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学院院系(部门)2015-2016学年下学期校内专家(教师
- 格式:doc
- 大小:179.00 KB
- 文档页数:5
关于举行昆明学院第二届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比赛的通知各教学单位:为提高我校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增强青年教师的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同时为青年教师提供锻炼、展示和学习交流的平台,学校决定举行昆明学院第二届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比赛。
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参赛对象各教学部门35岁以下(含35岁,即1975年12月31日以后出生)的青年教师,要求人人参加。
具体人员详见“昆明学院第二届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比赛初赛人员名单及决赛推荐名额”(附件1)。
二、比赛方式本次比赛分为初赛和决赛两个阶段,初赛和决赛均包含讲课和说课两个部分,比赛时间为40分钟,分3个环节进行:讲课30分钟,说课5分钟,评委提问5分钟。
讲课成绩占70%,说课成绩占30%,讲课和说课具体要求详见附件2和附件3。
三、初赛及决赛的具体安排(一)初赛1、初赛由各教学部门组织安排,并组成本部门初赛评委会,由主管教学的领导担任评委会主任,负责本部门初赛的各项工作。
2、各教学部门在组织初赛前,填写“昆明学院第二届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比赛初赛计划表”(附件4),于3月1日前报教务处教学质量监控科。
3、各教学部门须在3月18日前完成初赛工作,按给定的决赛推荐名额选拔推荐出参加决赛的教师,并将参加决赛的教师名单及决赛教师讲课教案、30分钟讲课稿、5分钟说课稿(各20份)于3月21日前报到教务处教学质量监控科。
(二)决赛决赛由教务处具体负责组织安排,按理工科组和人文社科组分别进行。
决赛的时间和地点另行通知。
四、表彰和奖励:(一)优秀组织奖本次比赛根据各教学部门初赛组织和个人获奖综合情况,评出优秀组织奖5个。
(二)个人奖项1、一等奖:理工科组4名,人文社科组5名2、二等奖:理工科组6名,人文社科组8名3、三等奖:理工科组8名,人文社科组10名4、优秀奖若干名五、决赛评委会成员评委会主任:罗明东评委会副主任:郝旭霞评委会成员由各教学部门主要负责人及教务处相关人员组成。
比赛办公室设在教务处教学质量监控科,联系电话5098131。
昆明学院2019-2020学年下学期课程评价工作方案为深入贯彻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课程“双万”计划,根据国家《教育部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教高〔2019〕8号),有效落实《昆明学院学分制综合改革方案》,充分发挥课程中心的课程评价职能,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围绕课程目标导向、提升教师能力、强化激励机制,以建立完善课程准入、评价、退出机制为抓手,切实增强课程评价环节的科学性、客观性与公正性,促进打造“金课”,杜绝“水课”,让更多课程优起来,更多教师强起来,以课程评价推动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评价目标以“双万”计划为契机和导向,围绕昆明学院学分制综合改革,加强课程标准化建设,建立健全课程和教师的准入、评价、退出机制,通过课程目标清晰化、教学条件标准化、教学过程规范化、课程建设特色化等重要指标的精准对标建设,力争到2023年,使全校各专业核心课程总量的15%达到全国一流水平;开设课程总量的50%达到全国平均水平,30%达到省内先进水平。
三、评价原则(一)独立性原则。
所有课程校级评价以校外专家评价为主导,独立、客观、公正地对课程建设及教师教学情况进行审阅、评价及建议。
(二)客观性原则。
参与评价的课程及教师须提供客观、真实、有效的评价材料,确保提供材料与实际情况相符合。
(三)全面性原则。
校级课程评价以新开课程全覆盖、学科专业全覆盖、课程性质全覆盖、教学形式全覆盖的原则展开;院级课程评价以本单位开设课程全覆盖的原则展开。
(四)示范性原则。
以专业核心课程、通识课程优先评价,优秀获奖课程率先评价为原则。
参与校级评价的课程,须提出在上一轮云南省专业综合评价中级别更高的外校对标课程,课程中心将邀请该对标学校的相关课程专家作为课程评价专家组成员。
参评课程原则上须实行教考分离。
通过评价,形成一批具有示范性、引领性的优质课程和课程优秀教师,并在全校范围内示范推广,从而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实现课程水平全面提升。
现代商贸工业2021年第17期45作者简介:骆霄(1985-),男,云南昆明人,讲师,主要从事教学管理㊁系统分析㊁集成㊁数据分析等研究㊂我国高校校院二级管理的改革和思考骆 霄 张丽娟 汪 杨 罗隽雁 杨 波(昆明学院教务处,云南昆明650214)摘 要:高等院校校院二级管理是现代大学管理进步的一个象征㊂深化高校管理改革,建立更加健全的现代大学管理体系,创建更高水平的学科人才培养结构,是提升我国高等教育实力的必然选择㊂本文通过对现有高校教学管理所存在的问题和国外高校校院二级管理所得出的一些经验,对如何完成我国高校教育二级管理的改革,提出了个人的相应思考和建议㊂关键词:高等院校;校院二级;管理中图分类号:F 27 文献标识码:A d o i :10.19311/j .c n k i .1672-3198.2021.17.021 不同的大学都有自己不同的发展状况㊂当前社会发展迅速,很多大学格局逐步扩大,在办学过程当中垂直的多层次管理,不再适合现有大学学科发展和学校管理㊂学校发展的逐步提升,也使得的原有大学当中学校顶层这一级别管理校内一切事务的模式,不再适用于现有的学校发展㊂教育部于2015年发布的‘关于深入推进教育管办评分离,促进政府职能转变的若干意见“中对就明确说明: 推进管办评分离,构建政府㊁学校㊁社会之间新型关系,是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全面推进依法治教的必然要求㊂ 也有专家指出: 现在高等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说到底是体制㊁机制问题,即制度问题㊂当前,中国高等教育既缺乏经费又缺乏人才,但更缺乏现代大学的观念和制度㊂现代大学制度的理解从对外角度来说,应该是明确政府㊁社会㊁学校之间的各类关系,从大学自身而言,就是要完善高校的结构建设和管理㊂二级学院在实际的工作中承担了学科建设㊁人才培养等重要业务工作,是学校最基本的构成单元,如何实行校院二级管理,是高校综合改革的出口和方向,是深化改革的必然选择,是从基础逐步走向提升的必由之路㊂1 我国高校内部管理现状和分析我国高校现行的校院二级管理层级结构主要有:校㊁院㊁系㊁教研室管理模式㊂部分高校配合高质量研究中心㊁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等院级机构,综合完成学校学术教学和科研活动㊂这样的管理环境下,往往会出现以下一些问题:(1)管理权力集中于学校一级,统一管理后各类资源无法较高效率的进行使用,相应的各类审批集中在某一个口径中,口径内的办事效率有限,学院办学自主权和办学活力无法得到有效的激发㊂(2)二级学院的职能固化,在原有系部被提升至学院以后的系统中,提升后的学院这一级多数只是将自己的名称改变,实施的各类工作内容和职能未发生实质性的改变,从而无法形成提升级别也同时提升办学格局的状态,就只能是形式上的变化㊂(3)二级学院的定位不明确,使得二级学院在实践中不能完善自己和学校之间的行为配合的问题,学院在内部的决定如果较多,人事㊁经费㊁财务和评审都消化在了学院一级,会使得很多系一级或者教研室一级的状态仍然保持原有状态,从而无法突破,反映不够积极㊂反之如果把二级学院的定位给明确固化,则容易造成二级学院的管理松散,只做明确过的相关事务,这样的行为最终会让二级学院难以作为,如何平衡学院的定位,较为困难㊂(4)越多的管理层级,交叉越多,学科专业无法有效融合,多方决策才能产生的博弈管理目标,难以确定管理结果,无法创建优势专业和学科㊂(5)学校权力界定模糊,无法合理使用㊂使得行政和教学之间的权力无法均衡,学院这个办学主体,在管理上也就极大的受到各类不同权力的制约,成为一个有名无实的管理群体㊂(6)学校框架及构建等问题在学校层面无法更有前瞻性和规范性,在进行学校宏观调整的过程中,容易盲目跟风,无法走出独立的学校风格㊂比如设置专业,为了市场现有经济目标,学校都会按热门方向进行一些专业设置的安排,这样的设置无异于主动投身专业 红海 之中,长期难以消化,而未来即将成为主流的 蓝海 专业却无法得到发展㊂(7)监督的不完善㊂使得在院校分级管理时,监督影响到管理中的实际空间有限,也可能使得决策和执行缺失客观和全面的基础,高校中或多或少的官本位主义,使得行政力的制约容易压制教学和学术科研,也就对学校主业产生制约㊂2 针对国外二级管理的一些研究和思路美国大学的管理体系在很多场合都是被津津乐道的话题,原因是它的构成较为成熟,学校-学院-系部,这样的三级体系是美国大学通用的标准模式㊂在学校一级的层面,董事会(B o a r do fd i r e c t o r s)㊁校长(pr e s i d e n t )和评议会(也成教授会,A c a d e m i c S e n a t e 或A c a d e m i c C o u n c i l )构成了统一而又相互制约的结构,校长成了一个大学权力的中心,但是也要被董事会和评议会(教授会)进行制约㊂董事会是各种利益群体的一种投资性构成,对大学的发展做出其需要的决策,聘任校长是为了执行这些决策,这就是所谓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㊂校长和董事会更多的是一种合作状态,为了相对统一的目标进行管理㊂校长的实际状态表现出其相对明显的行政权力,而在学术相关领域,包品牌战略与电子商务现代商贸工业2021年第17期46括学术成员组成,课程的安排和学科专业等内容,就是由学校评议会进行决定,包括职称聘任晋升和学术决策的相关领域有着绝对的权力,这样行政权和学术权的相对分离,使得学校内部团体相互合作㊁相互制约,也就自然形成一种相互监督的格局㊂二级学院架构中也分有学科群的不同系,二级学院也设置了教授会㊁院务会㊁课程委员会等不同利益的综合群体,由这些群体对二级学院的院长进行民主监督㊂二级学院的实际工作承担了大部分学校的工作,所以活性是最强的㊂系是学校的最基层的部门,系主任是由学术权威的高职人员进行担任,系也可以进行教师职称㊁课程安排和学位授予等权力,在管理中分工明确井然有序,师生得以积极而宽松的进行工作学习,原生动力是较强的㊂而在欧洲,大学体系各有不同㊂德国高校作为欧洲大学体系代表之一,是全球传统学术大学典范,原来多数有神学科㊁医学科㊁哲学科和法律科组成,进入20世纪后段,为了促进新学科发展,改革成了现有的多科系形式㊂德国高校的领导机制一般有两种:第一种是校长制;第二种是主席团制㊂主席团制机构构成一般采用高校主席团㊁高校理事会和大学评议会为第一级别,第二级别是不同科系,各科系下有研究所(教研室)㊂这些不同的机构分工比较明确,主席团统筹工作,基本的部门较为丰富,包括财务㊁教学㊁人事等部门,评议会负责学校日程工作的检视,没有决策的权力㊂科系是德国高校的基层机构㊂科系主任负责日常主导日常工作,教授在科系中会把教研室㊁人事财务和相关研究工作担负起来,德国的大学管理模式就形成较为统一的科研环境,教学自由㊁教授治校㊁学术自由㊂作为亚洲大学模范,日本的大学是以学术权力为出发点进行设计结构的,校长仍然为最高的负责人,议员会是最高的决策机构,成员由校长和理事共同组成;经营协议会与教育研究评议会是大学的审议机构,校长选考委员会实行校长选任及解任权力㊂这四大主体使得其学校内部形成了以下三个特点:(1)各部门分工明确㊁权力互相制衡㊂(2)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分离,民主管理㊂(3)制度章程立法保障治理有法可依,与时俱进保障章程适宜当下㊂由于日本的文化和我国较为类似,有很多管理逻辑容易进行转换㊂3 国外高校的管理对我国高校校院二级管理的一些启示3.1 均采用校院分级管理模式几乎所有的国外高校都是采用院校多级管理模式,无论在管理的运行过程,人员调配和学校活力来说,多级管理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㊂虽然不同国家在分级管理上有着相应不同的分类模式,但最终要达到的目的都是需要学校提高效率㊁人才活性增加㊁学术权和相应的行政权有所制约,最终达到相互依托㊁相互制约而相互促进的目的㊂只有先进的管理体系才可能达到先进的校院发展氛围,才可能使得学校这个需要生命力的地方充满生命力㊂3.2 核心需要院系管理学院作为一个学校基层的组织核心㊂需要有相对比较强的执行能力㊂对学校整体的课程设置㊁学科设置㊁教学管理㊁科研管理㊁教师管理和学生管理等工作都具有最直接的执行需要,是执行学校各种决策的基础实体㊂学校的各项实际的执行措施都是由学院院长或者是系部主任进行实际的基层实施,而多数学术相关内容都是由学院完成㊂学院能否充满生命力的发展,最终将直接影响到学校是否有活力㊂3.3 基础需要责权明确高校行使自身权利和义务的进步随着时代发展愈发明显,权责意识的完善,让大学不管分层级别如何,都要对学校内部基本的权利和义务明确下来㊂妥当的权责体系可以使得校院二级管理不容易出现对立的局面㊂在观察国外高校使用的多集团分配权力的方式以后,会发现这样的方法使得权利不再那么高度集中,可以让高校自己的学术权得到充分的施展,也使得行政在整个过程当中自然的配合调控,权力制约型的架构是比较明确和健康的㊂避免行政权进行过度干预的情况,可以保障了民主科学在决策中的基本地位㊂明确了不同的权利和责任,也就明确了行政和学术的分治状态,使得学校管理可以达到平衡和健康㊂不同层级的职责范围行使不同层级的权力,管理监督都可以规范,行使的各项活动都健康有序㊂不同的决策团体㊁不同的委员会在各自的工作范畴之内履行合理的本职职责㊂对学校的监督以及对学校提出的意见可以利于学校和学院之间相互平衡,利于学院和学院之间的平衡,最终可以使得每个人对提出的观点更加客观和具体,也使得学校可以通过这些有效的信息,提供比较合理的资源分配办法㊂客观的信息发布,为学校各项资源合理的使用打下有力的基础㊂这样的架构一方面体现了各类管理人员在管理中的智慧,另一方面又可以使学校和学院之间的运行正常㊁履职正常㊂3.4 学术占核心位置对知识的崇尚,在大学表现得尤为明显,一般情况下以学术为主的大学校长所需要的人物都是由某一学术领域有着较高威望的专业人才中选出㊂一个学校校长是学术为主的人物,那么这个学校的主流意识形态也会以学术作为基本主导㊂这也是国外多数大学在学术发展比较自由㊁有活力的一种基础意识配置㊂学术为主导的行政管理核心也促使学术自由的意识不断进步,两者相辅相成,使得国外的学术核心资源㊁行政核心资源都逐渐配置给了需要的部门,也就是二级学院,这样的权利下移,不断促进学院自我扩展和繁荣㊂减少了过多的上层行政压力和制约,学院自我的学术发展的方向和步伐可以自由掌握㊂多院系相互平衡之下的发展,是学校得以更好发展的方向㊂所以有着学术较强背景的教授和专家进行大学校园的相应内部管理,是现有国外大学成熟的模式㊂这也将是我国大学发展的方向㊂4 针对如何进行我国高校校院二级管理改革的一些思考和建议4.1 科学进行机构设置、构建合理管理体制科学的进行机构设置,建立良好的运行管理体制,是学校高效运转的基础,也是使得校院二级管理能够衔接有效的必然路径㊂在现有主管部门的引导和支持现代商贸工业2021年第17期47下,学校进行了一些相应的整合改革,很多学校把现有职能较为相近相似的部门进行相应的重组㊂这样的好处是把多部门有可能进行职权交叉的岗位,放到了同一个部门之下㊂管理形成一个部门对多项事务进行统筹㊂精简了相应的行政级别和相应的行政机构㊂运行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㊂2019年4月,华中农业大学就进行了力度空前的行政机构改革㊂在改革过程当中,将原有的33个部门减少到了20个㊂把原有资源分散,效率不高,边界不清,协同不够的现象㊂从结构上进行了调整㊂按照一类事物归口一个部门有一套人员负责,进行了六次统一㊂从小部门合并成高效协同的大部门㊂从现有的运行效果来看,该项改革的执行效果是比较理想的㊂4.2 二级学院以学术学科作为支撑进行重组现有高校的特点往往是要以学科作为基础的㊂多数高校都需要有复合型的专业在其中㊂所以如何建立以学科为基础的学院和学校的统筹体系,是摆在各大高校面前重要的问题㊂每个高校只有认真了解自身发展方向㊁学术学科专业背景和相应的自身优势特色㊂从这样的特色学科支持特色学院㊁由特色学院支持特色学校的布局㊂高校必须通过把特色核心学科作为学校基础支撑的受力点,优化学科和专业的结构和布局㊂将学院的位置放到更核心的地方㊂有很多高校是把了学科学院进行相应的匹配㊂学科相近的进行合并,学科和学科相近的专业,安置在同一个的学院当中,减少专业和学院之间匹配跨度大的问题㊂学科和专业明确支持学校的特色,突出以学科为特色的学校发展定位㊂将公共基础性学科及专业和特色行业型学科专业进行进一步拓展,做出优势㊂将公共基础较差的行业特色学科及专业,进行大力度改革㊂在改革完成前,暂停招生或撤销相应老旧退化专业㊂由于不同行业在社会当中也有不同的分工,不同行业的社会认可度高低不同㊂所以在学校当中的不同学科专业,也需要有不同的梯队,给予不同的支持㊂这样就可以从基础的结构上,调整原有同一平台所带来的错综复杂的问题㊂通过学科和专业的重组,二级学院在相应的执行过程当中就有了相同相近学科,这样的改观更容易进行学术的各项交叉汇通,产生核心的学术权,对学术权的相对统一,带给了管理学术权方面的支撑㊂给学校如何统筹相应的资源㊁架构更合理的校内绩效评价机制带来了可能㊂学院通过学术㊁学科和专业的相应独立,才可能拥有和学校相对扁平的一种管理逻辑㊂当学校能把人事㊁财物等权力交由学院自主以后,学校的管理职能重心也就可以下移到二级学院,二级学院对相应的学科建设㊁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也将更加积极㊂原有的集权统一规划模式最终会被打破㊂4.3 目标责任明确㊁均衡配置合理资源学院在哪些方面需要重点建设学院和其相应的学科专业之间的关系是如何界定?通过学院学科和专业的科学配置才能明确以上问题㊂而学校总体发展规划对相应的学校资源的配置,需要向优势的特色专业学科进行倾斜,这样才能对将来可能出现的新学科模块,有充足的准备㊂对不同级别的学科人才培养,建立相应的评价标准和机制,促进学院办学质量提高,为学院办学找到特色㊁提供动力㊂学校各部门通过指标考核对人财物进行实时监测,形成动态的评价指标,为后期均衡配置合理资源提供相应依据㊂4.4 明确校院二级权力清单㊁完善监督体系将学校和各学院之间的人权㊁事权㊁物权进行相应的权力清单的清理,在整个改革体系中是必须要做的事情㊂院校二级管理形势下,学校改革发展㊁宏观全局战略的事项事由学校层面予以把控,并对学院进行指导㊁协调㊁监督和服务㊂而学院对专业建设㊁学科建设㊁人才培养㊁社会服务㊁组织人事㊁财务支配等实际工作进行实践㊂完善监督体系,充分实施民主监督,完善监察职能,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制,严肃各项纪律和问责追究制度,完善责任落实,做好部门审计和干部个人审计㊂4.5 构建合理的评价考核机制学校和学院同时需要对其自身的目标制定相应的考核机制,对不同类别的考核内容进行分类的考核,对基本需要完成的内容进行基础考核㊂这样才能把相应学校和学院之间各自需要达到的工作内容更加明细的表现出来㊂对后期的奖惩有更好的定量定性依据㊂而学术性的相关内容也可以通过相应的考核评价有所促进㊂总而言之,校院二级管理是现代大学制度的一个象征,对我国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是一条必经的道路㊂通过校院二级管理的改革,可以更好地提升高校的内涵发展㊁提升质量㊂国内有很多大学已经进行了校院二级管理相应改革,而这些管理改革的突破和创新,越来越明显的为其带来主动活力和可观的创造力㊂当然,需要校园二级管理的健康发展,就必须要探索一条适合不同学校的对策和改革方案㊂核心的基本点是不变的,其一是需要明确不同的管理层级,设置方式要使机构更加的高效,明确学院所取得的身份,将学校的管理重心移交学院,管理体系框架适应学校总体发展㊂其二是要明确校院二级权力清单,明确学术权和行政权,相互制约㊁相互促进㊁相互监督㊂其三是要构建合理的考评机制,动态的进行各项资源的分配,使整个学校运行可以不断的改进和优化㊂可以预见,在不断探索和发展过程之中,我国校园二级管理必将逐步进入各高校的主流管理体系之中,为现代化大学发展带来生机和动力㊂参考文献[1]李博.高等教育 管办评 分离机制与建构策略研究[D ].哈尔滨:哈尔滨师范大学,2016.[2]陈文联,陈之宸.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民办高校应有的追求[J ].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13,(01):4-7.[3]胡敏强,赵旻,严新平,等.大学章程制定的思考与实践[J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07):8-11.[4]陈巧云.现代大学制度导向下地方大学的章程制定研究[D ].南宁:南宁师范大学,2015.[5]张建军.复合型金融人才的创新实践培养模式改革研究,R e f o r m s o n I n n o v a t i v e P r a c t i c e a n dT r a i n i n g M o d e f o rC o m po u n dF i n a n -c i a l T a l e n t s [J ].唐都学刊,2016,(06):120-124.[6]郭明顺.承前启后,创新发展 在全国高等农业教育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上的工作报告[J ].高等农业教育,2010,(10):3.。
关于举行“昆明学院第二届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比赛”决赛的通知各教学单位:“昆明学院第二届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比赛”决赛定于3月28日开始,决赛由教务处具体负责组织安排,按人文社科组和理工科组分别进行,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决赛评委会成员评委会主任:罗明东评委会副主任:郝旭霞评委会成员由各教学部门主要负责人及教务处相关人员组成二、决赛时间:3月28日—4月1日三、决赛评委分组名单(一)人文社科一组组长:陈嘉成员:林德福沈艳萍詹七一江发强吴跃辉李里柴毅龙工作人员:张永金(二)人文社科二组组长:李晋德成员:博斌殷琪何杰王耀勇王建华林晓星陈兆雄工作人员:杨红(三)理工科一组组长:王韬成员:毛远昆银立新余珊彭永芳郭丽红解永刚姚忠庆工作人员:汪洋(四)理工科二组组长:沈凡成员:孙学强申时凯张志红周明张惠丽何松林张宝元工作人员:任玲四、决赛分组情况及安排表(见附件1—4)比赛办公室设在教务处教学质量监控科,联系电话5098131。
附件:1. 昆明学院第二届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比赛人文社科一组决赛安排表2. 昆明学院第二届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比赛人文社科二组决赛安排表3. 昆明学院第二届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比赛理工科一组决赛安排表4. 昆明学院第二届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比赛理工科二组决赛安排表教务处二○一一年三月二十五日昆明学院第二届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比赛人文社科一组决赛安排表昆明学院第二届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比赛人文社科二组决赛安排表昆明学院第二届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比赛理工科一组决赛安排表昆明学院第二届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比赛理工科二组决赛安排表。
昆明学院教学改革及教学质量工程创新项目建设教学团队任务书团队(项目)名称以三个维度为基础,切实提高师范生专业核心竞争力——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方向优秀课程群建设团队类别课程群建设团队带头人谭晓云带头人所在部门文新系项目承担部门文新系项目建设期限 2010 年 1月至 1013 年12 月(3 年)填报日期 2010年3月昆明学院制填报说明一、本任务书在经评审列为校级项目建设教学团队后填写。
按照《昆明学院教学改革及教学质量工程创新项目建设实施方案》的具体要求和该项目教学团队《申报表》中提出的“团队项目建设目标及建设规划”,由团队带头人组织填写。
二、任务书必须明确建设期内团队建设和项目建设的建设目标、具体任务、计划进度、预期成果和保障措施等,以及在推广应用项目成果等方面将要开展的工作。
不包括立项前已有成果。
三、本任务书一式三份,教学团队、项目承担部门、教务处各一份,学校将以此作为教学团队中期及结题考核的基本依据之一。
四、本任务书以word文档格式填写,A4纸双面打印,表格篇幅可根据填写内容作相应调整。
(本表可上教务处网页“教学建设”栏目下载)一、团队建设及项目建设目标二、团队建设具体任务(列出分年度建设计划,要求有具体量化指标)(一)团队结构的发展优化(梯队建设、专业结构、学历层次等)(二)团队整体水平的提高(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科研能力及科研转化教学等)三、项目建设具体任务(列出分年度建设计划,要求有具体量化指标)(一)项目建设各阶段任务和预期成果(二)项目成果的应用推广(团队的影响辐射能力)四、团队建设及项目建设具体措施及保障条件五、团队分工简表六、经费开支预算七、项目责任人承诺。
2024高校教师年终考核个人总结范本____年是深入学习____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小康社会和____社会建设的关键一年。
在本年度的工作当中,在学校党委领导的正确带领下,认真学习____,对于教学和教育工作有力进一步的认识,自己的潜力和心理素质得到了进一步地提高,专业知识也得到了必须的拓宽,较好的完成了教育教学任务。
一、教学任务。
1、本年主要继续担任科技英语的教学。
第一学期继续承担的是《电子商务》的教学。
这是我第二次带这门课,这次除了认真备好课外,继续不断扩展和电子商务相关的课外知识,争取在讲好课文本身的同时,给学生介绍和电子商务有关的基础知识。
这次比上次讲解更详细,而且讲解章节覆盖更广,取得较好的效果。
第二学期承担的是《计算机科学概论》的教学。
这是我第四次带这门课。
但是为了精益求精,我把课本详细地进行了整理,充分利用网络的资源,在课件上补充了一些图片,丰富了教学的资料,使得教学资料更直观,增加讲授课人工智能这一部分,并且沿承以前的方式,针对大一新生英语基础比较薄弱的特点,每节课布置作业,坚持批改,及时了解学生听课的状况,对问题比较集中的地方重点讲解,比较圆满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但是教学过程中仍然有许多不足之处。
一方面自己的专业知识比较有限,在讲授计算机和电子商务相关知识中不能做到深入和精确,另一方面在教学进度和学生所要求的教学速度上未找到适宜的平衡点。
这些问题是在新学年中我要努力攻克的,期望能在同事和自己的帮忙下使得科技英语的教学更上一个台阶。
2、担任了信管1134班的英语教学工作。
信管1134班是我从大一第二学期接班的,针对这种状况,用心和班主任沟通交流,了解他们以前的成绩,课下也和学生持续交流,了解他们的思想和学习状况,尽快完成我和学生互相的了解与适应。
在这种状况下,系统地完成了从比较基础的《新概念英语》到难度加大的《新视野英语》再到四级强化的教学任务。
结合上次的经验,针对各个学生鼓励教学,及时总结学生成绩状况。
2010—2011上学期形式与政策课实践作业组长:撰稿人:收集人:打印校对人:一:经济开发区德企业发展概况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始建于1992年,2000年2月13日,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开发区。
区位优势、政策优势和环境优势。
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将遵循“以工业为主、吸引外资为主、产品出口为主和致力于发展高新技术”的发展方针和围绕云南省建设“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大省,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国际大通道”的总体思路,开拓创新,将开发区建设成为生物资源开发创新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基地。
经济产值累计实现总收入1797.6亿元,工业总产值1518.5亿元。
尤其是近年来,我区经济增长驶入了快车道,在没有新增一寸开发用地的情况下,工业总产值408.5亿元,同比增长33%;增加值84.2亿元,同比增长26%;实现财政总收入19.56亿元,同比增长51%,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6.1亿元,同比增长35%;出口创汇5.6亿美元,同比增长24%。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万元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了4%,每平方公里实现总收入92.7亿元,位居全国高新区的前列(第二位)、西部高新区首位。
人均创造总收入139万元,创造增加值25.3万元,都高于全国高新区的平均水平。
昆明雪兰牛奶有限责任公司昆明雪兰牛奶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00年1月1日,由昆明市牛奶公司,昆明市一农场奶牛场、食品厂,昆明市二农场两个奶牛场、饲料厂,昆明市三农场两个奶牛场、饲料厂,昆明市红星农场奶牛场,昆明市乳畜研究所,昆明市农垦总公司,云南省种畜场奶牛场及职工持股会共同出资组建而成。
昆明金殿制药有限公司昆明金殿制药有限公司,于1989年由医学科研机构创建,创建时位于拥有百年历史的文化古迹—金殿名胜区旁,故得名“金殿制药”,并于2002年迁入昆明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是一个以研究、开发、生产各类中西药的现化化高新技术企业。
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设计院昆明学院就位于经济开发区德一角;近年来,学院与经济开发区共同发展,并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学生搬迁新校园,有了一个很好的学习环境。
出版物刊名: 昆明学院学报
页码: F0003-F0003页
年卷期: 2019年 第6期
主题词: 工程技术专家;中国施工企业;建筑业协会;职业经理人;科学技术奖励;中国公路学会;
建筑工程学院;一级建造师
摘要:王春华正高级工程师,男,云南永胜人,硕士,中共党员,现为昆明学院建筑工程学院专任教师,是国家注册一级建造师、注册监理工程师、中国施工企业职业经理人、中国公路学会高级会员、云南省建筑业协会建设工程技术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科学技术奖评审专家、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投资项目评审专家、云南省科技厅科技人才专家、云南省科学技术奖励评审专家。
昆明学院2011—2012学年先进班集体、先进个人的名单公示一、校级先进班集体(56个)经济学院(6个)2009级工商管理1班 2010级国际经济与贸易1班2010级国际经济与贸易2班 2010级会计管理1班2010级物流管理班 2011级财务管理3班社会管理学院(3个)2010级劳动与社会保障班 2011级思想政治教育1班2011级人力资源管理2班教师教育学院(3个)2010级初等教育专业文科班 2011级教育学心理健康方向心理健康班2011级学前专科班体育学院(1个)2010级体育教育2班人文学院(4个)2009级汉语言文学2班 2010级汉语言文学2班2011级汉语(新闻)1班 2011级汉语言文学1班外国语学院(2个)2009级英语专业本科4班 2010级英语专业4班音乐学院(1个)2010级音乐学2班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6个)2009级平面设计1班 2009级数字媒体2班 2009级环境艺术设计1班2010级数字媒体2班 2011级装饰艺术设计2班 2011级环境艺术设计2班信息技术学院(2个)2009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班 2010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班自动控制与机械工程学院(5个)2009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1班 2010级电气工程1班2010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班 2011级电气1班2011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3班城乡建设与工程管理学院(5个)2009级建筑学1班 2010级土木工程3班 2010级建筑学1班2011级土木工程1班 2011级建筑学1班农学院(4个)2010级园艺1班 2010级园艺2班2011级园艺1班 2011级绿色食品生产与检验班医学院(4个)2010级护理学1班 2011级助产1班2011级医学检验技术1班 2011级护理2班旅游学院(4个)2009级旅游管理1班 2009级旅游管理3班2010级旅游管理 1班 2010级旅游英语1班数学系(2个)2010级数学与应用数学1班 2011级数学与应用数学2班物理科学与技术系(2个)2010级物理学2班 2010级现代教育技术1班化学科学与技术系(1个)2011级化学工程与工艺1班生命科学与技术系(1个)2010级生物技术班二、校级先进个人1.一等奖学金(247人)经济学院(32人)2009级国际经济与贸易1班:任维燕2009级国际经济与贸易2班:袁梅2009级国际经济与贸易3班:杨花音2009级财务管理1班:胡娟仙2009级财务管理2班:吕晶2009级财务管理3班:王小燕2009级财务管理4班:郭俐媛2009级工商管理1班:孙思梦2009级工商管理2班:杨秀敏2010级国际经济与贸易1班:王继泽2010级国际经济与贸易2班:李婷婷2010级财务管理1班:高瑞笛、杨子玉2010级财务管理2班:王棋瑾、赵爱嘉2010级财务管理3班:顾探2010级财务管理4班:周灵、张丽娟2010级工商管理1班:刘丹2010级工商管理2班:钟文2010级物流管理班:李雁2010级会计1班:余晓爱2010级会计2班:者雄2011级国际经济与贸易1班:刘利君、杨秀林2011级财务管理1班:王香君2011级财务管理2班:雷兴艳2011级财务管理3班:吴霄婕2011级工商管理1班:连维2011级工商管理2班:瞿如一2011级物流管理班:陈兴龙、高海平社会管理学院(11人)2009级思想政治教育1班:刘一平12009级思想政治教育2班:罗银华2010级人力资源管理1班:薛倩倩2010级人力资源管理2班:张雅楠2010级劳动与社会保障1班:玉香叫2010级思想政治教育1班:景玉梦云2010级思想政治教育2班:杨润美2011级人力资源管理1班:马天阔2011级人力资源管理2班:周国虹2011级思想政治教育1班:suo艳2011级思想政治教育2班:周亚梅教师教育学院(15人)2009级教育学语文班: 祖文茶2009级教育学英语班:李海涛2009级教育学数学班:普晓霞2010级初教文科班:兰婷婷2010级学前专科班:李丽娟2010级幼儿音乐班:张芬2010级教育学语文班:李恒英2010级教育学数学班:董莉莎2010级学前本科班:唐丽玲2010级初教数学专科班:李永晟2011级学前专科班:段云彬2011级心理班:潘月琴2011级学前本2班:彭芳2011级学前本1班:纳雨珊2011级幼教音乐班:刘丁蜜体育学院(8人)2009级1班:杨冬慧2009级2班:和茂颖2010级1班:赵倩、王彬焱2010级2班:唐合松2011级1班:徐俊辉、袁汝莉2011级2班:候茜人文学院(19人):2009级汉语言文学1班:李艳2009级汉语言文学2班:文浩2009级汉语言文学3班:王健2009级汉语言文学4班:杜娟2009级历史1班:查方滔2009级历史2班:谢宁2011级汉语言文学专升本班:黄立飞2010级汉语言文学1班:朱绍玲2010级汉语言文学2班:闻丽芳2010级新闻1班:杨韵蒙22010级历史1班:丁娅平2010级2班:寸锡彦2011级汉语言文学1班:王建蓉2012级汉语言文学2班:赵慧思2011级汉语言文学3班:代雯婷2011级新闻2班:王玉清2011级文秘班:张鸿佳2011级历史班:任义轩2011级新闻1班:蒋永宁外国语学院(9人)2009级1班:赵苑荃2009级3班:刘龙霞2009级4班:方蕊2010级1班:高泽梅2010级2班:刘婧苹2010级3班:粟杨2011级1班:蒋宏彧2011级2班:张芮苑2011级4班:曹清音乐学院(5人)2010级音乐学1班:王员燕2010级音乐学2班:申婧2010级音乐教育班:杨玉霜2011级本科1班:殷芳芳2011级本科2班:李抗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17人)2009级数字媒体2班:张丽2009级平面设计2班:黄超2009级平面4班:马飞2009级环艺1班:李泉2009级环艺2班:何冰清、唐静2010级数字媒体2班:马正艳2010级平面2班:张晓婷2010级广告2班:赵斌2010级美术教育班:金凯2010级装饰2班:王丹丹2010级环艺2班:高成翔2011级平面1班:李佳湘2011级环艺2班:张瓅2011级广告班:高锐2011级装饰1班:林晓2011级数媒2班:严洪悯信息技术学院(9人)2009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班: 陶玫32009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班: 宋泽2010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班: 何涛2010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班: 包爱娟2010级计算机应用技术班: 李婷2011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班: 柳莘莘2011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班: 刘世华2011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3班: 陈珊2011级计算机应用技术班: 朱春玲自动控制与机械工程学院(20人)2011级电气3班:曾韦宁2011级通信班:赵晓霞2011级机制1班:朱建峰2011级机制2班:郑艳美2011级机制3班:杞俊良2011级机制4班:谢小雄2011级电气1班:刘海霞2011级电气2班:张玉凡2009级机制3班:朱锋2009级机制5班:张熙苒2009级机制6班:王国娇2009级电气1班:赵华2009级电气2班:方振海2009级电气3班:陆红春2010级机制4班:孙开颜2010级通信班:张斌2010级电气2班:张玲蓉2010级机制1班:周正军、李金柱2010级电气1班:杨晓燕城乡建设与工程管理学院(21人)2009级土木1班:彭馨2009级土木2班:代乐2009级土木3班:李艳玲2009级土木4班:潘虹宇2009级土木5班:罗剑2009级建筑学班:杨雯2010级土木2班:陈达龙2010级土木3班:李泽民2010级土木5班:李婷2010级建装班:邓苗2010级建管班:范太平2010级建筑学班:雷祺2011级土木1班:徐振兴2011级土木2班:何博文2011级土木4班:尹志涛、张天志42011级建筑学1班:任志婷2011级建筑学2班:蒲晓芳2011级水利1班:彭娅楠2011级水利2班:刘福斌2011级建管班:赵永农学院(14人)2010级茶艺1班:杨富香2010级畜牧兽医1班:李向梅2010级植物保护1班:黄亚平2010级绿色食品1班:杨艳萍2010级园艺1班:和丽舒2010级园艺2班:和春梅2010级园艺技术1班:费雪玲2011级茶艺1班:杨倩2011级园艺技术2班:冯吉2011级商品花卉1班:乔沙菊2011级园艺1班:杨婷2011级园艺2班:谢映美2011级畜牧兽医1班:尹忠梅2011级植物保护1班:李秀年医学院(21人)2010级护理1班:杨颖2010级护理2班:张灿2010级护理3班:田锡校2010级助产1班:李梦瑜2010级检验班:徐红2010级药学班:杨丽琼2010级护理学1班:唐兴结2010级护理学2班:欧兴义、唐修芳2011级护理学1班:春宗、张自雨2011级护理学2班:陈艳、符光锦2011级护理学3班:单夏梅2011级护理1班:徐莲2011级护理2班:熊晓帆2011级护理3班:刘秀娥2011级康复班:吴东才2011级检验班:王治新2011级药学1班:何雪娇2011级助产1班:杜倩旅游学院(15人)2009级旅管1班:蒋轩鹏2009级旅管2班:王欢2009级旅管3班:叶德芳2009级旅游英语班:陶飞艳52010级旅游管理2班:许梦婷2010级旅游英语班:马杏2010级烹饪本科班:邱美菊2010级导游班:王玉洁2011级旅管1班:黄先粉2011级旅管2班:沈倩2011级旅管4班:赵洁2011级级烹饪1班:程超2011级级烹饪2班:彭燕康2011级导游班:唐子怡数学系(10人)2009级1班:子文菊2009级2班:余美2009级3班:赵艳梅2009级4班:何志林2010级1班:王继富2010级2班:黄小朴2010级金融1班:杨静贤2011级1班:马慧芳2011级2班:何清2011级金融1班:杨雄物理科学与技术系(8人)2009级物理学1班:邹涛隅2009级物理学2班:高海玲2010级教技班:穆丽2010级物理学1班:朱倩倩2010级物理学2班:罗羽屹2011级教育技术学班:吕媛2011级物理学1班:韩莉萍2011级物理学2班:杨娴化学科学与技术系(6人)2009级药检班:温滢2009级化教班:柳云2010级药检班:陶凌霄2010级化教班:仁丽洁2011级化学工程与工班艺班:马景梅2011级药检班: 杨君如生命科学与技术系(7人)2009级生物科学班:禹志宣2009级生物科学班:郑敏2010级生科1班:杨梅菊2010级生科2班:蔡丽媛2010级生技班:刘小敏62011级生科2班:王宁2.二等奖学金(370人)经济学院(48人)2009级国际经济与贸易1班: 肖洪2009级国际经济与贸易2班: 贺云凤2009级国际经济与贸易3班: 李晓璐2009级财务管理1班: 钏海斌、李见飞2009级财务管理2班:陈金凤、宋思郡2009级财务管理3班: 熊彩艳、陈秋兰2009级财务管理4班: 郭颖月、张珂雯2009级工商管理1班:姜光金、王晓慧2009级工商管理2班:罗亚娟、张小妹2010级国际经济与贸易1班:吴茗、罗琴2010级国际经济与贸易2班:肖玉英、黄河文2010级财务管理1班:常珍、唐志慧2010级财务管理2班:马宇莎、刘佳璇2010级财务管理3班:王茜、张婉君2010级财务管理4班:木兰、杨媛媛2010级工商管理1班:黄婍、李学丽2010级工商管理2班:潘雄慧、周婷婷2010级物流管理:丁静2010级会计1班:杨甜2010级会计2班:邓瑞芳、陈花2011级财务管理1班:李倩、张一心2011级国际经济与贸易1班:吴小娟、普雪莲2011级国际经济与贸易2班:余兴玲、陈丽萍2011级班财务管理2班:资茏淋2011级班财务管理3班:吴沁岭、尹雄兵2011级工商管理1班:胡智强2011级工商管理2班:程凡荣2011级物流管理:矣琼美、马继霞社会管理学院(17人)2009级思想政治教育1班:郭治泽、李霏2009级思想政治教育2班:吕文、李燕红2010级人力资源管理1班:郑燕、杨映梅2010级人力资源管理2班:马丹、李金穗2010级劳动与社会保障1班:卢东2010级思想政治教育1班:李炳超2010级思想政治教育2班:孙霞2011级人力资源管理1班:李梦容、黄建春2011级人力资源管理2班:罗奥、尹慧丽2011级思想政治教育1班:李瑞萍2011级思想政治教育2班:许培培72009级教育学语文班:何婷莉2009级教育学英语班:曹梦秋2009级教育学数学班:杨凤仙2010级初教文科班:喻苑蓉、李外倩2010级学前专科班:李文娟2010级幼儿音乐班:山璐珲2010级教育学语文班:曹俊君2010级教育学数学班:龚向娇2010级学前本科班:李芸、白泽羽2010级初教数学专科班:翟书勤2011级学前专科班:王如雪、茅曦月、张夏莹2011级心理班:董丽霞、董文鹏2011级学前本1班:边江涵、胡梅2011级学前本2班:周月、张倩2011级幼教音乐班:刘珺、马瑞余体育学院(12人)2009级1班:熊娜、李锐2009级2班: 李敏宇、杨双霜2010级1班: 刘应东、付伟娜2010级2班: 段兆东、常树琼2011级1班: 李钰、张雪莉2011级2班: 杨春兰、赵聪人文学院(29人)2009级汉语言文学1班:陆芸2009级汉语2班:杞云博2009级汉语3班:符青青2009级汉语言文学4班:杨燕2009级历史1班:沈雯文2009级历史2班:张楚楚2011级汉语言文学专升本班:鲍苏琳2010级汉语言文学1班:昂丽、杨景丽2010级汉语2班:尹志娟、赵永娟2010级新闻1班:陈晓宁、陈伍玉娟2010级历史1班:翁娇娇2010级3班:吴丽娇2011级汉语言1班:高梦、王丽媛2011级汉语言2班:张安琪、施梦迪2011级汉语言3班:李卓璇、何倩2011级新闻1班:李亚桐、王舒梦2011级新闻2班:段佳琪、管园媛2011级文秘班:杨妹2011级文秘班:马滢2011级历史班:冯建文、陈楠82009级1班:邓源清、胡金勇2009级2班:张茜2009级3班:孙凤舒2009级4班:马鹤楠2010级1班:胡健2011级3班:陈雪晶、朱俊波2010级4班:杨艳、伍蕊2011级1班:彭宣蓉2011级2班:郑夏展2011级3班:潘玲燕2011级4班:邬莎莎音乐学院(8人)2010级本科1班:欧函烨2010级本科2班:兰静2010级音乐教育班:陆莎、董兴琼2011级本科1班:肖丽娇、邓天溪2011级本科2班:马吉娇、李雪灵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25人)2009级数字媒体1班:周小舟2009级数字媒体2班:梁亚楠2009级平面设计1班:刘常诚2009级平面4班:张睿婷、魏楷2009级环艺1班:张伟鹏2009级环艺2班:杨靖汝2010级平面1班:李建忠2010级平面2班:赵飞2010级广告1班:王学辉2010级广告2班:卢开进2010级美术教育班:何后贵、陈彩芬2010级装饰2班:陈玲、罗天丽2010级环艺1班:段兴云2010级环艺2班:杨晓涛2011级平面1班:郑智湧、张楚煜2011级环艺1班:张旭2011级广告班:黎永美2011级数媒1班:陈叶2011级装饰2班:程意、李恋2010级数媒1班:徐葆煜信息技术学院(13人)2009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班: 濮永社2009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班: 平吉陶、毕燕青2010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班: 徐红梅、徐赫、石芝成、赵艾静2010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班: 董梅92010级计算机应用技术班: 沈彦2011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班: 胡学润2011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班: 杨铄2011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3班: 叶萌2011级计算机应用技术班: 李玉珍自动控制与机械工程学院(30人)2009级机制1班:陈江红2009级机制2班:刘超2009级机制3班:周顺荣2009级机制4班:李伋2009级机制5班:江秀杰2009级机制6班:张建明2009级电气1班:冯天华2009级电气2班:杨艳2009级电气3班:王文平2010级机制6班:钱志亮、王肖2010级电气2班:陈翠娥2010级机制1班:尹家祺、陈星竹2010级电气1班:吴迪、赵泽2010级机制6班:段社安2010级电气3班:端英新2010级机制5班:普建梅2011级电气3班:申梦玲、王洪龙2011级通信班:邓玉芝2011级机制1班:王祥武2011级机制2班:朱兴彦2011级机制2班:余凤2011级机制3班:胡先雄、罗霞2011级机制4班:姚海润2011级电气1班:黄桃英2011级电气2班:杨卫霖城乡建设与工程管理学院(31人)2009级土木1班:袁媛2009级土木2班:周凡超2009级土木3班:杨仔荣2009级土木4班:吴正佳2009级土木5班:朱立韬2009级建筑学班:杨贵凡2010级土木1班:张策2010级土木2班:殷志萍2010级土木3班:东鑫2010级土木4班:李兴才2010级土木5班:钱志2010级土木6班:杨俊杰2010级建装班:李艳2010级建管班:段志东2010级建管班:陈凯2010级建筑学班:张薇薇2011级土木1班:李晟、张忠敬2011级土木2班:胡晓飞、陈康2011级土木3班:周勇2011级土木4班:张燕、蔡正刚、杨宏斌2011级建筑学1班:张朋真2011级建筑学2班:林佳伟2011级水利1班;栾立2011级水利2班:胡林鑫、赵红蓉2011级建管班:李紫艳2011级建管班:马艳娇农学院(21人)2010级茶艺1班:陆墨2010级畜牧兽医1班:曾桂明、寸乐山2010级商品花卉1班:马春艳2010级植物保护1班:黄灿雄2010级绿色食品生产与检验1班:杜艳琴、邹婉娟2010级园艺1班:张仕燕2010级园艺2班:张丽丹、徐菊琼2010级园艺技术1班:许文珊2011级园艺技术2班:罗娟2011级绿色食品1班:余松鹤、曹富云2011级园艺1班:段东润2011级牧医2班:张媛媛2011级园艺2班:李自花、韩顺婷2011级商品花卉1班:冯莉娟2011级畜牧兽医1班:谢红梅2011级园艺技术2班:张秀医学院(32人)2010级护理1班:姜丽芳、罗自艳2010级护理2班:薛燕玲、刘娟2010级护理3班:张雪梅2010级助产1班:王克珍、蔡睿2010级检验班:马艳青、贾兴勤2010级药学班:张晓庆、于雪2010级护理学1班:廖玉焕、武承燕2010级护理学2班:郭小艳、孔倩2011级护理学1班:易秀基、董诗冕2011级护理学2班:江艳吉、卢安莎2011级护理学3班:高慧芳、石建琼2011级护理1班:赵思思、张晓云2011级护理2班:董娜2011级护理3班:李翠莲、张媛2011级康复班:普玉婷2011级检验班:陈晓娟、陆俊丽2011级药学1班:龙妤2011级助产1班:陈丽青、李杏梅旅游学院(24人)2009级旅管1班:者超2009级旅管2班:杜金壁2009级旅管3班:姚玉婷、史瑞玲、陈洛凝2009级旅游英语班:宋蕤2010级旅管1班:白梅2010级旅游管理2班:邓秋梅2010级旅游管理2班:赵海清2010级旅游英语班:罗春艳2010级烹饪本科班:和华珍2010级导游班:夏玉2010级烹饪专科班:杨东梅、杨自全2011级旅管1班:普梦丹2011级旅管2班:虞正娅2011级旅管3班:张夕敏2011级旅管4班:徐思思2011级旅管4班:合黎莎2011级烹饪1班:徐恬思2011级烹饪2班:李建然2011级导游班:杨瑞2011级烹饪工艺班:杨华琪、李敏数学系(15人)2009级1班:管义翔2009级2班:胡婷婷2009级3班:曹一2009级4班:杨艳红、朱光福2010级1班:王莉2010级2班:苏园、杨莉2010级金融1班:杨家正2011级1班:邵聪敏、赵翠艳2011级2班:张明、万家兵2011级金融1班:仓福安、张发物理科学与技术系(8人)2009级物理学1班:周凡2009级物理学2班:林文慧2010级教技班:郭吉群2010级物理学1班:刘学2010级物理学2班:王瑞华2011级教育技术学班:朱志平2011级物理学1班:李莹莹2011级物理学2班:胡渐平化学科学与技术系(10人)2009级药检班:杨品珍、陈琴琴2009级化教班:毛秋琼2010级药检班:郑云凤、杨耀晓2010级化教班:段荣婷、毛东行2011级化学工程与工艺班:窦有平2011级药检班:李千千2011级化教班:何艳芳生命科学与技术系(10人)2009级生物科学班:张飞梦、陈丹2010级生科1班:史桂花、陶志彪2010级生科2班:黄婷、刘尚2011级生科1班:杨栖、李霖2011级生科2班:王彪祥2010级生技班:颜晓齐3、三等奖学金(623人)经济学院(82人)2009级国际经济与贸易1班:陈群、刘潇、寸春娥2009级国际经济与贸易2班:赵宇麒、王春玲、朱璐2009级国际经济与贸易3班:张蕾、李宗莉、姚雨2009级财务管理1班:白忠梅、陈欢平、三梅2009级财务管理2班:何沅羲、夏芮、赵梦蕾2009级财务管理3班:濮洁中、方思、刘进苍2009级财务管理4班:王冬梅、赵士义、杨薇2009级工商管理1班:赵燕蓉、孙飞、张宇松2009级工商管理2班:彭秋燕、杨希琳、祁娟2010级国际经济与贸易1班:王凡、李莲珠、杨应超2010级国际经济与贸易2班:刘晓雪、陶锦2010级财务管理1班:李龙、王晓倩、杨惠珠2010级财务管理2班:李学琴、邱仕莲、罗翊萌2010级财务管理3班:赵倩、杨华、李继萍2010级财务管理4班:仲雪娇、和仲慧、刘肖云2010级工商管理1班:孔赛琼、杨绍军、刘薇2010级工商管理2班:郭玉仙、卢江凡、施金彦2010级物流班:杨庆芬、杨振乔、高兆仙2010级会计1班:李岚、玉波叫、李春彦2010级会计2班:陈泽、马瑞萍、夏潇咏2011级国际经济与贸易1班:沈旋、王科菊、许旭斌2011级国际经济与贸易2班:罗晶晶、杨萤淑、张建霞2011级财务管理1班:张婧芳、姜文婷、陆海莲2011级财务管理2班:李林芮、寸恩槐、赵亚丽2011级财务管理3班:邱环、李京、王芹翠2011级工商管理1班:李莉、杨梦娇、吕慧涛2011级工商管理2班:尹艺之、肖爽2011级物流班:李帆、李明会、刘军社会管理学院(28人)2009级思想政治教育1班:邓春燕、和周宇、章沙2009级思想政治教育2班:唐永改、刘祖强、杨鑫银2010级人力资源管理1班:聂佳艳、姬丽娟、严文娟2010级人力资源管理2班:王开发、黄瑛、王丽2010级劳动与社会保障1班:杨梅、谢自强2010级思想政治教育1班:宾岩、农光法2010级思想政治教育2班:杨丽、熊直玛2011级人力资源管理1班:张晓娟、张明秀、马特梅2011级人力资源管理2班:李晓倩、赵晓梅、陈玲2011级思想政治教育1班:张芝燕、杨春霞2011级思想政治教育2班:张哲、张琳教师教育学院(39人)2009级教育学语文班:谢亚娇、丁丽君2009级教育学英语班:陈明雪2009级教育学数学班:施雄2010级初教文科班:姬春艳、金丽花、任彦蓉2010级学前专科班:洪琪、杨文娇、杨金凤2010级幼儿音乐班:杨明莹、刘璐2010级教育学语文班:杨敏、李玲玉、资云春2010级教育学数学班:郑云霞、王云娟、杨健美2010级学前本科班:曹丽、徐家蕊、李太来2010级初教数学专科班:罗珍、王若舒、吴艳芬2011级学前专科班:鲁蕊、杨怀梅、汪月2011级心理班:李映思、吴绍霜、崔倩2011级学前本2班:施依晨、马丹、殷洁2011级学前本1班:宋文华、高世媛、王娟2011级幼教音乐班:黄燕飞、李灵、王清辉体育学院(19人)2009级1班: 孙行、普小三、杨婧2009级2班: 和永慧、尹小艳、胡涛、2010级1班:王香、赵海、木颖聪2010级2班:杨旭、夏梦婕、王婕、杨亚龙2011级1班:黄荣斌、和世辉、邓世麟2011级2班:刀平美、刀鹏瑞、张清华人文学院(48人)2009级汉语言文学1班: 林碧榕、邬维金、符史敏2009级汉语言文学2班:刘娴、苏晓杰、李茜2009级汉语言文学3班:刘玚、方亚波、李亚男2009级汉语言文学4班:王天娇、潘导导、李馥筝2009级历史1班:冯星、卢红艳2009级历史2班:宋红、詹珊珊2010级汉语言文学1班:徐良燕、金冬琴、赵燕雪2010级汉语言文学2班:沈丽丽、何文倩、段颖2010级新闻1班:李雪、马婵、袁韬2010级历史1班:谢青交、马秀梅2010级历史4班:吕静2011级汉语言文学1班:黄春燕、王娇、吴丽蓉2011级汉语言文学2班:陆会琴、李冬梅、李小岛2011级汉语言文学3班:胡瑞、李倩、孙世敏2011级新闻1班:李书佳、王青2011级新闻2班:杨娟、黄煜婷、魏崇祥2011级文秘班:杨冰、王星红2011级历史班:杨镇宇、马艳梦、郭娜2011级汉语言文学专升本班:佘丽昕外国语学院(23人)2009级1班:夏璐茜、俞悦2009级2班:刘惠、方春霞、曹雪梅2009级3班:李娇、郭仁英2009级4班:刘玉枚、聂允义2010级1班:罗亚、邹业玉2010级2班:曹满芯、龚雷2010级3班:杨苏娜2010级4班:李平安、吴治平2011级1班:包雨澄、彭金艳2011级2班:刘江伟、李雪娇2011级3班:高素艳2011级4班:毕红艳、王加意音乐学院(14人)2010级音乐教育班:苏瑾、吴梦2010级本科1班:甲刀、涂丽萍、蓝楠2010级本科2班:张婧秋、卢晓丽、査雨润2011级本科1班:余江兰、陈梦露、许继丹2011级本科2班:刘伟松、董雪婷、高琴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44人)2009级平面设计1班:李龙怡2009级平面设计2班:易元培2009级数字媒体1班:王希琳艺2009级数字媒体2班:李谚2009级平面3班:李慧2009级平面4班:张丽娟2009级环艺1班:王爽、李治蓉2009级环艺2班:胡小玲2010级数字媒体2班:杨红娇2010级平面1班:资岳兵、陈林霞2010级平面2班:代月剑2010级广告1班:侯金兰2010级广告2班:王俊飞、吴启芳2010级美术教育班:朱燕菁、濮丽双、赵阳2010级装饰1班:余春映、张月婷2010级装饰2班:速倩2010级环艺1班:李雪娇、赵梦雪2010级环艺2班:李梦维、黄继芬2011级平面1班:徐馨妮2011级平面2班:徐铭、董丽2011级环艺1班:李旭、陈云2011级环艺2班:王昌勤2011级广告班:刘建忠、郭婷婷、李靖2011级数媒1班:张艳2011级数媒2班:朱荣端、叶楠2011级装饰1班:王廷婷2011级装饰2班:侯文蓉、陈晓旭2010级数媒1班:施海霞2010级数字媒体2班: 谷玲青、李婷婷信息技术学院(23人)2009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班:赵艳、刘兴金、宋莉莉、罗芳薇、李玉婷2009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班:王玉梅、毕海旭、张海燕、宁晓玉2010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班:李兰、李锡、汤静娴2010级计算机应用技术班:段登超2011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班:周丽菊、徐丹、马瑞琪2011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班:岳瑞艳、秦沫2011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3班:李健、扎啊、邱敏2011级计算机应用技术班:肖俭、石翠娟自动控制与机械工程学院(50人)2009级机制1班:罗开奇2009级机制2班:张伟伟2009级机制3班:周本明2009级机制4班:王丽、赵春丽2009级机制5班:蔡虹庆、孔品2009级机制6班:冯海峰、字联君2009级电气1班:武柯言、赵俊超2009级电气2班:张志秀、胡磊2009级电气3班:李会梅、万子豪2010级机制6班:骆健、李金明2010级机制5班:李道刚2010级机制4班;陈胜2010级通信班:李享连、刘丽霞2010级电气2班:木洁蕾、李荣芳2010级机制3班;赵祖雄2010级机制1班:徐长晶2010级机制2班:普朝明2010级机制3班:代继丰2010级电气1班;李超、蒋云芳2010级电气3班:杨刚、张叶军2011级电气3班:代宏鑫、袁宇2011级通信班:孟泽力、山忠勇、黄瑛2011级机制1班:张程、杨鑫2011级机制2班:吴文盛、樊静、自丽香2011级机制3班:王敏、张利东2011级机制4班:李建民、鲁江、罗瑞环2011级电气1班:郭丽华、耿优2011级电气2班:张鹏、蒋正虎城乡建设与工程管理学院(52人)2009级土木1班:毛浩郦、赵志2009级土木2班:廖丽雯、周杨2009级土木3班:李吉腾、林溪2009级土木4班:陈琦澜、付培波2009级土木5班:朱东、李为辉2009级建筑学班:李霜林、阿桂莲2010级土木1班:胡开超、田伟2010级土木2班:饶兴春2010级土木3班:胡峰2010级土木4班:张梦娇、柴都2010级土木6班:王艳梅、鹏飞、绍飞2010级建装班:梁小雪、秦东玲2010级建管班:槐可涛、张东勇、李启能2010级建筑学班:谷怡、王应国2011级土木1班:朱江松、毛俊2011级土木2班:朱程艳、徐帅、刘秭毅2011级土木3班:杨军、王军东、周能冲2011级土木4班:周双、王永鹏2011级建筑学1班:袁欣、雷传杰、杨再磊2011级建筑学2班:李浩、杨燕2011级水利1班:吴树江、王双丽、罗有玉2011级水利2班:尹德磊、李家富、李道欢2011级建管班:王灯权、郭开香、杜超园农学院(36人)2010级茶艺1班:陈忱2010级畜牧兽医1班:杨国军2010级商品花卉1班:李丽珊、洪秀梅、廖依娜2010级植物保护1班:赵金鹏、姑宏旭。
2014届“昆明学院励志奖学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步奖学金”获得者名单公示“昆明学院励志奖学金”获得同学名单(275人):经济学院(34人)李云霞、尹才顺、马艳、段海云、黄翠明、肖玉英、杨子玉、黄韵洁、李龙、杜智、和丽美、杨玉玲、张蕊、吴永涛、张丽娟、杨媛媛、赵润芳、杨正英、马加俊、潘丽梅、张京、陈聪玮、卯升鹏、普丽芸、杨丽、李晓军、董腊相、和勇森、曹林、李映娜、马凌飞、刘帆、高海平、赵娅琼社会管理学院(13人)蔡晓艳、杨成军、罗贵松、陶维、杨丽、夏健美、张芬芬、聂佳艳、薛倩倩、姬丽娟、牙竣峰、张雅楠、杨晓晖教师教育学院(18人)姚江丽、施秋娟、和秋兰、吴贵宽、张倩、汪春桦、李琳、韩善、付敏、罗芹芳、李玉、黎仙、余萍、杨怀梅、段云彬、刘晓雯、张夏莹、陈瑾体育学院(9人)杨义、黄涛、陈洪生、陈琦、何尧章、尹兆东、吴剑、乔天应、董泽彪人文学院(20人)杨秀楠、聂兴龙、孙继媛、张海琼、和明娟、李烨红、吕琼、殷烨、张微微、樊桂梅、杨达普、余学明、邓朋、季兴洪、张飞荣、张玲翠、孟瑞、董见清、闫苑源、杨庭江外国语学院(11人)彭文珍、叶芬、李腊梅、叶倩、李先婷、杨春娥、左筱娟、孟雅、杨杏娟、鲁迎慧、李丽会音乐学院(9人)杨铱铌、尹超才、向晨、李杨冉、汤映喜、谈雪凡、施斯、李和平、余纯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18人)甘文宏、阮丽敏、李昊、彭健、洪子涵、李强、彭德诊、杨晓涛、杨文、熊照平、马正艳、陈玲、余春映、刘才兵、张明国、刘桂芬、郭婷婷、黎永美信息技术学院(9人)徐赫、李昕、陈永强、周肖肖、王润、郭皓、钱玉萍、肖曼飞、蒋瑶自动控制与机械工程学院(20人)丁会彩、徐长晶、冷明松、朱红春、黄沁心、常川云、杨宏坤、王绍洪、雷万林、钱志亮、柏粉花、金兰稳、蒋云芳、吴银、赵泽、陈翠娥、李锡梅、王小娟、赵晓霞、岳林秀城乡建设与工程管理学院(17人)左双虎、张文明、李卓、崔茂然、李紫艳、郭开香、马素琴、陈枫、罗润兵、钱红丽、黄辉、文宏波、李强、马敏、洪品、杨文艺、李先农学院(23人)周江文、熊平东、雷浩、何祖秋、丁丽苹、杨雪纷、娄龙刚、杨桂英、袁正龙、赵隆、苏晓妍、尹忠梅、罗忠宝、张莹、杨雪花、芮楠楠、杨昆、施慧阳、宋朝娇、张云华、夏艳波、武必仁、周正红医学院(32人)吕梦婷、岳晓凤、晏白娥、赵和丽、李红英、韦建益、王学凤、周红艳、王娇艳、姚晶、朱艳芹、方秀丽、陈江平、左莲珍、冯明珍、段胜苍、徐晓船、赵叶雄、杨云巧、徐云、李素珍、曹礼芬、王盈桥、唐静、魏宏、刘强、刘娅丽、李芳、马银娣、胡秋琼、孙兴娥、付艳梅旅游学院(16人)高明珠、腾延丽、陈尚丽、赵海清、尚锁、张琳娟、马杏、王媛梅、谭小燕、杨清、邱美菊、和华珍、邵艳丽、刘佳庆、张建雄、翁明超数学系(9人)柏晓强、张冲平、杨文超、陈丽容、马振东、周家旺、陈朝丽、刘珊珊、李定先物理科学与技术系(5人)黄琼芬、胡成伟、杨晓龙、黄远欢、黄涛化学科学与技术系(6人)毛东行、仝坤、余鹏、王庆丹、赖琛、田思思生命科学与技术系(7人)王丽燕、王鸿飞、张品、梁晶、阳启顺、徐园源、陈忠祥“昆明学院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步奖学金”获得同学名单(366人):经济学院(45人)袁正茂、高恃风、宋源秋、姜艳、秦欧屏、王自珍、苏永珍、周霞、杨永春、李雪、梓金何、孙逍、杨丽梅、何仙梅、杨建霞、罗恩兰、郭雅璐、吉韩、马英、赵爱嘉、杜旭、纪秀、宋季颖、和仲慧、何娇宇、李国鼎、杨琳芳、邵颖、龙娇、赵晋、张红、李学燕、钱顺涛、卢磊、郭姜、尹兴好、赵春花、刘创、杜国芬、马婷、陈自文、杜意梅、刘霞、谢贵娥、陈显娟社会管理学院(17人)李媛媛、宾岩、刘龑、蔡静、叶欣丽、张娉婷、周芳琳、杨庆芳、严文娟、杨映梅、丁灵、郑燕、周成贵、赵山、洪怀礼、郭大华、张春艳教师教育学院(24人)李娟、董莉莎、李建彪、王云娟、杨正聪、杨丽仙、和永杰、万寿松、何燕、杨坤申、陈荟花、焦婧杰、杨婷婷、冯琳、莫柳媛、董常会、杜世菊、刘卓、师瑞敏、岳子月、濮永鸾、谭晓婧、蒋彦嫄、任红莲体育学院(12人)杨文梅、蒋盛松、芮新同、马江鸥、樊兴碧、仲津宁、赵学芳、沈家枢、王正贵、虞伟、唐合松、尚坤人文学院(27人)黄星、殷微、张丽姣、杨瑞林、徐万丽、尹志娟、王树兰、李淑佳、莫定潘、丁娅平、马秀梅、沈丽平、字小雨、赵育花、李红映、和鹏伟、肖灵美、郑兴萍、吴艳菊、苏珊、李萍、丁瑞梅、黄雪梅、王晓仙、黄静、张译、陈丝华外国语学院(14人)蔡仲元、路丽梅、余丽晶、王继瑶、龚雷、和加凤、杨玉萍、熊学东、管尤丽、宋艳林、饶梦云、陶玲艳、李婷、丁梦飞音乐学院(12人)张桢珺、涂丽萍、王员燕、甲刀、金龙、仝海娇、饶卉、张力心、黄娅楠、王世林、郭春元、刘凤美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24人)阮雪梅、李晴、唐蓉、李建忠、李加明、段兴云、李雪娇、黄继芬、贺泽旭、胡瀚月、高原、关明炷、杨红姣、吕莎莎、罗天丽、陆凯、李文艳、马文浩、晏廷德、罗雪、张美琳、权茂泽、张玉文、王柳春信息技术学院(12人)何涛、魏明昌、赵爱春、马靖国、包爱娟、彭伟、赵娜、赵艳琴、钟玉辉、陈彭龙、李永鑫、李艺自动控制与机械工程学院(27人)罗庆锋、陈飞、唐晓平、朱兴礼、邓玉芝、赵祖雄、杨文武、李道刚、兰金勇、段社安、骆健、李金明、白春涛、张丽、杨仕丽、董克东、卢健、李荣芳、木洁蕾、周敏、端英新、陆淑娟、陈翔、闫丽甜、佴桥维、李有芬、陆海姣城乡建设与工程管理学院(23人)尹云霄、李双剑、匡耀龙、缪志杨、李金梅、杜超圆、母云花、张金波、郭静华、王健、杨俊杰、朱思怡、唐云军、赵友林、温琼莲、包广俊、陈达龙、饶兴春、余志勇、朱贵勋、龙普郎、芶朝稳、张梦姣农学院(30人)李玮瑛、黄芬、王燊、李谦、谢亚萍、范丽珠、李芸萍、丁树连、李彩燕、字翠玲、余尚平、杨爱莲、朱云凤、李丽萍、白游梦、张万巧、李朝欢、何纬国、张春艳、张俊梅、杨志、杨亚林、左红丽、皮进芳、刘学景、魏娟、张玉凤、赵寿连、殷芸、陆全在医学院(42人)刘竹青、黄灵琳、王嫚、阳从蓉、袁青晰、李晓龙、章玉珍、张运萍、杨春秀、张进华、王若瑶、黎星、白燕梅、王薇、王春竹、王金凤、姜德梅、张玲燕、李娇娇、刘秀娥、张媛、张泰然、高文丽、阮平、何双燕、杨丽苹、罗梦云、把颜松、刘玲、董发江、何雪娇、乔艳雪、常善霞、包瑞月、唐小丽、梁含荣、许艳萍、段昳琳、淡云霞、董成丽、李杏梅、黄如香旅游学院(21人)苑立佳、高学艳、李立秋、胡玉香、岳景艳、李超、洪洲、范小双、段涛、姜鑫、杨艺娜、刘蓝阑、莫小红、毕雄、王院红、潘忠莲、杨瑞、王家佳、杨华琪、李圣英、李仕连数学系(12人)陈丽、陈雪娇、王继富、程山勇、张桂梅、普建忠、杨莉、常艳莉、袁正豪、范春林、沈红玉、赵胜琴物理科学与技术系(6人)杨赋荣、李文平、施泽民、王庆生、阿应龙、崔晟化学科学与技术系(8人)王兴、王建华、蒋本江、李福、李骏永、马显波、杨建平、杨翠花生命科学与技术系(10人)段磊、朱晓洪、杨东、黄泽勇、茶庆文、和春月、徐蓉、左熊春、李勇、顾思媛。
昆明学院文件昆院教〔2018〕13号昆明学院关于2017-2018学年下学期期中教学检查暨迎评促建第三轮教学检查的通知相关职能部门、各教学院(系):根据本学期教学工作计划及迎评促建工作进程,学校定于5月9、10日两天进行期中教学检查暨迎评促建第三轮教学检查。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检查内容1.各本科专业关于实验、实训、集中实践环节相关管理规定、指导材料、评价标准及依据、执行情况等。
2.2018届学生毕业设计(论文)选题(是否真题真做、是否具有针对性)、论文进展及过程管理等情况。
—1—二、检查方式(一)院(系)交叉检查1.社会管理学院检查化学科学与技术系化学科学与技术系检查农学院农学院检查社会管理学院2.人文学院检查外国语学院外国语学院检查音乐学院音乐学院检查人文学院3.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学院检查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检查经济学院经济学院检查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学院4.信息技术学院检查自动控制与机械工程学院自动控制与机械工程学院检查生命科学与技术系生命科学与技术系检查信息技术学院5.马克思主义学院检查教师教育学院教师教育学院检查马克思主义学院请交叉检查院(系)于5月9、10日两天自行约定检查时间和地点。
(二)学校抽查1.5月9日(星期三)上午9点,检查旅游学院、城乡建设与工程管理学院;下午2点检查体育学院2.5月10日(星期四)上午9点,检查数学系、物理科学—2—与技术系;下午2点检查医学院三、检查要求1.院(系)交叉检查人员组成:各教学单位行政领导、教学秘书、教研室主任(无课)5-8人构成。
2.学校检查组人员组成:相关职能部门工作人员及学校教学督导5-8人构成。
3.请各教学单位严格按照学校要求认真完成检查任务。
检查组每位成员填写《昆明学院专项教学工作检查表》(见附件),各检查单位将检查情况统计汇总连同《昆明学院专项教学工作检查表》于5月14日前交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中心。
附件:昆明学院专项教学工作检查表昆明学院2018年5月3日—3—附件昆明学院专项教学工作检查表(院系检查组用)检查院(系):检查组成员签名:时间:昆明学院校长办公室 2018年5月3日印发—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