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是6、7的加法与相应的减法
- 格式:ppt
- 大小:13.04 MB
- 文档页数:22
教材集中安排了用6的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计算问题,在这里出现了扩线“”和问号“?”,并用扩线表示把两部分合起来,用问号表示要求的问题。
教材第一次出现这种形式的内容,它是一种用情景图反映的数学问题,有利于学生将所学数学知识同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并在生活中去发现数学问题,从而发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生:是把左边的兔子和右边的兔子合起来。
师:对,我们把左边的兔子看成一部分,右边的兔子看成一部分,大括号表示的是把这两部分合起来。
2.认识问号。
师:(手指着情境图中的问号)这是问号,你们知道问号表示什么意思吗?引导学生理解“?”是表示要求的问题。
教师画大括号并在大括号下面画出问号,引导学生说出大括号和问号在一起表示求一共有几只兔子。
(板书:一共有几只?)3.完整表达图意。
师:现在谁能完整地说一说这幅图的意思?试一试。
同桌之间交流讨论,教师指名说一说。
生:左边有4只兔子,右边有2只兔子,一共有几只兔子?师:“左边有4只兔子”和“右边有2只兔子”是这道题的两个条件,“一共有几只兔子”是要解决的问题。
4.画一画,加深对图画问题的理解。
师:你能用自己的方式画出这道题的意思吗?学生独立思考,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图意。
教师可选取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进行展示,并在黑板上板书:5.列式解答并理解算式表示的意思。
师:我们现在明白这幅图表示的意思了,那么求一共有几只要怎样解答呢?学生独自尝试写出算式,教师指名汇报。
生1:左边有4只兔子,右边有2只兔子,把它们合起来就是4+2=6(只)。
生2:右边有2只兔子,左边有4只兔子,把它们合起来就是2+4=6(只)。
师:同学们说得都有道理,求一共有几只,就要把两部分合起来,用加法计算。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算式。
6.检验反思。
师:同学们,我们的解答正确吗?要怎样检查呢?学生思考后与同桌交流,再集体汇报。
生:在图中再数一数,检查是不是一共有6只兔子。
师:我们在解决问题时,还需要注意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小结:要注意看数有没有抄错,答案有没有算错。
6、7的加减法(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主要涉及第74页的例题以及相应的练习题。
具体内容包括6、7的加法和减法运算,以及它们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6、7的加法和减法的含义;2. 能够运用6、7的加法和减法解决实际问题;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6、7的加法和减法运算,难点是理解这些运算的实际意义并能够灵活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计数器:用于展示和演示加减法运算;2. 实物模型:如水果、玩具等,用于帮助学生理解加减法的实际意义;3. 练习题:包括课本上的题目和一些补充题目,用于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拿出一些水果(如苹果、橙子),让学生观察并数一数,引出6、7的概念。
2. 讲解例题:我通过计数器展示6+7,让学生观察并理解加法的含义。
接着,我再展示76,让学生理解减法的含义。
3. 随堂练习:我给出一些简单的加减法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并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4. 小组合作:我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共同完成一些综合性的练习题,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6 +7 = 137 6 = 1七、作业设计1. 完成课本上的练习题;2. 请学生回家后,用家里的物品(如玩具、水果等)和父母一起进行6、7的加减法练习,并将结果记录下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结束后,我会进行课后反思,看看有没有哪个环节可以改进,哪个学生需要额外的关注。
同时,我也会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进行加减法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并尝试解决更复杂的问题。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实践情景引入实践情景引入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它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帮助他们将抽象的数学概念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在这个环节中,我选择了水果作为教具,让学生观察并数一数。
这个环节的重点是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6、7的概念。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6和7的加减法教案(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6和7的加减法教案第【1】篇〗6、7的加减法教学内容:西师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6、7的加减法。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经历根据一幅图写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并算出得数的探索过程,感受调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得数一样的客观事实。
2、掌握得数是6或7的加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3、利用“一图二式”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掌握得数是6或7的加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教学具准备:课件、题卡,小棒。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发需要师:在我们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认识了很多有趣的数字朋友,这些数字朋友慢慢的构成了我们的数学王国,在快乐的数学王国里面,你知道的数字朋友有哪些呢?生回答。
师:老师想知道从0、1开始一直数到20这几位数字朋友,可是,老师不记得他们了,你们能告诉老师是哪些吗?生:能。
师:很好,大家一起从0、1开始数到20,记住:数的时候要整齐,声音洪亮,到20就好。
(全班一起从0、1开始数到20)师:同学们回答得真好,你们真棒!师:那从一年级开始我们认识的数字朋友有哪些呢?生回答。
师依次出示制作好的数字卡片0、1、2、3、4、5、6、7,师:是不是这几位呢?生回答。
师请8位小朋友上台每人拿一张卡片,请同学们自己按数字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站成一排。
师:疑?上节课在我们的数学王国里面“又”认识了两位新朋友,是哪两位呢?你们还记得吗?生回答。
师:老师请两位可爱的小朋友上来找一找这两位新朋友吧!把找到的新朋贴在黑板上。
师引导同学们找到6、7并把他们粘在黑板上。
师:很棒,你们真聪明!那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熟悉这两位朋友吧!(板书:6、7的加减法)二、抽象模型,列出算式1、学习根据一幅图写出两个加法算式。
(1)学生摆小棒。
(两人一组面对面坐着,其中一人摆)老师提示学生一边摆5个,另一边摆1个,然后要求两个学生都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观察,说意思,并各自写出一个加法算式。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6和7的加减法》教案一. 教材分析《6和7的加减法》是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的一个重要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6和7的加法和减法运算,以及它们的应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加减法的概念,能够运用6和7进行简单的加减运算,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刚开始接触数学,对于加减法概念的理解和运用还不够熟练。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教师的引导和鼓励,通过实际操作和反复练习来掌握6和7的加减法。
同时,学生对于图片和实物有较强的兴趣,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点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6和7的加减法概念,掌握它们的运算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加减运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际操作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积极的学习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掌握6和7的加减法运算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加减运算。
2.难点:学生能够理解加减法的概念,并能够灵活运用6和7进行加减运算。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6和7的加减法。
2.游戏教学法:通过数学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所学知识。
3.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准备一些图片、实物、计数棒等教具,用于辅助教学。
2.教学材料准备:准备练习题和游戏材料,用于巩固和拓展学生的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入6和7的加减法概念。
例如,展示6个苹果和7个苹果,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数量。
2.呈现(10分钟)向学生讲解6和7的加减法运算方法,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加减法的概念。
3.操练(10分钟)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进行6和7的加减运算。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6和7的加减法优秀教案(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6和7的加减法优秀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正确地数出6和7,会读、会写这两个数,并会用这两个数表示物体的个数,会比较7以内数的大小。
2.在教学过程中,渗透讲卫生、爱劳动、爱集体,与他人分工合作等方面的思想和情感教育,让学生体会学到的数和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感受学、用数学的乐趣。
3.通过学生观察、操作、表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
教学重、难点:正确数出6、7的物体个数;会读写6、7;会比较6、7的大小教具准备:、教学课件学具准备:学具袋、小棒若干、若干、数学卡片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有趣的儿歌,我们一起去听听?(出示并齐读儿歌课件)一二三四五,上山找老虎。
老虎没找着,找到小松鼠。
松鼠有几只?我来数一数。
数来又数去,一二三四五。
2.同学们,你们从儿歌中能找出几只小松鼠呀?(5只)老师把这五只小松鼠请下山,并且给它们编了号(课件出示五只编号的小松鼠),你能给这些小松鼠排队吗?瞧,有两只小松鼠迟到了,该怎样给它们编号呢?(6,7)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认识6和7。
[设计说明:学生在儿歌游戏中体会数的意义,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下面内容的学习起铺垫作用。
二.创设情景,探究新知(一)认识数字6、7及书写1.创设情境,学习数数和认数。
(课件出示课本主题图)2.同学们,知道小松鼠要来,我们的小朋友可高兴了,他们赶紧开始打扫教室。
(1)请你仔细观察图中都有什么?数一数有多少。
(2)同学们自由回答(3)同学们说得好,我们从小要做一个讲卫生、爱集体、爱劳动的小朋友,你能做到吗?请同学们再说说图上有多少桌子、椅子?有多少人?(4)让学生先说再上来示范数。
(5)师小结。
结合学生回答,小结:老师现在明白了,6可以表示6个小朋友、6张学生桌。
7可以表示7个人,七把椅子。
6和7的加减法教学设计6和7的加减法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掌握6和7的分成基础上理解加法和减法的算理。
2.能看图列相应的加法和减法算式。
教学重点、难点:认识减法的意义,正确地看图列算式。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一、温故而知新师:同学们,这节课老师要带领大家到数学王国的一个城堡玩一玩,城堡的名字叫——“6和7的加减法”,大家一起伸出手跟老师写。
(板书课题)你们知道还有谁和我们一起去吗?生:不知道。
师:还有隐形人小明,喜洋洋、美羊羊、蝴蝶、青蛙等很多伙伴呢!想见到他们吗?生:想师:那就得先过了老师的考查关。
大家看白板。
(复习6和7的分成)二、探究新知1、引导观察,看图列出加法算式。
(小明在数学课上摆了这样几根小棒先左5右1,后左1右5根,生根据不同角度列两个加法算式)生:5+1=61+5=6 师:这两个算式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指名2生说,师总结:相加的两个数交换位置,得数不变。
2、学习列减法算式师:大家的表现真棒,小羊们正在迎接我们呢!大家看(师出示相应课件)。
师:一共来了几只羊?生:6只。
师:大家仔细观察他们的队形变化(师放映)谁能根据他们的动作讲个故事?生1:原来有6只羊,又走了4只羊,现在还剩下几只羊?师在找2生将故事。
体会应用的编写过程。
师:谁能列算式解决故事中的问题?生:6—4=2(师及时给于表扬)师放映第二个动作让生讲故事编应用题,然后减法算式解决问题。
3、加减混合师:同学们,你们的精彩表现终于迎来了我们的'新伙伴——蝴蝶,他们还为你们翩翩起舞呢!谁能看着他们的队形列两个加法算式?指名几生回答:4+3=73+4=7师:你们分别是从什么方向看列出的算式?生1:我是从左向右看列出的。
生2:我是从右向左看列出的。
师:注意看,老师把他们分成了两部分,谁能看图列出减法算式?指名几生回答:7—4=37—3=4 师问算式中的“7”“4”“3”各表示什么意思,生回答。
教案标题:6和7的加减法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6和7的加减法运算。
2.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6和7的加法运算。
2. 6和7的减法运算。
3. 6和7的加减法运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简单的数学游戏,引导学生复习之前学过的数学知识,如5的加减法。
2. 教师出示数字6和7,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征。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学习6和7的加法运算。
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理解加法的含义,如6 3=9。
2. 教师出示一些加法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并邀请部分学生分享他们的解题过程。
3. 教师引导学生学习6和7的减法运算。
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理解减法的含义,如9-3=6。
4. 教师出示一些减法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并邀请部分学生分享他们的解题过程。
三、巩固练习(15分钟)1. 教师出示一些6和7的加减法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
2. 教师邀请部分学生分享他们的解题过程,并给予适当的点评和指导。
四、实际应用(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6和7的加减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购物找零、计算物品数量等。
2. 教师出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并邀请部分学生分享他们的解题过程。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6和7的加减法知识。
2. 教师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遇到的困难。
3. 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和鼓励,帮助学生解决困难。
教学评价:1. 课后,教师可以通过课后作业和课堂表现来评价学生对6和7的加减法知识的掌握程度。
2. 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来评价学生对6和7的加减法知识的应用能力。
教学资源:1. 数学教科书。
2. 课后作业。
3. 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教学建议:1.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不同学生不同的指导和帮助。
2.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6和7的加减法(教案)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当我站在讲台前,看着一年级上册的孩子们,我知道他们正处在一个关键的学习阶段。
今天我要教授的内容是6和7的加减法。
一、教学内容我们使用的教材是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我将带领孩子们学习第67页的内容。
这一页介绍了6和7的加减法运算,孩子们将学习如何计算6加7、7加6、6减7和7减6。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孩子们能够掌握6和7的加减法运算,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并且能够理解加减法的基本概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是让孩子们能够熟练地计算6和7的加减法。
难点在于让孩子们理解加减法的基本概念,以及如何在实际问题中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已经准备好了数字卡片、计算器、练习本等教具和学具,以便在课堂上进行教学和练习。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拿出数字卡片,向孩子们展示数字6和数字7,然后问他们:“如果我有6个苹果,又买了7个苹果,我一共有多少个苹果?”让孩子们思考并回答。
2. 例题讲解:我然后在黑板上写下6+7,解释这是6和7的加法运算,然后进行计算,得出答案13。
我再写下7+6,解释这也是6和7的加法运算,然后进行计算,得出答案13。
3. 随堂练习:我让孩子们拿出练习本,让他们独立完成6+7和7+6的计算。
我在课堂上巡回指导,帮助有需要的孩子们。
4.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讲解:我再次强调加减法的基本概念,解释加法是将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减法是从一个数中减去另一个数的运算。
我通过示例和练习,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这些概念。
5. 板书设计:我在黑板上写下6+7=13和7+6=13,以及67和76的计算,让孩子们直观地看到6和7的加减法运算的结果。
答案:(1)6+7=13、7+6=13、6+8=14、7+8=15(2)67=1、76=1、68=2、78=1六、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孩子们对6和7的加减法有了基本的掌握,但在实际计算中,有些孩子还是会出现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