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课标高考物理可能考的第一道大题汇总

新课标高考物理可能考的第一道大题汇总

新课标高考物理可能考的第一道大题汇总
新课标高考物理可能考的第一道大题汇总

-(.mg = ma 3 a 3 = -2m/ s 2 (1 分)

t 3 = -V 2 =2.5s 在t = 7.5s 时物体停止运动, V 3=0

a 3

物体运动的v-t 图象如图所示

(2分)

3) (6分)由v-t 图可知(或计算得出) 0-4s 内 S 1 = 24m (1 分) 4-5s 内 s 2 = 8.5 m (1 分) 水平力F 做功 W F = F 1S 1-F 2住 解得:

W F =155J

(2 分)

3. ( 20分)如图所示,光滑水平地面上停着一辆平板车, 其质量为2m ,长为L ,车右端(A 点)有一块静止的质量为 有摩

擦,与中点 C 为界,AC 段与CB 段动摩擦因数不同?现给车施加一个向右的水平恒 力,使车向右运

动,同时金属块在车上开始滑动, 当金属块滑到中点 C 时,即撤去这个力.已 (20分)由于金属块和车的初速度均为零,且经过相等时

间加速后车速是金属块速度的 2倍,则在此过程中车的加速度是金属块加速度的两倍。 金属块加速度a 1

1g ① 则车的加速度a 2 2 1g ②

2. (20分)如图甲所示,一质量为 2.0kg 的物体静止在水平面上,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

擦因数为0.20。从t = 0时刻起,物体受到水平方向的力

F 的作用而开始运动,8s 内F 随

时间t (1) (2) (3) 变化的规律如图乙所示。求: (g 取10m / s 2) 4s 末物体速度的大小; 在图丙的坐标系中画出物体在 8s 内的v-1图象;(要求计算出相应数值) 在8s 内水平力F 所做的功。

(20分)解:(1) (6分)物 体受到水平力 F 和摩擦力f 的 作

用,由静止开始向右做匀加 速直线运动,设加速度为 a 1, 4s 末速度为V 1,由牛顿第二定 律: F 1- |jmg = ma 1

2 分) a 1 = 3m/s 2 (

2 分) V 1 = at 1 = 12m/s

帼甲

(2分) (2) (8分)由图知,4-5s 内物体受到水平力F 的大小不变,方向改变,设加速度为 a 2, 5s

末速度为 V 2 -(F 2+^mg ) = ma 2 V 2 = V 1 + a 2 t 2 = 5m/s 由图知,5-8s 内物体只受摩擦力f 的作用,设加速度为

a 2 = -7m/ s 2 (2分) a 3. (2 分) 速度为V 3

知撤去力的瞬间,金属块的速度为 V o ,车的速度为2V 0 ,

最后金属块恰停在车的左端(B 点)。如果金属块与车的

AC 段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i ,与

B C

:A

F

2,求1与2的比值.

(1

(2 分)

m 的小金属块.金属块与车间

分CB 段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

L

在此过程中金属块位移 3

2 V

o

2 i g

L

车的位移s 2 (2v °)2

4 1g

由位移关系s 2

2 V

gL 从小金属块滑至车中点 C 开始到小金属块停在车的左端的过程中,系统外力为零,动量守 恒,设向右为正方向,且最后共同速度为 v 2m 2V o mv 0 (m 2m)v ⑦得 5 v 3V 0 由能量守恒有

2m g L 1 2 2 2m (2v 。)2 5 2 3m (3V o )2

3

3gL ①~⑩每式2分 9.( 12分)如图所示,固定在竖直平面内的半径为 滑的小孔,一质量为m 的小球套在圆环上, 过小孔C ,手拉细线使小球从 A 处沿圆环向上移动。在下列两种情 况下,当小球通过 B 处,即/ COB a =60°时,求细线对小球的拉力 F 的大小和圆环对小球的弹力 N 的大小。 (1) 小球沿圆环极缓慢地移动;

(2) 小球以线速度v 沿圆环做匀速圆周运动 解:(1)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 CO 阱力的矢量三角形 1分 有mg N

R R R 的光滑圆环的最高点 一根细线的一端拴着这个小球, C 处有就一个光 细线的另一端穿

L 2Rs in — 2

解得:N=mg

T 2mgs in

分 1 八 mg 1 分 2

4

N

⑵如图所存 受力分析有:

忍gcosa 十Tsin Q —W 匸竺一 2分

o 1

mg sin a - T cos — = 0

2

2

jfcri jg

rrr 桝g SHI iV

fl WfrT : T - ---------- -

1 分

a

cos —

2

N -胡g 匚心£凸"+曲gwtn 茂tan --------- -- wg ----------

在斜面上运动时间t 为

L

4L

联立解得: t ”

g L

对B,则有:v a 2t

1

解得a 2

gsin

12. (18分)如图所示,在水平地面上有 A 、B 两个小物体,质量分别为 m A = 3.00 kg 、m B = 2.00 kg ,

它们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

尸0.1.A 、B 之间有一原长为L = 15.0 cm 、劲度系数为k = 500

N/m 的轻质弹簧连接。分别用两个方向相反的水平恒力

N , g 取10 m/s 2°求:运动稳定时 A 、B 之间的距离。

解:(1)当系统具有水平向右的加速度 a = 1 m/s 2时分析A 受力如图:F 1 — k A x 1— ^m g

=m A a

(6 分)

到达底端速度为L

山③

2a 1

F 1、F 2同时作用在A 、B 两物体上。当 运动达到稳定时,A 、B 两物体以共同加速度大小为

a = 1.00 m/s 2做匀加速运动。 已知F 1= 20.0

二L = L i+A x i = 17.8 cm (3 分)

(2)当系统具有水平向左的加速度:a= 1 m/s2时,k A x2 —yn A g—F i = m a a (3分)

??? L = L + A x2= 20.2 cm (3 分)

注只讨论一种情况且结果正确给12分。

【解析】(1)对物体A列牛顿第二定律方程;(2)注意分加速度的方向可能水平向左,也可能水平向右;(3)胡克定律F = k A x o

14、(10分)如图11所示,发射地球同步卫星时,可认为先将卫星发射至距地面高度为h1

的圆形近地轨道上,在卫星经过A点时点火(喷气发动机工作)实施变轨进入椭圆轨道,

椭圆轨道的近地点为A,远地点为B在卫星沿椭圆轨道运动到B点(远地点B在同步轨道上)时再次点火实施变轨进入同步轨道,两次点火过程都使卫星沿切向方向加速,并且点火时间很短。已知同步卫星的运动周期为T,地球的半径的R,地球表面重力加

速度为g,求:

(1)卫星在近地圆形轨道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

(2)同步卫星轨道距地面的高度.

解:(1)设地球质量为M卫星质量为m,万有引力常量为

卫星在近地轨道圆运动,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得

(2)设同步轨道距地面高度为h2,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

力得

A x iJ-un A g-m A a20 - 0.1 3X10-3 X1

500

m= 2.8 X0 2m = 2.8 cm (3分)

A x2= m s a

+ F i + uimg_

nr =

3 X + 20+ 0.1 33/0

500

=52X10 2m= 5.2 cm (3分) 物体在地球表面受到的万有引力等于重力

Mm

G 2 = mg

解得a = (R+m)29

Mm

(R+h2)

4 n

T2

2

(R+hJ (3)

G

G

图(12)

16、(12分)如图12所示,一块质量为 M ,长为L 的均质长木板放在很长的光滑水平桌面 上,板的

左端有一质量为 m 的小物体(可视为质点),物体上连接一根很长的细绳,细 绳跨过位于桌边的定滑轮. 某人以恒定的速率 v 向下拉绳,物体最多只能到达板的中点, 已知整个过程板的右端都不会到达桌边定滑轮处.试求: (1) 当物体刚达木板中点时木板的位移;

(2) 若木板与桌面之间有摩擦,为使物体能达到板的右端,板与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 数应满足什么条件?

解:(1) m 与M 相对滑动过程

m 匀速运动有:vt = S 1 (1) M

匀加速运动有:vt/2 =S 2 (2) S

1

- S 2 =L/2

(3)

联立以上三式得S 2 = L/2

⑵ 设m 与M 之间摩擦因数为 卩1

右端两者刚好共速时摩擦因数最小,设为 对 M 有:Ma 2 mg 1 (m M )g 2

(6)

勺⑺

2

v

2a 2S 2 (8)

对 m 有:

vt $

(9)

s-i s 2

L (10)

所以桌面与板间的摩擦因数

卩> M V 2/2 (m + M ) gL 。

19. (12分)如图所示,M 是水平放置的半径足够大的圆盘,绕过其圆心的竖直轴

00'匀

速转动,以经过 0水平向右的方向作为 x 轴的正方向.在圆心 0正上方距盘面高为 h 处有 一个正在间断滴水的容器, 在t = 0时刻开始随传送带沿与 x 轴平行的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速度大小为v .已知容器在t = 0时滴下第一滴水,以后每当前一滴水刚好落到盘面上时再滴 一滴水.问: (1 )每一滴水经多长时间滴落到盘面上?

(2)要使每一滴水在盘面上的落点都位于一条直线上,圆盘转动的最小角速度

3 .

当桌面光滑时有

v

mg 1 = Ma 1

(4)

2

=2a 1S 2

由(4) ( 5)得 1

Mv 2

gmL

如果板与桌面有摩擦,因为 M 与桌面摩擦因数越大, m 越易从右端滑下,所以当 m 滑到M

联立以上五式得

Mv 2

2

2(m M )gL

(3)第二滴水与第三滴水在盘面上的落点间的最大距离

1 2 h gt

1 2 3

得 t i

2

(2)要使每一滴水在圆盘面

上的落点都位于同一条直线上, 在相邻两滴水的下落时间内,圆盘转过的最小角度为 n 以最小角速度为

第二滴水落在圆盘上的水平位移为

当第二滴水与第三滴水在盘面上的落点位于同一直径上圆心的两侧时两点间的距离最 大,为

21. (14分)物理学中库仑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有相似的表达形式, 对带异种电荷的两粒子组

成的系统而言,若定义相距无穷远处电势能为零,则相距为

r 时系统的电势能可以表示为

1 若地球质量为 叶,某人造地球卫星质量为 m 2,也定义相距无穷远处引力势能为零, 写出当地心与卫星相距 R 时该系统引力势能表达式。 (地球可看作均匀球体,卫星可看成质 点)

2 今有一颗卫星贴着地球表面绕行时速度大小为

v 7.90km/s ,当该卫星在离地面高 度为h

3R 地处绕行时,绕行速度 v 为多大?( R 地为地球半径)

3 若在离地面高度为 3R 地处绕行的卫星质量为 1t ,则至少需要对该卫星补充多大的

能量才能使其脱离地球的束缚?

(1)水滴在坚直方向作自由落体运动,有

t i

(3)第二滴水落在圆盘上的水平位移为

S S 2

E p

k Q 1Q 2

r

S

2

x

S

3

解析(

1)由类比可知,该系统引力势能表达式为:

(2 )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

找=J v- 7.90fe? <5

解得讨■ 3 95 km/s

(3)卫星在该处的动能:

&迪=_2耳

系统的势能:应

得系统的机械能:[「七 i -J >

则需要给卫星补充的能量:务二吗=7.80x10^

23. (12分)如图所示是放置在竖直平面内的游戏滑轨,有一质量m=2kg的小球穿在轨道上滑轨由四部分粗细均匀的滑杆组成:水平直轨道AB倾斜直轨道CD长L=6m与水平面间的夹角B =37°;半径R=1m的圆弧轨道APC半径艮=3m的圆弧轨道BQED直轨道与圆弧轨道

相切,切点分别为A B、D C, E为最低点倾斜直轨道CD与小球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卩=2/3 , 其余部分均为光滑轨道,取g=10m/s2 ,sin37 °=0.6,cos37 °=0.8现让小球从AB的正中央以初

速度V)=10m/s开始向左运动,问:

(1)第一次经过E处时,轨道对小球的作用力为多大?

(2)小球第一次回到出发点时的速度为多大?

(3)小球在运动过程中,损失的机械能最多为多少

上式中世二(心十朋二你

备战2020年高考物理计算题专题复习《向心力的计算》(解析版)

《向心力的计算》 一、计算题 1.如图所示,长为L的细绳一端与一质量为m的小球可看成质点 相连,可绕过O点的水平转轴在竖直面内无摩擦地转动.在最 低点a处给一个初速度,使小球恰好能通过最高点完成完整的圆 周运动,求: 小球过b点时的速度大小; 初速度的大小; 最低点处绳中的拉力大小. 2.如图所示,一条带有圆轨道的长轨道水平固定,圆轨道竖直,底端分别与两侧的直 轨道相切,半径,物块A以的速度滑入圆轨道,滑过最高点Q,再沿圆轨道滑出后,与直轨上P处静止的物块B碰撞,碰后粘在一起运动。P点左侧轨道光滑,右侧轨道呈粗糙段,光滑段交替排列,每段长度都为。物块与各粗糙段间的动摩擦因数都为,A、B的质量均为重力加速度g 取;A、B视为质点,碰撞时间极短。 求A滑过Q点时的速度大小V和受到的弹力大小F; 若碰后AB最终停止在第k个粗糙段上,求k的数值; 求碰后AB滑至第n个光滑段上的速度与n的关系式。

3.如图所示,一个固定在竖直平面上的光滑半圆形管道,管道里有一个直径略小于管 道内径的小球,小球在管道内做圆周运动,从B点脱离后做平抛运动,经过秒后又恰好垂直与倾角为的斜面相碰到。已知圆轨道半径为,小球的质量为,g取求 小球在斜面上的相碰点C与B点的水平距离 小球经过圆弧轨道的B点时,受到轨道的作用力的大小和方向? 小球经过圆弧轨道的A点时的速率。 4.如图所示,倾角为的粗糙平直导轨与半径为R的光 滑圆环轨道相切,切点为B,整个轨道处在竖直平面内。一 质量为m的小滑块从轨道上离地面高为的D处无初速 下滑进入圆环轨道,接着小滑块从圆环最高点C水平飞出, 恰好击中导轨上与圆心O等高的P点,不计空气阻力。求: 小滑块在C点飞出的速率; 在圆环最低点时滑块对圆环轨道压力的大小; 滑块与斜轨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初二物理计算题专题训练(含答案)

初二物理计算题专题训练 1.某辆汽车的速度如图(甲)所示: (1)当汽车司机看到图(乙)所示的标志牌后,如果就以速度计指示的速度匀速行驶,经12min 到达大桥,求标志牌到大桥的距离. (2)若他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从该标志牌到大桥,最少行驶多长时间 2..甲、乙、丙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甲、乙均做匀速直线运动,丙从静止开始加速运动,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求: (1)经过10s ,甲、乙相距多远 (2)丙与甲速度相等时,甲运动的路程为多少 初 二 ( ) 班 ( ) 号 姓 名 命 题 人 : 物 理备课组 ○

3.汽车沿一平直公路以20m/s的速度行驶,其正前方有一座山崖,当汽车经过某处时,驾驶员按响喇叭,2s后听到回声,求按喇叭时距山崖有多远(V声=340m/s) 4.下面是关于舰载机着舰的报道:歼-15舰载机飞临“辽宁舰”上空,建立下滑线、调整飞行速度,对着航母着陆区飞去。巨大的甲板向我们迎面扑来,给人以极强的压迫感。歼-15战机着舰,与尾钩完全咬合,在短短内使战机速度从300km/h减少为零,滑行约100m,稳稳停在甲板上。试解答下列问题: (1)歼-15舰载机降落时飞行员为什么会感到“巨大的甲板向我们迎面扑来” (2)“在短短内使战机速度从300km/h减少为零”中“300km/h”是指舰载机着舰时的(填“平均速度”或“瞬时速度”),合多少m/s(写出运算过程) (3)舰载机从触舰到静止过程的平均速度约是多少 5.某人在长铁管一端猛敲击一下,在长铁管另一端人听到两次声音间隔为,求长铁管的长度(声音在空气中、钢铁中传播速度分别是340m/s、5200m/s)

高考物理电磁综合压轴大题汇编

2016年高考押题 1.(18分)在竖直平面内,以虚线为界分布着如图所示足够大的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其中匀强电场方向竖直向下,大小为E ;匀强磁场垂直纸面向里,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虚线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为θ=45°,一带负电粒子从O 点以速度v 0水平射入匀强磁场,已知带负电粒子电荷量为q ,质量为m ,(粒子重力忽略不计)。 (1)带电粒子从O 点开始到第1次通过虚线时所用的时间; (2)带电粒子第3次通过虚线时,粒子距O 点的距离; (3)粒子从O 点开始到第4次通过虚线时,所用的时间。 1.(18分)解:如图所示: (1)根据题意可得粒子运动轨迹如图所示。 2πm T Bq = ……………………………………(2分) 因为θ=45°,根据几何关系,带电粒子从O 运动到A 为3/4圆周……(1分) 则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时间为: 3π2m t Bq = ………………………………………………………………………………………(1分) (2)由qvB=m 2 v r ………………………………………………………(2分) 得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半径为:0 mv r Bq = ,…………………………(1分) 带电粒子从O 运动到A 为3/4圆周,解得0 22OA mv x r Bq ==…………………(1分) 带电粒子从第2次通过虚线到第3次通过虚线运动轨迹为1 4圆周,OA AC x x =所以粒子距O 点的距离0 2222OC mv x r Bq ==………………………………(1 分) (3)粒子从A 点进入电场,受到电场力F=qE ,则在电场中从A 到B 匀减速,再从B 到A 匀加速进入磁场。在电场中加速度大小为:

大学物理一计算题111

1、均匀带电细线ABCD 弯成如图所示的形状,其线电荷密度为λ,试求圆心O 处的电势。 解: 两段直线的电势为 2ln 42 1πελ =V 半圆的电势为 ππελ 24= V , O 点电势)2ln 2(40 ππελ += V 2、有一半径为 a 的半圆环,左半截均匀带有负电荷,电荷线密度为-λ,右半截均匀带有正电荷,电线密度为λ ,如图。试求:环心处 O 点的电场强度。 解:如图,在半圆周上取电荷元dq a a dE dE E E a dq dE ad dl dq x x 02 02 02d cos 212cos 41πελ θθλ πεθ πεθ λλπ - =-=-======???由对称性 3、一锥顶角为θ的圆台,上下底面半径分别为R 1和R 2,在 它的侧面上均匀带电,电荷面密度为σ,求顶点O 的电势。(以无穷远处为电势零点) 解::以顶点O 作坐标原点,圆锥轴线为X 轴向下为正. 在任意位置x 处取高度为d x 的小圆环, 其面积为 xdx dx r dS θθ πθπcos tan 2cos 2== 其上电量为 xdx tg dS dq θθ πσσcos 2== 它在O 点产生的电势为 2 204x r dq dU += πε 022202tan tan 4cos tan 2εθσθπεθθπσdx x x xdx = += 总电势 ??-= ==0 1202)(tan 221 εσθεσ R R dx dU U x x A B C D O

4、已知一带电细杆,杆长为l ,其线电荷密 度为λ = cx ,其中c 为常数。试求距杆右端距离为a 的P 点电势。 解:考虑杆上坐标为x 的一小块d x d x 在P 点产生的电势为 x a l xdx c x a l dx dU -+= -+=00441πελπε 求上式的积分,得P 点上的电势为 ])ln()[(44000l a a l a l c x a l xdx c U l -++=-+=?πεπε 5、有一半径为 a 的非均匀带电的半球面,电荷面密度为σ = σ0 cos θ,σ0为恒量 。试求:球心处 O 点的电势。 解: 6、有一半径为 a 的非均匀带电的半圆环,电荷线密度为λ =λ0 cos θ,λ0为恒量 。试求:圆心处 O 点的电势。 解: 7、有宽度为a 的直长均匀带电薄板,沿长度方向单位长度的 带电量为λ , 试求:与板的边缘距离为b 的一点P 处的电场强度 (已知电荷线密度为λ的无限长直线的电场强度为 r E 02πελ=)。 O 020********sin cos 4sin 24sin 2sin 2εσεθθθσπεθ θπσπεθθπσσθθπππR d R R Rd R dU U R dq dU Rd R ds dq Rd R ds =??=??=== ??==??=? ??圆环的电势 上取一圆环, y ?? ======-0022 000 24cos 4πελπεθθλθλλπεπ πd dU U ad dl dq , a dq dU dq ,在半圆上取电荷元P ·

2019高考物理真题汇编——计算题

目录 牛顿第二定律 (2) 功能 (3) 动量 (3) 力学综合 (3) 动量能量综合 (4)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 (6) 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 (7) 电磁感应 (8)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动生与感生电动势) (8) 杆切割 (8) 线框切割 (9) 感生电动势 (9) 电磁感应中的功能问题 (10) 电磁科技应用 (11) 热学 (12) 光学 (14) 近代物理 (15) 思想方法原理类 (16)

牛顿第二定律 1.【2019天津卷】完全由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国产新型航空母舰已完成多次海试,并 取得成功。航母上的舰载机采用滑跃式起飞,故甲板是由水平甲板和上翘甲板两部分构成,如图1所示。为了便于研究舰载机的起飞过程,假设上翘甲板BC是与水平甲板AB相切的一段圆弧,示意如图2,AB长L1=150m,BC水平投影L2=63m,图中C点切线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θ=12°(sin12°≈0.21)。若舰载机从A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t=6s到达B点进入BC.已知飞行员的质量m=60kg,g=10m/s2,求 (1)舰载机水平运动的过程中,飞行员受到的水平力所做功W; (2)舰载机刚进入BC时,飞行员受到竖直向上的压力F N多大。 2.【2019江苏卷】如图所示,质量相等的物块A和B叠放在水平地面上,左边缘对齐。 A与B、B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先敲击A,A立即获得水平向右的初速度,在B上滑动距离L后停下。接着敲击B,B立即获得水平向右的初速度,A、B都向右运动,左边缘再次对齐时恰好相对静止,此后两者一起运动至停下。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g。求: (1)A被敲击后获得的初速度大小v A; (2)在左边缘再次对齐的前、后,B运动加速度的大小a B、a B′; (3)B被敲击后获得的初速度大小v B。

高考物理第一道大题针对训练

高考物理第一道大题针对训练 1.如图(甲)所示,A 车原来临时停在一水平路面上,B 车在后面匀速向A 车靠近,A 车司机发现后启动A 车,以A 车司机发现B 车为计时起点(t=0),A 、B 两车的v ﹣t 图象如图(乙)所示.已知B 车在第1s 内与A 车的距离缩短了x 1=12m . (1)求B 车运动的速度v B 和A 车的加速度a 的大小. (2)若A 、B 两车不会相撞,则A 车司机发现B 车时(t=0)两车的距离s 0应满足什么条件? 2.有一条沿顺时针方向匀速传送的传送带,恒定速度v =4 m/s ,传送带与水平面的夹角θ=37°,现将质量m =1kg 的小物块轻放在其底端(小物块可视作质点),与此同时,给小物块沿传送带方向向上的恒力F =8N ,经过一段时间,小物块上到了离地面高为=2.4 m 的平台上。已知物块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g 取10 m/s 2, sin37°=0.6,cos37°=0.8).问: (1)物块从传送带底端运动到平台上所用的时间? (2)若在物块与传送带达到相同速度时,立即撤去恒力F ,计算小物块还需经过多少时间离开传送带以及离开时的速度? h

3.(13分)完整的撑杆跳高过程可以简化成如图所示的三个阶段:持杆助跑、撑杆起跳上升、越杆下落。在第二十九届北京奥运会比赛中,俄罗斯女运动员伊辛巴耶娃以5.05m的成绩打破世界纪录。设伊辛巴耶娃从静止开始以加速度a=1.25m/s2匀加速助跑,速度达到v=9.0m/s 时撑杆起跳,到达最高点时过杆的速度不计,过杆后做自由落体运动,重心下降h2= 4.05m 时身体接触软垫,从接触软垫到速度减为零的时间t=0.90s。已知伊辛巴耶娃的质量m=65kg,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不计空气的阻力。求: (1)伊辛巴耶娃起跳前的助跑距离; (2)假设伊辛巴耶娃从接触软垫到速度减为 零的过程中做匀减速运动,求软垫对她的作用力大 小。 4.(18分)如图所示为某种弹射装置的示意图,光滑的水平导轨MN右端N处与水平传送带理想连接,传送带长度L=4.0m,皮带轮沿顺时针方向转动,带动皮带以恒定速率v=3.0m/s 匀速传动。三个质量均为m=1.0kg的滑块A、B、C置于水平导轨上,开始时滑块B、C之间用细绳相连,其间有一压缩的轻弹簧,处于静止状态。滑块A以初速度v0=2.0m/s沿B、C连线方向向B运动,A与B碰撞后粘合在一起,碰撞时间极短,可认为A与B碰撞过程中滑块C的速度仍为零。因碰撞使连接B、C的细绳受扰动而突然断开,弹簧伸展,从而使C与A、B分离。滑块C脱离弹簧后以速度v C=2.0m/s滑上传送带,并从右端滑出落至地面上的P点。已知滑块C与传送带之问的动摩擦因数μ=0.20,重力加速度g取10m/s2。求: (1)滑块c从传送带右端滑出时的速度大小; (2)滑块B、C用细绳相连时弹簧的弹性势能E p; (3)若每次实验开始时弹簧的压缩情况相同,要使滑块C总能落至P点,则滑块A与滑块B碰撞前速度的最大值V m是多少?

大学物理习题计算题答案(DOC)

.运动的描述 计算题 1、一质点沿X 轴运动,其加速度a=-kv 2 ,式中k 为常数。设t=0时,x=0,v=v 0,求该质点的运动方程。 2、一质点作直线运动,加速度为a=2+4t(SI),零时刻时x 0=5m ,v 0=6m/s ,求t=3s 时的速度和位置。 3、一质点沿X 轴运动,坐标与时间的关系为x 0=9+4t-2t 2 (SI ),则在最初2s 内的平均速度为多少?2s 末的瞬时速度为多少?加速度为多少? (此题与第4题相似,习题集上角度为45°) 4、以初速度 0v =201s m -?抛出一小球,抛出方向与水平面成幔60°的夹角, 求:(1)球轨道最高点的曲率半径1R ;(2)落地处的曲率半径2R . (提示:利用曲率半径与法向加速度之间的关系) 解:设小球所作抛物线轨道如题1-4图所示. 题1-4图 (1)在最高点, o 0160cos v v v x == 2 1s m 10-?==g a n 又∵ 121 1ρv a n =

∴ m 1010 )60cos 20(2 2111=??= =n a v ρ (2)在落地点, 2002==v v 1s m -?, 而 o 60cos 2?=g a n ∴ m 8060cos 10)20(2 2222=? ?==n a v ρ 8、质量为m 的质点沿x 方向作直线运动,受到阻力F=-k v 2 (k 做常数)作用,t=0时质点 位于原点,速度为v 0,求(1)t 时刻的速度;(2)求v 作为x 函数的表达式。 10、转动着的飞轮的转动惯量为J ,t=0时角位移为0,角速度为o ω ,此后飞轮经制动过程,角加速度与角速度平方成正比,比例系数为k (k 为大于零的常数),(1)求当达到 时,飞轮的制动经历多少时间(2)角位移作为时间的函数。 1-11(教科书上有类似的题目,页数P7,例1.1) 1-12(教课书上原题,页数P15) 运动定律与力学中的守恒定律 、计算题 1. 静水中停着两条质量均为M 的小船,当第一条船中的一个质量为m 的人以水平速度(相对于河岸)跳上第二条船后,两船运动的速度各多大?(忽略水对船的阻力). 解:以人与第一条船为系统,因水平方向合外力为零.所以水平方向动量守恒, 则有 Mv 1 +mv =0 v 1 = ν M m -

最新中考物理计算题专题(含答案)

中考物理计算题分类复习 一、串、并联电路计算: 1、在图1所示的电路中,当S 1闭合,S 2、S 3断开时,电压表的示数为6 V,当S 1、S 3 断开, S 2闭合时, 电压表的示数为3 V.求: (1)电源电压是多少? (2)当S 1、S 3闭合, S 2断开时, 电压表的示数为多少? 2、图2所示,用电压表分别测量L 1两端的电压U 1、L 2两端的电压U 2以及L 1、L 2串联的 总电压U ,请根据表盘读数回答下列问题: ⑴ L 1两端的电压U 1是多大? ⑵ L 2两端的电压U 2是多大? ⑶ L 1、L 2串联的总电压U 是多大?⑷ 电源电压是 多大? 二、欧姆定律计算: 3、如图3所示,R 1=10 ,R 2=15 ,电流表示数是1A , 求: (1)R 1中电流I 1和R 2中I 2各是多大?(2)电压表的示 数是多大? 4、如图4所示电路中,当电源电压为4 V 时,电压表的示数为1 V ;当电源电压增至12 V 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5 A 。求电阻R 1、R 2的阻值。 三、电功、电功率、焦耳定律计算: 5、如图5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为4.5V ,R1阻值为5Ω,滑动变阻器R2最大阻值为20Ω, 电流表量程为0~0.6A ,电压表量程为0~3V 。求: (1)滑动变阻器允许接入电路的阻值范围; (2)正常工作时整个电路消耗的最大功率。 图1 图2 图3 图5

6.某电热水瓶的铭牌如下表所示。若热水瓶内装满水,在额定电压下工作 (外界大气压强为1个标准大气压)。求: (1)保温时通过电热水瓶的电流是多少?(2)加热时电热水瓶的电阻多大? (3)若瓶内20℃的水加热10min 正好烧开,则加热时电热水瓶的热效率是多 少? (4)请你尝试画出电热水瓶的内部电路图。 7、某校同学在研究用电器的电功率时连接了如图6所示的电路,电路中电员两端 电压保持不变。当闭合开关S 1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移动到a 时,闭合开关S 2、S 3与断开S 2、S 3,电流表的变化范围为0.4A ~0.1A ,电压表的变化范围为6V ~4V ;当断开开关S 2和S 3,滑 动变阻器的滑片P 移动到距a 点1/2时小灯泡L 正常发光。求: ⑴小灯泡L 的额定功率 ⑵当开关S 2和S 3都闭合时,电路消耗的最小功率。 8、如图7所示电路中,小灯泡L 标有“6V 3W ”字样,R 2=12Ω,当S 1、S 2都闭 合时,电流表示数为0.8A ,这时小灯泡L 正常发光,求:⑴电源电压U ; ⑵电阻R 1的阻值; ⑶当S 1、S 2都断开时,小灯泡L 消耗的功率。 四、密度计算: 9、有一个玻璃瓶,它的质量为0.1千克。当瓶内装满水时,瓶和水的总质量为0.4千克。用此瓶装金属粒 若干,瓶和金属颗粒的总质量是0.8千克,若在装金属颗粒的瓶中再装满水时,瓶、金属颗粒和水的总质量为0.9千克。求: (1)玻璃瓶的容积。(2)金属颗粒的质量。(3)金属颗粒的密度。 型号DSP —19B 电源220V 50Hz 功率 加热时 1200W 保温时 30W 容量2L

2016年高考最新物理大题及答案分析

2016年最新高考冲刺题 1.如图所示,在xoy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第一象限有射线OA,OA与x轴正方向夹角为30°,OA与y轴所夹区域内有沿y轴负方向的匀强电场,其他区域存在垂直于坐标平面向外的匀强磁场.有一质量为m、电量为q的带正电粒子,从y轴上的P点沿着x轴正方向以初速度v0射入电场,运动一段时间后经过Q点垂直于射线OA进入磁场,经磁场偏转,过y轴 正半轴上的M点再次垂直进入匀强电场.已知OQ=h,不计粒子重力,求: (1)粒子经过Q点时的速度大小; (2)电场强度E和磁场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 (3)粒子从Q点运动到M点所用的时间. 2.如图所示装置中,区域Ⅰ和Ⅲ中分别有竖直向上和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电场强度分别 为E和;Ⅱ区域内有垂直向外的水平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一质量为m、带电量为 q的带负电粒子(不计重力)从左边界O点正上方的M点以速度v0水平射入电场,经水平分界线OP上的A点与OP成60°角射入Ⅱ区域的磁场,并垂直竖直边界CD进入Ⅲ区域的匀强电场中.求: (1)粒子在Ⅱ区域匀强磁场中运动的轨道半径 (2)O、M间的距离 (3)粒子从M点出发到第二次通过CD边界所经历的时间.

3.坐标原点O处有一点状的放射源,它向xoy平面内的x轴上方各个方向发射α粒子,α粒子的速度大小都是v0,在0<y<d的区域内分布有指向y轴正方向的匀强电场,场强大 小为,其中q与m分别为α粒子的电量和质量;在d<y<2d的区域内分布有垂直 于xoy平面的匀强磁场.ab为一块很大的平面感光板,放置于y=2d处,如图所示.观察发现此时恰无粒子打到ab板上.(不考虑a粒子的重力) (1)求α粒子刚进人磁场时的动能; (2)求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 (3)将ab板平移到什么位置时所有粒子均能打到板上?并求出此时ab板上被α粒子打中的区域的长度. 4.如图,在直角坐标系xOy平面内,虚线MN平行于y轴,N点坐标(﹣l,0),MN与y 轴之间有沿y轴正方向的匀强电场,在第四象限的某区域有方向垂直于坐标平面的圆形有界匀强磁场(图中未画出).现有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e的电子,从虚线MN上的P点,以平行于x轴正方向的初速度v0射入电场,并从y轴上A点(0,0.5l)射出电场,射出时速度方向与y轴负方向成30°角,此后,电子做匀速直线运动,进入磁场并从圆形有界磁场边 界上Q点(,﹣l)射出,速度沿x轴负方向.不计电子重力,求: (1)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E的大小? (2)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电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t是多少? (3)圆形有界匀强磁场区域的最小面积S是多大?

高考物理计算题

考前题 1.(18分)如图所示,O 点为固定转轴,把一个长度为l 的细绳上端固定在O 点,细绳下端系一个质量为m 的小摆球,当小摆球处于静止状态时恰好与平台的右端点B 点接触,但无压力。一个质量为M 的小钢球沿着光滑的平台自左向右运动到B 点时与静止的小摆球m 发生正碰,碰撞后摆球在绳的约束下作圆周运动,且恰好能够经过最高点A ,而小钢球M 做平抛运动落在水平地面上的C 点。测得B 、C 两点间的水平距离DC=x ,平台的高度为h ,不计空气阻力,本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 ,请计算: (1)碰撞后小钢球M 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大小; (2)小把球m 经过最高点A 时的动能; (3)碰撞前小钢球M 在平台上向右运动的速度大小。 1.解析 (1)设M 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是v , 2 21,gt h vt x = = h g x v 2= (2)摆球m 经最高点A 时只受重力作用, l v m mg A 2 = 摆球经最高点A 时的动能为A E ; mgl mv E A A 2 1212= = (3)碰后小摆球m 作圆周运动时机械能守恒, mgl mv mv A B 22 12 1 22+= gl v B 5= 设碰前M 的运动速度是 v ,M 与m 碰撞时系统的动量守恒 B mv Mv Mv +=0 gl M m h g x v 52+ = 2.如图,光滑轨道固定在竖直平面内,水平段紧贴地面,弯曲段的顶部切线水平、离地高为h ;滑块A 静止在水平轨道上, v 0=40m/s 的子弹水平射入滑块A 后一起沿轨道向右运动,并从轨道顶部水平抛出.已知滑块A 的质量是子弹的3倍,取g=10m/s 2,不计空气阻力.求: (1)子弹射入滑块后一起运动的速度; (2)水平距离x 与h 关系的表达式; (3)当h 多高时,x 最大,并求出这个最大值.

人教版初中物理计算题汇总(附答案)..

人教版初中物理计算题汇总(附答案) 1密度计算: 1、有一个玻璃瓶,它得质量为0、1千克。当瓶内装满水时,瓶与水得总质量为0、4千克。用此瓶装金属粒 若干,瓶与金属颗粒得总质量就是0、8千克,若在装金属颗粒得瓶中再装满水时,瓶、金属颗粒与水得总质量为0、9千克。求: (1)玻璃瓶得容积。(2)金属颗粒得质量。(3)金属颗粒得密度。 2、一个质量为232g 得铜铝合金球,其中含铝54g,铜得密度为ρ铜=8、9g/cm 3,铝得密度为ρ铝=2、7g/cm 3 , 求合金球得密度为多少? 二速度计算: 3、一座桥全长6、89Km,江面正桥长为1570m,一列长为110m 得火车匀速行驶,通过江面正桥需120s,则火车 速度就是多少m/s?火车通过全桥需用多长时间? 三、杠杆平衡条件计算: 4、 长lm 得杠杆水平放置,支点在距左端0.8m 处,现在左端挂20N 重得物体,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应在杠杆得最右端挂得重物就是多重。 5、一把杆秤不计自重,提纽到秤钩距离就是4cm,秤砣质量250g.用来称质量就 是2kg 得物体,秤砣应离提纽多远,秤杆才平衡?若秤杆长60cm,则这把秤最大能称量多少kg 得物体? 四、压强计算: 6、学生课桌质量为9千克,桌子与地面有四个接触面,每个接触面得面积为4× 10-4米2;某同学将底面积为24、5×10-4米2 、容量为1升、装满水后水深为18厘米得塑料水杯放在课桌得桌面上。求: (1)课桌对地面得压力;(2)课桌对地面得压强;(3)杯对桌面得压强。(不计塑料水杯得质量) 7、放在水平面上容器内装有质量为1kg 得水,若水深h =18cm,容器底面积S =50cm 2 , 不计容器得质量。 求: (1)离容器底8cm 处有一个A 点,A 处受到水得压强与方向;(2)水对容器底得压力与压强; (3)容器对桌面得压力与压强。 8、在海拔3000 m 以内,每升高10 m 大气压降低100 Pa,若在山脚下得大气压为标准大气压,那么在850 m 得山顶上大气压就是多少? 五、浮力计算: 17、把一个外观体积为17、8cm 3 得空心铜球放入水中,它恰好处于悬浮状态,已知铜得密度就是8、9× 103kg/m 3 ,g 取10N/kg 。求: (1)空心铜球得重力;(2)铜球空心部分得体积。 九、功、功率、机械效率计算 18、将重物提高2米,所用拉力F=196牛,求拉力做了多少功?重物有多重(动滑轮重不计) 19、一辆汽车不慎陷入泥坑,司机用图11所示得滑轮组将汽车拖出。已知整个过程中,水平拉力F 就是1×104 N,汽车沿水平方向匀速移动了4m,滑轮组得机械效率为80%。求: (1)拉力F 做得总功;(2)有用功为多大? 20、如下图12所示就是××型小汽车,下表列出有关数据: 小汽车得质量700kg 小汽车得额定功率60kW 每个轮胎与地面得接触面积500cm 2 100km 耗油量10L 汽油得密度0、71×103Kg /m 3 汽油得价格5、0元/L ? (2)若该小汽车行驶100km.则需耗油多少kg? 图7 图8 图9 图10 图11 图12 图10

2019年高考物理专题复习:力学题专题(含答案)

力学题的深入研究 最近辅导学生的过程中,发现几道力学题虽然不是特别难,但容易错,并且辅导书对这几道题或语焉不详,或似是而非,或浅尝辄止,本文对其深入研究,以飨读者。 【题1】(1)某同学利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物块在水平桌面上的运动规律。物块在重物的牵引下开始运动,重物落地后,物块再运动一段距离停在桌面上(尚未到达滑轮处)。从纸带上便于测量的点开始,每5个点取1个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1所示。打点计时器电源的频率为50Hz 。 通过分析纸带数据,可判断物块在相邻计数点 和 之间○1某时刻开始减速。 计数点5对应的速度大小为 m/s ,计数点6对应的速度大小○2为 m/s 。(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物块减速运动过程中加速度的大小为= m/s 2,若用来计算物○3a a g 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g 为重力加速度),则计算结果比动摩擦 因数的真实值 (填“偏大”或“偏小”)。【原解析】一般的辅导书是这样解的: ①和②一起研究:根据,其中,得T s s v n n n 21++=s T 1.05015=?=

=,=, 1.0210)01.1100.9(25??+=-v s m /00.11 .0210)28.1201.11(2 6??+=-v s m /16.1=,因为,,所以可判断物1 .0210)06.1028.12(2 7??+=-v s m /14.156v v >67v v <块在两相邻计数点6和7之间某时刻开始减速。 这样解是有错误的。其中是正确的,、是错误的。因为公式 5v 6v 7v 是匀变速运动的公式,而在6、7之间不是匀变速运动了。T s s v n n n 21++=第一问应该这样解析: ①物块在两相邻计数点6和7之间某时刻开始减速。 根据1到6之间的,如果继续做匀加速运动的话,则6、7之cm 00.2s =?间的距离应该为,但图中,01.1300.201.11s 5667=+=?+=s s cm s 28.1267=所以是在6和7之间开始减速。 第二问应该这样解析: ②根据1到6之间的,加速度 cm 00.2s =?s m s m T s a /00.2/1 .01000.222 2=?=?=-所以。 s m aT v v /20.11.000.200.156=?+=+=因为s m T s s v /964.01 .0210)61.866.10(22 988=??+=+=-=。 aT v v -=87s m /16.11.0)2(964.0=?--③ 首先求相邻两个相等时间间隔的位移差,从第7点开始依次为,,, cm s 99.161.860.101=-=?cm s 01.260.661.82=-=?,求平均值,所cm s 00.260.460.63=-=?cm s s s s 00.2)(3 1321=?+?+?=?以加速度=222 2/.1 .01000.2s m T s a -?=?=2/00.2s m 根据,得这是加速度的理论值,实际上 ma =mg μg a μ=(此式中为纸带与打点计时器的摩擦力),得,'ma f mg =+μf m f g a +=μ'这是加速度的理论值。因为所以的测量值偏大。a a >'g a =μ

大学物理练习题1(运动学)

大学物理练习题1:“力学—运动学” 一、选择题 1、以下哪种情况不可以把研究对象看作质点( A )。 A 、地球自转; B 、地球绕太阳公转; C 、平动的物体; D 、物体的形状和线度对研究问题的性质影响很小。 2、下面对质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C )。 ①质点是忽略其大小和形状,具有空间位置和整个物体质量的点;②质点可近视认为成微观粒子;③大物体可看作是由大量质点组成;④地球不能当作一个质点来处理,只能认为是有大量质点的组合;⑤在自然界中,可以找到实际的质点。 A 、①②③; B 、②④⑤; C 、①③; D 、①②③④。 3、一质点作直线运动的速度图线为左下图所示,下列右下图位移图线中,哪一幅正确地表示了该质点的运动规律?( D ) 4、质点沿x 轴运动的加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求出质点的( B )。 A 、第6秒末的速度; B 、前6秒内的速度增量; C 、第6秒末的位置; D 、前6秒内的位移。 5、某物体的运动规律为t kV dt dV 2-=(式中k 为常数)。当0=t 时,初速率为0V ,则V 与时间t 的函数关系为( C )。 A 、022 1V kt V += ; B 、0221V kt V +-=; C 、021211V kt V +=; D 、021211V kt V +-=θ。

6、质点作曲线运动,在时刻t 质点的位矢为r ,t 至)(t t ?+时间内的位移为r ?,路程为s ?, 位矢大小的变化量为r ?。根据上述情况,则必有:( D )。 A 、r s r ?=?=? ; B 、r s r ?≠?≠? ,当0→?t 时有dr ds r d == ; C 、r s r ?≠?≠? ,当0→?t 时有ds dr r d ≠= ; D 、r s r ?≠?≠? ,当0→?t 时有dr ds r d ≠= 。 7、一质点在平面上作一般曲线运动,其瞬时速度为ν ,瞬时速率为ν,平均速度为ν ,平均速率为ν,它们之间必有如下关系( D )。 A 、νννν== , ; B 、νννν=≠ , ; C 、νννν≠≠ , ; D 、νννν≠= , 。 8、下面对运动的描述正确的是( C )。 A 、物体走过的路程越长,它的位移也越大; B 、质点在时刻t 和t t ?+的速度分别为1v 和2v ,则在时间t ?内的平均速度为2 21v v +; C 、若物体的加速度为恒量(即其大小和方向都不变),则它一定作匀变速直线运动; D 、在质点的曲线运动中,加速度的方向和速度的方向总是不一致的。 9、下面正确的表述是( B )。 A 、质点作圆周运动,加速度一定与速度垂直; B 、物体作直线运动,法向加速度必为零; C 、轨道最弯处,法向加速度最大; D 、某时刻的速率为零,切向加速度必为零。 10、下列几种运动形式,哪一种运动是加速度矢量a 保持不变的运动?( C )。 A 、单摆运动; B 、匀速度圆周运动; C 、抛体运动; D 、以上三种运动都是a 保持不变的运动。 11、一个质点在做圆周运动时,有( B )。 A 、切向加速度一定改变,法向加速度也改变; B 、切向加速度可能不变,法向加速度一定改变; C 、切向加速度可能不变,法向加速度不变; D 、切向加速度一定改变,法向加速度不变。

2020年高考物理计算题强化专练-热学解析版

计算题强化专练-热学 一、计算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0.0分) 1.如图所示,质量为m=6kg的绝热气缸(厚度不计),横截面积为S=10cm2,倒扣在 水平桌面上(与桌面有缝隙),气缸内有一绝热的“T”型活塞固定在桌面上,活塞与气缸封闭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活塞在气缸内可无摩擦滑动且不漏气.开始时,封闭气体的温度为t0=27℃,压强P=0.5×105P a,g取10m/s2,大气压强为 P0=1.0×105P a.求: ①此时桌面对气缸的作用力大小; ②通过电热丝给封闭气体缓慢加热到t2,使气缸刚好对水平桌面无压力,求t2的值 . 2.如图所示,用质量为m=1kg、横截面积为S=10cm2的活塞在气 缸内封闭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活塞与气缸壁之间的摩擦忽 略不计。开始时活塞距气缸底的高度为h=10cm且气缸足够 高,气体温度为t=27℃,外界大气压强为p0=1.0×105Pa,取 g=10m/s2,绝对零度取-273℃.求: (i)此时封闭气体的压强; (ii)给气缸缓慢加热,当缸内气体吸收4.5J的热量时,内能 的增加量为2.3J,求此时缸内气体的温度。

3.如图所示,竖直放置的U形管左端封闭,右端开口,左管横截面积为右管横截面 积的2倍,在左管内用水银封闭一段长为l,温度为T的空气柱,左右两管水银面高度差为hcm,外界大气压为h0cmHg . (1)若向右管中缓慢注入水银,直至两管水银面相平(原右管中水银没全部进入水平 部分),求在右管中注入水银柱的长度h1(以cm为单位); (2)在两管水银面相平后,缓慢升高气体的温度至空气柱的长度变为开始时的长度l ,求此时空气柱的温度T′. 4.一内壁光滑、粗细均匀的U形玻璃管竖直放置,左端开口,右端封闭,左端上部 有一轻活塞.初始时,管内水银柱及空气柱长度如图所示.已知大气压强p0=75cmHg ,环境温度不变. (1)求右侧封闭气体的压强p右; (2)现用力向下缓慢推活塞,直至管内两边水银柱高度相等并达到稳定.求此时右侧封闭气体的压强p右; (3)求第(2)问中活塞下移的距离x.

初中物理计算题汇总(附答案)

人教版初中物理计算题汇总(附答案) 1密度计算: 1、有一个玻璃瓶,它的质量为0.1千克。当瓶内装满水时,瓶和水的总质量为0.4千克。用此瓶装金属粒 若干,瓶和金属颗粒的总质量是0.8千克,若在装金属颗粒的瓶中再装满水时,瓶、金属颗粒和水的总质量为0.9千克。求: (1)玻璃瓶的容积。(2)金属颗粒的质量。(3)金属颗粒的密度。 2、一个质量为232g 的铜铝合金球,其中含铝54g ,铜的密度为ρ铜=8.9g/cm 3,铝的密度为ρ铝=2.7g/cm 3 , 求合金球的密度为多少? 二速度计算: 3、一座桥全长6.89Km ,江面正桥长为1570m ,一列长为110m 的火车匀速行驶,通过江面正桥需120s ,则 火车速度是多少m/s?火车通过全桥需用多长时间? 三、杠杆平衡条件计算: 4、 长lm 的杠杆水平放置,支点在距左端0.8m 处,现在左端挂20N 重的物体,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 衡,应在杠杆的最右端挂的重物是多重。 5、一把杆秤不计自重,提纽到秤钩距离是4cm ,秤砣质量250g .用来称质量是 2kg 的物体,秤砣应离提纽多远,秤杆才平衡?若秤杆长60cm ,则这把秤最大能称量多少kg 的物体? 四、压强计算: 6、学生课桌质量为9千克,桌子与地面有四个接触面,每个接触面的面积为4×10 -4 米2;某同学将底面积为24.5×10-4米2 、容量为1升、装满水后水深为18厘米的塑料水杯放在课桌的桌面上。求: (1)课桌对地面的压力;(2)课桌对地面的压强;(3)杯对桌面的压强。(不计塑料水杯的质量) 7、放在水平面上容器内装有质量为1kg 的水,若水深h =18cm ,容器底面积S =50cm 2 ,不计容器的质量。 求: (1)离容器底8cm 处有一个A 点,A 处受到水的压强和方向;(2)水对容器底的压力和压强; (3)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和压强。 图7 图8 图9

高考物理 第一道大题

高考第一道计算题 研究 试题预测 1、一般都有问题情景,但情景相对会比较简单。有利于足够的保底分 2、由于题的位置,一般都为中低档题,并且落点都比较低。 3、有从单一设问过渡到组合式设问的趋势,有利于分步骤得分。 4、考虑到知识点的覆盖,一般仍以考查重点知识和基本方法为核心,但应注意主干知识与非主干知识的结合,通过知识综合考查能力。 5、考虑到与后两题的搭配,一般仍以重点模型的基本层面的考查为核心,但应注意基本模型和实际情景结合及基本模型之间的简单组合。通过模型组合考查能力,一般为单物体多过程。 (1)每个同学要认识和熟悉该类考题的特点。做到心中有数。 (2) 重点放在审题准确和书写规范及计算无误的训练。力求得到全分。 近年高考计算题第1题选评 1.天空有近似等高的浓云层。为了测量云层的高度,在水平地面上与观测者的距离为d=3.0km 处进行一次爆炸,观测者听到由空气直接传来的爆炸声和由云层反射来的爆炸声时间上相差Δt =6.0s 。 试估算云层下表面的高度。已知空气中的声速v=13 km/s 。 -点评:考查匀速运动规律和反射定律,问题情景涉及测量云层高度。难度等级:★★ 2原地起跳时,先屈腿下蹲,然后突然蹬地。从开始蹬地到离地是加速过程(视为匀加速)加速过程中重心上升的距离称为“加速距离”。离地后重心继续上升,在此过程中重心上升的最大距离称为“竖直高度”。现有下列数据:人原地上跳的“加速距离”d 1=0.50m ,“竖直高度”h 1=1.0m ;跳蚤原地上跳的“加速距离”d 2=0.00080m ,“竖直高度”h 2=0.10m 。假想人具有与跳蚤相等的起跳加速度,而“加速距离”仍为0.50m ,则人上跳的“竖直高度”是多少? 点评:考查匀变速运动规律,问题情景涉及比较人和跳蚤的跳高能力。难度等级:★★★ 3一水平放置的水管,距地面高h =l.8m ,管内横截面积S =2.0cm 2。有水从管口处以不变的速度v =2.0m/s 源源不断地沿水平方向射出,设出口处横截面上各处水的速度都相同,并假设水流在空中不散开。取重力加速度g =10m /s 2,不计空气阻力。求水流稳定后在空中有多少立方米的水。 点评:考查平抛运动和流量概念,问题情景涉及流量理解。难度等级:★★★ 4.图中MN 表示真空室中垂直于纸面的平板,它的一侧有匀强磁场,磁 场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一带电粒子从平板上狭缝O 处以垂直于平板的初速v 射入磁场区域,最后到达平板上的P 点。已知B 、 v 以及P 到O 的距离l ,不计重力,求此粒子的电荷e 与质量m 之比。

大学物理计算题

第3大题: 计算题( 分) 3.1 (10分)如图所示,一个劲度系数为k 的轻弹簧与一轻柔绳相连接,该绳跨过一半径为R ,转动惯量为I 的定滑轮,绳的另一端悬挂一质量为m 的物体。开始时,弹簧无伸长,物体由静止释放。滑轮与轴之间的摩擦可以忽略不计。当物体下落h 时,试求物体的速度v ? Mg-T1=ma (T1-T2)R=I β T2-kx=0 a=βR 联立解得a=(mg-kx)/(m+I/R2) d )(1 d 0 2 ??-+= h v kx mg R I m v v 解得v=genhao (2mgh-kh2)/ (m+I/R2) 3.2 (10分)一皮带传动装置如图所示, B A,两轮上套有传动皮带。外力矩M 作用 在A 轮上,驱使其转动,并通过传动皮带带动B 轮转动。B A,两轮皆可视为质量均匀分布的圆盘,其质量分别为1m 和2m ,半径分别为1R 和2R 。设皮带在轮上不打滑,并略去转轴与轮之间的摩擦。试求B A,两轮的角加速度1β和2β。解 12 111212 1)(βR m R T T M = -- (1)……………………….2分 22222212 1)(βR m R T T = - (2)………………..2分 由于皮带不打滑,切向速度相同,其变化率即切相加速度相同: 2211ββR R = 由式(2)(3)得 2 1211)(2R m m M += β 代入式(3)得2 1212 )(2R R m m M += β 3.3 (10分)如图所示,一根细棒长为L ,总质量为m ,其质量分布与离O 点的距离成正比。现将细棒放在粗糙的水平桌面上,棒可绕过其端点O 的竖直轴转动。已知棒与桌面间的摩擦系数为μ,棒的初始角度为0ω。求: (1) 细棒对给定轴的转动惯量 (2) 细棒绕轴转动时所受的摩擦力矩; (3) 细棒从角速度0ω开始到停止转动所经过的时间。 解 (1)由题意可知细棒的质量线密度为 kr =λ 式中k 为常数。由于细棒的总质量为m ,所以 m r kr L =? d 0 … 由此得 22L m k = 故 r L m kr 22= =λ ……… 得一并代入式得由式得由式)1()3(21)2(1 21 222221???? ???== -βββR R R m T T

高考物理计算题(共29题)

高考物理计算题(共29 题)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学生错题之计算题(共29题) 计算题力学部分:(共12题) (2) 计算题电磁学部分:(共13题) (15) 计算题气体热学部分:(共3题) (35) 计算题原子物理部分:(共1题) (38) 计算题力学部分:(共12题) 1.长木板A静止在水平地面上,长木板的左端竖直固定着弹性挡板P,长木板A的上表面分为三个区域,其中PO段光滑,长度为1 m;OC段粗糙,长度为1.5 m;CD段粗糙,长度为1.19 m。可视为质点的滑块B静止在长木板上的O点。已知滑块、长木板的质量均为1 kg,滑块B与OC段动摩擦因数为0.4,长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5。现用水平向右、大小为11 N的恒力拉动长木板,当弹性挡板P将要与滑块B相碰时撤去外力,挡板P与滑块B发生弹性碰撞,碰后滑块B最后停在了CD段。已知质量相等的两个物体发生弹性碰撞时速度互换,g=10 m/s2,求: (1)撤去外力时,长木板A的速度大小; (2)滑块B与木板CD段动摩擦因数的最小值; (3)在(2)的条件下,滑块B运动的总时间。 答案:(1)4m/s (2)0.1(3)2.45s 【解析】(1)对长木板A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解得; 由可得v=4m/s; (2)挡板P与滑块B发生弹性碰撞,速度交换,滑块B以4m/s的速度向右滑行,长木板A静止,当滑上OC段时,对滑块B有,解得 滑块B的位移; 对长木板A有; 长木板A的位移,所以有,可得或(舍去) (3)滑块B匀速运动时间;

滑块B在CD段减速时间; 滑块B从开始运动到静止的时间 2.如图所示,足够宽的水平传送带以v0=2m/s的速度沿顺时针方向运行,质量m=0.4kg的小滑块被光滑固定挡板拦住静止于传送带上的A点,t=0时,在小滑块上施加沿挡板方向的拉力F,使之沿挡 板做a=1m/s2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小滑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重力加速度g=10m /s2,求: (1)t=0时,拉力F的大小及t=2s时小滑块所受摩擦力的功率; (2)请分析推导出拉力F与t满足的关系式。 答案: (1)0.4N;(2) 【解析】(1)由挡板挡住使小滑块静止的A点,知挡板方向必垂直于传送带的运行方向; t=0时对滑块:F=ma 解得F=0.4N;t=2s时, 小滑块的速度v=at=2m/s摩擦力方向与挡板夹角,则θ=450 此时摩擦力的功率P=μmgcos450v, 解得 (2)t时刻,小滑块的速度v=at=t, 小滑块所受的摩擦力与挡板的夹角为 由牛顿第二定律 解得(N)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