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关节炎 黄艾平
- 格式:ppt
- 大小:2.94 MB
- 文档页数:58
“绿色布克多维疗法”攻克“不死的癌症”类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中老年人易常见的疾病,并以逐年上升的趋势发展,那么更多的患者就在担心,类风湿性关节炎能治好吗?。
中安类风湿骨关节病专科医院专家介绍:有些病人看到一些晚期类风湿关节炎病人,因关节畸形、强直,生活不能自理,顾虑很重,这是不必要的。
患者应该要保持积极的心态去治疗。
早治疗早好。
类风湿性关节炎能治好吗?以下是中安类风湿骨关节病专科医院为你做的介绍。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类风湿性关节炎能治好吗?目前要想得到根治是不可能的,所谓根治,就是去除病因,治愈疾病,而类风湿关节炎的病因尚不清楚,更谈不上去除了。
目前的研究认为类风湿性关节炎与遗传因素有关,此外,类风湿关节炎作为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病与异常的抗原抗体反应相关,免疫抑制剂只能抑制抗原抗体反应,使它们维持在低水平而不能去除。
类风湿性关节炎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让患者深受痛苦。
难道就让患者这么痛苦下去吗,没有什么其他的办法吗?荣获“全国医药研究会科研成果奖”的“绿色布克多维疗法”是在中安类风湿骨关节病专科医院总院院长宿峰教授的带领下,由蜚声中外的三十多名风湿类风湿专家组成专家团,经过潜心研究共同发明并经过近二十年共同完善的具有中蒙医特色、代表我国目前类风湿骨关节病最高治疗水平的成熟疗法,是目前治疗类风湿关节疾病疗效最好、副作用最小、唯一没有撤减期反应和病情反复的治疗方法。
“新”——“绿色布克多维疗法”不使用激素及免疫抑制作为治疗用药,而是选择名贵昆虫为君药,由多味昆虫和几十种名贵草药共同组成组方,采用因人而异、因病而异、科学辩证个体化治疗方案。
不仅具有更独特、更有效、更安全的疗效,而且从根本上规避了长期使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给患者带来的危害。
“特”——“绿色布克多维疗法”所采用的独特治疗技术“代偿痛点叠加药仓给药法”是目前迅速减除类风湿骨关节病局部肿痛最有效的创新疗法。
在人体上,每个痛点都有多个相应的代偿痛点,通过代偿痛点给药的叠加药仓作用,能迅速提高并长时间维持发病部位的药物浓度,同时起到了药物治疗和经络针刺治疗相结合的作用,可同时收到西医注射治疗和中医针灸治疗的两种疗效。
中医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方法作者:黄运绥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以慢性侵蚀性关节炎为特征的全身性自身免疫病。
类风湿关节炎的病变特点为滑膜炎,以及由此造成的关节软骨和骨质破坏,最终导致关节畸形。
类风湿性关节炎早期症状最为常见的就是关节疼痛。
可以根据疼痛的位置来判断是否是关节病变引起的,同时注意区分清楚其是局部病变所致还是系统性病变导致的广泛性疼痛。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在早期会出现关节肿胀,其关节会有压痛症状出现。
它一般出现在患者病变累及的、疼痛的关节,它主要是由滑膜炎或是周围软组织炎引起,因而其肿胀、压痛的程度会因为炎症的轻重不同而有所差异。
这是大家需要了解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早期症状之一。
一些患者还会出现关节僵硬,这是类风湿性关节炎中最突出的,一般在早上起床时或者休息之后,其关节会出现僵硬感,可持续几个小时,患者进行适当的一些锻炼可使此症状缓解或是消除。
这也是类风湿性关节炎早期症状。
类风湿关节炎的危害极大,该病甚至带来多器官、多系统受损,因此是需及时进行有效的治疗。
中医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方法是什么?治疗1、药物治疗:中医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方法,能有效缓解症状,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方法,初期类风湿患者基本都接受过这种治疗,对人体的肾脏有较大的不利影响;不建议长期使用这种方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
治疗2、手术治疗:中医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方法,由于适应症要求非常严格,临床上适合做手术的人群比较少,所以在推广上有一定的局限性。
但是对于适合手术指征的患者,不应盲目拒绝手术。
治疗3、物理治疗:中医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方法,物理治疗包括电疗、红外线照射、热疗等方法能有效患者症状,对于症状较轻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有较好的效果,也可作为较严重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辅助治疗。
尫痹(类风湿关节炎)诊疗方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1-94)。
尪痹是由风寒湿邪客于关节,气血痹阻,导致以小关节疼痛、肿胀、沉僵为特点的疾病。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1987年美国风湿病学会装订的类风湿关节炎分类标准和2009年ACR/EULAR类风湿关节炎分类标准。
(1)1987年美国风湿病学会装订的“类风湿关节炎分类标准”①晨僵至少1小时(≥6周)。
②3个或3个以上关节区的关节炎(≥6周)。
③腕、掌指关节或近端指间关节炎(≥6周)。
④对称性关节炎(≥6周)。
⑤皮下结节。
⑥手X线改变。
⑦类风湿因子阳性。
有上述七项中四项者即可诊断为类风湿关节炎。
(2)2009年ACR/EULAR的“类风湿关节炎分类标准”A:受累关节-1个大关节(0分)-2—10大关节(1分)-1—3小关节(有或没有大关节)(2分)-4—10小关节(有或没有大关节)(3分)-超过10个小关节(至少一个大关节)(5分)B:血清学(至少需要1项结果)-RF和ACPA(anti-citrullinated protein antibody,抗瓜氨酸化的蛋白抗体)阴性(0分)。
-RF和ACPA,至少有一项是低滴度阳性。
(2分)-RF和ACPA,至少有一项高滴度阳性(3分)C:急性期反应物(至少需要项结果)-CRP和ESR均正常(0分)-CRP和ESR异常(1分)D:症状持续时间-<6周(0分)-≥6周(1分)注:在A—D内,取病人符合条件的最高分。
例如,患者有5个小关节和4个大关节受累,评分为3分。
(二)症候诊断1.风湿痹阻证:肢体关节疼痛、重着,或有肿胀,痛处游走不定,关节屈伸不利,舌质淡红,苔白腻,脉濡或滑。
2.寒湿痹阻证:肢体关节冷痛,局部肿胀,屈伸不利,关节拘急,局部畏寒,得寒痛剧,得热痛减,皮色不红,舌胖,舌质淡暗,苔白腻或白滑,脉弦缓或沉紧。
类风湿性关节炎,应该怎么护理发布时间:2021-04-08T05:10:14.001Z 来源:《航空军医》2021年2期作者:廖玲[导读]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慢性疾病,发病率、致残率较高,且易反复发作,女性患病率相对男性而言更高。
(彭州市敖平镇卫生院四川彭州611930)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慢性疾病,发病率、致残率较高,且易反复发作,女性患病率相对男性而言更高。
一旦患病通常表现为关节活动受限、疼痛、对称性发僵等,如若及时采取措施治疗会对身心造成不良影响。
依据我国传统中医理论分析,类风湿性关节炎室友是因为外感风寒之邪,造成体内正气不足所致,进而造成血液循环障碍,经脉至此淤堵不通,最终导致关节部位发生病变。
西医则认为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生与生活环境、遗传学以及细胞变异存在较为密切的关联。
现目前临床医学尚未明确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病因,因此也没有完全根除该病的治疗方案,一般是以早期及时预防、康复护理为主,进而使病情的已控制,有效改善预后。
一、注意防寒保暖针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护理最重要的是避免受凉,由于受凉后会造成疼痛症状加剧,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防寒保暖工作,同时还需对四肢关节部位加以保护,局部环境应干燥、暖和,避免久居于潮湿、寒冷的环境中。
日常生活中还可以佩戴一些对关节起到保护作用的护具,技能避免受寒受凉,还能防止关节受潮,进而有效缓解关节疼痛。
二、注意活动强度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在日常活动过程中应注意根据自身状况进行适量的运动,避免过量活动,在进行体育锻炼过程中应保持循序渐进原则,不能过度锻炼,避免病情加剧。
另外,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应杜绝进行爬山、快跑等增加关节负荷的运动,可以选择游泳、散步等有氧运动,在活动过程中还应注意活动时间。
三、保持关节活动度大多数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关节部位一旦出现疼痛症状就会放弃进行关节活动,这种行为是不可取的,关节如若长时间不活动会出现肌肉挛缩、畸形的情况。
类风湿关节炎中医诊疗方案临床发布时间:2021-09-02T12:01:46.777Z 来源:《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21年6期作者:黄伟[导读]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滑膜炎为特征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黄伟上海市徐汇区大华医院上海 200237 摘要: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滑膜炎为特征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是一种比较严重多持续性的疾病,滑膜炎的持久反复发作,导致一定部位的关节软骨和骨头层破坏,最终导致器官破坏,最后导致身体整体的破坏。
严重的是会导致人体严重损害,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且临床症状较复杂的疾病。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难治愈性疾病,在临床上常表现为关节痛、皮温升高、关节屈伸不利、关节畸形等症状,且多病程较长,缠绵反复,致残率高。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持续性较长的、较严重的、滑膜炎为主的关节的炎症性的疾病,这种疾病可以侵犯手足,还有膝、踝、肩肘等大小的关节,一般多为对称性的。
随着病情发展过程中骨质的不断破坏,晚期则会出现关节僵硬和畸形,关节功能丧失,股体功能废用,是造成我国人群劳动力丧失和致畸致残的主要病因之一。
一、概述?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病因未明的慢性、以炎性滑膜炎为主的系统性疾病。
其特征是手、足小关节的多关节、对称性、侵袭性关节炎症,经常伴有关节外器官受累及血清类风湿因子阳性,可以导致关节畸形及功能丧失。
生活中经常听到有人说患上了关节炎疾病,事实上对于关节炎不是特别了解的人群根本不知道这种疾病的危害。
关节炎主要分为骨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以及风湿性关节炎三大类。
这种骨科疾病出现之后都会对关节处的滑膜组织造成严重危害,而且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还很容易出现系统性关节病。
事实上每一种关节炎疾病都有不同的特征,一定要根据实际病情对症治疗才能早日康复。
所谓类风湿性关节炎就是有风湿症状的关节疾病,主要是因为感染、衣服还或者长期生活在潮湿环境中所致。
患病之后关节处会变得肿大而且会对滑膜组织造成非常严重的伤害。
北大学者挑战类风湿关节炎“治本”难题作者:发表时间:2008-04-07摘自:科学时报HLA-DRB1与抗原变构肽的结合图。
类风湿性关节炎晚期患者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僵硬畸形,并呈对称分布。
栗占国教授、主任医师、博士/博士后导师。
悉尼大学博士,哈佛大学博士后。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主编,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中国免疫学会临床免疫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长期从事风湿病临床及基础研究工作。
类风湿性关节炎难以根治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一种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以慢性、对称性、多关节炎为主要临床表现。
该病好发于手、腕、足等小关节,反复发作,呈对称分布。
早期关节红肿疼痛,晚期关节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僵硬畸形,并伴有骨质破坏、肌肉的萎缩和关节功能障碍,具有相当高的致残率。
RA 除可侵犯关节外,亦可能侵犯其他器官,包括肺脏、免疫系统、神经系统等。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病,分布于所有的种族和民族,病人遍及全球。
国外统计的患病率为0.5%~1%。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患病率为0.3%~0.5%,男女之比约为1∶3,且患病风险随年龄的增大而增高。
按此计算,我国大约有450万~600万患者,相当于一个中等城市的总人口,其中的大部分并没有得到良好的治疗,大多数的患者最终残废。
因此,类风湿性关节炎对劳动力的损伤或造成关节严重功能障碍,甚至是残疾的情况不容忽视。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约80%的患者发病年龄在20~45岁,以青壮年居多,造成各种家庭问题以及巨大的社会负担。
而类风湿性关节炎至今尚无特效疗法,仍停留于对炎症及后遗症的治疗,采取综合治疗缓解症状,对患者有一定的疗效。
现行治疗的效果仅能实现控制关节及其他组织的炎症,以减轻关节疼痛以及全身症状,并不能达到根治的目的。
因此,一旦患病,特别是作为家庭主要劳动力的青壮年患病,对于整个家庭来说都是无法承受之痛。
从分子水平揭示类风湿性关节炎成因关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文献或新闻报道中往往会加上这样一句话:“该病详细致病机理至今仍未完全被了解。
字737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克星———黄风湿系列疗法文/石庆昌(成都)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以慢性非化脓性多关节炎为主要表现的一种全身性疾病,病因迄今不明,目前医学界对该病无特殊疗法,俗称不死的癌症。
该病起病缓慢,病情轻重不一,关节症状出现前,可有乏力、低热、食欲减退、手足发冷、体重减轻、关节麻木酸痛等全身前驱症状,晚期出现贫血,消瘦,关节多呈爪形手、手指呈鹅颈样等畸形。
本病关节受累一般从远端向近端发展,最先是远端指骨间关节或指掌关节,其次是足趾、腕、膝、肘、踝、肩、髋关节,关节出现红、肿、热、痛、活动功能障碍,手指关节早晨起床后红、肿、热、痛、活动不利,活动后减轻,呈对称性的反复发作的关节炎,关节部有压痛,叩击痛。
该病的诊断标准:1、晨僵至少1小时,大于42天;2、3个或3个以上关节肿痛,大于42天;3、腕掌指关节或近端指关节肿痛,大于42天;4、对称性关节肿痛,大于42天;5、皮下结节;6、X 片见骨质疏松,关节间隙变窄;7、化验类风湿因子阳性,血沉增快。
典型病例:刘某某,30岁。
1998年10月20日入院,10年前患者肩关节开始出现酸痛,早晨天气变化时疼痛加重,以后逐渐累及四肢大小关节,当地医院确诊为“类风湿性关节炎”,经激素及抗风湿药治疗两月后,症状缓解,半年前患者病情加重,行走困难,手足指(趾)关节变形,来我院住院,诊断同前,我院予“黄风湿”系列疗法治疗:内服三七风粉,早晚各15g,用蜂蜜或温开水调服,15天为1疗程;外贴跌打风湿贴;外熏洗公丁足粉;三针一罐、循经推拿等综合自然疗法。
治疗2疗程后,患者疼痛减轻。
西药减至多半。
3疗程后,疼痛肿胀基本消失且停服西药,活动时双手指关节及双足趾关节有轻度胀痛感。
4个疗程后,患者功能活动恢复正常,带药出院。
半月后能正常工作,随访3年未见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