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地质地貌旅游资源
- 格式:doc
- 大小:66.00 KB
- 文档页数:10
第四章地质地貌旅游资源一、概念具有观赏、构景与适于开展特殊运动的地貌称之地貌旅游资源,地貌决定了风景的骨架、气势与纹理等要紧特征。
各类地貌都有旅游价值。
二、风景地貌资源类型特征及分布(一)海岸地貌指在海岸地带,由于地壳运动、海浪、潮汐、海流、风与生物的共同作用下所形成的地貌。
具有观赏价值的海岸地貌发育在岩石海岸与生物海岸地带,岩石海岸中具有海蚀崖、海蚀洞等奇异造型;沙滩海岸是旅游度假胜地,适合开展海水浴、沙浴与日光浴。
1、岩石海岸:我国的岩石海岸要紧分布于辽东半岛、胶东半岛与钱塘江口以南地区2、沙质海岸3、生物海岸:生物海岸包含红树林海岸与珊瑚礁海岸,红树林是生长在潮间浅滩上的耐盐的木本植物,具有发达的根系,气根下垂,其奇特的繁殖方式与海面上壮观的植物群落气势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珊瑚礁海岸不仅造型奇特,色彩斑斓,还是潜水旅游胜地。
生物海岸分布于海南岛(二)冰川地貌由于冰川运动所塑造的山地地貌,与冰川融化过程中所造成的冰体地貌景观的总称。
1、冰川地貌类型(1)堆积地貌:角峰、刀脊、冰蚀蘑菇等(2)侵蚀地貌:冰体与携带岩石共同构成的冰塔林、冰洞与冰瀑。
2、分布要紧分布在高纬度地区与高山地区。
我国要紧分布在西部地区的西藏、新疆、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省区。
3、开发利用现状由于山高路险,交通不便,人烟稀少,空气稀薄,通常游人难以抵达,除部分游览观光地外,目前要紧作为登山探险与科学考察的旅游胜地。
4、目前我国已向国内外登山爱好者开放的著名山峰有珠穆朗玛峰、乔戈里峰、博格达峰、贡嘎山、四姑娘山等。
5、我国已开发的冰川风景区四川贡嘎山的海螺沟、新疆阿尔泰山的喀纳斯冰川湖、天山的扎木尔峰、云南的玉龙雪山等。
(三)沙漠戈壁1、概述(1)沙漠是指地表覆盖有大片风成沙的地区(2)戈壁为地势起伏平缓、地面布满砾石的地区(3)一望无垠的沙漠与浩瀚无比的戈壁,尽管自然环境恶劣,缺乏生机,但其特殊而神秘的荒漠景观与特殊现象,仍具有神秘莫测的吸引力。
简述地质地貌旅游资源的类型
地质地貌旅游资源可以分为岩溶旅游资源、火山旅游资源、滑坡旅游
资源、冰川旅游资源、河流旅游资源、湖泊旅游资源、崖沟旅游资源等。
岩溶旅游资源即岩溶景观、岩溶地貌,它以岩石及其表面上水溶性矿
物质形成的溶孔、穴、洞、裂缝等景观形象著称。
常见的岩溶景观有自然
孔洞、溶谷、溶壑、瀑布、洞穴以及岩石堆等。
火山旅游资源是指由火山喷发形成的地质景观,其特色在于颜色艳丽,变幻繁多,给人以神奇而强烈的视觉冲击。
火山旅游资源包括火山岩石、
火山湖、火山口等景观;火山灰、火山灰景观等。
滑坡旅游资源指的是经历积淤、滑坡等地质历史的景观,它具有独特
的地质地貌形态,其特点主要是面积较大,形状多种多样,景观多样,伴
随着独特的地质历史以及新鲜有趣的探索体验。
冰川旅游资源指的是高山冰川中的景观,其特征是环境清幽,自然壮观,景色宏伟,色彩优美,并且令人震撼、激动。
常见的景观有冰川湖泊、冰洞、冰崖、冰沟、冰柱、冰瀑等。
地质地貌旅游资源介绍地质地貌旅游资源是指以其独特的地质和地貌景观而吸引游客的地点。
这些景点通常展示了自然界多样性和地质历史的壮观示例。
地质地貌旅游资源不仅提供了美丽的景观,还为游客提供了了解地球发展历史以及自然灾害和地质过程的机会。
世界上著名的地质地貌旅游资源大峡谷(美国)大峡谷位于美国亚利桑那州,是世界七大自然奇迹之一。
它是由科罗拉多河在数百万年的侵蚀作用下形成的,峡谷的深度达1.6公里,长达446公里,宽度约29公里。
游客可以在峡谷的边缘欣赏壮丽的景色,也可以通过徒步旅行和骑马等方式深入峡谷内部,感受大自然的力量与美丽。
冰川国家公园位于加拿大的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是世界上最大的冰川公园之一。
公园内有多个冰川和高山,景色壮丽迷人。
游客可以参加冰川探险活动,步行或坐船观赏冰川,还可以欣赏到众多野生动植物。
公园内的冰川可以追溯到上万年前的冰河时代,是地球历史的活化石。
大堡礁(澳大利亚)大堡礁是世界上最大的珊瑚礁系统,位于澳大利亚东北海岸。
它由数千个珊瑚组成,覆盖了约344,400平方公里的海域。
大堡礁是生物多样性的天堂,拥有丰富的珊瑚和海洋生物。
游客可以潜水、浮潜、划船或乘坐直升机欣赏这个令人叹为观止的景点。
黄石国家公园位于美国怀俄明州,是美国第一个国家公园。
公园内有火山地貌、温泉、间歇泉、喷泉和火山口,还有丰富的野生动物。
游客可以在黄石国家公园看到令人惊叹的景色,如奇布尔顿峡谷、老忠实间歇泉和大瀑布。
此外,游客还可以进行徒步旅行、露营、钓鱼和观鸟等活动。
国内的地质地貌旅游资源张家界风景名胜区(湖南)张家界风景名胜区位于湖南省张家界市,是中国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和国家地质公园。
这里以奇峰、秀丽的山水景观而闻名,其中的“阿凡达山”、“袁家界”等景点深受游客喜爱。
在张家界,游客可以乘坐玻璃桥观景、徒步爬山、乘坐索道等方式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乌鲁木齐天山山脉(新疆)乌鲁木齐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首府,也是天山山脉的重要景点之一。
第四章地质地貌旅游资源一、概念具有观赏、构景和适于开展特殊运动的地貌称为地貌旅游资源,地貌决定了风景的骨架、气势和纹理等主要特征。
各种地貌都有旅游价值。
二、风景地貌资源类型特征及分布(一)海岸地貌指在海岸地带,由于地壳运动、海浪、潮汐、海流、风以及生物的共同作用下所形成的地貌。
具有观赏价值的海岸地貌发育在岩石海岸和生物海岸地带,岩石海岸中具有海蚀崖、海蚀洞等奇异造型;沙滩海岸是旅游度假胜地,适合开展海水浴、沙浴和日光浴。
1、岩石海岸:我国的岩石海岸主要分布于辽东半岛、胶东半岛和钱塘江口以南地区2、沙质海岸3、生物海岸:生物海岸包括红树林海岸和珊瑚礁海岸,红树林是生长在潮间浅滩上的耐盐的木本植物,具有发达的根系,气根下垂,其奇特的繁殖方式和海面上壮观的植物群落气势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珊瑚礁海岸不仅造型奇特,色彩斑斓,还是潜水旅游胜地。
生物海岸分布于海南岛(二)冰川地貌由于冰川运动所塑造的山地地貌,以及冰川融化过程中所造成的冰体地貌景观的总称。
1、冰川地貌类型(1)堆积地貌:角峰、刀脊、冰蚀蘑菇等(2)侵蚀地貌:冰体与携带岩石共同构成的冰塔林、冰洞和冰瀑。
2、分布主要分布在高纬度地区和高山地区。
我国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的西藏、新疆、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省区。
3、开发利用现状由于山高路险,交通不便,人烟稀少,空气稀薄,一般游人难以抵达,除部分游览观光地外,目前主要作为登山探险和科学考察的旅游胜地。
4、目前我国已向国内外登山爱好者开放的著名山峰有珠穆朗玛峰、乔戈里峰、博格达峰、贡嘎山、四姑娘山等。
5、我国已开发的冰川风景区四川贡嘎山的海螺沟、新疆阿尔泰山的喀纳斯冰川湖、天山的扎木尔峰、云南的玉龙雪山等。
(三)沙漠戈壁1、概述(1)沙漠是指地表覆盖有大片风成沙的地区(2)戈壁为地势起伏平缓、地面布满砾石的地区(3)一望无垠的沙漠和浩瀚无比的戈壁,尽管自然环境恶劣,缺乏生机,但其独特而神秘的荒漠景观和特殊现象,仍具有神秘莫测的吸引力。
旅游资源地质地貌类旅游资源1. 简介旅游资源地质地貌类旅游资源是指基于地质和地貌原因而形成的旅游景点,包含了地质遗迹、地质公园、自然保护区、海岛等自然景观。
这些景点以其独特的地质地貌特征,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游览、观赏、探险、研究,使得这些景点成为了旅游业的热门景点。
2. 地质遗迹2.1 泰山泰山地处山东省中部,是中国五岳之一,也是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之一。
泰山旅游资源地质地貌类旅游资源主要有五大景观,分别是“玉皇顶”、“十八盘”、“天街”、“中天门”和“三清宫”。
这些景点以其陡峭怪石、绝壁悬崖、山间云海、峰峦叠嶂的特点而闻名于世。
2.2 三峡三峡位于长江中游的湖北省境内,是中国山水名胜之一。
三峡旅游资源地质地貌类旅游资源主要有“轻烟四季游”、“谷神庙”、“龙舟峡”、“瞿塘峡”等景点。
这些景点以其陡峭的悬崖峭壁、清澈见底的江水、青山绿水的秀美自然风光而著称。
2.3 黄山黄山位于安徽省黄山市,是中国十大名山之一,也是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之一。
黄山旅游资源地质地貌类旅游资源主要有“云海日出”、“天都峰”、“光明顶”、“玉屏楼”等景点。
这些景点以其怪石嶙峋、云海云海、奇松异树、温泉飞瀑的自然景观而著称。
3. 地质公园3.1 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湖南省张家界市,是中国第一个以自然保护为主要目的的国家级森林公园。
该公园旅游资源地质地貌类旅游资源主要包括了清溪瀑、金鞭溪、袁家界、天子山等景点。
这些景点以其石柱林海、奇峰异石、溪流飞瀑、峡谷百瀑的自然景观而著称。
3.2 阿勒泰地质公园阿勒泰地质公园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市,是中国第一个、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地质公园之一。
该公园旅游资源地质地貌类旅游资源主要包括了高山冰川、河流地貌、火山岩石等景点。
这些景点以其地质遗迹、火山喷发遗址、湖泊河流等自然景观而著称。
4. 自然保护区4.1 大兴安岭大兴安岭是中国最大的森林保护区之一,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
该保护区旅游资源地质地貌类旅游资源主要包括乌苏里江、黑龙江两大河流及周边景观。
地学旅游资源分类地学旅游资源是指以地质、地貌、气候、水文等自然地理条件为基础,结合人文历史、文化背景和生态环境等因素,形成的具有旅游价值的资源。
这些资源在全球范围内都存在,而且数量众多,类型繁多。
本文将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对地学旅游资源进行分类。
一、按照自然地理条件分类1. 地质遗迹类地质遗迹是指由于各种自然力量作用下,在长时间的演化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科学意义和观赏价值的地质现象或岩石构造。
例如中国的黄山风景区、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等。
2. 地貌景观类地貌景观是指由于各种自然力量作用下,在长时间的演化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独特美感和观赏价值的自然景观。
例如中国的九寨沟风景名胜区、三清山国家公园等。
3. 气候生态类气候生态是指以气候为基础,结合植被、动物和土壤等因素所形成的具有生态环境保护和观赏价值的自然景观。
例如中国的云南石林风景名胜区、桂林漓江风景区等。
4. 水文景观类水文景观是指以河流、湖泊、瀑布、温泉等水体为基础所形成的具有自然美感和观赏价值的自然景观。
例如中国的黄果树瀑布群、九寨沟风景名胜区等。
二、按照人文历史分类1. 古迹遗址类古迹遗址是指古代人类在特定地点留下的具有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的遗址或建筑物。
例如中国的故宫、长城等。
2. 历史文化类历史文化是指以某一历史时期或某一文化为主题,结合当地特有的人文环境所形成的旅游资源。
例如中国的西安城墙、鼓浪屿等。
3. 民俗风情类民俗风情是指以当地民俗风情为主题,结合当地特有的生活方式和民间艺术表现形式所形成的旅游资源。
例如中国的丽江古城、凤凰古城等。
三、按照旅游类型分类1. 冒险探险类冒险探险是指以体验性和刺激性为主要特点,结合地质、地形、气候等自然因素所形成的旅游资源。
例如中国的虎跳峡、张家界大峡谷等。
2. 休闲度假类休闲度假是指以放松心情和享受自然环境为主要特点,结合气候、水文等自然因素所形成的旅游资源。
例如中国的海南三亚、厦门鼓浪屿等。
3. 文化体验类文化体验是指以感受当地文化和历史为主要特点,结合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等人文因素所形成的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一,地质地貌类旅游资源地质类①矿石,矿物,矿产②地层,古生物③构造遗迹④地震遗迹地貌类①山岳地貌②峡谷地貌③沉积岩类地貌④岩浆岩类地貌⑤变质岩类地貌⑥海岸,海岛地貌⑦干旱半干旱区地貌⑧冰川地貌二,水体类①江河(风景优美的河流,人文历史悠久,漂流探险)②湖泊,沼泽湿地与水库③瀑布④泉水⑤海洋(海滨,海岛,海底,潮汐)⑥现代冰川三,生物类旅游资源①植物(森林,草原,植物园,生态农业)②动物(观赏,迁徙,珍稀,动物园)四,气象,气候和天象旅游资源①气象(云雾景,雨景,雪景,雾凇雨淞景,海市蜃楼,宝光)②气候(避暑型,避寒型,阳光充足型,极圈“白夜”型)③天象(日出与霞光,月相,日月并升,日食月食奇观)九,古代陵墓类①帝王陵墓②纪念性陵墓③崖墓与悬棺幕十,现代设施类①大型工程设施(水利,工业,交通,公用)②文化休闲设施(博物馆,图书馆,大剧院)③康体娱乐设施十一,古典园林类十二,城乡类旅游资源(历史文化名城,特色小城镇,现代都市,乡村风情十三,宗教类旅游资源(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建筑,雕塑,壁画,石窟艺术,佛塔,文化,节日等)十四,民俗风情①饮食习俗(日常,节日,礼仪)②传统服饰(传统汉族服饰,少数民族服饰)③特色名居(中国,世界)④婚姻习俗(汉族,少数民族)⑤丧葬习俗(土葬,天葬,水葬,树葬,塔葬,悬棺葬,火葬)⑥节庆活动十五,文学艺术类①旅游文学作品(游记散文,旅游诗词,风景楹联题刻,风景神话传说)②旅游艺术作品(书法绘画,音乐,影视,戏曲)③杂技和武术十六,旅游商品①地方土特产品(名酒,名茶,药材补品和中成药,其它地方特产)②民间工艺品(染织刺绣抽纱品,陶器瓷器,雕塑制品,漆器,金属工艺品,编织工艺品,文化用品,其他工艺品)。
列举出我国的5类地貌旅游资源。
我国拥有丰富多样的地貌旅游资源,包括山脉、河流、湖泊、丘陵和盆地等。
这些地貌形态各具特色,为游客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旅游体验。
以下是我国的五类地貌旅游资源。
一、山脉我国山脉众多,其中包括喜马拉雅山脉、长白山、华山等。
这些山脉不仅具有壮丽的自然景观,还有丰富的人文历史和文化内涵。
例如,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上最高的山脉之一,拥有壮丽的雪峰和雪域景观,吸引着众多登山爱好者和摄影师前来探险和拍摄。
二、河流我国拥有众多著名的河流,如长江、黄河、松花江等。
这些河流不仅是我国的母亲河,也是我国历史文化的重要象征。
长江是世界第三长的河流,沿途风景秀丽,有三峡、张家界等著名景点,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游览。
三、湖泊我国的湖泊遍布全国各地,如太湖、洞庭湖、鄱阳湖等。
这些湖泊水域广阔,景色优美,是休闲度假和观光旅游的理想之地。
例如,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湖区风光旖旎,有众多的渔村和湿地景观,吸引了大量的摄影爱好者和自然爱好者。
四、丘陵我国的丘陵地貌分布广泛,如丹霞地貌、喀斯特地貌等。
这些地貌以其奇特的地形和多样的生物群落而闻名。
例如,广西桂林的喀斯特地貌是世界上最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之一,以其奇特的山水景观和壮丽的溶洞而著名,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游客。
五、盆地我国的盆地地貌特点明显,如四川盆地、鄂尔多斯盆地等。
这些盆地由于地势较低,气候适宜,生态环境良好,成为了旅游度假的热门目的地。
例如,四川盆地是我国最大的盆地之一,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资源,如九寨沟、峨眉山等,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和休闲。
以上是我国的五类地貌旅游资源,每一类地貌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和吸引力。
游客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偏好选择不同类型的地貌进行旅游,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和人文的魅力。
无论是山脉的雄伟壮观,还是河流的奔腾激荡,亦或是湖泊的宁静美丽,丘陵的奇特景观,盆地的宜人环境,都能给人带来愉悦和难忘的旅行体验。
单项选择题1、同一自然地带内沿海与内陆的差异我们称之为()1.一级差异2.二级差异3.三级差异4.四级差异2、凡是具有能满足人们正常生理需求和特殊心理需求功能的气候条件和气象景观我们把它称之为()1.气象气候旅游资源2.水景旅游资源3.地质地貌旅游资源4.动植物旅游资源3、滇池、抚仙湖属于哪种湖泊。
()1.河迹湖2.构造湖3.堰塞湖"4.海迹湖"4、除了黄果树瀑布、壶口瀑布之外,还属于我国三大瀑布的有哪个?1.吊水楼瀑布2.大龙湫瀑布3.海螺沟瀑布4.从化温泉5、旅游容量又称为()。
1.旅游空间容量2.旅游设施容量3.旅游生态环境容量4.旅游经济容量5.旅游承载力6、()集中分布了我国南方私家园林艺术的精粹。
1.黄河流域2.川鄂地区3.长江下游4.华南地区7、古人类遗址、古陵墓、古都及宫廷建筑的主要分布区是在()地区。
1.黄河流域2.川鄂地区3.长江下游4.西南、西北地区多项选择题8、以下属于民风民族旅游的特点的是1.自在性2.淳朴真实性3.强调体验性4.广泛性9、中国古典园林按性质分可以分为1.皇家园林2.私家园林3.宗教园林4.江南园林10、旅游资源分布具有以下特点1.地域性2.地带性3.综合性4.单一性11、根据旅游者空间行为规律和行为特征可以把空间行为分为1.线状2.面状3.点状4.抛物线状12、我国四大佛教名山有哪些?1.峨眉山2.九华山3.普陀山4.五台山5.衡山判断题13、9、黄果树瀑布、庐山瀑布、吊水楼瀑布是中国著名的三大瀑布。
1. A.√2. B.×14、6、高山和极高山适于发展探险旅游1. A.√2. B.×15、感知距离就是客观距离1. A.√2. B.×16、4、旅游地空间相互作用的产生和制约条件有三点:互补性、替代性和可达性1. A.√2. B.×17、3、城市和乡村相互吸引激发1. A.√2. B.×18、2、国际旅游者和国内旅游是同一概念1. A.√2. B.×19、观光旅游是旅游活动的最基本层次1. A.√2. B.×20、青海湖既是我国最著名的火口湖,又是我国最深的湖泊1. A.√2. B.×21、旅游者的旅游活动的提高层次为会议旅游1. A.√2. B.×22、云南路南石林是我国最大的露天岩溶景观1. A.√2. B.×23、旅游者的旅游活动最基本的层次是游览观光1. A.√2. B.×24、旅游决策的基本原则是最大效益原则1. A.√2. B.×25、中国丹霞地貌的典型景观是路南石林1. A.√2. B.×26、出境旅游是中国旅游业最先发展起来的1. A.√2. B.×27、激发人们外出旅游的根本原因是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1. A.√2. B.×28、旅游资源分布有综合性、地带性、地域性特点1. A.√2. B.×29、中国的“五岳”分别是指泰山、华山、嵩山、峨眉山、衡山1. A.√2. B.×30、能深入到旅游点内部,实现从家门直接到旅游点的“门到门”的运送服务的旅游交通方式是公路旅游交通1. A.√2. B.×31、在我国皇家园林中,成就最高且至今保存最完好的是避暑山庄1. A.√2. B.×32、“商品”的无形性和不可贮存性是旅游交通的一个特点1. A.√2. B.×33、现代国际旅游的最主要交通方式是铁路交通1. A.√2. B.×34、影响旅游决策行为的直接原因是经济条件1. A.√2. B.×35、文化地理环境的标志性要素是物质文化要素1. A.√2. B.×36、文化地理环境的标志性要素是物质文化要素1. A.√2. B.×37、春节是我国最重要的时序节日1. A.√2. B.×38、奖励旅游是促动国人出游的一个客观原因1. A.√2. B.×39、河流是最活跃、最生动同时也是陆地上最壮观的水景1. A.√2. B.×40、享有“五岳独尊”的旅游名山是黄山1. A.√2. B.×41、旅游资源从其产生或属性角度,可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大类1. A.√2. B.×42、气象、气候旅游资源是指具有能满足人们正常的生理需求和特殊的心理需求功能的气象景观、和气候条件1. A.√2. B.×43、气象气候是各地旅游资源特色形成的主导因素。
第三章地质地貌旅游资源学习目的熟悉地质地貌资源对旅游及人文景观的作用,掌握主要地质地貌的成因和特点。
主要内容●地质地貌与旅游风景骨架影响●主要地貌类型及其旅游价值探险观光五岳第一节地质地貌与旅游一、地貌是风景的骨架地貌不仅对人类的生活产生着非常重要的影响,而且是自然风景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决定了风景的骨架、气势和纹理的主要特征,也影响着动植物的生长。
除高山、极高山多数分布于青藏高原外,中国北方多大山脉、大高原、大平原,对比强烈,又受气候影响,多数山地植被覆盖率较低,故而山石多裸露,所以总体上给人以雄浑博大之感;南方则多为中小型山脉、丘陵,与小平原、盆地交错分布,多数地区植被覆盖率很高,岩石少裸露,兼以气温较高,雨量较多,使河流纵横,湖泊棋布,所以总体上给人以纤巧秀丽之感。
[明]杨慎《艺林伐山》:“玲珑剔透,桂林之山也;巉嵯窳窆,巴蜀之山也;绵延庞魄,河北之山也;俊峭巧丽,江南之山也。
”因此,人们从总的观赏感受出发,常将中国风景概括为“北雄南秀”。
其实,雄、险、奇、幽、秀、旷、野等多种美感的产生,都同地貌有着直接关系。
一些奇特造型地貌,例如惟妙惟肖的造型奇石、“天生桥”、“风动石”、岩溶景观、熔岩景观、海蚀景观等,更是观赏价值极大的景致。
二、地质地貌对人文现象的影响3.1.2.地质地貌对人文现象的影响.ppt每个人的发展都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
但是,无数事实证明,自然环境的作用同样不容忽视。
地貌对长期生活于其环境的人的思维、性格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郭沫若在论述屈原时曾说:“屈原是产在巫峡邻近的人,他的气魄的宏伟、端直而又娓婉,他的文辞的雄浑、奇特而又清丽,恐怕也是受了些山水的影响。
”①郭沫若做出这样的结论,可能也有他个人的体会。
李白、苏东坡、郭沫若都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有代表性的浪漫主义诗人,都出生于四川。
这大概并非偶然。
陈传康教授也认为绍兴之所以出现了秋瑾、徐锡麟、鲁迅等雄杰、文豪,同那里的古代采石坑所留下的陡崖有关②。
人们思维和性格必将体现于一切人文景观中,而且一切人文景观都必须植根于一定的地貌基础上,并与之协调。
所以,秀雅玲珑的江南园林不同于恢宏粗犷的北方园林;轻盈通透的南方民居不同于厚重严整的北方民居。
它们在用料、结构方式、屋顶坡度上有明显差别。
黄土高原的窑洞,草原的帐篷,东北林区的“木格楞”,南方湿热地区的高脚屋,无不显示出不同地貌及其他自然因素的影响。
是人类根据地貌和气候等自然条件创造了与之相适应的方式,历史的延续又反过来影响了人类的审美观念。
因而即使条件有了些许改变,他们仍会按照习惯方式去生活,去创造。
三、地质地貌对旅游项目的影响3.1.3地质地貌对旅游项目的影响.ppt地质地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旅游项目的兴建和选择。
地貌不同,适于开展的旅游项目也不同。
有的适宜观光游览,有的适于度假疗养,有的适宜攀登探险……所以,在进行旅游规划时,首先应考虑该地的地貌特点,并且通过人为的努力突出其特点,弥补其不足。
第二节主要地貌类型及其旅游价值地貌是地球内营力和外营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各种地貌都有旅游价值,但平原和盆地的开发程度很高,主要是以人文旅游资源而引人注意,有时为了避免过于平坦单调,需使用人工造景方法使其略有起伏变化;黄土高原则因流水的强烈切割作用而非常破碎,失去了高原原有景观,单就自然景观而言旅游意义不大。
但某些地区的土林也有观赏价值。
所以,从旅游的角度而言,价值最大的地貌旅游资源是在山地地貌和海岸地貌。
一、登山探险胜地——高山和极高山中国是多山国家。
世界著名的极高山(中国规定,海拔3500~5000米为高山,超过5000米为极高山)多数在中国境内或边界地区,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及其周围。
其中有8000米以上的高峰14座,包括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据2005年10月测定,其高度为8844.43米)、第二高峰乔戈里峰等。
此外,还分布在新疆北部和内地。
①郭沫若:《屈原研究》,所用为解放前旧书,无出版单位及时间。
②陈传康,刘振礼:《旅游资源鉴赏与开发》,同济大学出版社,1990。
这些高山和极高山是登山探险和科学考察旅游胜地。
其艰险的攀登路线、变化不定的气候条件和缺氧的环境,是对人的毅力和体力的严峻考验;其高山冰雪世界和冰川地貌的奇诡景象是世间难得的景观;其珍贵的地质资料是沧海桑田的见证。
这些都激励人们不畏艰难险阻去征服它们,以为祖国争光,以显示精神的力量。
因此,许多国家都组织登山队,以将本国的国旗插上世界最高峰为骄傲,甚至出现了夫妻二人分别从珠穆朗玛峰南北两侧攀登而在峰顶汇合的壮举。
中国国家登山队多次征服世界高峰的功绩为中国人民争了光。
攀登高山和极高山虽然只是少数人能够参与的活动,但是从旅游业来说,也是一项收入较大的业务。
中国具有开展登山旅游的极好条件,应对此给予更多重视。
二、观光旅游胜地——中山和低山中国规定,海拔1000~3500米为中山,500~1000米为低山。
这种高度的山地处于平原和高山之间,不像因已被人类充分开发的平原那样已经较难以看到大自然对地貌的作用,故还保留着许多大自然的刀斧神工所形成的奇观,而同时又经过一定程度的开发,也不像高山那样人迹罕至,缺少人文景观。
所以中山和低山无论在自然景观方面,还是人文景观方面,可供观览的内容都比较丰富。
由于受大气环流特别是气候垂直分布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之内,气温随着海拔的增高而降低,雨量随着海拔的增高而增加,所以山地成为避暑胜地。
山地若植被覆盖率高则空气清新,海拔高则紫外线和负氧离子较多,有利于疗养,尤其对心肺疾病患者、用脑过度者的康复疗效显著,所以山地常建有疗养设施。
此外,此种高度也是多数游人较易到达的。
中国素有登山活动的传统,尤其在重阳节,经常组织登山活动。
这种群众性活动,一般所攀登的是中山和低山。
所以,它们是最受游人青睐的旅游地。
在迄今确定的119处“中国重点风景名胜区”中,仅以山地风光为主的即占50%以上,而且绝大部分属于中山和低山。
它们的景观特点同岩石性质及内外营力作用密切相关。
1.花岗岩地貌3.2.2.1花岗岩地貌.ppt花岗岩地貌节理发育,经抬升作用可形成高大挺拔的山体,其主峰突出,山岩陡峭险峻,气势宏伟,岩石裸露,沿节理、断裂有强烈的风化剥蚀和流水切割,多奇峰、深壑、怪石,球状风化作用突出,可形成“石蛋”(最典型的为“风动石”)。
中国花岗岩地貌分布广泛,其中以黄山、华山、泰山景色最为著名。
黄山有“石、松、云、泉”四绝。
黄山景色奇特,故前人有“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之说。
素有“自古华山一条路”之称的华山和“五岳独尊”之称的泰山,则矗立在平原之上,分别以“险”和“雄”名闻天下。
华山为一巨大的花岗岩岩株,海拔2160米,为“五岳”之冠。
登山道步步奇险,摄人魂魄,尤其苍龙岭、好汉坡、鹞子翻身、栈道等处,非胆壮体强者莫敢问津。
泰山雄踞齐鲁大地,集丽(山麓)、幽(登山东路)、妙(山顶)、奥(后石坞)、旷(登山西路)于一体。
厦门鼓浪屿和万石岩、泉州清源山、福州鼓山、安徽天柱山、京东盘山等都是著名的花岗岩山地风景区。
2.丹霞地貌3.2.2.2丹霞地貌.ppt为红色砂砾岩在内外营力作用下发育而成的方山、奇峰、赤壁、岩洞等特殊地貌。
此种地貌最早发现于广东仁化丹霞山,此山被视为丹霞地貌的典型。
福建武夷山、河北承德磬锤峰和僧帽山、江西弋阳龟峰、贵州赤水五柱峰及湖南武陵源的大部分景区亦属于此种地貌。
砂砾岩结晶大,易风化,但若局部成分有变化,抗风化力较强时,即容易形成中尺度的造型。
武夷山玉女峰、大王峰、鹰嘴岩,承德磬锤峰、蛤蟆石、双塔山,广东坪石金鸡岭,武陵源金鞭溪等,都是驰名的丹霞地貌造型。
上述各景点的名称,恰是它们各自造形的准确写照。
在南方地区雨量多,因而常有“丹山碧水相映”之趣。
丹霞山固然多溪流,但在被列为世界自然遗产的武夷山九曲溪上乘坐竹排顺流而下,则“三三秀水清如玉,六六奇峰翠插天”,山回水转,移步换形,更富有情趣。
3.流纹岩地貌3.2.2.3流纹岩地貌.ppt流纹岩地貌为酸性喷出岩所形成,常有流纹构造。
因此,各种尺度的造型极其丰富、逼真,而且在不同时间、从不同角度观看,常常会呈现不同形象,有变幻之妙。
此种地貌在闽、浙沿海分布很广,以浙江乐清雁荡山最为典型。
雁荡山的著名造型峰岩有灵峰、大剪刀峰、金鸡峰等。
灵峰又可变幻成双手相合、雄鹰展翅、夫妻幽会等形象,故又有合掌峰、雄鹰峰、夫妻峰等名称;因为同样的缘故,大剪刀峰也有一支香、一支笔、一帆峰、天柱峰等名称。
以上是大尺度造型地貌。
迎客僧、接客僧、老僧拜塔、老猴披蓑衣、灵猫扑鼠等,则属于中小尺度造型地貌了。
4.熔岩地貌3.2.2.4熔岩地貌.ppt地下岩浆涌出地表凝固所形成的地貌。
因地壳断裂、新构造运动和板块运动而形成火山喷发,地下岩浆从火山口或沿火山裂隙涌出地面,随地形而流动,逐渐冷却、凝固,并散失大量气体,最后形成黑、褐、黄等颜色的熔岩塔、熔岩洞、熔岩陷谷、绳状熔岩、波状熔岩等,而最突出的为火山锥、火口湖。
熔岩阻塞河道还形成了熔岩堰塞湖。
熔岩岩石坚硬,多孔,比重小,可做建筑材料,用以建房,色彩斑驳很有特色。
火山口有的积水成湖,有的年深日久出现了“地下森林”。
此外,还形成许多温泉。
中国熔岩地貌主要分布在3个地带:环蒙古高原带,如山西大同、黑龙江五大连池,其中五大连池等为重要旅游胜地;青藏高原带,如云南腾冲火山群,此处的热气田散布着边缘因含硫磺而呈黄色的锥状气孔,常年热气蒸腾,热水塘翻花冒泡,咕咕作响,是自然奇观,也可提炼多种矿物,腾冲已建火山博物馆;环太平洋带,如黑龙江长白山、台湾大屯火山群。
长白山的“地下森林”(其中有的树龄已达数百年)、大屯的温泉举世闻名。
5.岩溶地貌3.2.2.5岩溶地貌.ppt岩溶地貌又称喀斯特(Karst)地貌。
奥地利地理学家Th·Gruber于1781年首先在南斯拉夫斯洛文尼亚地区发现了这种地貌。
但是,事实上中国明末的徐霞客即已对此种地貌进行了大量、详尽的考察,并对其中某些地质现象做出了解释和命名。
其时间早于西方学者100多年,其考察地区远大于西方学者。
世界洞穴委员会也承认徐霞客是岩溶地貌研究的鼻祖。
故中国依此地貌特点称为岩溶地貌。
岩溶地貌是以碳酸盐类岩石(主要是石灰岩)为主的可溶性岩石在以水为主的内外营力作用下形成的地貌。
地面则分为“碧莲玉笋”式的岩溶孤峰和峰林、“刀丛剑树”式的石林岩溶洼地、岩溶漏斗、岩溶残丘等,地下则为“无洞不奇”的溶洞与地下河等。
它们都是游览观赏价值非常高的地貌形态。
岩溶作用形成千姿百态的奇石,包括钟乳石、石花、石笋、石幔、石珍珠、卷曲石、石边坝等,此外还应提及“太湖石”、“上水石”。
前者是中国古典园林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用以堆叠假山或作为独立观赏对象,其孤峰以“瘦、漏、透、皱、丑”为佳;后者是盆景艺术不可缺少的部分,作为观赏植物的依托和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