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室内空间序列设计
- 格式:ppt
- 大小:7.09 MB
- 文档页数:30
【设计‖理念】一室内空间的序列设计所谓室内空间的序列,是指室内空间环境中先后活动的顺序关系。
室内空间布局的序列包括各个空间顺序、流线及方向等因素,每个因素的组合都必须根据室内空间中实用功能和审美功能的要求精心设计。
在室内设计中,合乎逻辑的空间序列是一个连续和谐的整体。
它能引导观者的步履,从一个空间有条不紊地进入另一个空间,提示观者先看什么,再看什么。
不同的室内空间序列给人以不同的印象,或令人震撼,或轻松愉悦,或庄严肃穆。
一个逻辑混杂、杂乱无章的空间布局,不但不能指示观者前进的方向和给人以空间美的享受,而且可能导致观者陷入“迷宫”,令人迷惑不解,晕头转向,烦躁不安。
因此,室内空间的序列设计是建筑设计师和室内设计师必须研究的重要课题。
室内空间的序列设计犹如音乐谱曲或文学创作,也是有一定的创作程序的。
首先是序幕的设计,好的空间序列的入口处,应对里面的空间环境内容作提示性的亮相和展开,要求对观者具有吸引力和冲击力;第二,空间环境内容的展开,即空间序列设计的叙述部分,能起到引导、启示、激发观者审美情绪、动机和功能,通过引人入胜的各个空间,将观者审美欲望徐徐引向高潮;第三,空间环境高潮的设计,即空间序列中主体空间的视觉中心部分,要能使观者通过空间艺术的感染,产生最佳的审美心境;第四,空间序列的尾声,即空间序列由高潮回复转入平静,使观者在审美心理得到满足以后,完成视觉审美心理高潮的惯性,不断追思高潮的余音。
空间序列必须具有整体连续性。
如前所述,无论是雄伟的纪念性建筑群体,还是中小型的住宅单元,每一个建筑空间序列都必须要有一个良好的开端和令人满意的结局。
事实上建筑空间序列在入口处序幕自然拉开,同时也自然而然地引向辅助空间、主空间直至期望空间的结束。
然而,构成空间序列的每一个局部序列都不应孤立地出现,而应建立起彼此不可分割的、和谐的整体关系,并合乎人们视觉心理的逻辑。
空间序列设计的程序应从总序列到分序列,再从分序列回到总序列。
室内设计工程基础(8029)自学考试大纲一、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一)课程的性质和特点本课程是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环境艺术设计(室内设计)专业的必考课程,是为培养和检验考生掌握能从事室内环境艺术设计,建筑装饰与装修能力而设置的专业课之一。
本课程是一门理论,技术与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它是对室内设计实际工程的设计方法,技术要点,制图规范的概括和总结,其核心内容是室内装饰设计基础,室内空间设计基础,室内设计的表达与表现。
在本课程中应当立足于基本原理,基本规范和基本方法,同时也应注意培养考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试卷中的问题将以本课程大纲所确定的识记,领会和简单应用,综合应用的有关要求为依据。
问题不超出大纲的要求。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通过学习本课程,考生将了解室内设计工程基础中所涉及的名词概念含义及相关知识的基本内容;理解室内设计工程基础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能把握相关概念和原理的区别和联系;能应用基本原理分析在设计实践中的相关问题;熟练掌握实际工程的设计方法,技术要点和制图规范,为今后的实际工程的设计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三)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关系学习本课程必须具备建筑初步,装饰材料与构造,室内设计学,应考者才能更好的学习和把握本课程的内容。
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第一章室内设计工程基础导论(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室内设计工程基础及其地位,认识室内设计工程基础研究的内容,掌握室内设计工程基础的特点和学习方法。
(二)课程内容第一节室内工程基础及其地位室内设计工程基础的概念和范围,室内设计工程基础的特征及其性质,室内设计的层面和条件。
第二节室内设计工程基础研究的内容设计的风格与流派,室内空间的环境设计,室内空间设计。
室内人体工程学,室内–1–光环境和室内色彩设计,室内家具,室内设计表现技法,室内设计方法,室内环境材料设计。
第三节室内设计工程基础的特点和方法学科交织的综合性特征,科学合理的技术性特征,应用基础之上的艺术性特征,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设计创新的思维。
室内设计空间序列空间最基本的概念 ( 1 )对空间最早的阐述可追溯到两千年前老子道德经:“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即:实体是具体的物,空虚处起作用。
实体之所以有数量,正因为空虚处为之起作用,借助于“有’创造空间的“无”( 2 )空间的类型:一维空间:即“无(3)“空”二维空问:平面、平而形与“空虚部分’构成,突出“轮廓’的形。
三维空间:立体,突出“量’的感觉,空间量、雕塑是三维空间。
四维空间:体量木身运动部分的空间、被挪动时的空间。
观赏或使用者的空问,作用于周围的空间即“势空空间造型限定的基本形式:中心限定空间:单一的线、面、体在空间中分割作用不强,常以视觉中心出现,通常为雕塑或立体的装置,起到吸引人的注意力的作用。
中心限定的具体形式是设立设立与地面结合,具有凝聚、挺拔、突出的特点,如雕塑、纪念碑等设立与项、墙的结合,产生吸引、收拢的作用。
如屋项内吊挂的饰物、吊灯或墙面的壁画、浮雕、电视墙等,成为空间中的重点部位,起到吸引视觉的作用。
分隔限定空间:天覆、地载、竖断、夹持、合抱、围合。
天覆:具有庇护、遮掩、飘浮、压抑的势态.可与地载、设立、围闭分别结合构成。
空间,城市街道的候车亭、货亭、华盖、遮阳伞、演示空间的舞台、商业展示空间的中心台结构均属此类。
地载:既具平缓、宁静之势、又有起伏、波动之力,其构成形式包括:( 1 )界定区域― 通过构件的材料、肌理、装饰等界定划分明确的区域范围,使其产生领域性、秩序性和诱导性,币道、地毯等均属于此。
( 2 )凸起― 有突现、隆起、具备令人兴奋、具备诱导视线的态势,北京大坛的圈丘、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基座等均属于此。
( 3 )凹陷― 有塌落、隐逸的态势、围台限定性强,池塘、下沉式广场均属于此。
( 4 )架空― 若于“设立”相结合,可构成横断的探海之势,并能产生“天覆’的界定效果,挑台建筑即属于此。
竖断:若在人空间中应用竖断,则与面的应用相似,若在小则具有闸阀般的阻截功效,若与“地载’结合又可产生波动、迁回的势态,其构成形式分为三种: , “I”“T”,“L”。
室内设计原理第一章:室内设计的含义、发展和基本观点1、室内设计的含义——室内设计是根据建筑物的使用性质、所处环境和相应标准,运用物质技术手段和建筑美学原理,创造功能合理、舒适优美、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生活需要的室内环境。
2、室内装饰或装潢、室内装修、室内设计的区别与联系室内装饰或装潢、室内装修、室内设计,是几个通常为人们所认同的,但内在含义实际上是有所区别的词义。
室内装饰或装潢(Interior Ornament or Decoration )——装饰和装潢原义是指“器物或商品外表”的“修饰”,是着重从外表的、视觉艺术的角度来探讨和研究问题。
例如对室内地面、墙面、顶棚等各界面的处理,装饰材料的选用,也可能包括对家具、灯具、陈设和小品的选用、配置和设计。
室内装修(Interior Finishing)——Finishing一词有最终完成的含义,室内装修着重于工程技术、施工工艺和构造做法等方面,顾名思义主要是指土建施工完成之后,对室内各个界面、门窗、隔断等最终的装修工程。
室内设计(Interior Design)——现代室内设计是综合的室内环境设计,它既包括视觉环境和工程技术方面的问题,也包括声、光、热等物理环境以及氛围、意境等心理环境和文化内涵等内容。
第二章:室内设计的内容、分类和方法步骤1、室内设计的内容(1)室内空间组织和界面处理(2)室内光照、色彩设计和材质选用(3)室内内含物——家具、陈设、灯具、绿化等的设计和选用2、室内设计的分类室内设计和建筑设计类同,从大的类别来分可分为:(1)居住建筑室内设计;(2)公共建筑室内设计;(3)工业建筑室内设计;(4)农业建筑室内设计。
3、室内设计的方法和程序步骤(1)大处着眼、细处着手,总体与细部深入推敲(2)从里到外、从外到里,局部与整体协调统一(3)意在笔先或笔意同步,立意与表达并重室内设计的程序步骤——室内设计根据设计的进程,通常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即设计准备阶段、方案设计阶段、施工图设计阶段和设计实施阶段。
室内空间序列设计的客观依据室内空间序列设计是指在室内空间中,通过合理的布局和连接方式,将不同功能区域有机地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流畅、舒适且具有整体性的空间序列。
室内空间序列设计的目标是使人在空间中移动的过程中感受到统一性和连贯性,同时满足使用者的需求和期望。
室内空间序列设计的客观依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功能性:室内空间序列设计首先要满足使用者的功能需求。
不同功能区域之间应有明确的界限和合理的连接方式。
例如,厨房和餐厅应紧密相连,浴室和卧室应有私密的连接通道,客厅和阳台应有便捷的进出口等。
通过合理的功能布局和连接方式,使使用者能够方便地进行各种活动。
2. 空间流线:室内空间序列设计应考虑使用者在空间中的移动路径和方向,形成合理的空间流线。
人们在室内空间中的移动通常按照一定的路径和顺序进行,如进门后先到客厅,然后到餐厅,最后到卧室。
在设计中要避免不必要的转弯和走廊,保持空间流线的连续性和流畅性。
3. 视觉导引:室内空间序列设计应通过视觉元素引导使用者的目光和注意力。
通过合理的摆放家具、灯光和装饰物等视觉元素,使使用者在空间中的移动过程中能够自然而然地产生视觉导引,进一步强化空间的连贯性和整体性。
例如,在一个长方形客厅中,可以通过在远端设置一组吸引人的装饰画或花艺来引导使用者的目光,使其自然地朝着所期望的方向移动。
4. 比例与尺度:室内空间序列设计中的各个功能区域应具有适当的比例和尺度关系。
在设计中要注意不同功能区域之间的大小、高度和宽度的协调性,避免出现大小不一致或比例失衡的情况。
合理的比例和尺度关系能够增强空间的整体感和舒适感。
总之,室内空间序列设计的客观依据包括功能性、空间流线、视觉导引和比例与尺度等方面。
只有在考虑到这些依据的基础上,设计师才能够创造出生动、全面、具有指导意义的室内空间序列。
这样的设计不仅能够满足使用者的需求和期望,还能够为他们提供一个舒适、流畅和愉悦的空间体验。
室内设计空间序列空间最基本的概念 ( 1 )对空间最早的阐述可追溯到两千年前老子道德经:“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即:实体是具体的物,空虚处起作用。
实体之所以有数量,正因为空虚处为之起作用,借助于“有’创造空间的“无”( 2 )空间的类型:一维空间:即“无(3)“空”二维空问:平面、平而形与“空虚部分’构成,突出“轮廓’的形。
三维空间:立体,突出“量’的感觉,空间量、雕塑是三维空间。
四维空间:体量木身运动部分的空间、被挪动时的空间。
观赏或使用者的空问,作用于周围的空间即“势空空间造型限定的基本形式:中心限定空间:单一的线、面、体在空间中分割作用不强,常以视觉中心出现,通常为雕塑或立体的装置,起到吸引人的注意力的作用。
中心限定的具体形式是设立设立与地面结合,具有凝聚、挺拔、突出的特点,如雕塑、纪念碑等设立与项、墙的结合,产生吸引、收拢的作用。
如屋项内吊挂的饰物、吊灯或墙面的壁画、浮雕、电视墙等,成为空间中的重点部位,起到吸引视觉的作用。
分隔限定空间:天覆、地载、竖断、夹持、合抱、围合。
天覆:具有庇护、遮掩、飘浮、压抑的势态.可与地载、设立、围闭分别结合构成。
空间,城市街道的候车亭、货亭、华盖、遮阳伞、演示空间的舞台、商业展示空间的中心台结构均属此类。
地载:既具平缓、宁静之势、又有起伏、波动之力,其构成形式包括:( 1 )界定区域― 通过构件的材料、肌理、装饰等界定划分明确的区域范围,使其产生领域性、秩序性和诱导性,币道、地毯等均属于此。
( 2 )凸起― 有突现、隆起、具备令人兴奋、具备诱导视线的态势,北京大坛的圈丘、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基座等均属于此。
( 3 )凹陷― 有塌落、隐逸的态势、围台限定性强,池塘、下沉式广场均属于此。
( 4 )架空― 若于“设立”相结合,可构成横断的探海之势,并能产生“天覆’的界定效果,挑台建筑即属于此。
竖断:若在人空间中应用竖断,则与面的应用相似,若在小则具有闸阀般的阻截功效,若与“地载’结合又可产生波动、迁回的势态,其构成形式分为三种: , “I”“T”,“L”。
室内空间设计的序列起始阶段:该阶段是序列的开始,它预示着将要展开的内容,应具有足够的吸引力和个性。
过渡阶段:它是起始后的承接阶段,又是高潮阶段的前奏,在序列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序列中关键一环。
它对最终高潮出现具有引导、启示、酝酿、期待及引人入胜等作用。
高潮阶段:高潮阶段是全序列的中心,是序列的精华和目的所在,也是序列艺术的最高体现。
在设计时应考虑期待后的心理满足和激发情绪推达高峰。
终结阶段:有高潮恢复平静,是终结阶段的主要任务。
良好的结束有利于对高潮的追思和联想。
良好的建筑空间序列设计,宛似一部完整的乐章、动人的诗篇。
空间序列的不同阶段和写文章一样,有起、承、转、合;和乐曲一样,有主题,有起伏,有高潮,有结束;也和剧作一样,有主角和配角,有矛盾双方的对立面,也有中间人物。
通过建筑空间的连续性和整体性给人以强烈的印象、深刻的记忆和美的享受。
但是良好的序列章法还是要靠通过每个局部空间的装修、色彩、陈设、照明等一系列艺术手段的创造来实现的。
因此,空间序列的设计手法非常重要。
空间序列的全过程就是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空间过渡。
对不同序列阶段,在空间处理上各有不同,造成不同的空间气氛,但又彼此联系,前后衔接,形成按照章法要求的统一体。
,空间序列的构思是通过若干相联系的空间,构成彼此有机联系,前后连续的空间环境,它的构成形式随功能要求而不同。
如中国园林中“山穷水尽”、“柳暗花明”、“别有洞天”“先抑后扬”“迂回曲折”、“豁然开朗”等空间处理手法,都是采用过渡空间将若干相对独立的空间有机的联系起来,并将视线引向高潮。
一般来说,在高潮阶段出现以前,一切空间过渡的形势可能也应该有所区别,但在本质上应基本一致,强调共性,因以统一的手法为主。
但作为紧接高潮前准备的过渡空间往往采用对比的手法,先收后放、先抑后扬等用以强调和突出高潮的到来。
统一对比的建筑构图原则同样可以运用在室内空间处理上。
例:苏州留园:留园分四个景区(中、东、西、北部),每个景区既各有特色,又相互联系贯通,缱绻徘徊之间,令人留连忘返。
《室内空间设计》第章课件 (二)- 《室内空间设计》第章课件简介- 室内空间设计的基本原则- 室内空间设计的流程- 室内空间设计的实例分析《室内空间设计》第章课件简介:室内空间设计是指在室内环境中,通过设计、布局和装饰等手段,创造出符合人们生活、工作和娱乐等需求的空间环境。
本章课件将介绍室内空间设计的基本原则、流程以及实例分析等内容。
室内空间设计的基本原则:1.功能性原则:室内空间设计必须满足使用功能的要求,如合理布局、便于使用等。
2.美学原则:室内空间设计应具有美感和艺术性,如色彩搭配、风格选择等。
3.人性化原则:室内空间设计应考虑人的需求和习惯,如人体工学、环保等。
4.经济性原则:室内空间设计应考虑成本和效益,如节约空间、合理选材等。
室内空间设计的流程:1.确定需求:了解客户的需求和使用习惯,确定设计目标。
2.空间规划:根据客户需求和空间大小,进行功能分区和空间布局。
3.材料选择:根据设计风格和客户需求,选择合适的装饰材料和家具。
4.装饰设计:根据设计风格和客户需求,进行色彩搭配、家具摆放和配饰选择等。
5.施工管理:监督施工进度和质量,确保设计效果的实现。
室内空间设计的实例分析:以一间客厅的设计为例,首先需要了解客户的需求和使用习惯,确定设计目标。
然后进行空间规划,将客厅分为休闲区、娱乐区和用餐区等功能分区,并进行空间布局。
接下来选择合适的装饰材料和家具,如地板、墙纸、沙发、电视柜等。
根据设计风格和客户需求,进行色彩搭配、家具摆放和配饰选择等。
最后监督施工进度和质量,确保设计效果的实现。
住宅区空间序列的设计【摘要】本项目位于一个独立的区域。
北侧市道路,其余三面为现状低矮的居住建筑。
在这样的一个区域,力图创造出一片居住环境优美、密度较大又不宜太过彰显突兀的城市住区空间。
【关键词】序列; 聚落; 拼贴; 色彩【Abstract 】this project is located in a separate area. The north road, the other three face to the present low residential building. In such an area, trying to create a beautiful residence environment, density bigger and should not be too abrupt to reveal the space city residential areas.【Keywords 】Sequence; Settlement; Collage; Colour1 引言笔者选择了应用空间序列的方式来布局,尽可能地在提高整体建筑规模的前提下,营造更为舒适的公共绿化空间。
正因为整个住区用地范围较小,则可更为完整地体现空间序列感(见图1)图1 效果图2 设计主题———聚落•拼贴•色彩(见图2、图3)图2 图底关系图3 总平面图1)住宅区形成向心的“聚落”———“一轴”“、一中心”“、两带”、“两序列”。
“一轴”———住宅部分的地块为南北向的长方形,所以在规划设计时考虑沿中轴形成南北贯穿的中轴线,其两侧的建筑在体量上基本对称。
“一中心”———住宅小区中心绿地所形成的景观中心。
它是住宅小区主入口景观大道与南北中心轴线的交汇点。
中心绿地南北两侧为两栋朝向中心绿地的翼状高层住宅。
“两带”———关于中心轴对称,为串联小区南北向的景观通路。
它形成住宅区内的平面机理,划分区域,是构图中最为重要的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