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相对论复习提纲讲解
- 格式:ppt
- 大小:2.12 MB
- 文档页数:41
⼤学物理上册(第五版)重点总结归纳及试题详解第⼗五章狭义相对论基础第⼗五章狭义相对论基础⼀、基本要求1. 理解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的两个基本假设。
2. 了解洛仑兹变换及其与伽利略变换的关系;掌握狭义相对论中同时的相对性,以及长度收缩和时间膨胀的概念,并能正确进⾏计算。
3. 了解相对论时空观与绝对时空观的根本区别。
4. 理解狭义相对论中质量和速度的关系,质量和动量、动能和能量的关系,并能分析计算⼀些简单问题。
⼆、基本内容1.⽜顿时空观⽜顿⼒学的时空观认为,物体运动虽然在时间和空间中进⾏,但时间的流逝和空间的性质与物体的运动彼此没有任何联系。
按⽜顿的说法是“绝对空间,就其本性⽽⾔,与外界任何事物⽆关,⽽永远是相同的和不动的。
”,“绝对的,真正的和数学的时间⾃⼰流逝着,并由于它的本性⽽均匀地与任何外界对象⽆关地流逝着。
”以上就构成了⽜顿的绝对时空观,即长度和时间的测量与参照系⽆关。
2.⼒学相对性原理所有惯性系中⼒学规律都相同,这就是⼒学相对性原理(也称伽利略相对性原理)。
⼒学相对性原理也可表述为:在⼀惯性系中不可能通过⼒学实验来确定该惯性系相对于其他惯性系的运动。
3. 狭义相对论的两条基本原理(1)爱因斯坦相对性原理:物理规律对所有惯性系都是⼀样的,不存在任何⼀个特殊的(例如“绝对静⽌”的)惯性系。
爱因斯坦相对论原理是伽利略相对性原理(或⼒学相对性原理)的推⼴,它使相对性原理不仅适⽤于⼒学现象,⽽且适⽤于所有物理现象。
(2)光速不变原理:在任何惯性系中,光在真空中的速度都相等。
光速不变原理是当时的重⼤发现,它直接否定了伽利略变换。
按伽利略变换,光速是与观察者和光源之间的相对运动有关的。
这⼀原理是⾮常重要的。
没有光速不变原理,则爱因斯坦相对性原理也就不成⽴了。
这两条基本原理表⽰了狭义相对论的时空观。
4. 洛仑兹变换()--='='='--='2222211c u xc u t t z z y y c u ut x x (K 系->'K 系)()-'+'='='=-'+'=2222211c u x c u t t z z y y c u t u x x (K 系->'K 系)令u c β=,γ=①当0→β,γ=1得ut x x -=',,',','t t z z y y ===洛仑兹变换就变成伽利略变换。
大一相对论知识点相对论是物理学中的重要分支之一,它主要研究物体在高速运动或强引力场中的行为规律。
相对论由爱因斯坦在20世纪初提出,引起了物理学界的广泛关注和深入研究。
本文将介绍大一相对论学习中的重点知识点,帮助读者全面了解相对论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一、狭义相对论狭义相对论是相对论的基础,它基于两个基本原理:光速不变原理和等效原理。
狭义相对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知识点:1. 雷射定理雷射定理指出,任何惯性系中的物体在光速下运动时,其时间、空间坐标和质量都会发生变化。
特别地,物体的质量会随着速度的增加而增加,达到光速时将无穷大。
2. 同步时钟的变化相对论认为,在高速运动的物体中,同步时钟会发生变化。
当一个时钟以接近光速的速度运动时,相较于静止状态下的时钟,它的时间会变慢。
3. 空间收缩效应相对论还指出,当物体以接近光速的速度运动时,物体的长度会相对于静止状态下的长度而言发生收缩。
这一现象被称为空间收缩。
二、广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是相对论的拓展,它主要研究强引力场中物体的运动规律。
广义相对论的重点知识点如下:1. 弯曲时空广义相对论认为,物体的质量和能量会使时空发生弯曲。
这种弯曲会导致物体在强引力场中的非惯性运动,即所谓的“自由落体”运动。
2. 引力波引力波是广义相对论的重要预测之一。
它是一种类似于电磁波的波动,由大质量物体在运动或碰撞中产生。
引力波的探测对于验证相对论的正确性非常重要。
3. 黑洞和奇点广义相对论预测了黑洞的存在,它是一种极高密度物体,引力场极其强大,连光都无法逃离。
此外,广义相对论还预言了奇点的存在,奇点是时空曲率无限大的点,这使得相对论在奇点附近失效。
三、相对论与实际应用相对论不仅仅是理论研究的范畴,它在实际应用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以下是相对论在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应用:1. 卫星导航系统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NSS)的运行离不开相对论的修正。
由于卫星在高速运动中,相对论效应对导航信号传输的精确性有重要影响,必须进行修正。
第十四章相对论在第一册中讲过的牛顿力学,只适用于宏观物体低速运动,高速运动的物体则使用相对论力学。
相对论内的理论)般参照系包括引力场在广义相对论(推广到一性参照系的理论)狭义相对论(局限于惯本章只介绍狭义相对论§14-1伽利略变换式牛顿绝对时空观一、力学相对性原理力学定律在一切惯性系中数学形式不变理解:体现对称性思想——对于描述力学规律而言,一切惯性系彼此等价。
在一个惯性系中所做的任何力学实验,都不能判断该惯性系相对于其它惯性系的运动。
二、伽利略变换概念介绍:事件:是在空间某一点和时间某一时刻发生的某一现象(例如:两粒子相撞)。
事件描述:发生地点和发生时刻来描述,即一个事件用四个坐标来表示)(t,z,y,x如图所示,有两个惯性系S,'S,相应坐标轴平行,'S相对S以v沿'x正向匀速运动,0=='tt时,O与'O重合。
现在考虑p点发生的一个事件:⎩⎨⎧)时空坐标为(系观察者测出这一事件)时空坐标为(系观察者测出这一事件'''''t ,z ,y ,x S t ,z ,y ,x S按经典力学观点,可得到两组坐标关系为⎪⎪⎩⎪⎪⎨⎧===-=t t z z y y vt x x '''' 或 ⎪⎪⎩⎪⎪⎨⎧===+=''''t t z z y y vtx x (14-1)式(14-1)是伽利略变换及逆变换公式。
三、绝对时空观1、时间间隔的绝对性设有二事件1P ,2P ,在S 系中测得发生时刻分别为1t ,2t ;在'S 系中测得发生时刻分别为't 1,'t 2。
在S系中测得两事件发生时间间隔为12t t t -=∆,在'S 系测得两事件发生的时间间隔为'''tt t 12-=∆。
11t t '=,22t t '=,∴t t '∆∆=。
大学物理相对论总结大学物理知识点总结大学物理机械波总结大学物理复习资料转动定律篇一:大学物理_相对论总结时间、空间与运动———狭义相对论及其伟大科学意义航空航天与力学学院工程力学系前言:在这一学期的普通物理学课程中,我们开始学习现代物理学的相关知识,尤其是相对论和量子物理学部分,虽然有些难以理解但真的激起了我很大的探究兴趣.我在课下查阅了很多关于相对论的知识,在这学期即将结束的时候在这里做一下总结和梳理,并以此来表达我在着一个学期中对物理学学习的心得与体会.以下就是我对狭义相对论的学习梳理. 爱因斯坦1905年创立的划时代的狭义相对论,发现了时间和空间与运动的相对性关系,建立了以实验事实为基础的适用于全部物理学和自然科学的新的相对时空理论及其新的运动学定律,从而彻底推翻了统治物理学已二百多年的牛顿的绝对时空理论,成为物理学、自然科学和哲学史上一次最伟大的科学革命.从狭义相对论的相对时空结构理论得出的最令人叹为观止,也最令人惊奇的结论,是最深刻地揭示了自然界最深层的一个极为神奇而又非常有趣的现象和基本规律:时空的相对性结构是一切自然界定律对相对运动保持其不变性和对称性的基础,也是自然界因果关系成立的基础.没有时空的相对性结构就没有自然界定律对运动的不变性和对称性,也没有自然界的因果关系,反之亦然.正是两者的辩证统一构成和展示了自然界的和谐性和统一性.有人认为狭义相对论证明了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只有相对真理,没有绝对真理,这完全是一种误解.狭义相对论只是相对时空结构理论,只是证明了时间和空间是相对性的,而不是绝对的,只是证明了正是时空的相对性结构保证了一切自然界定律对运动的不变性和对称性,并没有否定自然界定律的不变性和绝对性.为此,爱因斯坦在多年内一直把狭义相对论称之为相对性原理,用以强调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结构,1915年起才开始称之为狭义相对论,以区别于广义相对论.1 物理学的三大革命19世纪末,由于实验和理论研究的深入发展,发现了一系列新的物理现象,诸如X射线、放射性、塞曼效应、电子等,利用已有的经典物理学理论无法作出解释,使物理学陷入了空前危机,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革命性转折时期.因此,在20世纪初物理学相继发生了三次史无前例的伟大革命,这就是狭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和量子论革命,革命性地改变了物理学的公理基础和概念结构.狭义相对论发现了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结构,建立了新的相对时空结构理论及其新的运动学定律,改变了人类对时间和空间的认识.广义相对论则揭示了四维弯曲时空几何结构与引力的关系,建立了新的引力场理论,由此建立了科学地研究宇宙起源、演化及其结构的现代宇宙学.量子论则深化了对物质微观结构的认识,建立了研究微观粒子运动规律的量子力学,有力地促进了分子和原子物理学、固体物理学、核物理学和基本粒子物理学以及化学等学科的飞跃发展.三大革命开辟了现代物理学的研究及其新纪元,为现代高科技发展奠定了牢固的理论基础.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革命是爱因斯坦一人独力完成的,他对量子论革命也作出了至关重要的开创性贡献.因此,爱因斯坦的伟大科学成就被举世一致公认为物理学和科学史上非常罕见的奇迹,爱因斯坦也被公认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物理学家和科学大师. 划时代的狭义相对论是爱因斯坦在1905年创立的,也是他在科学征途上攀登的第一座科学高峰.当时他才26岁,跨出大学校门只短短5年,但已充分展示了他非凡的科学天才.由于发现和建立了适用于全部物理学和自然科学的新的相对时空结构理论及其新的运动学定律,不但圆满解决了长久以来困扰物理学界的麦克斯韦电动力学不能应用于运动物体的问题,也解决了力学与电动力学在相对运动上的不对称性,为物理学理论的统一迈出了新的一步,由此发现了自然界一系列的新奇定律,脱颖而出,因此爱因斯坦也很快成为科学界刮目相看的一颗光芒灿然的科学新星.2 牛顿的绝对时空观时间和空间是一切物质存在、运动和相互作用的基础,一切自然界现象和事件都是在时间和空间中发生的.因此时间和空间概念是物理学和一切自然科学描述自然界现象和事件的基础.物理学中的时间和空间概念起源于17世纪的伽利略和牛顿.牛顿在其伟大著作《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一书中指出“绝对的、真正的、数学的时间,就其本性而言是永远均匀地流逝,与一切外界事物无关的”.又指出“绝对空间就其本性而言,是永远处处相同和不动的,与一切外界事物无关的”.一般称之为牛顿的绝对时空.绝对时空最鲜明的特点是时间和空间结构都与运动和一切外界事物无关,是绝对的,永远不变的.绝对时空也是牛顿力学定律对一切匀速运动保持其不变性和对称性的基础. 牛顿的绝对时空在物理学中的体现和应用,是伽利略相对性原理及其数学表示式伽利略变换,也称为伽利略运动学.相对性原理是关于时间和空间与运动关系的原理.在物理学中一般利用坐标系来定义和描述物体的静止和运动状态,坐标系是时间和空间坐标的组合.最常用的一种坐标系是适合牛顿惯性定律的惯性坐标系(一般简称为惯性系).伽利略变换就是描述时间和空间在一切惯性坐标系内与运动关系的数学形式,其中时间不受运动和外界事物的影响,是绝对的,不变的;物体的空间位置虽随运动而变化,但牛顿认为这种相对空间只是绝对空间的可动部份或者量度,而绝对空间本身则是永远处处相同和不动的.牛顿力学定律完全适合伽利略相对性原理,对伽利略变换保持其不变性和对称性,都不受坐标系或者观察者运动状态的影响,因此两者共同构成了一个逻辑一致的理论体系. 牛顿的绝对时空观由于没有任何实验事实作为依据,因此从其问世之后曾经不断遭到其同时代学者及以后历代学者的批判.19世纪末叶,奥地利著名物理学家和实证主义哲学家马赫,更从实证主义出发,对牛顿的绝对时空概念进行了系统而深刻的批判,认为一切物理学定律和物理理论都只能包含可观测量,而不应包含不可观测量,牛顿的绝对时空由于没有任何观测事实依据,应从力学和所有物理学中彻底清除出去.由于马赫及其他学者的批判,至19世纪末开始形成了两个明确认识:一是牛顿力学定律并不是了解一切物理现象的先决条件或前提;二是把一切物理现象纳入牛顿力学框架,也不是人类理性的要求.马赫的批判对爱因斯坦青年时代思想的发展有深远影响,对他后来创立狭义相对论的相对时空理论无疑有重要启发意义.因此爱因斯坦一直对马赫给予了很高评价,称赞马赫的批判给他留下了持久而深刻的印象.他认为马赫的伟大之处是他不折不挠的怀疑主义和独立精神.但在爱因斯坦之前,从未有人提出过以实验事实为依据的科学的时空理论,来取代牛顿形而上学的绝对时空理论. 实际上,牛顿的绝对时空理论并非是毫无经验事实依据的无稽之论.绝对时空观不但完全符合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从未觉察到时间和空间本身有任何变化的直接感觉经验,而且在低速情况下也有其牢固的实验基础.因为在低速情况下,由于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结构而产生的相对论效应一般极其微小,不但测量不出来,也不产生任何影响,只有在接近光速的高速物理现象中相对论效应才起着重要作用.正是由于这些原因,至19世纪末的二百多年内,牛顿的绝对时空和牛顿力学定律从未受到过任何实验事实的冲击和挑战,可以圆满地成功地应用于行星运动以及一切宏观物体的运动,今天也仍然如此.因此,在过去二百年中,牛顿力学在物理学的各个领域都取得了令人瞩目和惊异的伟大成就,一直被公认为是全部物理学甚至是整个自然科学的统一基础.物理学家一直试图把全部物理学都统一到力学框架内,从力学定律推导出一切物理学定律,由此建立对自然界的统一力学世界观.但是,麦克斯韦电动力学和光学实验的发展,从根本上动摇了力学作为全部物理学和自然科学牢固基础的教条式信念.3 狭义相对论的伟大科学意义狭义相对论的伟大科学意义爱因斯坦创立划时代的狭义相对论的论文有一个朴实无华的简单题目《论运动物体电动力学》这也是当时物理学界共同关心和研究的热门课题.但只有爱因斯坦建立了全新的相对时空结构理论及其新的运动学定律,才使这一问题圆满解决.这篇论文也是科学史上最具有特色的论文,不但其科学内容的革命性和创造性以及所展示的非凡物理洞察力和新思维是科学史上十分罕见的,而且其理论结构也构成了一个从最少基本原理出发的既完美又自洽一致的逻辑演绎体系.为此,爱因斯坦强调指出,狭义相对论体现了理论科学在现代发展的基本特征,也更接近于一切科学的伟大目标,即从最少的假设或者公理出发,通过逻辑演绎方法,概括最多的经验事实.又指出,过去适用于科学发展早期的占主导地位的归纳法,正在让位于探索性的演绎法.狭义相对论正是爱因斯坦倡导的逻缉演绎法的一个典范.现在演绎法已成现代理论物理学发展的主要模式.再者,其文体风格也十分特殊,没有引用任何。
高考物理最新近代物理知识点之相对论简介知识点总复习含解析一、选择题1.麦克斯书认为:电荷的周围存在电场,当电荷加速运动时,会产生电磁波。
受此启发,爱因斯坦认为:物体的周围存在引力场,当物体加速运动时,会辐射出引力波。
爱因斯坦提出引力波的观点,采用了()A.类比法B.观察法C.外推法D.控制变量法2.在地面附近有一高速飞行的宇宙飞行器,地面上的人和宇宙飞行器中的宇航员观察到的现象,正确的是A.地面上的人观察到宇宙飞行器变短了B.地面上的人观察到宇宙飞行器变长了C.宇航员观察到宇宙飞行器内的时钟变慢了D.宇航员观察到宇宙飞行器内的时钟变快了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A.物体做受迫振动时,振幅与物体本身无关B.光纤通信是激光和光导纤维相结合实现的C.火车以接近光速通过站台时车上乘客观察到站台上的旅客变矮D.全息照相技术是光的衍射原理的具体应用4.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核裂变与核聚变都伴有质量亏损,亏损的质量转化成能量B.β射线和光电效应中逸出的电子都是原子核衰变产生的C.真空中的光速在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都是相同的,与光源、观察者间的相对运动没有关系D.原子核所含核子单独存在时的总质量不小于该原子核的质量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A.机械波和电磁波都能在真空中传播B.光的干涉和衍射说明光是横波C.铁路、民航等安检口使用红外线对行李内物品进行检测D.狭义相对论指出,物理规律对所有惯性参考系都一样6.下列关于近代物理的说法,正确的是A.玻尔理论成功解释了各种原子发出的光谱B.能揭示原子具有核式结构的事件是氢原子光谱的发现C.光电效应实验现象的解释使得光的波动说遇到了巨大的困难D.质能方程2=揭示了物体的能量和质量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确定关系,提出这一方E mc程的科学家是卢瑟福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光速不变原理指出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在不同惯性参考系中都是不同的B.变化的电场一定产生变化的磁场,变化的磁场一定产生变化的电场C.在光的双缝干涉实验中,若仅将入射光由红光改为绿光,则干涉条纹间距变宽D.声源与观察者相对靠近时,观察者所接收的频率大于声源振动的频率8.关于爱因斯坦质能方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中是物体以光速运动的动能B.是物体的核能C.是物体各种形式能的总和D.是在核反应中,亏损的质量和能量的对应关系9.如图所示是黑洞的示意图,黑洞是质量非常大的天体,由于质量很大,引起了其周围的时空弯曲,从地球上观察,我们看到漆黑一片。
大学物理易考知识点相对论基本概念相对论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包括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
它的提出彻底改变了我们对于时间、空间和质量的认识。
在大学物理的考试中,相对论是一个重要的考察内容,而相对论的基本概念是大学物理易考的知识点之一。
本文将介绍相对论的基本概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知识点。
1. 相对论的起源相对论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当时经典物理学的理论框架已经比较完善,包括牛顿力学、电磁学等。
然而,科学家们在实际观测和实验中发现了一些无法用经典理论解释的现象,这促使他们提出了一种新的理论框架来解释这些现象。
爱因斯坦在1905年提出了狭义相对论,进一步推动了相对论的发展。
2. 狭义相对论的基本概念狭义相对论是相对论的基础,它主要探讨的是在惯性系中的物理规律。
以下是狭义相对论的几个基本概念:2.1 等效原理狭义相对论的等效原理认为,所有惯性系中的物理定律都具有相同的形式,即物理学的基本定律在不同的惯性系下是等效的。
2.2 光速不变原理光速不变原理是相对论的核心概念之一,它指出光速在任何惯性系中都是恒定的,与观察者的运动状态无关。
这一原理颠覆了牛顿力学中时间和空间的观念。
2.3 雷射尔变换由于光速不变原理的存在,狭义相对论引入了雷射尔变换,用于描述不同惯性系之间的时间、空间和动量等物理量的关系。
雷射尔变换运用了洛伦兹因子,涉及到时间膨胀、长度收缩和质量增加等概念。
3. 广义相对论的基本概念广义相对论在狭义相对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主要研究的是引力和物质在时空中的作用。
以下是广义相对论的几个基本概念:3.1 时空弯曲广义相对论认为质量和能量会使时空弯曲,形成引力场。
物体在引力场中的运动不再是沿直线运动,而是沿着弯曲的时空轨迹运动。
3.2 等效原理的推广广义相对论将等效原理推广到了非惯性系中,即在受到引力场影响的参考系中的物理定律也是等效的。
这一原理扩展了狭义相对论中的等效原理。
3.3 万有引力定律的修正广义相对论修正了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在强引力场中提出了爱因斯坦场方程,描述了时空的曲率与引力场的关系。
⼤学物理相对论复习资料狭义相对论基本内容⼀、狭义相对论的基本原理1. 迈克⽿逊实验迈克⽿逊莫雷实验的⽬的是测定地球相对以太的速度,实验结果:地球相对以太的速度为零,当时的物理理论不能解释该实验结果。
2. 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的基本假设相对性原理:物理学定律在所有的惯性系中形势都是相同的,即⼀切惯性系都是等价的。
光速不变原理:在所有的惯性系中,真空中(⾃由空间)光速具有相同的量值c 。
⼆、狭义相对论时空观1. 洛仑兹变换⼀个事件在惯性系S 中的时空坐标为(x, y, z, t),在沿x 轴以速度v 匀速运动的另⼀惯性系S '中的时空坐标为()x ,y ,z ,t ''''(0t t '==时刻两惯性系原点重合且相应轴重合),则该事件的时空坐标的变换关系称为洛仑兹变换:=-===-2'('''(x x vt y y z z v t t x c或?=+=??==+??2('''('x x vt y y z z v t t x c2. 同时是相对的两个事件在⼀个惯性系中同时同地发⽣,在⼀切惯性系中该两事件必同时同地发⽣;两个事件在⼀个惯性系中不同地点同时发⽣,在其它惯性系中该两事件不⼀定同时发⽣。
3. 时钟变慢(时间变缓)在⼀个惯性系中同⼀地点先后发⽣的两事件,在该惯性系静⽌的时钟测得的时间间隔为固有时间0τ,在另⼀相对该惯性系以速度v 匀速运动的时钟测得的时间间隔为t ?,两者的关系为?γττ==0t 。
4. 尺缩短(长度收缩)观测者与尺相对静⽌时测得尺长称固有长度0L ,观测者沿尺长⽅向以速度v 匀速运动时测得尺长为L ,两者关系为=L L 观察者垂直于尺长⽅向以速度v 匀速运动时测得尺长为L ',0L L '=。
5. 狭义相对论时空观与经典时空观的⽐较当v c 时在x ≯ct 的时空范围内洛仑兹变换转化为伽利略变换,经典时空观是上述条件下狭义相对论时空观的极限。
第14章狭义相对论基础自从十七世纪,牛顿的经典理论形成以后,直到二十世纪前,它在物理学界一直处于统治地位.历史步入二十世纪时,物理学开始深入扩展到微观高速领域,这时发现牛顿力学在这些领域不再适用.物理学的发展要求对牛顿力学以及某些长期认为是不言自明的基本概念作出根本性的改革.从而出现了相对论和量子理论.本章介绍相对论的基本知识,在下章里将介绍量子理论的基本知识.§14.1 狭义相对论产生的历史背景一、力学相对性原理和经典时空观力学是研究物体运动的.物体的运动就是它的位置随时间的变化.为了定量研究这种变化,必须选择适当的参考系,而力学概念以及力学规律都是对一定的参考系才有意义的.在处理实际问题时,视问题的方便,我们可以选择不同的参考系.相对于任一参考系分析研究物体的运动时,都要应用基本的力学规律,这就要问对于不同的参考系,基本力学定律的形式是完全一样的吗?同时运动既然是物体位置随时间的变化,那么无论是运动的描述或是运动定律的说明,都离不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因此与上述问题紧密联系而又更根本的问题是:相对于不同的参考系,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结果是一样的吗?物理学对于这些根本性问题的解答,经历了从牛顿力学到相对论的发展.在牛顿的经典理论中,对第一个问题的回答,早在1632年伽利略曾在封闭的船舱里仔细的观察了力学现象,发现在船舱中觉察不到物体的运动规律和地面上有任何不同.他写到:“在这里(只要船的运动是等速的),你在一切现象中观察不出丝毫的改变,你也不能根据任何现象来判断船是在运动还是停止,当你在地板上跳跃的时候,你所通过的距离和你在一条静止的船上跳跃时通过的距离完全相同,”.据此现象伽利略得到如下结论:在彼此作匀速直线运动的所有惯性系中,物体运动所遵循的力学规律是完全相同的,应具有完全相同的数学表达式.也就是说,对于描述力学现象的规律而言,所有惯性系都是等价的,这称为力学相对性原理.对第二个问题的回答,牛顿理论认为,时间和空间都是绝对的,可以脱离物质运动而存在,并且时间和空间也没有任何联系.这就是经典的时空观,也称为绝对时空观.这种观点表现在对时间间隔和空间间隔的测量上,则认为对所有的参考系中的观察者,对于任意两个事件的时间间隔和空间距离的测量结果都应该相同.显然这种观点符合人们日常经验.依据绝对时空观,伽利略得到反映经典力学规律的伽利略变换.并在此基础上,得出不同惯性参考系中物体的加速度是相同的.在经典力学中,物体的质量m又被认为是不变的,据此,牛顿运动定律在这两个惯性系中的形式也就成为相同的了,这表明牛顿第二定律具有伽利略变换下的不变性.可以证明,经典力学的其他规律在伽利略变换下也是不变的.所以说,伽利略变换是力学相对性原理的数学表述,它是经典时空观念的集中体现.二、狭义相对论产生的历史背景和条件19世纪后期,随着电磁学的发展,电磁技术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同时对电磁规律的更加深入的探索成了物理学研究的中心,终于导致了麦克斯韦电磁理论的建立.麦克斯韦方程组是这一理论的概括和总结,它完整的反映了电磁运动的普遍规律,而且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揭示了光的电磁本质.这是继牛顿之后经典理论的又一伟大成就.光是电磁波,由麦克斯韦方程组可知,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率为m/s 1098821800⨯=εμ=.c 它是一个恒量,这说明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率与光传播的方向无关.按照伽利略变换关系,不同惯性参考系中的观察者测定同一光束的传播速度时,所得结果应各不相同.由此必将得到一个结论:只有在一个特殊的惯性系中,麦克斯韦方程组才严格成立,即在不同的惯性系中,宏观电磁现象所遵循的规律是不同的.这样以来,对于不可能通过力学实验找到的特殊参考系,现在似乎可以通过电磁学、光学实验找到,例如若能测出地球上各方向光速的差异,就可以确定地球相对于上述特殊惯性系的运动.为了说明不同惯性系中各方向上光速的差异,人们不仅重新研究了早期的一些实验和天文观察,还设计了许多新的实验.迈克耳孙——莫雷实验就是最早设计用来测量地球上各方向光速差异的著名实验.然而在各种不同条件下多次反复进行测量都表明:在所有惯性系中,真空中光沿各个方向上传播的速率都相同,即都等于c.这是个与伽利略变换乃至整个经典力学不相容的实验结果,它曾使当时的物理学界大为震动.为了在绝对时空观的基础上统一的说明这个实验和其他实验结果,一些物理学家,如洛伦兹等,曾提出各种各样的假设,但都未能成功.1905年,26岁的爱因斯坦另辟蹊径.他不固守绝对时空观和经典力学的观念,而是在对实验结果和前人工作进行仔细分析研究的基础上,从全新的角度来考虑所有问题.首先,他认为自然界是对称的,包括电磁现象在内的一切物理现象和力学现象一样,都应满足相对性原理,即在所有的惯性系中物理定律及其数学表达式都是相同的,因而用任何方法都不能确定特殊的参考系;此外,他还指出,许多实验都已表明,在所有的惯性系中测量,真空中的光速都是相同的.于是爱因斯坦提出了两个基本假设,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新的理论——狭义相对论.§14.2 狭义相对论的基本原理一、狭义相对论的两个基本假设爱因斯坦在对实验结果和前人工作进行仔细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狭义相对论的如下两个基本假设1)相对性原理:基本物理定律在所有惯性系中都保持相同形式的数学表达式,即一切惯性系都是等价的.它是力学相对性原理的推广和发展.2)光速不变原理:在一切惯性系中,光在真空中沿各个方向传播的速率都等于同一个恒量c,且与光源的运动状态无关.狭义相对论的这两个基本假设虽然非常简单,但却与人们已经习以为常的经典时空观及经典力学体系不相容.确认两个基本假设,就必须彻底摒弃绝对时空观念,修改伽利略坐标变换关系和牛顿力学定律等,使之符合狭义相对论两个基本原理的要求.另一方面应注意到,伽利略变换关系和牛顿力学定律是在长期的实践中证明是正确的,因此它们应该是新的坐标变换式和新的力学定律在一定条件下的近似.即狭义相对论应包含牛顿力学理论在内,牛顿的经典力学理论是狭义相对论在一定条件(低速运动情况)下的近似.尽管狭义相对论的某些结论可能会使初学者感到难于理解,但是一百多年来大量实验事实表明,依据上述两个基本假设建立起来的狭义相对论,确实比经典理论更真实、更全面、更深刻地反映了客观世界的规律性.二、洛伦兹变换为简单起见,如图14.1所示,设惯性系S'(O' x'y' z' )以速度υ相对于惯性系S (O xy z )沿x (x') 轴正向作匀速直线运动,x'轴与 x 轴重合,y' 和 z' 轴分别与 y 和 z 轴平行,S 系原点O 与S '系原点O '重合时两惯性坐标系在原点处的时钟都指示零点.设P 为观察的某一事件,在S 系观察者看来,它是在t 时刻发生在(x,y, z )处的,而在S'系观察者看来,它却在t '时刻发生在(x',y', z')处.下面我们就来推导这同一事件在这两惯性系之间的时空坐标变换关系.在y (y')方向和z(z')方向上,S 系和S '系没有相对运动,则有:y' =y ,z'=z,下面仅考察(x 、t)和(x'、t')之间的变换.由于时间和空间的均匀性,变换应是线性的,在考虑 t=t'=0 时两个坐标系的原点重合,则x 和(x' +υt' )只能相)'(x x )',','(),,(z y x z y x P y 'y z 'z 'o o 图14.1 洛伦兹坐标变换差一个常数因子,即)''(t x x υ+γ= (14.1)由相对性原理知,所有惯性系都是等价的,对S'系来说,S 系是以速度υ沿x' 的负方向运动,因此,x' 和(x -υt)也只能相差一个常数因子,且应该是相同的常数,即有)('t x x υ-γ= (14.2)为确定常数γ,考虑在两惯性系原点重合时(t=t'=0),在共同的原点处有一点光源发出一光脉冲,在S 系和S'系都观察到光脉冲以速率c 向各个方向传播.所以有'',ct x ct x == (14.3)将式(14.3)代入式(14.1)和式(14.2)并消去 t 和 t' 后得2211c /υ-=γ (14.5)将上式中的γ代入式(14.2)得221c tx x /'υ-υ-= (14.6)另由式(14.1)和(14.2)求出t' 并代入γ的值得2222111cc x t t //)('υ-υ-=γυγ-+γ= 于是得到如下的坐标变换关系⎪⎪⎪⎪⎩⎪⎪⎪⎪⎨⎧υ-υ-===υ-υ-=2222211c cx t t zz y y c t x x //'''/' 逆变换−−−−−→−υ-→υ↔↔,','t t x x ϖ ⎪⎪⎪⎪⎩⎪⎪⎪⎪⎨⎧υ-υ+===υ-υ+=2222211c c x t t z z y y c t x x //''''/'' (14.7) 这种新的坐标变换关系称为洛伦兹(H.A.Lorentz,1853—1928)变换.显然,讨论:1)从洛伦兹变换中可以看出,不仅x' 是 x 、t 的函数,而且 t' 也是x 、t 的函数,并且还都与两个惯性系之间的相对运动速度有关,这样洛伦兹变换就集中的反映了相对论关于时间、空间和物体运动三者紧密联系的新观念.这是与牛顿理论的时间、空间与物体运动无关的绝对时空观截然不同的.2)在c <<υ的情况下,洛伦兹变换就过渡到伽利略变换.3)洛伦兹变换中,x'和t'都必须是实数,所以速率υ必须满足c ≤υ.于是我们就得到了一个十分重要的结论:一切物体的运动速度都不能超过真空中的光速c ,或者说真空中的光速c 是物体运动的极限速度.4)时钟和尺子。
高校物理专业相对论知识点详解相对论是现代物理学的基石之一,它的发展不仅推动了科学的进步,也改变了我们对时间、空间和物质的理解。
对于物理专业的学生来说,掌握相对论的知识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详细解析高校物理专业相对论的知识点,帮助读者深入理解这一复杂而又精彩的领域。
一、相对论的起源与发展相对论的诞生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当时爱因斯坦提出了狭义相对论的基本理论框架。
他的狭义相对论不仅颠覆了牛顿的经典力学观念,还引入了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概念。
随后,爱因斯坦又进一步发展了广义相对论,将引力纳入相对论的框架之中,解释了大质量物体引力场的形成原理。
二、狭义相对论的基本原理与结论狭义相对论的核心思想是“光速不变原理”和“等效原理”。
光速不变原理指出光速在任何参考系中都是恒定不变的,不受观察者运动状态的影响。
等效原理则表明任何惯性系中物理定律的形式都具有普遍性。
基于这些原理,狭义相对论得出了一些重要结论。
首先是时间的相对性,即运动物体的时间会因速度不同而发生改变,同样的事件在不同的参考系中观察会产生不同的时间流逝。
其次是长度的相对性,运动物体的长度也会因速度不同而造成测量结果的差异。
此外,质量与能量的等效性也是狭义相对论的重要结论,质能方程E=mc²成为相对论中最为著名的公式。
三、广义相对论的重要概念与原理广义相对论在狭义相对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引入了引力场的概念,构建了描述引力现象的理论模型。
广义相对论中的重要概念包括时空的弯曲和引力的等效原理。
时空的弯曲是广义相对论的核心观点,它认为质量和能量会使时空发生扭曲,形成引力场。
在弯曲的时空中,物体的运动轨迹会被引力场影响,呈现出曲线或椭圆轨道。
引力的等效原理则表明,不存在惯性参考系,任何加速参考系都可以等效为存在引力的参考系。
四、实验验证与应用相对论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其理论的深刻性,还在于其实验验证和实际应用。
著名的相对论实验包括光束偏折实验和哈斯-邓林实验,它们通过实验数据的比对验证了相对论的正确性。
大一相对论知识点总结相对论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通过描述物体在高速运动和强重力场中的行为,对我们理解宇宙的基本规律提供了深刻的洞察。
在大一学习相对论时,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基本的知识点。
本文将对大一相对论的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相对论的起源与基本概念相对论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理论。
相对论是基于两个基本的前提:相对性原理和光速不变原理。
相对性原理指出物理规律在所有匀速运动的观察者看来都是相同的,而光速不变原理则指出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是一个恒定值。
二、洛伦兹变换洛伦兹变换是相对论中的基本工具,用于描述运动参考系之间的相对运动关系。
它包含了时间、空间和动量的变换公式。
详细的洛伦兹变换公式可以表示为:t' = (t - v*x/c^2) / sqrt(1 - v^2/c^2)x' = (x - v*t) / sqrt(1 - v^2/c^2)y' = yz' = z其中,t'和x'是相对于一个运动参考系S'的时间和空间坐标,而t和x则是相对于另一个运动参考系S的时间和空间坐标。
v是两个参考系之间的相对速度,c是光速。
三、狭义相对论狭义相对论是相对论的基础,主要研究高速运动体系中的相对性和物理现象,如时间膨胀、长度收缩和质能关系等。
其中,时间膨胀指的是高速运动物体的时间流逝比静止物体慢,而长度收缩则表示高速运动物体的长度在运动方向上会缩短。
质能关系则指出质量和能量之间存在等效性,即E = mc^2。
四、引力与广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是相对论的扩展,引入了引力的概念。
根据广义相对论,物体的运动轨迹是受到周围引力场的影响而弯曲的。
此外,广义相对论还预言了黑洞和时空弯曲等引人入胜的现象,这些都是基于爱因斯坦场方程进行的。
五、实验验证和应用相对论的理论预言在多个实验中得到了验证,例如钟慢实验、光的红移和核能释放等方面的观测结果都与相对论的预言相吻合。
相对论的应用也非常广泛,包括全球定位系统(GPS)、核能电站设计和高能物理实验等。
大一物理相对论知识点相对论是现代物理学中重要的一部分,是爱因斯坦在20世纪初所提出的理论。
相对论涉及到了时间、空间、质量等概念的相互关系,极大地拓展了牛顿经典力学的范围。
下面将介绍大一物理学中相对论的主要知识点。
1. 狭义相对论狭义相对论主要研究在惯性参考系中物理现象的规律。
其中最重要的两个概念是相对性原理和光速不变原理。
相对性原理指出,物理定律具有不依赖于观察者运动状态的特性。
换言之,不同运动状态下的观察者会得到相同的物理规律。
光速不变原理指出,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是恒定不变的,与光源的运动状态无关。
根据这个原理,理论上存在一个最高速度——光速,是相对论的基石。
2. 等时性与同时性狭义相对论中,事件的同时性是相对的。
对于不同参考系中的观察者,同时发生的两个事件在时间上的先后顺序可能不同。
这是由于光速不变原理所导致的。
等时性是指在某个参考系下的同时发生。
对于一个参考系中的观察者,所有空间位置与他同时发生的事件构成一个等时面。
3. 时间膨胀根据狭义相对论,运动速度越快的物体,在自身的时间上会慢于静止物体。
这被称为时间膨胀效应。
实际上,对于运动物体来说,时间减慢的比例是与速度的平方成反比的。
时间膨胀可以用来解释双子星实验:当一个双胞胎乘坐飞船以接近光速的速度离开地球后,他的时间会减慢,当他回到地球时,与地球上的兄弟相比,他的年龄更小。
时间膨胀还可应用于卫星导航系统中的精确定位,因为卫星的速度足够快,时间膨胀效应就会起到明显的作用。
4. 长度收缩狭义相对论还指出,运动物体的长度在运动方向上会收缩。
这被称为长度收缩效应。
对于一个以接近光速运动的物体,其长度会相对于静止物体缩短。
与时间膨胀类似,长度收缩的比例也与速度的平方成反比。
长度收缩效应在科幻小说中常被用来描述超光速飞船或时间机器的原理。
5. 能量-动量关系根据狭义相对论,物体的能量与其运动的速度相关,且相对论能量-动量关系不同于经典力学中的情况。
相对论动量与速度成正比,而不是速度的平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