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语文双向细目表(2)
- 格式:doc
- 大小:37.00 KB
- 文档页数:1
小学五年级语文考试双向细目表序内容号能级A B C D记忆理解应用分析取E 题型材评价1 2 3 4 róngzhuāng tuóróngqūzhú shēnyínpòzhàn huīhuángChàzǐyānhón gFùjīngqīngzuìjīnpiāodàiwǔhuātuánjǐncù2、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选择其中两个以上词语写一段话。
( )寻味同心( )++++客观客观32共分5词语678完( )归赵应接( )精神( )神机( )( )一笑( )屏气客观主观43课本汉字基础乐园课本课本汉语拼音分值区分度难度范围9 古诗文积累101112 1 、童年生活多么有趣,古代的诗人纷纷借诗词来表达孩子无忧无虑、天真烂漫的天性:A、归来饱饭黄昏后,。
B 、怪生无雨都张伞,。
而在我们的心中,童年,是在小河边送走远航的芦叶船;童年,是在草地上放飞纸糊的花蝴蝶;童年,。
2 、是东晋著名的书法家,能写楷、草、行、隶等书体,他的书法被誉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成语讲的就是他的故事。
3、本学期,我们走进了我国的古典名著,认识了一个又一个性格鲜明的历史人物。
有的严监生;有的蔺相如;有的诸葛亮;还有的武松。
(3)写出一幅你积累的对联:写一句你积累的名言或格言:++++++++客观主观客观主观主观32242课外课本课本课本131415课 内阅 读1617 181 、 写出下列词语的近 义词。
凝结—— 毫无光彩—— 窘况——2 、 这几句话主要描写 的是一个人的 。
先写了他的 时的笑 容,又写他的时的笑容,形成了鲜明 。
3、画线的句子运用了 和比喻的修辞手法,用 来比喻这个人见到大钱 后凝结起来的笑容, 表现 。
4、导致托德的笑容发生 戏剧性变化的根源是什 么?从中你体会到了什 么?客观客观客观主观343 书4本19 2021222324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 词。
五年级第二学期第三单元——简易方程(二)单元主题简易方程(二)训练重点1、进一步学习用字母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和计算公式;2、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寻找等量关系,初步掌握列方程解二、三步计算的简单实际问题;3、会根据应用题中的不变量寻找等量关系列出方程解应用题;4、会运用列方程解应题一的步骤灵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课题知识点课标要求综合训练点知道理解掌握运用列方程解应用题以计算公式为等量关系式列方程解应用题√√√√1.会根据计算公式列出方程,求各个量的方法;2.根据应用题中数量之间的等量关系,列方程解答应用题。
和倍问题√√√√1.会根据题目中说给的两个未知量之间的关系,表示未知数;2.会根据应用题中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列形如ax+x=c的方程解答应用题,并会检验。
和差问题√√√√1.会根据题目中说给的两个未知量之间的关系,表示未知数;2.会根据应用题中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列形如a+(x±b)=c的方程解答应用1题,并会检验。
差倍问题√√√√1.会根据题目中说给的两个未知量之间的关系,表示未知数;2.会根据应用题中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列形如ax-x=c的方程解答应用题,并会检验。
相遇问题√√√√1.知道两个物体同时相向而行,相遇时它们所用的时间相同,能在线段图上标出已知条件和条件问题;2.理解相遇问题中数量之间的关系;3.会根据相遇问题的等量关系列出形如ax+bx=c,ax+ab=c的方程解应用题,并会检验。
追击问题√√√√1.会借助线段图,口述解题思路;2.理解追击问题中数量之间的关系,并能根据数量关系列出方程;盈亏问题√√√√1.能根据题目中的不变量列出方程解应用题;2.正确列出等式两边都含有未知数的方程解应用题。
2。
小学五年级语文试卷双向细目表确定小学各年级语文水平测试内容的主要依据:一是语文课程的性质和基本理念;二是语文课程标准的目标要求;三是教材及教学要求;四是学生实际的语文基础。
拟从以下三方面提出小学语文水平测试主要内容。
一、积累运用1、字的积累与运用,主要考察学生对字的音、形、义的掌握、运用及书写技能等。
2、词的积累与运用,主要考察学生对词义、词的感情色彩的理解与积累,以及词在语言环境中的正确运用等。
3、句的积累与运用,主要考察学生对句子的感受力,包括正确理解句子表面意思和蕴含的深层含义,体会句子表达的思想感情,以及考察学生对优美诗句、语段的积累等。
二、阅读1、考察学生理解词语的能力;词语在文中的恰当意义和作用,考察学生理解词句、形成解释的能力,词语的感情色彩。
理解关键词句在文中表情达意作用的能力。
2、考察学生捕捉关键词句的能力;捕捉并领悟关键词句括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在语言环境中选择或运用关键词句的能力。
3、考察学生学习优美语言的能力;优美词语的创造性运用;语境语意及感悟色彩的具体生动表达等等。
4、考察学生阅读体会和表达思想感情的能力;学习观察与表达的能力;感受情趣的能力;把握事物特点的能力;品味文化的能力;价值判断的能力等等。
三、习作1、考察书写能力;字体正确、匀称;书写整洁、行款规范。
2、考察使用标点符号能力;按不同学段的要求,考察学生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3、考察词汇量及其运用能力;词汇量较丰富,运用恰当、准确。
4、考察言语表达(书面)能力;有表达的兴趣和愿望;能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具体生动,真情实感;能有条理地安排文章的结构。
5、考察口语交际能力;在口语交际的情境中考察学生的倾听、口语、应变、交往等多方面的能力。
6、考察习作内容;能根据表达需要,选取恰当的作文材料;内容源于生活观察和阅读积累,富有真实性和独特性;习作体裁、形式多样;写话、写见闻、写书信便条、写记实或想像作文、写读书笔记、还有续写或扩写等等。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双向细目表
第一单元
课题(章节):1、窃读记课时:二课时
课题(章节):2、走遍天下书为侣课时:二课时
第二单元
课题(章节):5、古诗词三首课时:二课时
课题(章节):6、梅花魂课时:二课时
第三单元
课题(章节):9、鲸课时:二课时
课题(章节):11、新型玻璃课时:二课时
第四单元
课题(章节):13、钓鱼的启示课时:二课时
课题(章节):15、落花生课时:二课时
第六单元
课题(章节):17、地震中的父与子课时:二课时
课题(章节):19、“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课时:二课时
第七单元
课题(章节):21、圆明园的毁灭课时:二课时
课题(章节):22、狼牙山五壮士课时:二课时
第八单元
课题(章节):25、七律·长征课时:二课时
课题(章节):26、开国大典课时:二课时
11。
小学语文五上第一单元双向细目表,项目序号教学要点学习目标评价方法识记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测试题型(举要)汉字1准确认读24个生字,能按笔顺正确书写、默写,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写匀称。
√√填空:看拼音写汉字组词:形近字选择:辨别读音填空:选字、词填空读准(口头)词语2借助工具书、联系语境和生活实际,理解词语的意思:“鞭策”、“承担”、“源泉”、“激励”、“戛然而止”、“娓娓动听”等√√√解释:带点字、词或在文中找近、反义词、造句句子3通过默读形式,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句子在表达情意上的作用。
√√√√填空:写出把什么想象成什么照样子写句子4能背诵练习1里的现代诗与古诗。
√√朗读、背诵;(口头)段落5凭借文字理解第一单元课文中每一段话的√√√片断阅读:写出一段话的核心意思,解意思;决与片段相关的问题。
6留心观察,乐于书面表达,把看到、想到的写明白。
√√√观察图片写一段话整篇7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3篇课文;√√√√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口头)8背诵指定的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悟古诗的含义,激发情感。
背诵(口头)填空:原文填空,写出课文表达的感情9学写毛笔字。
练习。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双向细目表
学习目标评价方法
项序
教学要点识理应分综评测试题型
目号
记解用析合价(举要)
汉 1 √√
准确认读 24 个生字,填空:看拼音写汉字字
能按笔顺正确书写、
组词:形近字默写,能按字的结构
选择:辨别读音把字写端正、写匀称。
填空:选字、词填空
读准(口头)
词 2 √ √√
借助工具书、联系语解释:带点字、词或在语
境和生活实际,理解文中找近、反义词、造
词语的意思:“鞭句
策”、“承担”、“源
泉”、“激励”、“戛
然而止”、“ 娓娓动
听”等
句 3 √√√√
通过默读形式,联系填空:写出把什么想象子
上下文,理解句子的成什么
意思,体会课文中关
照样子写句子键句子在表达情意上
的作用。
4 √√
能背诵练习 1 里的现朗读、背诵;(口头)
代诗与古诗。
段 5 √ √√
凭借文字理解第一单片断阅读:写出一段话落
元课文中每一段话的的核心意思,解决与片
意思;段
相关的问题。
6 √√ √,
留心观察,乐于书面观察图片写一段话
表达,把看到、想到
的写明白。
整7 √√ √√
能用普通话正确、流用普通话正确、流利、篇
利、有感情地朗读 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口
篇课文;头)
8
背诵指定的课文;理背诵(口头)
解课文内容,感悟古
填空:原文填空,写出
诗的含义,激发情感。
课文表达的感情
9
学写毛笔字。
练习。
课时教学双向细目表第一单元观察物体(三)第一课时学习内容学习水平检测题型识记A理解B简单情境中应用C复杂情境中应用D填空判断选择计算操作问题解决A B A B A B C C C D能通过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画出不同摆放方式的小正方体。
√√√√√体验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它的实物图可以有多种摆放方式。
√√√√√课时教学双向细目表第一单元观察物体(三)第二课时学习内容学习水平检测题型识记A理解B简单情境中应用C复杂情境中应用D填空判断选择计算操作问题解决A B A B A B C C C D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
√√√√能根据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能根据给定的两个方向观察到的平面图形的形状,确定搭成这个立体图形所需要的正方体的数量范围。
√√课时教学双向细目表第二单元因数与倍数第一课时学习内容学习水平检测题型识记A理解B简单情境中应用C复杂情境中应用D填空判断选择计算操作问题解决A B A B A B C C C D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意义,知道因数与倍数的依存关系√√√√会判断一个数是不是另一个数的因数或倍数。
√√√√√感受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课时教学双向细目表第二单元因数与倍数第二课时学习内容学习水平检测题型识记A理解B简单情境中应用C复杂情境中应用D填空判断选择计算操作问题解决A B A B A B C C C D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倍数的方法√√√√了解一个数的因数是有限的,倍数是无限的;√√√√√熟练地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课时教学双向细目表第二单元2、5倍数的特征学习内容学习水平检测题型识记A理解B简单情境中应用C复杂情境中应用D填空判断选择计算操作问题解决A B A B A B C C C D理解2、5的倍数的特征√√√√√√奇数和偶数的概念√√√√√√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和5的倍数√√√√√体会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课时教学双向细目表第二单元3的倍数的特征学习内容学习水平检测题型识记A理解B简单情境中应用C复杂情境中应用D填空判断选择计算操作问题解决A B A B A B C C C D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能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经历在100以内的自然数表中找出3的倍数√课时教学双向细目表第二单元质数与合数第一课时学习内容学习水平检测题型识记A理解B简单情境中应用C复杂情境中应用D填空判断选择计算操作问题解决A B A B A B C C C D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概念√√√√√√能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会把自然数按因数个数分类√√√√课时教学双向细目表第二单元质数与合数第二课时学习内容学习水平检测题型识记A理解B简单情境中应用C复杂情境中应用D填空判断选择计算操作问题解决A B A B A B C C C D探索并理解数的奇偶性√√√√能应用数的奇偶性分析和解释生活中一些简单问题√√√√√√课时教学双向细目表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长方体的认识学习内容学习水平检测题型识记A理解B简单情境中应用C复杂情境中应用D填空判断选择计算操作问题解决A B A B A B C C C D掌握长方体的特征√√√√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初步学会看立体图形√√√课时教学双向细目表第三单元:长方体与正方体正方体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比较学习内容学习水平检测题型识记A理解B简单情境中应用C复杂情境中应用D填空判断选择计算操作问题解决A B A B A B C C C D知道正方体各部分的名称√√√√掌握正方体的特征√√√√√长方体和正方体之间的关系√√通过比较发现长方体、正方体间的区别与联系√√培养合作意识,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与信心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学习内容学习水平检测题型识记A理解B简单情境中应用C复杂情境中应用D填空判断选择计算操作问题解决A B A B A B C C C D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概念√√√√初步学会求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表面积√√√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在小组活动中,感受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和体积单位学习内容学习水平检测题型识记A理解B简单情境中应用C复杂情境中应用D填空判断选择计算操作问题解决A B A B A B C C C D知道体积的含义,进一步建立空间观念√√√√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建立单位体积大小的概念√√√√知道计量一个物体的体积,就是看它含有多少个体积单位√√√√通过观察、操作、联想、表达、强化初步形成对体积单位大小比较明确的表象√√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学习内容学习水平检测题型识记A理解B简单情境中应用C复杂情境中应用D填空判断选择计算操作问题解决A B A B A B C C C D理解、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计算方法√√√√领会长度单位、面积单位的异同点、体会体积单位的实际意义√√√√能说出是什么是底面积、会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底面积√√√√√会根据底面积的计算和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公式,推导出体积的统一计算公式√√√√√√√课时教学双向细目表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体积和体积单位学习内容学习水平检测题型识记A理解B简单情境中应用C复杂情境中应用D填空判断选择计算操作问题解决A B A B A B C C C D经历体积单位间进率推导过程,√√√√相领两个体积单位间进率是1000√√√√应用体积单位间的进率进行名数的变换,√√√会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课时教学双向细目表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容积和容积单位学习内容学习水平检测题型识记A理解B简单情境中应用C复杂情境中应用D填空判断选择计算操作问题解决A B A B A B C C C D理解容积的含义,√√√认识常用的容积单位升和毫升√√√感受1升和1毫升的实际意义√√√√掌握常用的容积单位以及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课时教学双向细目表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意义学习内容学习水平检测题型识记A理解B简单情境中应用C复杂情境中应用D填空判断选择计算操作问题解决A B A B A B C C C D知道分数的产生过程√√进一步理解并掌握分数的意义√√√√知道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一个整体都可以用单位1来表示√√√√会抽象概括,形成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分数与除法学习内容学习水平检测题型识记A理解B简单情境中应用C复杂情境中应用D填空判断选择计算操作问题解决A B A B A B C C C D理解两个整数相除的商可以用分数来表示√√√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用分数表示除法的商,√√√√会用两种方法叙述分数的意义√√√√会利用分数与除示的关系解决简单的问题√√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真分数与假分数学习内容学习水平检测题型识记A理解B简单情境中应用C复杂情境中应用D填空判断选择计算操作问题解决A B A B A B C C C D理解真分数与假分数的意义及特征√√√能辩认真分数和假分数√√√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带分数与假分数的互化学习内容学习水平检测题型识记A理解B简单情境中应用C复杂情境中应用D填空判断选择计算操作问题解决A B A B A B C C C D理解带分数的意义√√√√会读、会写带分数√√√√掌握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整数的方法√√√√√能正确地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整数√√√√√能正确把带分数、整数化成假分数√√√√√课时教学双向细目表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分数的基本性质学习内容学习水平检测题型识记A理解B简单情境中应用C复杂情境中应用D填空判断选择计算操作问题解决A B A B A B C C C D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应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异分母分数化为同分母分数√√√√课时教学双向细目表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最大公因数学习内容学习水平检测题型识记A理解B简单情境中应用C复杂情境中应用D填空判断选择计算操作问题解决A B A B A B C C C D理解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了解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在现实中的应用√√掌握找两个数最大公因数的方法√√√√√培养抽象、概括的能力√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约分学习内容学习水平检测题型识记A理解B简单情境中应用C复杂情境中应用D填空判断选择计算操作问题解决A B A B A B C C C D理解约分和最简分数的意义√√√√掌握约分的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约分√√√√√√养成认真、仔细的检查的良好习惯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最小公倍数学习内容学习水平检测题型识记A理解B简单情境中应用C复杂情境中应用D填空判断选择计算操作问题解决A B A B A B C C C D理解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意义√√√掌握求两个数最小公倍数的方法√√√√√√了解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会利用列举法找出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通分学习内容学习水平检测题型识记A理解B简单情境中应用C复杂情境中应用D填空判断选择计算操作问题解决A B A B A B C C C D巩固对同分母分数比较大小方法的掌握√√√√√√理解通分的意义√√√√掌握通分的方法√√√√能比较分子和分母都不相同的分数的大小√√√√有一定的归纳、概括能力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分数和小数互化学习内容学习水平检测题型识记A理解B简单情境中应用C复杂情境中应用D填空判断选择计算操作问题解决A B A B A B C C C D自主探究分数与小数互化的方法,能正确进行分数和小数的互化√√√√√√会应用分数与小数互化的方法比较分数和小数的大小√√√√√√综合应用分数和小数互化的知识解决问题√√√√√第五单元图形的运动(三)图形的旋转变换学习内容学习水平检测题型识记A理解B简单情境中应用C复杂情境中应用D填空判断选择计算操作问题解决A B A B A B C C C D认识图形的旋转√√利用图形变换进行图案设计√√体会图形变换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图案带来的美感和数学的应用价值。
附录1、识字与写字附录2 小学语文下学期课外古诗词背诵篇目1.题画竹2.北陂杏花3.海棠清·郑板桥宋·王安石宋·苏轼四十年来画竹枝,一陂春水绕花身,东风袅袅泛崇光,日间挥写夜间思。
花影妖娆各占春。
香雾空蒙月转廊。
冗繁削尽留清瘦,纵被春风吹作雪,只恐夜深花睡去,画到生时是熟时。
绝胜南陌碾成尘。
故烧高烛照红妆。
4.新晴5.台城6.丰乐亭游春宋·刘攽唐·韦庄宋·欧阳修青苔满地初晴后,江雨霏霏江草齐,红树青山日欲斜,绿树无人昼梦余。
六朝如梦鸟空啼。
长郊草色绿无涯。
惟有南风旧相识,无情最是台城柳,游人不管春将老,偷开门户又翻书。
依旧烟笼十里堤。
来往亭前踏落花。
7.秋浦歌 8.渔翁 9.乌衣巷唐·李白唐·柳宗元唐·刘禹锡白发三千丈,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朱雀桥边野草花,缘愁似个长。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乌衣巷口夕阳斜。
不知明镜里,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旧时王谢堂前燕,何处得秋霜。
飞入寻常百姓家。
10.书愤 11.饮酒宋·陆游晋·陶渊明早岁哪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2.无题 13.贫女唐·李商隐唐·秦韬玉相见时难别亦难,蓬门未识绮罗香,东风无力百花残。
拟托良媒益自伤。
春蚕到死丝方尽,谁爱风流高格调,蜡炬成灰泪始干。
共怜时世俭梳妆。
晓镜但愁云鬓改,敢将十指夸针巧,夜吟应觉月光寒。
不把双眉斗画长。
蓬山此去无多路,苦恨年年压金线,青鸟殷勤为探看。
为他人作嫁衣裳。
14.咏田家 15.江村唐·聂夷中唐·杜甫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
五年级下册期中素质测评试卷(总分:100 分时间:90分钟)姓名:___________ 座号: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积累运用(30分)一、看拼音,写词语。
(6 分)jīn piāo dài wǔ suí xīn suǒ yù jiǎo jìn nǎo zhīān jū lè yè shēn qínɡ hòu yì pò bù jí dài二、按查字典的要求填空。
(4分)1 . “噩”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音序是,音节是;用部首查字法,先查部首再查画,组词。
2 . “疆”用部首查字法应查部,再查画,组词三、根据意思写词语。
(4 分)1、顾不得睡觉,忘记吃饭。
形容非常专心努力。
( )2、形容对情况非常清楚,好像指着自己的手掌给人看。
( )3、比喻在别人急需的时候给以物质上的帮助。
4 .急迫得不能再等待。
( )四、按要求完成下面的句子。
(6 分)小明对小娜说:“明天我们一起去春游。
”改成转述句:2 .我站在窗前。
我出神地望着天空飘浮的朵朵白云。
合成一句话:3 .我很快乐。
(改为比喻句)五、选出对下面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
(3 分)1 .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
( )A .在火车前进方向的右边有一棵高大的白杨树和几棵小杨树。
B .是说孩子像白杨树一样健康成长,爸爸看到了希望。
C .是爸爸触景生情,觉得白杨树很可爱。
2 .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
( )A . “我”的发现,结果受到厂惩罚。
B .小作者很幽默,把老师对他的处置理解成“驱逐”和“迫害”。
C .反映了小作者善于观察,大胆发现的精神。
六、填空。
(7 分)1 .默写古诗《舟过安仁》。
(3 分)2.我家洗砚池边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