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试题试卷专题四酶的研究与应用
- 格式:doc
- 大小:628.00 KB
- 文档页数:11
专题测试卷(四) 酶的研究与应用(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15小题,1~10小题每小题3分,11~15小题每小题5分,共55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加酶洗衣粉中通常加入蛋白酶而不加肽酶,原因是( )A.肽酶制备成本高B.肽酶会影响蛋白酶活性C.衣物上的大分子蛋白质变为多肽后容易脱落D.蛋白酶把蛋白质全水解成可溶性氨基酸答案:C2.在原材料有限的情况下,下列曲线中能正确表示相同时间内果胶酶的用量对果汁产量影响的曲线是( )解析:解答该题过程中,同学们应注意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果胶酶的用量,无关变量(如温度、pH、反应物量、反应时间)是保持恒定的。
在一定的条件下(温度、pH、反应物量、反应时间相同),随着酶浓度的增加,果汁的体积增加;当酶浓度达到某一数值后,即使再增加酶的用量,果汁的体积不再改变。
答案:C3.下列关于纤维素酶的说法,错误的是( )A.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至少包括三种B.葡萄糖苷酶可把纤维素分解成葡萄糖C.纤维素酶可用于去掉植物的细胞壁D.纤维素酶可把纤维素分解成葡萄糖解析: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包括C1酶、C X酶和葡萄糖苷酶;葡萄糖苷酶可把纤维二糖分解成葡萄糖;植物体细胞的细胞壁主要由纤维素和果胶组成,所以纤维素酶可用于去掉植物的细胞壁;纤维素酶可把纤维素分解成葡萄糖。
答案:B4.探究温度对果胶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中,得到如下实验结果。
据此分析不正确的是( )B.为了实验结果的科学性,各组混合处理时间和过滤果汁时间均应相同C.应在50~55 ℃之间设置更细温度梯度进行实验探究果胶酶的最适温度D.该实验结果表明高温能使果胶酶失活,但高温也可能促进果胶分解解析:实验过程中应先将苹果泥和果胶酶分别调节到对应温度后再混合,以保证反应温度为设定的温度;为了实验结果的科学性和控制单一变量,各组混合处理时间和过滤果汁时间均应相同;分析数据,在50 ℃时果汁量最大,所以果胶酶的最适温度应在50 ℃左右,要在45~55 ℃之间设置更细温度梯度进行实验探究果胶酶的最适温度;高温可以使酶失活,由表格数据温度超过70 ℃后果汁量增多可以看出高温也可能促进果胶分解。
专题四酶的研究与应用一、选择题1.酶的固定方法不包括( )。
A.将酶吸附在固体表面上 B.将酶相互连接起来C.将酶包埋在细微网格里D.将酶制成固体酶制剂,如加酶洗衣粉中的酶2.下列关于酶制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酶制剂是包含酶的制品 B.包内酶和包外酶均可用于制成酶制品C.酶制品的生产包括酶的生产、提取、分离纯化和固定化等D.固定化细胞不属于酶制剂3.如果反应物是大分子物质,采用那种方法催化受限制( )。
A.直接使用酶B.使用化学方法结合的酶C.使用固定化细胞D.用物理吸附法固定的酶4. 关于固定化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既能与反应物接触,又能与反应物分离 B.固定在载体上的酶可被反复利用C.可催化一系列反应 D.酶的活性和稳定性受到限制5.下列关于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酶都提取于动植物细胞 B.酶制剂能够重复利用C.果酒和果汁能够用酶制剂澄清 D.酶固定后称为酶制剂6.对配制海藻酸钠溶液的叙述不准确的是( )。
A.加热使海藻酸钠溶化是操作中最重要的一环B.海藻酸钠的浓度涉及固定化细胞的质量C.海藻酸钠的浓度过高,易形成凝胶珠D.海藻酸钠的浓度过低,形成凝胶珠内包埋细胞过少7.目前,日用化工厂大量生产的酶制剂,其中的酶大都来自A.化学合成 B动物体内 C植物体内D微生物体内8.高果糖浆生产需要的酶是A.葡萄糖异构酶 B.蔗糖酶 C.麦芽糖酶 D.果糖酶9.将酵母菌的培养液由富氧状态变为缺氧状态,下面加快的一项是A.CO2的释放 B.丙酮酸的氧化 C.葡萄糖的利用 D.ATP的形成10.下列不是用于包埋法固定化细胞的载体是A.琼脂糖 B.醋酸纤维素 C.聚丙烯酰胺 D.聚乙烯树脂二、非选择题11.在固定化细胞技术中,从操作角度考虑,__________________方法更容易;_________ 方法对酶活性的影响小;如果想将微生物的发酵过程变成连续的酶反应,应选择___________方法;如果反应物是大分子,应选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法。
专题4《酶的研究与应用》单元测试卷(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10题,每题2分;11~18题,每题2.5分;共40分)1.从几千年前到现在,酶制剂就安全地在被使用在工业、美容和口腔护理产品、纺织品、食品(如酸奶酪)以及芝士、啤酒和白酒等的发酵生产过程中。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酶制剂的是()A.蛋白酶B.脂肪酶C.淀粉酶D.麦芽糖酶1.D 解析:目前常用的酶制剂有四大类: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和纤维素酶。
其中,应用最广泛、效果最明显的是碱性蛋白酶和碱性脂肪酶。
碱性蛋白酶能将血渍、奶渍等含有的大分子蛋白质水解成可溶性的氨基酸或小分子的肽,使污渍从衣物上脱落。
脂肪酶、淀粉酶和纤维素酶也能分别将大分子的脂肪、淀粉和纤维素等水解成小分子物质,使洗衣粉具有更强的去污能力。
2.洗衣粉中的酶是一种生物制剂,它能将不溶于水的某些污渍、污垢分解,使之变成可溶物而被去除从而使衣物变得干净整洁。
下列质地的衣物不能用加酶洗衣粉洗涤的是()A.化纤类衣物B.棉麻类衣物C.尼龙类衣物D.毛类衣物2.D 解析:加酶洗衣粉含有的蛋白酶较多,蛋白酶可将蛋白质分解,所以蛋白质纤维织物不能用加酶洗衣粉洗涤。
3.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在植物细胞工程中常常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除去细胞壁。
下列有关果胶酶的说法中,其中正确的一项是()A.果胶酶可以分解细胞壁的主要成分——纤维素B.果胶酶是由半乳糖醛酸聚合而成的一种高分子化合物C.果胶酶不特指某种酶,而是分解果胶的一类酶的总称D.果胶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或RNA3.C 解析:果胶酶并不特指某一种酶,而是分解果胶的一类酶的总称,包括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果胶分解酶和果胶酯酶等。
果胶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其基本单位是氨基酸。
果胶酶作为酶的一种,具有一般酶的特性,即专一性、高效性、受温度与酸碱度的影响。
因此它只能将果胶分解成可溶性的半乳糖醛酸,而不能将纤维素分解为葡萄糖。
专题4测评(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1.在果汁生产中主要应用的酶是( )A.果胶酶、纤维素酶B.脂肪酶、淀粉酶C.淀粉酶、果胶酶D.蛋白酶、纤维素酶,释放出其中的细胞液。
破坏植物细胞首先必需将细胞壁破坏,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
2.酶活性是指酶催化肯定化学反应的实力,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酶活性是由酶本身的结构确定的,也受外界条件影响B.酶活性受温度、pH等因素的影响C.酶活性凹凸与反应物浓度无关D.反应过程中酶活性始终不变,酶的结构受外界条件,如温度、pH等的影响,但与反应物浓度无关,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酶活性会有所降低。
3.探讨认为,用固定化酶技术处理污染物是很有前途的,如将从大肠杆菌中得到的三酯磷酸酶固定到尼龙膜上制成制剂,可用于降解残留在土壤中的有机磷农药,与微生物降解相比,其作用不须要相宜的( )A.温度B.酸碱度C.水分D.养分,须要相宜的温度和pH,同时反应离不开水,但是不须要供应养分。
4.在利用果胶酶生产果汁时,为了提高果汁的出汁率,降低生产成本,下列措施中可行的是( )A.添加果胶酶并充分搅拌B.加大苹果泥的用量C.大幅度提高反应温度D.加大果胶酶的用量,可以使果胶酶充分发挥作用,A项可行。
加大苹果泥的用量虽然能够增加果汁的产量,但是不会提高出汁率,并且会增加生产成本,B项不行行。
果胶酶须要相宜的温度,大幅度提高反应温度会导致果胶酶活性下降甚至失活,C项不行行。
应限制果胶酶的用量,从而节约生产成本,D项不行行。
5.酶在大规模产业化应用中的核心问题是固定化技术,而酶固定化所依据的基本原理在于酶具有( )A.热稳定性B.催化高效性C.催化特异性D.可反复运用性6.下列关于“探究加酶洗衣粉和一般洗衣粉的洗涤效果”试验的叙述,合理的是( )A.先用热水溶解洗衣粉,再将水温调整到最适温度B.试验的视察指标可以是相同洗涤时间内污渍的残留程度C.pH相同时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好于一般洗衣粉D.衣物质地和洗衣粉用量不会影响试验结果,高温会导致加酶洗衣粉中的酶变性失活,A项错误;本试验的目的是探究两种洗衣粉的洗涤效果,所以视察指标可以是相同洗涤时间内污渍的残留程度或达到同样洗涤效果所需时间的长短,B项正确;在相宜的pH下,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高于一般洗衣粉,但pH过高或过低时酶都会变性失活,使两者洗涤效果相像,C项错误;酶具有专一性,加有蛋白酶的洗衣粉不能用于洗涤真丝、羊毛等衣料,适当增加洗衣粉的用量会使洗涤效果增加,D 项错误。
2023-2024学年人教版高中生物单元测试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5小题,每题3分,共计45分)1.下表是某同学探究温度对果胶酶活性影响的实验结果。
该结果不能说明()A. 温度影响果胶酶的活性B. 40℃与60℃时酶的活性相同C. 50℃是该酶的最适温度D. 若温度从10℃升高到40℃,酶的活性将逐渐增强【答案】C【解析】A.据表可知,在不同温度下果汁量不同,所以温度影响果胶酶的活性,故A 正确;B.40℃与60℃时出汁量相同,所以酶的活性相同,故B正确;C.要确定50℃是否是该酶的最适温度,应在40~60℃设置温度梯度,继续实验,故C 错误;D.若温度从10℃升高到40℃,出汁量逐渐增加,所以酶的活性将逐渐增强,故D正确。
故选C。
2.下列有关加酶洗衣粉及其洗涤效果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加酶洗衣粉中的表面活性剂对酶活性有一定的抑制B. 加酶洗衣粉因为添加了酶制剂,所以比普通洗衣粉更易造成环境污染C. 使用加酶洗衣粉时用温水浸泡是因为酶的活性需要适宜的温度D. 加酶洗衣粉能将衣服上的蛋白质、脂肪等水解成可溶于水的小分子物质【答案】B【解析】解:A.加酶洗衣粉中的表面活性剂对酶活性有一定的抑制,A正确;B.加酶洗衣粉中添加了多种酶制剂,这些酶制剂及其分解产物能够被微生物分解,不会污染环境,B错误;C.使用加酶洗衣粉时用温水浸泡是因为酶的活性需要适宜的温度,C正确;D.加酶洗衣粉能将衣服上的蛋白质、脂肪等水解成溶于水的小分子物质,D正确。
故选:B。
3.为了使牛仔裤呈现“穿旧”效果,在工业洗衣机中用酶洗代替传统的浮石擦洗,是目前重要的生产手段(工艺流程见如图)。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纤维素酶在仿旧中的作用机理与其在洗衣粉中去污的机理相似B. 在上述工艺中,为重复使用纤维素酶,可用物理吸附法固定化酶C. 在上述工艺中,通过调节温度、酸碱度、处理时间可控制仿旧颜色的深浅D. 纤维素酶催化葡萄糖残基间磷酸二酯键的水解分解纤维素【答案】D【解析】解:A.纤维素酶作为洗衣粉添加剂去污与在仿旧中的作用机理相同,都是作用于衣物中的纤维素,使纤维素变得蓬松,增强去污或褪色的效果,A正确;B.固定化酶一般不用包埋法,常用化学结合法或物理吸附法,B正确;C.温度、pH会影响酶的活性,酶作用的时间也会影响酶作用效果,因此可以通过调节温度、酸碱度、处理时间来控制仿旧颜色的深浅,C正确;D.连接葡萄糖之间的化学键不是磷酸二酯键,是糖苷键,磷酸二酯键是连接核苷酸的化学键,D错误。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专题 4 《酶的研究与应用》单元测试题(解析版)专题4 《酶的研究与应用》单元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一般不作为果胶酶活性检测指标的是() A.等量的果泥产生等量的果汁所用的时间B.等量的果泥在相同时间内的出汁量C.等量的果泥在相同时间内的澄清度D.等量的果泥在相同时间内产生气泡的数量2.研究认为,用固定化酶技术处理污染物是很有前途的,如从大肠杆菌得到的磷酸三酯酶被固定到尼龙膜上制成制剂,可用于降解土壤中的有机磷农药,与用微生物降解相比,其作用不需要适宜的() A.温度B.pHC.水分D.营养3.下列关于加酶洗衣粉的叙述,正确的是() A.高温易使酶失活,因此冷水洗涤去污效果应该B.包埋法的优点是操作复杂,条件温和,对细胞无毒性C.物理吸附法容易对酶活性产生影响D.包埋法常用的载体有琼脂糖、海藻酸钠、醋酸纤维素、明胶和聚丙烯酰胺等6.加酶洗衣粉的酶不易失活,原因不可能是() A.通过基因工程生产出的特殊酶B.用特殊化学物质将酶包裹,使其与洗涤剂隔离C.加酶洗衣粉的酶是从耐酸、耐碱、耐高温的微生物中获得的D.加酶洗衣粉的酶能耐酸、耐碱、耐高温7.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常用的方法不包括() A.包埋B.化学结合法C.物理结合法D.物理吸附法8.制备好的凝胶珠是否符合应用要求,常用的检测方法有()①挤压法②摔打法③观察法④培养法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9.生物体内的酶很容易降解、失活。
洗衣粉中的酶却能长时间保持活性的原因是()A.生物体内的酶活性受温度影响,洗衣粉中的酶活性不受温度影响B.洗衣粉中的酶外层有特殊的化学物质层层包裹,保持其活性,且酶的稳定性也更强些C.生物体内的酶是蛋白质,洗衣粉中的酶是无机物D.加入的酶种类很多,总有一部分保持活性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的方法包括包埋法、化学结合法和物理吸附法B.固定化酶更适合采用化学结合法和物理吸附法C.由于细胞个体大,而酶分子很小,因此细胞多采用物理吸附法固定D.反应物是大分子物质时应采用固定化酶技术11.下列关于使用固定化酶技术生产高果糖浆的说法,正确的是()A.高果糖浆的生产主要使用果糖异构酶B.在反应柱内的顶端装上分布着许多小孔的筛板,防止异物进入C.将葡萄糖溶液从反应柱的上端注入,果糖从反应柱下端流出D.固定化酶技术复杂,成本较高12.某同学探究温度对加酶洗衣粉洗涤效果的影响,选择10 ℃,20 ℃,30 ℃,40 ℃,50 ℃,60 ℃和70 ℃的温度梯度,在其他条件都一致的情况下,发现40 ℃时的洗涤效果最好,由此得出() A.40 ℃为该酶的最适温度B.40 ℃不是该酶的最适温度C.40 ℃时酶活性最高D.不能确定该酶的最适温度13.酶在大规模产业化应用中的核心问题是固定化技术,而酶固定化所依据的基本原理在于酶具有() A.热稳定性B.催化高效性C.催化特异性D.可反复使用性14.某一有机物加酶后,先置于pH为2的环境中一段时间,然后把pH逐渐由2调到10,则此过程中,底物量的变化为()A.①B.②C.③D.④15.下表为某加酶洗衣粉的产品说明,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①这种洗衣粉较容易清除衣物上的奶渍、蛋清污渍等②温水条件下该碱性蛋白酶的活性最高③该洗衣粉可以洗涤各种污渍④该碱性蛋白酶能够将蛋白质水解成氨基酸或小分子的肽链⑤羊毛、丝质类衣物可以用该洗衣粉洗涤A.①②B.①⑤C.②③D.③⑤16.酶活性是指酶催化一定化学反应的能力,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是由酶本身结构决定的,也受外界条件影响B.酶活性受温度、pH等因素的影响C.酶活性高低与反应物浓度无关D.反应过程中酶活性可能降低17.下列有关生物技术实践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固定化酶技术在多步连续催化反应方面优势明显B.与自然发酵相比,人工接种发酵获得的产品品质更好C.相同pH时,加酶洗衣粉洗涤效果好于普通洗衣粉D.向鸡血细胞中加入冷却的95%的酒精,可以获得无杂质的DNA18.关于酶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酶的分离提纯要依次经过过滤、层析、沉淀、提纯等步骤B.利用枯草杆菌生产的α-淀粉酶可用于降解水体中的某些污染物C.加酶洗衣粉能提高去污能力是因为运用了酶的固定化技术D.尿糖试纸中含有葡萄糖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19.固定化酶技术是近几年新兴发展起来的一项酶应用技术,它很好的解决了酶的重新利用的能力,大大提高了酶的利用率,从而避免了酶的浪费问题。
专题4 酶的研究与应用综合练习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酶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酶都是蛋白质 B.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C.酶是生物催化剂 D.酶的活性受pH值影响2、20世纪80年代科学家发现了一种RnaseP酶,是由20%的蛋白质和80%的RNA 组成,如果将这种酶中的蛋白质除去,并提高Mg2+的浓度,他们发现留下来和RNA 仍具有与这种酶相同的催化活性,这一结果表明:()A.酶的化学本质是RNA B.酶是由RNA和蛋白质组成的C.酶的化学本持是蛋白质 D.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是RNA3、探究温度和pH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需要一系列的温度梯度和一系列的pH梯度 B.要注意应用对照原则C.要注意应用单一变量原则D.在研究温度或pH时,都是温度和pH为变量,其他为常量4、多酶片中含有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具有辅助消化的作用。
其片剂是糖衣片,这样制作的目的是 ( )A.补充体内糖类物质供给 B.防止胃液的消化作用C.经唾液的消化后即可迅速起 D.使其中各种酶缓慢地释放5、下表是某同学关于酶特性研究的实验操作步骤,该实验的假设是()A.酶具有专一性B.酶具有催化功能C.酶具有高效性D.温度会影响酶的活性6、下列关于加酶洗衣粉,使用正确的是()A.向盆中加入温水后加洗衣粉,再加衣物 B.向盆中加入冷水后加洗衣粉,再加衣物C.向盆中加入沸水后加洗衣粉,再加衣物 D.将洗衣粉直接加到衣物上干洗,不能加水7、一透析袋(其膜为半透膜)中装有物质M和分解它的酶,此袋放在盛有蒸馏水的容器中,第二天检查时,在蒸馏水中发现有物质X,根据这一观察,下列哪项是正确的()①酶分解了物质X ②M被分解③X是物质M的组成成分④X能透过透析袋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③④8、如图的实验装置用于研究温度对凝乳酶催化乳汁凝固的影响。
先将酶和乳汁分别放入两支试管,然后将两支试管放入同一水浴(温度用T℃表示)中持续15min,再将酶和乳汁倒入同一试管中混合,保温并记录凝乳所需要的时间。
专题四酶的研究与应用单元检测1.在果胶酶处置果泥时,为了使果胶酶能够充分地催化反映,应采取的方法是()A.加大苹果泥用量 B.加大果胶酶用量C.进一步提高温度 D.用玻璃棒进行搅拌2.多酶片中含有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具有辅助消化的作用。
其片剂是糖衣片,如此制作的目的是A.补充体内糖类物质的供给B.避免胃液的消化C.经唾液消化后即可迅速起作用D.使其中各类酶缓慢的起作用3. 有人测定了A、B、C、D四种植物体内多种酶的活性与温度的关系,结果如下图所示。
依照图中的信息,你以为在25摄氏度条件下,竞争能力最强的生物和对温度适应范围最广的生物别离是()催 C D化100 A B效率50(%)0 5 10 15 20 2530 35 40A B和DB B和C C B和AD A和C4.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酸碱度和温度是通过阻碍酶的活性来阻碍果汁产量的B.酶的数量越多,果汁产量越多C.酶的催化反映时刻能够阻碍果汁的产量D.苹果泥的数量也能够阻碍果汁的产量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尽管实验的变量发生了转变,但通过设置梯度来确信最适值的思想方式是不变的B.植物、霉菌、酵母菌和细菌均能产生果胶酶C.通过测定滤出的苹果汁的体积大小无法来判定果胶酶活性的高低D.人们利用果胶酶、纤维素酶等来解决制作果汁面临的问题6.下列各图中,横轴均表示酶的反映条件,纵轴为酶促反映速度。
能别离正确反映温度和pH与酶促反映速度关系的是( )。
]甲乙丙丁A.甲和乙B.乙和乙C.丙和丁D.甲和丁7.科学家通过技术手腕生产出了能够耐酸、耐碱、忍受表面活性剂和较高温度的酶。
()A.细胞工程B.基因工程C.发酵工程D.酶工程8.下列关于加酶洗衣粉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加酶洗衣粉的成效总比一般洗衣粉的成效好B.加酶洗衣粉成效的好坏受很多因素阻碍C.加酶洗衣粉中目前经常使用的酶制剂有蛋白酶、脂粉酶、淀粉酶和纤维素酶D.加酶洗衣粉相对一般洗衣粉来讲有利于环保9.蛋白酶洗衣粉容易洗去奶渍、血渍,可是不易洗去汗渍,这表现了酶的A.高效性B.专一性C.需适宜的条件D.淀粉酶10.下列验证某种加酶洗衣粉,需要的最适温度实验正确的是… ( )A.取一系列不同温度、其他条件相同的水,加入相同的污物及等量加酶洗衣粉,看哪一个温度中酶的成效最好B.在不同温度的水中,加入不等量洗衣粉,看哪一种成效好C.将加酶洗衣粉加入30℃水中发觉不如加到45℃的水中洗涤成效好,说明45℃为最适温度D.将加酶洗衣粉与一般洗衣粉别离加入37℃的水中洗涤一样的污物,发觉加酶洗衣粉成效好,说明加酶洗衣粉的最适温度为37℃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葡萄糖与固定化葡萄糖异构酶接触,转化成的是果糖B.从固定化酶反应柱下端流出的是果糖C.高果糖浆不会像蔗糖那样诱发肥胖、糖尿病、龋齿和心血管疾病D.酶溶解于葡萄糖溶液后,可从糖浆中回收12.利用固定化细胞的优势是( )A.能催化大分子物质的水解B.可催化一系列化学反映C.与反映物易接近D.有利于酶在细胞外发挥作用13.下列关于酶和细胞的固定叙述不正确的是( )A.酶分子很小,易采纳包埋法B.酶分子很小,易采纳化学结合或物理吸附法固定的酶C.细胞个大,难被吸附或结合D.细胞易采纳包埋法固定14.对配制海藻酸钠溶液的叙述不准确的是( )。
专题4 酶的研究与应用(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下列有关果胶酶的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果胶酶是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速率B.在果汁中加入果胶酶后可使果汁变得澄清C.果胶酶能将乳糖醛酸分解成半乳糖醛酸D.果胶酶能瓦解植物的细胞壁及胞间层解析:果胶酶是分解果胶的一类酶的总称,包括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果胶分解酶和果胶酯酶等,可将果胶分解为半乳糖醛酸,不能作用于乳糖醛酸。
答案:C2在运用固定化酶生产果糖的过程中,葡萄糖溶液从反应柱上端注入,结果从反应柱的下端流出的溶液中就有果糖。
这个现象说明酶具有( )A.专一性B.多样性C.高效性D.温和性解析:在运用固定化酶生产果糖的过程中,反应柱内装有葡萄糖异构酶,当葡萄糖溶液流经反应柱时,葡萄糖异构酶将葡萄糖转化为果糖。
该现象说明酶具有高效性。
答案:C3如果反应物是大分子物质,采用哪种方法会使催化反应受限制?( )A.直接使用酶B.使用化学方法结合的酶C.使用固定化细胞D.使用物理吸附法固定的酶解析:大分子物质不透过细胞膜与细胞内的酶接触,从而使固定化细胞发挥作用受限制。
答案:C4果胶酶能将果胶水解成半乳糖醛酸,那么,与果胶酶从合成到发挥作用有关的细胞器是( )A.线粒体、核糖体、高尔基体、细胞膜B.核糖体、线粒体、内质网、染色体C.线粒体、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D.核糖体、高尔基体、染色体、溶酶体解析:果胶酶能将果胶水解成半乳糖醛酸,而果胶是细胞壁的成分之一,因此,果胶酶是在细胞膜外发挥作用的,属分泌蛋白。
分泌蛋白是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中合成的,经内质网初步加工后,以小泡的形式运输到高尔基体,在高尔基体内进一步加工,再以分泌小泡的形式运输到细胞膜,并与细胞膜融合,从而将分泌蛋白排到细胞外。
线粒体提供能量。
答案:C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探究果胶酶用量实验中,可通过设置梯度来确定果胶酶用量的最适值B.植物、霉菌、酵母菌和细菌均可产生果胶酶C.通过测定滤出的苹果汁的体积无法来判断果胶酶活性的高低D.人们使用果胶酶、纤维素酶等来解决制作果汁面临的问题解析:果胶酶活性越高,出汁量越多,故可通过测定滤出的苹果汁的体积来判断果胶酶活性的高低。
专题四酶的研究与应用课题1 果胶酶在果汁生产中的应用1.同一个体内的各类活细胞所含的酶A.种类有差异,数量相同B.种类有差异,数量不同C.种类无差异,数量相同D.种类无差异,数量不同2.果子酒放久了易产生沉淀,只要加入少量蛋白酶就可使沉淀消失,而加入其他酶则无济于事,这说明A.酶具有专一性B.酶的成分是蛋白质C.酶的活性受环境影响D.该沉淀的是氨基酸3.由下列何种生物生产的果胶酶是食品工业中使用量最大的酶制剂之一A.植物B.霉菌C.酵母菌D.细菌4.下图中,横轴表示酶的反应条件,纵轴表示酶的反应速度,能正确反映温度、pH、时间和底物浓度与酶反应速度关系的是A.甲、乙、丙、丁B.甲、甲、丙、丁C.甲、丁、乙、丙D.甲、甲、乙、丁5.下列能表示酶活性高低的是A.单位时间、单位体积内反应物的总量B.一段时间后,一定体积内消耗的反应物的量C.一段时间后生成物的总量D.单位时间、单位体积内反应物的减少量或产物的增加量6.下列不能产生果胶酶的是A.植物B.霉菌C.酵母菌D.放线菌7.下列不属于果胶酶的是A.多聚半乳糖醛酸酶B.果胶分解酶C.果胶酯酶D.半乳糖醛酸酶8.下列不能影响酶活性的是A.温度B.pH C.酶的抑制剂D.酶的数量9.下列能影响酶的活性,但不会使酶的分子结构遭到破坏的是A.低温B.高温C.过酸D.过碱10.储存水果常常用低温条件下控制空气流动的方法,其目的是A.抑制酶的活性和无氧呼吸B.促进酶的活性和无氧呼吸C.抑制酶的活性和有氧呼吸D.促进酶的活性和有氧呼吸11.下图纵轴为酶反应速度,横轴为底物浓度,其中能正确表示酶量增加1倍时,底物浓度和反应速度关系的是12.活细胞内合成酶的原料是A.脂肪酸B.氨基酸C.核苷酸D.氨基酸和核苷酸13.关于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酶只有在生物体内才能起催化作用B.酶都有消化作用C.调节新陈代谢的物质不一定是酶D.酶都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14.在观察果胶酶对苹果匀浆的作用的实验中,将苹果匀浆放在90℃恒温水中保温4min,其目的是A.杀灭苹果匀浆中的微生物B.果胶酶的最适温度为90℃,酶的活性最高C.使苹果匀浆中的果胶酶变性失活,以排除对实验的干扰D.使果胶分解,从而提高出汁率15.果胶酶常在0——4℃下保存。
专题四酶的研究与应用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0分)1.下列与生物技术实践相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 加酶洗衣粉中的酶制剂的作用都是直接洗去衣服上的污垢B. 制作固定化酵母细胞实验中,需将凝胶珠置于CaCl2溶液中处理适宜的时间C. 制作固定化酶的最佳方法是采用海藻酸钠溶液进行包埋固定D. 固定化酵母细胞时若CaCl2溶液浓度过高,将很难形成凝胶珠2.下列叙述正确是()A. 果胶酶是一种能够分解果胶的酶B. 目前常用的酶制剂中应用最广泛、效果最明显的是碱性蛋白酶和碱性淀粉酶C. 高果糖浆是指果糖含量为30%的糖浆D. 固定化酶更适合采用化学结合法和物理吸附法固定化3.在研究温度和pH对果胶酶活性的影响时是否设置了对照实验()A. 无对照实验B. 有对照,空白对照C. 有对照、相互对照D. 有对照,条件对照4.耐高温植酸酶的相对活性随温度的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测试温度中,固定化与非固定化植酸酶的最适温度分别为60 ℃和45 ℃B. 测试温度范围内,固定化植酸酶的相对酶活性波动低于非固定化植酸酶C. 固定化与非固定化植酸酶相比,相对酶活性在80%以上时的温度范围较宽D. 65 ℃时固定化与非固定化植酸酶的相对酶活性因蛋白质变性而位于最低点5.如图表示利用载体结合法将酶固定在树脂颗粒上并装入玻璃管,从顶部注入复杂的化合物,随物质在树脂颗粒中缓慢滴流发生反应,简单的小分子从玻璃管底部流出,则图中代表酶的结构是A. △B.C.D. ●6.为了研究温度对固定化果胶酶活性的影响,某科研小组在制作苹果汁时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 固定化果胶酶的最适温度一定是55℃B. 在60℃时固定化果胶酶已经完全失活C. 固定化果胶酶可以在40℃时长期保存D. 实验结果表明温度不会直接影响出汁率7.果汁生产中果胶酶能提高出汁率和澄清度。
专题4《酶的研究与应用》测试题一、单选题(共25小题,每小题2.0分,共50分)1.在用果胶酶处理苹果泥时,为了使果胶酶能够充分地催化反应,应采取的措施是()A.加大苹果泥用量B.加大果胶酶用量C.进一步提高温度D.用玻璃棒不时地搅拌反应混合物2.下列关于酶和固定化酵母细胞的研究与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从酶的固定方式看,吸附法比化学结合法对酶活性影响小B.作为消化酶使用时,蛋白酶制剂以口服方式给药C.尿糖试纸含有固定化的葡萄糖酶和过氧化氢酶,不能反复使用D.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的目的是限制酶与反应物接触,控制反应速度3.下列有关固定化技术的叙述错误的是()A.从操作角度来考虑,固定化细胞比固定化酶更容易B.固定化细胞比固定化酶对酶活性的影响更小C.固定化细胞固定的是一种酶D.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的共同优点之一就是可以重复使用4.某物质常温下能分解果肉细胞壁中的果胶,提高果汁产出量,使果汁变得清亮。
下列对该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物质由氨基酸和核苷酸组成B.该物质能分解果肉细胞壁中的纤维素C.该物质在低温条件下会失去活性D.该物质在蛋白酶作用下可能会被降解5.加酶洗衣粉能够除去衣物上的顽固油渍,则它含有()A.脂肪酶B.蛋白酶C.淀粉酶D.氧化酶6.下图中所示的酶固定化技术中属于包埋法的一组是()A. ①①B. ①①①C. ①①D. ①①7.下表为某加酶洗衣粉的产品说明,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①这种洗衣粉较容易清除衣物上的奶渍、蛋清污渍等①温水条件下该碱性蛋白酶的活性最高①该洗衣粉可以洗涤各种污渍①该碱性蛋白酶能够将蛋白质水解成氨基酸或小分子的肽链①羊毛、丝质类衣物可以用该洗衣粉洗涤A. ①①B. ①①C. ①①D. ①①8.下列关于“探究加酶洗衣粉和普通洗衣粉的洗涤效果”的叙述,合理的是()A.先用热水溶解洗衣粉,再将水温调节到最适温度B.实验的观察指标可以是相同洗涤时间内污渍的残留程度C.相同pH 时加酶洗衣粉洗涤效果好于普通洗衣粉D.衣物质地和洗衣粉用量不会影响实验结果9.下列有关实验的分析,错误的是()A.对洋葱根尖解离不充分,会观察到细胞重叠B.制作腐乳时加盐过多,会导致腐乳过硬、影响口味C.利用血细胞计数板进行酵母菌计数时,统计值比实际活菌数多D.固定化酵母细胞时,凝胶珠在CaCl2溶液中浸泡时间过长,会使固定细胞偏少10.下列关于果胶酶的叙述,错误的是()A.高温和低温均能破坏酶的空间结构使果胶酶失去活性B.果胶酶是活细胞产生并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C.适宜的条件有助于保持酶的高活性D.对果胶酶应放在低温下保存11.以下关于果胶酶的叙述正确的是()A.果胶酶包括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果胶分解酶、果胶酯酶等B.果胶酶的化学成分为固醇C.果胶酶的催化作用不受温度影响D.果胶酶可以催化多种物质的分解12.下列有关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A.固定化细胞在多步连续催化反应方面优势明显B.固定化酶的应用中,要控制好pH、温度和溶解氧C.利用固定化酶降解水体中有机磷农药,需提供适宜的营养条件D.利用固定化酵母细胞进行发酵,糖类的作用只是作为反应底物13.有关加酶洗衣粉使用注意事项的叙述正确的是()①蛋白质类织物不能用加酶洗衣粉来洗涤①加酶洗衣粉使用的水温一般在50 ①以下①加酶洗衣粉不宜存放太久,加酶洗衣粉有保质期①碱性蛋白酶洗衣粉会分解人体皮肤表面蛋白质,从而损伤人体皮肤,因此,应避免与这类洗衣粉长时间地接触A. ①①B. ①①①C. ①①①D. ①①①①14.下列质地的衣物不能用加酶洗衣粉洗涤的是()A.化纤类衣服B.棉麻类衣物C.尼龙类衣物D.毛类衣物15.固定化酶技术是近几年新兴发展起来的一项酶应用技术,它很好的解决了酶的重新利用的能力,大大提高了酶的利用率,从而避免了酶的浪费问题。
专题4酶的研究与应用(测)(满分60分,40分钟完成)班级姓名总分一、单选题(30分,每题3分)1.下列有关酶的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添加纤维素酶的洗衣粉可使棉、麻制品的衣物蓬松柔软B.酶对有机溶剂不敏感,但对高温、强酸、强碱非常敏感C.固定化葡萄糖异构酶生产高果糖浆过程,要控制好pH、温度和溶氧量D.固定化酶不可以反复利用,但在固定时可能造成酶的损伤而影响活性【答案】A【解析】棉、麻制品中含大量纤维素,而纤维素酶对纤维素有催化水解作用,A正确。
酶并不是所以有机溶剂都不敏感,B错。
酶催化反应与溶氧量无关,C错。
固定化酶可以反复利用,但在固定时可能造成酶的损伤而影响活性,D正确。
2.下面围绕加酶洗衣粉进行的探究实验中,最合理的是()A.探究加酶洗衣粉的最适使用温度时,设置0 ℃、37 ℃、100 ℃三组自变量B.探究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时,设置不同种类加酶洗衣粉进行相互对照C.探究加酶洗衣粉的最适用量时,要注意控制实验中衣物的污染程度、洗涤时间和洗涤方式等无关变量D.探究不同水质对加酶洗衣粉洗涤效果的影响时,一定要设置蒸馏水这一实验组【答案】C【解析】探究加酶洗衣粉的最适使用温度时,应设置0 ℃、20℃、40℃、60℃、80℃、100 ℃自变量,A 错误。
探究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时,对照组应为普通洗衣粉,B错误。
探究加酶洗衣粉的最适用量时,要注意控制实验中衣物的污染程度、洗涤时间和洗涤方式等无关变量,C正确。
在探究不同水质对加酶洗衣粉洗涤效果的影响实验中,不同种类的水形成相互对照就行,生活中是不会用蒸馏水洗衣服的,D错误。
3.目前,酶已经大规律地应用于各个领域,下列属于酶应用中面临的实际问题的是()A.酶对有机溶剂不敏感,但对高温、强酸、强碱非常敏感B.加酶洗衣粉因为额外添加了酶制剂,比普通洗衣粉更易污染环境C.固定化酶可以反复利用,但在固定时可能会造成酶的损伤而影响活性D.酶的催化功能很强,但需给以适当的营养物质才能较长时间维持其作用【答案】A【解析】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功能的有机物,具有高效性、专一性,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
2023-2024学年人教版高中生物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5小题每题3分共计45分)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在探究果胶酶用量实验中虽然实验的变量发生了变化但通过设置梯度来确定最适值的思想方法是不变的B. 植物、霉菌、酵母菌和细菌均能产生果胶酶C. 通过测定滤出的苹果汁的体积大小无法来判断果胶酶活性的高低D. 人们使用果胶酶、纤维素酶等来解决制作果汁面临的问题【答案】C【解析】解 A.在探究果胶酶的用量的实验中参照研究温度和pH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采用梯度测定法只是将原实验中的pH梯度和温度梯度改成酶的用量梯度而已基本的实验思路不变 A正确B.植物、霉菌、酵母菌和细菌在生活过程中都会发生分解果胶的过程因此它们均能产生果胶酶 B正确C.在使用梯度测定酶的用量及活性时可以通过榨出的果汁的体积大小来判断 C错误D.在制作果汁的过程中由于果胶、纤维素的存在影响榨出的果汁的量及果汁透明度加入两种酶后果汁的榨出量及透明度均有提高 D正确故选 C2.下列关于果胶、果胶酶及果汁提取的叙述错误的是()A. 果胶是由半乳糖醛酸和半乳糖醛酸甲酯组成B. 果汁中加入果胶酶可以升高水果匀浆悬液的黏度有利于过滤不溶物C. 在制作澄清的果汁时加入果胶酶后不宜煮沸否则果胶酶会失去活性D. 用盐酸处理植物根尖可以使植物细胞间的果胶质层松散【答案】B【解析】A、果胶是由半乳糖醛酸和半乳糖醛酸甲酯组成 A正确B、果汁中加入果胶酶可以升高水果匀浆悬液的澄清度 B错误C、在制作澄清的果汁时加入果胶酶后不宜煮沸否则果胶酶会失去活性 C正确D、用盐酸处理植物根尖可以使植物细胞间的果胶质层松散 D正确3.下列关于教材中α﹣淀粉酶的固定化酶柱的叙述错误的是()A. 该固定化酶柱中的介质为二氧化硅B. 该固定化酶柱中的酶通过吸附法固定C. 反应物和酶均可自由通过该固定化酶柱D. 使用完后需用10倍柱体积的蒸馏水洗涤【答案】C【解析】A、α﹣淀粉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酶小容易从包埋的材料漏出一般采用化学结合法和物理吸附法因此可利用吸附法将其固定在石英砂上所以该固定化酶柱中的介质为二氧化硅 A正确B、该固定化酶柱中的酶通过吸附法固定在石英砂上 B正确C、反应物可自由通过反应柱而酶固定在载体中不能通过该固定化酶柱 C错误D、使用完后需用10倍柱体积的蒸馏水洗涤目的是除去未吸附的游离的酶 D正确4.下列有关加酶洗衣粉的叙述正确的是()A. 加酶洗衣粉中通常加入蛋白酶而不加肽酶原因是蛋白酶把蛋白质全水解成可溶性氨基酸B. 为避免相互干扰洗衣粉中只适宜添加一种酶制剂C. 使用加酶洗衣粉可降低生活污水中P元素的含量D. 洗衣粉中酶主要是通过快速分解溶在水里的污渍发挥作用【答案】C【解析】解 A.加酶洗衣粉中通常加入蛋白酶而不加肽酶原因是衣服上的大分子蛋白质变为多肽后容易脱落 A错误B.酶具有专一性不同的酶催化不同的物质水解因此为了去除多种污渍洗衣粉中一般会添加多种酶制剂 B错误C.与普通的洗衣粉相比用加酶洗衣粉可以减少P对河流的污染 C正确D.加酶洗衣粉中的酶主要是通过快速分解衣物上不溶于水的污渍发挥作用 D错误故选 C5.下列有关加酶洗衣粉及其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 探究某加酶洗衣粉适宜的洗涤温度时不必考虑洗涤衣物的大小、质地B. 加酶洗衣粉可永久存放加酶洗衣粉无保质期C. 蛋白质类织物和真丝制品不能用加入蛋白酶的洗衣粉来洗涤D. 清洗有血渍、奶渍的衣服时可选用含有淀粉酶的洗衣粉【答案】C【解析】解 A.影响加酶洗衣粉活性的条件温度、pH和水量影响加酶洗衣粉的效果的因素水温、水量、水质、洗衣粉的用量、衣物的质地、大小、浸泡和洗涤的时间所以探究某加酶洗衣粉适宜的洗涤温度时需要考虑洗涤衣物的大小、质地 A错误B.加酶洗衣粉保存时要注意防潮使用时要注意水温不宜过高以免破坏酶的活性不能永久存放 B错误C.蛋白酶会水解蛋白质因此蛋白质类织物不能用加蛋白酶的洗衣粉来洗涤 C正确D.碱性蛋白酶能将血渍、奶渍等含有的大分子蛋白质水解成可溶性的氨基酸或小分子的肽使污迹从衣物上脱落 D错误故选 C6.为了使牛仔裤呈现“穿旧”效果在工业洗衣机中用酶洗代替传统的浮石擦洗是目前重要的生产手段(工艺流程见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纤维素酶在仿旧中的作用机理与其在洗衣粉中去污的机理相似B. 在上述工艺中为重复使用纤维素酶可用物理吸附法固定化酶C. 在上述工艺中通过调节温度、酸碱度、处理时间可控制仿旧颜色的深浅D. 纤维素酶催化葡萄糖残基间磷酸二酯键的水解分解纤维素【答案】D【解析】解 A.纤维素酶作为洗衣粉添加剂去污与在仿旧中的作用机理相同都是作用于衣物中的纤维素使纤维素变得蓬松增强去污或褪色的效果 A正确B.固定化酶一般不用包埋法常用化学结合法或物理吸附法 B正确C.温度、pH会影响酶的活性酶作用的时间也会影响酶作用效果因此可以通过调节温度、酸碱度、处理时间来控制仿旧颜色的深浅 C正确D.连接葡萄糖之间的化学键不是磷酸二酯键是糖苷键磷酸二酯键是连接核苷酸的化学键 D错误故选 D7.如图表示利用β﹣糖苷酶时使用的一种酶的固定化技术该技术是()A. 交联B. 包埋C. 沉淀D. 载体结合【答案】A【解析】分析题图该图表示交联法固定化酶的方法是利用多功能试剂进行酶与载体之间的交联在酶和多功能试剂之间形成共价键从而得到三维的交联网架结构8.有人为了检验果胶酶的化学本质分别在果胶酶溶液中加入二苯胺试剂和双缩脲试剂进行有关鉴定操作其结果分别应该是()A. 不反应有气泡产生B. 溶液呈蓝色不反应C. 不反应溶液呈紫色D. 溶液呈蓝色有砖红色沉淀生成【答案】C【解析】解果胶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加入二苯胺试剂后不反应加入双缩脲试剂后溶液变为紫色这是蛋白质在碱性条件下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结果.故选 C.9.下列关于果胶酶说法不正确的是()A. 果胶酶可以分解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果胶B. 果胶酶是由半乳糖醛酸聚合而成的一种高分子化合物C. 果胶酶不特指某种酶而是分解果胶的一类酶的总称D. 果胶酶的活性受T、PH、酶活性抑制剂的影响【答案】A【解析】解 A、细胞壁的主要成是果胶和纤维素 A错误B、果胶酶由半乳糖醛酸聚合而成的一种高分子化合物 B正确C 、果胶酶是分解果胶的一类酶总称包括半乳糖醛酸酶、果胶分解酶、果胶酯酶 C正确D、果胶酶的本质是蛋白质活性受T、PH、酶活性抑制剂的影响 D正确.故选 A.10.加酶洗衣粉能够除去衣物上的奶渍和血渍主要是因为它含有()A. 脂肪酶B. 蛋白酶C. 淀粉酶D. 氧化酶【答案】B【解析】解奶渍和血渍的主要有机物成分是蛋白质经蛋白酶作用后水解为氨基酸因此加酶洗衣粉能够除去衣物上的奶渍和血渍主要是因为它含有蛋白酶故选 B11.下列关于普通洗衣粉与加酶洗衣粉的区别说法正确的是()A. 普通含磷洗衣粉会污染环境加酶洗衣粉降低了磷含量对环境污染轻B. 表面活性剂只存在于普通洗衣粉中会产生泡沫可以将油脂分子分散开C. 水软化剂只存在于普通洗衣粉中可以分散污垢D. 加酶洗衣粉是将酶直接添加到洗衣粉中【答案】A【解析】A.普通洗衣粉中含有磷会造成水体污染可能引起微生物和藻类大量繁殖故A正确B、C.普通洗衣粉和加酶洗衣粉两者均含有表面活性剂和水软化剂可以增强洗涤效果故B、C错误D.加酶洗衣粉是含有酶制剂的洗衣粉并非将酶直接添加到洗衣粉中故D错误故选A12.加酶洗衣粉能很好地除去衣物上的奶渍和血渍.这种洗衣粉中的酶应为()A. 麦芽糖酶B. 蛋白酶C. 蔗糖酶D. 脂肪酶【答案】B【解析】解奶渍和血渍的主要有机物成分是蛋白质酶具有专一性故加蛋白酶的洗衣粉能够除去衣物上的奶渍和血渍.故选 B.13.下列关于果胶酶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果胶酶是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速度B. 果胶酶能瓦解植物的细胞壁和胞间层使榨取果汁变得容易C.果胶酶可使果胶分解成可溶性的半乳糖醛酸使浑浊的果汁变澄清D.果胶酶是果胶分解酶的简称【答案】D【解析】A项果胶酶属于催化剂能够改变反应速度 A正确B项果胶是植物细胞壁及胞间层的主要成分之一所以果胶酶能够瓦解植物的细胞壁和胞间层提高出汁率 B正确C项果胶酶是分解果胶的一类酶的总称包括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果胶分解酶和果胶酯酶等可使果胶分解成可溶性的半乳糖醛酸使浑浊的果汁变澄清 C正确 D错误故选D14.探究温度对果胶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中得到如下实验结果据此分析不正确的是()A. 实验过程中应先将苹果泥和果胶酶分别调节到对应温度后再混合B. 为了实验结果的科学性各组混合处理时间均应相同C. 该实验结果表明高温能使果胶酶失活但高温也可能促进果胶分解D. 在50~55℃之间设置更细温度梯度进行实验探究果胶酶的最适温度【答案】D【解析】15.嫩肉粉是以蛋白酶为主要成分的食品添加剂就酶的作用特点而言下列使用方法中最佳的是()A. 炒肉的过程中加入B. 肉炒熟后起锅前加入C. 先用沸水溶解后与肉片混匀炒熟D. 室温下与肉片混匀放置一段时间炒熟【答案】D【解析】解 ABC项在反应之前都经高温处理了所以酶失去活性只有D项先让酶反应后炒熟不影响酶的作用发挥故选 D二、解答题(本大题共计8小题每题10分共计80分)16.(1)该流程图中X处理是__________________16.(2)图中的“酶处理”环节应加入的酶是______________ 该环节在果汁制作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16.(3)若要通过实验的方法研究温度、酶的用量这两个因素对酶处理效果的影响应首先研究的因素是___________ 因为___________若以果汁的出汁量为观测指标在处理时间相同的条件下如何根据实验结果确定果汁制作时酶处理所需的最佳酶用量?___________16.(4)若想要酶处理后酶容易与产物分离且能反复利用可采用______________技术【答案】(1)冷却【解析】解(1)果汁高温灭菌后需经过冷却处理再加入酶防止温度影响酶的活性【答案】(2)果胶酶, 提高水果的出汁率和果汁的澄清度【解析】(2)果汁制作中的“酶处理”环节应加入的酶是果胶酶该环节在果汁制作中的作用是提高水果的出汁率和果汁的澄清度【答案】(3)温度, 温度影响酶的活性在研究酶的用量对酶处理效果的影响时应在适宜的温度即酶具有较高活性的条件下进行, 达到最大果汁出汁量所需的最小酶用量为果汁制作时酶处理所需的最佳酶用量【解析】(3)若要通过实验的方法研究温度、酶的用量这两个因素对酶处理效果的影响应首先研究的因素是温度因为温度影响酶的活性在研究酶的用量对酶处理效果的影响时应在适宜的温度即酶具有较高活性的条件下进行若以果汁的出汁量为观测指标则在处理时间相同的条件下达到最大果汁出汁量所需的最小酶用量为果汁制作时酶处理所需的最佳酶用量【答案】(4)固定化酶【解析】(4)固定化酶技术处理后酶容易与产物分离且能反复利用17.(1)生产黑加仑果汁时加入的果胶酶包括________和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其作用是将果胶分解为________ 从而使浑浊的果汁变得澄清17.(2)为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产品质量需对果胶酶或产生果胶酶的细胞进行固定化处理若针对产生果胶酶的细胞而言应选用________ (“化学结合法”“物理吸附法”或“包埋法”)进行固定化处理不选择其他两组的原因是________17.(3)从黑加仑种子中提取种籽油较为简便的方法是________ 提取种籽油后余下的饼粕还可用于________17.(4)黑加仑种籽油的主要成分是γ-亚麻酸其稳定性极差容易氧化故在贮存时可采用________ 等方法减少其氧化【答案】(1)果胶分解酶、果胶酯酶, 半乳糖醛酸【解析】解(1)果胶酶包括果胶分解酶、果胶酯酶和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其作用是将果胶分解为半乳糖醛酸从而使浑浊的果汁变得澄清【答案】(2)包埋法, 细胞体积较大难以被吸附或结合【解析】(2)为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产品质量需对果胶酶或产生果胶酶的细胞进行固定化处理由于细胞体积较大难以被吸附或结合因此固定化细胞应该采用包埋法【答案】(3)压榨法, 做兽、禽饲料(添加剂)、堆肥(有机肥)【解析】(3)从黑加仑种子中提取种籽油较为简便的方法是压榨法提取种籽油后余下的饼粕还可用于做兽、禽饲料、堆肥【答案】(4)冷藏贮藏容器密封向贮藏容器中充入\ CO_2或\ N_2【解析】(4)黑加仑种籽油的主要成分是γ-亚麻酸其稳定性极差容易氧化故在贮存时可采用冷藏贮藏容器密封向贮藏容器中充入 CO_2或 N_2等方法减少其氧化18.(1)加酶洗衣粉A中添加的酶是________ 加酶洗衣粉B中添加的酶是________ 加酶洗衣粉C中添加的酶是________18.(2)表中不宜用于洗涤蚕丝织物的洗衣粉有________________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3)相对于无酶洗衣粉加酶洗衣粉去渍效果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4)关于酶的应用除上面提到的加酶洗衣粉外固定化酶也在生产实践中得到应用如固定化葡萄糖异构酶已经用于高果糖浆生产固定化酶技术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固定化酶在生产实践中应用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1点即可)【答案】(1)蛋白酶, 脂肪酶, 蛋白酶脂肪酶【解析】解(1)由表可知加酶洗衣粉A对血渍的去渍效果好加酶洗衣粉B对油渍的去渍效果好因此加酶洗衣粉A中添加的酶是蛋白酶加酶洗衣粉B中添加的酶是脂肪酶加酶洗衣粉C去除血渍和油渍效果都较好添加的酶是蛋白酶和脂肪酶【答案】(2)加酶洗衣粉A和C, 洗衣粉中的蛋白酶可能会分解蚕丝织物中的蛋白质而损伤衣物【解析】(2)表中不宜用于洗涤蚕丝织物的洗衣粉有加酶洗衣粉A和C 原因是蚕丝织物中含有蛋白质洗衣粉中的蛋白酶可能会分解蚕丝织物中的蛋白质而损伤衣物【答案】(3)酶可以将污渍中的大分子物质分解为小分子物质使污渍易从衣物上脱落【解析】(3)相对于无酶洗衣粉加酶洗衣粉去渍效果好的原因是酶催化具有高效性酶可以将污渍中的大分子物质分解为小分子物质使污渍易从衣物上脱落【答案】(4)利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将酶固定在一定空间内的技术, 固定化酶能够反复利用从而能降低生产成本【解析】(4)固定化酶技术是指用物理或化学手段将游离酶封锁住固体材料或限制在一定区域内进行活跃的、特有的催化作用并可回收长时间使用的一种技术即固定化酶技术是指利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将酶固定在一定空间内的技术固定化酶在生产实践中应用的优点是固定化酶能够反复利用从而能降低生产成本19.(1)过程①和过程②所用微生物在代谢类型上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2)和酿制葡萄酒一样在苹果酒的自然发酵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___________上的野生酵母菌①中实验操作中一般将温度控制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3)在果酒的制作过程中虽然加入的鲜苹果汁没有经过灭菌处理但在制成的果酒中基本检测不出酵母菌以外的杂菌请推测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4)为了提高苹果出汁率在压榨前可加入一定浓度的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处理原材料当观察到发酵罐内的果汁中基本上不再产生________时说明果酒发酵基本完成19.(5)当缺少________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反应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前者是兼性厌氧型后者是需氧型【解析】解(1)过程①中所用微生物是酵母菌代谢类型为兼性厌氧菌过程②中用到的微生物是醋酸菌代谢类型为需氧型【答案】(2)苹果皮, 18~25℃【解析】(2)在苹果酒的自然发酵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苹果皮上的野生酵母菌酒精发酵时要将温度控制在18~25℃原因是18~25℃酵母菌的繁殖能力最强【答案】(3)发酵过程中积累的酒精能够抑制杂菌的生长繁殖【解析】(3)在果酒的制作过程中虽然加入的鲜苹果汁没有经过灭菌处理但在制成的果酒中基本检测不出酵母菌以外的杂菌原因可能是发酵过程中积累的酒精能够抑制杂菌的生长繁殖【答案】(4)气泡【解析】(4)酒精发酵的产物之一是 CO_2 使得发酵罐内的果汁中出现气泡( CO_2无法被“观察”到)当发酵罐内的果汁中基本上不再产生气泡时说明果酒发酵基本完成【答案】(5)糖源, \ C_2H_5OH+\ O_2xrightarrow,\ CH_3COOH+\ H_2O【解析】(5)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反应简式为C_2H_5OH+ O_2\xrightarrow\, CH_3COOH+ H_2O20.(1)枸杞果酒制作过程中接种完成后要先向发酵罐中通入________空气目的是在有氧条件下使酵母菌迅速繁殖增加数量20.(2)果酒制作离不开酵母菌固定化酵母多采用________固定化以提高生产效益20.(3)为了保证该酒品质的稳定常用________法对发酵的酵母菌长期保存20.(4)果酒酿造过程中如果果汁灭菌不合格含有醋酸菌在酒精发酵旺盛时醋酸菌不能将果汁中的糖发酵为醋酸说明理由________20.(5)若要提高果酒的产量发酵过程中关键要控制哪些条件?________20.(6)制作面包时为使面包松软通常要在面粉中添加一定量的酵母菌引起面包松软的原因是________【答案】(1)无菌【解析】解(1)果酒制作过程中需要先通气后密闭即接种完成后要先向发酵罐中通入无菌空气目的是在有氧条件下使酵母菌迅速繁殖增加数量【答案】(2)包埋【解析】(2)固定化酵母多采用包埋法以提高生产效益【答案】(3)甘油管藏【解析】(3)长期保存菌种常用甘油管藏法【答案】(4)因醋酸菌是好氧性细菌而果酒发酵是无氧环境【解析】(4)由于醋酸菌是好氧性细菌而果酒发酵是无氧环境因此果酒酿造过程中如果果汁灭菌不合格含有醋酸菌在酒精发酵旺盛时醋酸菌不能将果汁中的糖发酵为醋酸【答案】(5)适宜的温度、pH、通气量【解析】(5)若要提高果酒的产量发酵过程中关键要控制好温度、pH、通气量【答案】(6)酵母菌分解葡萄糖会产生\ CO_2 \ CO_2使面包松软【解析】(6)制作面包时为使面包松软通常要在面粉中添加一定量的酵母菌引起面包松软的原因是酵母菌分解葡萄糖会产生 CO_2 CO_2使面包松软21.(1)表中①处的内容是________21.(2)若要验证果胶酶的作用应把________两个烧杯同时取出并________ 观察并比较________ 预期的实验现象与结果是 ________21.(3)比较烧杯甲、丙、丁可知 ________能影响酶的活性21.(4)请你设计一张表格用来记录利用上述材料“探究果胶酶最适用量”的实验结果【答案】(1)加入质量分数为2%的果胶酶溶液【解析】(1)①处操作为加入催化剂——质量分数为2%的果胶酶溶液【答案】(2)甲与乙, 过滤相同时间, 果汁的体积与澄清度, 甲烧杯中果汁的体积多于乙烧杯中的且比乙烧杯中的澄清【解析】(2)若要验证果胶酶的作用实验的自变量为果胶酶的有无因此选甲、乙两组观察的因变量为果汁的体积与澄清度因此无关变量过滤的时间应该完全相同由于果胶酶能瓦解植物细胞壁将不溶于水的果胶分解成可溶性的半乳糖醛酸因此甲烧杯中果汁的体积大于乙烧杯中的且比乙烧杯中的澄清【答案】(3)pH(酸碱度)【解析】(3)甲、丙、丁组探究pH对果胶酶活性的影响【答案】(4)【解析】(4)探究果胶酶最适用量的自变量为果胶酶的用量因变量为果汁的体积22.(1)居民小区、办公场所、商场产生的废弃口罩可作为生活垃圾中的其他垃圾进行收集转运为避免环境污染和病原体的传播废弃口罩必须先进行严格的__________处理22.(2)细菌大多分布在距地表约3~8cm的潮湿土壤层因此土壤取样时一般需要_______________ 熔喷布主要成分为聚丙烯纤维(PP 组成仅含有C、H两种元素)用于筛选的固体培养基除需加入经过处理的聚丙烯粉末外还应加入_______________ 对培养基灭菌常用________法在接种到鉴别培养基之前可以通过________的方法增加目的菌的浓度22.(3)在培养基中加入能与PP结合而显色的染色剂可使目的菌落周围会出现透明圈如图所示 D表示透明圈直径 d表示菌落直径为保证筛选出的细菌分解PP的能力最强应当选择_____________的菌落作为目的菌群22.(4)已知目的菌分解PP需要多种酶的共同参与工厂化降解PP时常采用________法来固定目的菌采用该方法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灭菌【解析】解(1)为避免环境污染和病原体的传播废弃口罩必须先进行严格的灭菌处理【答案】(2)铲去表层土(或从距地表3~8cm土层取样), 水、氮源、无机盐和琼脂, 高压蒸汽灭菌, 选择培养【解析】(2)绝大多数细菌分布在距地表约3~8cm的土壤层因此土壤取样时一定要铲去表层土壤除了聚丙烯纤维外要配制用于筛选的固体培养基还需要加入琼脂以及基本的水、氮源和无机盐培养基常用的灭菌方法是高压蒸汽灭菌法在液体培养基中选择培养的目的是增加目的菌的浓度【答案】(3)D/d比值最大(或d/D比值最小)【解析】(3)从图中可以看出 D/d比值越大菌株降解PP的能力越强因此应当选择D/d比值最大的菌落作为目的菌群【答案】(4)包埋法, 体积大的细胞难以被吸附或结合不易从包埋材料中漏出【解析】(4)固定目的菌株常用的方法是包埋法原因是体积大的细胞难以被吸附或结合不易从包埋材料中漏出23.(1)制作果汁时榨取的果汁常常较浑浊、黏度高容易发生沉淀因此人们利用果胶酶来解决上述问题果胶酶的作用是________ 使榨取果汁变得更容易也使浑浊的果汁变得澄清果汁中的酶很难回收不能被再次利用生产成本较高同时反应后酶会混在产物中可能影响产品质量而利用________技术可以做到酶的反复使用酶是由细胞产生的于是人们设想把合成酶的细胞直接固定用于生产该技术与前述的技术相比其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3.(2)如上图一表示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的有关操作图中的X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在制备海藻酸钠与酵母细胞的混合液时应将溶化好的海藻酸钠溶液冷却至室温才能加入已活化的酵母细胞目的是防止____________________23.(3)为了探究某加酶洗衣粉中碱性蛋白酶含量与洗涤效果的关系某同学通过实验获得如图二所示的结果由图可知加酶洗衣粉中碱性蛋白酶的最适含量是________% 本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加酶洗衣粉可以降低______________和三聚磷酸钠的用量使洗涤剂朝低磷无磷方向发展【答案】(1)分解果胶瓦解植物的细胞壁及胞间层, 固定化酶 , 成本更低、操作更容。
选修1《专题4酶的研究与应用》综合检测题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共30道小题,每题2分,共60分。
)1、下列有关果胶、果胶酶的说法,错误的是( )A.果胶是由半乳糖醛酸聚合而成的一种高分子化合物B. 果胶酶是指某一种酶C.果胶不仅会影响出汁率,还会使果汁浑浊D. 果胶酶能够分解果胶2、果胶酶常在4℃下保存,原因是( )A.此温度条件下,酶的活性最高B.此温度条件下,酶变性失活C.低温可降低酶的活性,但酶不变性失活D.自然条件下,果胶酶常在0~4 ℃下发生催化作用3、下列能表示酶活性高低的是( )A.单位时间、单位体积内反应物的总量B.一段时间后生成物的总量C.一段时间后,一定体积中消耗的反应物的量D.单位时间内、单位体积中反应物的减少量或产物的增加量4、在利用果胶酶生产果汁时,为了提高果汁的出汁率,减少生产成本,下列措施中可行的是( )A.添加果胶酶并充分搅拌B.加大苹果泥的用量C.大幅度提高反应温度D.加大果胶酶的用量5、下图曲线表示的是温度和果胶酶活性之间的关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在B点之前,果胶酶的活性和温度呈正相关,B点之后,呈负相关B.当温度达到B点对应的温度时,果胶酶的活性最高,酶的催化活性最高C.A点时,果胶酶的活性很低,但随着温度升高,果胶酶的活性可以上升D.C点时,果胶酶的活性也很低,当温度降低时,酶的活性也可以上升6、下列有关果胶酶的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果胶酶是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速率B.在果汁中加入果胶酶后可使果汁变得澄清C.果胶酶能将乳糖醛酸分解成半乳糖醛酸D.果胶酶能瓦解植物的细胞壁及胞间层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探究果胶酶用量实验中,可通过设置梯度来确定果胶酶用量的最适值B.植物、霉菌、酵母菌和细菌均可产生果胶酶C.通过测定滤出的苹果汁的体积无法来判断果胶酶活性的高低D.人们使用果胶酶、纤维素酶等来解决制作果汁面临的问题8、加酶洗衣粉中含有的常见酶制剂有( )A.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纤维素酶B.脂肪酶、肽酶、淀粉酶、纤维素酶C.蛋白酶、脂肪酶、肽酶、纤维素酶D.蛋白酶、淀粉酶、麦芽糖酶、肽酶9、下列关于加酶洗衣粉的说法,错误的是( )A.洗衣粉中的酶是人工合成的无机催化剂B.洗衣粉中的酶是生物工程的产物C.加酶洗衣粉也有保质期,时间长了,酶活性会降低或丧失D.加酶洗衣粉中磷的含量比普通洗衣粉低10、下列关于普通洗衣粉与加酶洗衣粉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普通洗衣粉中含磷,会污染环境B.表面活性剂只存在于普通洗衣粉中,会产生泡沫,可以将油脂分子分散开C.水软化剂只存在于普通洗衣粉中,可以分散污垢D.加酶洗衣粉是将酶直接添加到洗衣粉中11、下列关于“探究加酶洗衣粉和普通洗衣粉的洗涤效果”的叙述,合理的是( )A.先用热水溶解洗衣粉,再将水温调节到最适温度B.实验的观察指标可以是相同洗涤时间内污渍的残留程度C.相同pH 时加酶洗衣粉洗涤效果好于普通洗衣粉D.衣物质地和洗衣粉用量不会影响实验结果12、在探究某品牌加酶洗衣粉适宜的洗涤温度时,不必考虑 ( )A.实验设计的温度范围是否符合生活实际B.洗涤衣物的大小、质地、污渍类型和污染程度C.洗衣粉用量、洗涤方式及时间、洗涤后漂洗方式D.使用普通洗衣粉和不加洗衣粉进行同样方式的洗涤13、探究不同种类加酶洗衣粉洗涤效果的实验中,下列关于控制无关变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使用洗衣粉的量相同②被洗涤的布料及污渍状况相同③洗涤所用的水量及水温(一般为常温)应相同④浸泡和洗涤的时间相同⑤加入适量的复合加酶洗衣粉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⑤C.②③④⑤D.①③④⑤14、下列关于使用固定化酶技术生产高果糖浆的叙述,正确的是( )A.高果糖浆的生产需要使用果糖异构酶B.在反应柱内的顶端装上分布着许多小孔的筛板,防止异物进入C.葡萄糖溶液从反应柱的上端注入,果糖从反应柱下端流出D.固定化酶技术过程复杂,成本较高15、下面是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的步骤,其中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①配制CaCl2溶液②配制海藻酸钠溶液③海藻酸钠溶液与酵母细胞混合④酵母细胞的活化⑤固定化酵母细胞A.①②③④⑤B.④①③②⑤C.④⑤②①③D.④①②③⑤16、下列有关固定化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固定化酶只有在细胞内才能发挥作用B.固定化酶能提高酶的利用率C.酶的固定是酶分离纯化的常用方法D.固定化酶的固定化方式就是将酶包埋在载体中17、下图所示是酶或细胞的几种固定方式示意图,其所采用的固定方法依次是( )A.物理吸附法、化学结合法、包埋法B.化学结合法、物理吸附法、包埋法C.包埋法、物理吸附法、化学结合法D.包埋法、化学结合法、物理吸附法18、为了使牛仔裤呈现“穿旧”效果,在工业洗衣机中用酶洗代替传统的浮石擦洗,是目前重要的生产手段(工艺流程见下图)。
高考生物专题4 酶的研究与应用单元检测新人教版选修1(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下列与酶的活性有关的说法不准确的是()。
A.酶的活性从根本上说是由蛋白质结构决定的,不受外界条件的影响B.酶的活性是指酶催化一定化学反应的能力C.酶的活性受温度、pH和酶抑制剂等因素的影响D.酶活性高低与反应物浓度无关2.果汁生产工业中一般不会用到的酶是()。
A.纤维素酶 B.多聚半乳糖醛酸酶C.果胶酯酶 D.蛋白酶3.下列关于果胶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具有分泌功能的细胞产生的②凡是活细胞都能产生果胶酶③果胶酶能将果胶分解成半乳糖醛酸④植物、霉菌、酵母菌和细菌均可能产生果胶酶⑤果胶酶特指分解果胶的一种酶⑥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可用于去除植物细胞壁⑦组成果胶酶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或核苷酸A.①②⑤ B.②③⑦C.③④⑥ D.③④⑤4.蒸熟的苹果具有很好的止泻作用,这是因为苹果中果胶的“立场”不太坚定,未经加热的生果胶可软化大便,与膳食纤维共同起着通便的作用,而煮过的果胶则摇身一变,不仅具有吸收细菌和毒素的作用,而且还有收敛、止泻的功效。
下列有关果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果胶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之一B.酵母菌可产生果胶酶,是因为酵母菌的细胞壁中也含有果胶C.果胶酶能够分解果胶D.果胶影响出汁率5.有人为了检验果胶酶的化学本质,分别在果胶酶溶液中加入二苯胺试剂和双缩脲试剂进行有关鉴定操作,其结果分别应该是()。
A.不反应;有气泡产生B.溶液呈蓝色;不反应C.不反应;溶液呈紫色D.溶液呈蓝色;有砖红色沉淀生成6.下面给出的措施中,不能达到提高果汁产量目的的是()。
A.适当增加果胶酶的用量B.把果胶酶和果泥的混合物放到适宜的温度条件下C.对果胶酶固定化后再使用D.用搅拌器对果泥进行充分的搅拌7.下图能正确反映温度(用横坐标表示)和果胶酶催化效率(用纵坐标表示)之间的关系的是()。
专题四酶的研究与应用课题1 果胶酶在果汁生产中的应用1.同一个体内的各类活细胞所含的酶A.种类有差异,数量相同B.种类有差异,数量不同C.种类无差异,数量相同D.种类无差异,数量不同2.果子酒放久了易产生沉淀,只要加入少量蛋白酶就可使沉淀消失,而加入其他酶则无济于事,这说明A.酶具有专一性B.酶的成分是蛋白质C.酶的活性受环境影响D.该沉淀的是氨基酸3.由下列何种生物生产的果胶酶是食品工业中使用量最大的酶制剂之一A.植物B.霉菌C.酵母菌D.细菌4.下图中,横轴表示酶的反应条件,纵轴表示酶的反应速度,能正确反映温度、pH、时间和底物浓度与酶反应速度关系的是A.甲、乙、丙、丁B.甲、甲、丙、丁C.甲、丁、乙、丙D.甲、甲、乙、丁5.下列能表示酶活性高低的是A.单位时间、单位体积内反应物的总量B.一段时间后,一定体积内消耗的反应物的量C.一段时间后生成物的总量D.单位时间、单位体积内反应物的减少量或产物的增加量6.下列不能产生果胶酶的是A.植物B.霉菌C.酵母菌D.放线菌7.下列不属于果胶酶的是A.多聚半乳糖醛酸酶B.果胶分解酶C.果胶酯酶D.半乳糖醛酸酶8.下列不能影响酶活性的是A.温度B.pH C.酶的抑制剂D.酶的数量9.下列能影响酶的活性,但不会使酶的分子结构遭到破坏的是A.低温B.高温C.过酸D.过碱10.储存水果常常用低温条件下控制空气流动的方法,其目的是A.抑制酶的活性和无氧呼吸B.促进酶的活性和无氧呼吸C.抑制酶的活性和有氧呼吸D.促进酶的活性和有氧呼吸11.下图纵轴为酶反应速度,横轴为底物浓度,其中能正确表示酶量增加1倍时,底物浓度和反应速度关系的是12.活细胞内合成酶的原料是A.脂肪酸B.氨基酸C.核苷酸D.氨基酸和核苷酸13.关于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酶只有在生物体内才能起催化作用B.酶都有消化作用C.调节新陈代谢的物质不一定是酶D.酶都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14.在观察果胶酶对苹果匀浆的作用的实验中,将苹果匀浆放在90℃恒温水中保温4min,其目的是A.杀灭苹果匀浆中的微生物B.果胶酶的最适温度为90℃,酶的活性最高C.使苹果匀浆中的果胶酶变性失活,以排除对实验的干扰D.使果胶分解,从而提高出汁率15.果胶酶常在0——4℃下保存。
其原因是A.此温度条件下,酶的活性最高B.此温度条件下,酶变性失活C.低温可降低酶的活性,但酶不变性失活D.自然条件下,果胶酶常在0——4℃下发生催化作用16.用纤维素酶处理生物的一种细胞后,外层结构无明显变化,但能进行光合作用。
此生物为A.酵母菌B.硝化细菌C.蓝藻D.水稻17.在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的实验中,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A.将适量的苹果泥与果胶酶混合,放入不同温度下保温B.将适量的苹果泥放在不同温度下保温,再加入果胶酶C.将果胶酶放在不同温度下保温,再加入适量的苹果泥D.将适量的苹果泥和果胶酶分别在不同温度下保温,然后再将酶加入对应温度下的苹果泥中18.在“探究果胶酶的用量”实验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反应液的pH 必须相同B .底物浓度一定时,酶用量越大,滤出的果汁越多C .应控制在适宜温度和pH 条件下D .实验时可配制不同浓度的果胶酶溶液19.探究温度对果胶酶活性的影响、pH 对酶活性的影响、果胶酶的用量三个实验中,实验变量依次为 A .温度、酶活性、酶用量 B .苹果泥用量、pH 、果汁量 C .反应时间、酶活性、酶用量 D .温度、pH 、果胶酶用量 20.下列关于果汁生产工业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缓解产销矛盾 B .提高产品附加值 C .满足人们不同层次的要求 D .降低水果中农药污染对人体的危害 21.(多选)下列有关制作果汁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用橙子做本课题实验,应去掉橙皮B .用体积分数为0.1%的NaOH 溶液和盐酸进行pH 调节C .为了使果胶酶能够充分地催化反应,应用玻璃棒不时地搅拌反应混合物D .制作苹果泥时,可先将苹果切成小块放入榨汁机中 22.(多选)下列与酶的活性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酶的活性是由蛋白质结构决定的,不受外界条件的影响B .酶的活性是指酶催化一定化学反应的能力C .酶的活性受温度、pH 等因素的影响D .酶活性高低与反应物浓度无关 23(多选).下列可以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有A .酶浓度B .底物浓度C .酶抑制剂D .温度和pH24(多选).探究温度和pH 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需要一系列的温度梯度和一系列的pH 梯度B .要注意应用对照原则C .要注意应用单一变量原则D .在研究温度或pH 时,都是温度和pH 为变量,其他为常量25(多选).右图表示某有机物加入某种酶后在0~80℃的环境中,有机物的 分解总量与温度的关系图,依图判断,在0~80℃环境中,酶的活性变化曲线26.果胶是植物细胞壁以及胞间层的主要组成成分之一。
果胶酶能够分解果胶,瓦解植物细胞壁及胞间层。
在果汁生产中应用果胶酶可以提高出汁率和澄清度。
请你帮助完成以下有关果胶酶和果汁生产的实验课题。
实验用具和材料:磨浆机、烧杯、试管、量筒、刀片、玻璃棒、漏斗、纱布等。
苹果、质量分数为2%的果胶酶溶液、蒸馏水等。
实验一:果胶酶在果汁生产中的作用 实验方法及步骤:⑴将苹果洗净去皮,用磨浆机制成苹果泥,加入适量蒸馏水备用。
⑶取出两个烧杯,同时进行过滤。
观察或比较 ,并记录结果。
实验结果的预测及结论:如果是 ,则说明果胶酶对果胶的水解具有催化作用。
实验二:验证果胶酶在果汁生产中的作用℃ C ℃ B ℃ A ℃D⑴在课题实验步骤中,在完成“烧杯中分别加入苹果泥、试管中分别加入果胶酶溶液、编号、编组”之后,有下列两种操作:方法一:将试管中的果胶酶溶液和烧杯中的苹果泥相混合,再把混合液的pH分别调至4、5、6、……10。
方法二:将试管中的果胶酶溶液和烧杯中的苹果泥的pH分别调至4、5、6、……10,再把pH相等的果胶酶溶液和苹果泥相混合。
请问哪一种方法更为科学:,并说明理由:。
⑵实验步骤中也有玻璃棒搅拌的操作,其目的是使,以减少实验误差。
⑶如果用曲线图的方式记录实验结果,在现有的条件下,当横坐标表示pH,纵坐标表示(果汁体积或试管体积),实验的操作和记录是比较切实可行的。
根据你对酶特性的了解,在图20中选择一个最可能是实验结果的曲线图:。
若实验所获得的最适宜pH=m,请你在所选的曲线图中标出“m”点的位置。
27.为什么在混合苹果泥和果胶酶之前,要将果泥和果胶酶分装在不同的试管中恒温处理?28.当探究温度对果胶酶活性的影响时,哪个因素是变量,哪些因素应该保持不变?课题2 探讨加酶洗衣粉的洗剂效果1.科学家通过技术手段生产出了能够耐酸、耐碱、忍受表面活性剂和较高温度的酶。
A.细胞工程B.基因工程C.发酵工程D.酶工程2.下列不属于洗衣服中的酶制剂的是A.麦芽糖酶B.脂肪酶C.淀粉酶D.蛋白酶3.下列不能影响加酶洗衣粉活性的是A.温度B.酸碱度C.表面活性剂D.水的数量4.普通洗衣粉中含有元素,会使环境污染?A.氮B.磷C.铁D.镁5.加酶洗衣粉可以降低的数量,使洗涤剂朝低磷、无磷的方向发展,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A.表面活性剂B.碱剂C.漂白剂D.水软化剂6.与普通洗衣粉相比,加酶洗衣粉的优点不包括A.容易去汗渍B.容易去油污C.容易除去奶渍D.可以重复使用7.酶制剂中的酶化学本质是A.蛋白质B.有机物C.RNA D.核酸变式:下列关于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碱性蛋白酶可以催化蛋白质及其多肽的水解B.蛋白酶、纤维素酶的化学成分为蛋白质C.酶的催化作用不受温度的影响D.果胶酶可以催化彻底水解掉细胞壁8.当前生产酶制剂所需要的酶主要来自A.动物的组织和器官B.植物组织和器官C.微生物D.基因工程9.加酶洗衣粉能够除去衣物上的顽固油渍,则它含有A、脂肪酶B、蛋白酶C、淀粉酶D、氧化酶10、实验探究设计的原则是A、根据实际,控制单一变量B、设置对照实验C、实验用品等量原则D、以上三者11.多酶片中含有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具有辅助消化的作用。
其片剂是糖衣片,这样制作的目的是A.补充体内糖类物质的供给B.防止胃液的消化C.经唾液消化后即可迅速起作用D.使其中各种酶缓慢的起作用12.下列关于酶的活性叙述不正确的是A.酶的数量越多,酶的活性越高B.酶的活性可以用在一定条件下,酶所催化的某一化学反应的反应速度来表示C.是指酶催化一定化学反应的能力D.在适宜的条件下,酶的活性最高13.在探究温度和pH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不需要始终保持的思想方法是A.设置梯度B.等量原则C.单因子变量原则D.重复性原则14.下列关于果胶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是特指一种酶B.是指一类酶的总称C.能分解果胶,瓦解植物的细胞壁D.果胶酯酶是果胶酶的一种15.我国在洗衣粉中添加的酶最主要的是A.碱性蛋白酶B.碱性脂肪酶C.酸性蛋白酶D.酸性脂肪酶16.普通洗衣粉与加酶洗衣粉的区别正确的是A.普通洗衣粉中含磷,会污染环境B.表面活性剂只存在于普通洗衣粉中,会产生泡沫,可以将油脂分子分散开C.水软化剂只存在于普通洗衣粉中,可以分散污垢D.加酶洗衣粉是将酶直接添加到洗衣粉中17.下列关于酶制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它是含有酶的制品,可以分为液体和固体两大类B.加酶洗衣粉中的蛋白酶和脂肪酶等,就是固体的酶制剂C.酶制剂可以反复使用D.酶制剂是将某种酶的酶液进行干燥处理后,加入适量的稳定剂和填充剂18.某同学探究温度对加酶洗衣粉洗涤效果的影响,选择了10℃、20℃、30℃、40℃、50℃、60℃和70℃的温度梯度,在其他条件都一致的情况下,发现40℃时洗涤效果最好,由此可以得出A.40℃为该酶的最适温度B.40℃不是该酶的最适温度C.40℃时该酶的活性最高D.不能确定该酶的最适温度19.酶制剂中含有蛋白酶,不含有肽酶的原因是A.肽酶制备成本太高B.肽酶会影响蛋白酶活性C.衣物上的大分子蛋白质变为多肽后已很容易脱落D.蛋白酶可以把蛋白质全水解成可溶性氨基酸20.用加酶洗衣粉洗涤衣物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加酶洗衣粉可洗涤毛料衣服B.一般先用热水浸开,然后调至适宜温度C.水温太低会使洗衣粉的酶丧失活性D.使用添加了碱性蛋白酶的洗衣粉应立即冲洗双手21.使用加酶洗衣粉的好处,不正确的是A.有效去除衣物上的油渍、汗渍和血渍B.使用加酶洗衣粉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C.各种加酶洗衣粉的酶制剂对人体皮肤都没有伤害作用D.水温过低时不宜使用加酶洗衣粉22.探讨不同温度对加酶洗衣粉影响的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应根据当地一年中实际气温变化来确定水温B.可选择洗涤不同污渍的白布作对照C.选择水温应考虑衣物的承受能力D.选择水温应考虑洗涤成本23.选择不同种类的加酶洗衣粉时,应注意A.针对衣物上的污渍选择洗衣粉B.注意衣物的面料成分C.水温要适宜D.以上都是24.蛋白酶洗衣粉容易洗去奶渍、血渍,可是不易洗去汗渍,这体现了酶的A.高效性B.专一性C.需要适宜的条件D.多样性变式:加酶洗衣粉中的“酶”有多种,对各种污渍要考虑其不同情况选用不同的加酶洗衣粉,主要原因是A.酶具有多样性B.酶具有高效性C.酶具有专一性D.酶易受环境影响25.探讨不同种类的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的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水温应保持不变B.除冬季外,通常采用当地的常温C.应选择不同种类的加酶洗衣粉和普通洗衣粉D.只能针对一种污渍进行实验26.某兴趣小组准备开展“不同种类的加酶洗衣粉对同一污物的洗涤效果”的探究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