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地质地貌旅游资源
- 格式:pdf
- 大小:3.49 MB
- 文档页数:81
第三节 我国的旅游资源[学习目标] 了解我国的主要旅游资源;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世界遗产,举例说出其重要价值。
一、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 1.自然旅游资源 (1)山岳风光①五岳名山:□01东岳泰山、西岳□02华山、北岳□03恒山、□04南岳衡山、中岳□05嵩山。
②四大佛教名山:某某□06五台山、□07某某九华山、某某□08普陀山、□09某某峨眉山。
(2)水域风光:如某某□10某某山水、长江三峡、某某西湖、某某某某□11太湖、某某□12日月潭等。
2.人文旅游资源(1)文物古迹与古代工程建筑:如万里长城、□13京杭运河、故宫、某某□14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某某□15园林建筑、敦煌壁画等。
(2)风土民情:如汉族的春节、傣族的□16泼水节、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彝族的□17火把节等。
二、我国的世界遗产1.状况:我国于1985年加入联合国《世界遗产公约》,截至2018年7月已有53个项目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数量仅次于意大利,居世界第□01二位。
2.分类(1)世界自然遗产。
(2)世界文化遗产。
(3)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
3.开发与保护我国的世界遗产已成为重要的旅游资源,促进了我国□02旅游业的发展,在开发时要加强对它们的保护。
不同地区的传统民居建筑各具特色。
建筑结构设计风格也体现了对当地自然环境的适应。
读下列四幅民居景观图,回答1~3题。
1.按旅游资源的分类来说,民居建筑应属于( )A.自然景观旅游资源B.自然和文化景观旅游资源C.文化景观旅游资源D.园林建筑旅游资源答案 C解析从旅游资源的类型来说,民居建筑是人类建造的,主要与人类社会发展有关,应属于文化景观旅游资源。
2.随着电视剧《乔家大院》的热播,来此地旅游的人络绎不绝。
图③就是著名的“乔家大院”,它所在省区被纳入联合国“文化遗产”项目的有( )A.龙门石窟、少林寺 B.云冈石窟、平遥古城C.五台山、恒山悬空寺 D.北岳恒山、王家大院答案 B解析“乔家大院”位于某某省,该省被纳入联合国“文化遗产”项目的有五台山、某某云冈石窟和平遥古城。
第二节著名旅游景区景观的特点及其成因学习目标明目标、知重点初步学会景观特点的描述方法。
运用资料,描述若干中外著名旅游景区的景观特点,并从地理角度说明其形成原因。
1.山地景观——中国黄山(1)位置:位于安徽省东南部。
(2)特点及成因①特点:号称天下第一奇山,是以自然景观为特色的山地旅游风景名胜区,有“天下名景集黄山”之赞语。
a.“奇松、怪石、云海、温泉”被称为黄山“四绝”。
b.是我国南方珍贵的植物宝库和天然生物园。
c.气候宜人,夏季凉爽,是避暑胜地;冬季则能欣赏到如同置身北国冰雪的风光。
d.是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
②成因:黄山美丽的自然风光是由地质、地貌、气候等多种自然因素共同造就的。
2.海域景观——美国夏威夷(1)位置:夏威夷是太平洋北部的一个群岛,是美国的第五十个州。
(2)特点及成因①特点:以热带风情和火山景观闻名于世;也是多种文化汇集交融的大熔炉。
②成因a.热带风情——地处热带,但受海洋环抱,气候适宜,雨量丰富。
b.火山景观——较频繁而宁静地火山喷发活动,没有强烈的爆炸过程。
c.多种文化汇集交融的大熔炉——种族多样,民族构成复杂。
3.历史遗产——中国长城(1)景观特点①长城雄伟壮观,其建筑年代之久、规模之大、历史价值之高举世无双。
②从地理学的角度考察,长城的构筑体现了因地制宜的思想。
(2)成因:长城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军事防御建筑体系。
始建于公元前7世纪前后的春秋战国时代,其中秦、汉、明朝是修筑长城的三个高峰。
我们今天所见到的长城主要是由明代修建而保留下来的。
4.城市景观——法国巴黎(1)位置:位于法国北部的巴黎盆地中央,横跨塞纳河,是世界十大名城之一,有“世界花都”之称。
(2)景观特点①是一座历史名城,名胜古迹比比皆是。
②巴黎的城市景观反映了城市发展的历史。
③巴黎古迹的布局体现了欧洲文化特点:主要建筑大都位于城市广场的中央。
一、判断题1.各种旅游景观都是自然和人文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
( )2.黄山美丽的自然风光是由地质、地貌、气候等多种自然因素共同造就的。
简述地质地貌旅游资源的类型
地质地貌旅游资源可以分为岩溶旅游资源、火山旅游资源、滑坡旅游
资源、冰川旅游资源、河流旅游资源、湖泊旅游资源、崖沟旅游资源等。
岩溶旅游资源即岩溶景观、岩溶地貌,它以岩石及其表面上水溶性矿
物质形成的溶孔、穴、洞、裂缝等景观形象著称。
常见的岩溶景观有自然
孔洞、溶谷、溶壑、瀑布、洞穴以及岩石堆等。
火山旅游资源是指由火山喷发形成的地质景观,其特色在于颜色艳丽,变幻繁多,给人以神奇而强烈的视觉冲击。
火山旅游资源包括火山岩石、
火山湖、火山口等景观;火山灰、火山灰景观等。
滑坡旅游资源指的是经历积淤、滑坡等地质历史的景观,它具有独特
的地质地貌形态,其特点主要是面积较大,形状多种多样,景观多样,伴
随着独特的地质历史以及新鲜有趣的探索体验。
冰川旅游资源指的是高山冰川中的景观,其特征是环境清幽,自然壮观,景色宏伟,色彩优美,并且令人震撼、激动。
常见的景观有冰川湖泊、冰洞、冰崖、冰沟、冰柱、冰瀑等。
中国旅游地理期末复习资料第二章中国旅游地理概述一、旅游资源的概念与分类1.旅游资源的三个共同点(1)包括自然界形成的,也包括社会创造的,其存在是客观的;(2)与旅游者直接相联系的,能激起阿游者的旅游动机,是旅游者旅游活动的对象物,能满足旅游者的特定需要;(3)与旅游业直接相联系,能为旅游业所开发利用,并产生一定的效益。
2.旅游资源概念: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
3.旅游资源分类:(1)按照旅游资源的基本属性分(二分法):自然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2)按照旅游资源国家标准分类:按此标准,旅游资源被分成8个主类和31个亚类,共155个基本类型。
(3)按照旅游资源的形成与存在状况分类原生性旅游资源:经过漫长的自然与社会历史过程所形成,对于现今而言是先天赋予的旅游资源,包括自然旅游资源和所有作为历史遗产的人文旅游资源(不可再生性、长期性、稳定性)萌变性旅游资源:通过现代社会发展及其投资因素新营造出来的人为旅游吸引因素(不断萌生、发展变化、可复制、可发展创新)二、旅游资源的基本性质1.审美性与文化性2.地域性与广域性3.季节性与节律性4.组合性与整体性5.“永续性”与易损性6.萌变性与创新性(从旅游审美需求以及旅游所耗时间、精力与费用等成本效益出发,旅游资源的组成因素协调配合越好、组合规模越大、组合内容越丰富,其旅游吸引力就越大,旅游价值就越高。
)三、我国旅游资源的基本特征1.以原生性为主的旅游资源极为丰富多彩,世界地位突出2.旅游资源分布广泛而又相对集中,并具一定的地域分异规律3.地域组合特色突出,各地旅游资源互补性强4.人文旅游资源与自然旅游资源交融性强,文化积淀丰厚(我国观光型原生旅游资源无论在总体数量和质量上的世界地位均非常突出;度假型旅游资源在世界上则相对逊色,但仍具较大开发潜力;萌变性旅游资源受经济条件的限制,开发起点低而发展潜力很大。
第二章旅游资源评价一、方山旅游资源单体综合评价(负责人:)(一)方山旅游资源类型特征方山的旅游资源类型比较丰富。
我们小组所调查的旅游资源单体中就包含8个主类、17个亚类、28个基本类型。
其中主类有:地文景观(A)、水域风光(B)、生物景观(C)、天象与气候景观(D)、遗址遗迹(E)、建筑设施(F)、旅游商品(G)。
主类中的建筑设施类所涵盖的旅游单体最多,包含6个亚类:综合人文旅游地(FA)、景观建筑与附属型建筑(FC)居住地与社区(FD)、归葬地(FE)交通建筑(FF)与水工建筑(FG) 13个基本类型:宗教与祭祀活动场所(FAC)、园林游憩区域(FAD)、景物观赏点(FAK)、佛塔(FCA)、塔形建筑物(FCB)、楼阁(FCC)、建筑小品(FCK)、会馆(FDF)、墓(FEB)、桥(FFA)、车站(FFB)、栈道(FFE)、水库观光游憩段(FGA);其次是生物景观类,包含4个亚类:树木(CA)、草原与草地(CB)、花卉地(CC)、野生动物栖息地(CD),6个基本类型:林地(CAA)、林间花卉地(CAB)、独树(CAC)、草地(CBA)、草场花卉地(CCA)、水生动物栖息地(CDA);水域风光类包括2个亚类:瀑布(BC)和泉(BD),2个基本类型:跌水(BCB)、冷泉(BDA);地文景观类包含2个亚类:地质地貌过程形迹(AC)、自然变动遗迹(AD)3个基本类型:奇特与象形山石(ACE)、地震遗迹(ADC)、火山与熔岩(ADE)、遗址遗迹类包含1个亚类:社会经济文化活动遗址遗迹(EB),1个基本类型:历史事件发生地(EBA);旅游商品类包含1个亚类:地方旅游商品,2个基本类型:菜品饮食(GAA)、传统手工产品与工艺品(GAE);人文活动类包含1个亚类:艺术(HB),1个基本类型:文化艺术作品(HBB)。
(二)方山旅游资源分布特征我们小组所调查的方山旅游资源单体分布较为集中,主要集中在118°51′-53′E,31°53′-58′N之间,此外对方山的核心风景区及观赏游憩区进行了考察。
第二章旅游资源的特点和分类第二章旅游资源的特点和分类第一节旅游资源的特点一、特点旅游资源作为一种特殊的资源,不仅具有一般资源的共同属性,而且具有其独有的特性。
(一)地域性与广域性旅游者之所以产生旅游活动,其根本原因就是旅游资源存在地域差异。
一般而言,旅游资源地域特色越突出,旅游吸引力越大。
旅游资源的地域上的特征表现为地带性差异和非地带性差异。
地带性差异以自然旅游资源中气候、植被、土壤等因素较为明显。
如我国植被从南致北沿纬度依次为热带雨林、亚热带常绿林、]温带阔叶林、寒带针叶林;气候方面:炎热地区高山旅游景区夏季的冷爽气候、可以使其成为夏季避暑最佳地,高纬度地区旅游景区可以成为避暑胜地,而低纬度地区的风景区可以成为避寒胜地。
一些人文旅游资源也呈现地带性特征,如居民建筑中,南方的竹楼、华北的四合院、黄土高原的窑洞、牧区的蒙古包等。
非地带性差异主要以大多数旅游资源表现得较为突出。
如古人类遗址、古城镇的分布等。
旅游资源的地域性决定了不同地区的旅游资源具有不同的特色。
如我国南方园林、北方园林和岭南园林景观的差异性;高纬度地区和高山地区的冰天雪地、林海雪原、高山冰川资源;赤道地区的热带雨林、椰林竹楼;广阔的草原、偏僻的山区、一望无垠的荒沙上的原始,纯朴的自然风光和自然山水方面的“北雄、南秀、西旷、东密”的景观特色和植物、动物旅游资源类型特征分布的地带性特点等,无不与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有关。
旅游资源的广域性是指旅游资源的分布十分广泛,在地球上的每个区域几乎都有。
地上有名山秀水、流泉瀑布、历史古迹、民俗风情等众多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地下有溶洞、暗河、温泉等;天空有瞬息万变的天象、气象景观;海洋有美丽的礁岛怪石、迷人的浅海沙滩、奇特的海洋生物和神秘的海底世界;城市有现代化建筑、先进的科技园、现代化工厂等;乡村有美丽的田园风光、浓郁的乡村风情等,不仅亚洲、欧洲、北美洲旅游发达的地区旅游资源丰富,非洲、南美洲、甚至南极洲这些旅游欠发达或不发达的地区都有旅游资源存在,只不过没有开发出来而己。
第二章地质地貌旅游资源
•相关网站:中国科普博览/
•第一节地质地貌与旅游
•一、地貌与旅游的关系
•(1)地貌具有直接的造景作用;•(2)地貌是多数旅游资源依托的场所;•(3)地貌具有间接的育景功能;•(4)地貌影响旅游项目和目的。
•决定着自然风景的骨架、气势和纹理,也决定着人文景观的基调。
陕北窑洞在陕北,不仅民居多为窑洞,连地区招待所也采用了窑洞形式。
这同当地的自然条件直接相关。
东北的木格楞
•人们思维和性格必将体现于一切人文景观中。
•二、我国地貌及对地貌旅游资源的影响•我国地貌类型复杂多样。
有高山、高原、盆地、沙漠、平原、海岸。
•
•有常见的构造地貌、流水地貌、喀斯特地貌、海岸地貌,还有冰川地貌、丹霞地貌、雅丹地貌等等。
•山地的广布性形成了我国山地旅游资源的丰厚性,我国多奇景、险景。
•我国地势系高东低,呈三级阶梯:•(1)第一级阶梯:昆仑山、祁连山以南,岷山、邛崃山、横断山脉以西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500m,高原上横亘着一系列巨大的山脉,山岭间镶嵌着辽阔的高原和盆地。
•(2)第二级阶梯:从青藏高原的外缘到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之间,除天山、阿尔泰山、阴山、秦岭等山地外,主要由辽阔的高原和巨大的盆地组成,包括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和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四川盆地。
•(3)第三级阶梯:除一些山地外,主要由宽广的平原和破碎的丘陵组成,有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和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
第三级阶梯以东是白浪滔天的海洋,在广阔的大陆架上分布着数千个大小不等、形态各异的岛屿。
•第二节山地地貌景观
•广义的山地包括高原、盆地和丘陵。
狭义的山地仅指山脉及其分支。
•地体和岩石是构成名山风景的物质基础,构成地体的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三大类岩石。
•
•我国风景名山大致可分为岩浆岩名山、沉积岩名山和变质岩名山。
•一、岩浆岩山地地貌旅游资源
• ***背景知识
•岩浆岩又称火成岩,是地下深处的岩浆侵入地壳或喷出地表冷凝形成的岩石。
喷出岩侵入岩
•岩浆侵入地壳后凝结而成的岩石叫侵入岩,如花岗岩等。
•岩浆喷出地表后迅速冷凝而成的岩石叫喷出岩或火山岩,如玄武岩、安山岩、流纹岩等。
•岩浆岩山地中最常见的是侵入岩中的花岗岩和火山岩中的玄武岩、安山岩和流纹岩。
•(一)花岗岩山地地貌旅游资源
•我国的花岗岩分布相当广泛,尤其在广东、福建以及桂东南与湘南、赣南一带更为集中。
•
•我国众多的风景名山中,以花岗岩构成的最多,尤其在东部沿海一带
•
•花岗岩大部分被深埋在地下,一部分则由于地壳运动被抬升。
•
•花岗岩一般呈肉红或灰白色,如普陀山即为肉红色粗粒花岗石构成。
•
•花岗岩地貌往往有两种特色:
• a.石蛋或馒头状岩丘地貌
•被节理切割成方块的岩体棱角随着风化作用逐渐消失,形成馒头状、蛋状、球状块体。
•
b. 峰林状山地地貌
•因崩塌、外力的风化剥蚀形成的危崖、峭壁、峰林深谷的风景。
•
•黄山、华山的峰林景观十分典型。
黄山仙人下棋景观:从左至右分别为仙人背包、仙人下棋、丞相观棋。
•我国花岗岩代表性名山:安徽黄山、陕西华山、安徽九华山、湖南衡山、浙江普陀山、辽宁千山、辽宁医巫闾山、河南鸡公山等都是闻名海内外的花岗岩名山。
安徽黄山
•
陕西华山
湖南衡山
浙江普陀山
•(二)玄武岩山地地貌旅游资源
•玄武岩名称来历有种种说法:
•一说从日本引入,因日本兵库县有一玄武洞,洞石为玄武岩而得名;•一说源于埃塞俄比亚语,意为黑色大理石;
•另一说认为,我国古代的“玄武”一词指神龟,龟壳上有十三块六角形的龟甲,而故以“玄武”命名此石。
在岩浆冷凝时,由于体积收缩,往往裂开成根根六方形(亦有四边形、五边形)岩柱,构成景观奇特石柱林景观。
俯视岩柱顶面,酷似龟
壳。
外火山口还常积水成湖,湖光山色,奇秀无比。
•*庞贝古城
•公元79年8月的一天,庞贝的灾难降临了,维苏威火山滚滚的岩浆向庞贝流来,无情地埋葬了整个城市,庞贝就这样凝固在那一刻。
•"尽情享受生活吧,明天是捉摸不定的。
"庞贝城出土的一只银制饮杯上刻着这样的话,相信刻出这句话的庞贝人并不知道死亡在即。
这只银杯被挖掘于存放葡萄酒的房间内,同时被挖掘出的还有横陈在酒杯旁的一具女性的遗骸。
这就是庞贝,它以瞬间痛苦的毁灭为代价,它穿越了千余年的时空,它在告诉世人为什么要尽享生命之欢乐。
•我国玄武岩分布较广,主要集中在东北、内蒙古东部、华南的雷州半岛、海南岛及云南腾冲等地。
•
•著名的玄武岩山地有东北的五大连池火山群、长白山火山群、镜泊湖火山群、山西大同火山群、云南腾冲火山群等。
云南腾冲火山山西大同火山
•(三)流纹岩和安山岩山地地貌旅游资源•我国流纹岩山地以浙江省最多,著名的有雁荡山、天目山、西湖孤山与宝石山。
•雁
荡山流纹岩地貌天下奇秀,有“造型
博物馆”之美誉。
北投温泉
•二、沉积岩地貌
•沉积岩是地球表面分布最广的一种岩石,覆盖面积约占地球表面的75%。
•沉积岩最典型的构造特征是具有层理,可分为水平层理、波状层理、交错层理等等。
•我国的沉积岩地貌中,以喀斯特地貌(岩溶地貌)、丹霞地貌和石英砂岩峰林地貌对游客最有吸引力。
2、喀斯特地貌发育的阶段性
早期:以地表形貌为主;
中期:以地下形貌为主,有完整的地下水系;晚期:地下形貌不断破坏,地下水系向地表水系转化;
末期:地下水系全部转化为地表水系,喀斯特平原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