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信智能短信-技术规范 v2
- 格式:pdf
- 大小:361.04 KB
- 文档页数:20
中国电信省级业务平台综合网管系统接口规范MMSC分册中国电信省级业务平台综合网管系统接口规范MMSC分册V2.2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2013 年 3月目录1 文档说明 (6)1.1 编写目的 (6)1.2 适用范围 (6)1.3 起草单位 (6)1.4 解释权 (6)1.5 版权 (6)2 综述 (6)2.1 目标 (6)2.2 内容说明 (7)2.3 参考文档 (7)2.4 符号和缩略语 (8)3 性能及统计指标 (8)3.1 MMS互联网关统计[删除] (8)3.2 MMS统计 (8)3.2.1 MMSC系统配置 (8)3.2.2 MMS业务KPI统计 (12)3.2.3 MMS业务量统计 (14)3.2.4 MMS业务量分省/地区统计 (15)3.2.5 MMS业务成功率统计 (15)3.2.6 MMS业务成功率分终端统计 (16)3.2.7 MMS业务流量统计 (17)3.2.8 MMS业务流量分布统计 (17)3.2.9 MMS业务用户收发分布统计 (18)3.2.10 MMS业务用户发送分布统计 (19)3.2.11 MMS业务用户接收分布统计 (19)3.2.12 MMS业务量用户分布统计 (20)3.2.13 MMS邮件收发业务统计 (21)3.2.14 MMS邮件发送业务统计 (21)3.2.15 MMS邮件接收业务统计 (22)3.2.16 MMS增值业务统计 (23)3.2.17 SP的MMS分省/地区业务统计 (24)3.2.18 终端使用SP业务用户收发分布统计 (25)3.2.19 终端使用SP业务用户发送分布统计 (25)3.2.20 终端使用SP业务用户接收分布统计 (26)3.2.21 注册终端型号数量排名统计(可选) (26)3.2.22 终端收发消息成功率统计指标组(可选) (27)3.2.23 MMS业务成功率报表统计 (27)3.2.24 用户数统计 (29)3.3 MMS接口消息成功率统计 (30)3.3.1 MMS接口配置 (30)3.3.2 MM1接口WAPGW消息成功率(上行业务)指标组 (31)3.3.3 MM1接口WAPGW消息成功率(下行业务)指标组 (32)3.3.4 MM3接口Email Server消息成功率(上行业务)指标组 (33)3.3.5 MM3接口Email Server消息成功率(下行业务)指标组 (33)3.3.6 MM4接口互连MMSC消息成功率(作为发送方)指标组 (34)3.3.7 MM4接口互连MMSC消息成功率(作为接收方)指标组 (34)3.3.8 MM7接口VASP消息成功率(上行业务)指标组 (35)3.3.9 MM7接口VASP消息成功率(下行业务)指标组 (36)3.3.10MM1接口短信直连通知消息下发成功率指标组 (36)3.4 彩信拦截和监控(可选) (37)3.4.1 门限配置 (37)3.4.2 关键字配置 (37)3.4.3 性能 (38)3.5 关键性能指标要求 (38)3.5.1 关键性能指标接口方式 (38)3.5.2 关键性能指标 (38)3.5.3 关键性能指标补采要求 (39)3.5.4 性能数据完整性检查 (40)4 监视功能要求 (40)4.1 告警信息上传接口方式 (40)4.2 告警信息过滤 (41)4.3 告警信息 (41)4.4 告警同步 (43)5 业务配置功能要求 (43)5.1 激活功能 (43)5.2 关键业务信息配置功能 (43)5.2.1 系统黑名单配置接口 (43)5.2.2 用户级黑名单配置接口 (45)5.2.3 垃圾监控策略配置接口 (45)5.2.4 主题封堵策略配置接口 (47)6 安全功能要求 (48)7 查询功能要求 (48)7.1 系统黑名单查询接口 (48)7.2 用户级黑名单查询接口 (49)7.3 垃圾监控策略查询接口 (50)7.4 主题封堵策略查询接口 (51)7.5 彩信中心彩信业务配置查询接口 (52)8 北向接口性能要求 (53)8.1 标准、开放 (53)8.2 可扩展性 (53)8.3 多元化 (53)8.4 可靠性 (54)8.5 接口处理能力 (54)8.5.1 实时性 (54)8.5.2 并行处理能力 (54)8.5.3 响应时间 (54)8.6 版本的稳定性 (54)9 话单采集要求 (54)9.1 话单采集数据格式及接口要求 (55)9.1.1 多媒体消息纪录数据采集上传接口要求 (56)9.1.2 多媒体消息纪录文件定义和命名规范 (56)9.1.3 完整性核查通知功能 (57)9.2 多媒体消息中心话单数据采集项目定义 (58)9.3 话单文件记录对应关系 (59)9.3.1 中兴彩信中心 (59)9.3.2 华为彩信中心 (60)9.3.3 上海贝尔彩信中心 (61)10 附录 (61)10.1 附录一:编制人员名单 (62)10.2 附录二:KPI/KBP命名规则 (62)10.2.1 指标集定义 (62)10.2.2 KBP/KPI编码 (63)10.3 附录三: FTP接口约定 (67)10.4 附录四:配置性能统计与监视功能接口格式约定 (68)10.5 附录五:响应码对照表 (68)10.6 附录六:采集文件以及采集文件夹的定义 (68)10.6.1 中兴彩信中心 (68)10.6.2 华为彩信中心 (71)10.6.3 上海贝尔彩信中心 (78)文档版本记录文档变更记录1文档说明1.1编写目的本规范是中国电信业务平台综合网管系统接口规范的一个分册,结合CTG-MBOSS的总体框架和各目标系统的规划,充分考虑业务平台综合网管系统与MMSC平台的接口要求,为中国电信业务平台综合网管系统与MMSC平台集成接口的规划和建设提供基本的技术原则和要求。
保密等级:公开发放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企业标准Q/CT 2012 ZY-105中国电信“i运维”业务规范-装维分册(报批稿)2012-06-30发布2012-07-01实施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发布目次目次 (I)前言 (II)1范围 (1)2“I运维”应用综述 (2)2.1 “i运维”应用定义解析 (2)2.2 “i运维”应用功能规范描述方法 (3)3装维应用的环节和场景 (3)3.1 开通与障碍工单上门准备环节 (4)3.2 开通工单外线施工环节 (9)3.3 障碍工单外线施工环节 (26)3.4 装维施工竣工环节 (38)4“I运维”应用技术要求 (45)4.1 操作便捷性 (45)4.2 界面美观性 (45)4.3 智能终端的技术要求 (45)5“I运维”对OSS支撑能力的要求 (46)5.1 “i运维”应用与OSS支撑能力的关系 (46)5.2 OSS支撑能力等级划分 (47)前言“i运维”应用是将OSS能力通过移动应用平台开放给手机或定制终端使用的业务应用的统称。
i运维”应用包括“装维”、“网优”、“资源”等子应用,本标准是中国电信“i运维”应用系列标准之一,整个标准的结构及名称预计如下:a)中国电信“i运维”业务规范-装维分册b)中国电信“i运维”应用与外系统接口交互数据的技术要求-装维分册。
c)中国电信OSS移动应用总体架构及技术规范本标准以中国电信OSS规范为基础,结合各省对“i运维”工作的实际需求,首次制订了“i运维”系列标准规范。
本标准由中国电信集团公司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本标准由中国电信集团公司网运部组织制定,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广州研究院、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研究院、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分公司参与了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洪、王燕川、张淑建、黄光明、那晓骏、周平利、陈乔乔。
本标准于2012年6月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制订。
中国电信“i运维”应用技术要求-装维分册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中国电信“i运维”应用的总体描述、装维应用的环节的场景、“i”应用的技术要求以及装维应用对OSS支撑能力的要求。
中国电信移动通信网络主、被叫号码传送暂行规定(V5版本)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二零零八年十一月目录1.规定范围 (2)2.引用标准 (2)3.总体原则 (2)4.主、被叫号码传送要求 (3)4.1语音业务 (3)4.2短信业务 (3)5.主、被叫号码传送的实施细则 (4)5.1C网用户间的呼叫 (4)5.2C网用户呼叫电信固网用户 (4)5.2.1 C网用户呼叫本地固网用户 (4)5.2.2 C网用户呼叫异地固网用户 (5)5.2.3 C网用户拨打固网骨干智能网业务 (5)5.3电信固网用户呼叫C网用户 (5)5.3.1固网用户呼叫本地C网用户 (5)5.3.2 固网用户呼叫异地C网用户(发端入网) (6)5.3.3 固网用户拨打异地C网用户(受端入网) (6)5.4C网用户呼叫G网用户 (7)5.4.1 C网用户呼叫本地G网用户 (7)5.4.2 C网用户呼叫异地G网用户(受端入网) (7)5.5G网用户呼叫C网用户(受端入网) (9)5.6C网用户呼叫它网固定用户 (9)5.6.1C网用户呼叫它网本地固定用户 (9)5.6.2 C网用户呼叫它网异地固定用户(就近接入固网) (10)5.7它网固定用户呼叫C网用户 (10)5.7.1 它网本地固定用户呼叫C网用户 (10)5.7.2 它网异地固定用户呼叫C网用户(受端入网) (10)5.8国际呼叫 (11)5.8.1 C网用户国际去话呼叫 (11)5.8.2 国际来话呼叫C网用户 (11)5.9网内短信 (12)5.10网间短信 (12)5.10.1 MO短信 (12)5.10.2 MT短信 (12)5.11短信增值业务 (13)5.11.1 MO短信 (13)5.11.2 MT短信 (13)6.主叫号码显示要求 (13)7.2009年3月10日修订说明 (14)1. 规定范围本文规定了中国电信移动通信网络(以下简称C网)内部、C网与电信固网之间,以及C网与其它运营商之间传送主、被叫用户电话号码的方式和格式。
中国联通电信智能卡现场写卡管理规范V1.0第一章规范说明 (2)1、前言 (2)2、适用范围 (3)第二章定义与分类 (4)1、现场写卡定义 (4)2、电信智能卡的分类 (4)3、白卡与成品卡的区别 (4)3.1白卡数据 (5)3.2成品卡数据 (5)4、MSISDN、IMSI及ICCID (6)4.1 MSISDN与IMSI的对应关系 (6)4.2 ICCID结构 (6)第三章各平台功能 (8)第四章现场写卡业务职责与分工 (10)1、总部 (10)2、省分 (11)3、市分 (11)第五章业务流程 (12)1、卡计划管理 (12)2、扩大量卡计划管理 (14)3、订单管理 (16)4、制卡管理 (18)5、成品卡数据下发及导入 (20)6、基础数据维护 (21)7、IMSI回收 (25)8、配送管理 (26)9、白卡入库管理(成品卡入库采用原有流程) (28)10、库存管理 (29)11、号码规划及分配流程 (31)12、号码数据制作及启用流程 (33)13、号码开通 (35)第六章操作流程 (37)1、2G现场写卡开户业务流程 (37)2、3G现场写卡开户业务流程 (38)3、现场写卡补换卡业务流程 (40)第一章规范说明1、前言目前中国联通公司(以下简称中国联通)移动业务电信智能卡是由联通兴业公司(以下简称兴业公司)统一制卡并下发分公司,由分公司通过BSS系统完成批量配号或现场配号进行销售及补换卡。
电信智能卡在生产制作时,将数据(包括 IMSI、ICCID、KI(2G)、Key(3G)、OPC(3G)、PIN、PUK、ADM)预先写入卡中,根据有关国际规范,移动业务用户号码与电信智能卡内IMSI数据之间须保持一定的对应关系。
因此,分公司在销售及补换卡过程中,需根据用户号码,选出与其相对应IMSI数据的电信智能卡进行绑定,并在HLR中激活开户。
由于早期号码分配零散,总部与省分公司针对电信智能卡业务归口管理部门不对接,且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自动化管理系统等原因,给业务发展和经营管理带来诸多不便,例如需储备和管理不同种类卡,致使卡的库存量大,营业人员的操作复杂度高,培训成本较高等。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标准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研究院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研究院目 录1适用范围................................................................................................................................2 2引用标准................................................................................................................................3 3缩略语.....................................................................................................................................4 4约束.........................................................................................................................................5 5 系统架构.. (6)5.1 省平台架构 (6)5.2 全国组网架构.......................................................................................................7 6与ISMP 的集成 (9)6.1 集成模式 (9)6.2 功能界定 (9)6.2.1 业务能力管理 (9)6.2.2 业务管理和定购管理 (9)6.2.3 鉴权管理 (10)6.2.4 计费管理 (10)6.2.5 一号双机、自由行的需求 (10)6.2.6 客服管理 (11)6.3 ISMP 功能改造 (11)6.4 ISMP 数据改造 (11)6.5 与ISMP 之间的接口 (11)6.5.1 计费鉴权接口 (12)6.5.2 话单采集接口 (24)6.5.3 话单格式 (24)6.5.4 定购关系同步接口....................................................................................24 7 与CRM 集成. (31)7.1 ISMP 与CRM 的接口 (31)7.1.1 定购关系管理接口....................................................................................31 8 与ISAG 的集成. (34)8.1 集成模式 (34)8.2 功能界定 (34)8.3 ISAG 功能改造 (34)8.4 与ISAG 之间的接口 (34)8.4.1 XX 接口 (34)8.4.2 XX 接口..........................................................................................................34 9 与门户的集成 (35)9.1 集成模式 (35)9.2 功能界定 (35)9.3 门户功能改造 (35)9.4 与门户之间的接口 (35)9.4.1 XX 接口 (35)9.4.2 XX 接口..........................................................................................................35 10 与OCS 的集成.............................................................................................................36 阿朗公司专用10.1 集成模式..............................................................................................................36 10.2 功能界定..............................................................................................................36 10.3 OCS 功能改造......................................................................................................36 10.4 与OCS 之间的接口.............................................................................................36 10.4.1 XX 接口..........................................................................................................36 10.4.2 XX 接口..........................................................................................................36 11 与CCG 的集成............................................................................................................37 11.1 集成模式..............................................................................................................37 11.2 功能界定..............................................................................................................37 11.3 CCG 功能改造......................................................................................................37 11.4 与CCG 之间的接口.............................................................................................37 11.4.1 XX 接口..........................................................................................................37 11.4.2 XX 接口..........................................................................................................37 12 与ISMP 相关的业务流程.........................................................................................38 12.1 客服流程..............................................................................................................38 12.1.1 移动智能短信业务的客服流程说明....................................................38 12.1.2 智能短信业务的定购与退订流程.........................................................39 12.1.3 智能短信业务设定流程...........................................................................42 12.1.4 订购关系同步处理流程...........................................................................45 13 端到端流程:.............................................................................................................46 14 附:被参考的内容....................................................................................................47 修订记录......................................................................................................................................48 附录A. 计费原则及话单.................................................................................................48 1 计费原则..............................................................................................................................49 1.1 计费原则..............................................................................................................49 1.2 计费方式..............................................................................................................49 1.3 产生祥单..............................................................................................................49 1.4 计费祥单存储与采集........................................................................................49 1.5 计费祥单格式.....................................................................................................50 1.5.1 文件格式 (50)1.5.2 计费祥单文件内容格式...........................................................................50 附录B. 智能短信业务功能............................................................................................54 阿朗公司专用用专司公朗阿前 言本规范定义了中国电信综合业务管理平台ISMP(Integrated Service Management Platform)与智能化短信的集成规范,包括集成架构、ISMP 功能及数据改造点、业务流程和接口定义等。
短信服务技术需求资质要求1.应答人为经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注册的独立企业(事业)法人或其他组织,具备有效的营业执照或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或其他类似的法定凭证。
2.具备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中华人民共和国码号证书。
技术要求【实质性要求】1.覆盖全国:能够支持发送包括省内、省外的所有用户(含携号转网用户),支持发送全国归属地的手机用户;2.上下行统一:用户接收到消息后,能直接对此短信号码进行回复,采购人可接收到用户回复的内容;3.支持长短信:当发送字数超过单条短信限定的字数时,可把多条短信内容合并成一条长短信进行发送;4.采购人发送的短信>99%的到达时间在5s以内;5.提供完整的技术保障方案、网络监控、状况预警、提供7x24小时售后维护服务;6.需要对通道质量实时监控。
包括获取速度、发送速度、提交成功率、状态报告数、速度利用率等指标;7.支持定时发送:可设置在某个时间点自动发送;8.提供全语言接入;9.低余额预警机制:10.短信通道多样切换,通道稳定,高效精准,达到率99%;11.通道发送速率1000条/秒以上;12.满足医院HIS系统、0A、VPN等系统短信接入,完成接口调测,并承担全部接口对接费用。
后续新增短信接口,不得额外收费。
售后服务要求1.投标人应建立严格的质量保证体系,制定项目质量控制方案和实施措施,并督促落实各环节质量控制内容和目标。
2.对服务在保修期内提供保修服务,包括但不限于系统的例行检测、故障排除、需求完善、技术咨询、技术支持、性能分析。
3,项目服务期内,系统出现放障时,供应商7×24小时服务响应,维护工程师应在接到报障后60分钟内到现场处理应用系统出现的故障:及时我出故障原因报告并提出;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4.服务期内(包含合同顺延服务期内),中标的供应商必须提供现场服务、电话、传真、E-mai1等各种方式的7X24小时技术支持。
为各级业务经办机构提供全天候24小时服务响应。
电信短信代码密码修改发送 502#旧密码#新6位密码到10001 发送 MMXG#旧密码#新6位密码到10001 密码重置发送 503#姓名#身份证号到10001 发送 MMCZ#姓名#身份证号到10001 客户信息查询发送 504 至10001 已订增值业务查询发送 0000 至10001 退订所有增值业务发送 0 至10001 话费流量综合查询发送112至10001 发送CX至10001 当月话费查询发送101至10001 发送DYHF至10001 余额查询发送102至10001 发送ZHYE至10001 上月账单查询发送103至10001 发送SYZD至10001 历史账单查询发送104#日期至10001(日期格式YYYYMM)发送 LSZD#日期至10001(日期格式YYYYMM)套餐使用情况查询发送108至10001 发送TCSY至10001 积分介绍发送113至10001 发送JFJS到10001 积分查询发送105至10001 发送JFCX至10001 积分消费记录发送107#日期至10001 (日期格式YYYYMM)积分生成记录发送 109#日期至10001 (日期格式YYYYMM)积分换礼发送D至10001了解兑换详情 189邮箱 3082 开通免费含2G容量 KTYX 开通免费含2G 30825 开通5元/月含10G容量 KTYX5 开通5元/月含10G 3082 开通免费含2G容量 KTYX10 开通10元/月含20G 308220 开通20元/月不限容量 KTYX20 开通20元/月不限容量 3083 取消189邮箱 ZXYX 注销189邮箱套餐定期提醒 KTTCTX 开通免费 QXTCTX 取消七彩铃音 3012 开通5元/月 KTQCLY 开通5元/月 3013 取消 QXQCLY 取消漏电提醒 3022 开通3元/月 3023 取消3元/月天气预报 34325 开通5元/月 KTTQYB5 开通5元/月 343218 开通优惠包半年18元 KTTQYB18 开通优惠包半年18元 343236 开通优惠包年36元 KTTQYB36 开通优惠包年36元 3433 取消天气预报 QXTQYB 取消天气预报话费提醒 35022 开通2元/月 KTHFTX2 开通2元/月 3503 取消 TDHFTX 取消精彩短信 41522 开通2元/月 KTJCDX2 开通2元/月 4153 取消 TDJCDX 取消新闻早晚报 3032 开通3元/月 3033 取消通信助理 KTTXZL5 开通5元/月 KTTXZL25 开通包半年25元/半年 KTTXZL50 开通包全年50元/年 QXTXZL 取消通信助理天翼快讯 3402 开通2元/月 KTTYKX 开通2元/月 3403 取消 QXTYKX 取消电子账单定制 3852 邮件账单申请提示 KTDZZD 邮件账单申请提示 3852#邮箱地址免费开通 KTDZZD#邮箱地址免费开通 3853 取消电子账单定制QXDZZD 取消短信账单定制 3812 免费开通 KTDXZD 免费开通 3813 取消 QXDXZD 取消407 手机上网包菜单 40725 开通5元/月含30M KTLL5 开通5元/月含30M 40735 取消5元包月 QXLL5 取消5元包月 407210 开通10元/月含60M KTLL10 开通10元/月含60M 407310 取消10元包月 QXLL10 取消10元包月 407220 开通20元/月含150M KTLL20 开通20元/月含150M 407320 取消20元包月 QXLL20 取消20元包月407230 开通30元/月含300M KTLL30 开通30元/月含300M 407330 取消30元包月QXLL30 取消30元包月 407250 开通50元/月含800M KTLL50 开通50元/月含800M 407350 取消50元包月 QXLL50 取消50元包月 4072100 开通100元/月含2GB KTLL100 开通100元/月含2GB 4073100 取消100元包月 QXLL100 取消100元包月短信套餐 408 短信包菜单 40821 开通1元/月含15条 KTDX1 开通1元/月含15条 40831 取消1元包月 QXDX1 取消1元包月 40825 开通5元/月含75条 KTDX5 开通5元/月含75条40835 取消5元包月 QXDX5 取消5元包月 408210 开通10元/月含150条 KTDX10 开通10元/月含150条 408310 取消10元包月 QXDX10 取消10元包月 408220 开通20元/月含300条 KTDX20 开通20元/月含300条 408320 取消20元包月 QXDX20 取消20元包月408230 开通30元/月含600条 KTDX30 开通30元/月含600条 408330 取消30元包月QXDX30 取消30包月彩信套餐 40925 开通彩信包5元/月含25条 KTCXB5 开通彩信包5元/月含25条 40935 退订5元彩信包 QXCXB5 退订5元彩信包 409210 开通彩信包10元/月含60条 KTCXB10 开通彩信包10元/月含60条 409310 退订10元彩信包 QXCXB10 退订10元彩信包 409215 开通彩信包15元/月含100条 KTCXB15 开通彩信包15元/月含100条 409315 退订15元彩信包 QXCXB15 退订15元彩信包销信息查询发送201或202 或203或204至10001 号码归属地查询发送601#手机号至10001 长途区号查询发送602#区号或城市名称至10001 PUK码查询发送604至10001 国际漫游服务查询发送605至1000101 发送GJMY至10001 会员卡查询发送 606#手机号#密码(6位)至10001 短信指令搜索发送10001#内容至10001 菜单帮助发送10001至10001 发送HELP至10001 本机充值发送701#卡密至10001 发送CZ#卡密到10001 他机充值发送701#手机号#卡密至10001 发送CZ#手机号#卡密至10001 交费记录查询发送110#日期至10001 (日期格式YYYYMM)发送JFJL#日期至10001 (日期格式YYYYMM)欠费查询发送111至10001 发送QF至10001 乐享3G套餐乐享3G套餐(上网版)套餐名称月基本(元)套餐内包含超出部分国内语音拨打超出流量其他包国内流量国内语音(分钟)包含国内WIFI时长(小时)包国内点对点短信条数包国内点对点彩信条数乐享3G上网版-49元 49 200MB 100 30 30 6 0.2元/分钟 0.0003元/KB 赠送来电显示、189邮箱(2G),赠送10元增值业务乐享3G上网版-69元 69 300MB 150乐享3G上网版-89元 89 400M 240 0.15元/分钟乐享3G上网版-129元 129 600M 33060 60 12 赠送来电显示、189邮箱(10G),赠送15元增值业务乐享3G上网版-159元159 750M 450 乐享3G上网版-189元 189 1G 600 乐享3G上网版-289元 289 1.5G 990 120 180 18 乐享3G上网版-389元 389 2G 1290 乐享3G上网版-489元 489 3G 1590 乐享3G上网版-589元 589 4G 2000 乐享3G上网版-889元 889 5G 3000说明:1、包含的国内通话指本地主叫(含国内长途)和国内漫游主叫时长;2、129 元及以上档次套餐支持主副卡业务;3、手机上网流量超出后资费按照0.003 元/10KB、不足10Kb按10Kb 元计,不足0.01 元按0.01 元计,流量消费每月1000 元封顶;当月达到20G 自动断网,次月恢复开通;4、如无特别说明,相关资费均指中国大陆地区,不含港澳台地区;5、套餐内另赠送的增值业务由用户自选(全能听5 元/月、七彩铃音5 元/月、天翼视讯-全能看5 元/月、天翼空间-全能玩5 元/月、天翼阅读-精选畅阅包5 元/月、爱游戏-畅游包5元/月、通信助理5 元/月、短信签名5 元/月、短信保管5 元/月、短信过滤5 元/月);6、其他未说明业务按标准资费收取。
中国电信智能短信平台方案设计与实现的开题报告1.研究背景短信作为一种特殊的通信方式,具有信息传递迅速、接收率高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个人和企业之间的信息交互。
中国电信是中国大陆及港澳台地区最大的一家通信运营商之一,其通信网络覆盖全国,为消费者和企业提供通信服务。
智能短信平台是中国电信推出的一项服务,旨在为企业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短信服务,提高信息传递的质量和效率。
2.研究目的和意义本研究旨在设计和实现中国电信智能短信平台方案,提高企业信息管理的效率和质量,使企业能够更加灵活地对短信发送进行管理和控制。
该方案将采用现代化的技术和方法,结合企业的需求和实际情况,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安全性。
3.研究内容和方法研究内容包括:(1)需求分析:对中国电信智能短信平台的服务需求、用户需求、系统功能和性能指标进行细致分析和定义。
(2)系统设计:根据需求分析结果,确定系统的总体结构、模块划分和接口定义等方面的设计,包括系统软件、硬件和网络环境的设计。
(3)系统实现:根据设计方案,进行编码、测试、调试和优化等工作,完成系统的开发和实现。
(4)系统测试和性能评估:对系统进行全面测试和性能评估,验证系统的功能和性能指标是否符合要求。
研究方法包括:(1)文献调研:对短信平台、通信协议、数据库等方面的文献进行查阅和整理,归纳总结现有技术和方法。
(2)面向对象分析和设计:采用面向对象方法对系统的需求和设计进行分析和建模,确定系统的类、对象、属性和方法等重要元素。
(3)UML建模:使用统一建模语言(UML)对系统进行建模和描述,包括用例图、活动图、时序图等。
(4)软件开发:采用Java语言作为主要开发语言,利用Spring、MyBatis、Redis等现代化技术平台进行系统开发。
(5)性能测试:使用JMeter等工具对系统进行压力和性能测试,评估系统的性能指标。
4.预期成果和贡献预期成果包括:(1)中国电信智能短信平台方案设计和实现。
数字
形式字母形式106DHJF 107CZ 109JFJZ 601MMGL 112DZZD 110HK 3502KTWIFICX 631KTWIFI 308BDLL 6022KTLL 603DXB 61111JSHY 605YX 606LDTX 607AYY 数字形式字母形
式
内容502SJB 102YE 查询余额608YMB
104ZD 查询账单609DXQNS 702CXTCSY 套餐使用情况616SJCG 113ZK 预付费赠金信息查询(预付费)617TQYB 709JFJL 缴费记费(后付费)619QNK 103QF 查询欠费(后付费)6229CT 101SSHF 实时话费(后付费)623HBJCB 6205CXZFYE 查询支付余额624HBXXB 305CXLL 查询上网流量652AYXB 706CXDX 短信使用状况654TYKJ 6313CXWIFI 查询WIFI账号和密码50225KTTYKX 701CXTC 查询已开通套餐650HJDD ’00000CXZZYW 查询已订增值业务612HJZY 105JF 查询积分(后付费)613BF 705CXDHDD 查询积分兑换订单620SJZF 155CXJFDD 积分统一订单查询636706CXPUK 查询PUK码604QCLY 708CXKHXX 查询客户信息614LDXS 801CXGSD 查询号码归属地637GJMY 802CXQH 查询长途区号5034JSKJTX 6374CXGJMY 国际漫游费资费查询603510001CXDTZL 查询短厅指令615DXHZ
6116CXJQ 查询加入的群
6036
办
查询指令
使用电信手机编辑对应的数字或者字母指令,发送到10001即可查询或办理指定的业务。
中国电信短信指令大全。
中国电信综合业务接入网关(ISAG )开放接口技术规范MMS RC 1.1.0中国电信集团公司 发布保密等级:公开发放目录1范围 (4)2规范引用性文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
3缩略语 (6)4服务概述 (8)5序列图 (9)6数据类型 (10)6.1 DeliveryStatus (10)6.2 DeliveryInformation (10)6.3 MessageReference (10)6.4 MessageURI (11)6.5 MessagePriority (11)7接口定义 (12)7.1接口:SendMessage (12)7.2接口:GetMessage (15)7.3接口:MessageNotification (18)8差错定义 (20)9服务策略 (21)2 中国电信综合业务接入网关(ISAG)开放接口技术规范前言本系列规范由八项规范组成,名称如下:中国电信综合业务接入网关ISAG总体技术规范中国电信综合业务接入网关ISAG设备技术规范中国电信ISAG Router设备技术规范中国电信综合业务接入网关ISAG开放接口技术规范中国电信综合业务接入网关ISAG协议映射南向接口技术规范中国电信综合业务接入网关ISAG路由接口技术规范中国电信综合业务接入网关ISAG业务流程技术规范中国电信综合业务接入网关ISAG业务测试规范本系统规范主要依据3GPP和OMA的有关规范和信息产业部颁布的相关行业技术标准编制。
本规范解释权属于中国电信集团公司。
本规范起草单位: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研究院。
中国电信综合业务接入网关(ISAG)开放接口技术规范 31范围IT领域的第三方业务提供商可以通过综合业务接入网关访问和使用电信网络的业务能力。
本规范规定了中国电信综合业务接入网关向第三方提供的电信网络业务能力,描述了这些业务能力的应用开发接口(API),用于指导综合业务接入网关的设计开发及CP/SP接口应用。
目 录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标准中国电信综合业务管理平台规范总册版本号:2.0.1 (正式稿)2007年4月发布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研究院目录1适用范围 (5)2引用标准 (5)3缩略语 (6)4综合业务管理平台规范体系 (7)5术语定义 (8)6需求约束 (8)7编号 (10)7.1CP/SP编号 (11)7.2内容编号 (14)7.3业务编号 (15)7.4产品编号 (15)7.5套餐编号 (15)7.6设备编号 (16)7.6.1ISMP编号 (16)7.6.2业务系统编号 (16)7.6.3ISAG编号 (16)8业务要求 (17)9ISMP、NSPC在网络中的位置 (20)10组网要求 (22)10.1ISMP与NSPC组网 (22)10.1.1网络架构 (22)10.1.2数据分级管理要求 (23)10.2ISMP与业务系统组网 (24)10.2.1组网架构 (24)10.2.2数据功能界定 (24)10.2.3ISMP与部分业务系统组网方案(移至集成方案) (25)10.3ISMP与运营支撑系统组网 (29)10.3.1组网架构 (29)10.3.2数据功能界定 (29)10.3.3ISMP和运营支撑系统组网结构 (29)10.3.4ISMP和运营支撑系统之间的数据和功能界定 (29)10.4ISMP与预付费系统组网 (31)10.4.1ISMP与SCP系统组网 (31)10.4.2ISMP与OCS系统组网 (31)10.5ISMP与用户门户组网 (32)10.6与CP/SP的关系 (33)10.6.1ISMP与CP/SP之间的数据界定和功能界定 (33)10.6.2ISMP与SP之间的接口 (33)10.7ISMP与SAG系统组网 (34)11数据要求 (35)11.1用户管理类数据 (35)11.2CP/SP数据 (35)11.3业务/产品/套餐管理数据 (35)11.4权限管理数据 (36)11.5内容管理数据 (36)11.6定价数据 (36)11.7定购关系数据 (36)11.8终端管理数据 (36)11.9统计数据 (37)11.10统一配置类数据 (37)11.11SLA数据 (37)12功能要求 (37)13流程要求 (37)13.1平台运营流程 (37)13.1.1认证流程 (37)13.1.2定购、退定流程 (38)13.1.3个人用户管理流程 (38)13.1.4集团用户管理流程 (38)13.1.5CP/SP管理流程 (38)13.1.6业务管理流程 (38)13.1.7套餐/产品管理流程 (39)13.1.8内容管理流程 (39)13.1.9业务能力管理流程 (39)13.1.10 ........................................................................................................ SLA签约流程3913.2业务执行流程 (40)13.2.1SMS (40)13.2.2WAP (40)13.2.3MMS (40)13.2.4LCS (41)13.2.5下载 (41)13.2.6Streaming (42)13.2.7彩铃 (42)13.2.8声讯 (42)13.2.9DRM (42)13.2.10有SAG介入的流程 (42)14接口要求 (43)14.1与业务系统接口 (43)14.1.1ISMAP接口 (43)14.1.2内容同步接口 (44)14.1.3统一配置接口 (44)14.1.4话单传递接口 (44)14.1.5终端适配接口 (44)14.1.6与DRM接口 (44)14.1.7与彩铃平台接口 (45)14.2ISMP和预付费系统的接口 (45)14.2.1ISMP合设平台和预付费系统接口 (45)14.2.2ISMP独立省级管理平台和预付费系统接口 (45)14.3与运营支撑系统之间接口 (45)14.4与用户门户接口 (45)14.5与全国SPMS平台之间接口 (46)14.6与OCS系统之间的接口 (46)14.7与SAG系统之间的接口 (46)14.7.1统一配置 (46)14.7.2ISAMP接口 (47)15修订记录 (48)前言本文为中国电信综合业务管理平台规范总册,包括综合业务管理平台ISMP (Integrated Service Management Platform)、全国业务发布中心NSPC(National Service Publish Center)相关的规范体系、术语定义、需求约束、编码要求、组网要求、业务要求、数据要求、功能要求、流程要求、接口要求等。
中国电信垃圾短信拦截系统技术规范中国电信不良短信拦截系统功能指引(试行)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二零一二年四月目录垃圾短信拦截系统功能要求及实现建议 (1)1适用范围 (1)2引言 (2)2.1 定义 (2)2.2 治理范围 (2)2.2.1 用户范围 (2)2.2.2 业务范围 (3)2.3 引用文件 (3)3功能要求 (4)3.1 垃圾短信管理模块 (4)3.1.1 名单管理 (4)3.1.2 关键字管理 (4)3.1.3 频次规则管理 (4)3.1.4 策略期限管理 (5)3.1.5 日志管理 (5)3.1.6 用户管理 (5)3.1.7 报表统计 (5)3.1.8 监控管理 (6)3.2 垃圾短信拦截模块 (6)3.2.1 按名单过滤 (6)3.2.2 按关键字过滤 (6)3.2.3 按发送频次过滤 (7)3.2.4 策略期限 (7)3.2.5 综合过滤 (7)4非功能要求 (8)4.1 存储 (8)4.2 处理性能 (8)4.3 操作响应时间 (8)4.4 可靠性 (8)4.5 完整性和安全性 (9)4.6 易用性 (10)4.7 可维护性 (10)4.8 可扩展性 (10)1适用范围本文件规定了中国电信垃圾短信拦截系统的功能要求、性能要求、管理要求等相关内容,以配合集团公司开展垃圾短信治理,主动发现垃圾短信,追溯发送源头并及时处理,避免事态和影响扩大化。
2引言2.1 定义垃圾短信息是指带有非法低俗信息内容、或未经短信息接收方允许而强行发送的带有商业广告性质的短信息。
以下两类短信息不应视为垃圾短信息:(一)短信息内容带有商业广告性质,但接受方为发送方的用户、会员或员工等,或接收方曾通过合同、网站、短信息、电话等方式约定确认同意接收发送方短信息的。
当接收方提出举报投诉或要求发送方停止发送的,发送方不得继续向接收方发送短信息;如继续向接收方发送短信息,则视为垃圾短信息。
(二)政府部门或社会公益组织发送的各类通知、公告或公益性质内容的短信息。
短信合规白皮书短信合规是指在发送短信时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保护用户的隐私权益,防止垃圾短信和骚扰短信的发送。
目前,随着短信应用的普及和短信发送量的增加,短信合规越来越受到重视。
为了确保短信发送的合规性,相关部门和企业制定了一系列的规定和建议。
一、相关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该法规明确了短信发送的限制和要求,例如禁止发送违法信息、虚假信息和垃圾信息等。
2.《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该法规禁止通过发送骚扰短信等方式进行商业广告行为的。
二、行业标准和规范1.中国互联网协会发布的短信营销自律守则:该标准要求短信发送者在发送短信前必须获取用户的明确同意,并提供退订的渠道。
2.中国直销协会发布的短信营销自律公约:该公约明确了短信发送的行为规范,要求发送者必须遵循用户的意愿进行短信发送,不得恶意骚扰用户。
三、合规措施和技术手段1.合规培训和教育:企业应对短信发送人员进行合规培训,提高他们的法律法规意识和短信发送规范。
2.用户同意和退订机制:在发送短信前,发送者必须获得用户的明确同意,用户可以随时选择退订,发送者需要提供退订的渠道。
3.信息过滤和监控:企业可以使用技术手段对短信进行过滤和监控,识别和屏蔽违规内容和骚扰短信。
4.投诉处理机制:企业应建立健全的投诉处理机制,及时响应用户投诉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处理问题。
四、短信合规的重要性与影响1.保护用户权益:合规的短信发送可以保护用户的隐私权益,避免接收垃圾短信和骚扰短信。
2.维护企业形象:合规的短信发送可以提升企业的形象和信誉,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
3.合规监管的加强:随着短信合规重要性的逐渐被认识,相关法律法规和监管政策也越来越完善和严格。
总之,短信合规是确保短信发送合法、规范和有效的重要措施。
相关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和规范规定了短信发送的限制和行为规范,企业应当采取相应的技术手段和措施确保短信合规。
同时,短信合规不仅可以保护用户的权益,还能提升企业形象,推动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保密等级:公开发放中国电信集团公司技术标准Q/CT 2088-2010IMS网络短消息业务技术要求Technical Requirements of Short Message Service over IMS(V2.0)200×-××-××发布200×-××-××实施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发布目录目录 (I)前言 (III)短消息业务技术要求 (1)1 范围 (1)2 引用标准 (1)3 缩略语 (1)4 业务定义 (2)5 业务特征 (2)5.1 短消息的应用类别 (2)5.2 短消息回执 (2)5.3 短消息的有效期 (2)5.4 短消息的重发 (3)5.5 短消息的长度 (3)5.6 短消息的编码格式 (3)5.7 短消息的优先级 (3)5.8 短消息的定时发送 (3)5.9 短消息的群发 (3)5.10 缓存短消息下发 (4)6 业务编号 (4)7 系统架构 (4)7.1 模块说明 (4)7.2 接口说明 (5)8 信令流程 (5)8.1 IMS用户注册/第三方注册/缓存短消息下发 (5)8.2 IMS用户-IMS用户 (7)8.2.1 短消息提交 (7)8.2.2 短消息下发 (8)8.2.3 发送方SMC递送到接收方SMC (9)8.2.4 超长短消息 (13)8.2.5 SMC发送短消息失败-遇到临时性错误 (14)8.2.6 SMC发送短消息失败-遇到永久性错误 (15)8.2.7 SMC发送回执失败-遇到临时性错误 (15)8.2.8 SMC发送回执失败-遇到永久性错误 (16)8.3 IMS用户-其他网络用户 (17)8.3.1 短消息提交 (17)8.3.2 超长短消息提交 (19)8.4 其他网络用户-IMS用户 (21)8.4.1 短消息下发 (21)8.4.2 超长短消息下发 (22)9 业务实现 (23)9.1 iFC设置 (23)9.2 组网方式 (23)10 设备要求 (24)10.1 HSS (24)10.2 S-CSCF.................................................. 错误!未定义书签。
短信营业厅业务技术规范培训介绍本文档旨在为短信营业厅业务技术规范进行培训,帮助员工了解和掌握相关的技术规范,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1. 规范概述短信营业厅作为提供短信相关业务的部门,需要遵守一系列的技术规范,以保证业务的稳定运行和顾客的满意度。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规范概述:•短信通道接入规范:确保短信通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以及与运营商的合规要求。
•短信内容审核规范:负责审核短信内容,防止垃圾短信和不良信息传播。
•短信发送频率和时段规范:控制短信发送的频率和时段,避免骚扰用户。
•短信接口规范:提供统一的短信接口,与其他系统进行对接,方便业务的拓展和管理。
2. 短信通道接入规范2.1 接入方式短信通道可以通过接入运营商的短信网关来实现,也可以通过第三方短信服务提供商来接入。
不同的接入方式有不同的优缺点,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式。
2.2 安全性要求为了保护短信通道的安全性,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安全措施,包括但不限于:•短信通道加密传输•对通信数据进行加密存储•访问控制和权限管理•实施灾备方案2.3 运营商合规要求由于短信通道涉及到与运营商的对接,因此需要遵守运营商的合规要求,包括但不限于:•接入协议的签订和执行•遵守短信发送频率和时段的限制•遵循不发送垃圾短信和不良信息的规定3. 短信内容审核规范3.1 审核流程对于用户提交的短信内容,需要进行审核,确保内容的合规性和安全性。
审核流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但通常包括以下步骤:1.内容提交:用户将短信内容提交至短信营业厅。
2.审核人员审核:审核人员对短信内容进行审核,判断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3.审核结果反馈:审核人员将审核结果及时反馈给用户。
3.2 审核标准审核人员应该根据相关规范和政策标准进行审核,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审核标准:•不发送违法、淫秽、暴力等不良信息•不发送广告、垃圾信息•不发送虚假信息和诈骗信息•注意保护用户隐私和个人信息安全4. 短信发送频率和时段规范4.1 发送频率规范为了避免用户被骚扰,短信发送频率需要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CT目 录前 言....................................................................................................................................................3 1 范围与目的....................................................................................................................................4 2 引用标准........................................................................................................................................5 3 相关术语与缩略语........................................................................................................................6 4测试环境........................................................................................................................................7 4.1 组网环境.................................................................................................................................7 4.2 软硬件环境.. (7)4.3 测试工具.................................................................................................................................7 4.4 测试方法.................................................................................................................................7 4.5 数据配置 (7)5ISMP 部分......................................................................................................................................8 5.1功能 (8)5.1.1 CP/SP 发布一个智能化短信业务...................................................................................8 5.1.2 CP/SP 修改一个智能化短信业务...................................................................................8 5.1.3 CP/SP 注销一个智能化短信业务.. (9)5.1.4运营商操作员发布一个智能化短信业务 (10)5.1.5 运营商操作员修改一个智能化短信业务...................................................................10 5.1.6 运营商操作员注销一个智能化短信业务...................................................................11 5.1.7 CP/SP 发布一个智能化短信产品.................................................................................11 5.1.8 CP/SP 修改一个智能化短信产品.................................................................................12 5.1.9 CP/SP 注销一个智能化短信产品.................................................................................13 5.1.10 运营商操作员发布一个智能化短信产品...................................................................13 5.1.11 运营商操作员修改一个智能化短信产品...................................................................14 5.1.12 运营商操作员注销一个智能化短信产品...................................................................14 5.1.13 运营商操作员帮用户定购智能化短信产品...............................................................15 5.1.14 运营商操作员帮用户定购智能化短信产品...............................................................15 5.1.15 运营商操作员帮用户定购一号双机智能化短信产品................................................16 5.1.16 运营商操作员帮用户去定购一号双机智能化短信产品............................................17 5.2 接口.......................................................................................................................................17 5.2.1 ISMAP 接口...................................................................................................................17 5.2.2 实时接口.. (20)阿朗公司专用前 言本测试规范主要根据ISMP 相关规范,并结合设备开发和中国电信综合业务管理平台的总体要求制定。
中国电信人工智能标准一、人工智能平台技术要求1.1 平台架构中国电信人工智能平台应采用分布式架构,支持云计算、大数据、深度学习等技术,具备可扩展性和灵活性。
1.2 计算资源平台应具备高性能计算资源,包括CPU、GPU、FPGA等,以满足人工智能应用对计算能力的需求。
1.3 数据存储平台应具备大规模数据存储能力,支持结构化数据、非结构化数据、流数据等不同类型数据的存储和管理。
1.4 算法库平台应提供丰富的算法库,包括深度学习算法、机器学习算法、自然语言处理算法等,以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
二、人工智能算法评估与优化2.1 评估指标平台应提供人工智能算法评估指标,包括准确率、召回率、F1值等,以评估算法的性能和效果。
2.2 优化方法平台应提供人工智能算法优化方法,包括参数调优、模型剪枝、知识蒸馏等,以提升算法的性能和效果。
三、人工智能应用开发规范3.1 应用开发流程平台应提供标准的应用开发流程,包括需求分析、模型设计、开发实现、测试验证等环节。
3.2 应用接口设计平台应提供标准的应用接口设计规范,包括输入输出格式、参数传递方式等,以方便应用集成和调用。
四、人工智能数据集管理与应用4.1 数据集管理平台应提供数据集管理系统,支持数据集的上传、下载、标注、预处理等功能。
4.2 数据应用规范平台应提供数据应用规范,包括数据使用权限、数据隐私保护等,以确保数据安全和合规性。
五、人工智能安全与隐私保护5.1 安全防护措施平台应具备完善的安全防护措施,包括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应用安全等,以保障平台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5.2 隐私保护策略平台应制定隐私保护策略,包括数据脱敏、加密传输等措施,以保护用户隐私和数据安全。
六、人工智能伦理与法律问题6.1 伦理准则中国电信人工智能平台应遵守伦理准则。
例如,“公正”、“透明”、“可解释”、“可追溯”等原则,以确保人工智能技术的合理使用和发展。
同时,应建立完善的伦理审查机制,对人工智能应用进行严格的伦理审查和监督。
中国电信短信助手技术规范 中国电信短信助手技术规范 试行中国电信集团公司 个人客户事业部内 部 修 改 记 录版本号 V1.0 V2.0 V2.1 日期 2008-10-28 2008-11-28 2009-4-8 地点 广州 广州 广州 作者 魏青 魏青 魏青 描述 根据相关规范及技术 要求编写 按照组网方案中不包 含 MSP GW 进行修改 按照新的产品名称 “短 信助手”进行修改中国电信短信助手技术规范目 录1 2 3 4 文档说明............................................................................................................................ 1 文档说明 编制依据............................................................................................................................ 1 编制依据 缩略语 ............................................................................................................................... 1 功能要求............................................................................................................................ 2 功能要求 4.1 4.1.1 4.1.2 4.2 4.3 4.3.1 4.3.2 4.3.3 4.3.4 4.4 4.4.1 4.4.2 4.4.3 4.4.4 4.4.5 4.5 4.6 5 6 7 组网结构 .........................................................................................................................2 省平台架构.................................................................................................................2 全国组网架构 .............................................................................................................3 功能结构 .........................................................................................................................3 各网元的功能要求 ..........................................................................................................4 MSP ............................................................................................................................4 SMSC .........................................................................................................................5 SMGW .......................................................................................................................5 ISMP ...........................................................................................................................5 操作维护 .........................................................................................................................6 系统配置.....................................................................................................................6 日志管理.....................................................................................................................6 故障管理.....................................................................................................................6 性能管理.....................................................................................................................7 统计功能.....................................................................................................................8 网管接口 .........................................................................................................................8 接口要求 .........................................................................................................................8计费要求............................................................................................................................ 9 计费要求 系统的操作维护要求........................................................................................................ 10 系统的操作维护要求 软硬件要求 ...................................................................................................................... 10 7.1 7.1.1 7.1.2 7.1.3 7.2 7.3 7.4 7.4.1 7.4.2 软件要求 .......................................................................................................................10 基本要求...................................................................................................................10 操作系统要求 ...........................................................................................................11 应用软件要求 ...........................................................................................................11 硬件要求 .......................................................................................................................12 性能指标 .......................................................................................................................12 可靠性要求 ...................................................................................................................12 稳定性 ......................................................................................................................12 备份和恢复...............................................................................................................138设备安全要求 .................................................................................................................. 13 8.1 8.2 8.3 物理安全 .......................................................................................................................13 网络安全 .......................................................................................................................13 系统安全 .......................................................................................................................13-i-中国电信短信助手技术规范9对相关网元的要求 ........................................................................................................... 14 9.1 9.2 对 ISMP 要求.................................................................................................................14 对短信中心的要求 ........................................................................................................15- ii -中国电信短信助手技术规范1文档说明 本文对中国电信短信助手 原智能短信 的技术范畴提出规定,原则上由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内部和厂商共同使用,用于短信助手业务开展、招标选项、工程 建设、运行维护及设备开发方面,同时为集团公司和省公司提供技术依据 2 编制依据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引用而构成本标准的条文 在标准出版 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 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3 缩略语 缩略语 3G BSS CDR HLR 英文解释 3rd Generation Business Support System Charging Data Record Home Location Register Integrated Service Management PlatformMobile Station中文解释 第三代 移动通信业务支撑系统 计费数据记录 归属位置寄存器ISMP MS MO MT MSC MSP综合业务管理平台 移动台 终端发起 终端终止 移动交换中心 消息智能平台Mobile Originate Mobile Terminate Mobile Switch Center Message Smart Platform Short Message Gateway Short Message Peer toSMGW SMPP1短信网关 短消息点对点通信协议中国电信短信助手技术规范Peer Protocol SMS SMSC VLR WAP Short Message Service Short Message Service Center Visit Location Register Wireless Application Protocol 短消息服务 短消息中心 拜访位置寄存器 无线应用协议4功能要求4.1 组网结构 4.1.1 省平台架构图 4-1 消息智能平台省内消息智能平台 MSP 网络示意图 MSP 以省为单位进行建设,简称 MSP) ,提供短信助手业务省内的所有短信中心共用一套 MSP 系统,MSP 平台需要和 SMSC、ISMP、第三方业 务平台以及综合网关等系统互连 MSP 采用省集中建设方式,便于省内用户信息的统一 省内业务量需要进行扩容时可以对该 MSP 集群进行内部设备及处理能力扩容, 尽量保持 MSP 作为省内 的唯一短信助手业务处理网元 同时各省 MSP 之间采用网状组网结构互联,实现异地查询消息、业务消息以2中国电信短信助手技术规范及状态报告的转发 4.1.2 全国组网架构 跨区域的 MSP 之间采用网状组网结构互联,各省 MSP 连接到 CN2 进行互联, 实现异地查询消息、业务消息以及状态报告的转发 MSP 系统 同一省分的 SMSC 共用一套MSP2MSP1MSP3SMSC1 SMSC2 SMSC1SMSC1SMSC2图 4-2 省际消息智能平台 MSP 互联组网图 4.2 功能结构图 4-3 MSP 功能结构示意图 MSP 平台采用模块化结构,由业务实现模块、业务管理模块、用户管理模块、 路由转发、网管功能模块组成3具有良好的灵活性、可操作性和可扩展性中国电信短信助手技术规范业务实现模块包含接入层、业务逻辑控制单元、业务处理单元,主要负责处 理各种协议消息的编解码,需要支持 SMPP 扩展协议、SMGP 协议、ISMAP 协议、 HTTP 协议及 SNMP 协议 同时,需要完成业务逻辑解析及组合处理、业务调度优先级的管理以及具体业务的实现 业务管理模块,主要负责对各种具体业务的管理、配置、维护等系统相关信 息的设置,如外部网元的连接配置,业务功能的控制属性等,以及业务的订购、 鉴权、计费、优先权设置等业务参数的配置和维护 用户管理模块,主要负责存储用户的业务定制数据,负责用户签约信息、用 户配置、群组、业务设置及用户个人设置信息的管理 路由转发模块主要负责消息路由的查询和转发功能 4.3 各网元的功能要求 各网元的功能要求 4.3.1 MSP MSP 是整个业务系统的核心部分,按照集团统一规划,分省建设的原则实施, 基本功能如下 WEB 以及客服等方式在归属省 MSP 进行业务设 提供给用户通过 SMS、 置和业务数据维护的渠道; 接收来自 ISMP 的用户订购关系数据同步; 存储本 MSP 归属用户短信助手业务的订购信息和业务数据; 把用户的简要签约信息同步到用户归属的 SMSC 中; 提供部分短信助手业务的具体实现; 负责根据业务优先级,控制业务消息的逻辑处理和转发顺序; MSP 负责向被叫归属的 SMSC 发送完成业务处理后 对于本地被叫用户, 的消息; 开通全网服务的情况下,对于异地被叫用户,MSP 间负责到异地被叫用 户归属的 MSP 查询简要签约信息; MSP 负责将业务消息投递到被叫归属地 MSP; 对于异地被叫业务, 接收 方 MSP 负责向发起方 MSP 投递该消息的状态报告; MSP 负责完成新旧消息 ID 的对应,并且向 SMSC 投递原始消息的状态4中国电信短信助手技术规范报告; MSP 对短信签名、短信自动回复等修改了原短信内容的业务,完成业务 处理后的消息,可以送到信息检查系统进行鉴权; MSP 不区分用户计费类型 预付或后付 和计费方式 包月或按次计费) , 消息处理前向 ISMP 发起实时计费查询,根据 ISMP 反馈的计费结果决 定消息处理流程; MSP 可产生原始话单, 并提供 FTP 文件接口, 主动将话单传递给 ISMP, 或供 ISMP 定时采集话单; 实现各省分 MSP 之间的互联互通,MSP 负责按号段完成消息路由前转 4.3.2 SMSC SMSC 是基础的短消息业务提供部件,针对短信助手业务的基本功能如下 保存 MSP 同步来的用户业务订购信息; 根据用户业务订购信息及触发条件决定是否触发业务请求到 MSP ; 对 MSP 设置完短信助手业务的消息,SMSC 负责下发至用户终端; 4.3.3 SMGW 短信网关提供用户短信方式查询、设置业务的通道; 4.3.4 ISMP ISMP 作为短信助手业务的管理网元,实现的管理功能主要包括用户管理、业 务管理、CP/SP 管理等 业务开放初期,短信助手业务以自营业务为主,随着业 务功能的增多,以后考虑逐步放开业务,允许第三方接入,提供新的短信助手业 务内容和新业务逻辑 理功能,具体如下 完成用户订购关系的统一管理 ISMP 提供短信助手业务的订购关系数据 库, 形成统一的移动增值业务订购关系管理, 并将订购关系同步给 MSP 实现短信助手业务生命周期的管理 ISMP 将短信助手业务作为一种移动 增值业务进行统一管理,包括新业务申请、测试、发布、变更、撤销、 删除等一系列流程管理 提供短信助手业务功能费计费、批价功能,包括包月、单次计费两种计5所以初期 ISMP 主要侧重于用户管理、业务管理等基本管中国电信短信助手技术规范费模式4.4 操作维护 4.4.1 系统配置 提供系统的配置管理包括 系统资源的配置,包括网络负载,最大并发连接 数量,系统性能参数,系统硬件资源等 数据库和相关模块,包括环境变量,启动/停止描述,定时任务,系统告警 阀值等 4.4.2 日志管理 日志管理 提供操作日志、运行日志、用户日志,记录至少包含以下内容在内的信息 操作日志 系统管理员、维护员、操作员的登录、操作指令、密码更改、权限更改等日 志; 系统配置变更日志; 系统定时启动命令日志; 运行日志 告警信息; 系统日常运行信息; 用户日志 开销户日志; 登录 Portal 用户的业务使用情况日志; 4.4.3 故障管理 故障告警 当 MSP 系统在运行过程中软件或者硬件发生故障时,MSP 的网管系统能够进 行告警,指示故障的严重程度,并在界面上显示出故障的内容 故障的严重程度可以分为如下 4 个级别 紧急告警6系统已经有不正常的情况发生,并且无法继续运行;重要告警系统已经有不正常的情况发生,必须经过恢复,系统才可以继续运行;警示告警系统已经有不正常的情况发生,但不需要恢复,系统仍然可继续运行;一般告警提示性告警,系统仍然正常故障的内容至少包括故障的序列号;故障产生的时间;故障的严重级别;故障产生的源;故障产生的原因故障记录对于需要系统操作员手工恢复的故障,系统必须保存这些故障直到系统操作员手工恢复此故障为止;经过恢复的故障和一些不需要恢复的故障可以备份到后备存储器上,但是这些故障信息必须保存一段时间该时长可以设置,比如1个月),供系统操作员查询记录的内容包括告警ID、告警类型、告警级别、告警类别、告警发生节点号、告警标题、可能原因、告警修复建议和告警定位信息 故障恢复系统的故障恢复有两种手段一是系统自动恢复;二是系统操作员手工进行恢复在故障恢复之后,系统应该记录故障恢复时间系统自动恢复故障的典型例子是主备用系统中的主机停机,备机应该自动启动并接管主机的所有工作操作员手工恢复的典型例子是系统某条链路故障,操作员必须检查网络情况,确认网络情况正常后恢复此故障通常故障设备或异常功能恢复正常时,会告警提示,提示故障已经恢复正常4.4.4性能管理MSP应提供实时性能统计或周期性性能统计,并根据需要生成报表系统的性能统计数据包括CPU占用率、内存占用率、磁盘占用率和从启动到现在的运行时间4.4.5统计功能MSP应提供统计分析功能,统计项包括设备性能统计、业务性能统计、用户统计、业务统计、故障统计等,统计周期应可以配置,统计结果应可以生成报表输出4.5网管接口MSP与网管系统之间接口采用SNMP协议4.6接口要求接口要求MSP和其他网元的接口关系MSP与其它网元间主要接口如图所示,具体描述说明如下SM1MSP与短信中心之间的接口,承载用户的简要签约信息同步消息及智能业务消息的传递,该接口基于SMPP3.4协议扩展,具体请参见《中国电信移动智能短信业务接口规范》;SM3MSP与第三方平台之间的接口,承载第三方提供的智能业务消息,具体请参见《中国电信移动智能短信业务接口规范》;SM4MSP与信息检查系统之间的接口,承载MSP修改短信内容后的消息传递到网安进行鉴权的功能接口,与目前短信中心与信息检查系统间接口保持一致;SM5MSP与ISMP之间的接口,一方面承载来自ISMP的用户订购退订同步消息,另一方面通过与ISMP之间的接口完成预付费、后付费用户业务功能费的计费、批价功能,具体请参见《中国电信移动智能短信业务接口规范》;SM6MSP与SMGW间接口,提供用户短信方式查询、设置业务的接口,采用标准SMGP协议;具体请参见《中国电信移动智能短信业务接口规范》;SM7MSP与综合网管系统间接口,具体请参见《中国电信移动智能短信业务接口规范》5计费要求“短信助手”业务的费用由基本通信费、业务功能费和信息费组成基本通信费用户在正常发送短消息时,占用网络资源所支付的费用,基本通信费计费方式与现有短信计费方式一致,以短信中心产生的详单为计费的依据业务功能费用户使用“短信助手”业务的功能费用,由ISMP按照子业务进行计费,以ISMP产生详单为计费依据有以下两种方式包月方式,按月收取业务功能费;按条计费,使用时按实际触发业务的短信条数进行计费采用实时的消息计费方式处理当MSP根据用户业务策略选择需要触发的业务后,根据要触发的业务将计费消息发送给ISMP进行计费ISMP根据接收到的鉴权消息进行鉴权批价后,返回鉴权应答消息来指导MSP进行业务发送针对按次计费用户,当MSP某个业务发送失败时,MSP需要触发该业务的业务回滚消息给ISMP进行补款操作信息费因提供信息资源而收取的费用,一般是提供信息的第三方(如CP/SP)委托电信运营商收取的费用暂不收取6系统的操作维护要求MSP应提供如下操作维护功能图形用户界面MSP系统应该提供图形化的用户界面,管理维护人员能够通过图形用户界面完成日常必须的操作维护工作监控机制MSP系统能够监控自身各个模块的运行情况,当模块出现异常的时候,能够尝试恢复系统并产生相应的告警日志和报表MSP系统通过日志记录不同时间系统发生的各种事件日志分为操作日志、运行日志、用户日志系统能够根据日志自动生成报表供MSP的管理维护人员使用故障告警MSP在内部产生故障的时候支持本地声、光告警故障分为通用告警和特定告警通用告警指系统冷启动、热启动、连接建立、连接失败时发送的告警特定告警由厂家自行定义,但应符合告警格式规范7软硬件要求7.1软件要求7.1.1基本要求MSP采用的各种软件应支持如下要求系统平台必须遵循开放性、安全可靠性、先进性、高效性、易用性、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等原则系统设计必须基于业界开放式标准,包括各种网络协议、硬件接口、数据库接口等,以保证系统的生命力,保护投资,体现良好的扩展性和互操作能力系统应提供维护管理和实时监控功能,简化系统的使用和维护系统设计时应充分考虑扩展性对于软硬件平台和应用软件,能够以多种方式,支持系统的扩展,包括业务功能的增加,系统升级以及系统容量和规模的扩大等可以根据运营的需求支持双机热备和异地容灾,以满足高可靠性的要求7.1.2操作系统要求支持虚拟内存管理,支持多用户、多任务、多进程和多线程;支持完全对称多处理器SMP);支持群集cluster应用;操作系统应至少达到C2级的安全标准;操作系统应遵循X/open XPG4、 POSIX 1003.1等国际或工业标准;支持在线诊断和软硬件的自动错误记录,在电源故障或其它紧急情况可提供自保护和自恢复;支持GB18030中文大字符集国家标准7.1.3应用软件要求MSP的应用软件应满足以下要求系统具有良好的灵活性、可操作性和可扩展性,并遵循接口规范要求;为了向客户提供灵活多样的服务,快速适应新业务的开展,应用软件的设计应采用灵活的结构,应采用面向对象、中间件等技术;符合前述应用层次和总体架构要求,按规范要求提供通信适配插件和移动化插件;整个应用软件系统应能够连续7×24小时不间断工作;具有较高的自动化程度,如自动任务调度、自动故障告警、自动任务恢复等;具有完整的操作权限管理功能和完善的系统安全机制,能够对操作员的操作有详细的记录;应能为系统管理员提供多种发现系统故障和非法登录的手段;应采用简洁、直观、友好的图形化界面不同时期软件版本应能向下兼容,软件版本易于升级,且在升级的过程中不影响系统的性能与运行7.2硬件要求主机的处理能力要求满足的所有业务应用和一定用户规模的需求,系统设计时应考虑30%的性能冗余;内存容量的配置要考虑到主机正常运行状态下的内存利用率不应大于70%,保证系统在业务高峰时仍具有较强的抗冲击能力;主机应支持1000Mb/s高速连接接入中国电信业务网络;主机的硬盘、网络接口、网络连接及电源均应考虑足够的冗余;主机系统设备应具有适当的扩充能力;平均故障发生间隔大于90天,平均故障修复时间小于2小时;支持电源、I/O设备、存储设备的热插拔,以及双CPU、双网卡及硬盘镜像备份,以满足高可靠性和高可用性的要求;系统设计可以支持异地容灾和链路备份;系统支持Cluster方式或主/备方式部署7.3性能指标保证系统7*24小时不间断工作;在正常运行的条件下,消息丢失率不超过0.01%;本地单结点单业务处理速率不能低于100条/秒;系统最大支持连接短信中心个数50个;系统单节点最大支持业务使用用户数500万7.4可靠性要求7.4.1稳定性系统应具备完善的检测功能并及时告警;系统应具备自动或手动恢复措施,以便在发生错误时能够快速地恢复正常运行;平均故障发生间隔大于90天,平均故障修复时间小于2小时7.4.2备份和恢复系统应有良好的备份和恢复策略系统支持脱机备份系统数据和业务数据可联机备份、联机恢复,恢复的数据必须保持其完整性和一致性系统支持每次配置信息修改后的自动备份,并至少保存最近3次的历史配置信息在系统失效情况下,利用备份记录可恢复系统,恢复时间应小于2小时设备安全要求安全问题分布在不同的层次和不同的方面,要保证整个系统的网络安全,不能单独的采用某种安全措施,必须综合各种安全措施7.5物理安全MSP物理系统的安全控制符合中国电信对业务系统的要求;7.6网络安全MSP满足防病毒,防网络攻击要求;MSP应满足中国电信对业务系统的网络安全要求;MSP通过专线或VPDN方式连接到业务引擎,从IP链路上保证数据传输的安全7.7系统安全MSP应具备访问权限的识别和控制功能,对系统管理员、维护员、操作员根据不同的应用需求提供多级密码系统应能自动实现下列控制防猜测口令功能,例如,系统登陆时需要输入验证码,或者当口令输入错误达到一定次数系统自动将帐号锁定并告警具有验证密码复杂度功能,密码复杂度应达到密码长度大于8位;密码是大小写字母、数字,以及特殊字符混合使用应当具有定期强制修改密码功能,强制用户每3个月进行一次密码更改工作系统应具有完善的日志功能,能够记录系统异常情况及其他安全事件审计日志应至少保存1年包括应用系统日志用户的创建、删除等操作用户登录和退出的日期和具体时间及IP地址等信息成功的和被拒绝的系统访问活动的记录成功的和被拒绝的管理操作记录用户操作记录数据库日志创建、修改和删除数据库用户的操作;创建、修改和删除任何数据库存储结构的操作;创建、修改和删除任何数据库对象的操作;创建、修改和删除表的操作;创建、修改和删除索引的操作;启用、关闭审计功能的操作;赋予、撤销某个账户数据库权限的操作;赋予和撤销某个角色或账户对于某个对象权限的行为;目录和数据库配置的变更;数据应该包括失败的连接;操作系统日志系统登录记录包括登录主机的IP地址、用户名、时间等;成功及失败的登陆事件;系统事件8对相关网元的要求8.1对ISMP要求详见《智能化短信与ISMP集成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