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案:我为运动员叔叔喝彩优秀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15.00 KB
- 文档页数:5
年幼儿园中班数学优秀教案《运动员加油》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能够: 1. 认识数字0-10,并进行简单的加法运算。
2. 锻炼学生的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提高学生的数学兴趣,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学习。
二、教学准备1.教学工具:数字卡片、小运动员卡片、竞赛道具等。
2.课前准备:将数字卡片和小运动员卡片准备好,确保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
三、教学过程1. 导入老师播放运动员比赛视频,引导学生讨论比赛中的数字和数学运算,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2. 学习数字0-10让学生依次认识数字0-10的数字卡片,并进行朗读,加深记忆。
3. 游戏“小运动员加油”1.将小运动员卡片分发给学生,每位学生代表一个小运动员。
2.老师出数字题,学生根据题目中的数字,进行相应的加法计算。
3.每个学生根据计算结果,为自己的小运动员“加油”,加油声越大,加油力度越大。
4.比赛结束后,根据加油声音大小和计算准确度,评选出“加油冠军”。
4. 总结老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知识,梳理加法运算的方法,巩固学习成果。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小运动员加油”游戏形式,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进行数学学习,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增强了他们对加法运算的兴趣。
同时,通过竞争和合作,培养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和互助精神。
在未来的教学中,可以结合更多游戏元素,进一步丰富数学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五、延伸拓展1.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个类似“小运动员加油”的数学游戏,展示给同学,并共同体验游戏。
2.组织数学竞赛活动,让学生在比赛中运用所学数学知识,锻炼思维和逻辑能力。
六、课后作业与家长一起完成一道关于加法运算的练习题,并画一幅小画,表达对小运动员的祝福与加油。
经过这节课的学习,相信学生对加法运算会有更深入的理解,同时也为他们建立起了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希望通过我们精心设计的教案,《运动员加油》能成为孩子们爱的数学课,激发他们在数学领域不断前行的勇气和动力。
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运动员叔叔的职业特点,知道他们为国家和人民做出的贡献。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尊敬运动员、热爱体育的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运动员叔叔的职业特点2. 运动员叔叔的训练和生活3. 我国体育事业的辉煌成就4. 幼儿为运动员叔叔喝彩的方式5. 团队协作游戏的开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了解运动员叔叔的职业特点,培养幼儿尊敬运动员、热爱体育的精神。
2. 教学难点:让幼儿学会为运动员叔叔喝彩的方式,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方法:1. 观察法:通过观察运动员叔叔的照片、视频等,让幼儿了解他们的职业特点。
2. 讨论法:组织幼儿展开讨论,分享自己对运动员叔叔的认识和感受。
3. 实践法:让幼儿参与团队协作游戏,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4. 欣赏法:欣赏我国体育事业的辉煌成就,增强幼儿的民族自豪感。
五、教学准备:1. 教具:运动员叔叔的照片、视频、体育器材等。
2. 环境:宽敞的场地,便于开展团队协作游戏。
3. 材料: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4. 辅助音乐:激昂的体育歌曲。
六、教学步骤:1. 导入:播放激昂的体育歌曲,引起幼儿的兴趣,询问幼儿对运动员的了解。
2. 认识运动员:展示运动员叔叔的照片和视频,让幼儿观察并讲述他们的特点和成就。
3. 讨论运动员的生活:让幼儿谈谈对运动员训练和生活的认识,引导幼儿了解运动员的辛勤付出。
4. 欣赏我国体育事业:介绍我国在体育领域的辉煌成就,让幼儿感受到祖国的强大。
5. 学习为运动员叔叔喝彩:教授幼儿为运动员叔叔喝彩的方式,如掌声、欢呼声等。
6. 团队协作游戏:组织幼儿开展团队协作游戏,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
七、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团队协作游戏中的表现,评价他们的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
2. 搜集幼儿为运动员叔叔喝彩的图片或作品,评价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幼儿园中班数学优秀教案《运动员加油》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听懂并能正确理解和运用“少一”、“多一”的概念。
2. 学生能够通过游戏中的操作,掌握“加法”的基本概念和加法的具体运算方法。
3. 学生能够培养合作意识,提高团队合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认识数字1-52. 学习“少一”、“多一”的概念3. 加法的基本概念和具体运算方法三、教学准备:1. 适当数量的运动员卡片2. 数字卡片1-53. 相应数量的道具:如小球、拼图等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做体操,激发学生对运动的兴趣。
2. 情境呈现:(10分钟)教师将运动员卡片随机贴在教室的不同位置,运动员上标有1-5个圈圈,数字卡片则放在黑板上。
教师说:“大家好,今天我们来到了运动员的世界,我们要给运动员加油!但是,大家知道怎么给运动员加油吗?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教师在黑板上示范:“这是一个运动员,他上面有三个圈圈,我们可以说他有三个朋友在给他加油!那么如果他少一个朋友给他加油,变成了两个圈圈,我们可以说他只剩两个朋友在给他加油了。
”教师请学生依次问候每个运动员,同时数出他们圈圈上的数量,并在黑板上找到相应的数字卡片,贴在运动员上。
3. 加法游戏:(20分钟)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有一名队长。
教师说:“大家刚才给每位运动员加了油,他们现在都很开心,但是他们还想要更多的运动道具,我们能给他们吗?那我们就来玩一个游戏,看看我们能不能给他们更多的道具。
”游戏规则:每个小组有5位运动员,每位运动员初始状态有0个道具。
每个小组从某一个运动员开始,逐个给每位运动员加1个道具,直到最后一个运动员。
每一轮结束后,运动员回答自己有多少个道具,并重新开始下一轮。
最终,哪个小组能给每位运动员加的道具最多,哪个小组就是胜利者。
教师帮助学生进行游戏操作,并记录每组每位运动员的道具数量。
4. 总结归纳:(10分钟)教师请一名学生来黑板前,询问他某一位运动员现在有几个道具,并记录在黑板上。
我为运动员叔叔喝彩的中班社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运动员的职业特点,培养幼儿对运动员的尊重和敬意。
2. 通过观察、体验,让幼儿了解运动员训练的艰辛,培养幼儿坚持不懈、勇于挑战的品质。
3. 培养幼儿团队协作精神,让幼儿学会为他人喝彩,感受团结互助的力量。
4. 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幼儿善于发现、欣赏美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运动员的职业特点2. 运动员训练的艰辛3. 团队协作与互助4. 喝彩与支持5. 感受美、表达美三、教学方法1. 观察法:让幼儿观察运动员训练的场景,了解运动员的职业特点。
2. 体验法:让幼儿参与简单的运动项目,体验运动员训练的艰辛。
3. 讨论法:引导幼儿交流观赛时的感受,培养幼儿团队协作精神。
4. 欣赏法:让幼儿欣赏运动员精彩瞬间,提高幼儿的感受美、表达美能力。
四、教学准备1. 图片素材:运动员训练、比赛的图片。
2. 视频素材:运动员训练、比赛的视频。
3. 运动器材:简单的运动器材,如球、跳绳等。
4. 教学卡片:运动员相关词汇的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运动员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运动员的特点。
2. 基本内容:a. 运动员的职业特点:让幼儿了解运动员是通过努力训练、参加比赛来提高自己的成绩。
b. 运动员训练的艰辛:展示运动员训练的图片和视频,让幼儿感受运动员的辛勤付出。
c. 团队协作与互助:让幼儿观察运动员在比赛中的团队协作,引导幼儿学会为他人喝彩。
d. 喝彩与支持:组织幼儿观看比赛,引导幼儿为运动员喝彩,感受支持的力量。
e. 感受美、表达美:让幼儿通过观察、体验,学会发现和欣赏运动员的优美动作。
4. 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观察身边的运动员,了解他们的训练和生活,下周分享给同学们。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了解幼儿对运动员职业特点的理解。
2. 评估幼儿在体验活动中的表现,检验幼儿对运动员训练艰辛的认识。
3. 通过课堂讨论,评价幼儿对团队协作和互助的认同及运用。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为国争光的运动员》语言活动设计【幼儿教案】一、活动目标1. 了解体育运动员的特点和贡献,培养幼儿尊重和热爱运动员的情感。
2. 通过倾听、表达和交流,提高幼儿的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团队合作精神和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
二、活动准备1. 图片或视频资料:运动员在比赛中的精彩瞬间。
2. 纸质运动员角色扮演卡片。
3. 体育器材:如球类、跳绳等。
4. 白板或大纸一张,用于记录幼儿发言。
三、活动过程1. 导入:展示运动员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幼儿兴趣。
询问幼儿对运动员的认识和了解。
2. 主题讨论:介绍一位具体的运动员,讲述其事迹和成就,强调运动员的努力和坚持。
引导幼儿讨论运动员的特点和贡献。
3. 角色扮演:分发纸质运动员角色扮演卡片,让幼儿扮演运动员,进行简单的体育活动。
鼓励幼儿表达自己在活动中的感受和体验。
4. 小组讨论:将幼儿分成小组,讨论运动员在比赛中的团队合作和互助精神。
引导幼儿分享自己在团队活动中的经验。
5. 总结反思: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学习和体验。
总结运动员的努力和坚持,以及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四、活动延伸1. 家园联系:邀请家长参与活动,共同讨论运动员的成就和贡献。
鼓励家长支持幼儿参与体育活动。
2. 体育活动:组织幼儿进行体育比赛或练习,让幼儿体验运动员的比赛精神和团队合作。
3. 绘画活动:让幼儿绘制自己喜欢的运动员,并写上对运动员的祝福和敬意。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评价幼儿对运动员的认识和理解。
2. 收集幼儿在活动中的发言和作品,评价幼儿的语言表达和创造力。
3. 综合评价幼儿在团队合作和体育活动中的表现,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
六、活动准备1. 准备关于不同体育项目的视频或图片,例如足球、篮球、游泳等。
2. 准备关于运动员努力训练的图片或视频。
3. 准备一张海报纸和一些彩笔,以便幼儿可以绘制自己对运动员的理解。
2024年我们热爱的英雄叔叔大班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我们热爱的英雄叔叔》第五章“身边的英雄”,详细内容包括英雄叔叔的事迹介绍、英雄叔叔的优秀品质、如何向英雄叔叔学习以及培养爱国情怀。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英雄叔叔的事迹,感受英雄叔叔的优秀品质。
2. 培养学生向英雄叔叔学习的意识,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
3. 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英雄叔叔的事迹中汲取优秀品质,培养爱国情怀。
重点:英雄叔叔的事迹介绍、品质分析和学习榜样。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视频、图片、黑板、粉笔。
2. 学具:练习本、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英雄叔叔的事迹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英雄,激发他们对英雄的敬仰之情。
2. 英雄叔叔事迹介绍(10分钟)通过讲解教材内容,让学生了解英雄叔叔的感人事迹,体会英雄叔叔的优秀品质。
3. 例题讲解(10分钟)以教材中的例题为例,分析英雄叔叔的优秀品质,引导学生向英雄叔叔学习。
4. 随堂练习(15分钟)让学生结合教材内容,进行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 分组讨论(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如何向英雄叔叔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7. 课后拓展(5分钟)布置课后作业,鼓励学生收集身边的英雄事迹,向家人和朋友分享。
六、板书设计1. 我们热爱的英雄叔叔2. 内容:a. 英雄叔叔的事迹介绍b. 英雄叔叔的优秀品质c. 如何向英雄叔叔学习d. 培养爱国情怀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b. 收集身边的英雄事迹,与同学分享2. 答案:b. 示例:身边的英雄事迹分享。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反馈进行教学调整。
2. 拓展延伸:a. 开展“我心中的英雄”主题活动,鼓励学生深入了解英雄,传承英雄精神。
b. 组织学生参观英雄纪念馆,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
运动员加油教案5则范文第一篇:运动员加油教案总第7课时第7课时为运动员加油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样式和模板的概念学;学会新建式样.应用式样.保存模板和应用模板的方法.2、技能目标能够使用样式与模板快速排版格式相同的文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增强灵活解决各种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创建样式与模板并能应用于文档三、教学难点:修改样式四、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法五、学习方法:教师精讲、让学生通过阅读、观摩、操作使理论付诸实践。
六、教学准备:多媒体网络机房,Word软件等七、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和学生动手实践。
八、教学安排:课时安排:一课时。
九、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我们使用的教材,基本样式框架都相差不多吧,那么我们如何才能更快更好的利用相差不多的模式来编排不同的内容呢,我们就需要用到样式和模板,就如同我们刻好的模板一样高效方便。
二、新授1、创建样式软件为我们提供很多种内置样式,如果不能满足我们实际需求,就需要自己自定义创建样式:①执行“格式”→“样式和格式”命令②在右面点击“新样式”,弹出框:③依次输入修改其中的各个选项,参照课本(P44)。
2、应用样式1、选中“某班级”,单击“格式”工具栏“样式”下拉列表框按钮,选中我们设计的“班级名称”样式。
2、也可点击右面我们做好的样式名称。
观看演示。
3、保存模板模板的扩展名为.dot的文档,它包括字体格式、段落格式、页面设置等格式。
① 执行“文件”→“另存为”。
② 在“另存为”对话框中输入文件名,在“保存类型”下拉列表框中选择“文档模板”,确定位置,保存。
4、应用模板①执行“文件”→“新建”,在右面选择“模板”类的“本机上的模板”,选择我们创建的“足球赛名单.dot”,确定。
②在新建的队员名单空白处输入内容,保存。
三、巩固王小洁是初一一班足球队的拉拉队队长,她想制作一幅“运动员加油”的横幅标语,你能帮她完成这个任务吗?课堂小结:有的学生在接受起新课来,比较快,对样式的排版很熟练,在执行完“格式”→“样式”后不知道弹出菜单在右面,点击“新样式”按钮。
我为运动员叔叔喝彩的中班社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运动员的职业特点,知道他们辛勤训练的精神。
2. 培养幼儿尊重运动员,热爱体育的精神。
3. 通过活动,提高幼儿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运动员的职业特点2. 运动员的训练和生活3. 幼儿如何为运动员加油喝彩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幼儿了解运动员的职业特点,培养他们的尊重和热爱之情。
2. 难点:让幼儿学会如何观察运动员的训练,并用语言表达出来。
四、教学准备1. 图片素材:运动员训练、比赛的图片。
2. 视频素材:运动员训练、比赛的视频。
3. 记录表格:用于记录幼儿观察到的运动员训练情况。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和视频,让幼儿了解运动员的职业特点,激发他们的兴趣。
2. 观察与讨论:让幼儿观察运动员的训练,引导他们用语言表达出来。
3. 互动环节:分组进行团队协作,让幼儿体验运动员训练的辛苦。
4. 总结与反思:让幼儿谈谈自己为运动员加油喝彩的原因,培养他们的尊重和热爱之情。
5. 作业:让幼儿回家后,观察家人或朋友的运动情况,并用语言表达出来。
六、教学延伸活动1. 组织幼儿参观体育场馆,让他们亲身体验运动员的训练环境。
2. 开展“我为运动员设计加油标语”活动,让幼儿发挥创意,为运动员加油。
3. 举办“家庭运动会”,邀请家长参与,增进亲子关系,感受运动乐趣。
七、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运动员的了解和尊重程度。
2. 评价幼儿在观察、表达和团队协作方面的能力提升情况。
3. 收集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运动情况和观察能力。
八、教学建议1. 教师应注重与幼儿的互动,引导他们积极参与活动,表达自己的观点。
2. 在活动中,教师应关注幼儿的安全,确保他们不受伤害。
3. 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兴趣和需求,适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
九、教学注意事项1. 确保教学素材的适宜性,符合幼儿的认知水平。
2. 注重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引导他们细致观察运动员的训练。
中班社会教案:我为运动员叔叔喝彩教学目标
1.了解奥运会的基本知识。
2.能列举出一些奥运会的比赛项目。
3.能用语言和行为支持运动员,为他们加油助威,形成尊重、关爱他人的良好思想品行。
教学内容
1. 奥运会的基本知识
教师用图片或实物让孩子们了解奥林匹克五环旗和吉祥物,并告诉孩子们奥运会是全世界体育比赛中最高水平的赛事,每四年举行一次,吸引了来自各国、各地区的优秀运动员参加。
2. 奥运会的比赛项目
教师可以通过卡片的形式,让孩子们认识各个比赛项目的名称和相关知识,如:足球、田径、游泳、举重、跳水等。
3. 为运动员喝彩
教师用演示和模拟的方式,让孩子们了解加油和喝彩的行为和表达方式,鼓励孩子们想象自己正坐在运动场边上,为自己喜欢的运动员助威喝彩。
教学过程
1.向孩子们展示奥林匹克五环旗和吉祥物,用有趣的方式解释它们的含义和来历。
2.介绍奥运会的比赛项目,并逐一讲解各个项目的特点和注意事项。
3.让孩子们模拟喝彩的场景,教师可以首先进行演示,让孩子们模仿,然后再组织互动游戏,让孩子们互相加油喝彩。
4.教师反复强调“尊重他人,关爱他人”的观念,引导孩子们在比赛中不随意嘲
笑或批评对方,要尊重他人,与他人共同进步。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孩子们了解了奥运会和各项比赛,学会了为运动员加油喝彩的方法,增强了团结协作的观念,同时还锻炼了孩子们的听、说、模仿等多个方面的能力。
在教师的引导下,孩子们能够懂得尊重他人、理解比赛制度等方面的知识,有助于培养孩子们的良好思想品质。
幼儿园中班健康教案《最佳运动员》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了解并认识运动员的特点。
2.培养幼儿的体育爱好和运动能力。
3.提高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
4.培养幼儿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习惯。
二、教学内容及步骤:1. 学习运动员的特点1.讲解运动员的定义:指代在各种体育项目和活动中取得优秀成绩的人。
2.引导幼儿自己谈一些运动员的特点,如:有目标、坚持不懈、勇敢、有毅力等。
3.联想游戏。
老师以“运动员就像……”为开头,让幼儿举例子,比如:运动员就像身体里有“动力”一样,运动员就像小兔子似的泼辣。
2. 学习一项运动1.选择一项适合幼儿的运动项目,比如:接力赛跑。
2.按照身高将幼儿分成若干个组,每个组需要有若干个小队,每个小队由3-5名幼儿组成。
3.为每个小队准备一面旗帜,标识队名。
4.为每个小队分配起跑点和终点。
5.老师向幼儿解释比赛规则:每个小队的队员轮流跑步,每次只能跑到下一个队员所在的起跑点,并将旗帜交给下一个队员,比赛结束时间以最后一个队员抵达终点的时间为准。
6.细节注意:每个小队都应该有至少一位的幼儿能够顺利地将旗帜传到下一个队员,老师可以给表现好的幼儿加分,鼓励团队合作,不可单打独斗。
3. 学习提高团队分数的技巧1.做好热身活动,保持充足的体力和精力。
2.通过合理的换人策略,让队员们发挥所长。
3.学习正确和快速传递旗帜的技巧。
4.提高身体敏捷度和灵活性。
4. 结束比赛,评价队员表现1.比赛结束后,老师可以摆放个人总分成绩的比赛榜,鼓励孩子们互相认可彼此的努力和成绩。
2.大声喊出每个小队的成绩,让孩子们记下队友名字和自己的成绩,提高自我意识和参与度。
3.鼓励失利的孩子们,让他们不要放弃,更加努力地为下次比赛做准备。
三、教学反思:本节体育课主要通过比赛丰富多彩的元素,提高幼儿的身体和思维能力,让他们在比赛中感受运动员的意义和成就感。
在此过程中,尝试引导他们学习许多关键技能,团队合作和展现我的表现,培养健康生活的习惯。
幼儿教案:我为运动员叔叔喝彩优秀教案
一、设计背景:活动课上我教小朋友折钢琴,到了最关键的一步,Michael怎么也着不好,着急的大哭起来,老师怎么劝也没用。
升入中班了,有二个方面的能力都有了显著的提高,可是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却有一部分孩子不会用正确的态度去面对。
耍性子、哭闹是他们解决问题的手段。
让中班的孩子正确面对挫折和困难对他们的心理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由此我想到正在举行的亚运会,有些运动员在比赛时遇到了困难,仍然坚持参加完比赛,这种精神让他们虽败犹荣。
孩子们身上所缺乏的不就是这种勇于面对困难的精神吗?
二、设计思路:
本节活动以亚运吉祥物奥利带小朋友观看比赛为主线索,通过观看比赛、师幼谈话、幼儿小组式讨论、设计奖牌、送奖牌等环节,让幼儿知道跌倒了爬起来这种精神是非常可贵的,引导幼儿认识到我们的生活中会有很多的困难和挫折,当遇到困难和挫折时要积极地想办法解决,只要勇于面对困难就会赢得他人的尊重和认可,从而激发幼儿愿意解决自己遇到的困难和挫折的愿望。
三、活动目标
1、正确面对困难和挫折,知道遇到困难和挫折时用恰当的方法解决。
2、大胆表达和用不同的方式表现自己的想法,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四、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
亚运会吉祥物幻灯亚运会比赛视频、课、几种不同形状的奖牌轮廓卡片若干、水彩笔、奖牌范例
2、知识准备
家长和幼儿一起在家观看和收集亚运会比赛的相关信息。
教师引导幼儿了解亚运会的相关知识。
3、随机教育:在平时的一日生活各环节中教育幼儿遇到困难和挫折时要积极想办法解决。
4、班级环境中投放亚运会比赛的图片、亚运会奖牌的图片供幼儿进行语言讲述活动。
五、活动重点:认识到做任何事情都会遇到困难和挫折,知道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应该积极地解决。
六、活动难点:培养幼儿不怕困难和挫折的品质,帮助幼儿形成“困难并不可怕,敢于面对就是最棒的”的意识。
七、活动过程
1、出示亚运吉祥物奥里导入话题,吸引幼儿注意力,引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小朋友们好,我是本届亚运会的吉祥物奥利,今天我请小朋友们观看亚运会的比赛,你们想看吗?”
(分析:亚运会是离幼儿既远又近的事情,利用幼儿喜欢卡通想象的心理特点,通过亚运会吉祥物邀请小朋友观看比赛更加拉近了亚运会和小朋友的心理距离。
)
2、观看比赛录像,引导幼儿观察和讲述运动员是怎样面对挫折和困难的。
设计提问:
(1)你们知道这是亚运会的什么比赛项目吗?
(2)在比赛的过程中你看到了什么?
(3)摔倒的运动员叔叔是怎么做的?
(4)他又没有取得好的成绩?他的奖牌了吗?
(5)你觉得这位叔叔表现得好吗?为什么?
(分析:通过观察,让幼儿知道运动员在比赛的时候也会遇到困难,通过讲述,让幼儿知道运动员是怎样解决困难的,从而让幼儿初步意识到有了困难要想办法解决。
)
3、教师小结,幼儿懂得积极想办法解决困难也会得到他人的尊重和认可。
运动员叔叔在比赛的时候不小心摔倒了,可是他并没有灰心,而是勇敢地站起来继续参加比赛。
虽然他没有得第一名也没有拿到奖牌可是他表现的同样非常精彩。
因为他是一个不怕困难,勇敢的运动员,这位叔叔真了不起,让我们把最热烈的掌声送给他吧。
(分析:教师恰当的总结既能把幼儿零乱的回答串联起来,又进一步强化了幼儿“不怕困难,勇敢地面对困难也会赢得他人的尊重和肯定”的意识。
)
4、出示课,幼儿小组式讨论,联系实际说一说“如果我遇到困难该怎么办?”
(1)户外活动时,鞋子不小心被小伙伴踩掉了。
(2)我想看我自己的小画书,可是让小朋友看了。
(分析:此环节根据中班幼儿具体形象思维的年龄特点,出示几个和幼儿生活联系紧密的困难产生的情景,让幼儿通过和同伴相互交流和讨论一起想办法,以此来引导教育幼儿在实际生活中解决自己遇到的困难。
)
5、设计活动:我为运动员叔叔做奖牌,幼儿进一步懂得不怕困难就会赢得他人的尊重和认可。
(1)教师引导幼儿说一说
“我想把奖牌设计成什么形状的”
“我要在奖牌上设计上什么图案来鼓励运动员叔叔”
(2)幼儿自由设计,教师巡回个别指导。
(3)作品展示,个别幼儿讲述。
(分析:此环节通过具体的设计活动,让幼儿进一步懂得并能够表达出自己对积极想办法解决困难这一行为的认可。
)6、活动结束:送奖牌
借助奥里这一卡通形象,把设计的奖牌送给那位摔倒的运动员叔叔,表达小朋友对他的敬意。
八、延伸活动
在教室内设立鼓励奖的奖牌榜,记录和表扬在平时的生活中遇到困难时能够积极想办法解决的幼儿。
九、说教法
教师是幼儿教育活动的引导者、支持者和合作者。
引导幼儿发现问题,和幼儿一起探讨解决问题,在必要时给幼儿以总结性的支持是我在这节活动中坚持的主旨。
十、说学法
中班幼儿的思维特点是处于具体形象性思维阶段,借助于图片、录相或实物来引发话题,进行思考是十分必要的。
同时这个阶段的幼儿已经能够完整的表达自己的想法,表达欲是比较强烈的,所以他们喜欢和老师、同伴进行交流和互动。
另外,中班幼儿初步具备了进行简单的创造性的活动,他们可以联系生活经验和简单的想象进行一些设计活动表现自己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