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里夫金的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思考 绿灯
- 格式:pptx
- 大小:301.95 KB
- 文档页数:13
《第三次工业革命》我读完了《第三次工业革命》这本书,感觉收获颇丰。
这本书讲述了人类依托网络、通讯技术、可再生能源等多种新技术应用的过程,说明科技的进步已经深刻地影响了世界各个角落,引导我们迈向一个整体化、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具体地说,这本书给我留下了三个印象深刻的启示:一是绿色能源发展是必然趋势。
二是分布式智能网络将改变现有能源传输和分配方式。
三是可持续发展已经变成企业和个人生产生活的核心价值观。
这本书的另外一个亮点是其中有大量的实践案例,这些来自不同领域的项目,都充分证明了新技术和新经济的创造力和生命力。
在这个全球联通的时代,无论是政府、企业还是个人,只有跟上技术进步的步伐,才能把握历史机遇,开拓未来之路。
《第三次工业革命》是著名文化学者杰瑞米·里弗金的代表作之一,他在书中讲述了全球范围内较为新的一种发展模式——新能源、互联网、物联网三重融合,并对人类社会、经济、生态等多个领域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读完这本书,让我对未来世界发展的方向有了全新的认识。
首先,绿色能源发展是必然趋势。
作者将绿色革命作为未来能源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因为绿色能源不仅清洁、环保,而且充足且不会因为能源短缺问题而引起政治危机。
书中提到联合国发表的《可持续发展议程》为推动发展和改进生活方式提供了指导,让人们认识到绿色能源的重要性,并推动了可再生能源、循环利用能源的广泛应用。
其次,分布式智能网络将改变现有能源传输和分配方式。
在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前期,全球的智能电网正在快速推进,这是新能源、互联网、物联网融合确认的必由之路,智能电网的建设是新能源使用的关键性一环。
智能电网集成了分布式能源、新型能源储备技术、电力电子技术、无损技术和智能化信息技术等多种新技术,形成了一个可以精细化管理的较为完善的新能源能力体系,区域微电网的建设也将是最新能源的发展方向之一。
最后,可持续发展已经变成企业和个人生产生活的核心价值观。
可持续发展、社会责任、环境保护等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核心理念,成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体现。
《第三次工业革命》读书笔记(上)——阅书中第一部分“即将爆发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有感书本信息: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经济趋势基金会会长杰里米·里夫金(Jeremy Rifkin),由张体伟、孙豫宁译,中信出版社2012年版。
摘要:在本书的第一部分,杰里米·里夫金由实际生活中的种种现象引出他眼中2008年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原因——以石油为代表的化石燃料其高价格、有限性已经严重阻碍经济发展并使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对此,作者提出了新经济的“五大支柱”,阐明了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宏图——将互联网技术与可再生能源结合,智能电网、分散式微型发电厂、人人参与能源的生产与销售环节、碳排放控制到最低水平,这些都将是第三次工业革命所带来的改变。
另外作者还详细介绍了一些城市和地区正在为第三次工业革命所进行的尝试。
正文:对于第二次工业革命这个名词,想必很多人都不会陌生,自1870年以后,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很多新发明、新技术被应用于人们的生活。
电力的广泛应用、内燃机带来的交通变革、新通讯技术的发明等标志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始。
100多年过去,随着计算机技术以及新兴生物技术的发展,我们享受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辉煌成果,但是必须看到的是,现在我们的经济发展基本都是建立在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上面的,随之而来的资源危机、环境问题、资源掠夺等问题层出不穷。
这些问题,就是促使作者去思考人类未来如何发展的原动力,而其最终的结论则是让很多人都吃惊的名词——第三次工业革命。
的确,在读这本书之前我完全没有听说过“第三次工业革命”这个概念,但是读完本书的第一部分后,我就被作者的远见卓识深深折服。
书中作者谈到自己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在石油和化石能源日渐枯竭并导致严重气候危机的时候,是否会产生出一种“后碳”时代的新经济模式?经过约10年的思考、实践、讨论和总结后,里夫金率先提出了“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概念,并开始在欧洲各国进行宣传和推广。
清洁能源,你我共享最近读完了由著名美国经济学家杰里米·里夫金的著作《第三次工业革命》,这本书对未来的能源结构和经济发展趋势做了科学的分析和预测,使我认识到第三次工业革命更多的是要转变传统观念、发展清洁能源。
第一次工业革命是蒸汽机革命,使人类的历史进程一下子就从农业文明步入到工业文明;第二次工业革命是电力革命,正是电力的诞生与发展才大大加快了人类社会工业发展的速度。
然而,快速发展的现代工业,也带来了大量的问题,过度依赖传统的化石能源(煤、石油、天然气),一方面急剧消耗着这些不可再生的能源、造成了日益紧张的能源危机,另一方面大量使用化石能源不可避免地产生了温室气体、废物废渣。
在这本书里,杰里米·里夫金描述了第三次工业的五大支柱:1)向可再生能源转型;2)将建筑转化为微型发电厂;3)使用氢等新型存储技术来存储间歇式能源;4)智能电网的应用;5)使用燃料电池作为运输工具的动力。
面对能源危机与环境污染,我们不得不采取必要的措施,采取有效的行动,大力发展清洁能源。
在党的十八大上,科学发展观正式写入党章;李克强总理上任伊始,就着重强调“改革是最大的福利”,这些都表明中国人已经意识到面对日益严峻的现实问题、面临第三次工业革命的重大机遇,我们必须转变观念,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只有改革才有前途,只有发展才能进步。
纵观中国现在的电力能源结构,以化石能源作为燃料的火力发电量占据总发电量的70%以上,而作为清洁能源的水力发电量只占总发电量的20%多一点,诸如太阳能、风能、生物能源发电量则更是仅占很小的比重。
因此应对全球能源危机与环境问题,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发展清洁能源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当然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清洁能源发电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能源的不确定性、不稳定性,不能根据用户负荷需要而定,智能电网则是解决这一问题的良好办法,中国这些年也在研究智能电网的实际问题和推广应用。
第三次工业革命读后感第三次工业革命读后感最近,读了预测大师杰里米。
里夫金的《第三次工业革命》一书,书中讲的一些新的事物与新的概念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同时,也感触到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感受到人类文明车轮在不断向前滚动,我们必须保持与时俱进、崇尚科技、不断提高、奋发进取,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才有可能把握住历史赐予我们的新机遇。
纵观人类发展的历史,从原始社会到农耕时代,从农耕时代到工业时代,每一次历史的跨跃,都产生着巨大的变革,人类文明程度高了、生产方式彻头彻尾的改变了、生活方式变的科技时尚有文化有内涵了,人类社会已经进化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人类逐渐认识地球和宇宙的发展规律。
这个世界无时无刻不在改变,特别是进入了工业时代,机器的发明和普及使用,人类的行为和习惯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例如交通方式,由步行变革成动力机车,又如饮食材料,由原始食材到食品工业原料,原始食材也被通过基因突变、基因诱导、转基因等生物手段改变了基因结构,产量更高、个头更大,黄金大米事件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说明人类至今还不能确定转基因食品对人类是否有影响,不过人类的发展就是在不断的探索中前进。
突然有一天,人类意识到不仅仅是我们改变了,我们周边的环境也改变了,能源在不断的枯竭、大气在不断的变暖、很多珍惜物种在不断的灭绝,人类开始意识到危险,这样发展下去,是不是人类也会濒临灭绝?!人类在探索可持续发展的方式,有机食品、低碳经济逐渐成为热门词汇和人类关注的焦点,人类逐渐认识到生物圈的重要、人类与地球、宇宙要和谐共生,不平衡、不循环、不和谐、不可持续将是人类灭绝的根源,可持续和谐,或许应该是人类得以永生的保障。
杰里米。
里夫金的认为,新型通信技术与新型能源系统的结合,预示着重大的经济转型时代来领。
根据杰里米。
里夫金的预测,人类即将进入第三次工业革命,他指出了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五个支柱:(1)向可再生能源转型;(2)将每一大洲的建筑转化为微型发电厂,以便就地收集可再生能源;(3)在每一栋建筑物以及基础设施中使用氢和其他存储技术,以存储间歇式能源;(4)利用互联网技术将每一大洲的电力网转化为能源共享网络,这一共享网络的工作原理类似于互联网(成千上万的建筑物能够就地生产出少量的能源,这些能源多余的部分既可以被电网回收,也可以被各大洲之间通过联网而共享);(5)将运输工具转向插电式以及燃料电池动力车,这种电动车所需要的电可以通过洲与洲之间共享的电网平台进行买卖。
第三次工业革命读后感首先被这一书名吸引――第三次工业革命的称法着实新颖,怀着一探究竟的态度,我翻开了预测大师杰里米・里夫金的著作。
总体来说,这是本讲的是对于包括经济领域在内的诸多人类发展问题的未来趋势的预测。
在书的封面,一个我之前从未意识到但细思恐极的论点被提出,这一论点也呼贯穿全书――“每次工业革命,经济的变革都是新能源与新通信技术有机结合的.产物。
” 随着人们因生存发展需要不断开采、利用石油、碳等化石能源导致储备不足以及温室气体造成的全球气候变暖的现实和趋势。
事实上,以石油为基础的工业革命正逐渐衰退,永不会再回到其巅峰状态,人们迎来了一个“后碳时代”。
人们不禁不知所措:“我们应该做什么?”我们需要一个令人信服的新的经济构想,而这个构想,我认为就是第三次工业革命――广泛利用可再生能源及绿色能源,这是能源方面的变革;以互联网为依托构建世界范围内的物联网,这是通信技术的变革。
具体来说,这第三次近在眼前的工业革命有五大支柱,向可再生能源转型:将每一大洲的建筑转化为微型发电厂,以便就地解决可再生能源的收集问题。
在每一栋建筑物以及基础设施中使用氢和其他存储技术,以存储间歇式能源。
利用互联网技术将每一大洲的电力网转化为能源共享网络,这一共享网络的模型使得不仅能自己使用能源,还能将生产的多余能源提供给电网,运输工具所需能源与共享电网平台也可进行对接。
也就是说,在可期的未来,也许会出现这样的画面:每个人家房前屋后建立微型发电厂,能源既可以自用,也可以储存起来到互联网上进行交易可以说,不同于依赖石油天然气时代个体只是被动的消费者,在这种新模式下每个人都可以是能源的制造、生产者。
在书中的第八章,作者还专门提到教育要面向第三次工业革命。
回顾前两次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普及了识字率,提高了劳动效率。
第二次工业革命催生了流水线作业,劳动技能普遍提升。
第三次工业革命应提升劳动者的认知,了解到劳动应该与自然保持协调一致。
读《第三次工业革命》有感最近,本人有幸拜读美国经济学家杰里米·里夫金著作《第三次工业革命》。
此书一问世,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就要求国家发改委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密切关注”。
此书把第三次工业革命概括为可再生能源与互联网技术的结合,预测未来世界的五个支柱。
对新城当前深入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实现现代化科技城具有较大意义。
本人读后感悟如下:第一是对新能源的开发利用。
书中指出我们赖以生存的社会能源已经逐步进入枯竭期。
当今许多国家已经意识到这个危机,走在探索新兴能源的路上。
嘉定新城作为上海一个能源消耗较大的城镇,在炎炎夏热也会出现企业自备发电机,错峰用电的现象;一些工厂碳排放强度高,污染严重。
针对这些现象要制定新兴能源发展规划及可再生能源政策,以太阳能光伏产业基地为依托,鼓励有条件的家庭居民在自己的房顶上安装太阳能电池板,这些电池板能生产出足够的电力,满足生活所需的电能,同时对企业加强节能减排的管控,对污梁严重的企业实行关停。
第二是这本书中作者提出第三次工业革命,实质就是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与互联网的创新、融合与运用,它主要标志为数字制造技术、互联网技术和再生性能源技术的交互融合,从而导致社会生产方式、制造模式、生产组织方式等方面的重要变革。
作为传统制造业为主的嘉定新城,一方面要加快实现整体转型升级,吸收国外企业和国内知名企业的先进技术,另一方面要提升传统制造业,发展高端制造业,用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的融合来弥补制造业的劳动力成本劣势。
第三是这本书中作者提出第三次工业革命对应的是分散式、扁平化、合作分享的能源模式与政治经济架构,每个微型生产单位都是独立的完全自主决策体。
对此,嘉定新城要全力建设现代化科技城,就是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让更多的商家在这里挑选商品,在新城扎根投资,通过新城形成资源共享,获取想要的信息,建立现代科技新城微信平台,加强信息交流,形成需求多样化、供给多样化、服务扁平化的格局,让整个商家受益。
读《第三次工业革命》心得体会第三次工业革命首先是能源的革命。
现在以消耗石化资源的工业模式难以为继。
不单单是开采和资源的问题。
更重要的是,地球已经难以承载今日能源消耗之累。
人类必须要改变。
否则不单单是工业发展,文明的存在都面临挑战。
第三次工业革命何时到来,会带给人类什么样的深层次的社会关系和历史的变动。
读完杰里米·里夫金的《第三次工业革命》,让我感触颇深。
下面我结合近一段时间在市委管理干部培训班的学习,浅谈对《第三次工业革命》的理解。
一、发展至第三次工业革命需要一个渐进过程资本主义的诞生源于蒸汽机的发明,也就是第一次工业革命。
内燃机发明,人类进入了汽油石化时代。
第二次工作革命,除了带来社会主义革命外,也延展出了两次世界大战。
其实从人类的发展历史看世界大战就是生产力格局发生变动之后,需要在地理和资源分配上重新划分势力围。
第二次工业革命距今也有100年的时间了。
最近10年人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革,但似乎和工业发展毫无关系。
作为中国人,我们经常要抱怨。
现在的世界,美欧人负责创新,日韩人负责研发,中国人负责生产。
我们付出最多,收获最少。
现在世界上最有未来感的企业,是谷歌、苹果、亚马逊这些依托互联网时代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
当然我一直是有一个困惑的。
谷歌当前市值5000亿美元。
可是他们主营收入还是广告。
难道广告可以创造真正的附加价值么?从营销的角度毫无问题,但是从社会的资源分配来说,广告意义不大。
那么工业难道进入瓶颈了么?今天的工业如果没有低廉的人力成本,如果没有贸易极差。
已经没有太多的利润可言。
这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和18世纪的传统手工业的发展瓶颈、20世纪开始的蒸汽时代的发展瓶颈何其相似。
第三次工业革命的脚步已经隐约可闻。
那么什么是第三次工业革命?书中用大量的事实和各国目前面临的问题,清晰的告诉我们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方向。
和之前的两次工业革命一样,发端一定是能源的重新整合。
实质上工业革命就是对能源的革命。
《第三次工业革命》读后感“第三次工业革命”概念自英国《经济学家》杂志提出之后,已经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在中国经济需从依赖要素投入到依靠全要素增长率推动的阶段,也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英国《经济学人》(The Economist)杂志编辑、《第三次工业革命》专题作者保罗·麦基里我把这次工业革命定义为“第三次工业革命”,是在前两次工业革命的基础上。
“第一次产业革命”是在18世纪后期的英国,纺织业工厂机器生产取代了作坊手工制作,开启“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产业革命”是在20世纪初期,开创了规模化生产的时代。
第三次工业革命将迎来制造业的数字化发展。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部副部长张永生第三次工业革命现在确实已经初露端倪。
比如,所谓的3D打印,我要一个杯子,可以在网上下载一个相关软件,然后把它打印出来,就是这个样子。
未来制造业的模式可能会发生变化,很大程度上变成一个分散的生产模式,不再是一种传统的、集中大规模的。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贾根良相比于“工业革命”,我更倾向于“技术革命浪潮”这种提法。
从18世纪70年代至今,世界经历了五次技术革命浪潮。
任何一次技术革命浪潮,都有相当长的酝酿发酵期。
目前我们正处于第五次浪潮的拓展期,同时也是新一轮技术大爆炸的萌芽期。
新材料、新能源、纳米技术和生物电子等最尖端的技术,目前大多处在实验室阶段,没有能够大规模投入生产。
“大爆炸”什么时候到来,谁也不能准确预测,但可以看到一个大趋势已经在酝酿之中。
谁也不会怀疑,中国已是响当当的工业大国。
十六大以来,我国工业生产能力全面提升,制造业大国地位初步确立。
在22个工业大类行业中,我国有7大类行业全球第一,水泥、汽车、家电等220多种工业品产量全球居首。
尽管2008年起持续受到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但中国工业企业规模仍然快速增长。
据美国经济咨询公司环球通视数据,2010年我国制造业产出占世界的比重为19.8%,已超过美国成为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
“第三次工业革命”带来的一些思考李惠武【摘要】In modern history,there has been two industrial revolutions in human society,the steam engine and integration of electronic technology.The consequences of these two revolutions have changed mode of production and way of life in hu-man society.In other words,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refers to “the emergence of a kind of new technology that is powerful enough to change mode of production and way of life in human society,and to drive a qualitative leap of the productivity”. In his book“The Third Industrial Revolution-How Lateral Power is Transforming Energy,Economy and the World”,the futurologist Jeremy Rifkin puts forward the judgement that a new industrial revolution is coming:the future will present three main trends in industrial development,low carbonization,composite technology and humanity.Today,a revolution of technology and industry form is quietly rising.It includes digital manufacturing,3-D printing technology (also known as“additive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AM)”),manufac turing service,reconstructing value chain system,and so on.Fa-cing the third industrial revolution ,it is essential to take right countermeasures,such as:by objective judgment of Guang-dong's development stage,to understand our start-point correctly;by promoting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to achievefaster,better,more benefical,and more potential economic growth on amuch more grand scale;by attaching great importance to marine development,to form the new development pattern of mutual prosperityon both the marine economy and the land economy;by vigorously implementing the strategy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to make sure to protect and improve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effectively by accurately playing the role of the govern-ment,and attaching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construction of innovative environment to make innovation a strong driving force of speeding up the industrialization process,promoting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and improving the core competitive power.%在近代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已发生过两次公认的工业革命---蒸汽机和集成电子技术。
电信人浅谈《第三次工业革命》人类文明车轮向前滚动在《第三次工业革命:新经济模式如何改变世界》中,杰里米·里夫金(Jeremy Rifkin)为我们描绘了一个宏伟的蓝图:数以亿计的人们在自己的工厂里、办公场所甚至是家中就可以生产出绿色能源,不仅如此还可以在“能源互联网”上与大家进行能源共享,这就类似于现在我们在网络上分享发布消息一样简单便利。
个人具备了生产能源的能力,而这一点影响了现代人类管理社会的方式、以及家庭和个人的生活的方式。
互联网起重大作用杰里米·里夫金认为,新型通信技术与新型能源系统的结合,预示着重大的经济转型时代来临,历史上数次重大的经济革命都是在新的通讯技术和新的能源系统结合之际发生的。
而新的通讯技术和新的能源系统结合将再次出现——互联网技术和可再生能源将结合起来,这将为第三次工业革命创造强大的新基础设施。
根据杰里米.里夫金的预测,人类即将进入第三次工业革命,他指出了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五个支柱之一:利用互联网技术将每一大洲的电力网转化为能源共享网络,这一共享网络的工作原理类似于互联网(成千上万的建筑物能够就地生产出少量的能源,这些能源多余的部分既可以被电网回收,也可以被各大洲之间通过联网而共享)。
科技在进步,时代在发展,机会都是给有准备的国家,给有准备的企业。
当第三次工业革命来临之际,此文将会引起我司更深和更有价值的启示与思考,我们将懂得抓住这个历史性的机遇,去糟粕取精华。
去糟粕取精华,追赶时代潮流网络业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不断扩张地盘,整合创新的历史。
这场新工业革命,推动力和主角一定是互联网业,因为整个世界都在互联网化,万事万物都在数据化,互联网是纲,其他都是目,纲举才能目张。
身为电信公司,在中国举足轻重的国企单位。
我们当然也以实际行动追赶时代潮流:“去电信化”。
何谓“电信化”:一种100多年来形成的观念、理念、技术、服务、体制、机制、组织乃至监管等涉及电信服务的垂直封闭的制度和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