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419交通工程考研真题【圣才出品】
- 格式:pdf
- 大小:435.21 KB
- 文档页数:8
华南理工大学2007年招收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试卷上做答无效,请在答题纸上做答,试后本卷必须与答题纸一同交回)科目名称:868经济学(含宏观、微观)适用专业:国民经济学、区域经济学、金融学、产业经济学、国际贸易学、统计学、数量经济学一、名词解释(每个概念3分,本题满分30分)1、机会集合2、市场均衡3、边际成本4、消费者剩余5、规模经济6、货币乘数7、边际消费倾向8、产出缺口9、自然失业率10、奥肯定律二、计算题(每小题6分,共12分)1.假设一个经济只生产和消费两种物品,如下表所示。
以2004年为基年,计算2005年的GDP平减指数和通货膨胀率。
2.假设美国和台湾生产小麦和计算机的成本如下图所示:三、简答题(每个8分,共64分)1、一种物品需求量的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相关?如何相关?2、城市交通日益拥挤的状况与私人汽车的速度发展有关。
有人建议实行免费公共交通,以缓解城市的交通压力。
我们暂且不论实行免费公共交通后公交公司的费用来源的问题。
这一建议要能奏效,需要具备什么条件?(提示:用弹性理论进行分析)3、什么事帕累托效率(帕累托最优)?一个经济要实现帕累托最优,需要满足哪些条件?4.什么是市场失灵?在哪些场合会发生市场失灵?5.具体说明财政政策自动稳定器的作用。
6.概要说明货币政策的主要工具。
7.货币政策影响总需求的渠道。
8.政府支出的乘数效应和挤出效应。
四、论述题(每小题22分,共44分)1.评述目前解决污染问题的政策措施。
2.概述开放经济中总支出的构成及各部分的决定因素。
华南理工大学2007年招收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答案解析(试卷上做答无效,请在答题纸上做答,试后本卷必须与答题纸一同交回)科目名称:868经济学(含宏观、微观)适用专业:国民经济学、区域经济学、金融学、产业经济学、国际贸易学、统计学、数量经济学一、名词解释(每个概念3分,本题满分30分)1、机会集合【考查重点】这是平迪克中的考查重点,重点突破。
华南理工大学2014年考研专业课真题试卷(原版)819华南理工大学2014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试卷上做答无效,请在答题纸上做答,试后本卷必须与答题纸一同交回)科目名称:交通工程适用专业: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载运工具运用工程;交通运输工程(专硕)共2页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20分)交通量;85%位速度;车流密度;道路通行能力;交通事故;服务水平;延误;占有率;车头时距;拥挤度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交通工程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
2、汽车动力性能可用哪三个指标来评定:。
3、描述交通流的三个基本参数是:。
4、通行能力按作用性质可分为三种:。
5、交通三要素是指:。
6、泊松分布代表交通流量较小、驾驶员可随意选择车速的情况,判别随机交通流是否泊松流的依据是:。
7、视野受到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8、道路结构基本部分包括等。
9、我国道路交通标志按其含义分为:。
10、根据延误发生的原因可将延误分为:。
三、简答题(每题4分,共28分)1、尝试根据表征交通流特性的三个基本参数的基本关系以及格林希尔茨(Green-Shields)提出的速度-密度线性关系模型分别说明连续交通流中流量与速度的关系式,速度与密度之间的关系式,并分别画图说明其关系。
2、酗酒对行车安全的影响有哪些?驾驶员酒后行车造成的交通事故具有哪些特点?3、说明交叉口延误的测量方法。
4、什么是高峰小时系数?高峰小时系数反映了什么?其值落在什么范围?5、描述交通信号控制的优缺点。
6、根据车流集散波的波速公式及速度与密度之间的线性关系,求车辆受阻停车的停车波和启动波的波速表达式。
7、为什么在道路设计中采用30位小时交通量?能否采用其它位的交通量?第1页。
2007年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417管理运筹学考研真题及详解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考试科目:417管理运筹学注意事项: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的不予装订和评分!一、(20分)某工厂准备生产甲、乙、丙三种产品,它们都消耗A、B两种原材料,有关数据如下表所示:要求:构造使该厂利润最大的线性规划模型,并用单纯型法求解。
答:设三种产品的产量分别为x1、x2、x3,则得以下线性规划模型:用单纯形法计算如下:3 1 4得到最优解,即生产甲和丙各5和3单位。
二、(40分)已知线性规划模型Max z=2x1+x2求:(1)写出原问题的对偶线性规划模型;(2)用对偶单纯型法求解原问题的最优解;(3)增加约束条件3x1+2x2≤12,最优解会有什么变化?(4)若C1由2降至1.5,C2由1升至2,最优解会有什么变化?(5)资源b3由现在的5变成4,最优解是否发生变化。
答:(1)(2)对原问题的对偶问题利用对偶单纯形法得最优解,X*=[7/2,3/2],maxz=8.5。
(3)即对偶问题增加了一变量y6,其约束变量为a=[3,2]T,目标函数变量为12,在最终单纯形表中的,,因此不是最优解,继续计算如下:得原问题最优解X*=[4,0],maxz=8。
(4)在其对偶问题中,即资源变量变化,最终单纯形表中,继继续利用对偶单纯形法计算如下:15 y1 1/10 1 -4/5 0 1/5 -1/5得原问题最优解X*=(2,3)T,maxz=7。
(5)即对偶问题c3=4,y3是基变量,因此检查各非基变量的检验数,因此最优解不发生变化。
三、(15分)求出下面运输问题的所有最优解。
答:本题为运输平衡问题,用沃格尔法计算如下:()内数据为解。
A3 8 9 11(6)13 6 1 1 1 2 2 用位势法检验,各空格检验数[]内数据,存在检验数小于零的空格。
目 录2008年华南理工大学811结构力学考研真题2009年华南理工大学811结构力学考研真题2010年华南理工大学811结构力学考研真题2011年华南理工大学811结构力学考研真题2012年华南理工大学811结构力学考研真题2013年华南理工大学811结构力学考研真题2014年华南理工大学811结构力学考研真题2015年华南理工大学811结构力学考研真题2016年华南理工大学811结构力学考研真题2017年华南理工大学811结构力学考研真题2018年华南理工大学811结构力学考研真题
2008年华南理工大学811结构力学
考研真题。
华南理工大学2007年招收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试卷上做答无效,请在答题纸上做答,试后本卷必须与答题纸一同交回)科目名称:852物理化学二适用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生物医学工程、材料物理与化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学位),化学与化工学院化学工程、化学工艺、应用化学、工业催化、能源环境材料及技术、制药工程、化学工程(专业学位)、生物化工1.1mol,-5℃的过冷水,在绝热容器中部分凝结,形成0℃的冰,水两相共存的平衡混合物。
(已知冰在0℃时的摩尔熔化焓是△H=6009J.mol-1,水与冰的定压热容分别为4.184,2.092J.K-1.g-1)。
(1)写出体系物态的变化。
(2)析出多少摩尔冰?(3)计算此过程的△U,△H 和△S。
(4)该过程是可逆的吗?(15分)2.1mol的理想气体从同一始态(298.2K,506.5kPa)分别经过下列过程到达相同的终态(298.2K,101.3kPa),求△U,△H,△S,△G ,Q,W,已知气体的C p,m=2.5R。
(1)等压加热,然后经过等容降温达到终态。
(2)绝热可逆膨胀后,等压加热到终态。
(15分)3.在100-120K的温度范围内,甲烷的蒸汽压与绝对温度T如下式所示:甲烷的正常沸点为112K。
在105Pa下,下列状态变化是等温可逆进行的。
试计算:(1)甲烷的及该过程的Q,W;(2)环境的△S环和总熵变△S总。
(10分)4.25℃时某物质B溶于水溶液,摩尔分数为0.02和0.4时B的蒸汽分压分别为1.43kPa和15.55Pa。
已知纯水在25℃时的蒸汽压为3169Pa,含B摩尔分数较小的水溶液可近似为理想稀溶液,试求:(1)含B摩尔分数为0.02的水溶液中水的蒸汽分压。
(2)溶质B的亨利常数k x。
(3)含B摩尔分数为0.4的水溶液中B的活度及活度系数。
(15分)5.某稀水溶液含有非挥发性溶质,在1.4℃下凝固。
假设该水溶液为理想稀溶液,试求:(1)该溶液的正常沸点。
501华南理工大学2007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试卷上做答无效,请在答题纸上做答,试后本卷必须与答题纸一同交回)科目名称:建筑设计(做图)适用专业:建筑历史与理论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共3页景区入口游客服务中心设计一、项目概况项目位于我国南方某市风景区入口处,主要功能是为游客进出景区提供配套服务。
二、基地概况基地南靠城市主干道北临景区主体仙女湖,东侧为一座多层酒店,西邻体育公园,基地地势平缓。
三、服务中心功能分区景区入口前区占地28080M2,停车场设在前区两侧,南北主轴线临城市主干道一端为景区入口标志性广场,内侧广场可作为节日、庆典活动场所。
景区入口内区占地17440M2,此区为游客服务中心的主要建设用地,为游客提供休息、餐饮、购物、如厕和换乘环保车(或步行)游览景区。
中心还设置了办公区,以为游客提供服务。
四、基本要求1、游客服务中心占地面积为17440M2;2、总建筑面积1900M2(可在±10﹪内调整);3、建筑层数1-2层。
五、设计内容1、公共区(1)中餐厅(含厨房)350M2(2)商铺300M2,每间铺面20-40M2(3)候车亭(等候换乘环保车之用)60-80M2(4)公厕男厕:大便器8个,小便器16个,洗手盆3-4个,清洁池1个女厕:大便器16个,洗手盆3-4个,清洁池1个无障碍专用厕2间,每间2.2X 2.0M清洁工具室1.5M2管理室1间,8M22、办公管理区导游室、医务室、接待室各一间,每间20M2保安室1-2间,每间20M2办公室总面积120M2,可分为若干间会议室80M2库房20M2设备房30-40M23、休息廊亭、交通空间、卫生间等按需配置4、内部停车位已在公共停车场区内安排,本服务中心区内可不考虑5、游客服务中心宜采用园林式布局,沿湖岸设有游览通道(人车并用),湖岸边线可适当调整六、图纸内容及要求1、总平面图(含环境设计)1:15002、首层平面图(含环境设计,可分建筑组团表达)1:10003、各层平面图1:500-1:4004、立面图2-3个1:500-1:4005、剖面图1-2个1:500-1:4006、彩色外观或鸟瞰图(不一定全貌)一幅,图幅为2#图纸或其一半7、简要文字说明和主要经济技术指标8、图面表现形式自选9、图纸规格:2#图幅(420X600mm)。
第二章路基工程第一节概述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1.对填石路堤填料的要求,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A.粒径大于40mm、石料含量超过50%B.粒径大于40mm、石料含量超过70%C.粒径大于50mm、石料含量超过50%D.粒径大于50mm、石料含量超过70%【答案】B【解析】根据《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15)第2.1.10条规定,填石路堤是用粒径大于40mm、含量超过70%的石料填筑的路堤。
2.关于路基设计的基本要求,下列哪个选项是错误的?()A.强度B.稳定性C.湿度D.耐久性【答案】C【解析】根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第5.0.1条第1款规定,路基路面应根据公路功能、技术等级、交通量,结合沿线地形、地质及路用材料、气候等自然条件进行设计,保证其具有足够的强度、稳定性和耐久性。
3.用于路堤的填料,其最大粒径应小于下列哪个选项?()A.100mmB.150mmC.200mmD.250mm【答案】B【解析】根据《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15)第3.3.3条第1款规定,路堤宜选用级配较好的砾类土、砂类土等粗粒土作为填料,填料最大粒径应小于150mm。
4.关于路堤高度及护肩路基的护肩高度的要求,下列哪个选项是错误的?()A.满足公路等级所对应的路基设计洪水频率及其设计洪水位B.路堤高度不宜小于中湿状态路基临界高度C.季节冻土地区,路堤高度不宜小于当地路基冻深D.护肩路基的护肩高度不宜超过3m【答案】D【解析】根据《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15)第3.3.1条规定,路堤高度应满足下列要求:①满足公路等级所对应的路基设计洪水频率及其设计洪水位。
②路堤高度不宜小于中湿状态路基临界高度。
③季节冻土地区,路堤高度不宜小于当地路基冻深。
D项,第3.3.9条规定,护肩路基的护肩高度不宜超过2m,顶面宽度不应侵占硬路肩或行车道及路缘带的路面范围。
华南理工大学华南理工2009年816道路工程(含路基路面工程和道路勘测设计)考研真题及答案解析816华南理工大学2009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试卷上做答无效,请在答题纸上做答,试后本卷必须与答题纸一同交回)科目名称:道路工程(含路基路面工程和道路勘测设计)适用专业:道路与铁道工程共 3 页一、判断题(共10题,每题1分,请在括号内填入是或否)1.沥青路面抗滑性能的大小主要与路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 )2.工程设计中,按路面结构的力学特性和设计方法的相似性,将路面分为柔性路面、刚性路面和半刚性路面三类。
()3.土的抗剪强度主要取决于内摩阻角及粘聚力。
( )4.在应用力学验算法对边坡稳定性分析时,通常都按平面问题来处理。
()5.路基的强弱与路面厚度无关,不影响路面厚度设计。
()6.我国公路自然区划的一级区划是按自然气候、全国轮廓性、地理、地貌、各地方的年降雨量划分的。
()7.路基最小填土高度是指路肩边缘距原地面的高度。
()8.路面基层主要承受由面层传来的车辆荷载的垂直力,并扩散到下面的垫层和土基中去,基层是路面结构中的承重层。
()9.通常认为沥青混合料的体积构成元素为沥青胶浆和集料。
()10.土的稠度指标较准确地表征了土的形态与湿度的关系。
( )二、判断下列结论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共6题,每题3分,括号内填入是或否)1.设计速度是汽车在实际运行中不能超过的最高车速。
()2.凡是陡坡都要限制其长度。
()3.汽车行驶的充分必要条件是汽车的牵引力大于等于行驶阻力。
()4.公路平面线形设计时,同向曲线间最好直接相连,而反向曲线间宜插入较短直线,这样线形顺适,便于司机驾驶。
()5.在道路纵断面设计中,坡长指坡度的斜长,而竖曲线长则是它的水平投影长。
( )6.小半径的平曲线起、讫点可以设在或接近竖曲线的顶部或底部。
( )三、单项选择题(共10题,每题1分)1. 我国《公路自然区划》中的一级区划,共有()个区。
2004年华南理工大学416道路工程(含路基路面工程和道路勘测设计)真题2006年华南理工大学416道路工程(含路基路面工程和道路勘测设计)真题一、判断题(共15题,每题1分,请在括号内填入是或否)1.沥青路面抗滑性能的大小主要与路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 )2.通常以25℃作为沥青路面弯沉测定的标准温度,以最不利潮湿或春融季节作为测定时期。
()3.土作为路基建筑材料,砂性土最优。
粘性土次之,粉性土属不良材料。
( )4.路面结构的刚度是指路面结构抵抗荷载的能力。
()5.水泥混凝土路面只有在横缝中才有施工缝出现。
()6.路基压实度是以现场压实土的湿容重与标准击实试验所获最大干密度的比值表示的。
()7.路基最小填土高度是指路肩边缘距原地面的高度。
()8.路基干湿类型可分为干燥、潮湿、中湿、过湿,而且是用平均稠度来确定。
()9.在应用力学验算法对边坡稳定性分析时,通常都按平面问题来处理。
()10.在石灰土基层中,当其他条件相同时,石灰剂量越多越好。
()11.当平曲线半径很大时,就可以不进行弯道加宽设计。
()12.行车道宽度越宽越好,因为车道越宽行车越安全。
()13.汽车行驶的充分必要条件是汽车的牵引力大于等于行驶阻力。
()14.计算行车速度是汽车在实际运行中不能超过的最高车速。
()15.断背曲线是指两个同向平曲线直接相连的平面线形。
()二、单项选择题(共10题,每题1.5分)1.我国目前柔性路面设计是以双圆垂直均布荷载作用下的( )体系作为设计理论。
A.板体B.弹性层状C.CBRD.弹性地基板2.沥青路面低温开裂的主要原因是( )。
A.沥青用量不当B.温度降低C.沥青标号选用不合理D.矿料级配不合理3.我国公路自然区划的一级区是按( )划分的。
A.自然气候.全国轮廓性地理.地貌B.潮湿系数D.各地方的年降雨量4.为了排除路基范围内及流向路基的少量地表水,可设置( )。
A.排水沟B.急流槽C.边沟D.盲沟5.某路堑边坡属于风化的岩石,且坡面不平整,应采用的防护措施是( )。
2007年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419交通工程考研真题
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典型的公路网布局有三角形、并列形、放射形和形等;
2.道路通行能力按作用性质通常划分为基本通行能力、可能通行能力和通行能力;
3.城市公交车出行调查的内容一般包含有:行车路线、行车次数、行车等;
4.道路交通阻抗函数是指路段行驶时间与路段之间的关系;
5.单向交通管理是道路交通行车管理的基本形式之一,通常有固定式单向交通、定时式单向交通、车种性单向交通和单向交通。
二、判断下列表述是否正确(每小题2分,共10分)
1.如果车速统计分布符合正态分布,则50%位车速等于平均车速。
()
2.某段道路的日交通量是一个常数,则年平均日交通量、月平均日交通量、周平均日交通量彼此相等。
()
3.用浮动车调查法得到的平均车速是时间平均车速。
()
4.若车辆到达符合泊松分布,则车头时距就是移位负指数分布。
()
5.交通事故有六项缺一不可的要素,它们是车辆、在道路上、在运动中、发生事态、发生事态的原因是非人为因素,以及有后果。
()
三、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1.汽车的制动性能是汽车的主要性能之一,已知某车以80km/h 的速度行驶在道路上的制动距离为30m ,则当该车以100km/h 行驶时的制动距离是:
a .86m ;
b .73m ;
c .60m ;
d .47m
2.在某交叉口进口道测得停车线处饱和车流的车辆组成及车头时距如下表所示,则该交叉口的饱和流量是:
a .1048辆/h ;
b .1038辆/h ;
c .1028辆/h ;
d .1018辆/h
3.设车流的速度-密度的关系为 k v 6.188-=,如限制车流的实际流量为最大流量的0.8倍,则非拥挤状态时车流的速度是:
a .63.68km/h ;
b .73.68km/h ;
c .83.68km/h ;
d .93.68km/h
4.设60辆汽车随机分布在4km 长的道路上,服从泊松分布,则任意400m 路段上有1辆及1辆以上汽车的概率是:
a .0.9826;
b .0.9380;
c .0.9975;
d .0.8488
5.道路上车流行驶车速为30km/h ,测得的平均车头间距为20m ,则该路段的交通量是:
a .1500辆/h ;
b .1600辆/h ;
c .1400辆/h ;
d .1800辆/h
6.某双向通行的道路,已知上下行的交通量分别为1500辆/h 和2250辆/h ,则该道路交通量的方向分布系数是:
a .67%;
b .33%;
c .40%;
d .60%
7.假设某道路的交通量是以7天为周期变化,已知日高峰小时交通量在一个周期的变化规律为I I Q I
⋅⋅-+=100)1(2000)(,6,5,4,3,2,1,0=I ,则该道路的第30位最高小时
交通量是:
a .4600辆/h ;
b.3600辆/h;
c.2600辆/h;
d.1600辆/h
8.测试车在一条交通量为3000辆/h,东西长10km的路段上以速度50km/h匀速行驶,该测试车在从东向西行驶时测得对向的来车数为1230辆,而在从西向东行驶时超车数为45辆,则该测试车在从西向东行驶时被同向行驶车辆超车的车辆数是:a.5辆;
b.15辆;
c.25辆;
d.35辆
四、(20分)如图1所示是4辆车在交叉口入口引道上的行程图,其中第一辆车畅行通过引道延误段,第二辆车没有停车通过引道延误段,第三辆车有一次停车通过引道延误段,第四辆车有两次停车通过引道延误段。
1.分别计算第二、第三、第四辆车通过入口引道的总延误时间;
2.分别计算第二、第三、第四辆车通过入口引道的停车延误时间;
3.分别计算第二、第三、第四辆车通过入口引道的排队延误时间;
4.分别计算第二、第三、第四辆车通过入口引道的排队路段长度。
图1 车辆通过交叉口引道延误示意图
五、(20分)图2画出了两种密度的车流运行情况。
1.推导出交通波的基本方程:dk
dq
V w =,其中w V 为交通波速度、q 为交通流量、k 为交通密度。
2.交通流从图3中的A 点向B 点、B 点向C 点,以及由C 点向B 点、B 点向A 点转移时,分析交通波的传播方向,以及是集结波还是消散波?
3.假设交通流的速度与密度满足Greenshields 线性关系,推导出用标准化密度
j k k /=η表示交通波波速表达式;
4.假设交叉口信号控制的绿灯时间和红灯时间分别为G t 和R t ,根据(3)中的结果,推导出在一个周期内红灯期间排队的车辆恰好能在绿灯结束时完全消散时,G t 和R t 应该满足的关系式。
图2:两种密度的车流运行情况图3:流量-密度关系曲线
六、(20分)某公交线路有两个交叉口(I1,I2)和三个停靠站(S1、S2、S3),表1是公共汽车从起点站O出发到终点站D单方向行驶5次用秒表纪录的跟车调查结果,试求:1.单次行驶的最大行驶速度;
2.单次行驶的最大区间速度;
3.5次行驶的平均行驶速度;
4.5次行驶的平均区间速度。
表1:跟车调查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