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交际中的语言运用》
- 格式:ppt
- 大小:562.00 KB
- 文档页数:27
《交际中的语言运用——谦敬词》教学设计作者:黄满英来源:《语文周报·教研版》2015年第36期教学构想: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古代人们在交往中,经常使用谦敬词,而这些有生命力的词语,流传至今,活跃在日常交际中。
作为当代高中生,应该了解这些词语,并能正确地使用。
为了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课堂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提供丰富的资料,供学生阅读参考。
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对课堂的疑难点适时点拨。
为了帮助学生对谦敬词用法的识记,教师编排了一首简单的顺口溜,这是本课的一个亮点。
教学目的:1.了解谦敬词的正确用法。
2.探究谦敬词背后的文化观念,并正确对待。
3.提高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谦敬词的正确用法。
教学难点:探究谦敬词背后的文化观念。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教具:文本资料。
教学过程:一、趣味一读“我”吓跑老外:一个老外为了学好汉语,不远千里来到中国拜师于一位国学教授门下。
老外想挑一个简单的词学习,便向老师请教,英语“我”在汉语中应该怎么说。
老师解释道:“当你处在不同级别、地位,‘我’也有不同的变化。
“比如,你刚来中国,没有地位,对普通人可以说:‘我、咱、俺、余、吾、侬,洒家、本人、个人、人家。
’“如果见到老师、长辈和上级,则应该说:‘区区、仆、愚、鄙人、小子、小可、在下、末学、小生、不材、不孝、不肖、学生、晚生、鄙生。
’“等你当官了以后,见到上级,则应该说:卑职、小的。
见到平级,则可以说:愚兄、为兄、小弟、兄弟、哥们儿。
见到下级,则可以说:爷们儿、老子、乃公。
“上面这些‘我’,仅仅是男性的说法,更多的‘我’,明天讲解。
”老外听了老师一席话,顿觉冷水浇头,第二天一大早便向老师辞行:“学生、愚、不材、末学走了。
”退了房间,定了机票,回国去了。
提问:这则故事反应了我国称谓语有何特征?【设计说明】趣味故事的阅读,便于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体会到称谓语的丰富多彩,为讲授谦敬词做铺垫。
交际中的语言运用练习1.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A.真是事出意外!舍弟太过顽皮,碰碎了您家这么贵重的花瓶,敬请原谅,我们一定照价赔偿。
B.他的书法龙飞凤舞,引来一片赞叹,但落款却出了差错,一时又无法弥补,只好连声道歉:“献丑,献丑!”C.他是我最信任的朋友,头脑灵活,处事周到,每次我遇到难题写信垂询,都能得到很有启发的回复。
D.我妻子和郭教授的内人是多年的闺蜜,她俩经常一起逛街、一起旅游,话多得似乎永远都说不完。
2.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A.我刚在姑姑家坐下来,她就有事失陪了,我只好无聊地翻翻闲书,看看电视。
B.这么珍贵的书您都毫不犹豫地借给我,太感谢了,我会尽快璧还,请您放心。
C.这种壁纸是最近才研制出来的,环保又美观,贴在您家里会让寒舍增色不少。
D.我们夫妇好不容易才得了这个千金,的确放任了些,以后一定对她严格要求。
3.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A.他是个可怜的孤儿,小时候承蒙我父母照顾,所以现在经常来看望我们。
B.杨老师年过七旬仍然笔耕不辍,作为他的高足,我们感到既自豪又惭愧。
C.这篇文章是我刚完成的,无论观点还是文字都不够成熟,请您不吝赐教。
D.由于路上堵车非常严重,我赶到约定地点的时候,对方早已恭候多时。
4.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A.今天惠临贵公司参观学习,确实学到了不少新的知识,为此特向你们表示诚挚谢意。
B.你们家现在几口人?你的内人现在哪里工作?经济收入情况怎么样?有需要帮助的吗?C.您老不在府上不要紧,只要您的舍亲在就行,我们此行,就是一瞻您的府第的风貌。
D.施老先生台鉴:值此先生荣获2017年生命科学大奖之际,谨致此函,以示诚挚祝贺。
5.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A.我的姐姐和刘董事长的内人是多年的闺蜜,她俩一起学习、一起郊游,两个人在一起永远有说不完的话。
B.在是人经验基础上的《现代商业论》已经出版,现奉上大作一本,书中难免有疏漏之处,敬请斧正。
语言的运用之口语交际一、知识梳理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是现代公民的必备素养。
中考语文试卷出现的口语交际题大多比较切合初中学生的生活、认知水平、理解能力。
考生依据“对象、场合,文明得体地进行交流”的基本要求,针对不同题型,灵活的、有创意地进行解答。
这就需要学生充分调动积极性,运用个性化的思维来独立思考,从很大程度上培养了学生准确获取信息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要在文明和谐中进行人际交流,必须明确口语交际的基本要求,其要求如下:(1)能注意对象和场合,学会文明得体地进行交流。
(2)耐心专注地倾听,能根据对方的话语、表情、手势等理解对方的观点和意图。
(3)自信、负责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做到清楚、连贯,不偏离话题。
(4)注意表情和语气,使说话有感染力和说服力。
(5)在交流过程中,注意根据需要调整自己的表达内容和方式,不断提高应对能力。
(6)讲述见闻,内容具体,语言生动,复述转述,完整准确,突出要点。
(7)能就适当的话题作即席讲话和有准备的主题演讲,有自己的观点,有一定的感召力。
(8)能准确的发表自己的看法,有中心、有条理、有根据;能听出讨论的焦点,并有针对性地发表意见。
“口语交际”题从考查形式分主要有:(1)选择题一是特定情境中的表达,即要求考生将特定情境下的说话,从四种选项中选出符合题干要求的项;二是不同情境的不同表达,即四种情境四种选择,各项之间无可比性,须经过判断、揣摩、分析、比较,选出符合题干要求的选项。
(2)表述题(简答题)就是指所给的听说题目,要求考生根据设置的情景表述与特定的情景、对象相吻合的内容。
(3)修改题就是针对说话中的毛病(不注意场合、不注意对象、不得体等),要求考生指出并加以改正。
其要求具体,错误明显,易于修改订正。
“口语交际”今后的考查,设题会逐渐地由简单对话式向综合性转变,注重多角度、多层面考查。
常见的考查方式是设置特定的情境,要求学生写出别人讲话的言外之意,或写出人物当时可能说的话,或写出讨论的焦点和不同的意见,或围绕话题谈自己的看法,或对某问题进行评价。
汉英亲属称谓系统的对比研究由于不同民族、不同语言、不同时代的社会文化背景不同,便产生了不同的亲属关系和制度,其称谓体系也不同。
本文主要对汉语──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和英语──世界上使用民族最多的语言的亲属称谓系统进行对比。
北大中文系贾彦德教授把亲属关系分为三种:基本的是配偶关系,随着配偶关系而来的是生育关系,随着生育关系而来的则是同胞关系。
本文将亲属称谓关系分成血亲和姻亲两种。
除此之外,还有另外几种分法,比较典型的是将它分成四种,即:父系亲属称谓、母系亲属称谓、姻亲亲属称谓和由法律关系形成的亲属称谓。
本文的血亲包含了父系亲属和母系亲属,至于由法律关系形成的亲属称谓与血亲关系的亲属称谓是基本一致的,只有在特殊情况下需要说明时才在相应的血亲关系的亲属称谓前加“继”“养”等字,如:继父、养子等。
本文不再单独列出分析。
另外参考贾彦德教授的亲等计算法,根据亲疏分为四层(本文只对三代以内的汉英亲属词进行对比,三代以外不属于常用词,本文不作对比,下同)。
见表一:表一(一)亲属称谓制不同美国人类学家摩尔根把所有的亲属制度分为描述制(descriptive system)和分类制(classification system)两种。
而莫德克又在此基础上把人类成千种语言中所反映的全部亲属称谓制度分成六种类型:爱斯基摩制(Eskimo kin terminology)、夏威夷制(Hawaiian kin terminology)、易洛魁制(Iroquois kin terminology)、奥马哈制(Omaha kin terminology)、克劳制(Grow kin terminology)和苏丹制(Sudanese kin terminology)。
本文要分析的汉语亲属称谓系统属于描述制,即一个人的母亲的兄弟与父亲的兄弟有区分,母亲的姐妹也与父亲的姐妹有区分,每个堂亲互相都有区分,堂表亲与同胞兄弟姐妹也有区分,这种亲属称谓制很少见。
精品文档交际中的语言运用练习2017-06-191、日常交际中,注重礼貌用语、讲究措辞文雅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牢记)初次见面说“久仰” 长期未见说“久违”求人帮忙说“劳驾” 向人询问说“请问”请人协助说“费心” 请人解答说“请教”问人姓氏说“贵姓" 问人年龄说“贵庚”求人办事说“拜托”麻烦别人说“打扰”请给方便说“借光” 请改文章说“斧正”接受好意说“领情” 求人指点说“赐教”需要考虑说“斟酌”得人帮助说“谢谢”祝人健康说“保重” 向人祝贺说“恭喜”老人年龄说“高寿” 身体不适说“欠安”看望别人说“拜访” 送礼给人说“笑纳”送人照片说“惠存” 欢迎购买说“惠顾”希望照顾说“关照” 赞人见解说“高见”归还物品说“奉还” 请人赴约说“赏光”对方来信说“惠书” 自己住家说“寒舍”无法满足说“抱歉” 请人谅解说“包涵”言行不妥“对不起”慰问他人说“辛苦”迎接客人说“欢迎” 宾客来到说“光临”等候别人说“恭候” 未及迎接说“失迎”客人入座说“请坐” 陪伴朋友说“奉陪”临分别时说“再见” 送人远行说“平安”中途先走说“失陪” 请人勿送说“留步”谢人爱意说“错爱”请人决定说“钧裁”接受教益说“领教” 祝人健康说“保重”交友结亲说“高攀” 受人夸奖说“过奖”书信结尾说“敬礼” 问候教师说“教祺”致意编辑说“编安”。
2、请依照示例,根据语境提示,在下列横线上写出恰当的敬辞谦语。
〖示例〗:贺人新婚,可以说“祝你们喜结连理”,也可以说“祝你们荣偕伉俪”。
(1)祝贺人高考得胜,可以说“祝你”,也可以说“祝你”。
(2)拒绝别人请求帮助,可以说“我实在_________________”,也可以说“我真的”(3)请专家给自己作品提意见,可以说“请您”。
(4 )想托人办事,可以说“请您帮帮忙”,也可以说“您了”。
(5)探望朋友,可以说“特意来看您”,更文雅一点,也可以说“特意”。
(6)请人原谅,可以说“请原谅”、“请谅解”,也可以说“请您”。
《交际中的语言运用——称谓语》教案导入请二位同学为我们讲一段相声《称谓》大家听了相声,笑过之后,大脑中有什么想法呢?不掌握称谓语常识会闹笑话。
有人一句话就把人说笑,而有人一句话却把人说跳。
交际语言关系到一个人的事业、婚姻乃至前途、命运,对人的一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说话得体不仅是生活的需要,同时也是高考的需要,高考就专门在“语言运用”中设立了“得体”这一考点的。
二、具体研讨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称谓语”就是“得体”这一考点中的一部分。
(一)注意称谓语的使用。
1、对称谓语进行定义: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称谓”是指“人们由于亲属和别的方面的相互关系,以及由于身份、职业等而得来的名称。
”2、由一组学生代表来讲各个类别的称谓(以三代内为代表)A、用PPT打出归纳:爸爸的—爸爸妈妈哥哥弟弟姐妹妈妈的—爸爸妈妈兄弟姐妹叫—爷爷奶奶伯伯叔叔姑姑叫—外公外婆舅舅阿姨堂兄弟/堂姐妹表姐妹/表兄弟(引进《红楼梦》的人物关系来检测同学们的掌握程度)看课文P13的人物关系图回答:贾敬是贾宝玉的()刑夫人是贾宝玉的()凤姐是贾宝玉的()林如海是贾宝玉的()贾敏是贾宝玉的()贾政是林黛玉的()B.社交称谓由二组学生来完成:社交称谓又称礼貌称谓,主要用于社交场合或者用于称呼有特殊身分或地位的人。
它包括以下一些称谓形式:先生夫人太太少爷小姐大人老爷女士阁下(对男士、有地位的人的尊称,阁本指官署,也是一种官职,如包拯的官职就是龙图阁大学士,今人所说的内阁和内阁总理的意思也与此一样。
所以,用站在阁下的侍从者代其称呼,既是对尊者的尊敬,也是尊者所面对者的自谦。
对尊贵者不能直呼其名,故以此代之。
)陛下(大臣对皇帝的称谓)殿下(对皇子的称谓)C.职衔称谓职衔称谓是一种极普遍的称谓方式。
职业称谓和头衔称谓二部分组成由三组学生来归纳:PPT打出:职业性称谓:大夫医生护士律师经理老师工程师头衔性称谓:市长团长主任上校教授博士大师D.谦敬称谓(由四、五、六组同学来完成)谦敬称谓包括两种称谓方式:一种是谦称(或贱称),一种是敬称。
敬辞谦辞——交际中的语言运用第一篇:敬辞谦辞——交际中的语言运用交际中的语言运用学习目标:1、通过学习,懂得在交际中如何正确使用称谓语,委婉语。
2、通过探究交际中的语言运用,提高交际能力,了解传统的一些文化。
学习重点:1、了解说话语言的多样性。
2、了解“婉言”说话的场合、作用、方法。
主要内容:一、称谓语(1).亲属称谓在现代汉语中,亲属称谓大都能把其身份表明一览无余,如辈份(父辈:伯、舅;同辈:哥、妹、堂弟),父系或母系(姑、姨),直系或傍系(孙、侄孙),年龄的大小(叔、伯、哥、弟)及血亲或姻亲(哥、嫂子、姐、姐夫)。
(2)社交称谓(分为非亲属称谓和语境称谓)汉语中的社会称谓,只要有衔头的,基本上都可用作称谓。
如石班长、张助理、吴科长、陈会计等。
所有的职务:部长、省长、司长、厅长、校长、院长、厂长、经理等;军衔:上将、中将、中校、少尉等;职称:工程师、高工、教授、讲师、编审等;学位:博士;职业:医生、护士、老师、会计、律师、教练等都可以加上姓称呼别人。
(3)敬语和谦语中华民族文化传统要求人们在交往中对他人应使用敬称和谦称,应该尽量贬低自己、抬高他人以示谦虚、尊敬及客气等。
因此汉语里拥有大量的敬称、谦称的词和词组。
如称自己为“在下、鄙人、小弟、属下、老朽等”,称家人为“家父、家慈、家兄、敝东、敝岳、贱内、小儿、犬子等”。
以上为谦称。
对他人的尊称有“令尊大人、尊夫人、尊翁、尊府、令堂、令兄、令郎、令媛、令孙等”,以及“……君、……公、……老等”。
这类敬辞和谦辞反映了中国人比较独特的人际态度。
A。
“家大舍小令外人”a.对人称自己的长辈和年长的平辈时冠以“家”,如家父(家严)、家母(家慈)、家叔家兄等;b.对人称比自己小的家人时冠以“舍”,如舍弟、舍妹、舍侄等;(舍,舍间,含有家里的意思。
)c.称别人家中的人,冠以“令”表示敬重,如令堂、令尊、令郎、令爱等。
B。
另外还可用“犬子”、“小女”“足下”等表示谦逊。
《交际中的语言运用》一、利用一道口语交际训练题引入本节课要探究的内容。
例1:下面的场合,如果班长既想达到批评的目的,又想把话说得委婉些,表达恰当的一项是(C)小李和小杨,为了一点小事,两人自习课上大声地争吵起来。
这时,班长说:A、你们这样大声争吵,影响很坏。
B、你们这样大声争吵,难道不感到羞耻吧?C、你们这样大声争吵,影响不太好吧。
D、你们这样大声争吵,真是太“了不起”了。
析:事情发生在课堂上,全班同学都在场,如果班长的批评太直接,不留情面,出现的后果可能是小李和小杨同时将矛头转向班长,引起更大的争执。
所以,批评的语气要委婉,答案应为C.二、具体研讨(一)注意称谓语的使用。
例2、80年代以来,汉语称谓词的使用相当混乱,报章杂志和一些出版物,都有不少错用称谓词的事例发生,尤其是一些历史题材的电视剧,几乎无一种无错误。
1、那汉子又呵呵笑道:“小姐能否告知家父何人?贵乡何处?”(《传奇文学选刊》1986年第5期)2、“晚生河北深州人氏,在尊师郭云深膝下学形意拳。
”(同上)3、校工说:“校长,你家兄来了!”(电视剧《松滋风云》)4、电视剧《西游记》唐僧对悟空等说:“既然他家师不在……”析:以上四例,是因为不了解汉语称谓中有谦称和敬称之分,才出了这种错误。
“家父”“家兄”“家师”是对人称自己的父兄和老师。
“尊师”一词,中古时期曾用以称自己的老师,但宋元以来称自己的老师多用“师尊”,罕用“尊师”,“尊师”用来敬称他人的老师了。
语言是约定俗成,不能自行其是的。
从例中用的不伦不类的。
小结:“家大舍小令外人”A.对人称自己的长辈和年长的平辈时冠以“家”,如家父(家严)家母(家慈)家叔、家兄等;B.对人称比自己小的家人时冠以“舍”,如舍弟、舍妹、舍侄等;(舍,舍间,含有家里的意思。
)C.称别人家中的人,冠以“令”表示敬重,如令堂、令尊、令郎、令爱等。
(二)注意禁忌语的使用1、禁忌语指人们在说话时,由于某种原因,不能、不敢或不愿说出某些具有不愉快的联想色彩的词语,而用来代替的词语。
交际中的语言运用专题练习1、日常交际中,注重礼貌用语、讲究措辞文雅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请根据语境提示,在下列横线上写出恰当的敬辞谦语。
初次见面说“”长期未见说“”求人帮忙说“”向人询问说“”请人协助说“”请人解答说“”问人姓氏说“”问人年龄说“”求人办事说“”麻烦别人说“”请给方便说“”请改文章说“”接受好意说“”求人指点说“”需要考虑说“”得人帮助说“”祝人健康说“”向人祝贺说“”老人年龄说“”身体不适说“”看望别人说“”送礼给人说“”送人照片说“”欢迎购买说“”希望照顾说“”赞人见解说“”归还物品说“”请人赴约说“”自己住家说“”言行不妥说“”无法满足说“”请人谅解说“”迎接客人说“”慰问他人说“”宾客来到说“”等候别人说“”未及迎接说“”客人入座说“”陪伴朋友说“”临分别时说“”接受教益说“”谢人爱意说“”中途先走说“”请人勿送说“”送人远行说“”受人夸奖说“”交友结亲说“”书信结尾说“”问候教师说“”致意编辑说“”2、请依照示例,根据语境提示,在下列横线上写出恰当的敬辞谦语。
〖示例〗:贺人新婚,可以说“祝你们喜结连理”,也可以说“祝你们荣偕伉俪”。
(1)祝贺人高考得胜,可以说“祝你”,也可以说“祝你”。
(2)拒绝别人请求帮助,可以说“我实在_________________”,也可以说“我真的”(3)请专家给自己作品提意见,可以说“请您”。
(4)想托人办事,可以说“请您帮帮忙”,也可以说“您了”。
(5)探望朋友,可以说“特意来看您”,更文雅一点,也可以说“特意”。
(6)请人原谅,可以说“请原谅”、“请谅解”,也可以说“请您”。
(7)询问长者年龄,可以说“您多大岁数”,也可说“您老人家”。
3、请按限定的语体和语言环境,将“欢迎对方按时参加”的意思进行转述。
(1)在商店的广告里:。
(2)在给兄弟单位的请谏里:。
(3)在给下级的通知里:。
(4)为家宴,父母给子女的口头通知:。
4、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语境在横线上补写恰当的语句。
过基础-交际中的语言运用1.填空题。
(1)与别人交往,常常用到称谓语。
称谓语虽然只有几个字,但用得是否恰当,不但关系着交际的顺利与否,也能反映出一个人的。
(2)在语言交际中,有一些词语是不能随便说的,说出来就可能会引起听话人的不快甚至反感,这就是语言学上所说的“”。
中国古代的避讳就属于该范畴。
(3)鲁迅《祝福》中短工把祥林嫂死了说成“老了”,采用了变通的说法,即使用了“”。
(4)古人对“死”有许多讳称。
《礼记•曲礼下》云,天子死曰,诸侯曰,大夫曰,士曰,庶人曰。
2.下列句中,交际语使用得体的一项是()A.警察小王在5月6日送别刑满释放出狱的张三时说张三,永别了!”B.当小翠坐在船上时,突然听到鱼篓中有很多鱼跳的声音,小翠说船家,我翻开鱼篓看看好吗?”C.他是北方人,在南方地区工作时,南方人喊他“北侉子”,他称南方人“南蛮子”。
D.同事的母亲去世了,他发唁电说:“惊悉令堂离世,深感悲痛,请节哀。
”3.请在下列横线处填写恰当的寒暄语。
(1)初次见面说“”;好久不见说“”。
(2)等候客人用“”;宾客来到称“”。
(3)未及欢迎说“”;起身作别称“”。
(4)看望别人用“”;请人别送用“”。
(5)陪伴朋友用“”;中途告辞用“”。
(6)请人原谅说“”;请人批评说“”。
(7)求人教导用“”;盼人指点用“”(8)尊称老师为“”;称人学生为“”。
(9)请人帮忙说“”;沾得好处说“”。
(10)麻烦别人说“”;托人办事用“”。
(11)向人祝贺说“”;赞人见解称“”。
(12)称人生病说“”;赠人书画题“”。
4.下列句中,交际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天,小王见到刚上任的刘局长,打招呼说:“祝贺刘局长升官发财!”B.给编辑部写信时,在信的末尾写上祝福语:“编安。
”C.同学把笔借给他用,用完后,他说:“滴水之恩,必当涌泉相报。
”D.小李收到了朋友小张刚刚出版的一本书,他对小张说谢谢,我一定好好惠存。
”5.下列校庆前夕校友发给联络办老师的短信,用语得体的一项是()A.获悉母校华诞,甚喜,届时定出席庆典,特此通知。
《梳理探究交际中的语言运用》教学设计阜阳一中朱群霞【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懂得在交际中如何正确使用称谓语、禁忌语、委婉语。
2.通过探究交际中的语言运用,了解一些传统文化,提高交际能力。
【教学重点】1.了解称谓语、禁忌语和委婉语背后的文化、心理等因素2. 通过学习,懂得在交际中如何正确使用称谓语、禁忌语、委婉语。
【教学难点】了解称谓语、禁忌语和委婉语背后的文化、心理等因素【教学方法】梳理探究【课时安排】一课时一.导入:(PPT1)俗话说,蚊子遭扇打,只为嘴伤人。
很多的亲密关系破裂,其实都不是因为人品不好,而是因为话没说好。
说话,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在交际过程中,一句话,可化和气为戾气,也可化干戈为玉帛。
(PPT3)2002年,篮球运动员巴克利曾在节目中放言:“姚明就是个菜鸟,只要他单场得到19分以上,我就当众亲驴屁股!”这种对姚明不屑与侮辱的言论,通过媒体扩散到了全世界。
当记者问及此事时,姚明说道:“那我就天天都拿18分吧!”引得现场一片笑声。
当然,事后姚明努力训练,没过多久,就轻松拿下了20+。
(才德兼修真君子,何必嘴上逞英雄)(PPT4)说话会关系到一个人的事业、婚姻乃至前途、命运,“交际中的语言运用”也是一门高深的学问。
今天,我们先从称谓语、禁忌语和委婉语这三个方面来略做探究!请同学们翻开课本必修三,89页。
二.称谓语(PPT5)(交际中,我们首先碰到的问题就是怎么称呼对方,这就要用到称谓语。
不同的国家,称谓语的使用也有很大不同。
)(PPT6)活动一:请将下面的汉语翻译成英语叔叔,伯伯,舅舅,姑父,姨夫➢这种差异说明了什么呢?(说明称谓语中含有特定的文化内涵)1.称谓语中的文化内涵(相比英语,汉语的称谓语里可以很清楚地表现人与人之间的血缘关系。
从中可以看出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家族血缘关系的重视。
同样是女子称呼自己的配偶,老公、丈夫、先生也有不同的文化含义。
)·老公:和“老婆”相对,有较强生活气息,是一种亲密的称呼。
《交际中的语言运用》教案学习目标:1、准确理解称谓语。
2、了解禁忌语。
3、学会使用委婉语。
教学重点、难点:1、根据交际中运用语言的要求,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语境条件恰当地表情达意。
2、教学通过课内探索延伸至课外,积累关于交际中的语言运用的一些知识。
教学方法:自主探索法练习法课时: 1课时一、导入二、放映幻灯片:1、准确理解称谓语。
2、了解禁忌语。
3、学会使用委婉语。
三、通过三个不同的情境让学生认识到“称谓语”“禁忌语”“委婉语”。
(一)、1、情境一:解释下面红颜色词语的意思,并理解下面这段对话。
(小明在青少年画展上获得一等奖,小明带他的父亲前去拜访他的老师。
见面后,小明向老师介绍他的父亲。
)小明:这是令尊。
老师:哦,原来是家父。
你好。
父亲:您好。
小明啊,还不快拜见老师。
小明:这次我在画展上获了奖,多亏家师教导有方。
父亲:令郎这次在画展上获奖,多亏您悉心指导,我们全家都很感谢你。
老师:哪里,哪里,还是您家孩子自己努力的结果啊。
2、提问并总结:家大:自己亲属中的长辈、年长的平辈。
如家父、家慈、家兄等。
舍小:亲属中比自己辈分低或年纪小的亲属,如舍妹、舍侄等。
令外人:称对方的亲属或有关系的人,如令堂、令嫒等。
3、总结“称谓语”概念:“称谓”是指“人们由于亲属和别的方面的相互关系,以及由于身份、职业等而得来的名称。
”(幻灯片放映)4、学生举出生活中的例子。
(二)、1、情境二:(小强和小明是同学,他们好久不见,约好一起吃饭。
小强先到某饭店点好了菜,正等小明来,等了一会儿小明来了。
)小强:小明,你来了啊,怎么这么慢啊。
来,开饭。
小明:哦,其实我来了,刚才去厕所了。
小强:最近干么去了,怎么不见人影?小明:去晋江的一个渔民家做客了。
他是我舅舅。
小强:都吃什么了,肯定都是海鲜吧?小明:没错。
其中有一道清蒸鱼,我最爱吃的。
吃完鱼的一面,我迫不及待地把鱼翻过来了。
没想到被我老爸骂了一顿。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你知道吗?小强: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