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绪论3
- 格式:ppt
- 大小:49.50 KB
- 文档页数:25
绪论一.语言1.定义:从结构上看,是以语音为物质外壳(形式),以语汇为建筑材料,以语法为结构规律而构成的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自然属性)从功能上看,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社会属性)(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辅助交际工具)2.三要素:语音、语汇、语法3.语言符号的形式是语音,语言符号的内容是语义。
4.形式:口语和书面语(1)口语是人们口头上应用的语言,特征是简短、疏放、有较多省略,因为有特定语境衬托(2)书面语是以口语为基础,借用文字记录下来的语言。
特征是周密、严谨、结构完整、长句较多,因为缺少不同语境。
书面语对口语的统一和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现代汉语1.汉语:汉民族共同使用的语言。
从语言谱系上的分类来看,汉语属于汉藏语系,属于孤立语。
2.现代汉语:现代汉民族共同使用的语言。
包括多种方言和民族共同语。
3.民族共同语: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4.现代汉语分类:狭义——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广义——包括多种方言和民族共同语。
三.现代汉民族共同语1.定义:(同民族共同语)2.形成过程:(1)原始汉语阶段:只有口语而没有书面语。
(2)上古汉语阶段:指先秦。
共同语:雅言(3)中古汉语阶段:两汉至隋唐。
共同语:通语(4)近代汉语阶段:从晚唐五代至清初。
共同语:官话(明代)(5)现代汉语阶段:五四运动以后,书面语和口语接近起来,形成了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共同语:国语(辛亥革命后)、普通话(新中国成立后)3.细节过程:●古代汉民族共同语的书面语在殷商时代就出现了,到先秦时期已经较为成熟。
彼时书面语与口语基本上是统一的。
●汉代,书面语和口语的分歧较大,书面语(文言文)一般要经过注疏才能看懂。
●到西汉,封建统治者独尊儒家学派,记载这些经典的文言文,成了不可更改的楷模。
汉魏以后,写文章的人沿袭和模仿先秦,逐渐形成了一种相当固定的书面语,并占据统治地位,即后来所说的“文言”。
现代汉语试题库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现代汉语2.现代汉语规范化3.文学语言4.方言5.基础方言二、填空题:1.“现代汉语”通常有两种解释,狭义的解释指的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广义的解释还兼指现代汉民族使用的和。
2.汉语做为一种语言,具有一切语言共有的性质。
即从结构上说,它是一种;从功能上说,它是。
3.现代汉语民族共同语又叫,它是以为,以为,以为的。
6.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在的基础上形成的。
在形成过程中,有着特殊的地位。
7.汉语方言可以分为七大方言区,、、、、、和。
8.现代汉语的特点:语音方面(1)(2)(3);词汇方面(1)(2)(3);语法方面(1)(2)(3)(4)。
10.现代汉语规范化的标准是:语音方面以为,词汇方面以为,语法方面以为三、判断题:(在题后括号里用“√”表示正确,用“×”表示不正确)1.普通话就是过去所说的“白话”或“官话”。
()2.某种语言的书面形式是它的口语发展的必然产物。
()3.文学语言是经过加工、规范的书面语。
()4.口语和书面语在表达形式上是完全一样的。
()5.北方方言区指长江以北的汉民族居住地区。
()6.粤方言等于广东话。
()7.民族共同语既然是在一种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它就应该排斥其他方言中的成分。
()8.推广普通话意味着人为地消灭方言。
()9.普通话语音规范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因此北京话中的语音成分都是标准音。
()10.普通话词汇规范是“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但并不排除其他方言中有用的词汇进入普通话。
()11.普通话的语法规范是指典范的白话文作品中的所有用例。
()12.《水浒传》、《西游记》、《纪楼梦》等都是现代汉语语法规范的典型著作。
()13民族共同语的形成,普通话的推广、并不以方言的消亡作为前提。
()四、简答题:4.现代汉语在语音、词汇、语法方面有什么特点?第二章语音一、名词解释:1.元音2.辅音3.音素4.音节5.音位6.音色7.音高8.音强9.音长、10五度标记法11.声母12.韵母13.声调14.清音15.浊音16.送气音17.不送气音18.零声母19.单韵母20.复韵母21.鼻韵母22.前响复韵母23.后响复韵母24.中响复韵母25.四呼26开口呼27.合口呼28.齐齿呼29.撮口呼30.押韵31.调值32.调类33.轻声34.儿化35.变调36.音位变体37.条件变体38.自由变体39.停顿40.重音41.快慢42.语调43.句调44.语音规范化二、填空题:1.语音具有________________性、________________性和________________性,其中________________是语音的本质属性。
第一章绪论一、什么是语言二、语言的性质三、言语和语言四、口语和书面语五、现代汉语共同语:定义两种形式形成历程六、现代汉语方言概况:七大方言七、现代汉语的主要特点:语音词汇语法八、现代汉语的地位影响一、什么是语言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从结构上,语言是以语音为物质外壳,以词汇为建筑材料,以语法为结构规律而构成的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从功能上,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认知世界的工具,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二、语言的性质社会性全民性体系性(线条性层次性排列组合性)三、言语和语言言语:个人的具体的开放的无限的(思维和交际中运用语言的过程和结果)语言:社会的抽象的封闭的有限的(从言语中概括出来的词语和规则的总和)四、口语和书面语(语言运用的两种形式)口语(第一性):简短、疏放、有较多省略书面语(第二性):趋于周密,严谨、结构完整、长句较多口语是书面语的源泉和基础,起决定性作用;书面语推动口语发展。
P:文学语言不局限于书面语,具有典范性。
五、现代汉语共同语定义: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形成历程:口语:春秋时代:雅言汉代:通语明代:官话辛亥革命后:国语新中国:普通话书面语:先秦时代:文言或文言文唐宋时代:白话P:20世纪五四运动以后,白话文运动和国语运动互相推动、互相影响,使书面语和口语接近起来,形成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言文脱节存在于...之间六、现代汉语方言概况北方方言(北京话,使用人口占汉族人口的73%)吴方言(苏州话,使用人口占汉族人口的7.2% 上海话吴语:官话色彩)湘方言(长沙话,使用人口占汉族人口的3.2%)赣方言(南昌话, 使用人口占汉族人口的3.3%)客家方言(广东梅县话,使用人口占汉族人口的3.6%)闽方言(五个次方言,使用人口占汉族人口的5.7%)闽东:福州话闽南:厦门话闽北;建瓯话闽中:永安话莆仙:莆田话粤方言(广州话,使用人口占汉族人口的4%)七、现代汉语的主要特点语音:没有复辅音元音占优势有声调音节整齐简洁词汇:单音节语素多,双音节词占优势构词广泛运用词根复合法同音语素多语法:语序和虚词是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词、短语和句子的结构原则基本一致词类和句法成分关系复杂量词和语气词十分丰富受语义和语境制约P:音节:一个汉字音素:最小的有音有义的语言单位词: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有音有义的语言单位八、现代汉语的地位影响汉语是世界上唯一的几千年来一直使用表意体系文字的语言,表示语素意义的汉字字符数以万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