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课 《昨天和今天》
- 格式:docx
- 大小:26.16 KB
- 文档页数:10
第一课第二节汉语的昨天和今天一、教学概述1.1 教学目标(1)了解古今汉语词汇演变的主要表现和古今汉语语序、句式的差异,掌握梳理文言文词语、句式的方法,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通过课堂上的学习活动,学习自我评价与反思,帮助学生发现学习中的问题,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
1.2 学生分析(1)学生初中、高中学习了几十篇文言文,其中一些篇目还要求背诵。
古今汉语在词汇和语法上的异同,学生已有大量的感性认识。
学生在高中必修课本第5册中已接触文言词语和句式的梳理。
(2)学生掌握的文言词语和句式程度有较大差异,能经常通过诵读复习课文或坚持做词语、句式卡片的学生不多,遗忘回生的情况较普遍。
在学习中学会自我评价与反思,即在学习中学会学习,对学生来说,较为陌生,甚至没有这方面的训练与指导。
1.3 教学资源教科书《语言文字应用》第一课第二节、第四课第一节的“工具箱”及教学指导用书相应的内容;必修课本第1-5册中的文言文;古汉语字典、古汉语词典、现代汉语词典。
1.4 教学重点文言词语及文言句式(“语音的演变”放入第二课第四节处理)。
二、教学过程2.1 课文导入由一个学生读引子“秀才买柴”。
教师用黑板或演示文稿对其他同学出示问题:画出秀才说的四句话,并在书上标出古今用法变化大的词(荷、几何、损、价、焰、薪)。
2.2 课堂活动(1)古今词义部分A. 朗读文段。
每个同学出声读一遍《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全班齐读。
如学生学习过《邹忌讽齐王纳谏》并背诵过,则每人先默读一遍,再全班背诵。
B. 阅读“古今词义”部分。
用黑板或演示文稿出示要求,每个学生要独立完成以下问题:①古今词语用法不同主要有三个方面,每个方面用一句话概括(在书上画出来)。
②把秀才说的四句话中古今变化明显的词填入下面的表格(可查字典、词典)。
参考答案:附注:古义是否保留在书面语词语中随个人语感不同而不同。
“几何”也可属第三类。
2019-2020学年度教科版初中政治思品七年级上册第二课昨天与今天课后练习第八十四篇第1题【单选题】习惯是一种无形的力量,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是一经形成,就会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形成良好的习惯,需要坚强的意志B、学习习惯的养成,和坚强的意志无关C、学习习惯的养成,和遗传有关D、学习习惯的养成,和环境有关【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小虎进入初中以后,虽然学习仍然像在小学时那么努力、认真,但学习成绩! 却远远不如小学时的好,为此,他应该( )A、有选择地学习自己喜欢的科目,不喜欢的就干脆放弃B、全身心地投人到学习中去,从不参加任何课外活动!C、合理安排时间,制订详细的学习计划,改变学习方法D、让同学为自己制订学习计划,凡事依靠同学帮忙【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对于刚刚踏进中学校门的初中生来说,做好自我调适,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①做好角色转换②做好心理上的调整③主动调整生活节奏④遇到困难全部靠自己克服A、②③B、①④C、②③④D、①②③【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研究发现,记笔记的主要作用包括:(1)保持学习者的注意和兴趣;(2)有效地组织材料。
记笔记的方法有很多种。
下列方法中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A、课前准备好适合学科学习的笔记本,听课前先复习前面笔记B、课中记录好标题、重点、难点、和书上没有的东西C、课堂认真听好课,课后再拿同学的笔记来抄。
D、课后通读笔记,补充完善,在副栏中概括学习内容,形成提纲【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在交朋友时,我们要做到( )A、要能够主动把自己的友爱献出来B、一味地等待别人送来温暖C、发现朋友的缺点到处宣扬D、十分讨好朋友,送给朋友礼物【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国务院印发《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就今后一个时期深化体育改革、发展群众体育、倡导全民健身新时尚、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作出部署。
中班科学教案《昨天、今天、明天》教学目标1.认识时间的概念,能够表达时间顺序;2.能够辨认日常生活中的昨天、今天、明天;3.能够理解时间的流逝,观察变化和持续性;4.培养孩子对时间的敏感和观察力。
教学准备1.图片:昨天、今天、明天的图示;2.教具:日历;3.实物:孩子们的照片。
教学内容1.导入环节:把孩子们的照片张贴在黑板上,让孩子们说说这些照片是什么时候拍的,哪些孩子长得发生了变化。
2.学习时光:讲解时间的三个概念——昨天、今天、明天,用图片表示。
在日历上指出今天是哪天,然后问孩子们昨天是哪天、明天是哪天,让孩子尝试表达时间的顺序和流逝。
3.丰富活动:让孩子们找出他们自己生活中的昨天、今天、明天的事情,每个人说一句,引导孩子观察时间的变化和持续性。
例如:昨天是阴天,今天是晴天,明天会下雨。
4.拓展活动:玩“时间来了”游戏,让孩子站成一圈,以一个孩子起始,他说“我是时间来了”,接着右边的孩子说:“我是昨天”,再下一个孩子说:“我是今天”,再下一个孩子说:“我是明天”,依次往后,直到所有的孩子都站起来,加深他们对时间顺序的认识。
5.反思总结:让孩子描述整个课程中发生的事情和自己的感受,根据孩子的回答,让孩子总结出今天学习了什么,回答教学目标中的问题。
反思中班的孩子还不具备精确的时间观念和意识,但是,让孩子在生活中能够区分昨天、今天、明天的变化和顺序是非常必要的。
在课程中,我们充分利用各种教具和实物,引导孩子去理解和感受时间的概念。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孩子们对时间的敏感性提高了,观察力得到了锻炼和培养。
在后续的学习中,我们还需不断引导孩子去感知时间流逝的规律和变化的规律,培养他们对时间的渴望和好奇心,为他们今后更加精准地理解和表达时间奠定基础。
《昨天、今天、明天》中班教案(精选8篇)《昨天、今天、明天》中班教案篇1活动目标1.萌发珍惜时间的意识。
2.知道昨天、今天、明天代表的时间先后顺序。
3.能准确区分昨天、今天、明天,建立初步的时间概念。
活动准备课件准备:《闹闹盖房子》故事音频及图片;《盖房子》音频;《妙妙的日记》音频。
活动过程一播放故事/图片教幼儿建立时间概念珍惜时间——闹闹本来想什么时候盖房子呢?——为什么昨天没盖呢?那他今天盖了吗?二播放音频操作课件让幼儿了解时间先后顺序——闹闹开始盖房子了,请你根据闹闹的话将这些图片按顺序排放。
——图片排好了,谁能说说图片中的房子有什么变化?三播放音频操作课件教区分昨天、今天、明天—请你根据妙妙的日记将这三张图片按照“昨天”“今天”“明天”的顺序排一排。
——妙妙昨天/今天做了什么?四师幼谈话说说自己昨天、今天、明天做的事——谁能说说你昨天做了什么事,今天在做什么事,明天准备做什么事呢?《昨天、今天、明天》中班教案篇2活动背景和设计意图:这次我们学习的主题是“我们的城市”。
为了使幼儿能深刻地感受现代化城市的日新月异变化,及对一些原有的古建筑风貌的了解,这次正好遇上为迎接“世博会”整修百年老桥“外白渡桥”。
我设计了“外白渡桥的昨天、今天、明天”这一活动的内容。
引领幼儿去了解外滩、“外白渡桥”是历史悠久的百年老桥,探索外白渡桥的昨天、今天、明天的变化,及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便利及美的享受。
活动目标:1、了解外滩、外白渡桥古建筑的历史由来,设施特点及作用。
2、探索观察、了解中的城市面貌,能连贯地用语言表达出来。
3、体验繁荣的城市,离不开秀丽的风景线。
尝试作画、建构桥。
活动准备:1、家长协作幼儿收集一些外滩、外白渡桥的风景照片或图片。
2、课前,请家长在双休日带孩子外出观光,领略一下外滩、外白渡风情、古建筑的文化。
3、画纸、蜡笔等。
活动过程:1、猜谜游戏。
——以猜谜的形式,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驼背公公,力大无穷,爱驮什么?(车水马龙)2、分享外滩、外白渡桥的外貌、景色的秀丽美。
作文昨天与今天
一生中,我们有许多日子都空虚度过。
当一个人的后悔取代梦想时,他已经开始老了。
昨天,是那么遥远而又贴切的时光。
或许有欢笑,或许有愉快,或许有哭啼,或许有悲伤。
但是悲伤是一时的,不是一世的。
昨天是记忆中的事,也许一扭头,你便把它忘在潜意识里,也许那件事会刻在心中。
把难过留在昨天,当回想起来时,是永远也忘不了的伤痕…当柳树叶子纷飞时,当花儿枯萎时,他们的`心中只酿造了一个概念:明年要长得更好!这分明是对人们说:“惰一时可谅,堕一世可恨”啊!
今天,是充满希望的。
一切的一切都从这里开始,今天是跑道的开头。
“今日事,今日毕份"勤劳….多少赞美今天的古今名言啊!希望从这里诞生,生命从这里点者掌握时间,愚惰者等待时间。
“燃。
不要把遗憾带到明天,明天是纯洁美好的。
或许可以这么说,人生就像盘五子棋,一粒棋子就是一天,能不能过得精彩,全都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一步走错,全盘皆输。
明天,永远也达不到的日子。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话说从前,有一个叫维里魄的流浪男孩。
一天,他正打算去一家收留所讨点东西吃时,维里魄突然看见,一家快餐店门口挂着一个牌子:明日免费!维里魄从流浪到现在,没有这么高兴过,第二天,他早早地就来了。
维里魄点了好多东西,抱着就想走,女店主一把拉住他,说:“小弟弟,你还没付钱呢!"维里魄很是奇怪:“不是今天不要钱吗?”女店主笑了许久,说:“呵呵呵.你自己去看吧!”维里魄一看,店前还
挂着原来那个牌子似乎明白了什么,一下子灰溜溜地逃走了。
时间是多么的宝贵啊!请珍惜吧!。
古今言殊——汉语的昨天和今天教学目的:1.理解汉语语音、词汇、语法等的演变情况。
2.通过比较掌握古今词义的区别,了解古今句式的异同。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比较掌握古今词义的区别,了解古今句式的异同。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以流行歌曲翻译成文言文导入新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一、古今词义1合作探究:《邹忌讽秦王纳谏》的古今对照2引导学生概括出古今词义差别①古代汉语以单音节词为主,发展到现代汉语大多已变成了双音节词。
②有些古代汉语的词这些多指虚词只在某些情况下才使用,一般被另一个词代替了。
③有些古代汉语的词的某个意义即某个义项在现代汉语中已经消失了。
二、古今句式①有些句式在现代汉语里已经消失了,也就是说同样的意思现在不这么说了,如“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同样是判断句,现代汉语要说成“城北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主谓语之间必须用判断词“是”。
②有些句式现代汉语有了一些改变。
③还有一些文言句式仍旧在现代汉语中保留着,但用法上受到很大的限制,如“为……所……”、“唯……是”等。
三、汉语语音的演变。
①声调的变化:古汉语里有五个声调: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入声。
现代汉语里没有了入声,也就是现在的一声、二声、三声、四声。
②韵母的变化四、汉语词汇的演变。
①词形发生变化:古代汉语是以单音节词为主,现代汉语是以双音节词为主。
②词语的消长变化:③词语的替换变化④词语的引申变化:a.词义扩大b.词义缩小c.词义转移五、汉语语法的演变。
①语序的变化: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等。
②句式的变化:被动句,判断句等。
③词类的变化: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名词作状语等。
六、课堂练习:翻转文言文翻译1我很丑,可我很温柔。
2朋友啊朋友,你可曾想起了我?七、作业布置1完成“小试身手”的题目2完成《自主学习能力测评》本节练习。
古今言殊——汉语的昨天和今天教学设计玉田县林南仓中学田立颖一、教学目的:1、理解汉语语音、词汇、语法等的演变情况。
2、通过比较掌握古今词义的区别,了解古今句式的异同。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比较掌握古今词义的区别,了解古今句式的异同。
教学关键:了解汉语的昨天和今天教学方法:理解分析掌握教学学时:1课时二、导入:有些词,在古汉语和现代汉语中的意思是不同的。
有个田径比赛项目叫“竞走”,运动员在参赛时能跑吗?不能,一跑就判犯规。
可见在现代汉语中,“走”和“跑”是有严格区别是,古汉语中的“走”却是跑的意思,现代汉语中的“走”,古汉语叫“行”,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行”就是走。
请大家举出带“走”字的成语,理解“走”字的意思。
“走马观花”、“不胫而走”中的“走”也都是跑的意思。
可见随着历史的发展,汉语的昨日和今天是有些不同的。
(目的:引起学生兴趣,明确本节课内容)三、教学过程:(一)音变在古今汉字中存在着一种字形相同而古今读音不同的现象,即异读字。
这种包括古今音变(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读音变化)和古今异读(古音中的有的读音在现代汉语中不再使用了)。
异读有三种情况:破音异读、通假异读、古音异读。
1破音异读用改变读音来表示不同的词性和意义。
如“如耳说卫嗣公,卫嗣公说而太息”。
“说”的本意是“讲话”的意思,本音是huō,这句话第一个“说”用的是它的引申义“游说”“说服”的意思,应读破字音huì,第二个“说”则是它的兼有的意义“悦”,应读uè,是“喜欢高兴”的意思。
中学课本中的古诗文中常见的破音异读字有:语、衣、骑、遗、恶、王、将、食等。
2通假异读通假字和本字起初读音一致,后来由于读音的演变,有的读音不同了。
现在通假字一律读本字的读音。
古诗文中常见的通假异读字有:不(fǒu)奉(ěng)、缪、卒、内、识、见、有、生、说、景、属等。
3古音异读有些专有名词,如人名、地名、官名、族名、器物名、姓氏等,因为专有,有固定性,从而保留了古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