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断蓝桥叙事结构分析
- 格式:pptx
- 大小:1.81 MB
- 文档页数:24
教师:A208 课程名称:影视艺术河北经贸大学人文学院09文化产业管理一班普梅学号:200905131041爱情经典影片《魂断蓝桥》赏析《魂断蓝桥》是一部介绍美国战争题材的爱情经典影片,该影片运用蒙太奇的拍摄手法,向观众阐述一段忠贞不渝的悲戚爱情故事,其在思想上和艺术上所达到的成就都是无可替代的。
《魂断蓝桥》通过青年上尉军官(罗伊)和芭蕾舞演员(玛拉),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的一座滑铁卢桥上意外地相识、相爱,又意外地分离、重逢、走上绝路的情节,和男女主人公内心世界,揭示了这次战争对人们幸福生活的摧残,造成了人们心灵上的巨大创伤。
《魂断蓝桥》是这部影片在揭示对爱情忠贞与坚持这一永恒主题的同时也批判了战争的无情、世俗的观念以及森严的等级制度。
提倡拒绝战争,争取和平。
影片中的故事发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这场战争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一一家庭破碎、人们不得不离乡别井或奔赴战争前线。
该片原名《滑铁卢桥》,这座桥在影片中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所以,影片的反战主题相当鲜明,从片名《魂断蓝桥》就可看出战争对人们身心的双重摧残。
在影片中,世俗的观念与森严的等级制度使得玛拉与罗伊的爱情不得不走上绝路。
玛拉先是一位舞者。
后来,为了生存,不得己沦为妓女。
舞者本来在当时的社会地位就低下,更何况是一名妓女。
玛拉意识到爱情在社会的非难面前是无能为力的,最终,她选择了自杀。
玛拉的死,正是纯洁、美丽、善良的灵魂的复活,是对坚贞爱情的一种坚持,也是对无情的战争、世俗的观念以及森严的等级制度的强烈控诉。
在人物形象上,也塑造得很成功。
玛拉,是一位对爱情无比执着与忠贞的女性,影片塑造了这样一位爱得刚烈,爱得圣洁,甘于为对方牺牲的形象。
玛拉天生丽质,可爱、诚实又很现实。
作为一个芭蕾舞者,她认真地完成着每一个动作。
为了维护罗伊的荣誉,面对自己不堪回首的过去,她毅然选择了离开。
但是玛拉这个人物太过理想化,她是一个追求完美的高洁女子,她脱离世俗的美好让她在污浊的世界中没有办法生存,她的结局只会是死亡。
电影《魂断蓝桥》故事背景的分析与研究作者:杜亚静来源:《电影评介》2015年第22期一、故事背景一部电影的故事背景是电影中人物展开活动的大舞台,影响和决定着人物的各种各样的活动。
[1]纵观任何电影电视作品,都会有故事背景做铺垫,一般在电影电视作品正式开始之前会有一个简短的介绍,让观众了解,以便更好地随着演员的表演进入作品中去。
电影《魂断蓝桥》的故事背景主要由三个因素构成:(一)战争战争是《魂断蓝桥》这部电影贯穿始终的大背景,战争可以说是造成男女主人公爱情悲剧的最主要原因,战争促使两人相遇相爱,战争又导致两人阴阳相隔。
在电影中,主人公玛拉的命运也随着战争的开始和结束而彻底改变。
1.相遇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军上尉罗伊回国休假,在即将启程奔赴战场的时候来到滑铁卢大桥上放松心情,邂逅了年轻貌美的芭蕾舞演员玛拉。
玛拉被英俊帅气的罗伊所吸引,并迅速坠入爱河,甚至为了与罗伊约会而被舞蹈团的负责人斥责,但是这并没有阻止玛拉对罗伊的爱恋,沉浸在突然来临的幸福中不能自拔。
2.离别然而,肩负着战争使命的罗伊不得不接受命令奔赴战场,因为突然的战争命令导致两人没有完成结婚,也因为罗伊的被迫离开使得玛拉不仅没有见到自己的爱人,甚至还丢掉了自己的工作,丧失了生活的来源。
这次离别也是之后玛拉悲剧生活的导火索。
3.沦落风尘战争破坏了人们的正常生活,基础设施被破坏,食物来源被切断,物价飞涨,民不聊生。
丢掉了工作的玛拉在得知了罗伊阵亡的消息后一病不起,为了支付高昂的医疗费用,玛拉的朋友凯蒂迫于生活压力而沦为风尘女子。
玛拉病愈后也成为风尘女子,每天靠在街口接客来维持生计,彻底沦为社会底层。
4.重逢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某一天,玛拉与罗伊重逢,罗伊在战争中几经生死最终幸存下来。
战争使得玛拉一度认为自己失去了爱人最终沦落,也是战争使得玛拉重获了爱人,两个相爱的人重新走在一起,虽然双方的爱意并没有丝毫的减弱,但是现实却不再容许两人重温之前的幸福。
经典好莱坞电影叙事结构策略(2007-08-12 11:20:31)转载标签:知识/探索西方戏剧在舞台上讲故事已经有几千年历史,早在古希腊戏剧就已经开始形成完整的5幕式戏剧结构(序场Prelude、开场 Introduction、发展Development、解决Resolution、尾声Epilogue)。
经典好莱坞影片很“霸道”的把借用这一结构样式讲故事的电影结构方法归入自己名下。
当然戏剧按照冲突律结构剧本,虽也适用于电影剧作结构,但“电影在应用这一定律时必须注意一些重要的特殊条件。
” (美国电影和戏剧理论家劳逊语)在经典好莱坞叙事结构中还有一种以序曲、主题、第一主题变奏、第二主题变奏、主题再现、尾声这一交响乐为蓝本形成的“电影交响乐结构”方式,本文不做展开了。
1、序曲和尾声。
古希腊戏剧多在广场集市上演,人来人往环境嘈杂,序曲的功能是等待观众,帮助观众情绪沉静下来。
序曲往往既没故事也没人物,只有音乐。
尾声的功能是让观众平静的回到现实。
六十—八十年代好莱坞电影倾销年代,电影放映前广告已放映一会了,所以电影往往从第一个画面就开始进入故事。
中国导演张艺谋的影片《大红灯笼高高挂》第一个画面巩俐就开始讲话了,就是一个例子。
尾声则由于故事已结束,就是让观众等灯亮起来的作用,也被很多剧作者和导演所舍弃。
早期经典好莱坞电影都是严格按5幕式进行结构的,八十年代以后的叙事结构变成了没有序曲和尾声,只有开场、发展、解决的三幕式成为主流。
这一演变不是美学因素造成的,而是环境造成的。
2、“起、承、转、合”。
中国古典派在文章结构的讲究上有“起、承、转、合”的概念。
这个结构故事的总结和经典好莱坞电影叙事结构开场、发展、高潮、解决有着神似的相象。
开场(Introduction),在这一部分中编导的主要目的在于“破题”,即介绍剧中明星人物并介绍他的对手,设置一个矛盾或危机。
开场要求“开门见山”,是在富于动作性的冲突中展开的。
任何叙事艺术都以写人为中心,这个“冲突”往往体现为性格的冲突。
影视评论| 影片《魂断蓝桥》的叙事模式与文化意象《魂断蓝桥》以一段忧伤唯美的爱情绝唱感动了全球无数观众。
影片通过英军上尉罗伊·克罗宁与舞女玛拉间凄婉唯美的爱情悲剧, 为观众展示了战争的残酷及传统观念对爱情的摧残。
为凸显影片的悲剧效果和文化性, 导演梅尔文·勒罗伊不但采用了戏剧化叙事模式, 让故事呈现出扣人心弦、一波三折的戏剧效果, 而且还将大量具有象征意蕴的意象元素融于影片中, 引发了观众对爱情、战争、女性等更深层次社会内涵的深入思考。
一、电影《魂断蓝桥》的戏剧性叙事模式首先, 在叙事结构形态方面, 导演采用了传统戏剧性叙事结构, 使故事内容具有高度的逻辑性和稳定性。
虽然以倒叙方式展开, 但是随着主人公罗伊回忆思绪的展开, 观众可以发现影片其实严格遵循着西方传统戏剧的惯例, “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的规范形式。
例如, 电影伊始, 以罗伊桥上手握吉祥符深思的情景拉开整个故事的序幕, 同时对故事的人物、背景、事件进行了模糊的交代。
紧接着, 电影很快就通过伦敦滑铁卢桥上才子佳人的浪漫邂逅为契机, 让观众深陷到一种强烈的浪漫情绪中。
但是为了凸显故事的悲剧效果,导演设置了更多悬念, 以凄惨哀怨的现实代替了浪漫唯美的爱情, 女主人公玛拉听闻罗伊阵亡的消息让其一病不起, 沦落风尘。
女主人公的堕落正式宣告影片进入了高潮阶段。
导演却让故事峰回路转, 罗伊并没有阵亡, 让其和车站拉客的玛拉又一次邂逅。
尽管此时两人仍然相爱, 但是导演却赋予玛拉更多的性格特点, 在传统观念的束缚下, 她在爱情与现实之间不断痛苦地挣扎。
导演用玛拉的死为这段爱情悲剧画上句号。
自玛拉死后, 电影也进入了尾声阶段, 此时又将镜头迅速地拉回到故事序幕阶段, 将镜头聚焦于之前桥上伤心的罗伊, 影片的尾声和序幕此时遥相呼应, 让电影浑然一体。
让观众在爱情和现实之间重新品味这段爱情绝唱, 重新思考玛拉悲剧的原因。
其次, 在叙事情节方面, 导演梅尔文·勒罗伊将大量充满戏剧效果的突然性情节加入叙事结构中, 同时也打破观众对浪漫爱情故事情节的预判。
58外国电影评论Forein Film Review一、故事背景一部电影的故事背景是电影中人物展开活动的大舞台,影响和决定着人物的各种各样的活动。
[1]纵观任何电影电视作品,都会有故事背景做铺垫,一般在电影电视作品正式开始之前会有一个简短的介绍,让观众了解,以便更好地随着演员的表演进入作品中去。
电影《魂断蓝桥》的故事背景主要由三个因素构成:(一)战争战争是《魂断蓝桥》这部电影贯穿始终的大背景,战争可以说是造成男女主人公爱情悲剧的最主要原因,战争促使两人相遇相爱,战争又导致两人阴阳相隔。
在电影中,主人公玛拉的命运也随着战争的开始和结束而彻底改变。
1.相遇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军上尉罗伊回国休假,在即将启程奔赴战场的时候来到滑铁卢大桥上放松心情,邂逅了年轻貌美的芭蕾舞演员玛拉。
玛拉被英俊帅气的罗伊所吸引,并迅速坠入爱河,甚至为了与罗伊约会而被舞蹈团的负责人斥责,但是这并没有阻止玛拉对罗伊的爱恋,沉浸在突然来临的幸福中不能自拔。
2.离别然而,肩负着战争使命的罗伊不得不接受命令奔赴战场,因为突然的战争命令导致两人没有完成结婚,也因为罗伊的被迫离开使得玛拉不仅没有见到自己的爱人,甚至还丢掉了自己的工作,丧失了生活的来源。
这次离别也是之后玛拉悲剧生活的导火索。
3.沦落风尘战争破坏了人们的正常生活,基础设施被破坏,食物来源被切断,物价飞涨,民不聊生。
丢掉了工作的玛拉在得知了罗伊阵亡的消息后一病不起,为了支付高昂的医疗费用,玛拉的朋友凯蒂迫于生活压力而沦为风尘女子。
玛拉病愈后也成为风尘女子,每天靠在街口接客来维持生计,彻底沦为社会底层。
4.重逢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某一天,玛拉与罗伊重逢,罗伊在战争中几经生死最终幸存下来。
战争使得玛拉一度认为自己失去了爱人最终沦落,也是战争使得玛拉重获了爱人,两个相爱的人重新走在一起,虽然双方的爱意并没有丝毫的减弱,但是现实却不再容许两人重温之前的幸福。
电影《魂断蓝桥》故事背景的分析与研究杜亚静【作者简介】杜亚静,女,湖北武汉人,武昌理工学院文法与外语学院讲师,博士,主要从事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研究。
《魂断蓝桥》主要剧情内容简介及赏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魂断蓝桥》主要剧情内容简介及赏析【导语】:《魂断蓝桥》 1940 黑白片 103分钟美国米高梅影片公司摄制导演:茂文勒鲁瓦编剧:塞缪尔纳撒尼尔贝尔曼乔治弗洛切尔摄影:约瑟夫鲁顿伯格主要演员:费雯丽(饰玛拉) 罗伯特泰勒(饰罗伊《魂断蓝桥》1940 黑白片 103分钟美国米高梅影片公司摄制导演:茂文·勒鲁瓦编剧:塞缪尔·纳撒尼尔·贝尔曼乔治·弗洛切尔摄影:约瑟夫·鲁顿伯格主要演员:费雯·丽(饰玛拉) 罗伯特·泰勒(饰罗伊·克罗宁)【剧情简介】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军官罗伊·克罗宁上校外出执勤,途经伦敦滑铁卢桥。
《魂断蓝桥》影视鉴赏教学目标:1、观赏影片,梳理概括情节。
2、学习明确影片中多种艺术手段的运用。
3、体会感人至深的情感如何通过艺术表达出来,了解《魂断蓝桥》在思想上和艺术上所达到的成就。
教学过程:一、导入当我们谈论爱情时,你会想到什么?是大话西游里的紫霞仙子,是幸福终点站里的浪漫邂逅,还是西雅图夜未眠里的电波情缘?自古以来,爱情就是一个说不尽的话题,描写爱情的诗句不胜枚举。
比如……有“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的惆怅;……有“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缠绵;也有“择一城终老,遇一人白首”的初心。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要的不是轰轰烈烈的爱恋,只是一世陪伴的温暖。
正如张嘉佳在《从你的全世界路过》里说的:我希望有个如你一般的人,如山间清爽的风,如古城温暖的光。
从清晨到夜晚,由山野到书房。
只要最后是你,就好!这是现世安稳的幸福,可是当爱情碰上战火,当爱情碰上无奈,又会演绎怎样的回肠荡气呢?二、影片片名——凄美典故电影《魂断蓝桥》英文原名是《Waterloo Bridge》,直译的话就是“滑铁卢桥”。
《魂断蓝桥》故事发生在英国伦敦泰晤士河上的滑铁卢桥,它始建于1817年,是一座9孔石桥,又叫伦敦桥。
可是,到了中国为什么会翻译成“蓝桥”了呢?真正的蓝桥在陕西西安市蓝田县县城西南的蓝溪之上。
魂断蓝桥缘自春秋时期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一种信约的表现,据《庄子.盗跖》中都有记载:“尾生与女子期于桥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
”这则故事后来演变成两个成语:“尾生之信”和“抱柱之信”。
而以后就把爱情之中一方失约而另一方殉情叫做“魂断蓝桥”了。
三、影片的内容分析1、简介影片的演员和导演,及获奖情况。
《魂断蓝桥》发生在一战时期,片中玛拉和罗伊的爱情故事,使人荡气回肠,泪流满面。
这部由罗伯特·泰勒和费雯·丽主演的荧幕大戏,才子佳人的最佳CP,令影片增添无穷魅力荣获:第十三届奥斯卡最佳黑白片、最佳原创音乐奖提名美国百部经典名片之一、“最受欢迎的爱情电影”之一2、梗概故事——爱恨如山,情意难付初见,或许是命中注定,他们是彼此不可逃脱命定。
唱一首悲伤离歌_析《魂酮薛乔》比起喜剧,很多人更爱悲剧。
鲁迅曾说:“悲剧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电影《魂断蓝桥》是•部经典的爱情悲剧,其以第一次世界大战作为背景,将•段缠绵俳恻的爱情故事淋滴尽致地展现给观众。
作为经典佳作,影片除了罗伊与玛拉感人至深的爱情外,它的成功与精巧的故事情节、恰到好处的音乐、娴熟的叙事手法等是分不开的。
音乐旋律;叙事结构:象征意义一、旋律深深:演绎爱情悲欢离合现代主义音乐大师伊戈尔曾说:“电影音乐与电影的关系,就像‘屋子里另一个人正在弹的钢琴曲与你手中读的小说’之间的关系。
”在片中,音乐的恰当运用可以说像一个魔法棒给整部影片带来了神奇的情感效果。
音乐《天鹅湖》曾不止一次运用在世界经典电影中,但在影片中却尤为突出,在影片的许多场景中这一动人的旋律与天鹅主题交织在一起,不仅描绘了主人公的命运,更展现了战争年代两人曲折的爱情故事。
在影片的开头,伴随着柴科夫斯基的《天鹅湖》,女主角玛拉像一只优雅的天鹅在剧场的舞台上翩翩起舞,看到台下的男主角罗伊时,玛拉心中荡起了一层凌漪。
而伴随着音乐跳动的不只是玛拉,更是两颗刚刚萌芽的心。
音乐的节奏轻快明朗,音调起伏错落有致,不仅让观众知道了玛拉的身份职业,同时也将玛拉活泼开朗的性格展示给观众,进一步暗示了罗伊和玛拉的爱情之门正悄悄打开。
苏格兰民歌《友谊地久天长》穿插在整部电影中无疑是充满讽刺意味的,在那样一个充斥着战火硝烟的年代谈地久天长暗含着故事的悲情结局。
也许悲剧从一开始就已经注定,所以欢乐和幸福才显得格外珍贵。
在影片的结尾,即将再次奔赴前线的罗伊拿着吉祥符伫立在两人相遇的滑铁卢大桥,伴随着该音乐和玛拉的旁白,罗伊陷入了无尽的沉思中,仿佛幸福还在昨天。
哀婉的旋律响起再•次向人们诉说玛拉的悲惨命运与两人的凄美爱情。
随着罗伊黯然离去,余音仍久久回响在滑铁卢大桥,似乎依然向人们诉说着悲剧。
作者简介:别梦蝶(1992—),女,湖北荆州人,西北师范大学广播电视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广播电视编导。
《魂断蓝桥》课文赏析教学参考1027 1221《魂断蓝桥》课文赏析一、矛盾冲突推动情节发展《魂断蓝桥》采用的是好莱坞传统戏剧的叙事模式,追求紧张激烈的矛盾冲突。
在《魂断蓝桥》中,不但整部片子贯穿着代表人性美好的爱情和代表人性毁灭的战争之间的主要冲突,而且还分布着其他一些二元对立性质的矛盾。
这些矛盾互相冲突,推动故事情节向前发展,使整个故事发展跌宕起伏,曲折动人。
这个特点在选段中表现得尤其突出。
本文开头,男主人公罗依在桥上邂逅女主人公玛拉,由于空袭,两人一同来到了空间狭小的地下铁站,特定的时空为爱情准备了条件。
因此,可以说空袭为两人爱情创造了时空条件,是爱情的助推力。
如果假设这个力量代表正的方向,那么接下去玛拉说晚上有演出,罗依表示想去观看,就往正方向再添了一把力。
但就在这时候,罗依想起了晚上上校有个宴会,他必须参加。
罗依作为现役上尉军官,上校的邀约有足够的力量阻挡他晚上去看玛拉的演出。
因此,上校的邀约就在推动爱情发展的正方向的对立面设置了一个旗鼓相当的负向力量。
罗依最终能否去看演出取决于两种对立力量冲突的结果,而能否“看演出”这个动作决定了他们之间的爱情是否能够开始。
这是第一对二元对立的矛盾冲突。
第二对矛盾冲突是罗依的邀约和笛尔娃夫人的严格要求。
罗依出现在玛拉演出的剧场,告诉了观众第一对矛盾冲突是以正向力量战胜负向力量而告终。
紧接着罗依用纸条邀约玛拉,但不幸被严格要求的笛尔娃夫人发现,玛拉被迫写了拒绝的回条,罗依在收到纸条后显得非常落寞。
情节发展到这里,反向力量占了上风,罗依正准备离开。
就在此时,正向的帮手出现,玛拉的好朋友凯蒂出来告诉罗依真实情况,并代玛拉接受邀约。
正向力量再次获得胜利,事情朝着有利于主人公爱情的方向发展。
在本文的最后,情节沿着这种方向继续发展,罗依和玛拉在烛光俱乐部深入交谈,翩翩起舞,深情相拥,热烈对吻,确定了爱情关系,正向力量取得胜利。
但就整部影片而言,代表爱情胜利的正向力量不断受到负向力量的掣肘,如战争、死亡、失业、生病等负向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