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薄壳山核桃
- 格式:doc
- 大小:66.00 KB
- 文档页数:13
碧根果(美国山核桃)又叫长寿果,这个名字源自这种树和果实的原始名称:pecan,可能来自美洲土著的叫法。
花期4—5月,果期7一11月。
此种植物的拉丁名为:Carya illinoensis (Wangh.) koch.美国山核桃(Carya illinoensis Koch)属胡桃科的山核桃属,又名薄壳山核桃或长山核桃,英文名为Pecan或Hickory,原产北美大陆的美国和墨西哥北部,现已成为世界性的干果类树种之一.由于其种仁有优异的食疗保健价值。
比香榧大一号,如果剥开是像核桃一样的果肉。
壳很脆,特别好剥,就跟香榧一样脆,而肉质介于大核桃与小核桃之间.。
碧根果碧根果分为:大尖、中尖、小尖;大圆、中圆、小圆。
它是全世界17种山核桃之一,属纯野生果类,是集山地之灵气哺育而成,无任何公害污染的天然绿色食品。
核桃仁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并有补脑强身,降低血脂之功效经过炒制加工好的美国山核桃,酥脆可口,回味香浓,是旅游休闲佳品和馈赠亲友之高档礼品。
不但壳薄易剥,核仁肥大,味甜而香,营养丰富,而且核桃仁可生食或炒食,也可制作各种点心,是粮果的木本油料作物。
碧根果又名“长寿果”,能补肾健脑,补中益气,润肌肤、乌须发。
碧根果盛产于澳洲,北美等国家,是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区特产,现在浙江省也有开始少量试种,其果实营养丰富而味美。
所以说碧根果是不可多得的美味干果。
长寿果营养极为丰富,除含有40—50%的油脂外,还含有蛋白质、胡萝卜素、粗纤维、钙、磷、铁及维生素c、b1、b2、e等。
核桃中所含脂肪的主要成分是亚油酸甘油脂,食后不但不会使胆固醇升高,还能减少肠道对胆固醇的吸收。
这些油脂还可供给大脑基质的需要。
长寿果中所含的微量元素锌和锰是脑垂体的重要成分,常食有益于脑的营养补充,有健脑益智作用。
碧根果药用价值补肾,补中益气,润肌肤、乌须发据科学测定,每公斤碧根果仁相当于5公斤鸡蛋或9公斤鲜牛奶的营养价值。
美国山核桃实生苗美国山核桃实生苗美国山核桃实生苗美国山核桃实生苗美国山核桃实生苗美国山核桃实生苗(1)培育美国山核桃的嫁接苗、原生苗、实生苗(2)有波尼、马汉、金华、绍兴、乔克托等近10个品种(3)1米高左右嫁接苗8元一棵(4)1米高左右实生苗4元一棵(5)1米高左右原生苗10元一棵(6)还有美国山核桃大树,包括其他规格的小苗,具体价格面议!请在网上搜索——湖北恩施美国山核桃兴兴苗圃请在网上搜索——湖北恩施美国山核桃兴兴苗圃即可找到这个苗圃请在网上搜索——湖北恩施美国山核桃兴兴苗圃请在网上搜索——湖北恩施美国山核桃兴兴苗圃即可找到这个苗圃(1)培育美国山核桃的嫁接苗、原生苗、实生苗(2)有波尼、马汉、金华、绍兴、乔克托等近10个品种(3)1米高左右嫁接苗8元一棵(4)1米高左右实生苗4元一棵(5)1米高左右原生苗10元一棵(6)还有美国山核桃大树,具体价格面议!附加资料:——美国山核桃种植技术资料美国山核桃,又称美国薄壳山核桃、薄壳山核桃或长山核桃,是胡桃科薄壳山核桃的一种落叶树种。
干果市场上的薄壳山核桃被称为碧桂果或长寿果。
近年来,它在江苏、浙江和上海销路很好,并有向北扩张的趋势。
薄壳山核桃不仅可以生产美味营养的坚果,还可以生产优质木材,还可以用作绿化和美化行道。
它是一种综合价值很高的优良树种。
气候条件,美国山核桃通常分布在北纬26-42度,主要商业种植区位于北纬28-36度。
自然分布区的无霜期为140-280天。
主产区无霜期超过220天,年积温≥10℃为3300℃-5400℃,最低积温为500℃。
分布区东南部的年降水量为1000-1600毫米,西部和北部为500-800毫米.薄壳山核桃最适合年平均温度为15℃-20℃的环境。
北方品种能耐受-29℃的低温,而南方品种只能耐受-18℃的低温。
耐受的极端高温为46.5℃。
据报道,山核桃适合种植在长城以南以及中国东部和西部的大部分地区。
此外,北部种植的山核桃树比南部种植的山核桃树具有更好的坚果风味和木材。
一、薄壳山核桃基础知识(一)薄壳山核桃概述薄壳山核桃[Caryaillinoen6Wangnh)k.Koch.],又名美国山核桃、长山核桃,系胡桃科、山核桃属中的一个种,原产美国和墨西哥,其用途广、受益期长(50a〜70a)、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明显,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油料干果树种之一。
薄壳山核桃的天然分布以密西西比河流以及其东、西两面支流的河谷地带为主,适用种植区域范围很广。
目前,薄壳山核桃受到很多国家重视,各国开始系统的引种试验,将逐步进行产业化发展。
薄壳山核桃由于其独特的生物学习性,在我国温暖湿润的亚热带和暖温带气候有很好的适应性,因而在中国核桃(Julansregia)、铁核桃(Julanssigllata)不宜栽培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受到极大重视和广泛引种栽培,尤其是江苏、浙江、江西、安徽等省引种栽培甚多。
1、我国薄壳山核桃栽培现状薄壳山核桃在我国引种栽培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我国在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广东、广西、海南、云南、贵州、四川、湖南、湖北、河南、陕西、山东、河北、上海、重庆和北京等20多个省份都开展了薄壳山核桃引种栽培。
我国薄壳山核桃分布范围在北纬24° ~40°,主要以浙江、江苏和云南三省较为集中。
我国现有薄壳山核桃资源约7万株,主要以30年生以上的大树为主,多曾零星分布。
我国选育和栽培的品种约20个,其种植面积在15万亩以上,全国年产量约20吨以上,其产量还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目前我国正处于薄壳山核桃发展起步阶段,加上江苏省已将薄壳山核桃列为我省发展的重要经济林作物之一,距离其产业化发展指日可待。
2、薄壳山核桃的经济价值薄壳山核桃果壳薄易剥,出仁率高,种仁可食率高,味香甜可口,无色味,营养丰富,其果实主要三方面经济价值。
在营养价值方面:由于其油脂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且油脂中不含胆固醇,常食用有利于降低血脂中的胆固醇,减少胆固醇在血管壁上的沉积,防止血管硬化、血压增高,大大降低冠心病的发病率和人体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的水平,有利于人体健康,可防衰老,并具有健脾胃和预防前列腺癌的作用。
园林园艺YUANLINYUANYI苏北沿海地区美国薄壳山核桃栽培技术沈树祥 蒋 琳 陆志坚美国薄壳山核桃又名薄壳山核桃或长山核桃,为胡桃科山核桃属落叶乔木。
大丰林场自2015年开始引种并推广种植美国薄壳山核桃近千亩,目前长势良好。
薄壳山核桃在国内规模栽培近几年才刚刚起步,标准化果园栽培管理规范还在探索中,本文以大丰林场标准化果园及技术体系建设剖析如下:1 引种地概况1.1 地理位置盐城市大丰区林场地处黄海之滨,位于北纬32°56′~33°36′,东经120°13′~120°56′的江苏苏北平原。
1.2 气候条件大丰区属于亚热带与暖湿带的过渡地带,四季分明,气温适中,雨量充沛,适宜喜湿作物的生长。
年平均气温14.1℃,无霜期213天,常年降水量1042.2毫米,日照2238.9小时。
平均风速3.5米/秒。
1.3 土壤状况土地为海势东迁形成,土壤是江淮、黄淮的冲积物在海中不断沉积而成,称之为滨海盐土。
建场后,经过综合改土措施,大部分土地的耕作层的含盐量已降至千分之一以下,基本脱盐,为林木生长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2 播种育苗在大丰林场主要采用大棚营养钵育苗,培育优质大钵壮苗,提高移栽成活率和减短缓苗期。
2.1 品种选择在品种选择上根据本场气候情况并借鉴气候情况相仿的邻近地区经验,目前本场从南京林业大学及南京中山植物园引进优良品系有:波尼、威斯顿、马罕、金华、钟山二五、黄山同、干赖3号等9个品种,选择波尼、马罕、威斯顿、金华号四个主栽品种。
2.2 种子处理采用湿沙层积法:播种育苗前的种子则经水选后进行湿沙(湿度要求手握成团,松开即散)层积贮藏。
沙藏过程中经常检查,保持湿润通气,防止种子霉烂。
一般处理时间为60~90天。
沙藏时间从种子收获后的12月至翌年3月。
2.3 容器育苗营养钵容器育苗是本场当前林业育苗中最为常用方法之一。
2.3.1 容器选择:选用清洁卫生、底部透明的无纺布容器,保证树苗刚入地就会生根。
美国山核桃无性繁殖技术研究进展美国山核桃,又名薄壳山核桃,是一种具有重要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的树种。
其果实富含营养,木材品质优良,在市场上备受青睐。
然而,美国山核桃的传统有性繁殖存在诸多问题,如后代变异大、结实晚等。
因此,无性繁殖技术成为了研究的重点,旨在保持优良性状、提高繁殖效率和满足市场需求。
一、扦插繁殖技术扦插繁殖是美国山核桃无性繁殖的常见方法之一。
它通过截取植物的茎、叶或根的一部分,插入适宜的基质中,使其生根发芽成为新植株。
在扦插繁殖中,插穗的选择至关重要。
一般来说,选取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当年生或一年生枝条作为插穗,能够提高生根率。
插穗的长度和直径也会对生根产生影响,通常选择长度在 10 15 厘米、直径在 05 1 厘米的插穗较为适宜。
基质的选择和处理也是影响扦插效果的重要因素。
常用的基质有珍珠岩、蛭石、泥炭土等,这些基质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保水性。
在使用前,需要对基质进行消毒处理,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生根剂的应用能够显著提高插穗的生根率。
常用的生根剂有吲哚丁酸(IBA)、萘乙酸(NAA)等。
处理插穗时,将其浸泡在生根剂溶液中一定时间,能够刺激生根。
此外,环境条件对扦插生根也有很大的影响。
保持适宜的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是促进插穗生根的关键。
一般来说,温度在 20 25℃,相对湿度在 80%以上,适当的遮荫能够为插穗生根创造良好的环境。
二、嫁接繁殖技术嫁接繁殖是将优良品种的接穗嫁接到砧木上,使其成为一个新的植株。
这种方法能够快速繁殖优良品种,保持其优良性状。
选择合适的砧木和接穗是嫁接成功的基础。
砧木通常选用生长健壮、适应性强的品种,而接穗则要来自优良的母株。
嫁接的方法有多种,如枝接、芽接等。
枝接在春季进行较为适宜,芽接则多在夏季进行。
在嫁接过程中,操作的熟练程度和技术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嫁接的成活率。
嫁接后的管理也非常重要。
要及时检查嫁接的成活情况,去除未成活的接穗。
同时,要注意保持接口的湿度,避免病虫害的侵害。
美国薄壳山核桃及其开发前景随着美国薄壳山核桃在浙江省建德市建德林场的成功栽培,经高接的山核桃大树近年平均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产达到了150~200千克,平均亩效益达到1万元左右,并带动了建德、安吉、富阳等地美国薄壳山核桃产业的发展。
现将美国薄壳山核桃的有关情况介绍如下。
1.栽培历史美国薄壳山核桃,又名美国山核桃、长山核桃,系胡桃科、山核桃属中的一个种。
原产美国和墨西哥,是世界上重要的油料干果树种之一。
美国薄壳山核桃20世纪初引入我国,至今已有百年的历史;引种范围也较广,北至北京,南至海南岛,东至福建,西至成都。
但由于品种选择和嫁接技术方面的原因,至今都没形成规模种植。
近年来,建德林场在浙江省农科院、浙江大学等单位的大力支持下,选择“马罕”优系品种对山核桃大砧木进行了高接试验,获得成功,效益良好。
2002年以来,遂成为建德市新建基地的主栽品种,该市还制定了每株嫁接苗由财政补助3元的扶持政策和《薄壳山核桃生产技术规范》,随之,美国薄壳山核桃在全市得到了较快的推广,促进了该树种在浙江省健康、持续地发展。
2.适生的自然条件(1)适生的气候根据美国资料,美国薄壳山核桃自然分布区≥10℃的年积温为3300~5400℃,要求每年气温≤7.2℃的低温持续时间能达到500~700小时,无霜期为220~280天,光照充足,年日照为2000~2500小时,年降雨量为500~1600毫米,空气相对湿度要求在55%以上。
(2)适生的土壤美国薄壳山核桃是深根性树种,成年树的主根可深达3~5米,侧根主要分布在土壤表层以下40~80厘米区间。
所以要选择土层深厚的地段种植,土层厚度最好在1米以上,土质最好是砂壤土或壤土,pH值以5.8~8的中性土为好,偏酸和偏碱都不能获得理想的效益。
过于粘重的酸性土、深层岩石性土及质地过粗的土壤均不宜种植。
由于该树种不耐长时间的水涝,所以排水不良和地下水位过高的地块不能种植;否则,会造成根系无氧呼吸而窒息死亡。
美国山核桃如何挑选苗木美国山核桃,又名长山核桃、美国薄壳山核桃,属胡桃科山核桃属植物.目前,各地培育的美国薄壳山核桃苗木有嫁接苗和实生苗等3种。
(1)嫁接苗嫁接苗挂果较早,一般4年可以挂果(有些苗场老板宣称2年挂果是骗人的,2年最多是长出雄花);嫁接苗挂的果大小一致,成熟期一致,便于采摘;但是,经过10多年的推广发展,人们发现美国山核桃的产量很低,即使种植的是嫁接苗,进入丰产期一亩地也只有200多斤的果子;再就是,嫁接苗不抗病,喜欢得病不好管理;另外,嫁接苗长得矮化、弯曲、树干分支多、主干不突出,做不了优质木材(本来,美国山核桃是世界性的优质木材,优质木材是发展美国山核桃的另一重大价值所在)。
(2)实生苗为了培育优质的木材,许多人就不种植嫁接苗,而是种植没嫁接过的实生苗子,实生苗由于没有动过嫁接的手术,自然天成,长的又快又直,材质优良,适合培育优质的木材;但是,实生苗结果较迟,一般8年后才结果;而且,现在国内好多苗场老板为了节约成本,都是才有小粒型种子育苗,导致培育的苗子最后挂果的时候,挂的果实也是小粒型的,果子的品质较差。
(3)原生苗最近的发展趋势来看,有些苗场老板采用特大粒型的种子培育美国山核桃的实生苗子,称为原生苗。
一方面,原生苗可以培育优质的木材,因为没有动过嫁接的手术,长势迅速、长的高大挺拔、分枝少、主干粗壮、材质自然天成、材质优良,培育的木材相当的珍贵,而且,原生苗抗病好管理,经济寿命长,在国内南京中山公园等地有80多年的大树,美国有300多年的大树健在;另一方面,原生苗挂果也是很优良,因为是采用特大粒的优良品种的种子培育的苗子,长大以后,挂的果子是果大壳薄;所以,美国山核桃原生苗,真正做到了“果材兼用”。
但是,原生苗的缺点是受益的周期长,8年后才挂果,12年后木材才能成材,发展原生苗属于长期投资,不是立竿见影,不是马上可以见到成效的;结语:大家在发展美国山核桃的时候,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灵活选择,看发展那种苗子适合自己,切忌人云亦云,片面相信一些苗木老板的宣传。
1.美国山核桃又称薄壳山核桃.落叶大乔木,奇数羽状复叶,叶基歪斜,中脉不在中间,一边多一边少,叶边缘有不规则锯齿,树皮呈不规则纵列,叶片弯月形,风景树,行道树.2.无刺枸骨冬青科,叶全缘,果亮绿色成熟后红色3.红廖形态特征:,,茎直立,先端渐尖,下部膜质,褐色,上部草质,绿色有缘毛。
总状花序顶生,小花粉红或玫瑰红色。
4.紫薇痒痒树, 千屈菜科落叶乔木, 白色、堇色、红色和紫色;每年夏秋季开花. 是优良的园林观赏花木,亦是良好的树桩盆景种类之一。
5.乌桕.大戟科乌桕属落叶乔木,种子黑色含油,圆球形,外被白色蜡质假种皮,可制油漆,假种皮为制蜡烛和肥皂的原料,经济价值极高, 应用于园林中,集观形、观色叶、观果于一体,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
6.再力花多年生挺水草本。
叶卵状披针形,浅灰蓝色,边缘紫色7.睡莲睡莲科睡莲属的多年生水生植物,睡莲是水生花卉中名贵花卉。
睡莲的用途甚广,可用于食用、制茶、切花、药用等用途。
8.五色花9.三叶草多年生草本植物, 茎叶细软,园林中用于地被植物.10.水杉落叶乔木,在第四纪冰期以后,同属于水杉属的其他种类已经全部灭绝。
11.墨西科落雨杉原产于藻泽地区,美洲引进,生长在水中有特殊的犀状根,常绿树种.12.金苞花为爵床科常绿亚灌木,茎节膨大,叶对生,长椭圆形,有明显的叶脉,因其茎顶穗状花序的黄色.苞片层层叠叠,并伸出白色小花,形似虾体而得名。
金苞花株丛整齐,花色鲜黄,花期较长。
适作会场、厅堂、居室及阳台装饰。
南方用于布置花坛.13.凤梨多年生常绿植物。
叶丛生,呈莲座状,剑形,上面微凹,边缘具细刺,灰绿色。
花序顶生,苞叶绿色,花蓝紫色。
14.丝兰软叶丝兰、毛边丝兰,龙舌兰科(Agavaceae),丝兰属。
花(果)期,夏秋季节。
15.菩提树桑科榕属植物,树干笔直,树皮为灰色。
树冠为波状圆形,具有悬垂气根。
国内分布于西南部、以及中南半岛。
菩提树可用于寺院、街道、公园作行道树。
16.鹤望兰鹤望兰适用于会议室、厅堂环境布置,具清新、高雅之感。
美国薄壳山核桃简介美国薄壳山核桃,简称美国山核桃(Caryaillinoensiskkoch),在我国俗称“长寿果”、“幸运果”、“碧根果”、“小喇叭果仁”等。
它原产美国东南部和墨西哥北部深林及河谷中,其经济和营养价值极高,是世界五大干果之一。
美国山核桃果肉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亚油酸和钙、铁、锌等30多种营养元素,果肉晒干生食、炒食、口感俱佳,其果粉用作食品添加剂,使食品价值翻番。
在核桃族中,美国山核桃含部分营养素是普通核桃的二倍以上。
美国山核桃耐贮期2年,还具有取仁容易,可食率高的特点(两个果仁放在手心,一抓就破,加工后自然破壳,果肉分两大片)。
美国山核桃是一个用途广泛,受益期几百年,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特高的树种,其果实具有广阔的国内和国际市场。
我国许多食品加工厂从美国进口的隔年陈货,炒熟后投放各大城市超市,出售的价格很高,每市斤在45元左右,等级差的也达到每市斤38元之多。
国内按人均消费0.1公斤计算,也有13万吨的需求量。
很多欧美国家都有节日消费美国山核桃的习惯,美国也有在外国建立种植基地扩大生产的趋势。
美国山核桃引入我国各地种植的表现情况大致是:生长迅速,病虫害少,与板栗相仿,适应性强,耐零下30度,高温41度有不适感。
原云南、河南引种的果个小,而长江中下游的江西、湖南、浙江、江苏等地存有大果型的品种,这跟美国的分布情况相似。
使人难以置信的是:美国山核桃引入我国近百年,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形成产业。
根本原因是我国以前的科研体制落后,科研缺乏连续性,科研与生产结合不紧密。
我所站在科研前辈的肩上,历尽艰辛已完成品种选优、良种嫁接繁育、优质丰产研究系统工程。
大果型美国山核桃适长江中下游海拔500~1500米,土壤PH值5~11的活性层较厚的地域种植。
除特殊干旱气候外,无需人工灌溉。
我国以前只能原始地从美国引入种籽实生繁殖栽培,结果时间需20年,且果小,产量极低,有的终生不结果。
80年代有一批从美国引入的良种嫁接苗栽在浙江等地,但由于嫁接技术不过关,只有极少数良种后代流传在各地。
美国山核桃简介美国山核桃,又名薄壳山核桃、长山核桃,为胡桃科山核桃属落叶乔木,原产美国南部墨西哥北部。
是一种阳性深根性树种,喜温暖湿润的气候,成年树主根可达3~5m,侧根主要分布在土壤表层以下40~80cm之间。
对土壤酸碱性要求不严,微酸性、微碱性土壤均能生长良好,不耐干旱瘠薄。
适宜于海拔1100~1700m之间,阳光充足,湿润的环境中种植。
美国山核桃定植后3~5年开始挂果,8~10年进入初盛果期,20年左右进入盛果期,持续丰产期长达120年左右。
一、美国山核桃使用价值美国山核桃坚果壳薄且光滑美观、取仁容易,果仁除直接食用外还是榨取高级食用油和制作糕点、冰欺凌、化妆品和药品等的原料。
美国山核桃仁口感细腻,食味香润爽口(优于本地核桃),深受消费者青睐。
果仁营养丰富全面,保健价值高。
每千克热值32千卡,含丰富的维生素B1、B2、E等。
并且含较丰富的单不饱和脂肪酸。
美国科学家研究证实,常食用富含单不饱和脂肪酸的美国山核桃仁及其制品,可明显降低人体血液中低密度脂肪蛋白水平,可明显降低人体患心脑血管疾病的机率。
同时还具有抗衰老、预防前列腺癌、改善男性功能的作用。
美国山核桃果品的消费潜力巨大。
二、美国山核桃市场潜力目前,全球美国山核桃坚果年产量为18万吨左右,其中美国年产约15万吨,但仅能出口1万吨左右。
国内仅零星种植,年产不足20吨,市场上仅近几年才在北京、上海和广州等地超市有少量出售。
按人均年消费0.15公斤(美国为0.5公斤)的低水平计算,仅国内每年至少消费20万吨。
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美国山核桃在国内外的市场将供不应求,产品市场潜力巨大。
三、美国山核桃经济效益美国山核桃从种植到进入初盛果期共需10年,从第五年开始正式挂果至第九年每亩共可收入22500元(2.5公斤/棵,120元/公斤,300元/棵,15棵/亩)。
从第十年进入初盛果期起到第十九年,每亩收入36000元左右(20公斤/棵,120元/公斤,2400元/棵,15棵/亩)。
【一日一技】薄壳山核桃主要病虫害及防控技术前言薄壳山核桃[学名:C a r y a i l l i n o i n e n s i s(Wangenh.)K.Koch],俗称美国山核桃、薄皮山核桃等,属胡桃科植物,大乔木,高可达50 米,为著名干果树种。
在适生地区是优良的行道树和庭荫树,还可用作风景林,也适于河流沿岸、湖泊周围及平原地区“四旁”绿化。
果仁可食用,其果实为世界著名的高档干果、油料树种和材果兼用优良树种。
坚果壳薄易剥,核仁肥厚,富含脂肪,味香甜,为干果食用及榨油的原料。
其树干通直,材质坚实,纹理细致,富有弹性,不易翘裂,为制做家具的优良材料。
我国河北、河南、江苏、浙江、福建、江西、湖南、四川、安徽等省有栽培,我省主要种植区在滁州、合肥、芜湖、六安、黄山等地。
1 主要病害1.1黑斑病1.1.1 症状黑斑病(black spot)主要危害薄壳山核桃的叶片、果实及嫩芽等部位。
黑斑病危害幼果时,发病果实表面产生黑褐色小斑点,斑点逐渐下陷、扩大,转为近圆不规则形,颜色逐步加深,病斑外围出现水渍状晕圈,从内向外腐烂;黑斑病危害叶片时,叶脉以及叶脉的分叉处会出现黑色小斑点,逐渐扩大,病斑的外缘为半透明状晕圈。
黑斑病1.1.2 防控措施选择抗病性较强的优良品种,且经林木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认定)且适宜安徽区域种植的薄壳山核桃品种,如波尼、马罕、黄薄1 号、黄薄2 号、YLJ023、YLJ042等。
化学防治一般在4 月中旬至6 月中旬进行喷雾处理,轻度病株喷1~2 次,中度病株喷2~3 次。
选用药剂为戊唑醇、腐霉利等,也可选用其它三唑类杀菌剂及其复配剂。
1.2褐斑病1.2.1 症状褐斑病(brown spot)的发生主要危害叶片、嫩梢和果实。
叶片染病初期会出现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灰褐色的病斑,病斑叶片严重时出现焦枯死亡,提早落叶。
嫩梢发病时,出现长形或不规则形稍凹陷褐色病斑,严重时病斑包围枝条使上部枯死。
国家职业资格全国统一鉴定营林试验工技师论文(国这职业资格二级)论文题目:美国薄壳山核桃栽培技术姓名:身份证号:准考证号:所在省市:所在单位:美国薄壳山核桃栽培技术摘要:美国薄壳山核桃(Carya illinoinensis Koch.),简称薄壳山核桃,又名美国长山核桃,为胡桃科山核桃属落叶乔木。
薄壳山核桃不仅能生产美味营养的坚果,还能生产上等木材,同时又可用作绿化美化的行道树,是一种综合价值很高的优良树种。
本文介绍了薄壳山核桃的形态特征与生物学特性,从种子的采收和贮藏、育苗、植树造林、抚育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山核桃的栽培技术,以为其优质栽培提供参考。
关键词:山核桃生物学特性栽培技术一、美国薄壳山核桃概述薄壳山核桃(Carya illoinensis K.Koch),又称美国薄壳山核桃、长山核桃,是国外引进的果材兼用的优良树种[1],原产美国南部及墨西哥的北部,是印第安人经营的一种经济林木树种。
坚果壳薄易剥,核仁肥厚,富含脂肪,味香甜,为干果食用及榨油的原料。
薄壳山核桃于1900年引入我国,先后在江苏江阴、南京、浙江杭州、福建莆田等地栽植。
目前引种范围较广,北至北京,南达海南岛都有引种,但以江苏、浙江、福建等地较多。
此外,长沙、南昌、上海、成都等地也有少量栽种[2-3]。
近年来引种地区逐渐增多,目前云南省林业科学院漾濞研究站对美国薄壳山核桃进行了引种,生长良好, 已经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1形态特征与生物学特性山核桃树属落叶乔木,在原产地树高达50 m,胸径250cm。
树皮灰褐色,纵裂呈片状脱落。
冬芽黄褐色,奇数羽状复叶,互生,小叶11至17片,椭圆状披针形或微弯成镰形,锯齿粗钝。
花期5月,雄葇荑花序三出,下垂,雌花序生于新枝顶端。
10月上旬至11月上旬果熟,核果光滑,长椭圆形,外果皮近木质,裂成4瓣,果核长卵形或长圆形。
山核桃树种寿命长达百年以上,树干通直,生长迅速,材质坚固强韧,纹理致密,富有弹性,不易翘裂,是优良的用材树种。
树体高大,枝叶茂密,树姿优美,是很好的城乡绿化树种。
薄壳山核桃为雌雄同株植物。
花单性,主要为风媒,雄花序夏季分化,次春发育完全,雌花直到冬末或早春才分化。
雌雄花开放的时间有3种类型,即雄蕊先熟型、雌蕊先熟型和雌雄同熟型。
一般实生林中有自然开花类型的植株,可以相互授粉,只是在嫁接繁殖作为果用时,应注意不同开花类型的搭配,以利授粉。
薄壳山核桃适于亚热带和暖温带的气候条件,喜温暖湿润,最适宜生长的年平均温度为15~20 ℃,年降雨量为1 000~2 000 mm。
其生长需要一个较长的生长季节和较高的夏季气温。
此外,冬季还需要有一段短暂的低温时期,以利于雌花的形成和芽的发育。
薄壳山核桃耐水湿能力强。
江苏省植物研究所试验发现,1年生实生苗浸水35 d后,生长仍不受大害。
据调查,凡栽种在水沟和池塘边的,其生长结果均为良好。
唯耐旱能力较差,苗期更不耐干旱。
因属于较喜光树种,对光照的要求比较敏感,为促进其生长,增加结实量,需有充足的阳光。
为深根性树种,成年植株很深可达3~4 m,分布幅度为树冠的2倍。
此外根部有菌根共生,根系吸收能力很强。
在土层深厚、排水良好而富含有机质的沙壤土及冲积壤土中最适于根系生长。
在干燥、瘠薄、土层过浅的砾质土壤上生长不良。
薄壳山核桃宜在中性或微碱性的土壤种植,也能适应微酸性及碱性土壤。
在强酸性红壤上栽植很难成活,同样在碱性环境pH值超过9.0的沙土上栽植成活率也很低,成活后苗木生长极弱,并有枯稍现象。
金坛市薄壳山核桃的物候期,在3月下旬萌动,4月上旬露青,4月中旬展叶抽技,5月上中旬开花,10月上旬至11月上旬果实成熟,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落叶并进入休眠。
整个生长季节为240~250 d。
为较速生的树种。
种子播种后第1年,地上部分生长缓慢,一般苗高30~40 cm,但根系生长较快。
第2~3年后,地上部分生长迅速增加,而根系生长逐渐减缓。
在一般情况下,实生树进入结果年龄需13~14年,嫁接树则5~6年即可开花结果,20~30年后进入盛果期,在立地条件好的地方,50~60年树龄的老树仍能结实良好。
2实用价值2.1干果和果壳薄壳山核桃是世界著名的优质干果之一,深受美国和欧洲诸国消费者的喜爱。
其坚果个大,壳薄,出仁率高(50%~70%),取仁容易,产量高(1500~2250公斤/公顷,合100~150公斤/亩)。
果仁色美味香,无涩味,营养丰富(含油脂72%,蛋白质11%,碳水化合物13%),氨基酸含量高,富含维生素B1和B2。
核油中含单不饱和脂肪酸73%,热值32大卡/公斤,食用后可降低冠心病的发病率,是理想的保健品和食品添加剂。
坚果在美国的售价为6~7美元/公斤,国内为80元/公斤左右。
其果壳经粉碎后是一种高级抛光材料,售价与核仁相当。
2.2木材薄壳山核桃是与美国黑核桃和黑樱桃并列的三大优质硬阔叶用材树种之一。
其木材结构细密,力学强度高,纹理、色泽美观,有着广泛的用途,尤宜制作高档家具和胶合板贴面,以及工具把手、钢琴、健身房、体育用品和室内装饰。
在美国,薄壳山核桃木家具和工艺品历来是高雅和富贵的象征。
2.3绿化美化薄壳山核桃树体高大挺直,树形美观,生命周期长达80~100年,结果期果实和叶子相映成辉,是庭院美化和城市绿化的优良树种。
在美国的许多农场、庄园、公园、学校和教堂里,都可见到薄壳山核桃的倩影。
我国南京市太平北路就有树龄约80年的连片薄壳山核桃行道树,绿化美化效果极佳,深受市民喜爱。
3品种分类及选择3.1分类在美国,薄壳山核桃按气候和地理位置分为东部、西部和北部品种。
东部品种适宜于高温、潮湿的气候,抗病性强;西部品种适宜于相对干燥的气候条件,耐盐碱,抗病性弱;北部品种适宜于短生长季的气候,抗寒、抗旱性强,果仁风味好。
在我国,大致分为南方品种和北方品种。
南方品种耐高温、潮湿,不耐寒冷,适于江南地区栽培,如莫尼梅克(Moneymaker)等;北方品种耐寒、耐旱,不仅适于长江至长城之间的地区栽培,也适于江南地区栽培,如波尼(Pawnee)等。
3.2性状薄壳山核桃坚果的形状有圆形、椭圆形、卵圆形和倒卵圆形等多种,以椭圆形居多。
果个有大小之分,大果型60粒/公斤左右,小果型140~600粒/公斤。
3.3选择南方可以选择南方型品种,也可以选择北方型品种,主要考虑品种的抗病性;北方则必须选择北方型品种,主要考虑品种的抗寒、抗旱性及对无霜期的要求。
二、栽培技术1种子的采收和贮藏果实成熟后,外果皮自行裂开。
坚果(种子)自然脱落,因此须及时采收。
采后将果实堆积室内,果堆不要过高,以免发热影响种子品质,待果实多数开裂后取出种子,晾放2~3 d,再用湿沙贮藏。
干藏亦可,但播后发芽较晚。
室温下贮藏8个月以上的种子将会失去发芽能力。
2育苗技术播种育苗:多采用冬播(12—1月)或经沙藏后春播(2—3月)。
冬播一般发芽较早,前期苗木生长较快,但至生长期末苗木的生长量与春播的相差不大。
有鼠、兽等为害的地区宜春播。
应选择充分成熟、种仁发育饱满的种子播种。
苗圃地要求土壤肥沃,土层深厚,排水良好[4]。
播种前细致整地,施足基肥,采用开沟条播或点播的方法,沟距20~25 cm,种子间距离10~15 cm,种子平放,覆土深度约为种子横径的1~2倍,过深会影响种子发芽及苗木生长,过浅种子受干不易发芽。
金坛市春播种子50 d左右开始出苗,种子的成苗率在80%以上,育苗15.0万~22.5万株/hm2。
嫁接育苗:第1种方式是插皮接。
在3月中旬至4月上旬,选根颈粗1.5~3.0 cm的实生苗或根插苗作砧木。
在离地面10~25 cm处截断砧木,用嫁接刀沿砧木皮层切入,切口长度约3.5 cm,切的深度看砧木和接穗的粗度而定,再在切口内壁割去1~2 mm厚的舌形木质片,以利接穗紧密嵌合,剪取长7.5~9.0 cm、上带2个芽的枝条作接穗,用刀将一面削成长3.0~3.5 cm的舌形切面,另一面削成长1.7~2.0 cm的盾形,再将舌形切面向着砧木髓心方向插入,对准形成层,用嫁接薄膜扎好,以保持接合部的湿度并防止雨水侵入。
一个月后进行检查,当接芽生长至2~3 cm时,解去薄膜上端,待完全成活后才全部揭去。
第2种方式是切接:冬季剪取接穗后冷藏或早春剪取后沙藏,3月底至4月上旬砧木开始萌芽时嫁接。
首先选取直径为1.5~2.0 cm的砧木,在距地面6~7 cm处剪去枝梢,削平切口,用切接刀紧靠木质部向下直切深3~4 cm的切口。
再选取带有2~3个芽的长5~10 cm 的接穗,顶端剪去梢部,下部与顶端芽子同侧,削成长2~3 cm的斜面,与此斜面的对侧,再削成不足1 cm长的短斜面。
斜面均需平滑,以利于和砧木接合。
接合时把削好的接穗直插入砧木切口中,使形成层相互密接。
如接穗较细,至少要使一侧密接。
接好后,用嫁接薄膜扎紧。
第3种方式是嫩枝插皮腹接:在6月中旬至8月中旬生长期间,选直径2~5 cm的苗木作砧木,采取当年生长的发育较充实的强壮枝条作接穗。
在砧木距地面1 m以上处的平滑面划一深约0.5 cm的刀口,在刀口上部0.5~0.7 cm处斜切一深约0.5 cm,使成半圆形凹槽,刀口下再划一直刀深达木质部,并将两边的树皮稍微挑起,再将带有1~2个芽、长约5 cm的接穗削成舌形,基部刀口处略凹下,其深度与砧木凹槽相一致,并在切面2侧削去约1 mm宽的表皮,露出形成层,以便接合增加愈合面,然后将已削好的接穗小心地插入砧木皮部,插到与砧木凹处相吻合为止,插后用嫁接薄膜扎紧,接后先疏去砧木的一部分枝条,经过25~30 d,接芽开始萌发,芽长至1~2 cm时,先将薄膜上端揭开,微露新梢,待嫩梢略老化后再将薄膜全部取下。
过早除去会影响愈合,降低成活率。
当新硝已开始木质化时,再把原砧木上枝叶全部截掉,使新梢能健壮发育。
根插育苗:选用二至四年生实生苗,粗约1.5 cm的根,剪成10 cm 长,于12月中旬至翌年2月中旬露地扦插,成活率能高达90%~100%。
其他粗度的长度仅3~4 cm的根段也可用来扦插,成活率同样很高。
扦插方法比较简单,根插地的整理和扦插株行距等与播种育苗同[5]。
采用开沟直插,顺沟放置,根穗上端平地面,插后压紧周围土壤,再浇足水分。
此后注意经常浇水,防止土壤干旱,并及时除草松土和剪除多余的萌条,选留1个粗壮萌条,培养成苗。
该方法在移植后进行比较方便,因移苗后还有较多的断根残留在苗圃地可挖掘利用。
分株育苗:薄壳山核桃根很容易发生不定芽而长成根蘖,但也可充分利用。
分株繁殖在当前种苗缺乏的情况下与根插繁殖同样值得提倡。
一至二年生实生苗齐地面截去地上部用作插穗后,根颈部一般能发2~3根萌条,仔细分开使每个萌条都带有一部分根系即可自成1株幼苗。
另外在5~6年生的树挖掘后,圃地留有残根,一般都能萌生成苗,但往往吸收根很少,根系发育不够理想,一经移植,因地上部分和根系失去平衡而影响成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