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常见的逻辑错误

  • 格式:docx
  • 大小:16.55 KB
  • 文档页数:2

下载文档原格式

  / 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活中常见的逻辑错误

1.诉诸权威谬误

含义:企图举例举出某个大人物的名字,或者是某一个号称权威却很难证明是专家的人,主要目的就是想要说赢对方

例:张庭说她卖的面膜是她保持年轻的秘诀,那么她卖的面膜一定是好的。

错误点:张庭在演技方面的确是个大人物,但是没有理由认为她对护肤领域的见解一定是正确的。除非她是质检局的,不然她说的话不比一个普通人可信。

2.人身攻击和“你也一样”谬误

定义:两种都是将人们的注意力转移到人身而不是证据,通常都是某某人是个坏蛋或者虚伪的人,所以某某的看法不可信,从而忽略证据。

例:文章演了戏,但是文章曾经出轨了,因此他没有演技。这里对文章的人身攻击,与观点的论证丝毫没有关系,因此这个论点有逻辑上的错误。

我们可以看到: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这种观点“他人品不好,说的话肯定没有一个字是真的”“你也一样”指的是对方也做了自己反对的事情,因此他的解释不听也罢

例:朋友跟你说千万不要和某某人玩耍,列举了很多好的理由,而你回答:你说的我不听,你之前也和她玩,你也一样

但是,即使朋友和她玩了,做了自己也反对的事情,但是无损于朋友的论据,所以你的回答存在逻辑错误

3.稻草人谬误

定义:将对方的观点变成一个容易推翻的版本,然后将其推翻

例如有些女的对男朋友说,希望男朋友给自己买一个包,而男朋友表示没有那么多钱,希望过几个月再买。于是女朋友说“你是不是不爱我了,你以前不是这样的,你是不是变心了?”这就是强行混淆了观点,把不买包包和不爱女朋友强行画等号,然后进行争论,自己歪曲出“稻草人”作为靶子进行攻击

4.诉诸怜悯错误

定义:激起人们的恻隐之心,从而接受自己的结论

例:很多盗窃或者杀人犯,在案发的庭审中,他们的律师常常以犯人成长经历的凄惨或者家庭状况不好,十分可怜等等。以此博得别人的同情和怜悯,企图干扰法官来做出理性的决定。但如何判刑与罪犯的悲惨经历是无关的,日常生活中往往有很多人在社会事件中通过卖惨来获取舆论的只曾,实际上都是企图将人们引入逻辑错误

5.诉诸公众谬误

6.定义:利用期望受到欢迎以及符合主流的这种大多数人的心里,从而赢得受众的支持。例:“同性婚姻是耻辱的。80%的中国人都这么认为”虽然在立法上与大多数人的意见是有关系的,但是不能决定某事是否符合道义

就像希腊民主,公民大会逐渐演化为多数人的暴政,比如苏格拉底之死

这样的论证,是在诉诸我们期望与其他人协调一致的心理,从而认可其结论

所以“群众的眼睛总是雪亮的在逻辑上有错误。

7.推不出谬误

定义:给出的论据的确能够支持某种观点,然而却不是想要论证的结论。

例:“惩罚的严厉程度应当与违法的严重程度相匹配。现在对酒后驾车的惩罚是罚款或拘禁。但酒后驾车实际上后果可以特别严重,有可能导致无辜行人瘫痪甚至丧命。因此酒后驾车应当适用死刑。”这里的论据实际上可以支持其他的结论,例如“对酒后驾车应当严惩”等等,却不能支持适用死刑的正当性。“推不出谬误往往发生在结论过于宽泛或者过于绝对之时,因此,如果所提主张较大,则应特别小心仔细。

8.词语歧义谬误

定义:论证过程中对某一重要词语的两个或者更多含义之间游移不定。

在生活中,人们在表述有意偷换词语的定义。例“北大学生肯定不会去卖猪肉,如果卖猪肉,那他肯定不是北大的本科,也不算是北大的学生”这句话里,北大学生的意思被偷换了。词语的歧义或者误解。例:一个记者采访一位农村大爷,问你对扶贫政策怎么看?大爷回答说,去公告栏看。以上两种情况都是词语的歧义,所以产生了误解。

9.虚假两分谬误

定义:让人认为只有两种选择,然后再引导其排除其一,于是只能选择剩下的选择,但其实往往有选择,并不只有一个。

例:“你不买房子,我们就只能寄人篱下了,你现在都不去存钱,是想睡大街吗?”但其实,除了寄人篱下和睡大街,还可以去租房或者申请房子。这种非黑即白的思想,在生活中极其常见,例赵丽颖这么美你都不喜欢,那你肯定喜欢如花吧,真是独特的口味。

10.道德滑坡谬误

定义:称某事之后会发生各种后果,一般都是不好的后果,但没有充分证据支持。

经典模型:“如果发生A,接着就会发生B,然后三,四,最后是Z,而后会明示或者暗示推论Z不应该发生,因此A不可发生。

例如:某没素质的人一边随手扔垃圾,一边对环卫工说“如果不随地扔垃圾,路面就会没垃圾,没垃圾就不用打扫了,不用打扫那么你们就会失业了,所以我是在帮你们。”

随着人们的素质越来越高,垃圾越来越少,但是环卫工的需求一直没有下降,因此该市民的论点并不成立。

在这个逻辑错误中,这些因果只是可能,偶然而不是必然,甚至关系相当微弱甚至没有。11.事后归因谬误

定义:认为A事件之后发生了B事件,所以是A导致了B

有些时候是前一事件导致了后一事件,但是有时候,在时间上似乎相互关联的两件事,实际上并不存在因果关系,换言之,相互关联并不代表存在因果关系。

例:特朗普提高了税收,之后暴力犯罪上升。因此特朗普负有责任

错误点:税收增加可能是也可能不是犯罪上升的一个因素,但本例没说明是否存在因果关系。生活中的例子比比皆是。家长往往喜欢对孩子的行为进行事后归因。

比如孩子玩一段时间游戏之后,如果身体不舒服,家长往往说:你就是天天打游戏,身体越来越差了吧,实际就算天气变化或者病毒传播导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