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成母牛意思,育成母牛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 格式:docx
- 大小:12.43 KB
- 文档页数:3
母牛养殖技术要点
1.饲料管理:母牛需要适量的饲料来维持身体健康和生产。
其饲料需
要含有蛋白质、能量、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
饲料应保持新鲜,并
限制牛只所摄取的粗纤维和水分的量。
2.安排合理的生产周期:母牛的合理生产周期应在90至120天之内,以保持奶量稳定,并减少生病或受伤的可能性。
3.病虫防治:定期对母牛进行驱虫、预防接种和体检,能够预防或及
早发现病毒感染和疾病的发生。
4.设备控制:母牛饲养需要严格控制环境温度、湿度和通风状况等,
合理的设备测控可以减少粗纤维和水分丢失,最大程度降低运动和应激带
来的寿命缩短。
5.管理经验:母牛的饲养需要有经验丰富的饲养员,准确掌握母牛身
体健康和生产情况,对数据及时处理,严格控制环境和饲料以最大化生产率,有针对性地调整母牛的饮食和补充营养,使其生产出高质量的牛奶。
奶牛育成期的饲养管理的要点
育成期的牛群饲养时要将相近年龄的牛分为一群,严防牛只实际进食养分不均衡以致发育不整齐,一般情况下体重达成年牛体重的70%左右,即350-450千克时便可以初配。
这一阶段的奶牛不需要过多的优质蛋白质,以青粗饲料为主,多喂给优质的禾本科与豆科牧草,以及青贮、糟粕、块根饲料,适当搭配一定比例的精饲料,确保7-11月龄时日增重达到500-700克,其余月龄日增重达到850-1000克,以便能在15-16月龄进行初配。
决定奶牛初配时间的主要指标是体重和体高,而不是年龄,要求青年母牛初配体重应达到成年牛体重的70%-75%。
在这一时期,由于瘤胃容积逐渐增大,产生更多的微生物蛋白质,可少量补充非蛋白氮如尿素、过瘤胃蛋白如酪蛋白等。
育成牛实行每天2次或3次饲喂制度,运动场上设立水槽和食槽,以便补饲干草、矿物质饲料和水。
初配后至初产青年牛应饲喂多样、全价日粮,特别是初配受孕5个月后要保证蛋白质和能量的供给。
配种以后的母牛要喂给含干物质占体重2%的青粗料,并补喂3.0-3.5千克的精料,以满足母牛生长、怀孕积聚养分和初产后泌乳的需要。
同时还应注意维生素和矿物质的补充。
发育中的育成母牛,要特别注意充分运动,以锻炼体质,晴天时尽可能外出运动,不仅可增强体质,还可接受阳光照射,促进钙、磷的吸收和沉积。
- 1 -。
育成母牛的饲养(replacement herd)•意义和任务:保证幼牛的正常发育和适时配种。
哺乳期的结束并不以为着培育的结束,就体型,体重,适应性和产奶量等方面的培育更为重要。
因此要加强对育成牛的饲养管理。
育成牛生长特点•6-9月龄出现生长的高峰,在体组成上,随着体重的增加蛋白和灰分在比例上没有变化,但体脂却显著增加。
对育成牛的饲养要适当,要使14-16月龄配种时的活重不低于340-380千克。
但生长速度也不能过快。
乳腺发育存在敏感期(Critical period)。
荷斯坦牛90-300千克阶段ADG要低于700G。
育成牛发育进度Growth target月龄 3 6 9 12 15 18 24W (KG)88 150 212 275 340 400 530阶段饲养之一---断奶-11月龄•生理上处于最高生长速度阶段(6-9)月龄,同时又是性成熟期。
体型上高度急剧生长,瘤胃已相当发达且继续发育。
这段时间要充分利用能多采食青粗饲料的特点进一步刺激瘤胃的发育。
粗饲料喂量(DM)可达牛重量的1.2-1.5%。
也可以用青贮或其它多汁饲料,但青贮的喂量要限量。
精饲料可根据体况和粗饲料的质量而定,一般为1.5-3.0千克。
阶段饲养之二---12-18月龄(初配)•12月龄以后育成牛的消化器官发育已经接近成熟。
加之无妊娠配种负担,如能吃到优质粗饲料即可满足需要。
粗饲料质量差时可以补充些精料(1-4千克)。
阶段饲养之三---受孕到第一次产犊•怀孕并不影响青年牛的生长速度,所以一般可以仍按育成牛饲养。
直到分娩前的2-3个月龄才需要加强营养,加大精料的喂量。
但不要使牛过肥,否则将造成难产(dystocia)及其它post partum complications 。
每日可根据情况补饲2-3千克以上的精料。
精粗DM比为25-30:70-75。
育成牛的管理Management of replacement•分群4-6月龄分群。
育成奶牛饲养管理要点一、饲养方法1、1周龄~1周岁在此期间,牛的性器官和第二性征发育很快,体躯向高度和长度方面急剧生长,消化器官容积扩大1倍左右。
对这一时期的育成牛,在饲养上要供给足够的营养物质,除给予优良牧草、干草和多汁饲料外,还必须适当补充一些精饲料。
从9~10月龄开始,可掺喂一些秸秆和谷糠类饲料,其重量约占粗料总量的30%~40%。
2、12~18月龄此阶段奶牛消化器官容积增加更大。
为促进消化器官的进一步发育,日粮应以粗饲料和多汁饲料为主,其重量约占日粮总量的75%,其余的25%为混合精料,用以补充能量和蛋白质的不足。
3、18~24月龄此期正是奶牛交配受胎阶段,其生长发育逐渐变得缓慢。
这阶段的育成母牛的营养水平要适当。
过高营养易导致牛体过肥造成受孕困难;即使受孕,也会影响胎儿的正常生长发育和分娩;过低易使奶牛排卵紊乱,不易受胎。
这阶段应喂给奶牛品质优良的干草、青绿饲料、青贮饲料和块根类饲料,以精料为辅。
到妊娠后期,适当增加精料喂量,每天可喂2~3千克,以满足胎儿生长发育的需要。
在有放牧条件的地区,育成牛应以放牧为主,并根据牧草生长情况对饲料喂量酌情增减。
二、管理措施1、分群管理犊牛满6月龄后转入育成牛舍时,公、母应分群饲养。
应尽量把年龄、体重相近的牛分在一起。
生产中一般按断奶至12月龄、12~18月龄、18~24月龄进行分群,便于饲养管理。
2、加强运动在没有放牧条件的地区,应对拴系饲养的育成母牛,每天在运动场驱赶运动2小时以上,以增强体质、锻炼四肢,促进乳房、心血管及消化、呼吸器官的发育。
3、讲究卫生对育成牛,每天至少刷拭1~2次,每次5~8分钟。
舍饲期间,注意保持环境清洁。
晴天还要多让其接受日光照射,以促进机体吸收钙质和促进骨骼生长,严禁在烈日下长时间暴晒。
4、按摩乳房为促进育成牛特别是妊娠后期育成牛乳腺组织的发育,应在给予良好的全价饲料的基础上,适时采取乳房按摩的办法,效果十分明显。
对6~18月龄的育成母牛每天可按摩1次,18月龄以后每天按摩2次。
蜀宣花牛育成母牛饲养管理蜀宣花牛养殖技术-养牛技术断奶至第一次配种的母牛或做种之前的公牛统称为育成牛。
一般是指从初生到断奶阶段(一般6月龄断奶)的小牛,这个阶段是牛生长发育最为迅速的时期。
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蜀宣花牛育成母牛饲养管理蜀宣花牛养殖技术。
一、育成母牛饲养管理1.育成母牛饲养青年母牛培育任务是保证其正常发育和适时配种,如果忽视育成母牛饲养和管理,就可能影响其生产性能的发挥。
育成母牛生长发育快,6~10月龄是其生长最旺盛的时期,但不同组织器官有着不同的生长发育特点。
据研究,牛骨骼的发育主要在7~8月龄,12月龄以后发育逐渐减慢,育成期母牛性器官发育很快,体躯则向高处急剧发展。
育成母牛除供给优质干草和多汁饲料外,还必须供给一定的精料。
18~24月龄牛生长速度缓慢下来,体躯向宽、深发展,其日粮应以品质优良的干草、青草、青储料和根茎类饲料为主,精料可以少喂或不喂,但母牛妊娠后期必须补加精料。
育成母牛饲养要求为促进骨骼、肌肉生长,锻炼消化器官,促进乳腺组织发育,培养温顺的性格,为配种做好准备。
育成母牛初情期前,日增重控制在600克左右,以后日增重保持在700克以上,应注意促进育成母牛体中躯和体高的发育,防止过肥。
育成母牛体重280公斤或10月龄左右应达到性成熟,13~15月龄达到配种体型和体重,即体重应在350公斤以上,体高122厘米以上,胸围大于170厘米。
育成母牛以喂青粗饲料为主,饲料可任其自由采食,强调饲喂优质青干草和青储饲料。
根据母牛的体况和饲料的品质,日精料供给量应为1~4公斤。
注意矿物质,尤其是钙、磷、钠、氯及微量元素、维生素A和维生素E的供给,干物质进食量占育成母牛体重的2.5%~2.8%,7~12月龄母牛日粮中粗蛋白质为14%,钙、磷分别为0.41%、0.3%,13~19月龄母牛日粮粗蛋白质为12%,钙、磷分别为0.41%、0.3%。
放牧饲养的育成母牛应逐渐延长放牧时间,以使之适应,应根据牧草的产量和质量确定牧群的大小,牛放牧期间应注意补饲干草、精料、矿物质饲料及微量元素。
简述成年母牛的阶段划分及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成年母牛的阶段划分主要包括较小的副产期(从断奶至第一次配种)、初产期(第一次至第二次产仔)、盛产期(第二次至第几胎开始降产前)以及衰退期(降产期至淘汰期)。
在饲养管理方面,要注意以下几个要点:
1. 饲养环境:提供干燥、通风、温度适宜的舒适环境,保证母牛的健康和舒适度。
2. 饲料供给:根据母牛的生理状态和需要,合理安排饲料供给。
平衡饲料中的粗蛋白、粗纤维、粗脂肪等营养成分,提供足够的能量和蛋白质,以支持母牛的繁殖、发情和泌乳等生理过程。
3. 饮水管理:母牛每天需要摄取足够的清洁饮水,以满足其体内代谢的需要。
确保饮水设施清洁、水源新鲜,并定期检查和清洁。
4. 疫病防控:定期对母牛进行疫苗接种和驱虫等防病措施,预防和控制常见的疾病,保证母牛的健康。
5. 定期体检:对母牛进行定期体检,检查其身体状况、泌乳情况和生殖系统功能,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健康问题。
6. 配种管理:根据母牛的生理周期,选择适当的配种时间和方式,并进行必要的配种监测和处理。
7. 泌乳管理:对泌乳期的母牛进行合理的泌乳管理,包括定期挤奶、保证泌乳器具卫生和母牛的乳房健康等。
8. 补充营养:根据母牛的营养需要,在特定时期提供额外的饲料和补充剂,以满足其身体生理和繁殖需求。
9. 管理记录:建立详细的管理记录,包括配种记录、泌乳记录、健康记录等,以便进行数据分析和决策。
以上是成年母牛的阶段划分及饲养管理技术要点的简述。
具体的饲养管理还需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和科学的养殖技术进行具体操作。
育成牛放牧饲养的关键技术育成奶牛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养牛技术无论是哪个品种的育成牛,放牧都是首选的饲养方式。
在肉牛生产过程中,育成牛阶段是一个关键时期。
断奶后到性成熟前的育成牛阶段,代谢旺盛,生长很快,是肉牛一生中骨骼和肌肉发育最快的时期。
此时,肉牛瘤胃容积迅速扩大,消化功能不断完善,利用粗纤维的能力逐渐增强,能够较好地适应粗饲条件。
同时,育成牛生命活力强,对饲养管理及环境条件的要求也比较粗放,最适宜放牧饲养。
无论是哪个品种的育成牛,放牧都是首选的饲养方式。
养牛场应根据当地青绿饲料的特点,对育成牛进行群体放牧饲养。
下面一起来看看:育成牛放牧饲养的关键技术育成奶牛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1、放牧饲养的优越性1.1 降低育成牛的饲养成本对育成牛进行放牧饲养,可以有效地降低饲养成本。
放牧饲养可以将野外草场资源充分利用,减小牧户所需购买的草料数量;其次,放牧饲养能够对牛群的体质起到提高的作用,减少疾病的产生,降低疾病治疗的费用。
据相关研究证明,充足的阳光既能促进牛皮肤中所含有的物质7一脱氢胆固醇转化为维生素D,也能促进牛类对钙这一营养物质的吸收,对牛的生长发育起到促进作用。
1.2 促进牛群产品质量的提高放牧饲养的方式,充分利用了大自然现有的草场资源,让牛群直接获得天然的草料,对牛群的消化功能起到一定的完善作用;同时,天然草料中的营养物质能够充分满足牛群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改善牛的肉质。
除此以外,野外放牧使牛可以充分的运动,身体机能得到锻炼,对其体质的提高是有益的。
而且,野外空气质量高,有充足的阳光照射,可以助力牛群减少消化系统上的一些疾病,促进钙的吸收,从而促进牛群整体产品质量的提高。
2、育成牛放牧饲养的关键技术2..1 饲料与饮水方面的关键点育成牛处在快速生长发育的时期,饲料与饮水显得至关重要。
在放牧饲养的过程中,需要养殖户注意的是,要适当地喂养精饲料。
这是因为单一性的饲料构成并不能满足牛群快速生长发育的需要,不能提供充足的营养成分,因此需要将精饲料投入到饲料中去。
育成母牛是什么意思,育成母牛饲养管理技术要点育成母牛是什么意思呢?育成母牛是指从断奶到第一次配种这一段时期的母牛。
育成母牛的饲养分6~12月龄、12~18月龄、18~24月龄三个阶段。
那么,各阶段育成母牛饲养管理技术要点分别是什么呢?一、6~12月龄育成母牛饲养管理这一阶段是母牛的性成熟期,性器官及第二性征发育很快,体躯向高度和长度两个方向急剧生长、急剧增长,前胃相应发达,在饲养上要求供给足够的营养物质,同时日粮要有一定的容积以刺激前胃的继续发育。
此时的母牛除给予优质的牧草、青干草和多汁饲料外,还必须给予一定的精料,精料比例占饲料干物质总量的30%~40%。
按100千克活重计算,青贮5~6千克,干草2千克,秸秆1~2千克,精料1.5千克。
精料的配方是:玉米40%,麸皮20%,豆饼20%,棉籽饼10%,尿素2%,食盐2%,骨粉2%,碳酸钙3%,微量元素添加剂1%。
二、12~18月龄育成母牛饲养管理这一阶段母牛的消化器官更加扩大。
为了刺激其进一步增长,日粮应以粗饲料和多汁饲料为主,按干物质计算,精粗比为25∶75,要在运动场放置干草和秸秆。
日粮中混合精料为2.5~3千克,青贮玉米15千克,优质青干草3~5千克,精料配方同6~12月龄的配方一样。
三、18~24月龄育成母牛饲养管理这个时期母牛配种受胎,生长缓慢,体躯显著向宽、深发展。
这一阶段的日粮既不能过于丰富,也不能过于贫乏,若饲养过丰富,在体内容易蓄积过多脂肪,导致牛体过肥,造成不孕;但若饲养过于贫乏,又会导致牛体生长发育受阻,成为体躯狭浅、四肢细高、产奶量不高的母牛。
日粮应以品质优良的干草、青草、青贮料和根茎类为主,精料可以少喂或不喂。
但到妊娠后期,由于体内胎儿生长迅速,则须补充混合精料,每日2~3千克。
如有放牧条件,育成牛应以放牧为主。
在优良的草地上放牧,精料可减少30%~50%;放牧回舍,若未吃饱,则应补喂一些干草和适量精料。
育成牛是什么意思,育成牛培育的技术要点是什么育成牛什么意思呢?育成牛是指7月龄至初次配种受胎阶段的牛,这个阶段牛处于生长最强烈、代谢最旺盛的时期,体重的增加呈直线上升。
下面我们了解一下育成牛培育的技术要点是什么。
一、断奶后育成牛的培育要点由哺乳到断奶,犊牛消化生理上经受了很大的变化。
这个阶段饲养的好坏,对促进育成牛生殖器官的发育及其性成熟都有重要的影响。
犊牛从3月龄以后,采食量逐渐增大。
这时要特别注意控制精料的饲喂量,每头牛每天不应超过2千克;要尽量多喂优质青、粗饲料,以便更好地促使育成牛向乳用体型发育。
二、6~12月龄育成牛的培育要点这个阶段育成牛瘤胃的容量大大增加,利用精粗饲料能力有明显提高。
此时正值短骨和扁平骨发育最快、变化最大的时期。
所以饲养者要利用这一有利时机,加强饲养,获得较大的日增重。
这个阶段的日粮必须是以优质青粗饲料为主。
每天青粗饲料的采食量可达体重的7%~9%,占日粮总营养价值的65%~75%。
这个阶段要保证有满足育成牛营养需要的日粮。
如这个阶段的育成牛体格发育不好,体长发育不充分,育成牛到了成牛多数表现为“短身牛”。
在正常饲养情况下,9~11月龄的育成牛,体重可达250千克,体高达113厘米,并出现首次发情。
三、12~18月龄育成牛的培育要点满1周岁后的育成牛,其扁平骨长势最快。
牛体的体宽、体深、胸围及腹围变化最大,其消化器官也更加扩大。
在这个阶段,为了促进育成牛乳腺和性器官的发育,其日粮要尽量增加青贮、块根、块茎饲料的喂量,其比例可占日粮总量的85%~90%。
但青粗饲料品质较差时,要减少青粗饲料的比例,适当增加精料喂量。
13~14月龄育成牛,这个年龄的育成牛正是进入体成熟时期,生殖器官和卵巢的内分泌功能更趋健全,发育正常的育成牛,其体重可达成年牛的70%~75%。
根据目前人们的经验,凡体重达到350千克,月龄达到15个月龄的育成牛即可进行第一次配种;但发育不好或体重达不到这个标准的育成牛,不要过早配种,否则对育成牛本身和胎儿的发育均会带来不良影响。
育成牛的饲养管理方法犊牛出生后6个月至约24个月第一次产犊前称为育成牛。
那么育成牛如何饲养管理呢?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育成牛的饲养管理方法,一起来看看。
育成牛的饲养管理方法从犊牛断奶后至第一次产犊以前的母牛或作为种公牛以前的公牛,统称为育成牛。
虽然经过6个月犊牛期的伺养,但消化器官的发育和活动尚未健全,尤其是乳用犊牛只哺乳3~4个月,有的甚至只哺乳l~2个月即行断奶,在相当一段时期仍需采食一定数量的浓厚精料;才能满足断奶后犊牛生长发育的需要。
6月龄后的育成牛,尽管可以转入以青粗饲料为主的饲养;但此时期的牛生长发育较快,管理不善会影响牛的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的发挥。
有些养牛场和专业户往往认为育成牛既不产犊,又不产乳,在饲养管理上受到忽视,从而影响育成牛的生长发育和未来生产性能的发挥。
乳用犊牛6月龄体长指数(体长/体高×100)大体为 107%,如果到12月龄达不到112%以上。
18月龄达不到114%以上,则长到成年之后就难以达到125%理想体型。
若作重末达到成年体重的70%而提早配种,那么将会导致最终体重发育不足。
1 育成牛饲养技术在育成阶段,肌肉、内脏、骨骼等生长最为旺盛。
根据生理机能变化特点及发育速度的不同,育成牛大致可分为12月龄之前、12月龄至16~20月龄,16~20月龄至第一次产犊三个阶段。
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有着不同的饲养管理要求。
1.1 12月龄之前在12月龄之前,育成牛的生长速度仍然很快,特别是第二性征和性器官发育明显,体驱也开始向高度和长度方向进一步发展,前胃容积增大明显。
此时要抓住育成牛发育快这一特点,提供较多的日粮满足其生长容积的要求。
此时干料供给量至少要达到体重的2%左右,牛日增重至少要保持在800g左右。
为了实现多种饲料综合利用的目的,建议将半数干草换成多汁饲料和青贮饲料。
搭配适量的精料,供给量要根据牛的体重及粗料品质而定。
一般每天至少要供给1.5~3kg的混合精料,其中骨粉、食盐为30g左右,粗蛋白为干物质的13%~14%。
育成母牛意思,育成母牛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育成母牛是养殖农牧业中的重要环节,因为它直接关系到奶牛奶量的高低和肉牛肥肉的丰满程度。
牛的体质决定了其生产性能,因此,正确的饲养和管理是育成母牛成功的关键。
本文将介绍育成母牛的基本意义和饲养管理技术的要点。
育成母牛的意义
育成母牛是指将未曾生产的母牛投放到生产场,进行饲养和管理,以达到生产条件的要求,从而提高其生产性能。
育成母牛是母牛生产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因为母牛的生产周期长达数年,而生产条件的优良或不良,直接影响到牛的生产性能,影响到奶牛奶量的数量以及肉牛肥肉的丰满程度。
因此,育成母牛有着重要的意义,可提高牛的整体品质,增强其生产性能,进而提高农牧业的效益。
育成母牛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合理饲料
育成母牛的饲养管理技术的首要要点就是合理饲料。
母牛的生产表现和健康状况受到饲料质量的影响,因此,必须选用能够满足母牛生产需要的科学配制的饲料。
1.青贮草料
合理选用青贮草料是非常重要的,因为青贮草料中的营养包括粗蛋白、粗纤维和微量元素可以有效地促进母牛的生长发育、减少腹泻难题。
牧草的优良与否对育成母牛的生产性能有很大的影响,味道好的牧草可以吸引牛儿进食,又能达到发育和生产的目标。
因此,青贮料的质量应该在营养值、消化和吸收性等方面能保证牛儿对其干物质的消化量。
2.粗饲料
对于育成母牛而言,高质量的粗饲料在其加工饲料中也是
不可或缺的,特别是纤维素质量高营养价值低的原料,如青切菜、隧道萝卜秧和青南萝卜。
此外,豆类、糟、糠等菜饲料也是重要的粗饲料。
3.浓缩饲料
浓缩饲料对育成母牛发育极具帮助,浓缩饲料不能完全放弃,利用其作为营养补充,以免管理造成的缺乏,造成发育周期的延迟。
如果不吸取的新母牛草料,浓缩饲料必须加一些青草,其量的比例不应超过牛儿育成青草的重量。
优质生活
育成母牛的饲养管理技术的另一个重要要点就是优质生活。
母牛的生产表现和健康状况受到生活质量的影响,因此,在育成母牛管理过程中优质的生活环境、适当的生活物价和完善的生活设施等方面是必需的。
1.生活环境优良
育成母牛的生活环境应该要有满足其生理、心理需求的优
质保障条件,这些条件包括温度适宜、通风良好、干爽舒适的卧铺,以及安静的饲养环境等。
不好的生活环境也会导致母牛的不适,影响其健康状况,进而影响其生产表现。
2.生活物价适当
育成母牛的生活物价必须是适当的,确保其能够得到足够
的食料、水和保健等,从而确保母牛均衡的营养摄取,并避免因为物价不足而出现的疫病的发生。
3.完善的生活设施
为育成母牛提供完善的生活设施是保证其身体健康和生产
表现的重要手段。
这些设施包括水槽、卧铺、晒伤点、牵引设
备等。
这些设施应该设在一个构建良好的牛舍中,以保证母牛的生活福利的需求。
珍惜细节
细节决定成败,因此在育成母牛的饲养管理过程中,必须
注重细节。
细节决定了牛儿的生产表现,因此,育成母牛饲养管理技术的要点也包括以下几方面:
1.牛舍清洁
保持牛舍的清洁和卫生是保持母牛健康的关键,因此,在
管理中需要保持牛舍的清洁和卫生,每天定期清理牛垫或卧铺方便母牛生产。
2.水源清新
母牛需要新鲜、干净的水源,保持水源清新干净,经常更
换水桶应该是育成母牛饲养管理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3.定期喂药
保持母牛的身体健康是保证其生产表现的重要手段,因此,育成母牛饲养管理技术也包括定期喂药的方案。
4.切勿过饱
过饱会导致母牛营养不良和消化不良,因此,应该适度给
母牛投放量,为其生产和发育提供保障。
结论
育成母牛是保证农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饲养管理技
术的要点包括:合理饲料,优质生活和珍惜细节。
因此,育成母牛需要养殖者从营养和健康等角度加强管理的各方面,这样,才能达到最好的生产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