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路面结构设计的(精)
- 格式:ppt
- 大小:707.00 KB
- 文档页数:30
.施工方案1、施工平面布置2、质量保证体系及措施3、关键部位或者特殊要求的施工工艺方案/措施4、施工力量计划及布置5、保证安全措施6、文明施工的措施7、工程进度计划及保证工期措施8、主要设备、材料、构件用量表一、施工总平面图拌合站起点终点二、质量保证体系及措施2.1 质量保证体系2.1.1 质量方针和目标1)我单位的质量方针是:坚持科学管理、强化过程控制、严格执行标准、确保达标创优。
2)质量目标是:交工验收质量评定合格,竣工验收质量评定合格,争优良、创精品。
2.1.2 质量保证体系1、在企业职工中树立“质量关系千万家、搞好质量人人抓”的观念,使其认识到质量工作的好坏与企业、个人利益的关系,把质量工作贯通到施工的全过程中,深入到企业的每一个人,形成每道工序齐抓共管、上下自律,使工程质量始终处于受控状态,严格按照市政道路规范和设计要求施工,按质量管理手册严格要求,使各项工程质量落实到实处。
推行投标人以行之有效的《技术管理条例》和《分项技术负责制》,使基层单位技术工作规范化;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实行项目分解目标管理,对重大技术问题组织专家组咨询,工序中的技术关键点和质量难点组织 QC 小组攻关,积极推广新技术、采用工艺、新材料,为质量全优的目标共同努力。
2 、按照“工作质量保证工序质量工序质量保证工程质量”的原则,建立一系列责任制度,包括项目经理质量责任制、总工程师质量任制、质检工程师责任制、试验人员责任制、测量人员责任制、生产班长责任制、操作人员责任制,使每一个管理员、操作人员都同工程质量密切联系,做到全员质量控制。
针对施工过程、内容、程度制定不同的制度,严格执行开工报告制度、技术质量交底制度、工序交接制度、现场材料质量管理制度和专家组咨询制度,并对作业人员坚持定期质量教育和考核。
项目经理部建立完善的质量检查组织全力支持和充分发挥质检机构人员的作用。
主动接受监理工程师的监理的指令,积极其监理工程师的工作和生活提供和创造便利的条件。
目录1课程设计题目 (1)2课程设计目的 (1)3课程设计主要内容 (1)4路面厚度计算 (1)4.1交通分析 (1)4.2初拟路面结构 (3)4.3路面材料参数确定 (4)4.4 荷载疲劳应力 (6)4.5温度疲劳应力 (7)4.6验算初拟路面结构 (8)5接缝设计 (8)5.1纵向接缝 (8)5.2横向接缝 (9)6混凝土面板钢筋设计 (10)6.1 边缘补强钢筋 (10)6.2 角隅钢筋 (11)7材料用量计算 (11)7.1 面层 (11)7.2 基层 (12)7.3 垫层 (13)8施工要求说明 (13)参考资料 (15)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计算书1课程设计题目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公路自然区划Ⅱ区拟建一条一级公路,路基为粘质土,采用普通混凝土路面,双向四车道,经交通调查得知,设计车道使用初期轴载日作用次数为4500。
试设计该路面结构。
2课程设计目的通过课程设计巩固和加深所学的专业知识,熟悉相关的设计规范和施工规范,掌握实际工程结构设计的全过程。
使学生将所学的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知识在课程设计过程中有机的联系在一起,为进行实际的工程设计奠定基础。
要求学生课程设计之后对相关的设计规范、施工和试验规范等有比较系统和全面的了解,综合解决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设计中的实际问题,深入理解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设计理论,掌握设计方法。
3课程设计主要内容(1)结构组合设计;(2)材料组成设计;(3)混凝土板厚的确定;(4)板的平面尺寸确定;(5)接缝设计;(6)配筋设计;(7)材料用量计算;(8)施工要求说明。
(9)设计图纸为A3路面结构详图一张(手工绘图),要求整洁、规范,图幅和数量符合要求。
(10)附参考文献4路面厚度计算4.1交通分析根据《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J012一94),不同等级公路的路面结构设计安全等级及相应的设计基准期、可靠度指标和目标可靠度如下表:公路技术等级 高速公路 一级公路 二级公路 三、四级公路安全等级 一级 二级 三级 四级 设计基准期 30 30 20 20 目标可靠度(%) 95 90 85 80 目标可靠指标 1.64 1.28 1.04 0.84 变异水平等级 低低~中中中~高由表4-1知,一级公路的设计基准期为30年,安全等级为二级。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D40-20111总则1.0.1为适应交通运输发展和公路建设的需要,提高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技术水平、使用品质和设计质量,保证工程安全可靠、经济合理,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各等级新建和改建公路的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
1.0.3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方案,应根据公路的功能和等级,结合当地气候、水文、地质、材料、建设和养护条件、工程实践经验及环境保护等,通过综合分析确定。
1.0.4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应包括结构组合设计、结构层厚度设计、材料组成设计、接缝构造设计、钢筋配置设计等内容。
1.0.5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应按规定的安全等级和目标可靠度要求,在设计基准期内承受预期的交通荷载作用,适应所处的自然环境,满足预定的使用性能要求。
1.0.6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和符号2.1术语2.1.1水泥混凝土路面cementconcretepavement以水泥混凝土作面层(配筋或不配筋)的路面。
2.1.2普通混凝土路面jointedplainconcretepavement除接缝区和局部范围外,面层内均不配筋的水泥混凝土路面,也称素混凝土路面。
2.1.3钢筋混凝土路面jointedreinforcedconcretepavement面层内配置纵、横向钢筋或钢筋网并设接缝的水泥混凝土路面。
2.1.4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continuouslyreinforcedconcretepavement面层内配置纵向连续钢筋和横向钢筋,横向不设缩缝的水泥混凝土路面。
2.1.5钢纤维混凝土路面steelfiberreinforcedconcretepavement在混凝土面层中掺入钢纤维的水泥混凝土路面。
2.1.6复合式路面compositepavement面层由两层不同材料类型和力学性质的结构层复合而成的路面。
2.1.7水泥混凝土预制块路面concreteblockpavement面层由水泥混凝土预制块铺砌成的路面。
JTGD40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篇一: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02---034.4面层4.4.1 水泥混凝土面层应具有足够的强度、耐久性,表面抗滑、耐磨、平整。
4.4.2 面层一般采用设接缝的普通混凝土;面层板的平面尺寸较大或形状不规则,路面结构下埋有地下设施,高填方、软土地基、填挖交界段的路基等有可能产生不均匀沉降时,应采用设置接缝的钢筋混凝土面层。
其他面层类型可根据适用条件按表4.4.2选用。
表4.4.2其他面层类型选择4.4.3 普通混凝土、钢筋混凝土、碾压混凝土或钢纤维混凝土面层板一般采用矩形。
其纵向和横向接缝应垂直相交,纵缝两侧的横缝不得相互错位。
4.4.4 纵向接缝的间距按路面宽度在3.0~4.5m范围内确定。
碾压混凝土、钢纤维混凝土面层在全幅摊铺时,可不设纵向缩缝。
4.4.5 横向接缝的间距按面层类型和厚度选定:——普通混凝土面层一般为4~6m,面层板的长宽不宜超过1.30,平2面尺寸不宜大于25m;——碾压混凝土或钢纤维混凝土面层一般为6~10m;——钢筋混凝土面层一般为6~15m。
4.4.6 普通混凝土、钢筋混凝土、碾压混凝土或配筋混凝土面层所需的厚度,可参照表4.4.6所示参考范围并按4.4.9条规定计算确定。
表 4.4.6 水泥混凝土面层厚度的参考范围4.4.7 钢纤维混凝土面层的厚度按钢纤维掺量确定,钢纤维体积率为0.6%~1.0%时,其厚度为普通混凝土面层厚度的0.65~0.75倍。
特重或重交通时,其最小厚度为160mm;中等或轻交通时,其最小厚度为140mm。
4.4.8 复合式路面沥青上面层的厚度一般为25~80mm。
4.4.9 除混凝土预制块面层外,各种混凝土面层的计算厚度应满足式(3.0.3)的要求。
荷载疲劳应力和温度疲劳应力分别按附录B.1和B.2计算。
面层设计厚度依计算厚度按10mm 向上取整。
采用碾压混凝土或贫混凝土做基层时,宜将基层与混凝土面层视作分离式双层板进行应力分析。
路面设计说明4.1、主要技术指标车行道:双车道面层类型:水泥混凝土路面自然区划:本路段经过地区属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区划V2区设计标准轴载:双轮组单轴IOOkN横坡:时单向坡4.2、路面结构设计水泥险路面面层:水泥混凝土路面,厚度20cm。
调平层:级配碎石调平层,厚度4cm底基层:手摆片石,厚度16CIDO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基准期10年,设计基准期内车道所承受的标准轴载BZZ-IOO,累计作用次数为950932次,为中交通等级,基层顶面当量回弹模量146. 2MPa,变异水平等级为中级,可靠度系数为L 06。
基层顶面竣工验收弯沉值LS= 100.0 (0. Olnun)土基顶面竣工验收弯沉值LS= 310.0 (0. Olmm)水泥混凝土设计抗弯(折)拉强度为4. 5Mpa (抗压强度不小于30Mpa),混凝土弯拉模量29GPa.水泥稳定粒料回弹模量为1500 MPa,新建路基30 Mpa o4.3、水泥混凝土面层组成设计设计以荷载应力和温度应力产生综合疲劳损坏作为设计标准,以纵缝边缘中部作为临界荷位,综合疲劳应力不高于水泥混凝土板的弯拉强度作为控制指标,对路面厚度进行了计算。
中湿段的路面总厚度不小于水泥混凝土路面的防冻最小厚度。
单车道路面混凝土基本板块尺寸为4.5mX4.5m (长X宽)。
水泥混凝土板厚均为20厘米,设计弯拉强度不小于4. 5MPa,路面面层弯拉弹性模量为Ec=29GPa,要求使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和道路硅酸盐水泥,水泥标号为42.5号,所用石料必须满足有关规范对石料强度指标的技术要求,砂的细度模数宜在2. 0-3. 5之间。
路面的抗滑以构造深度不低于0.6mm,混凝土水灰比不大于0. 46,掺用的外加剂应经配合比试验应符合要求后方可使用。
假缝上部的槽口用切缝机进行切割。
构造物横穿公路时,构造物顶面至板底距离小于120Cm时,其顶面及两侧各6m 范围内的混凝土面板采用钢筋网补强。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工程设计规范(doc 18页)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2.1.1 水泥混凝土路面cement concrete pavement以水泥混凝土做面层(配筋或不配筋)的路面,亦称刚性路面。
2.1.2 普通混凝土路面plain concrete pavement除接缝区和局部范围外面层内均不配筋的水泥混凝土路面,亦称素混凝土路面。
2.1.3 钢筋混凝土路面jointed reinforced concrete pavement面层内配置纵、横向钢筋或钢筋网并设接缝的水泥混凝土路面。
2.1.4 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continuous reinforced concrete pavement面层内配置纵向连续钢筋和横向钢筋,横向不设缩缝的水泥混凝土路面。
2.1.5 钢纤维混凝土路面steel fiber reinforced concrete pavement在混凝土面层中掺入钢纤维的水泥混凝土路面。
2.1.6 复合式路面composite pavement面层由两层不同类型和力学性质的结构层复合而成的路面。
2.1.7 水泥混凝土预制块路面concrete block pavement面层由水泥混凝土预制块铺砌成的路面。
2.1.8 碾压混凝土roller compected concrete 采用振动碾压成型的水泥混凝土。
2.1.9 贫混凝土lean concrete水泥用量较低的水泥混凝土。
2.1.10 设计基准期限design reference period计算路面结构可靠度时,考虑各项基本度量与时间关系所取用的基准时间。
2.1.11 安全等级safety classes根据路面结构的重要性和破坏可能产生后果的严重程度而划分的设计等级。
2.1.12 可靠度reliability路面结构在规定的时间内和规定的条件下完成预定功能的概率。
2.1.13 目标可靠度objective reliability作为设计依据的可靠度。
水泥混凝土路面配筋设计终极解析,弄懂了再也没有“梗”啦CRCP是什么“鬼”?CRCP是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的缩写。
CRCP是在路面纵向连续地配有足够数量的钢筋,以控制路面板纵向收缩产生的裂缝宽度和数量。
同时,在横向也配有一定数量的钢筋来支撑纵向钢筋。
在施工时不设胀、缩缝(施工缝及构造所需的胀缝除外),形成一条完整而平坦的行车平面。
CRCP有哪些有优点?1 消除了横向接缝,整体性和平整度好,行车平顺舒适。
2 CRCP耐久性好,使用寿命长。
如果设计、施工得当,养护费用很少,虽然初期投资较高,但全寿命效益是经济合理的。
3 在路面内增设了纵向和横向钢筋,控制了裂缝宽度,使得裂缝紧密闭合,减少了裂缝剥落,提高了裂缝处的传荷能力当前国内外CRCP应用现状1 国内CRCP的厚度按普通混凝土路面厚度设计的各项设计参数及规定进行。
其基(垫)层取厚度和面板厚度均与普通混凝土路面的相同。
连续配筋混凝土面层的纵向配筋率按允许的裂缝间距(1.0~2.5m)、缝隙宽度(<>连续配筋混凝土面层与其它类型路面或构造物相连接的端部,应设置锚固结构。
端部锚固结构可以采用钢筋混凝土地梁或宽翼缘工字钢梁接缝等形式,并推荐出两种端部锚固结构的常用配置和尺寸。
混凝土计平面布置图案例钢筋计平面布置案例2 国外1993年版的AASHTO 方法中最小配筋率应满足下面两个条件:混凝土的最大拉应力不大于极限拉应力,及裂缝处钢筋的最大拉应力不大于屈服应力。
德克萨斯州运输部提出如下的钢筋用量设计标准:(1)平均裂缝间距为0.9~2.4m;(2)裂缝宽度小于0.64mm,以避免水进入路基;(3)钢筋应力小于钢筋的屈服应力。
混凝土面层配筋设计1 特殊部位配筋1)混凝土面层自由边缘下基础薄弱或接缝为未设传力杆的平缝时,可在面层边缘的下部配置钢筋。
通常选用2根直径为12~16mm的螺纹钢筋,置于面层底面之上l/4厚度处并不小于50mm,间距为100mm,钢筋两端向上弯起。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Specifications of Cement Concrete Pavement Design for HighwayJTG D40-2002主编部门: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施行日期:2002年06月01日人民交通出版社2002·北京1 总则1.0.1为适应交通运输发展和公路建设的需要,提高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设计质量和技术水平,保证工程安全可靠、经济合理,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新建和改建公路和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
1.0.3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方案,应根据公路的使用任务、性质和要求,结合当地气侯、水文、土质、材料、施工技术、实践经验以及环境保护要求等,通过技术经济分析确定。
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应包括结构组合、材料组成、接缝构造和钢筋配制等。
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应按规定的安全等级和目标可靠度,承受预期的荷载作用,并同所处的自然环境相适应,满足预定的使用性能要求。
1.0.4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符号2.1术语2.1.1水泥混凝土路面cement concrete pavement以水泥混凝土做面层(配筋或不配筋)的路面,亦称刚性路面。
2.1.2普通混凝土路面plain concrete pavement除接缝区和局部范围外面层内均不配筋的水泥混凝土路面,亦称素混凝土路面。
2.1.3钢筋混凝土路面jointed reinforced concrete pavement面层内配置纵、横向钢筋或钢筋网并设接缝的水泥混凝土路面。
2.1.4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continuous reinforced concrete pavement面层内配置纵向连续钢筋和横向钢筋,横向不设缩缝的水泥混凝土路面。
2.1.5钢纤维混凝土路面steel fiber reinforced concrete pavement在混凝土面层中掺入钢纤维的水泥混凝土路面。
新版(2023)规范铺装混凝土路面设计(详细应用)1. 引言本文档旨在详细介绍新版(2023)规范下的铺装混凝土路面设计的应用方法和要点。
混凝土路面的设计对于道路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持久性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设计原则、结构设计和材料选择等方面进行详细讨论,以帮助工程师正确地设计和施工混凝土路面。
2. 设计原则在铺装混凝土路面的设计中,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原则:- 荷载需求:根据不同的交通流量和车辆类型,确定路面所需承受的荷载。
- 路面厚度:根据荷载需求和地质条件,确定路面所需的合适厚度。
- 排水设计:确保路面具有良好的排水能力,防止积水导致路面损坏。
- 施工技术:选择合适的施工技术,确保混凝土路面的牢固性和平整度。
3. 结构设计混凝土路面的结构设计包括基层、底基层、面层和边沟等组成部分。
以下是各个部分的设计要点:- 基层:基层应具备足够的承载能力和抗冻性能,可以采用砾石或碎石等材料进行。
- 底基层:底基层用于增强基层的承载能力,可以采用石灰土或碎石砂浆等材料进行。
- 面层:面层应具备耐久性、耐磨性和抗滑性,可以采用高强度水泥混凝土进行。
- 边沟:边沟的设计要考虑排水和安全性,确保边沟与路面之间的过渡平滑。
4. 材料选择在混凝土路面的设计中,材料的选择对路面的性能至关重要。
以下是常用的材料选择:- 水泥:选用符合规范要求的水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 砂石:选用质量良好的砂石作为混凝土的骨料,确保混凝土的稳定性。
- 添加剂:适量加入活性矿物掺合料或高效减水剂等添加剂,改善混凝土的特性。
5. 施工要点在混凝土路面的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要点:- 浇筑温度:控制混凝土的浇筑温度,避免过高或过低对路面性能的影响。
- 浇筑工艺:采用合适的浇筑工艺,确保混凝土的密实性和均匀性。
- 养护措施:及时进行适当的养护措施,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6. 结论本文档详细介绍了新版(2023)规范下铺装混凝土路面设计的应用方法和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