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6课北京的春节课文朗读mp3六年级(下)[音频]下载
- 格式:docx
- 大小:16.51 KB
- 文档页数:3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课北京的春节生字组词1. “腊”字,组词“腊月”呀。
你想想,一到腊月,那可就快过年啦,到处都开始有年味儿了,就像进入了一个欢乐的魔法世界,多有意思!例子:“哎呀,这都腊月啦,得赶紧准备年货咯!”2. “粥”字,可以组“米粥”。
香喷喷的米粥,就像冬日里的暖阳,喝上一口,哇,那温暖简直能流到心底呢!例子:“早上喝一碗米粥,浑身都舒服,对吧?”3. “腻”字,“油腻”呀。
看到油腻的东西,有时候会觉得有点受不了呢,但偶尔吃一点也挺解馋的,哈哈!例子:“这道菜太油腻了,不过偶尔吃一次也还行。
”4. “咽”字,“吞咽”。
就像我们吃饭的时候,大口吞咽食物的那种满足感,是不是很神奇?例子:“他太饿了,食物大口吞咽下去。
”5. “匙”字,“钥匙”。
钥匙可是个重要的小玩意儿,没它可打不开那神秘的大门哟!例子:“哎呀,我的钥匙去哪儿了?”6. “搅”字,“搅拌”。
搅拌鸡蛋、搅拌面糊,感觉自己像个小魔法师在创造美味呢!例子:“快把面糊搅拌均匀了。
”7. “稠”字,“浓稠”。
那浓稠的汤汁,看着就很诱人,就像宝藏一样等着我们去品尝!例子:“这汤太浓稠了,肯定很好喝。
”8. “褐”字,“褐色”。
褐色的土地、褐色的树干,都是大自然的色彩呀!例子:“那片褐色的土地上长着好多小草。
”9. “缸”字,“水缸”。
老家的水缸里总是装满了清凉的水,那可是我们小时候的快乐源泉之一呢!例子:“去水缸里舀点水来。
”10. “脏”字,“肮脏”。
可不能让环境变得肮脏呀,我们要爱护我们的家园!例子:“这里怎么这么肮脏,得赶紧打扫一下。
”我觉得呀,这些生字组词都特别有趣,能让我们更好地理解课文,也能让我们的语文学习变得更有意思呢!。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课文原文目录1.北京的春节 (1)2.腊八粥 (2)3.古诗三首 (4)寒食 (4)迢迢牵牛星 (4)十五夜望月 (5)4.藏戏 (5)5.鲁滨逊漂流记(节选) (6)6.骑鹅旅行记(节选) (9)7.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 (13)8.匆匆 (15)9.那个星期天 (16)10.古诗三首 (17)马诗 (17)石灰吟 (18)竹石 (18)11.十六年前的回忆 (18)12.为人民服务 (21)13.金色的鱼钩 (22)14.文言文二则 (25)学弈 (25)两小儿辩日 (25)15.表里的生物 (26)16.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27)17.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 (29)回忆往事阅读材料 (31)1.老师领进门 (31)2.作文上的红双圈 (32)依依惜别阅读材料 (33)1.给老师的一封信 (33)2.把握自己,把握美好未来 (34)3.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 (34)4.毕业赠言 (35)古诗词诵读 (36)1.采薇(节选) (36)2.春夜喜雨 (36)3.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37)4.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37)5.江上渔者 (38)6.泊船瓜洲 (38)7.游园不值 (38)8.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39)9.浣溪沙 (39)10.清平乐 (40)1.北京的春节照北京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始了。
“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
在腊八这天,家家都熬腊八粥。
粥是用各种米,各种豆,与各种干果熬成的。
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除此之外,这一天还要泡腊八蒜。
把蒜瓣放进醋里,封起来,为过年吃饺子用。
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双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饺子。
在北京,过年时,家家吃饺子。
孩子们准备过年,第一件大事就是买杂拌儿。
这是用花生、胶枣、榛子、栗子等干果与蜜饯掺和成的。
孩子们喜欢吃这些零七八碎儿。
第二件大事是买爆竹,特别是男孩子们。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六课北京的春节课文六年级语文老师在上《北京的春节》这节课前可要求学生查阅有关书籍或上网查找资料,收集古今文人描写春节的文章、诗词、童谣、春联等。
店铺为大家整理了六年级下册语文第六课《北京的春节》课文,供大家参阅学习,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六年级下册语文第六课《北京的春节》课文照北京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始了。
“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
可是,到了严冬,不久便是春天,所以人们并不因为寒冷而减少过年与迎春的热情。
在腊八那天,人家里,寺观里,都熬腊八粥。
这种特制的粥是祭祖祭神的,可是细一想,它倒是农业社会的一种自傲的表现——这种粥是用所有的各种的米,各种的豆,与各种的干果(杏仁、核桃仁、瓜子、荔枝肉、莲子、花生米、葡萄干、菱角米……)熬成的。
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腊八这天还要泡腊八蒜。
把蒜瓣在这天放到高醋里,封起来,为过年吃饺子用的。
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而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双美,使人要多吃几个饺子。
在北京,过年时,家家吃饺子。
从腊八起,铺户中就加紧的上年货,街上加多了货摊子——卖春联的、卖年画的、卖蜜供的、卖水仙花的等等都是只在这一季节才会出现的。
这些赶年的摊子都教儿童们的心跳得特别快一些。
在胡同里,吆喝的声音也比平时更多更复杂起来,其中也有仅在腊月才出现的,象卖宪书的,松枝的、薏仁米的、年糕的等等。
在有皇帝的时候,学童们到腊月十九日就不上学了,放年假一月。
儿童们准备过年,差不多第一件事是买杂拌儿。
这是用各种干果(花生、胶枣、榛子、栗子等)与蜜饯搀合成的,普通的带皮,高级的没有皮——例如:普通的用带皮的榛子,高级的用榛瓤儿。
儿童们喜吃这些零七八碎儿,即使没有饺子吃,也必须买杂拌儿。
他们的第二件大事是买爆竹,特别是男孩子们。
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玩艺儿——风筝、空竹、口琴等——和年画儿。
儿童们忙乱,大人们也紧张。
他们须预备过年吃的使的喝的一切。
他们也必须给儿童赶快做新鞋新衣,好在新年时显出万象更新的气象。
1、北京的春节课文原文照北京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始了。
“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
在腊八这天,家家都熬腊八粥。
粥是用各种米,各种豆,与各种干果熬成的。
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除此之外,这一天还要泡腊八蒜。
把蒜瓣放进醋里,封起来,为过年吃饺子用。
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双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饺子。
在北京,过年时,家家吃饺子。
孩子们准备过年,第一件大事就是买杂拌儿。
这是用花生、胶枣、榛子、栗子等干果与蜜饯掺和成的。
孩子们喜欢吃这些零七八碎儿。
第二件大事是买爆竹,特别是男孩子们。
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各种玩意儿——风筝、空竹、口琴等。
孩子们忙乱,大人们也紧张。
他们必须预备过年吃的、喝的、穿的、用的,好在新年时显出万象更新的气象。
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差不多就是过春节的“彩排”。
天一擦黑,鞭炮响起来,便有了过年的味道。
这一天,是要吃糖的,街上早有好多卖麦芽糖与江米糖的,糖形或为长方块或为瓜形,又甜又黏,小孩子们最喜欢。
过了二十三,大家更忙,春节眨眼就要到了啊。
除夕前必须大扫除一次,名曰扫房。
还要把肉、鸡、鱼、青菜、年糕什么的都预备充足,至少足够吃用一个星期的——按老习惯,店铺多数关五天门,到正月初六才开张。
除夕真热闹。
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
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门外贴上了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了各色的年画。
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
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
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元旦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除夕,街上挤满了人;元旦,铺户都上着板子,门前堆着昨夜燃放的爆竹纸皮,全城都在休息。
男人们午前到亲戚家、朋友家拜年。
女人们在家中接待客人。
城内城外许多寺院举办庙会,小贩们在庙外摆摊,卖茶、食品和各种玩具。
小孩子们特别爱逛庙会,为的是有机会到城外看看野景,可以骑毛驴,还能买到那些新年特有的玩具。
以下是《北京的春节》课后生字组词:
1.蒜:大蒜、蒜苗、蒜头
2.醋:白醋、醋瓶、吃醋
3.饺:饺子、水饺、蒸饺
4.摊:地摊、摊牌、摊位
5.拌:搅拌、凉拌、拌面
6.眨:眨眼、眨一眨
7.宵:元宵、通宵
8.燃:点燃、燃放
9.贩:商贩、贩卖
10.彼:彼此、彼岸
11.贺:祝贺、贺喜
12.轿:轿车、花轿
13.骆:骆驼
14.驼:骆驼、驼峰
15.恰:恰好、恰当
这些生字和组词都是与课文内容紧密相关的,通过学习和掌握这些生字和组词,可以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和语言表达。
同时,这些生字和组词也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掌握它们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也有很大帮助。
六年级下册《北京的春节》笔记《关于六年级下册〈北京的春节〉笔记的那些事儿》六年级下册的《北京的春节》啊,就像一幅长长的民俗画卷在我们眼前徐徐展开。
这篇文章里可藏着好多宝藏知识呢,就等着咱们去挖掘,做笔记的时候那可得用心啦。
咱先说这北京春节的时间跨度,从腊月初旬就开始有动静了,一直热热闹闹地持续到正月十五呢。
这就好比一场超级盛大的马拉松比赛,不过这个比赛不是比谁跑得快,而是比谁过得更有年味儿。
腊月初八,那是个重要的日子,腊八粥就像一个甜蜜的信号弹,一下子就把春节的氛围给点燃了。
这腊八粥里什么米啊,豆啊,各种干果啊,就像一群小伙伴聚在一起开大会,满满当当的,每一口都充满了年的味道。
你要是做笔记,这腊八粥的材料啊,它象征的意义,可得好好记下来,这可是北京春节独特的开场啊。
再说说腊月二十三,小年。
这一天啊,灶王爷要上天汇报工作了。
你看,这多有趣,就像家里有个小小的神仙要去总部述职一样。
人们在这一天会吃糖瓜,这糖瓜啊,又甜又黏,甜得人心里美滋滋的,黏得就像把灶王爷的嘴给黏住了,让他到天上只说好事。
这背后的习俗和传说啊,都是咱们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记笔记的时候可不能落下。
这就像拼图一样,每一块习俗都是一块小拼图,咱们要把它们都收集起来,才能拼出完整的北京春节这幅大拼图。
到了除夕,那可真是热闹非凡啊。
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
这年菜啊,可不是随随便便做的,每一道菜都像是带着家族的记忆和对新年的祝福。
男女老少都穿上新衣,贴春联、贴年画、放鞭炮。
这春联就像春节的门面,红红的纸,黑黑的字,写满了对新年的期待。
贴春联这个习俗啊,就像是给家门戴上了漂亮的红帽子,喜气洋洋的。
这时候你做笔记,就得把除夕这天人们做的这些事儿都写下来,还有这些事儿背后的寓意。
比如为什么要穿新衣呢?那是辞旧迎新啊,就像蛇蜕皮一样,以全新的姿态迎接新的一年。
正月初一就不一样喽,大家都开始拜年啦。
这拜年可不像咱们现在简单地发个信息或者打个电话。
部编新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北京的春节》教案优选份部编新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北京的春节》教案 1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灯火通宵、日夜不绝、截然不同、万不得已、各形各色”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了解老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感受春节的热闹、喜庆气氛,理解节日习俗中的民族文明和传统文化。
3.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详写、略写的好处。
教学重难点1.了解老北京风俗习惯,感受老北京过春节的隆重和热闹,感受传统年文化的独特魅力。
2.品味老舍的语言风格,学习有顺序、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读题导入今天,我们学习《北京的春节》,请一位同学来读一下课文。
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1.自由读通课文,把生字读正确、句子读通顺,同桌间互读检查。
2.请14名学生按自然段轮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画出:作者写了春节中哪些重要日子的活动。
3.交流汇报。
(明确老北京的春节从腊月初旬开始,到正月十九结束)三、细读鉴赏,感受春节1.默读全文,思考课文为我们具体展示了北京春节哪些热闹、浓烈的画面,你最喜欢其中的哪几幅。
2.小组研读。
出示研读提示:①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反复读一读,画出最能表现春节年味的句子,把你的感受写在旁边。
②小组内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交流自己的感受。
③根据小组交流的情况,自己再读相关段落,补充并完善自己的阅读感受。
④说说老北京的春节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四、品读课文,体会过年的气氛1.指导品读“腊八”,播放课件,一边自由朗读描写“腊八”的语段,一边想一想: (1)腊八的时候,人们都做些什么?你们家在这一天会做同样的事吗? (2)从中你感受到了作者怎样的语言风格?(引导学生读“这不是粥,而是。
会”)2.指导品读“除夕”,指名朗读。
(1)抓关键词,“赶,到处,都穿起,贴好”感受除夕的喜庆、热闹。
(2)抓“除非,万不得已,必定”体会春节在人们心目中的位置,感受团圆的氛围。
3.指导品读“正月初一”。
《北京的春节》课文原文《北京的春节》课文原文照北京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始了。
“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
在腊八这天,家家都熬腊八粥(zhōu)。
粥是用各种米,各种豆,与各种干果熬成的。
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除此之外,这一天还要泡腊八蒜。
把蒜瓣放进醋里,封起来,为过年吃饺子用。
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双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饺子。
在北京,过年时,家家吃饺子。
孩子们准备过年,第一件大事就是买杂拌儿。
这是用花生、胶枣、榛子、栗子等干果与蜜饯(jiàn)掺(chān)和成的。
孩子们喜欢吃这些零七八碎儿。
第二件大事是买爆竹,特别是男孩子们。
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各种玩意儿——风筝、空竹、口琴等。
孩子们欢喜,大人们也忙乱。
他们必须预备过年吃的、喝的、穿的、用的,好在新年时显出万象更新的气象。
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差不多就是过春节的“彩排”。
天一擦黑,鞭炮响起来,便有了过年的味道。
这一天,是要吃糖的,街上早有好多卖麦芽糖与江米糖的,糖形或为长方块或为瓜形,又甜又黏(nián),小孩子们最喜欢。
过了二十三,大家更忙。
必须大扫除一次,还要把肉、鸡、鱼、青菜、年糕什么的都预备充足——店铺多数正月初一到初五关门,到正月初六才开张。
除夕真热闹。
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
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门外贴上了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了各色的年画。
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xiāo),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
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
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正月初一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铺户都上着板子,门前堆着昨夜燃放的爆竹纸皮,全城都在休息。
男人们午前到亲戚家、朋友家拜年。
女人们在家中接待客人。
城内城外许多寺院举办庙会,小贩(fàn)们在庙外摆摊卖茶、食品和各种玩具。
小孩子们特别爱逛庙会,为的是有机会到城外看看野景,可以骑毛驴(lǘ),还能买到那些新年特有的玩具。
六年级下语文北京的春节笔记咱六年级下册语文课本里,有一篇讲北京春节的文章,那可真是让我大开眼界!这篇文章就像是一扇神奇的窗户,让我看到了北京春节的热闹和独特。
要说北京的春节,那得从腊月初八就开始有动静啦。
这一天,大家都会熬腊八粥,各种各样的食材往锅里一放,熬出来的粥那叫一个香!什么大米、小米、红枣、栗子,简直就是一场食材的大聚会。
喝上一口,甜甜的、暖暖的,从嘴巴一直舒服到心里。
过了腊八,人们就开始忙活着准备过年的东西了。
这时候,大街小巷都热闹起来,大人们忙着采购年货,小孩子呢,就眼巴巴地盼着能有新衣服穿,有好吃的零食吃。
我记得有一次跟着大人去集市,那场面,人山人海的。
卖对联的摊位前,红彤彤的一片,各种吉祥话写在上面,让人看了心里就欢喜。
还有卖鞭炮的,那噼里啪啦的响声,吓得我捂紧了耳朵,但又忍不住好奇地想去瞧一瞧。
到了腊月二十三,这可是个重要的日子——小年。
传说这一天灶王爷要上天汇报工作,所以人们得给灶王爷供上甜甜的糖瓜,好让他在玉皇大帝面前多说点好话。
我就好奇呀,这灶王爷真能吃到糖瓜吗?不过看着那甜甜的糖瓜,我倒是忍不住先吃了几个,嘿嘿。
接下来的日子,那就是越来越有年味儿啦。
大扫除是必不可少的,全家老小齐上阵,把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说是要把晦气都扫出去。
我当时拿着个小扫帚,跟着大人后面瞎忙活,一会儿扫扫这儿,一会儿擦擦那儿,虽然累得气喘吁吁,但心里特别有成就感。
然后就是重头戏——除夕!这一天,从早上开始就忙得不可开交。
大人们忙着准备年夜饭,杀鸡宰鱼,煎炒烹炸,厨房里飘出的香味儿直往鼻子里钻。
我呢,就跟着贴对联、贴福字,还不小心把胶水弄得到处都是,被大人说了几句,但我心里还是美滋滋的。
到了晚上,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年夜饭。
那桌子上的菜呀,多得都放不下了。
有红烧鱼,寓意着年年有余;有饺子,里面包着硬币,谁吃到就代表着来年有好运。
我眼睛直勾勾地盯着那盘饺子,心里默默祈祷能吃到硬币。
结果还真让我吃到了,把我高兴得差点跳起来!吃完年夜饭,就该守岁啦。
六年级下册语文北京的春节读后感老舍先生写这春节啊,那是写得细致入微。
从腊月初旬就开始说起,什么熬腊八粥、泡腊八蒜,感觉那时候的人们为了过年,早早地就开始忙活起来了。
这就跟现在不一样,现在好多时候,到了过年跟前才匆匆忙忙地准备。
那时候的年味儿,是一点点地被酝酿出来的,就像一坛好酒,时间越长,香味越浓。
我特别喜欢他描写的小年。
什么吃糖瓜儿,祭灶王爷,感觉特别有趣。
想象着灶王爷吃了糖瓜儿,嘴甜得都没法说坏话了,就只能上天言好事。
这虽然带着点迷信的色彩,但也是老祖宗们的一种美好愿望啊。
而且这小小的糖瓜儿,就把年的氛围又烘托得更浓了几分。
到了除夕可就更热闹了。
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
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门外贴上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各色的年画,这红红火火的,看着就喜庆。
而且这一夜,大家都不睡觉,守岁呢。
一家人围坐在一起,磕着瓜子儿,唠着家常,等着新年的到来。
现在的除夕夜,虽然也有守岁的习俗,但是很多时候大家都盯着手机,感觉少了那种面对面的温馨和亲近。
大年初一那一段也特别好玩。
男人们出去拜年,女人们在家接待客人。
小孩子们呢,就忙着收压岁钱。
这压岁钱啊,可是小孩子们过年最盼望的东西。
就像我小时候,一到过年就眼巴巴地等着长辈们给压岁钱,拿到手就想着能买多少好吃的、好玩的。
老舍先生笔下的孩子,肯定也是这样的心思。
元宵节又是一个高潮。
那满街的花灯,就像天上的星星掉落到人间了一样。
各种形状的灯都有,走马灯、宫灯、还有动物形状的灯,人们在灯海里穿梭,猜灯谜,吃元宵。
元宵甜甜的,咬一口糯糯的,就像把新年的甜蜜都吃进嘴里了。
读完这篇文章,我是真的很羡慕老北京那时候的春节。
虽然现在的春节也很热闹,有各种新花样,但是总感觉少了点传统的韵味。
就像现在过年,很多习俗都简化了,或者被大家遗忘了。
我想啊,如果能把老北京春节的那些传统习俗,适当地恢复起来一些,让年味儿更浓一点,那该多好啊。
老舍先生的这篇文章,让我对春节有了更深的认识,也让我对那些传统习俗有了更多的向往。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6课《北京的春节》课文朗读mp3
简介: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6课《北京的春节》课文朗读mp3,女声,音质清晰,感情饱满。
上传者:zcb
下载课件
相关素材:
简介: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中华少年》朗诵mp3,时长5分40秒。
甲从巍峨峻拔的高原走来,我是冰山上的一朵雪莲;乙从碧波环抱的宝岛走来,我是海风中的一只乳燕;丙从苍苍茫茫的草原走来,我是蓝天下翱翔的雏鹰;丁从七沟八梁的黄土坡走来,我是黄河边鲜嫩的山丹丹。
齐啊!神州大地...上传者:835690475 「下载次数:83」
简介: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一场雪》教学实录优质课视频,深圳市泰宁小学张凯荀老师执教,时长40分钟。
上传者:fcyzwlxp 「下载次数:75」
简介: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称赞》教学实录与说课视频,合肥市包河区曙光小学刑莉老师执教,课后有教师说课,时长总计47分钟。
教师基本功扎实,推荐观摩学习。
上传者:fcyzwlxp 「下载次数:35」
简介: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画风》课堂教学实录视频,刘老师执教,时长45分钟。
上传者:fcyzwlxp 「下载次数:23」简介: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寓言两则:揠苗助长》教学实录高清视频,杨敏老师执教,时长44分钟。
上传者:fcyzwlxp 「下载次数:46」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凡卡》课文朗读mp3
简介: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凡卡》课文朗读mp3,男声,音质清晰,感情饱满,时长9分钟。
上传者:zcb 「下载次数:25」简介: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我最好的老师》课文朗读mp3,女声,音质清晰,感情饱满,时长4分钟。
上传者:zcb 「下载次数:25」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课文朗读mp3
简介: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课文朗读mp3,男声,音质清晰,感情饱满,时长6分钟。
上传者:zcb 「下载次数:33」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千年梦圆在今朝》课文朗读mp3
简介: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千年梦圆在今朝》课文朗读mp3,女声,音质清晰,感情饱满,时长8分钟。
上传者:zcb 「下载次数:27」
简介: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跨越百年的美丽》课文朗读mp3,男声,音质清晰,感情饱满,时长5分钟。
上传者:zcb 「下载次数:32」
简介: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汤姆索亚历险记》课文朗读mp3,女声,音质清晰,感情饱满,时长10分钟。
上传者:zcb 「下载次数:19」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21课《鲁滨孙漂流记》课文朗读mp3
简介: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21课《鲁滨孙漂流记》课文朗读mp3,女声,音质清晰,感情饱满,时长6分钟。
上传者:zcb 「下载次数:26」
简介: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凡卡》课文朗读mp3,童声,音质清晰,感情饱满,时长5分钟。
上传者:zcb 「下载次数:26」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一夜的工作》课文朗读mp3
简介: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一夜的工作》课文朗读mp3,男声,音质清晰,感情饱满。
上传者:zcb 「下载次数:23」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为人民服务》课文朗读mp3
简介: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为人民服务》课文朗读mp3,男声,音质清晰,感情饱满。
上传者:zcb 「下载次数:45」简介: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第11课《灯光》课文朗读mp3,女声,音质清晰,感情饱满。
上传者:zcb 「下载次数:22」简介: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十六年前的回忆》课文朗
读mp3,女声,音质清晰,感情饱满。
上传者:zcb 「下载次数:26」简介: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和田的维吾尔族》课文朗读mp3,女声,音质清晰,感情饱满。
上传者:zcb 「下载次数:24」简介: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各具特色的民居》课文朗读mp3,女声,音质清晰,感情饱满。
上传者:zcb 「下载次数:20」简介: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7课《藏戏》课文朗读mp3,女声,音质清晰,感情饱满。
上传者:zcb 「下载次数: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