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成牛和青年牛的饲养管理
- 格式:doc
- 大小:75.50 KB
- 文档页数:4
奶牛各阶段饲养管理要点强化奶牛饲养管理,根据奶牛不同阶段的生理特点,采用不同的饲养管理手段,推行先进的科学饲养方法,做好奶牛各生理阶段的饲养管理,不断提高奶牛的饲养管理水平,减少疾病发病率,延长奶牛的使用寿命,同时减少浪费、降低成本、提高产量、增加效益,对提高奶牛养殖效益至关重要。
一、奶牛阶段划分奶牛根据不同的生长发育和生理阶段分为后备和成母牛,后备牛又可被分为0-6月令的犊牛、7-15月令的育成牛、16月令到产犊前的青年牛。
青年牛妊娠产犊后转入成母牛群,成母牛又可划分为干奶牛和泌乳牛。
干奶牛,指成乳牛经过一个泌乳期的泌乳,妊娠7个月后,奶牛停止泌乳,进入恢复休整期,一般为2个月,可分为干奶前期(停奶-产前21天)与干奶后期(产前21天-分娩)。
泌乳牛指从产犊后开始泌乳,直至停奶的牛,可分为泌乳早期(分娩—产后21天)、泌乳盛期(产后22天—100天)、泌乳中期(101天—200天)、泌乳后期(201天—停奶)。
通常情况下,把干奶后期和泌乳早期称为围产期。
(一)犊牛期饲养管理犊牛期饲养分为断奶前和断奶后两个时期。
1、断奶前犊牛犊牛出生后立即清除口、鼻、耳、内的粘液,确保呼吸畅通,让母牛舔干身上的羊水,利于子宫收缩复原,排出胎衣,如果脐带已断裂,可在断端用5%碘酊充分消毒,未断时在距腹部6-8cm 处用用消毒剪刀剪断,挤干脐带内血液,然后充分消毒。
新生犊牛在一个小时内必须吃上母亲的初乳,饲喂量为2-2.5kg,温度39O C+1℃,第二次饲喂应在出生后6-9小时,对小母犊,应持续饲喂3天初乳,如果母牛患病或头胎牛,可饲喂分娩日期相近的其它健康母牛的初乳或以前冷冻的其他健康母牛的初乳。
3天后饲喂混合奶或犊牛代乳料,每次喂完后擦干嘴部,一周后训练吃草料,逐渐增加喂量,尽量提高日增重,日增重不低于700克。
犊牛出生10日内,打号、谱系登记。
犊牛出生后20—30天,用电烙铁或药物去角。
出生后2—6周去副乳头,最好避开夏季。
第七章牛的饲养管理第一节幼牛的饲养管理按年龄分:犊牛:出生到断奶(0~6个月龄)育成牛:断奶到初次配种受胎; 青年牛:初次配种受胎到初次产犊; 成年牛:初次分娩以后幼牛饲养管理的重要性:此时正值生长发育最强阶段,如果饲养管理不善,生长发育受阻,不能继承双亲的遗传特性,对体形机能健康和生产性能的发展均产生不良影响,所以说对幼牛的饲养管理,是提高牛群质量,保证全活全壮,加速发展养牛业的重要环节。
一、幼牛生长发育规律初生犊牛的体形特点:A:腿高;B:后躯较前躯高;C:坐骨宽、胸宽发育迟缓,体高是早期生长部位,体长次之,宽度特别是后躯宽度是晚期生长部位。
A:对于生命活动重要的器官优先发育;B:体高的生长相对于宽深较快;C:生长是可以补偿的。
牛生长期各胃容积比例的变化:二、犊牛的饲养管理1、初生犊牛护理(1)清除黏液,确保呼吸犊牛出生后,首先清除犊牛口鼻中的黏液,确保犊牛呼吸;如果不呼吸,可倒提小牛控几秒钟使黏液流出后,放平小牛,交替挤压和放松犊牛胸部,进行人工辅助呼吸;也可用一稻草或手指搔挠小牛鼻孔,刺激小牛呼吸。
(2)脐带消毒在距离犊牛腹部8~10厘米处,两手卡紧脐带,往复揉搓2~3分钟,然后在揉搓处的远端用消毒过的剪刀将脐带剪断,挤出脐带中粘液,并将脐带的残部放入5%的碘酒中浸泡1~2分钟。
(3)饲喂初乳初乳富含免疫球蛋白,犊牛无法通过胎盘获取免疫球蛋白,必须通过初乳获得抗体,建立被动免疫系统。
营养丰富、镁盐等。
初乳对新生犊牛的重要意义:●由于母牛胎盘的特殊结构,母体血液中的免疫球蛋白不能在胎儿时期通过胎盘传给胎儿,因而新生犊牛免疫能力较弱。
初乳中含有大量的免疫球蛋白,犊牛可通过吃初乳来获得免疫能力;●初乳中含有大量镁盐,镁盐具有轻泻作用,又利于犊牛胎便的排出;●出生犊牛皱胃不能分泌胃酸,因而细菌易于繁殖,而初乳酸度较高,有杀菌作用;●初乳中有溶菌酶和K-抗原凝集素,也有杀菌作用。
2、犊牛哺乳方案●哺乳期一般为40天,全期喂奶量234.5㎏,每日喂三次,每次喂量约为全天总量的1/3。
肉用犊牛和育成牛的饲养管理犊牛和育成牛的饲养管理是肉牛养殖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良好的饲养管理能够保证牛只的生长发育和产肉效率,提高肉牛的养殖效益。
本文将重点介绍肉用犊牛和育成牛的饲养管理,帮助养殖户更好地进行肉牛养殖。
一、环境管理1. 环境温度和湿度牛只对环境温度和湿度有一定的要求,过高或过低的温度和湿度都会影响牛只的健康和生长发育。
在夏季炎热时,要为牛舍提供足够的通风和降温设施,如风扇和喷淋系统,以保持牛舍内的舒适温度;在冬季寒冷时,要保证牛舍内的保暖设施完好,防止牛只受冻。
要及时清理牛舍内的粪便和污水,保持牛舍内的卫生环境,避免因高湿度而导致牛只患病。
2. 照明适当的照明对牛只的生长发育和产肉效率也有一定的影响。
在牛舍内要保证良好的照明条件,特别是在晚间,要给予牛只适当的照明,以保证牛只正常的作息规律。
3. 空气质量空气质量对牛只的健康和生长发育同样至关重要。
要保证牛舍内的空气流通畅通,避免因积尘、异味等影响牛只的呼吸。
二、饲料管理1. 饲料配制合理的饲料配制能够满足牛只不同生长阶段的营养需求,提高牛只的生长速度和产肉效率。
对于肉用犊牛和育成牛来说,需要提供高蛋白、高能量的饲料,以满足其生长发育和肌肉生长的需求。
可以根据牛只的生长阶段和体重,调整饲料的蛋白质和能量含量,保证其膘肥体壮,提高肉牛的生长速度和肉质品质。
2. 饲料喂养喂养方式也是影响犊牛和育成牛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
要保证每天喂养次数和饲料量,避免出现挤食和饥饱不均的情况。
在喂养过程中要注意观察牛只的饮食情况,及时调整饲料配比,确保牛只的营养需求得到满足。
3. 饮水管理饮水对牛只的生长发育也是十分重要的。
要保证牛只有足够的清洁饮用水,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季,要及时更换水源,保持水质清洁新鲜,以避免牛只因饮水不畅而出现生病情况。
三、健康管理1. 疫病防治疫病防治是养殖管理的重中之重,对于肉用犊牛和育成牛的养殖来说尤为重要。
要建立健全的疫病防治制度,定期对牛只进行疫苗接种和体内驱虫,预防牛只因疫病而生病和死亡,保证牛只的生长发育和产肉效率。
肉用犊牛和育成牛的饲养管理犊牛是重要的肉用动物,对于犊牛的饲养管理是农场养殖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合理科学的饲养管理可以提高犊牛的生长速度和肉质品质,增加养殖效益。
本文将介绍肉用犊牛和育成牛的饲养管理要点,希望能为养殖户提供一些参考。
一、饲料供给1. 优质饲料:犊牛的饲料应以牧草为主,同时适当添加精料和浓缩料,以保证犊牛的磷、钙、蛋白质等营养需求。
2. 营养配比:科学的饲料营养配比对于犊牛的生长发育非常重要,应根据犊牛的生长阶段和体重,调整饲料的营养配比,保证其全面发育。
3. 饮水管理:犊牛需要保证充足的饮水量,干净、卫生的饮水能够增加犊牛的食欲和生长速度。
二、生长环境1. 环境卫生:犊牛的生长环境应保持干净卫生,定期清理圈舍、更换垫料,防止疫病传播。
2. 空气流通:犊牛圈舍要保持通风良好,保持空气清新,防止氨气及其他有害气体对犊牛的刺激和伤害。
3. 圈舍温度:冬季和夏季均需对犊牛的圈舍温度进行调节,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避免温度变化对犊牛的生长产生不利影响。
三、健康管理1. 疫病防控:定期对犊牛进行疫苗接种,预防常见的畜牧疾病,对犊牛进行定期的体检和消毒,保证其身体健康。
2. 保健护理:定期给犊牛做驱虫、消毒、修蹄等护理工作,提高犊牛的免疫力,减少疾病的发生。
3. 疾病检测:犊牛出现异常症状时,需要及时请兽医进行检测,避免疾病扩散。
四、生长管理1. 合理饲养密度:不同阶段的犊牛饲养密度应有所不同,要保证犊牛有足够的活动空间,减少犊牛之间的争斗,促进生长。
2. 锻炼管理:适当的运动有助于犊牛的饲料消化和肌肉生长,可在合适的时候让犊牛进行适度的自由活动。
3. 生长监测:对犊牛的生长进行定期的监测和评估,根据生长情况进行调整,确保犊牛的健康生长。
五、育成管理1. 适时断奶:犊牛在适当的时候断奶,过早或者过晚断奶都会影响犊牛的生长和发育,导致身体健康问题。
2. 适时配种:对于育成牛,要选择适当的时间进行配种,确保牛犊的健康生长和未来的生产性能。
肉用犊牛和育成牛的饲养管理肉用犊牛和育成牛的饲养管理是非常重要的,直接关系到牛的生长和品质。
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两者的饲养管理。
1. 饲料管理对于肉用犊牛,饲料管理是非常重要的。
由于犊牛还处于成长发育期,需要多种营养素,因此饲料应该以高蛋白、高能的饲料为主。
新生犊牛的饲料以牛奶为主,随着犊牛的成长,应逐渐过渡到青贮、精饲料等配合饲料。
而对于肉用犊牛来说,青贮、精饲料等配合饲料需要在饲料中占据相当比例,以保证犊牛摄取到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素。
2. 环境管理肉用犊牛的环境管理十分重要,包括温度、湿度、通风等。
犊牛应该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离开湿浸浴地面。
保持温度适宜,避免高温、低温的影响。
3. 疾病管理疾病往往是影响肉用犊牛发育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在饲养过程中,要加强对肉用犊牛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
定期进行疫苗接种,保证犊牛身体健康。
对于犊牛的生长和健康情况应该进行监测和观察,如果发现异常应及时处理。
育成牛的饲料管理可以根据不同阶段制定不同的饲喂方案。
在幼时阶段,青贮和高蛋白的精饲料饲料配合并拆分成几个小餐进行饲养。
青春期,应该增加饲喂量,满足牛的能量需求。
成年期要适当增加动物蛋白的供给,并适当增加粗纤维饲料的供给。
育成牛饲养晚期,应增加参杂饲料的含量,穀物及高质量饲料添加适量水,以增加日内能量摄取量。
对于育成牛的疾病管理也需要进行合理的预防控制。
育成牛的兽医检查应定期进行,如果发现问题要及时治疗。
同时,对病原体防治工作、抗生素使用、育种工作等方面也需要加强管理,以保障育成牛的健康成长。
以上就是肉用犊牛和育成牛的饲养管理的要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肉用犊牛和育成牛的饲养管理肉用犊牛和育成牛的饲养管理是畜牧养殖的一个重要环节。
正确的饲养管理可以保证肉用牛的健康生长,提高生产效益。
本文将从日常饲养、营养管理、疾病防治三个方面来介绍肉用犊牛和育成牛的饲养管理。
一、日常饲养1、饲料的供应和管理:肉用犊牛和育成牛的饲养需要足够的清洁饮水和饲料供应。
饲料应该新鲜,干燥,变质的饲料不能给牛吃,否则会导致消化不良,而且会增加疾病的发生率。
饲料的种类要根据不同阶段的需求来确定,犊牛阶段需要提供牛乳,而育成牛阶段则需要合理的草料、饲料和精料。
2、控制环境温度:肉用牛的饲养需要注意空气的流通和温度的调节。
在冬季保持牛舍的温度在10℃以上,夏季要保持通风,用水喷淋降温。
特别是犊牛,需要在常温下保持干燥,随时清理牛粪、尿渍和牛舍环境,以免发生疾病。
3、加强运动和休息:良好的运动会促进牛的健康和生长,增加肉质和肌肉,对于育成牛而言,合理的运动量能提高饲料的利用率。
但运动需要适当,不要过度疲劳,否则会影响牛的生长和健康,另外睡眠时间也要充足。
4、定点消毒:营养良好的生物环境是细菌滋生的恶劣条件,而犊牛由于体质较弱,机体免疫能力较低,更容易被细菌和疾病侵害。
因此需要在牛舍内定期做好消毒工作,消毒液必须饱和浸泡40分钟以上,并保持干燥,以达到良好的消毒效果。
二、营养管理1、科学饲喂:饲喂方法要科学合理,定时定量,在不同的生长阶段要坚持合理的饲喂计划。
同时提高饲料的质量和营养成分的含量,增加其他饲料品种和添加专门的饲料,如饲料添加剂和浓缩饲料,以满足不同阶段肉用牛的营养需求。
2、加强饮水管理:水是肉用牛健康的保证,水质和清洁程度直接影响牛的健康和生长。
水要保证新鲜和干净,常常更换和消毒水缸,有助于防止感染病菌。
3、提高饲料利用率:饲喂好的饲料是不够的,还要增加饲料的利用率,尤其是在育成牛阶段,可以采用多种方法来提高饲料的利用率,如合理配比、添加饲料酶等方法。
4、喂草挂巢:喂草挂巢是增加牛的食欲和利用率的一种有效方法。
青年牛是几个月的牛青年母牛的饲养管理要点青年牛是指从初配受胎到分娩这段时期的牛,现在青年牛一般指青年母牛。
那么,青年牛到底是指几个月的牛呢?它们又如何饲养管理呢?今天回答一下。
一、青年牛是几个月的牛国家奶牛规范定义:18月龄以上为青年牛,此时母牛尚未达到体成熟,身体的发育尚未完全。
但由于奶牛营养不断提高,育成牛的体重和性成熟时间已经提前达到配种标准,所以现在许多奶牛一般7到15月龄就转群为青年牛了,青年牛的月龄也就提早到15月龄左右了。
二、青年牛的饲养模式青年牛的饲养模式为散放饲养、自由采食,这一阶段奶牛处于初配或妊娠早期,做好发情鉴定、配种、妊检等繁殖记录。
根据体膘状况、胎儿发育阶段,按营养需要掌握精料给量,防止过肥,要保持圈舍、产间干燥、清洁,严格消毒程序。
三、青年母牛妊娠期的饲养要点在饲养管理上除了保证胎儿和乳腺的正常生长发育外,还要考虑母牛自身的生长与发育。
在妊娠前期,胎儿与母体子宫绝对重量增长不大,因而妊娠前半期的饲养可以青粗饲料为主,视具体情况补充1~3千克/日bull;头的精料。
从妊娠的第六个月开始,胎儿生长速度加快,所需营养增多,应提高饲养水平,增加精料给量,保证胎儿生长发育,但须避免母牛过肥,以免发生难产。
四、青年母牛妊娠期注意事项1、加大运动量,以防止难产。
但要防止牛跑、跳、相互顶撞和在湿滑的路面行走,以免造成机械性流产。
2、防止母牛吃发霉变质的饲料和饮冰冻的水,避免长时间雨淋。
3、加强母牛的刷拭,培养其温驯的习性,并计算好预产期,产前2周转入围产牛。
4、从妊娠第5到6个月开始至分娩前半个月为止,每日用温水清洗并按摩乳房1次,每次3mdash;5分钟,以促进乳腺发育,并为以后挤奶打下良好基础。
肉用犊牛和育成牛的饲养管理肉用犊牛和育成牛的饲养管理是牛群养殖中至关重要的环节,良好的饲养管理能够提高肉用犊牛和育成牛的生长速度和肉质品质,同时也能够减少牛群的生病率,保证养殖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从饲料管理、环境管理和健康管理三个方面进行讲解,希望对养殖户们有所帮助。
一、饲料管理1. 合理搭配饲料在肉用犊牛和育成牛的饲养过程中,合理搭配饲料是十分重要的。
首先要根据不同阶段的牛群选择不同的饲料,比如在刚刚出生的小犊牛阶段,应该选择一些易消化的饲料,降低消化系统的负担;而在长大后的育成牛阶段,则要根据牛的繁殖和生长需要来搭配饲料,保证其获得足够的营养。
还要根据不同地区的饲料资源情况,选取当地适合的饲料进行搭配,以充分利用资源,降低饲料成本。
2. 定时定量喂养在饲养过程中,要保证肉用犊牛和育成牛的饲料喂养定时定量。
定时喂养能够培养牛群的饲料摄食习惯,有利于牛的消化吸收,同时也能够预防牛群因为饥饿而进食过多引起的消化道疾病。
定量喂养则是为了保证牛群的营养摄入达到生长需要,避免浪费饲料资源。
3. 饮水管理在饲养管理中,饮水管理同样十分重要。
充足的清洁饮水能够保证牛的正常代谢和消化,预防牛的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生。
同时还要定期清洗和消毒饮水设施,保证饮水的卫生安全。
二、环境管理1. 舒适的住房环境肉用犊牛和育成牛需要一个干燥通风、明亮整洁的住房环境。
饲养管理中要做好住房的设计和建造,保证牛群有足够的安全空间和通风采光条件。
同时要做好日常的环境卫生清理工作,保证牛舍的整洁。
2. 温度适宜牛群在不同季节和生长阶段对温度的要求是不同的。
因此在饲养管理中,要注意保持牛舍内的温度适宜。
在冬季要保持牛舍的保温,确保牛群不受寒冷的影响;在夏季要做好防暑降温工作,保证牛群不受高温的影响。
3. 床上管理床上管理是环境管理的重要一环。
要使用干燥吸水性好的床料,保证牛的睡眠舒适。
同时要定期更换床料,保持牛舍的干燥清洁,预防牛的皮肤病的发生。
贝因美现代牧业有限公司牛群管理及饲养制度编制:饲养部审核:审批:日期:2014年12月2日牛群管理及饲养操作标准化第一部分牛群分群管理一、后备牛(育成牛和青年牛)分群后备牛 (指6月龄至第一次将要分娩,进入围产期之前的牛群,包括育成牛和青年牛)分群以月龄为主,参考体高进行调整。
后备牛群分为参配前牛群、参配牛群、妊检怀孕牛群共3个群。
参配牛群必须设有颈枷,以便及时配种。
后备牛舍之间设有转牛通道。
二、成母牛(泌乳牛、干奶牛和围产牛)分群(一)成母牛分群原则1、干奶牛分群集中饲养,制定和使用干奶牛配方。
保证干奶牛有足够的运动空间。
2、围产期分群:围产前期和后期将成母牛和头胎牛独立分群饲养。
专人监护,及时转入产房和新产牛舍。
3、泌乳期将产后天数和产奶量相近的挤奶牛放到一起,给予适用的营养配方、转圈次数越少越好。
4、给新产牛单独分群,分为成母牛新产及头胎牛新产2个群。
以距挤奶厅最近、最舒适的牛舍作为该牛群所在的牛舍。
5、乳房炎牛治愈后独群饲养、最后挤奶,过抗后回大群。
(二)泌乳牛分群管理1、分群要求泌乳天数:将泌乳牛分为初产群(1—30天)、高产群(30—100天)、中产群(100—200天)及低产群(200天以上)。
体况评分:群内体况评分差异不超过1分。
牛群规模:全群1000头规模以下牧场将泌乳牛分为初产群、高产群、中低产群;全群1000头以上规模牧场将泌乳牛分为初产群、高产群、中产群及低产群;泌乳牛在1000头以上的牧场头胎牛单独分群。
泌乳牛分群频次:所有牧场泌乳牛群的调群周期不得低于30天。
三、干奶牛分群管理1、干奶前期:指干奶至产前21天的牛分为一个牛群。
2、围产期前期奶牛:指产前21天至产犊分为一个牛群。
四、犊牛分群管理1、哺乳犊牛:指0-2月龄的犊牛。
2、断奶犊牛:指3-6月龄的犊牛。
五、30月龄以内的未怀孕牛属于青年牛,30月龄以上未怀孕奶牛属于干奶牛。
第二部分奶牛饲养操作标准化一、装料标准操作1、装料顺序:青干草——青贮——精料——液体饲料——水。
肉用犊牛和育成牛的饲养管理【摘要】肉用犊牛和育成牛的饲养管理是农民养牛过程中关键的环节。
在肉用犊牛的品种选择与配种管理方面,需要根据养殖目的和市场需求选择适合的品种,并进行科学配种管理。
在育成牛的合理饲料配制与喂养管理中,要根据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求,科学搭配饲料,合理喂养,确保牛只健康成长。
疾病防治是肉用犊牛和育成牛饲养管理中不可忽视的环节,定期做好疫苗接种和疾病防治工作至关重要。
在环境管理方面,保持牛舍的清洁和通风,减少感染疾病的风险。
生长监测与体重控制是了解牛只生长状态的重要方式,及时调整饲养管理措施。
在肉用犊牛和育成牛的饲养管理要点总结中,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科学、合理的管理牛只,保障牛只健康成长。
【关键词】肉用犊牛、育成牛、饲养管理、品种选择、配种管理、合理饲料配制、喂养管理、疾病防治、环境管理、生长监测、体重控制、要点总结。
1. 引言1.1 肉用犊牛和育成牛的饲养管理概述肉用犊牛和育成牛是农业生产中重要的畜牧种类,其饲养管理直接影响到肉牛的生长发育和生产效益。
肉用犊牛和育成牛的饲养管理包括了品种选择、配种管理、饲料配制、喂养管理、疾病防治、环境管理、生长监测和体重控制等多个方面。
在肉用犊牛的品种选择与配种管理中,要根据生产目标和地区气候条件选择适合的优良品种,同时进行科学的配种管理,保证后代具有良好的遗传优势和生长性能。
在育成牛的合理饲料配制与喂养管理方面,要根据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求,科学搭配各种营养成分,确保牛只获得充足的营养,保证生长健康。
在肉用犊牛和育成牛的疾病防治方面,要注重疫苗接种、定期体检、环境卫生等措施,预防常见疾病的发生,保证牛只健康成长。
在环境管理方面,要创造良好的饲养环境,保持通风、排水、遮阳等设施的完善,确保肉用犊牛和育成牛在舒适的环境中生长。
在生长监测与体重控制方面,要定期对肉用犊牛和育成牛进行体重监测,及时调整饲料配方,保证牛只的生长发育处于最佳状态。
肉用犊牛和育成牛的饲养管理是一个综合性的工作,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做好全面而科学的管理,才能获得良好的生长效益。
青年牛饲养管理技术
青年牛,指7月龄-初产的奶牛,常分为育成期(7月龄-初配)、青年牛(初配-初产)两个群体。
一、育成期(7月龄-初配)
日粮以粗饲料为主,精料每天喂量2~2.5公斤。
选用中等质量的干草,培养耐粗饲性能,增进瘤胃机能。
采取散放饲养、自由采食。
日常做好体重、体尺的测量,并注意做好发情记录与配种。
荷斯坦奶牛的初配标准为月龄达15月龄,体重超过380公斤,体况评分为2.8~2.9分。
二、青年牛(初配-初产)
按月龄和妊娠情况可细分为:
1.16月龄~18月龄:日粮以粗饲料为主,干物质采食量11~12公斤,精料每日每头
2.5公斤。
2.19月龄~预产前60天:精料每头日2.5~3公斤。
3.预产前60天~预产前21天,日粮以中等质量的粗饲料为主,干物质采食量10~11公斤,精料每头日3公斤。
4.预产前21天~分娩,采用过渡期饲养方式,干物质进食量10~11公斤,粗蛋白水平14.5%,依据奶牛健康状况和食欲,逐步将每头日精料增至6公斤左右。
采取散放饲养、自由采食。
重点做好发情鉴定、配种、妊检检查等。
依据膘情适当控制精料给量防止过肥,产前21天控制食盐喂量。
观察乳腺发育,减少牛只调动,保持圈舍、产间干燥、清洁,严格消毒程序。
注意观察牛只临产症状,
做好分娩准备和助产工作。
肉用犊牛和育成牛的饲养管理肉用犊牛和育成牛的饲养管理对于牛肉生产具有重要的影响。
合理的饲养管理可以提高肉牛的生长速度,增加产肉率,并确保牛群的健康和福利。
下面将介绍肉用犊牛和育成牛的饲养管理方面的一些重要内容。
1. 饲料管理:为肉用犊牛和育成牛提供优质的饲料是确保其健康和生长的关键。
对于母牛的犊牛,头两个月的饲养应主要依靠乳汁。
之后,应逐渐添加浓缩饲料和粗饲料,并保证干净、新鲜、富含营养的饲料供应。
育成牛的饲料应包括高质量的青贮料、浓缩饲料和蛋白质补充物。
2. 饲喂计划:为了实现成年牛的最佳肉质和产肉率,需要制定合理的饲喂计划。
对于肉用犊牛,应根据其年龄和体重制定适当的饲喂计划,逐渐增加日粮的量和浓缩饲料比例。
对于育成牛,应根据其体重和肥肉程度调整饲喂计划,以达到最佳体重和肉质。
3. 饮水管理:合适的饮水管理是肉牛饲养管理的重要环节。
牛需要干净、新鲜的饮水来维持健康和生长。
应提供充足的水源,并保持饮水设备的清洁和畅通。
特别是在夏季的炎热天气中,应确保牛群的饮水量充足,以防止脱水和热应激。
4. 圈舍管理:肉用犊牛和育成牛需要良好的圈舍条件来保证其舒适和健康。
圈舍应保持干燥、通风和清洁,以减少疾病传播和对牛的不适影响。
舍内的空间应足够,牛能自由移动。
床铺应保持干爽,并定期更换,以防止牛的蹄病和其他健康问题。
5. 健康管理:牛的健康管理是饲养管理中的重要部分。
应定期对牛进行疫苗接种和驱虫,以预防疾病的发生。
应定期检查牛的体温、粪便和呼吸状况,及时发现和处理疾病。
对于出现疾病症状的牛,应及时隔离,并请兽医进行诊断和治疗。
肉用犊牛和育成牛的饲养管理肉用犊牛和育成牛的饲养管理在养殖业中非常重要,直接关系到肉牛的生产效益和经济效益。
下面将以1000字详细介绍肉用犊牛和育成牛的饲养管理。
一、犊牛饲养管理:1. 营造优良生产环境:犊牛的饲养环境要保持干燥、通风,并且要有充足的阳光照射。
犊牛住所的地面要保持干净,每天要进行清洁,以防止疾病的传播。
2. 提供高质量的饲料:犊牛在2-4个月内主要以乳为主食,要保证有足够的奶水供给。
在逐渐断奶期间,应逐渐加入干饲料和精料,同时饮水应始终保持清洁。
3. 微量元素的补充:犊牛的身体发育需要多种微量元素的补充,如铜、锌、锰等。
可以通过与饲料搭配添加或者设置矿石盐等方式进行补充。
4. 预防疾病:犊牛容易患上腹泻、呼吸道感染等疾病。
为了预防疾病的发生,每个犊牛应该有自己的单独饮水和进食设备,不同病牛之间要隔离。
犊牛饮水设施和住所要保持清洁,并定期进行消毒。
5. 定期体检:犊牛饲养过程中,定期对犊牛进行体检非常重要,包括测量体温、精神状态、食欲、毛色等指标。
一旦发现异常,及时进行处置,防止疾病的扩散。
二、育成牛饲养管理:1. 饲料的配方:育成牛的饲料要根据不同生长阶段的需要进行合理的配方。
要根据育成牛的年龄和体重,合理搭配粗饲料和精饲料,确保其营养均衡。
在不同季节要注意调节饲料的比例。
2. 提供充足的水源:育成牛每天的饮水量需要在10-15升之间,要保证水源清洁并充足。
特别是在夏季,要加强对饮水设施的清洁和消毒,以防止疾病的传播。
3. 定期体重测量和身体评估:育成牛的生长情况要定期进行体重测量和身体评估,根据测量结果进行饲料的调整。
对育成牛的体型、毛色、毛发情况等进行观察,发现异常情况及时进行处理。
5. 经常进行饲养环境的清洁和消毒:育成牛的住所要经常清洁和消毒,保持良好的饲养环境。
育成牛之间要保持适当的畜群密度,避免因过度拥挤而导致的传染病的发生。
肉用犊牛和育成牛的饲养管理要从优良生产环境、高质量饲料、微量元素的补充、预防疾病和定期体检等方面进行综合管理,以提高肉牛的生产效益,保障农民的经济效益。
高峰五常犇牛牧业有限责任公司吕国英黑龙江省8511农场奶牛按生理阶段划分,7~12月龄为小育成牛;13月龄至初配为大育成牛;配妊至产前为青年牛。
在牧场牛群的各生理阶段中,外观“膘肥体壮、毛色光亮”的那一群,肯定就是育成牛或青年牛。
育成牛和青年牛的饲养管理最简单最容易操作,而且饲养管理好的牧场死、淘率最多为1%。
因此,牧场的主管领导在陪同上级首长和兄弟单位同仁参观时,都不会忘记引领他们参观一下该育成牛群和青年牛群,借以显示本牧场的生产水平。
养好育成牛、青年牛的技术关键是既要充分利用粗饲料,又要保证正常生长发育指标,适时配种,还不能养的过肥。
一、培育目标对其培育目标,尚无统一的标准,因材料出处不同,大约有近10种数据。
本文选择了当前国内最有权威的“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李胜利教授所列出的发育标准(表1)。
表1我国荷斯坦育成牛适宜日增重、体尺体重及体况评分表单位:克、千克、厘米、分二、育成牛的饲养1.控制日增重,保持适宜膘情此阶段的母牛是体躯迅速发育时期,饲养管理的主要任务是使母牛长骨架,而不是长膘。
养奶牛和养肉牛不同,不能把牛养的过肥,有资料统计,过肥牛比体况正常牛,一胎产奶量下降27%。
尤其在性成熟前的体重90~325千克范围内,要控制好增重,尽量多喂粗饲料,借以扩大胃肠容积,锻炼胃肠消化和耐粗饲的能力。
育成牛精料喂量不能过高,过多则自然限制了粗饲料采食量,这样培育出来的母牛腹围偏小,但却膘肥体壮、毛色光亮,往往还会受到人们的赞誉。
这样的母牛一是胃肠容积小,采食量少,分娩后由于进食量少而影响生产性能的发挥。
二是过多的脂肪大量沉积正在处于乳腺组织快速发育的乳房中,排斥了乳腺发育的正常空间,形成了肉乳房,必然影响日后的产奶能力。
所以笔者建议育成牛的日增重保持在700~800克/天为宜,体况评分掌握在2.75~3.25分最为理想。
但是稍有不慎就达到了4~4.5分,这样的牛群日后将会带来一系列麻烦。
高峰五常犇牛牧业有限责任公司吕国英黑龙江省8511农场
奶牛按生理阶段划分,7~12月龄为小育成牛;13月龄至初配为大育成牛;配妊至产前为青年牛。
在牧场牛群的各生理阶段中,外观“膘肥体壮、毛色光亮”的那一群,肯定就是育成牛或青年牛。
育成牛和青年牛的饲养管理最简单最容易操作,而且饲养管理好的牧场死、淘率最多为1%。
因此,牧场的主管领导在陪同上级首长和兄弟单位同仁参观时,都不会忘记引领他们参观一下该育成牛群和青年牛群,借以显示本牧场的生产水平。
养好育成牛、青年牛的技术关键是既要充分利用粗饲料,又要保证正常生长发育指标,适时配种,还不能养的过肥。
一、培育目标
对其培育目标,尚无统一的标准,因材料出处不同,大约有近10种数据。
本文选择了当前国内最有权威的“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李胜利教授所列出的发育标准(表1)。
表1我国荷斯坦育成牛适宜日增重、体尺体重及体况评分表
单位:克、千克、厘米、分
二、育成牛的饲养
1.控制日增重,保持适宜膘情
此阶段的母牛是体躯迅速发育时期,饲养管理的主要任务是使母牛长骨架,而不是长膘。
养奶牛和养肉牛不同,不能把牛养的过肥,有资料统计,过肥牛比体况正常牛,一胎产奶量下降27%。
尤其在性成熟前的体重90~325千克范围内,要控制好增重,尽量多喂粗饲料,借以扩大胃肠容积,锻炼胃肠消化和耐粗饲的能力。
育成牛精料喂量不能过高,过多则自然限制了粗饲料采食量,这样培育出来的母牛腹围偏小,但却膘肥体壮、毛色光亮,往往还会受到人们的赞誉。
这样的母牛一是胃肠容积小,采食量少,分娩后由于进食量少而影响生产性能的发挥。
二是过多的脂肪大量沉积正在处于乳腺组织快速发育的乳房中,排斥了乳腺发育的正常空间,形成了肉乳房,必然影响日后的产奶能力。
所以笔者建议育成牛的日增重保持在700~800克/天为宜,体况评分掌握在2.75~3.25分最为理想。
但是稍有不慎就达到了4~4.5分,这样的牛群日后将会带来一系列麻烦。
2.采用青贮饲料和TMR日粮,限制饲喂高能量饲料
为满足育成牛的营养需要,国内牧场通常对育成牛饲喂干草3~4千克、玉米青贮10 千克左右、混合精料3~3.5千克、精粗料比为25:75或30:70。
不过为了降低饲养成本、培育健康母牛,笔者主张育成牛应大量饲喂价格便宜的玉米青贮,最大限度地减少精料和干草的喂量。
精料可降到0.8~1千克,干草降到1~2千克。
我们曾作过一次有趣的实验:对平均16个月龄的育成母牛作了为期62天的对比实验,共选择60头母牛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头。
以其验证少喂精料和干草,多喂玉米青贮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实验组(少喂精料、干草、大量喂青贮)比对照组62天内,不但体尺发育未落后,反而比对照组体高多增长了0.7厘米,胸围多增长1.2厘米,体斜长多增长1.9厘米。
详见表2、表3。
表2两组育成母牛试验期间的日粮组成(平均每日每头用量)
单位:千克
表3组育成母牛实验结果
单位:厘米
三、初配时期
体重达380~400千克、体高125厘米以上、胸围在171厘米以上即可参配。
只要达到上述标准,不论月龄是多少,均可配种。
参配的体重、体高、胸围这三个指标是相辅相成的,按一定比例增减的。
因此,牧场为便于输精员的操作,只衡量胸围一个指标。
育成牛第一次配种,为避免目测的误差,均采取将发情牛引入颈枷固定后,用圈尺一人便可测量胸围,胸围只要达到171厘米或171厘米以上者均可参配。
先进的牧场,部分育成牛在13.5月龄即可达标而配种,最早22个月龄分娩,而不必延至24月龄或25月龄以上。
这就大大降低了培育成本。
四、青年牛的饲养
配妊后的青年牛,饲养原则与育成牛相同。
可不必考虑妊娠的特殊需要。
待产前两个月,其饲养管理与干奶牛相同(此处不详述)。
五、介绍两种育成牛和青年牛典型日粮
假如牧场储备的玉米青贮充足,可以采取高青贮、低精料、低干草的饲养模式。
为保证母牛充分发育而又不至于过肥。
日粮按饲养标准,供应充足的蛋白及相应的矿物质和维生素,降低能量供应,笔者经验一般比饲养标准低2~3个NND,即所谓“高蛋低能”日粮或者叫“减能增蛋”日粮。
下面介绍两种典型日粮。
1.育成牛日粮(适于13~14月龄、体重350千克、日增重800克的牛群)
育成牛浓缩料0.7千克、羊草1.5千克、全株玉米青贮18千克。
本日粮干物含量7.32千克、NND11.9、CP655克、DCP421克、Ca39.8克、P24克。
该日粮NND比标准营养需要量少2.9个。
精粗比10:90,日粮含水量64%,每千克干物含VA4303 IU、VD3 1434 IU、VE28.7 IU、Zn58.5毫克、Mn33.8毫克、Cu12.4毫克、I 1.3毫克、Co 0.4毫克、Se0.5毫克。
2.青年牛日粮(适合妊娠前期体重450千克、日增重700克的牛群)
育成牛浓缩料1千克、羊草3.7千克、玉米青贮18千克。
本日粮含干物质8.6千克、NND13.8、CP842克、DCP526克、Ca53克、P32克。
该日粮NND比标准营养需要量少2.4个。
精粗比10︰90,含水量62%。
每千克干物含VA5414 IU、VD3 1805 IU、VE36.1IU、Zn73.6毫克、Mn42.5毫克、Cu15.6毫克、I 1.6毫克、Co 0.5毫克、Se0.5毫克。
按上述日粮结构培育的母牛,其生长发育良好。
有17%的育成牛14月龄即可达标而初配。
六、关于刷拭和乳房按摩
为了追求文章的完整性,书、刊的作者,一般都不会忘记用一定篇幅叙述育成牛管理中的刷拭和乳房按摩。
就像撰写犊牛培育的文章时,不会忘记“三定”(定时、定量、定温)一样。
对于刷拭和按摩乳房的技术措施,仅饲养几头、几十头的小规模牧场,可以实施。
而对平均每人饲养百头左右的现代化牧场,根本没有力量去逐头刷拭,而只能用安装自动牛体刷来代替繁重的劳作。
至于育成牛、青年牛的乳房按摩,它所起到的作用不容怀疑。
例如上海市牛奶公司第六牧场实验:对6月龄至产前1~2个月的母牛,每天按摩、热敷乳房1~2次,可提高一胎产奶量657.14千克,提高13.13%。
笔者查遍手头上的国外书刊,在狭窄的视野中尚未找到对育成牛、青年牛进行乳房热敷、按摩的记载。
而国内大型的千头、万头牧场,是否有按摩、热敷乳房的,笔者不得而知。
耗费这么多的劳动力去实现增奶657千克的产奶量,是否可以从便于操作的增加奶牛舒适度、提高日粮品质中所取得的增产效果得到弥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