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殖民扩张与掠夺
- 格式:pptx
- 大小:20.45 MB
- 文档页数:26
考点:殖民主义罪恶的表现和影响1.殖民主义罪恶的表现:2.正确认识近代欧洲国家殖民扩张、掠夺的双重性:近代欧洲国家殖民扩张具有双重性,一方面掠夺了殖民地的无数财富,造成了殖民地的贫穷和落后,这是罪恶的;另一方面,殖民国家把掠夺来的财富用于发展国内工业生产,进一步刺激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这是进步的。
3.殖民侵略给我们的启示:以英国为代表的早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通过殖民扩张,殖民掠夺,贩卖奴隶等血腥手段,掠夺了巨额财富,实现了资本主义发展过程的原始积累,加速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加剧了被殖民地区的贫穷,扩大了东西方的差距,使得东方落后于西方。
因此,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是建立在对广大殖民地剥削,奴役压榨的基础之上的。
我们要反对殖民主义,反对殖民压迫,争取和维护国家的独立自主。
易错微析殖民扩张对殖民地国家的影响易错:殖民扩张对殖民地国家的影响不少学生认识片面。
殖民扩张给被征服地区带来了贫穷和灾难,但与此同时,也给落后地区带来了先进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有利于落后地区的社会发展进步,因此要全面问题。
例题1 18世纪殖民主义的罪恶主要表现在()①屠杀印第安人②在亚非掠夺财富③奴役和贩卖黑人④建立殖民统治机构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答案:B解析:18世纪殖民主义的罪恶主要表现在贩卖黑奴;屠杀印第安人;掠夺原料和市场,故选B 。
例题2 巴黎圣母院被法国大作家雨果比喻为“石头的交响乐”,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巴黎最古老、最高大的天主教堂B.前后用了180多年才全部建成C.屹立在巴黎市中心塞纳河中的小岛上D.是穆斯林必须拜谒的地方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巴黎圣母院的有关内容。
巴黎圣母院是最古老、最高大的天主教堂,前后用了180多年才全部建成,屹立在巴黎市中心塞纳河中的小岛上。
而穆斯林必须拜谒的地方是麦加大清真寺,故本题选D 。
1.马克思说: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地猎捕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
第五单元 殖民扩张与殖民地人民的抗争(学习笔记+自我测评+学思之窗)第十五课 血腥的资本积累学习笔记 (哦,原来预习这么轻松啊!)导学天地 (静下心来看一看,茅塞顿开。
)1、分析和思考西方殖民者进行奴隶“三角贸易”和对印度进行残酷殖民掠夺的原因,学会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方法分析历史现象和历史问题的因果关系,培养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角贸易”要结合图牢固记忆。
2、学会阅读,充分利用课文提供的文字,图片等相关资料,获取有效信息,明白本课的主题:通过罪恶的奴隶贸易,西方殖民者赚取了巨额的利润;大量的财富流入欧洲,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资金,英国在印度的殖民掠夺,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巨额的资本。
同时,西方罪恶的奴隶贸易和英国在印度的殖民掠夺给非洲大陆和印度带来了无穷的灾难。
自我测评 要闯关吗?我来试一试。
【基础闯关】一、选择题1. 新航路开辟后,紧随葡萄牙、西班牙走上对外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道路的国家是A. 英国、法国B. 荷兰、日本C. 英国、美国D. 法国、美国2. 16世纪到19世纪的三百多年间,大西洋上发生的臭名昭著的贸易是A. 鸦片贸易B. 商品贸易C. 三角贸易D. 海外贸易3. 今天美洲有各色人种,其中黑色人种主要来自 血腥的资本积累“三角贸易”背景 以后,西方列强开始进行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 需要大量劳动力,种植园主买进非洲黑人 路线:欧洲—— —— ——欧洲影响:使 丧失了近亿精壮劳力;奴隶贩子大发横财,促进了当地 的发展 英国扩张 过程 ①17世纪后, 走上了殖民争夺的道路,它相继打败竞争对手 、 和 ②到18世纪后半期,英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殖民国家,号称“ ” 对印度的殖民统治 经过 英国对印度的殖民活动开始于 实际,当时由 负责从18世纪中期开始,英国对印度发动侵略战争,逐步建立并扩大殖民地 影响 ① 扩大了英国的资本积累 ② 扩大了英国海外市场,刺激了英国工业发展A. 非洲B. 欧洲C. 亚洲D. 澳洲4. 负责英国对印度等亚洲国家殖民侵略的机构是A. 跨国公司B. 西印度公司C. 商贸公司D. 东印度公司5. 18世纪后半期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殖民国家,号称“日不落帝国”,这主要是因为英国A. 最早进行殖民掠夺B. 资本主义发展水平高C. 通过殖民战争打败了其他国家D. 通过殖民掠夺获取了大量财富二、非选择题6. 仔细观察下图:回答:(1)上图中的贸易路线被称作什么?这条贸易路线的最先和最主要的经营者分别是哪国人?(2)在中程和归程分别运送什么商品?(3)这种贸易对非洲和欧洲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7. 马克思说:“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地猎捕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
九年级上册历史第十五课笔记
第15 课血腥的资本积累
一、罪恶的“三角贸易”
1. 背景: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殖民者开始进行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
2. 路线:欧洲→非洲→美洲→欧洲。
3. 内容:奴隶贩子从欧洲出发,乘船到非洲,在非洲通过各种卑鄙的方式掳获黑人后运往美洲,把黑奴卖给美洲的种植园主,然后,再把美洲的金银和工业原料运回欧洲。
4. 影响:
- 对非洲:使非洲丧失了近亿的精壮劳动力,造成了非洲的长期贫穷和落后。
- 对欧洲:使欧洲殖民者获得了巨额利润,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 对美洲:为美洲提供了大量劳动力,促进了美洲种植园经济的发展。
二、“日不落帝国”在印度
1. 形成过程:
- 17 世纪,英国开始在印度进行殖民活动。
- 18 世纪中期,英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强国,号称“日不落帝国”。
- 19 世纪中期,完全占领了印度。
2. 影响:
- 对印度:英国的殖民统治给印度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 对英国:掠夺了无数的财富,促进了国内工业的发展,迅速成长为资本主义工业强国。
第15课血腥的资本积累教学目标次冲撞和整合,这个过程与古代战争一样,既有残酷野展脚步,人类不同文明之间的整合应当越来教学重点“三角贸易”和英国对印度的殖民掠夺教学难点奴隶“三角贸易”、英国对印度的殖民掠夺所带来的后果和影响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温故知新1. 工业革命对世界产生了什么影响?(它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使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使资本主义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世界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
)2. 教师设问导入:欧洲资本主义这种“先进的西方文明”还通过什么样的途径发展起来?(要求学生根据导读提纲阅读全文,作读书标记;然后运用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探索、交流、讨论、练习。
)课件演示导读提纲1. 新航路开辟后的殖民掠夺给美洲带来了什么样的后果和影响?2. 西欧的奴隶贩子是如何进行“三角贸易”的?这种贸易对非洲和欧洲分别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3. 所谓的“日不落帝国”是怎样形成的?它在印度怎样进行殖民掠夺?4. 这些史实揭示出西欧列强资本原始积累的性质怎么样?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罪恶的“三角贸易”1. 新航路开辟以后,西欧哪些国家开始走上对外殖民扩张的道路?(依次是葡萄牙、西班牙、英国和法国等。
)2. 欧洲殖民者在美洲的殖民掠夺方式有哪些?(强占印第安人的土地建立种植园,屠杀和奴役他们)3. 这些殖民掠夺方式给美洲带来了什么样的后果和影响?(印第安人数锐减,劳动力紧缺)4. 欧洲殖民者如何解决劳动力紧缺问题?(从非洲贩运黑人到美洲种植园充当奴隶,进行“三角贸易”。
)5. 说说西欧的奴隶贩子们是如何进行“三角贸易”的?(课件演示《“三角贸易”示意图》、《关押在船舱里的黑奴》、《被抓获的黑奴》、《黑奴运抵美洲》等,帮助学生形象地叙述历史情景。
)A. 出程(枪支、杂物等)→非洲(掳获黑人)B. 中程(黑人奴隶)→美洲(贩卖黑人得利,购买金银和工业原料)C. 归程(金银和烟草、蔗糖等工业原料)→英国、法国(投资工商业)6. 根据95页“动脑筋”:“三角贸易”对欧洲资本主义发展有什么作用?(它为欧洲积聚了巨额资本,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九年级上册历史第十五课一、新航路开辟的原因。
1. 经济根源(根本原因)- 14 - 15世纪,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要求扩大海外市场。
欧洲人对财富的渴望非常强烈,特别是对黄金的追求,当时社会上流传着“东方是金瓦盖顶,金砖铺地,门窗都是黄金装饰,连河道里都有滚动的矿石,东方简直是一个灿烂辉煌的黄金世界,冒险家的乐园”等说法。
2. 社会根源。
- 欧洲人对东方商品的需求,如香料、丝绸、瓷器等。
但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兴起后,控制了东西方之间的商路,对过往商品征收重税,导致欧洲市场上东方商品价格猛涨,欧洲人希望开辟一条通往东方的新航路,以获得更廉价的东方商品。
3. 商业危机。
-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阻断了传统的东西方商路,欧洲的商人和贵族迫切希望找到一条绕过地中海东部,直接通往东方的新航路。
4. 精神动力。
- 传播基督教也是推动欧洲人向海外探索的一个重要因素。
基督教自认为是普世的宗教,希望将基督教传播到更广大的地区,使更多的人皈依基督教。
同时,文艺复兴运动倡导的人文主义精神,鼓励人们敢于冒险、追求财富和实现个人价值,也为新航路的开辟提供了思想动力。
二、新航路开辟的条件。
1. 航海技术的进步。
- 12世纪末13世纪初,中国人发明的罗盘针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为欧洲航海家在海上确定方位提供了重要技术手段。
- 欧洲的造船技术也有了很大进步,出现了新型的多桅帆船,这种船速度快、载重量大,适合远洋航行。
2. 地理知识的增加。
- 地圆学说的流行,使人们相信一直向西航行也能到达东方。
当时的一些学者,如托勒密的著作被重新发现并研究,他的地圆学说逐渐被更多的人接受。
- 欧洲的地图绘制技术也不断提高,为航海家们提供了更准确的航海图。
3. 王室的支持。
- 西班牙和葡萄牙王室积极支持海上探险活动。
两国都处于大西洋沿岸,地理位置优越,便于开展海上探险。
西班牙和葡萄牙王室希望通过开辟新航路,获得财富、扩大领土和增强国家实力,所以他们为航海家提供船只、资金和人员等方面的支持。
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说课稿:第15课探寻新航路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5课《探寻新航路》。
教材主要围绕新航路的开辟过程展开,包括欧洲对东方贸易的渴望、葡萄牙和西班牙的探险活动、麦哲伦的环球航行以及新航路对世界的影响等内容。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新航路的开辟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重大事件,它极大地促进了世界各地的交流和联系,开启了全球化的大门。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历史事件有一定的理解能力。
但新航路的开辟涉及到航海、地理、经济等多个领域的知识,对于这部分内容,学生可能存在一定的理解难度。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去思考和理解新航路的开辟。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新航路开辟的背景、过程和影响,掌握相关的历史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史料分析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认识到新航路的开辟是人类探索和进取精神的体现,它促进了世界各地的交流和联系,丰富了人类文明的内涵。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新航路开辟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2.教学难点: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及其对世界的影响。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合作探究法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课堂实效。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图片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形象直观地理解新航路的开辟。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张世界地图,引导学生关注到欧洲与亚洲、非洲、美洲之间的地理位置关系,引出本课主题。
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新航路开辟的背景和原因。
3.合作探究:分组讨论新航路开辟的过程,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分析新航路的开辟。
4.课堂讲解:结合多媒体课件,详细讲解新航路的开辟过程,重点阐述新航路对世界的影响。
5.案例分析:以葡萄牙和西班牙的探险活动为例,让学生了解新航路开辟的具体情况。
九上历史第15课知识点一、探寻新航路的热潮。
1. 原因。
- 经济根源。
- 14 - 15世纪,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要求扩大海外市场。
- 随着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的发展,欧洲市场需求逐渐扩大,对金银财富的渴望也日益强烈。
- 社会根源。
- 商业危机。
- 15世纪中叶,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兴起,先后占领小亚细亚和巴尔干半岛,控制了东西方之间的传统商路,对过往商品征收重税,使得运抵西欧的货物不仅量少,而且价格昂贵,这促使欧洲人寻找通往东方的新航路。
- 宗教动力。
- 传播基督教是欧洲人向外探险的重要动力之一。
基督教自认为是普世的宗教,教会希望通过海外扩张来扩大基督教的影响范围,使更多的人皈依基督教。
2. 条件。
- 客观条件。
- 航海技术的进步:指南针的应用,为航海提供了可靠的导航技术,使船只能够在茫茫大海上准确航行。
- 造船技术的发展:15世纪时,欧洲的造船技术有了很大进步,能够建造适合远洋航行的多桅帆船,这种船载重量大、速度快、抗风浪能力强。
- 地理知识的增加:地圆学说的流行,使人们相信从欧洲向西航行可以到达东方。
而且当时欧洲人已经开始绘制较为准确的世界地图,对世界地理有了更多的了解。
- 主观条件。
- 西班牙和葡萄牙王室的支持。
西班牙和葡萄牙两国较早完成了统一,建立了中央集权国家。
两国的王室热衷于向外扩张,希望通过海外探险获得财富,提高本国的国际地位,所以大力支持航海家的探险活动。
二、新航路开辟的过程。
1. 迪亚士(葡萄牙)- 1487年,迪亚士率领三艘帆船从葡萄牙出发,沿非洲西海岸向南航行。
- 在到达非洲最南端时,遭遇风暴,迪亚士将此处命名为“风暴角”,后来葡萄牙国王将其改名为“好望角”,这一发现为后来达·伽马开辟通往印度的新航路奠定了基础。
2. 达·伽马(葡萄牙)- 1497 - 1498年,达·伽马率领船队从葡萄牙出发,绕过好望角,横渡印度洋,到达印度西海岸的卡里库特。
第15课新航路的开辟通过哥伦布、麦哲伦等航海家的探险活动,认识新航路开辟的世界影响,理解世界逐渐形成一个整体。
知识点01 探寻新航路的热潮(必要性和可能性)1.背景:原因:①随着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的发展,欧洲市场需求扩大;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出现,开拓市场;②《马可.波罗行纪》③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控制东西商路。
2.条件:地理学的发展;“罗盘”技术传入欧洲,应用于航海;造船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知识点02 探寻新航路1.主要航海家及航海活动好望角是迪亚士发现的;当时称它为风暴角;葡萄牙国王约翰二世把它改称好望角。
●第一位横渡太平洋的欧洲人是谁?被称为世界航海史上的创举的是什么事件?麦哲伦;被称为世界航海史上创举的是麦哲伦环球航行。
●最先到达发现美洲的航海家是谁?他先后几次西航?他始终认为他到达的地方是哪里?他把把当地人称为什么人?最终确认美洲新大陆的航海家是谁?最先到达发现美洲的航海家是哥伦布;哥伦布先后四次西航。
哥伦布始终认为他到达的就是亚洲的印度,还把当地人称为“印第安人”。
最终确认美洲新大陆的航海家是亚美利哥(意大利人)。
●第一个打开了绕道非洲南端通往东方航路的航海家是谁?第一个找到从欧洲通往东方国家新航路的航海家是谁?迪亚士;达迦马●到达印度,带回大量胡椒、肉桂等香料和黄金,获得高出航行成本几十倍利润的是哪一位航海家?1497年,达·伽马带回大量胡椒、肉桂等香料和黄金,获得高出航行成本几十倍的利润。
2.影响:①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经济基础);②欧洲、亚洲、非洲、美洲建立起直接的商业联系,往来密切;③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也从此逐步确立起来。
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文艺复兴(人的发现)和新航路开辟(世界的发现)的共同作用是什么?都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郑和下西洋和欧洲新航路在目的、性质、影响上有何不同?(1)目的:郑和下西洋是为了宣扬国威和到西方获取珍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