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部需规范的各种护理标识
- 格式:docx
- 大小:14.18 KB
- 文档页数:1
各种护理标识管理制度1、病人护理标识管理制度病人护理标识是指标注在病人身上或使用的物品上,用以标识病人身份、疾病类型、治疗方案等信息的标识物品。
病人护理标识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病人标识的制作与使用:病人标识应制作精美,字迹清晰,不易磨损和变色,标识应注明病人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病区等重要信息,并应不易掉落或修改。
标识使用时应统一规范,病人在住院期间应始终佩戴病人标识,避免擅自更换或丢弃。
(2)标识的更新与管理:病人病情变化时,病人标识应及时更新,标识更新由责任护士或医务人员负责,更新后应立即与原标识对应。
病人出院或转科时,应及时收回病人标识,妥善保管或销毁,以免造成信息泄露。
(3)病人标识的使用规范:病人标识应在医务人员看护下正确使用,禁止私自更改、涂抹或盗用他人标识,病人标识仅限于医务人员使用,严禁未经授权的人员接触和使用。
2、药品标识管理制度药品标识是指标注在药品包装上,用以标识药品名称、规格、用法用量等信息的标识物品。
药品标识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药品标识的制作与使用:药品标识应制作精美,字迹清晰,不易褪色和剥落,标识应注明药品名称、规格、批号、有效期等信息,并应在药品包装上紧贴牢固,以免掉落或损坏。
(2)标识的更新与管理:药品有效期届满、批号变更或规格改变时,药品标识应及时更新,更新后应与原标识对应,药品标识的更新由药品管理员负责,药品标识更新后,应及时通知有关医务人员。
(3)药品标识的使用规范:医务人员在使用药品时应仔细查看药品标识,确认药品名称、规格与用法用量是否与医嘱一致,严禁使用已褪色、损坏或失效的药品标识,如有异常应及时上报并更换。
3、器械标识管理制度器械标识是指标注在医疗器械上,用以标识器械名称、型号、厂家信息等物品。
器械标识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器械标识的制作与使用:器械标识应制作精美,字迹清晰,不易掉落和磨损,标识应注明器械名称、型号、生产日期、厂家信息等,严禁私自更改或擅自涂抹,确保器械标识的准确和清晰。
护理部患者标识及识别管理制度一、一般病人标识及识别1.将“腕带”作为手术、昏迷、神志不清、无自主能力的重症患者重要标识。
(1)对手术、昏迷、神志不清、无自主能力的重症患者在诊疗活动中使用腕带标识,作为操作前、用药前、输血前等诊疗活动时辨识病人的一种必备的手段。
(2)在重症监护病房、手术室、急诊抢救室、儿童等患者使用“腕带”,作为操作前、用药前、输血前等诊疗活动时辨识病人的一种必备的手段。
(3)“腕带”填写的信息字迹清晰规范,准确无误。
项目包括:病区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等信息,填入“腕带”的识别信息必须经两名医护人员核对后方可使用,若损坏需更新时,需要经两人重新核对。
2.在标本采集、给药或输血等各类诊疗活动前,必须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应至少同时使用两种患者身份识别方法(禁止仅以房间或床号作为识别的依据)3.在实施任何介入或有创诊疗活动前,实施者应亲自与患者(或家属)沟通,作为最后确认的手段,以确保对正确的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
4.完善关键流程的患者识别措施,在各关键流程中,均有对患者准确性识别的具体措施、交接程序与记录文件。
(1)急诊与病房、手术室、ICU之间流程中有识别患者身份的具体措施、交接程序与记录。
(2)手术与病房、ICU之间流程中有识别患者身份的具体措施、交接程序与记录。
二、手术病人及部位识别1.术前一日,责任护士遵医嘱对手术患者进行查对(内容包括:床号、姓名、年龄、手术名称、手术部位)。
2.在患者手腕上戴上腕带,表明床号、姓名、手术名称,双侧手术部位注明左、右。
3.患者到手术室前,值班护士再次核对手术患者的床号、姓名、手术名称及部位,再次检查术前准备情况。
4.手术病人确认程序(1)接病人时,当班护士和手术室人员共同核对腕带资料,双方确认手术前准备皆已完成,所需必要的文件资料与物品(如:病历、影像资料、术中特殊用药等)均已备妥,确认无误后双方在《手术患者交接记录》签字,将患者送到手术室。
一级护理标识颜色一级护理标识颜色,是在医疗机构中起着重要作用的标志。
不同颜色的标识代表着不同的意义和职责,为患者和医护人员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和方向。
本文将围绕着一级护理标识颜色展开,详细介绍不同颜色标识的含义和应用。
红色标识,是一级护理中最为紧急和关键的标志。
红色代表着危急情况,需要立即采取紧急措施。
患者在出现生命危险的情况下,医护人员会迅速反应,立即进行抢救。
红色标识的患者需要密切监护,医护人员要全力以赴,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
橙色标识,是一级护理中次紧急的标志。
橙色代表着需要及时关注和处理的情况。
患者在出现较为严重的疾病或症状时,医护人员会迅速响应,及时给予治疗和护理。
橙色标识的患者需要密切观察,医护人员要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患者的病情稳定。
黄色标识,是一级护理中需要特殊关注的标志。
黄色代表着患者存在一定的风险和特殊需求。
患者可能有潜在的疾病或需要特殊的护理措施。
医护人员会根据患者的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确保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绿色标识,是一级护理中一般情况的标志。
绿色代表着患者病情较为稳定,不需要特殊关注和处理。
患者在病情稳定的情况下,医护人员会进行常规的护理和观察,确保患者的康复和舒适。
蓝色标识,是一级护理中需要特殊隔离的标志。
蓝色代表着患者存在传染性疾病或需要特殊的隔离措施。
医护人员会穿戴防护装备,采取特殊的隔离措施,确保患者和他人的安全。
紫色标识,是一级护理中患者临终关怀的标志。
紫色代表着患者即将离世或需要临终关怀。
医护人员会提供终身关怀和安慰,确保患者在最后的时刻感受到温暖和尊重。
以上就是一级护理标识颜色的含义和应用。
在医疗机构中,正确理解和应用这些标识,能够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
我们要时刻关注患者的需求,根据标识的颜色,采取相应的行动,确保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医院病房患者护理标识大全
在医院病房中,对患者进行适当的护理是至关重要的。
患者护
理需要医护人员进行各种标识,以确保他们获得正确的护理和治疗。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医院病房患者护理标识:
1. 姓名和病历号:这是患者的基本信息,医护人员必须在每一
个护理项目中询问这些信息,以确保护理无误。
2. 护理等级:根据患者疾病严重程度或需求,医院将患者定为
不同的护理等级。
通过护理等级标识,医护人员可以知道患者需要
多少关注和护理。
3. 营养状态:身体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良好的营养状态。
通
过对患者营养状况的标识,医护人员知道如何为其提供正确的营养。
4. 安全警示:特殊情况下,如有患者需要特别的安全措施或限制,医院将使用安全警示进行标识。
5. 药物过敏:过敏反应可能导致严重后果。
为了确保患者的安全,医院将使用标识来标明如果患者过敏,应禁止使用哪些药物。
6. 隔离状态:某些疾病需要隔离来控制传播。
为了阻止疾病传播,医院将使用隔离状态标识。
7. 疼痛评估:关注患者疼痛程度,进行疼痛管理是护理的一个
重要方面。
通过疼痛评估标识,医护人员可以知道患者的疼痛程度
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以上是一些医院病房患者护理标识大全,医护人员需要严格遵
守标识,以确保患者获得适当的治疗和护理。
同时,医疗机构也需
要提供必要的培训和资源,以确保医护人员能够正确使用这些标识。
护理服务标识管理制度第一节护理单元及设施标识1、门诊、急诊科护理单元应有导医、分诊台,各处置间应有标识挂牌。
2、各病区大门上方应标明科室名称,各处置及附属间应有标识,各病室门上有床号挂牌。
3、每张病床固定床号,床号标识在床头上方。
4、每张病床的病历夹上标明床号,病历车按序标明床位号。
第二节设备标识1、各类设备上应标有科室名称,编号。
2、瓶装氧气须挂有氧或无氧标记,氧气瓶挂“严禁烟火”警示牌。
3、仪器、设备应有标识。
如:“完好”、“待修第三节无菌物品和非无菌物品标识1、无菌物品的外包装上应有已消毒标识及有效期限。
无菌物品须分类放置在指定的地点,各类无菌物品的储放柜,不得储放在非无菌物品。
3、待消毒的或非无菌物品应放置在指定区域并有明确标识。
第四节药品标识1、内服用药的标签为蓝色,外用药、消毒剂的标签为红色。
以方便辨认。
2、内服、外用药不得放置在同一柜内,必须固定位置分类放置。
3.高危药品、特殊药物、贵重药品、毒、麻、限剧及贵重药品应加锁专柜专人保管。
(常规高危药品放在指定位置;毒、麻、限保险柜专人管理)第五节护理服务过程标识1、分级护理服务标识:病员一览表特级护理、一级护理为红色标识,二级护理为绿色标识、三级护理无需标识。
(病员床头卡、一览表标识统一)2、病员标识:ICU、危重、昏迷、手术、急诊、无名氏等病人入院后,当班护士应为病员戴上手腕标识带,手腕标识带注明姓名、年龄、性别、科室、床号、住院号、药物过敏等。
3、新生儿标识:新生儿出生后由接生的助产士给新生儿系戴上手腕标识带,标识注新生儿性别、母亲姓名、体重、出生时间。
4、禁食标识:病人禁食时床头卡上标明。
5、输血标识:病人输血时应根据不同血型悬挂病人血型相符标识牌(活动牌子),输血完毕血袋送检验科备查。
6、病理标本标识:住院病人手术后的病理标本(专用病理标本袋)由手术室护士写明病区、病人姓名、性别、住院号、标本名称、负责留标本护士姓名。
7、药物皮试标识:病人药敏阴性时,在医嘱单上填写黑色(一)或(续)注明,体温单其他栏内作阴性标识:病人药敏阳性时,由经手护士在病历牌、床头牌、药物医嘱单、体温单、护理记录单及其它(门诊病历、交班报告)上做红色标识(+ )。
护理各种标识管理规定与护理相关的标识管理规定建立护理标识规定,便于护理人员在执行医嘱和护理操作过程中,加强查对,防止不良事件发生,保障患者安全。
1、腕带标识:凡在我院急诊抢救、留观、及住院病人应佩戴蓝色腕带;传染病人、药物过敏病人和儿科、新生儿科病人应佩戴红色腕带。
2、过敏(阳性)标识:药敏过敏或阳性的病人,由执行护士给患者佩戴红色腕带,在①医嘱单②体温单③床头卡标识牌④病历牌封面(门诊病历封面)⑤护士站白板等处作相应警示标识,并口头告知患者或家属。
3、各种管道标识:留置管道的病人应在管道和引流袋的适当位置上贴有管道标识。
注明管道名称、置管刻度、日期。
标识的部位统一规范:气囊导尿管标识贴于气囊分叉段处;胃肠减压管标识贴于鼻胃管上,距负压吸引1连接处20cm;鼻饲管标识贴于距接口处20cm处,深静脉、PICC置管使用贴膜配套标识,贴于肝素帽前端醒目处并固定于皮肤上;胸腔闭式引流管标识贴于管道上与床沿平齐处;膀胱造瘘管标识贴于距管道连接处20cm。
4、各种血型标识:输血病人要在输液架上挂有各种血型标识。
5、药物标识:(1)内服用药的标签为蓝色,外用药、消毒剂的标签为红色。
(2)内服、外用药必须分别固定位置,分类放置,标识明显。
(3)片剂药品标签有药名、剂量、批号、失效期,不同批号的片剂不能在同一内存放。
(4)针剂原装原盒盛放,标签药名明显,有批号和有效期。
(5)溶剂标签有药名、浓度、批号及启用时间。
(6)非凡用药标识:临床上因病情需求使用非凡药物的病人,要在输液架上挂有“非凡用药”标识,用于提示护士查对时注意。
(7)高危药品应存放于药柜特地地区,不得与其它药品混合存放。
标识精通,设置“黑底白字”警示牌提示用药人员注意。
6、非凡治疗标识:需非凡治疗的病人要在输液架上挂有非凡治疗标识,如:膀胱冲洗等。
7、各种风险标识:临床各科疾病需提醒护士重点观察的项目,在床头或床尾挂上风险警示标识。
如预防跌倒标识、预防压疮标识等,提醒医务人员和家属注意,在视线可及范围内。
护理安全管理制度(2)
安全标识使用制度
一、我院现有安全标识类别:床头风险警示标识、血型警示标识、药物警示标识、导管警示标识、特殊治疗警示标识、护理级别标识。
二、使用规范:
(一)床头风险警示标识:“防压力性损伤”、“防跌倒/坠床”、“防意外拔管”“过敏”、“肿瘤”、“自杀倾向”、“禁食禁饮”七种风险警示标识,分别以不同颜色及文字标注区分。
肿瘤患者用“绿叶”标识,有自杀倾向的患者用“★”标识,凡责任护士评估有相关风险的患者,需在床头牌上张贴相应标识,并告知患者及家属。
各标志在风险解除或患者出院后清除。
(二)血型警示标识:凡需输血的患者,护士经双人查对相关信息后,执行输血时,需告知患者的血型,并将与该患者血型一致的血型标识卡悬挂于输液架上,输血结束后取回。
(三)药物警示标识:现有“特殊用药”、“一般用药”、“三通连接管用药”三种药物警示标识,分别以不同颜色及文字标注区分。
(四)导管警示标识:有导管的患者在管道的适当位置上按导管风险程度贴相应的管道标识。
(五)特殊治疗警示标识:需特殊治疗的患者要在输液架上挂特殊治疗标识,如:膀胱冲洗、气道湿化等。
(六)护理级别标识:特、一级护理患者以红色标识,二级护理患者以黄色标识,三级护理患者以绿色标识。
2020各类护理导管标识颜色规范引流管道标识管理有关规定引流管道标识管理使各种管道得到明显的标识,从而起到提醒和警示作用,形成安全有效的预警机制,尤其是患者置入多种管道时,避免了反复牵拉确认管道的现象,既准确、迅速又安全。
使护理质量得到有效的事前控制,使管道护理更规范、更到位,实现了患者安全管理的持续性质量改进。
一、使用对象所有门诊及住院患者在治疗、护理过程中需要置入引流管道时均需进行标识。
二、使用规定1、颜色:黄色——用于导尿管、膀胱造瘘管;绿色——用于胃管、T型引流管、胆囊造瘘管、胃肠营养管;红色——深静脉置管、腹腔引流管、胸腔引流管、盆腔引流管、关节腔引流管、脑室引流管等。
2、填写内容及要求:项目包括日期、名称、备注、签名。
签名应是置管者,且具备执业资格;特殊情况在备注栏标出(备注栏若填写拔管或更换时间时用红色圆珠笔)。
责任护士或值班护士应用蓝色圆珠笔按要求,逐项清晰填写,不得涂改(必要时在相关医师指导下填写)。
3、标识位置及粘贴方法:引流管末端和引流袋管道连接端两处,特殊情况引流装置可仅在引流管末端一处进行标识(如一周内的胃肠减压、三日内的留置导尿等)。
将标识揭下后,对齐包裹于导管处,将两层贴紧固定。
三、管理及使用要求1、告知:置管道标识前,向患者及家属说明管道标识的意义、目的及注意事项,让其理解并配合;管道标识到位后,让患者及家属注意保护标识不被污染,并防止破损。
2、管理:在进行管道护理时,除了完成常规的护理内容外,还需认真观察标识是否完好在位、字迹是否清晰、标识是否正确,若发现破损、污染或标识有误时应及时更换;在进行管道护理操作时,如更换引流袋、注入鼻饲液、深静脉置管者更换静脉滴注的液体等操作时均应认真查看导管的标识,必要时与相关医师共同核查,以防止连接错误。
3、将管道标识管理纳入护理质量安全考核范畴,护理部将定期检查落实和执行情况,并收集实施过程中的意见,以不断完善和改进。
新急救大楼床头护理信息标识灯使用规范新急救外科大楼病床床头护理信息标识灯包含四项内容,从左至右内容依次为护理、计量、隔离、禁食,均以亮灯的方式显示,不同颜色的灯代表不同的含义,现规范如下:
1、护理——包括四种类型:特级、一级、二级、三级四种类型颜色显示为:特级护理大红色;一级护理粉红色;二级护理蓝色;三级护理黄色。
2、隔离——包括三种类型:空气、飞沫、接触;三种类型颜色显示分:空气隔离黄色;飞沫隔离粉色;接触隔离蓝色;无隔离时不亮灯。
3、计量——包括计24小时出入水量及24小时尿量。
计量显示如医嘱开以上两种计量则亮黄灯,无计量时不亮灯。
4、禁食——医嘱开禁食则亮黄灯,无禁食时不亮灯。
5、空床时所有护理信息标识灯均要求处于不亮灯状态。
2012-8-15。
护理过程中各种标识的管理制度一、病区及设施标识1、病区大门上方标明科室名称,病区的治疗室、换药室、库房等有标识挂牌,各病室有病室号和床号牌。
2、每张病床固定床号,床号标识醒目。
3、每张病床固定一本病历夹,病历夹上明确标明床号;各科室病历架上按顺序标明病历序号(病床号)。
二、护理过程标识(一)护理级别的标识:患者床头卡有护理级别标识。
患者一览表上的护理级别标识,以卡片的颜色加以区分。
特级护理用红色标识卡,一级护理用蓝色标示卡,二级护理用黄色标识卡,三级护理用浅绿色标识卡,在更改患者护理级别时应及时更换标识卡。
(二)入院标识:患者入院安排床位后,当班护士应在病区患者一览表、病床床头卡上作入院标识记录。
(三)饮食类别标识:禁食、治疗饮食、普通饮食均在患者床头卡上进行标识。
(四)药物过敏标识:所有药物过敏试验阳性患者的病历夹上贴上标签并注明床号、姓名、过敏药物名称及红色的“+”符号;在床头卡药物过敏史一栏写上药物名称;在床头挂药物过敏标识卡。
(五)所有住院患者均应使用手腕带,标明科别、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等。
(六)其他护理标识:1、给氧“四防”卡为白底红字标识卡,氧气筒上挂白底红字“满”或“空” 标识卡。
2、血型卡分为“A、B、O、AB”四型,为白底红字标识卡。
3、特殊药物及其他特殊治疗卡为红色标识卡。
4、各类导管标识按导管标识管理规范执行。
三、护理人员标识护理人员上岗时穿戴相应服饰,佩戴胸牌。
行政职务以燕帽上的蓝色横带标记:护理部主任燕帽上有三横蓝带,科护士长燕帽上有两横蓝带,护士长燕帽上有一横蓝带,护士戴白色燕帽,无蓝带标记。
四、清洁、卫生用具标记1、医院环境卫生所用的拖把,须标上专用范围标识。
2、拖把于把手上端涂上相应的颜色;治疗室、换药室、办公室用绿色标记;走廊用黄色标记;病房、厕所用红色标记。
3、治疗室、换药室、办公室、病房、走廊、厕所所用拖把分类悬挂在指定地点。
4、垃圾袋标识:医院内的垃圾须按生活垃圾及医疗垃圾分开放置,生活垃圾用黑色,医疗垃圾用黄色。
护理部需规范的各种护理标识外联宣传科:
近期护理质量安全检查过程中发现,各临床科室普遍存在护理标识不统一、不一致的现象,为了加强院内标识管理,提升服务品质,保证标识基本风格符合医院“形象视觉识别系统手册”要求,美观统一,易于识别,进一步美化医院环境,营造医院文化氛围,护理部特申请外联宣传科统一制作以下护理标识:
一、治疗室“三查八对”标识
二、住院病人一览表护理级别标识(新入院粉色,一级护理红
色,二级护理黄色,手术病人绿色)
三、科室收纳箱“复用器械、器具和物品收纳箱”标识
四、科室治疗室、处置室柜子和抽屉
注:医护人员一览表信息(科室简介、医生、护士信息)有待更新
护理部
2017年12月0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