反动的堡垒,是封建制度的最高典型,法国社会中第三等级与特权等级之间的矛盾特别尖锐,而封建制度的危机又空前严重,这就为启蒙运动的出现提供了社会基础;第二、法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新兴资产阶级力量的日益加强,形成了一批既有经济实力,又有文化教养的新兴阶级的代表,为启蒙运动的兴起提供了阶级基础;第三,教权势力的顽固和疯狂,迫使新兴阶级的思想家抛开宗教外衣,投向公开的理性宣传,而近代科学的兴起和英国革命的成功,则为启蒙运动的兴起提供了科学依据和理论实践经验,从而使法国的启蒙运动成为欧洲之中心。
二、感受理性之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采用情境再现法,由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讲述相关事迹,在扮演和讲述中使学生深切地感受到启蒙思想家们为追求真理而不畏艰难的奋斗精神,并从中受到教育与启迪。
1.伏尔泰:启蒙运动的领袖课件展示:伏尔泰的图像。
伏尔泰的一生是传奇的一生,他屡遭王公贵族的迫害,但又屡次得到王公贵族的厚爱;他死时,统治者不准把他葬在巴黎,然而,大革命时期,人们又把他的遗骨请回巴黎的先贤祠,并且为他参加葬礼的人数达到10余万人。
同学们!谁能讲一个有关伏尔泰的故事吗?同学们,我们从伏尔泰老人的身上看到了什么?受到了什么震动和鼓舞呢!?我看到了伏尔泰老人身上的正义感和社会责任感。
他嫉恶如仇,为民请命!我们应该学习伏尔泰老人的这一优良品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阅读材料,提炼概括伏尔泰的主要观点。
主要观点:①抨击天主教会;②反对君主专制,倡导君主立宪制;③提倡“天赋人权”;④人们应享有言论、信仰和财产自由,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这些主张在当时都是插向封建统治思想体系的利剑!它宣告了黑暗时代的结束和理性时代的开始!为此做出重大贡献的伟人还有孟德斯鸠和卢梭等人。
他们否定了原来的神学世界观以后,他们提出了“君主立宪”、“三权分立”、“社会契约”等等新的国家运作方案。
他们通过自己的思考、运用他们自己的智力去重新认识、判断和理解社会、构思社会。
这就是所谓的“理性”。
也就是说这次思想解放运动把西方的人为精神大大推进到了“理性时代”,启蒙思想中闪耀着美丽的“理性之光”,这也是与文艺复兴相比较,最重大的进步!2.孟德斯鸠:法的精神自主学习,合作探究:阅读材料内容,提炼归纳孟德斯鸠的观点。
提示:①批判天主教和封建制度②天赋人权,自由平等③三权分立,君主立宪课堂设问:哪项是核心内容呢?提示:三权分立,君主立宪课堂设问:他的观点主要体现在哪部著作中?提示:《论法的精神》。
3.卢梭:社会契约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课件展示:卢梭的图像。
过渡:“伏尔泰结束了一个旧时代,而卢梭则开辟了一个新时代。
”——歌德自主学习,合作探究:阅读材料内容,提炼概括卢梭的主要观点。
课堂设问:他的观点主要体现在哪部著作中?提示:《社会契约论》课堂设问:你认为哪一位思想家的主张在当时最激进、影响深远?谈谈你的看法。
展示材料:“英国人民自以为是自由的,他们是大错特错了。
他们只有在选举国会议员期间,才是自由的,议员一旦选出后,他们就是奴隶,他们就等于零了。
”提示:(学生分析后教师针对性归纳)卢梭的主张最激进,他认为真正保障人民自由平等权利的,不是英国的君主立宪,而是由人民直接拥有国家主权和立法权的民主共和制度。
卢梭的思想闪耀着更明亮的智慧之光,他的“人民主权”说成为近现代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制度赖以产生、确立和发展的核心思想和理论基石,它直接影响法国大革命,是法国大革命的灵魂,启蒙思想对近代中国也有很大影响。
4.德国的启蒙思想家:康德—人非工具课件展示:出示康德的图像。
课堂设问:阅读本目内容,找出康德的主要观点以及他的历史地位。
三、追寻启蒙之果过渡:起源于英国的启蒙运动在法国大大发展之后,很快传播到其他国家。
特别是在德意志也诞生了一位名叫康德伟大思想家。
同学们阅读教材,看他在这场思想解放运动中又有何重大成就?1、展示启蒙运动的发展历程:2、启蒙运动的影响过渡:这场思想的启蒙运动,她确实领导着全世界的人们走进了一个理性时代,大大推动了世界各国资本主义的进步与发展。
因此,18世纪的欧洲,是一个狂飙突进的欧洲。
伏尔泰“天赋人权”的口号一出,便如暴风雨般刮遍了大西洋两岸。
在美洲她激起了那场惊天动地的美国独立战争,孕育出了一个“美利坚合众国”;而在欧洲,它引发了一场为“自由平等”而战的法国大革命;200年后,这句话更由孙中山先生传到了中国,惊醒了我们这头古老的东方睡狮!归纳:(1)从对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影响来看有力批判了封建专制制度及精神支柱天主教会,描绘了未来“理性王国”的蓝图,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思想上和理论上的准备。
(2)对19世纪以后的亚洲国家有很大影响许多启蒙思想家的名著被介绍到中国、日本等亚洲国家,鼓励了那里的仁人志士为改造旧社会而斗争。
【展示交流】3.学生搜集并诵读名人名言: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是我愿意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谁大胆思维,谁就有自由。
——伏尔泰在民法慈母般的眼神中,每个人就是整个国家。
—— 孟德斯鸠人生而自由,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中 ——卢梭当公民们发现法律有悖于他们的信仰时,他们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来修改立法。
有两样东西,我们愈经常持久地加以思索,它们就愈使心灵充满始终新鲜、不断增长的景仰和敬畏:在我之上的星空和居我心中的道德法则。
——康德伏尔泰不只是一个人,而是整整一个时代。
——雨果四、回味启蒙运动探究一:归纳启蒙思想家们的思想主张及共同点思想主张:共同点:(1)、反对专制、教权和封建特权;(2)、主张“主权在民”,追求政治民主、权利平等和个人自由;(3)、主张实行法治探究二:启蒙运动是文艺复兴运动的继承和新发展,“新发展”体现在哪里?探究三:我心中的大师用一句话来描述你对启蒙大师的最深刻的感受。
写出认识,表达感受。
【本课小结】17—18世纪,随着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不断发展,资产阶级不断壮大。
当时,反对封建专制和反对教权主义的斗争已经成为了时代的要求,一场思想上的启蒙运动由此而兴起。
17、18世纪,在欧洲出现的启蒙运动中,先后在英、法等国涌现出许多杰出的启蒙思想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