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药物分析
- 格式:ppt
- 大小:605.51 KB
- 文档页数:100
一、A1、可作为体内药物浓度可靠指标的是A、尿药浓度B、血清药物浓度C、血浆药物浓度D、唾液药物浓度E、肌肉药物浓度【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当药物在体内达到稳定状态时,血浆中药物的浓度能够反映药物在靶器官的状况,因而,血浆药物浓度可作为体内药物浓度的可靠指标。
【该题针对“体内样品种类”知识点进行考核】2、在体内药物分析中最为常用的样本是A、尿液B、血液C、唾液D、脏器E、组织【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体内样品包括各种体液和组织。
但是,在体内药物分析中最为常用的样本是血液,它能够较为准确地反映药物在体内的状况。
【该题针对“体内样品种类”知识点进行考核】3、一般成人每天分泌唾液约A、1~2LB、1.5~2LC、2~3LD、1~1.5LE、0.5~1.5L【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一般成人每天分泌约1~1.5L。
【该题针对“体内样品种类,体内药物分析法-单元测试”知识点进行考核】14、健康成人一日排尿量为:A、2~5LB、1~5.5LC、1~6LD、2~7LE、1~5L【正确答案】 E【答案解析】尿液包括随时尿、晨尿、白天尿、夜间尿及时间尿几种。
健康成人一日排尿量为1~5L,尿液的pH值在4.8~8.0之间。
【该题针对“体内样品种类,体内药物分析法-单元测试”知识点进行考核】5、尿液的PH值:A、4.8~9.5B、4.8~8.0C、4.8~9.0D、5.0~8.0E、5.5~8.0【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健康成人一日排尿量为1~5L,尿液的pH值在4.8~8.0之间。
【该题针对“体内样品种类,体内药物分析法-单元测试”知识点进行考核】6、体内药物分析中去除蛋白质的方法为A、加入强酸法B、缀合物水解法C、液-液萃取法D、固相萃取法E、化学衍生化法【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去除蛋白质常用的方法包括蛋白沉淀法和蛋白分解法。
其中蛋白沉淀法常用的方法包括:加入有机溶剂、强酸和无机盐。
【该题针对“体内样品处理”知识点进行考核】7、丙酮沉淀蛋白时,上清液pH值为2。
第七章 巴比妥类药物的分析第一节 概述巴比妥类药物是丙二酰脲(巴比妥酸)5位次甲基上的2个氢原子被烃基取代后的产物,为环状酰脲类镇静催眠药。
结构:具有1,3-二酰亚胺基团,能发生酮式-烯醇式互变C C NH C NH C OO R 1R 2O C C NC NHC OOR 1R 2OH C C N C N C OH OR 1R 2OH 酮酮酮酮酮酮酮酮烯醇式结构可电离出氢离子,因此,具有弱酸性巴比妥类药物具有两步电离,因此如二元酸:PH 8 一钠盐 PH12 二钠盐C C N C NH C OOR 1R 2OHC C N C N C ONa OR 1R 2ONaC C NC NH C OR 1R 2ONa PH 12NaOH巴比妥类药物性质:(1)、酸性溶液中不溶,易溶于乙醚、氯仿等有机溶剂中 (2)、钠盐易溶于水,不溶于有机溶剂中 (3)、钠盐加酸,析出巴比妥类药物 (4)、巴比妥类药物本身没有紫外吸收,但一钠盐或二钠盐有紫外吸收 PH 10 240nm 一钠盐 PH 13 255nm 二钠盐(5)具有酰亚胺结构,与碱溶液共沸即水解发生氨气 可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C C NH C NH C OR 1R 2O NaOHCHCOONa R 1R 2+2+2NH Na2CO 3第二节 鉴别和检查一、鉴别 (一)、丙二酰脲类的鉴别反应 1、与硝酸银作用生成白色沉淀C C NH C NH C OR 1R 2O C C N C N C OAg R 1R OAgC C NC NH C OO R 1R 2ONa Na 2CO 3AgNO 3AgNO 3C C N C NH COR 1R OAg 酮酮酮酮酮酮酮酮酮酮酮酮酮酮酮酮加入硝酸银出现白色沉淀振摇溶解 加入硝酸银出现沉淀振摇不溶解 2、与铜吡啶试液作用显紫色或产生紫色沉淀C C NH C NH C OOR 1R 2O C C NC NHC OR 1R 2OH CuSO 4N2NN+2+SO 42-[]NC C N C NHC OR 1R 2O C C N C NH C OR 1R 2O CuNN紫色络合物举例:取巴比妥0.05g → 加吡啶溶液5ml ,溶解 → 加硫酸铜试液0.3ml → 紫色沉淀 → 加氯仿5ml → 氯仿层显紫色5位取代基亲脂性越强,生成的沉淀越易溶于氯仿3、与钴盐反应,生成紫堇色配位化合物C C NHC NH C OR 1R O 2C C N C NHC OR 1R OCC NH CN C O R 1R 2O +Co 2++4(CH 3)2CHNH 2NH 2CH(CH 3)2NH 2CH(CH 3)2反应条件:在无水条件下反应比较灵敏,因此所用试剂均不应含水分 常用溶剂:无水乙醇、甲醇 试剂:醋酸钴、硝酸钴或氧化钴 碱:异丙胺4、与汞盐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Hg (NO 3)2、HgCl 2生成的沉淀能溶与氨试液中C C NH C NH C OOR 1R 2O C C NC NHC OR 1R O3Hg(NO )C C N C N C OR 1R 2OH3酮酮酮酮NH 3C C N C N C O R 1R O -NH 4+沉淀溶解5、与香草醛反应C C N C NH C OR 1R O +CC NH C NC O R 1R 2O C C NH C NH C OO R 1R 2O CHOOHOCH 3H SO CHOHOCH 3酮酮酮酮酮酮CHOCH 3CC NC NC O O R 1R 2OH CC N C N C O OR 1R 2OH 96%酮酮举例:戊巴比妥10mg 和香草醛10mg → 瓷盘上 → 加浓硫酸0.15ml → 水浴上加热30秒 → 产生棕红色 → 放冷后加96%乙醇0.5ml → 颜色转为暗绿色(二)钠盐鉴别如为钠盐,加酸析出巴比妥类药物,依法进行鉴别C C N C NH C OR 1R ONa C C NH C NHC OOR 1R 2O H+(三)、取代基鉴别反应1、不饱和烃取代基,如司可巴比妥 (1)、使碘试液或溴试液褪色C C NHC NHC OCH 2CH 3(CH 2)2CH O CH 3CH 2+Br 2C C NHC NH C OOCH 2CH 3(CH 2)2CH OCH CH 3CH 2Br Br(2)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C C NHC NH C OCH 2CH 3(CH 2)2CH OCH 3CH 2C C NHC NH C OCH 2CH 3(CH 2)2CH OCH 3CH 2OH OH KMnO 42、芳环取代基反应 苯巴比妥 (1)硝化反应与硝酸钾、硫酸加热 → 生成黄色硝基化合物C C NHC NH C OC 2H 5O C C NHC NHC OOC 2H 5O NO 2NO 22KNO 3H 2SO 4++黄色化合物(2)亚硝化反应与亚硝酸钠、硫酸反应生成桔黄色产物C C NHC NH C OC 2H 5O C C NHC NHC OC 2H 5O NONOH 2SO 4++2NaNO 2桔黄色产物(3)与甲醛-硫酸反应 → 生成玫瑰红色产物举例:中国药典苯巴比妥50mg → 放置试管中 →加甲醛试液1ml →加热煮沸 →冷却 →沿管壁缓缓加硫酸0.5ml →两层 →水浴加热 →界面显玫瑰红色二、检查中国药典规定检查苯巴比妥中检查苯基丙二酰脲及酸性杂质 苯巴比妥钠中检查流离苯巴比妥 检查方法:(1)吸收系数法 测定吸收度 →吸收系数 (2)薄层层析法将供试品配成1.0%、0.005%两种浓度的溶液,薄层展开0.005%溶液中的杂质斑点不得比1.0%溶液中的主斑点颜色深第三节 含量测定一、银量法CC N C NC OAg OR 1R 2OAg C C N C NH C OR 1R ONa AgNO 3AgNO 3C C N C NHCOR 1R OAg操作:取本品约0.2g ,精密称定 →加甲醇40ml 溶解 →加新鲜配制的3%无水碳酸钠溶液15ml (时间长,有二氧化碳吸收,碱度降低 NaHCO 3)→用AgNO 3滴定液(0.1mol/l )滴定 →出现白色浑浊 →终点实际上终点较难观察:滴加AgNO 3出现白色沉淀 →振摇 →溶解 →生成一银盐 →此时滴加硝酸银,在一银盐生成速度减慢,同时二银盐也生成,终点观察不易。
药物分析各章练习题答案# 药物分析各章练习题答案第一章:药物分析概述练习题1:药物分析的目的是什么?答案:药物分析的目的是确保药物的安全性、有效性和质量,包括对药物成分的鉴定、含量测定、纯度检查以及稳定性评估等。
练习题2:药物分析的基本步骤包括哪些?答案:药物分析的基本步骤通常包括样品的采集与处理、分析方法的选择与验证、数据的收集与分析、结果的解释与报告。
第二章:药物分析的基本原理练习题1:什么是光谱分析?答案:光谱分析是一种基于物质对光的吸收、发射或散射特性来识别和定量分析物质的技术。
练习题2:色谱法的基本原理是什么?答案:色谱法的基本原理是利用不同物质在固定相和移动相中的分配系数不同,通过色谱柱分离,然后通过检测器检测,实现物质的分离和定量分析。
第三章:药物的物理化学性质分析练习题1:什么是药物的溶解度?答案:药物的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和压力条件下,单位体积溶剂中能够溶解的最大药物量。
练习题2:药物的熔点测定有何意义?答案:药物的熔点是其纯度和一致性的重要指标,通过熔点测定可以鉴别药物的纯度,以及监测生产过程中药物的稳定性。
第四章:药物的化学分析方法练习题1:什么是酸碱滴定法?答案:酸碱滴定法是一种通过测定酸或碱溶液中氢离子浓度的变化来确定酸或碱含量的定量分析方法。
练习题2:氧化还原滴定法的基本原理是什么?答案:氧化还原滴定法是基于氧化剂和还原剂在反应中电子转移的定量关系,通过测定反应中消耗或产生的氧化剂或还原剂的量来确定被测物质含量的方法。
第五章:药物的生物分析方法练习题1:什么是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答案: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是一种利用酶标记的抗体或抗原来检测特定抗原或抗体的生物化学分析方法。
练习题2:放射性同位素稀释法的基本原理是什么?答案:放射性同位素稀释法是一种通过测定样品中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化合物与非标记化合物的比例来确定化合物含量的分析方法。
第六章:药物分析的质量控制练习题1:什么是标准物质?答案:标准物质是具有准确已知量值的物质,用于校准测量仪器、评价测量方法或给材料赋值。
第七章胺类药物的分析在国内外药典中,收载有许多胺类药物,本章主要选择芳胺类、苯乙胺类、氨基醚衍生物类、磺胺类进行讨论。
第一节芳胺类药物的分析芳胺类药物具有芳胺或芳烃胺的基本结构,根据本类药物的结构,可将其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在芳环对位有取代的对氨基苯甲酸酯类药物。
第二类则为芳伯氨基被酰化,并在芳环对位有取代的酰胺类药物。
一、典型药物结构及性质(一)对氨基苯甲酸酯类药物本类药物分子中都具有对氨基苯甲酸酯的母体,基本结构如下:1、典型药物对氨基苯甲酸酯类药物主要包括苯佐卡因(benzocaine)、盐酸普鲁卡因(procaine hydrochloride)和盐酸丁卡因(tetracaine hydrochloride)等局部麻醉药。
2、主要化学性质(1)芳伯氨基特性:显重氮化-偶合反应;与芳醛缩合反应;易氧化变色等。
(2)水解特性:含酯键(或酰胺键)易水解。
其水解的快慢受光线、热或碱性条件的影响。
水解产物主要为对氨基苯甲酸(PABA)。
(3)弱碱性:除苯佐卡因外,因其脂烃胺侧链为叔胺氮原子,故具有弱碱性。
因此能与生物碱沉淀剂发生沉淀反应;可采用非水溶液滴定法测定含量。
(4)其他特性:本类药物的游离碱多为碱性油状液体或低熔点固体,难溶于水,可溶于有机溶剂。
其盐酸盐均系白色结晶性粉末,具有一定的熔点,易溶于水和乙醇,难溶于有机溶剂。
(二)酰胺类药物本类药物均系苯胺的酰基衍生物,其共性是具有芳酰氨基,基本结构为:1、典型药物酰胺类药物主要包括对乙酰氨基酚(paracetamol)等解热镇痛药、盐酸利多卡因(1idocaine hydroehloride)和盐酸布比卡因(bupivacaine hydroehloride)等局部麻醉药及醋氨苯砜(acedapsone)等抗麻风病药。
2、主要化学性质(1)水解后显芳伯氨基特性:芳酰氨基在酸性溶液中易水解为芳伯氨基,并显芳伯氨基特性反应。
水解反应的速度受空间位阻影响,因此对乙酰氨基酚的水解反应速度比利多卡因、布比卡因快。
《药物分析学》第七章芳香胺类药物的分析复习检测题一、选择题1.盐酸普鲁卡因常用鉴别反应有()A、重氮化-偶合反应B、氧化反应C、磺化反应D、碘化反应2.不可采用亚硝酸钠滴定法测定的药物是()A、Ar-NH2B、Ar-NO2C、Ar-NHCORD、Ar-NHR3.亚硝酸钠滴定法测定时,一般均加入溴化钾,其目的是()A、使终点变色明显B、使氨基游离C、增加NO+的浓度D、增强药物碱性E、增加离子强度4.亚硝酸钠滴定指示终点的方法有若干,我国药典采用的方法为()A、电位法B、外指示剂法C、内指示剂法D、永停滴定法E、碱量法5.关于亚硝酸钠滴定法的叙述,错误的有()A、对有酚羟基的药物,均可用此方法测定含量B、水解后呈芳伯氨基的药物,可用此方法测定含量C、芳伯氨基在碱性液中与亚硝酸钠定量反应,生成重氮盐D、在强酸性介质中,可加速反应的进行E、反应终点多用永停法指示6.对乙酰氨基酚的化学鉴别反应,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A、直接重氮化偶合反应B、直接重氮化反应C、重铬酸钾氧化反应D、银镜反应E、以上均不对7.用外指示剂法指示亚硝酸钠滴定法的终点,所用的外指示剂为()A、甲基红—溴甲酚绿指示剂B、淀粉指示剂C、酚酞D、甲基橙E、以上都不对8.亚硝酸钠滴定法中将滴定尖端插入液面下约2/3处,滴定被测样品。
其原因是()A、避免亚硝酸挥发和分解B、防止被测样品分解C、防止重氮盐分解D、防止样品吸收CO2E、避免样品被氧化9.肾上腺素中酮体的检查,所采用的方法为()A、HPLC法B、TLC法C、GC法D、UV法E、IR法10.用外指示剂法指示亚硝酸钠滴定法的终点,所用的外指示剂为()A、甲基红—溴甲酚绿指示剂B、淀粉指示剂C、酚酞D、甲基橙E、碘化钾—淀粉指示剂11.用永停滴定法指示亚硝酸钠滴定法的终点,所用的电极系统为()A、甘汞—铂电极系统B、铂—铂电极系统C、玻璃电极—甘汞电极D、玻璃电极—铂电极E、银—氯化银电极12.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易水解产生特殊杂质()A、ASANB、EATCC、ASAD、SAE、以上都不对13.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易水解产生特殊杂质()A、PABAB、ASANC、EATCD、ETCE、ASA14.对乙酰氨基酚由于贮存不当发生水解或酰化不定全均易引入对氨基酚。
《药物分析》期末复习题(第七章至第八章)第七章胺类药物分析一、单项选择题1. 亚硝酸钠滴定法测定芳香第一胺类药物含量时,需加入适量()A.碘化钾B.溴化钾C.硝酸钾D.氯化钠2.盐酸普鲁卡因常用的鉴别反应为()A.重氮化-偶合反应B.氧化反应C.磺化反应D.碘化反应3.亚硝酸钠滴定法测定对氨基水杨酸钠的含量时,指示滴定终点的方法为()A.自身指示终点法B.电位法指示终点C.永停滴定法或外指示剂法D.氧化还原指示剂法4.肾上腺素中酮体检查的方法是用()A.薄层色谱法B.气相色谱法C.高效液相色谱法D.紫外分光光度法5.以下哪种药物可以水解后发生重氮化-偶合反应()A盐酸利多卡因 B肾上腺素 C 对乙酰氨基酚D盐酸丁卡因 E 硫酸沙丁胺醇6.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应检查的特殊杂质是()A.对氨基苯甲酸B.酮体C.水杨酸D.对氨基酚E. 苯甲酸7.亚硝酸钠滴定法测定芳香第一胺类药物含量时,加入适量溴化钾的作用是( )A.添加K+B.生成NaBrC.生成Br2D.生成NO+Br,加快反应速度E.抑制反应速度8.亚硝酸钠法测定具有芳伯胺基药物时,重氮化反应的适宜条件是( )A.碱性B.弱碱性C.酸性D.强酸性9.《中国药典》规定亚硝酸钠滴定法的适宜温度()A.0-5℃B.5-10℃C.0-10℃D.10-20℃E.10-30℃10.下列药物中,可用三氯化铁反应鉴别的是( )A.苯佐卡因B.醋氨苯砜C.对乙酰氨基酚D.盐酸普鲁卡因11.盐酸普鲁卡因可与下列哪种试剂发生显色反应()A.盐酸B.硫酸铵C.硫酸铜D.碳酸氢钠E. 亚硝酸钠β-萘酚12.下列药物中不能用亚硝酸钠滴定法测定含量者为()A.阿司匹林B.对氨基水杨酸钠C.对乙酰氨基酚D.普鲁卡因E.苯佐卡因13.对氨基酚是下列哪种药物中存在的杂质()A.苯佐卡因B.醋氨苯砜C.对乙酰氨基酚D.盐酸普鲁卡因14.对乙酰氨基酚含量测定方法可以用的是()A.双相滴定法B.配位滴定法C.亚硝酸钠法D.中和法二、多选题1.可直接发生重氮化-偶合反应的药物是()A.苯佐卡因B.盐酸普鲁卡因C.盐酸丁卡因D.盐酸利多卡因E.对乙酰氨基酚2.盐酸普鲁卡因采用亚硝酸钠滴定法测定含量的条件是()A.强酸B.加适量溴化钾C.室温下滴定D.滴定管尖端深入液面E.永停法指示终点3.需要检查酮体的药物有()A.肾上腺素B.盐酸利多卡因C.苯佐卡因D.重酒石酸去甲肾上腺素E.盐酸克伦特罗4.下列药物中可以采用亚硝酸钠法测定含量的有()A.硫酸沙丁胺醇B.肾上腺素C.苯佐卡因D.盐酸丁卡因E.盐酸普鲁卡因三、配伍选择题A.对乙酰氨基酚 B.盐酸利多卡因C.两者均是 D.两者均不是1.属于酰胺类药物()2.水解后显茚三酮反应()3.水解后显芳伯胺基反应()4.和三氯化铁显紫蓝色()5.和氯化钴反应生成绿色沉淀()四、鉴别题用化学方法将下列药物鉴别出来A.CH3CH3NHCOCH2N(C2H5)2.HCLB .NH2COOCH2CH2N(C2H5)2.HCLC.OHNHCOCH3五、计算题1.取对乙酰氨基酚片(规格为0.3g片)10片,精密称定,重量为3.3251g,研细,精密称取细粉0.0452g,置250ml量瓶中,加0.4%氢氧化钠溶液50ml与水50ml,振摇15分钟,加水至刻度,摇匀,过滤,精密量取续滤液5ml,置100ml量瓶中,加0.4%氢氧化钠10ml,加水至刻度,摇匀,照分光光度法在257nm的波长处测得吸光度为0.576,按C8H9NO2的吸收系数(E1%1c m)为715计算,试计算对乙酰氨基酚片相当于标示量的百分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