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际中的语言运用》导学案
- 格式:doc
- 大小:35.50 KB
- 文档页数:6
【学习目标】1.通过学习,懂得在交际中如何正确使用称谓语、禁忌语、委婉语。
语言运用,提高交际能力,了解中国传统的文化。
【学法指导】研读教材和导学案“知识链接”相关内容,在此基础上,规范完成学案“自主学习”“合作探究”部分,书写工整,表达清晰。
自主学习—台前幕后,先睹为快一、知识链接1.什么是称谓语?“称谓”是指“人们由于亲属和别的方面的相互关系,以及由于身份、职业等而得来的名称。
”称谓语既是语言现象,也是社会、文化现象。
在任何语言中,称谓语都担当着重要的社交礼仪作用。
一般说来,称谓可分为亲属称谓和社交称谓两大类型。
敬语和谦语。
中华民族文化传统要求人们在交往中对他人应使用敬称和谦称,应该尽量贬低自己、抬高他人以示谦虚、尊敬及客气等。
因此汉语里拥有大量的敬称、谦称的词和词组。
如称自己为“在下、鄙人、小弟、属下、老朽等”,称对方的人为“家父、家慈、家兄、敝东、敝岳、贱内、小儿、犬子等”。
以上为谦称。
对他人的尊称有“令尊大人、尊夫人、尊翁、尊府、令堂、令兄、令郎、令媛、令孙等”,以及“……君、……公、……老等”。
(要点:“家大舍小令外人”) 这类敬辞和谦辞反映了中国人比较独特的人际态度。
2.什么是禁忌语?在语言交际中,有一些词语是不能随便说的,说出来就可能引起听话人的不快和反感,这就是语言学上所说的“禁忌语”。
日常交谈中需要避讳的内容一般有:(1)生理上的缺陷。
(2)家庭不幸。
(3)个人在为人处事方面的短处,学业能力上的不足,种种不够体面的经历和现状。
(4)特定的风俗习惯。
讲话要注意避讳,具体方法如下:(1)改换说法,寻找替代。
(2)注意语言环境,以防产生反感。
(3)注意语言对象,以免出现误会。
(4)入境问俗,入乡随俗。
3.什么是委婉语?委婉语是交际中一种与直接语或禁忌语相对应而存在的普遍语言现象.事实上,委婉语是在语境的制约和作用下、体现交际主体心理需要而产生的,表达者不直说本意,而选用具有与直接语所指或含义相同的“说法”来替换表达的一种语言现象.。
班级3高一语文必修小组导学案姓名评价交际中的语言运用(教师)【学习目标】1.通过学习,懂得在交际中如何正确使用称谓语、禁忌语、委婉语。
2.通过探究交际中的语言运用,提高交际能力,了解中国传统的文化。
【学法指导】研读教材和导学案“知识链接”相关内容,在此基础上,规范完成学案“自主学习”“合作探究”部分,书写工整,表达清晰。
台前幕后,先睹为快自主学习—预习案一、知识链接1.什么是称谓语“称谓”是指“人们由于亲属和别的方面的相互关系,以及由于身份、职业等而得来的名称。
”称谓语既是语言现象,也是社会、文化现象。
在任何语言中,称谓语都担当着重要的社交礼仪作用。
一般说来,称谓可分为亲属称谓和社交称谓两大类型。
敬语和谦语。
中华民族文化传统要求人们在交往中对他人应使用敬称和谦称,应该尽量贬低自己、抬高他人以示谦虚、尊敬及客气等。
因此汉语里拥有大量的敬称、谦称的词和词组。
如称自己为“在下、鄙人、小弟、属下、老朽等”,称对方的人为“家父、家慈、家兄、敝东、敝岳、贱内、小儿、犬子等”。
以上为谦称。
对他人的尊称有“令尊大人、尊夫人、尊翁、尊府、令堂、令兄、令郎、令媛、令孙等”,以及“……君、……公、……老等”。
(要点:“家大舍小令外人”) 这类敬辞和谦辞反映了中国人比较独特的人际态度。
2.什么是禁忌语在语言交际中,有一些词语是不能随便说的,说出来就可能引起听话人的不快和反感,这就是语言学上所说的“禁忌语”。
日常交谈中需要避讳的内容一般有:(1)生理上的缺陷。
(2)家庭不幸。
(3)个人在为人处事方面的短处,学业能力上的不足,种种不够体面的经历和现状。
(4)特定的风俗习惯。
讲话要注意避讳,具体方法如下:(1)改换说法,寻找替代。
(2)注意语言环境,以防产生反感。
(3)注意语言对象,以免出现误会。
(4)入境问俗,入乡随俗。
3.什么是委婉语委婉语是交际中一种与直接语或禁忌语相对应而存在的普遍语言现象.事实上,委婉语是在语境的制约和作用下、体现交际主体心理需要而产生的,表达者不直说本意,而选用具有与直接语所指或含义相同的“说法”来替换表达的一种语言现象.。
交际中的语言运用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交际用语,提高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口语表达能力。
2. 培养学生倾听、理解他人意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交际技巧。
3. 帮助学生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交际习惯,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基本交际用语:问候、介绍、道别、道歉、感谢、邀请等。
2. 日常交流话题:天气、学习、工作、兴趣爱好、家庭等。
3. 交际技巧:倾听、表达、同理心、说服力等。
4. 跨文化交际:不同国家的交际习惯、礼仪等。
三、教学方法1. 情景模拟:设置真实的交际场景,让学生参与其中,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2. 角色扮演: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不同交际场景,培养学生的交际技巧。
3. 小组讨论:针对某一交际话题,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学生间的思想交流。
4.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的交际案例,让学生了解交际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积极性、主动性。
2. 口语表达能力:评估学生在交际场景中的语言组织、表达清晰度。
3. 交际技巧:评价学生在角色扮演、小组讨论中的交际表现。
4. 跨文化交际能力:考察学生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交际习惯的理解和应用。
五、教学安排1. 课时:共计15课时。
2. 教学计划:第1-3课时:基本交际用语的学习与实践。
第4-6课时:日常交流话题的讨论与练习。
第7-9课时:交际技巧的讲解与训练。
第10-12课时:跨文化交际的了解与探讨。
第13-15课时:综合实践,模拟真实交际场景。
六、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适合学生水平的交际英语教材。
2. 辅助材料:交际场景图片、视频、案例等。
3.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音响等。
4. 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查找相关交际话题的信息。
七、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问题或情景引出本节课的交际主题。
2. 新课内容:讲解基本交际用语、交际话题、交际技巧等。
3. 实践环节:进行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活动,让学生实践所学内容。
《交际中的语言运用》教学设计(陕西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学生掌握日常交际中常用的表达方式,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在与他人交流时能够运用恰当的词语和句式,表达自己的观点和需求。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与他人交流的兴趣,提高人际沟通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教学主题:交际中的语言运用。
2. 教学重点:日常交际中常用的表达方式。
3.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恰当的词语和句式进行有效沟通。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定各种生活场景,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学习交际用语。
2. 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增强课堂活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交际中的语言运用技巧。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以一段生活中的对话片段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授新课:讲解日常交际中常用的表达方式,如问候、介绍、邀请、求助等。
3. 实践环节: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在实际场景中练习交际用语。
4.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在交际中的心得体会,讨论如何运用恰当的词语和句式。
5.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交际中的语言运用技巧。
6. 总结反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练习,提高交际能力。
五、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整理重点词语和句式。
2. 观察生活中的人际交往,记录下自己觉得有趣的对话,下节课分享。
3. 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制定提高人际沟通能力的计划。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以及交际用语的准确性。
2. 课后作业评价:检查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情况,以及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
3. 实践应用评价:通过角色扮演等方式,评估学生在实际交际中的语言运用能力。
七、教学拓展:1. 组织一次交际比赛,让学生在比赛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交际能力。
2. 邀请专业人士进行讲座,让学生了解交际中的礼仪和技巧。
高一语文必修 3班小姓名导学案价交际中的语言运用(教师)【学目】 1. 通学,懂得在交中如何正确使用称、禁忌、委婉。
2. 通探究交中的言运用,提高交能力,了解中国的文化。
【学法指】研教材和学案“知接”相关内容,在此基上,范完成学案“自主学”“合作探究”部分,写工整,表达清晰。
预习案自主学习—台前幕后,先睹为快一、知接1. 什么是称?“称”是指“人由于属和的方面的相互关系, 以及由于身份、等而得来的名称。
”称既是言象,也是社会、文化象。
在任何言中,称都担当着重要的社交礼作用。
一般来 , 称可分属称和社交称两大型。
, 尽量低自己、抬敬和。
中民族文化要求人在交往中他人使用敬称和称高他人以示虚、尊敬及客气等。
因此里有大量的敬称、称的和。
如称自己“在下、鄙人、小弟、属下、老朽等”, 称方的人“家父、家慈、家兄、敝、敝岳、内、小儿、犬子等”。
,以上称。
他人的尊称有“令尊大人、尊夫人、尊翁、尊府、令堂、令兄、令郎、令媛、令等”以及“⋯⋯君、⋯⋯公、⋯⋯老等”。
(要点:“家大舍小令外人”) 敬辞和辞反映了中国人比独特的人度。
2.什么是禁忌?在言交中,有一些是不能随便的,出来就可能引起听人的不快和反感,就是言学上所的“禁忌”。
日常交中需要避的内容一般有:(1)生理上的缺陷。
( 2)家庭不幸。
( 3)个人在人事方面的短,学能力上的不足,种种不体面的和状。
(4)特定的俗。
要注意避,具体方法如下:(1)改法,找替代。
(2)注意言境,以防生反感。
( 3)注意言象,以免出会。
(4)入境俗,入随俗。
3. 什么是委婉?委婉是交中一种与直接或禁忌相而存在的普遍言象是在境的制和作用下、体交主体心理需要而生的, 表达者不直本意或含相同的“ 法”来替表达的一种言象. 。
二、自主学. 事上 , 委婉, 而用具有与直接所指1.以下段文字在言运用上有什么特点,起到了什么效果?3 月 14 日下午两点三刻,当代最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
他一个人留在房里不到两分,等我去的候,便他在安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永地睡着了。
交际中的语言运用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交际用语,提高学生在实际交际中的语言运用能力。
2. 通过情景模拟,培养学生在与他人交流时的自信心和交际技巧。
3. 培养学生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交际习惯,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交际基本原则:礼貌、尊重、真诚、合作。
2. 日常交际场景:问候、介绍、邀请、道歉、告别。
3. 交际常用句型和表达方式。
三、教学方法:1. 情景教学法:通过设定不同的交际场景,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运用交际用语。
2. 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合作能力和交际技巧。
3. 文化导入法:介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交际习惯,帮助学生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情景剧本和角色分配。
2. 准备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交际案例。
3. 准备教学PPT,包括交际基本原则、场景和句型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交际场景,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新课内容:讲解交际基本原则,介绍日常交际场景和常用句型。
3. 情景模拟:分组进行情景剧表演,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运用交际用语。
4.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就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交际习惯进行讨论,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观察:观察学生在情景模拟中的表现,评估学生的交际能力和语言运用水平。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提出的观点,了解学生的理解程度。
3. 课后作业:通过布置相关的交际练习题,检查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情况。
七、课后作业:2. 选择一个日常交际场景,编写一个简短的情景剧本,并角色扮演进行表演。
3. 调查身边的朋友或家人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交际习惯,简要描述你的发现。
八、教学拓展:1. 组织一次课堂外的交际活动,如聚会或外出用餐,让学生在真实环境中练习交际技能。
2. 邀请专业人士进行讲座,分享实际工作中的交际经验和技巧。
3. 开展跨文化交际比赛,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交际中的语言运用教案教案标题:交际中的语言运用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交际中常用的语言表达方式。
2. 学生能够在真实情境中运用所学语言进行交流和表达。
3. 学生能够提高听说能力,培养语言交际的自信心和流利度。
教学重点:1. 学习常用的交际用语和表达方式。
2. 进行实际情境中的语言交流和表达。
教学准备:1. 教学素材:包括图片、视频、实物等。
2. 教学工具:投影仪、音频设备等。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对交际中的语言运用的兴趣。
2.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需要用到哪些语言表达方式?步骤二:学习交际用语(15分钟)1. 介绍常用的交际用语,如问候、道歉、感谢、邀请等。
2. 分角色扮演的方式进行交际用语的练习,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感受语言交流的重要性。
步骤三:实际情境中的语言交流(20分钟)1.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不同情境,如购物、旅行、餐厅等,引导学生进行语言交流。
2. 学生分组进行情境对话练习,鼓励他们用所学的语言进行真实的交际。
步骤四:语言运用评价(10分钟)1. 设计小组活动,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语言交流,评价对方的语言运用。
2. 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引导学生发现语言运用中的不足和改进的方向。
步骤五:课堂总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的交际用语和语言运用技巧。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的语言进行交际。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多参与英语角、英语俱乐部等语言实践活动,提高语言交际能力。
2.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交际用语,与家人或朋友进行真实的交流。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角色扮演和情境对话中的表现,评价其语言运用的流利度和准确度。
2. 评价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语言交流能力和对他人语言运用的评价能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进行语言交流和表达,培养了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和自信心。
同时,通过评价和反思,帮助学生发现语言运用中的不足,进一步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流利度。
交际中的语言运用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交际中语言运用的重要性,认识到语言不仅是交流的工具,更是影响人际关系和社交效果的关键因素。
2、帮助学生掌握交际中语言运用的基本原则和技巧,如礼貌、准确、清晰、恰当等。
3、通过实践练习,提高学生在不同交际情境中灵活运用语言的能力,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掌握交际中语言运用的基本原则,如礼貌原则、合作原则、得体原则等。
(2)学会根据不同的交际对象、场合和目的,选择合适的语言表达方式。
2、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在实际交际中自觉运用语言原则和技巧,避免语言失误。
(2)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敏感度和批判性思维,能够分析和评价他人的语言运用。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交际中语言运用的相关知识和理论。
2、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分析,让学生直观感受语言运用的效果。
3、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语言运用的经验和体会。
4、模拟演练法:设置交际情境,让学生进行模拟演练,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通过讲述一个因语言不当而引发误会或冲突的故事,引起学生对交际中语言运用的关注。
(2)提问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类似的情况,引导学生思考语言在交际中的重要性。
2、知识讲解(1)介绍交际中语言运用的基本原则礼貌原则:尊重他人,使用礼貌用语,避免冒犯和粗鲁。
合作原则:提供适量、真实、相关和清晰的信息,使交流顺利进行。
得体原则:根据交际对象、场合和目的,选择恰当的语言表达方式。
(2)分析语言运用的技巧称呼的使用:根据对方的身份、年龄、性别等选择合适的称呼。
语气和语调:注意语气的亲切、平和,语调的抑扬顿挫,增强语言的感染力。
用词的选择:准确、恰当、生动地用词,避免模糊、歧义或粗俗的词汇。
修辞手法的运用:恰当地运用比喻、夸张、排比等修辞手法,使语言更富有表现力。
(3)讲解语言失误的常见类型语言歧义:由于词语多义、句子结构不清等导致的理解偏差。
《交际中的语言使用》导学案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练习等不同途径掌握称谓语等交际语言;2、点燃继承中华传统文化的热情,以得体的交际语言营造良好的人际环境。
教学重点:根据交际中使用语言的要求,根据不同的语境条件恰当地表情达意。
教学难点:通过课内探索延伸至课外,积累关于交际中的语言使用的一些知识。
教学方法:合作交流法自主探索法练习法请写一个你所知道的语言不得体的小笑话:一.阅读小故事,想一想,他们的结局为何不同?子都打破了, 撒了一地的豆子, 汤也都泼在泥地上.你只顾满地抓豆子吃, 不小心连红草叶子也送进嘴里, 叶子梗在喉咙里, 苦得你哭笑不得, 还是我出的主意, 叫你用青菜叶子吞下去, 才把红草叶子带下肚里去......”还没等说完, 朱元璋早就听得不耐烦了, 嫌这个孩提时的朋友太不顾体面, 於是大怒道:”推出去斩了! 推出去斩了! ”后来, 这件事让另外一个穷朋友知道了, 心想这个老兄也太莽撞了, 於是, 他心生一计, 信心十足地去见他小时候的朋友, 当今的皇帝.驾扫荡沪州府, 打破罐州城, 汤元帅在逃, 拿住了豆将军, 红孩儿挡关, 多亏了菜将军.”朱元璋一听, 不禁大笑, 他认出了眼前的这个是孩提时的朋友, 心中更为此人巧妙地暗示他们小时候在一起玩耍的事而高兴, 於是让他做了御林军总管, 留在了自己的身边.二.称谓语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称谓”是指。
称谓语既是语言现象,也是社会、文化现象。
在任何语言中,称谓语都担当着重要的社交礼仪作用。
1.亲属称谓2.社交称谓(根据分类完成下面表格)3.敬称谦称中华民族文化传统要求人们在交往中应使用谦称和敬称,应该尽量贬低自己、抬高他人以谦虚、尊敬及客气等。
敬语只能用于称对方,谦词只能用于称呼己方。
“家大”用于当着别人称自己的长辈和年长的平辈的谦称。
“舍小”就是当着别人称呼比自己辈份小或年龄小的家里人的谦称。
凡是称呼别人家中的人,无论辈份大小,男女老少,都冠以“令”字以示尊敬。
交际中的语言运用教案教学设计教案名称:交际中的语言运用教学目标:1.学会在日常交际中准确、流利地使用基础词汇和句型。
2.能够灵活运用交际用语进行表达和沟通。
3.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和自信心。
教学重点:1.学生能够准确运用基础词汇和句型进行日常交际。
2.学生能够灵活运用交际用语进行表达和沟通。
教学难点:1.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的情境交际。
2.学生能够灵活运用交际用语进行表达和沟通。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PPT、教材、黑板、图片等教具。
学生准备:学生提前预习教材内容,准备纸笔。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一张图片,让学生根据图片描述其中的内容。
引导学生用简单的句子进行描述,例如:“我看到一只小狗在草地上跑。
”Step 2:呈现目标语言(10分钟)教师通过PPT或教材呈现本节课的目标语言,包括常用交际用语和基础词汇。
教师同时解释用法和意思,让学生理解。
Step 3:语言运用活动1(15分钟)教师设计一系列情景对话,与学生进行角色扮演练习。
每个情景包括两位学生,一位假设是店员(或服务员),一位假设是顾客(或客人)。
学生需要按照实际情境运用所学的交际用语进行对话。
Step 4:小组合作活动(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种情景,设计一个简短的对话。
每个小组派出两名学生进行表演,其他小组成员进行观察和评价。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评价标准,例如流利度、准确性、表达能力等。
Step 5:语言运用活动2(15分钟)教师设计一些真实情境,例如超市购物、餐厅点餐等,让学生进行交际练习。
学生可以自由搭配交际用语,完成实际情境交际。
Step 6:总结提升(15分钟)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总结和评价。
让学生分享自己在交际中的收获和体会。
教师提供一些相关问题进行引导,例如:“你觉得哪些交际用语最常用?为什么?”、“在实际交际中你有哪些困难?如何解决?”Step 7:作业布置(5分钟)教师布置相应的作业,例如写一篇关于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如何使用交际用语的短文,或者准备一段对话,在下节课进行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