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次工业革命主要成就
- 格式:doc
- 大小:21.00 KB
- 文档页数:3
世界近现代史上的三次科技革命世界现代化的历史证明,科学和创新是现代化的根本动力和知识源泉。
受文艺复兴的影响,16~17世纪欧洲发生科学革命,现代科学诞生。
18世纪下半叶英国发生第一次工业革命,工业现代化启动。
欧洲开始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移。
第二次工业革命,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的新兴工业产生。
如化学工业、电力工业和内燃机等重大发明。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后,科学技术的作用受到广泛关注。
20世纪70年代以来,以信息技术与知识创新为特征的新的现代化启动,美欧开始从工业时代向知识时代、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转移。
1.三次工业革命(科技革命)的含义(1)第一次工业革命:是工场手工业发展到机器大生产的一个飞跃。
它不仅是一场生产技术上的革命,也是一次深刻的社会革命,引起了生产关系上的重大变革。
(2)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自然科学研究工作取得重大进展,1870年前后,由此产生的各种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并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促进经济的发展。
(3)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人类文明史上继蒸汽技术革命和电力技术革命之后科技领域里的又一次重大飞跃。
不仅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经济、政治、文化领域的变革,而且也影响了人类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使人类社会生活和人的现代化向更高境界发展。
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为深远的一次科技革命。
2.三次工业革命(科技革命)兴起的条件及其发展特征(1)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前提条件:①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
②圈地运动使大批农民成为雇佣劳动力。
③奴隶贸易和殖民掠夺带来大量资本。
④工场手工业时期积累了生产技术和科学知识。
⑤形成最大殖民国家,国外市场扩大。
发展特征:①从英国一国先开始。
②发生于英国(18世纪中)延续到法、美、德、意、俄、奥、日等国。
③从发明使用机器开始,主要由有实践经验的工人、技师进行。
④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
(2)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前提条件:①19世纪60、70年代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为第二次工业革命进行提供了政治保障。
专题五三次科技革命【考点透析】(一)第一次工业革命:18 世纪60 年代1、主要成就:(1)纺织:珍妮纺纱机、骡机、水力织布机(2)动力:蒸汽机(3)交通:蒸汽汽船、蒸汽机车2、特点:(1)大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工场,人类进入“蒸汽时代”;(2)首先发生于英国,其它国家进程缓慢;(3)发明者多数为劳动者,发明成果多为生产实践的总结;科学与技术尚未结合;(4)以轻工业为突破口。
出现新兴的工业部门:棉纺织业、机器制造业、交通运输业;(二)第二次工业革命:19 世纪中后期1、主要成就:(1)电力:发电机、电灯、电车、电影放映机(2)动力:电动机、内燃机(3)交通:汽车、内燃机车、远洋轮船、飞机(4)能源:石油开采和石油化工工业(5)通讯:电话、无线电报(6)化学工业:火药、塑料、人造纤维2、特点:(1)人类从“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规模更广泛,发展更迅速;(2)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3)自然科学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科学技术起了重要作用;(4)某些国家两次工业革命同时进行;(5)以重工业为突破口。
出现新兴的工业部门:电力、化学、电讯、汽车、石油等工业;(三)第三次工业革命:20 世纪四、五十年代1、主要成就:(1)原子能技术:1945 年,美国爆炸第一颗原子弹;(2)航天技术:1957 年,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1969 年,美国“阿波罗11 号”登月;1981 年美国第一架航天飞机升空;(3)电子计算机:1946 年诞生于美国;2、特点:(1)涌现出大量的科技成果,其规模、深度和影响,远超过前二次科技革命;(2)科技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作用更为重要。
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加快;*(3)科学技术各领域间互相渗透;(4)以军事工业为突破口;【难点透析】1、比较第一次、第二次工业革命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1)都促进了生产力发展:①第一次: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②第二次: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三次工业革命的标志先后出现了三次意义深远的伟大变革,从而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影响和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这三次工业革命分别以十八世纪蒸汽机的发明、十世纪中叶电子计算机的发明为重要标志。
一、推动工业革命的机器——蒸汽机蒸汽机的诞生推动了世界工业革命,使能源和材料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使人类摆脱了木材时代进入煤和铁的时代,使机器成为社会生产的“主提起蒸汽机,人们常提到其发明者瓦特,其实这种说法不够确切。
早在瓦特前约五十年,英国有一个叫纽考门的工程师就已经发明了往复式的水,但是这种蒸汽机效率太低,无法大量推广运用。
经过瓦特的改良,原本只能作往复运动的蒸汽机变成了能作旋转运动的机械,效率一下子提高种机器的动力,推动了工业生产的飞跃发展,带动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到来。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瓦特仍不失为蒸汽机的发明者。
瓦特是在1763年开始改进蒸汽机的,当时他受格拉斯哥大学委托修理一台纽考门蒸汽机模型。
在修理过程中,瓦特反复研究并请教布拉康教致命弱点在于浪费燃料,大量的蒸汽被用于加热已冷却的汽缸,热量被白白浪费。
能否使汽缸温度保持不变?瓦特作了反复试验。
1765年5月的一的高尔夫球场散步,同时思考如何改良蒸汽机,他脑中忽然闪过一个念头:如果把另一个容器连接到汽缸上,将蒸汽导入这个容器(冷凝器)中,的,而冷凝器经常是冷的,冷热“结合”就能使蒸汽机连续运转。
瓦特按此想法重新设计方案,并经过七年努力,终于制成蒸汽交替进入活塞两侧汽机。
1784年他又借助联杆完成机械的平移动作。
至此能作旋转运动、高效率的蒸汽机才算大功告成。
蒸汽机发明后,英国煤年产量由260万吨增至3000万吨,铁年产量由1.7万吨增至100多万吨,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由此手工业生产一跃提高了二十倍。
许多新式交通工具如火车、轮船等都用蒸汽机来推动。
蒸汽机不愧为推动工业革命的机器。
二、震撼世界的发明——发电机1820年7月21日,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物理教授奥斯特做了一个举世闻名的实验——电生磁实验,第一次揭示了电和磁的关系。
工业革命的成就工业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它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和深远的变革。
本文将从经济、科技、社会等方面,简要论述工业革命的成就。
一、经济成就1. 工业生产方式的改变:工业革命带来了生产方式的巨大变革,从传统的手工生产转向了机械化大规模生产。
煤炭、蒸汽机、纺织机械等的应用使生产力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得以极大地提升。
2. 市场的扩大:工业革命引发了大规模的产品生产和销售,市场的范围不断扩大。
由于商品的生产能力增强,大量商品涌入市场,极大地满足了人们的需求,同时也为企业带来了丰厚的利润。
3. 社会财富的积累:工业革命催生了工商业的迅速发展,使资本家积累了丰富的财富。
社会财富的积累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
二、科技成就1. 蒸汽机的发明: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是工业革命的重要标志。
它极大地提高了机械化生产的效率,开启了机械代替人力的时代。
2. 纺织机械的改进:纺织业是工业革命的早期支柱产业,而纺织机械的改进使得纺织品的产量大幅度增加,价格大幅降低,并极大地推动了工业的发展。
3. 铁路的兴建:铁路的出现将交通运输革命化,极大地推动了贸易和经济的发展。
铁路连接了不同地区,促进了产品的流通,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交通基础。
三、社会成就1.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工业革命使得城市的规模迅速扩大,人们大量向城市聚集,形成了新兴的工业化城市。
城市化的推进促进了人口流动和劳动力的集中,也为后来的城市规划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2. 劳动条件的改善:尽管工业革命初期劳动条件较为恶劣,但随着工会运动的兴起和劳动法的逐步完善,工人们的劳动条件得到了改善。
工时的缩短和工资的提高使得工人们的生活状况得以改善。
3. 教育水平的提升:工业革命的发展催生了大规模的工业和商业教育需求,进而推动了教育体制的改革。
公共教育的普及使得更多人有机会接受教育,提高了整个社会的文化素质。
综上所述,工业革命在经济、科技和社会等方面都带来了巨大的成就。
工业革命史第一次工业革命是机械化革命,诞生于18世纪晚期,瓦特发明蒸汽机后,1784年问世的珍妮纺织机实现了生产的机械化,从而诞生了车间、工厂,大量农民与手工业者成为产业工人,机械化革命成就了英国日不落帝国的传奇,也促使人类从农耕文明走向了工业文明。
第二次工业革命是电气化革命,标志事件是1870年,美国辛辛那提屠宰场的自动化生产线建成,企业能够大批量生产、流水线式的生产,该时期以福特汽车为代表,工业进入了大批量的生产阶段。
第三次工业革命是信息化革命,是上世纪70年代开始的,核心技术就是PLC以及后来的互联网。
进入信息化革命后,人们可以从繁复的劳动中得到初步解放,从而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创造性工作当中,因此技术进步呈加速状态,新兴技术转化为产品的周期越来越短。
第四次工业革命就是现在的工业4.0,通过赛博物理系统(Cyber-Physical System,简称CPS系统),将智能机器、存储系统和生产设施融入到整个生产系统中,并使人、机、料等能够相互独立地自动交换信息、触发动作和自主控制,实现一种智能的、高效的、个性化的、自组织的生产方式,推动制造业向智能化转型。
工业4.0是以分散式智能柔性制造为方向的全新生产管理模式,是将来的一种发展趋势。
德国人是这么描述的:“工业4.0将在制造领域的所有因素和资源间形成全新的社会—技术互动水平。
它将使生产资源(生产设备、机器人、传送装置、仓储系统和生产设施) 形成一个循环网络,这些生产资源将具有以下特性:自主性、可自我调节以应对不同形势、可自我配置、基于以往经验、配备传感设备、分散配置,同时,它们也包含相关的计划与管理系统。
作为工业4.0的一个核心组成,智能工厂将渗透到公司间的价值网络中,并最终促使数字世界和现实的完美结合。
”工业4.0是一种高度自动化、高度信息化、高度网络化的生产状态,工厂内人、机、料自主协同,自组织、高效运转,工厂外,通过端对端集成、横向集成,实现了价值链的共享、协作,效率、成本、质量、个性化都得到了质的飞跃。
高中历史工业革命知识点高考历史工业革命知识点详解,我们在21世纪的时候已经基本全部实现工业变革了,可是在以前的时候并不是这样的,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高中历史工业革命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高中历史工业革命知识1、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进程(1)、工业革命的开始——珍妮机的问世(英国工业革命最早发生在棉纺织业)(2)、瓦特改良蒸汽机解决动力问题,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2、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1)、欧美资产阶级确立对世界的统治。
(2)、工业革命在客观上也传播了先进的思想和生产方式,促使世界面貌发生了变化(3)、工业革命还引起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结构的变革,产生了两个对立的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4)、第一次工业革命促使了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时间:19世纪中后期)3、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电力的广泛应用: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研制发电机成功;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汽车和飞机;化工技术的发展;钢铁等传统工业的进步。
4、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垄断组织的出现(是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最终建立。
(19世纪末20世纪初)5、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比较在交通领域:第一次工业革命出现火车、轮船,第二次工业革命出现了汽车和飞机在社会结构:第一次工业革命产生了两个对立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第二次工业革命产生了垄断组织。
在世界市场:第一次工业革命促使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促使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6、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新航路开辟: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殖民扩张:世界市场拓展第一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最终形成工业革命的意义(1)工业革命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实现了从传统农业社会转向现代工业社会的重要变革。
(2)从生产技术方面来说,它使机器代替了手工劳动;工厂代替了手工工场。
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成就第三次工业革命是指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化产业发展的新阶段。
它采用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的技术手段,加速了全球社会的变革和经济发展。
下面列举一些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成就:1. 互联网的兴起和普及互联网是第三次工业革命的重要成果之一,它打破了传统的信息传递方式,使得人们能够更加便捷地获取信息、进行沟通和交流。
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的普及,人们的生活、工作方式也开始发生改变。
2. 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人工智能是第三次工业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技术手段,实现了很多以前难以想象的智能化功能,如自动驾驶、语音识别、人脸识别等。
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仅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也为企业的管理、决策提供了更多的手段。
3. 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区块链技术是一种安全、透明、去中心化的信息传输和存储技术,是当前热门的技术之一。
它的应用不仅局限于数字货币交易,还可以在供应链管理、智能合约、身份认证等方面大显身手。
4. 新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第三次工业革命推动了新能源技术的发展,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等,这些新能源的应用推动了能源消费结构的转型。
同时,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提出,也使得环保、节约能源成为新时代的热门话题,这有助于保护我们的地球家园。
5. 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生物技术的进步,推动了医疗行业的创新,如基因测序、精准医疗、基因编辑等技术的应用,不仅增加了人们的寿命和生活质量,也有助于解决一些全球性的医疗难题。
总之,第三次工业革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这些成就的背后,离不开科技的创新和进步,同时也需要我们保持持续的创新精神,推动更多的科技成果服务人类的幸福生活。
了解两次工业革命中的主要成就1、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的主要发明创造:1765年1)时间: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叶(1840年前后,英国率先完成,第一个工业国家)2)首先发生的行业:新兴的棉纺织业3)发明开始的标志:18世纪60年代,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4)新的发展阶段:1785年,英国瓦特改良蒸汽机,在工厂投入使用,不受自然条件的限制,大大推动机器的发明和使用,人类进入“蒸汽时代”5)交通工具的发明: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发明轮船;1814年,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蒸汽汽车。
2、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1)时间:19世纪70年代(1870年)——19世纪末20世纪初2)电力的广泛应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一个显著成就):1866年德意志人西门子研制发电机成功:电动机;爱迪生发明了电灯,1876年,美国的贝尔发明电话;此外,电动机、电车、电报、电影等电器产品纷纷涌现,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3)内燃机的创造和使用:1885年,德国人戴姆勒和本茨各自制成三轮汽车,1903年,美国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
4)化学工业的发展令人瞩目:钢铁工业等传统工业的进步。
5)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新兴行业:电力工业、电器产品制造业、石油工业、汽车工●了解19世纪晚期垄断组织的产生1、垄断组织产生的原因:1)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根本原因)2)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2、生产的时间:19世纪末20世纪初3、最早生产的行业:新兴工业和钢铁行业4、(看)含义:为了获取更多的利润(垄断的目的),一些大企业采用兼并和相互联合等方式(垄断的方式),控制产品的生产、价格和市场(垄断的表现),形成了垄断组织。
并渗入到社会许多方面,成为这一时期资本主义的一个重要特征。
5、实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6、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即帝国主义阶段。
●认识两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1、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1)工业革命后,资产阶级竭力在全世界拓展市场,抢占原料产地,使世界贸易的范围和规模迅速扩大。
第3次工业革命主要成就有哪些_第3次工业革命主要成就发明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到来,在对传统制造业发展模式带来冲击和挑战的同时,也为提升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分工地位提供了有力支撑,今天店铺给大家带来了第3次工业革命主要成就,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3次工业革命主要成就一:西门子-发电机发电机组在柴油机发电机组体积缩小温度迅速升高,达到柴油的燃点。
柴油被点燃,混合气体剧烈燃烧,体积迅速膨胀,推动活塞下行,称为‘作功’。
各汽缸按一定顺序依次作功,作用在活塞上的推力经过连杆变成了推动曲轴转动的力量,从而带动曲轴旋转。
利用‘ 电磁感应’原理,发电机就会输出感应电动势,经闭合的负载回路就能产生电流。
这里只描述发电机组最基本的工作原理。
要想得到可使用的、稳定的电力输出,还需要一系列的柴油机和发电机控制、保护器件和回路。
发电机组(英文名称:Generators Set)是将其他形式的能源转换成电能的成套机械设备,由动力系统、控制系统、消音系统、减震系统、排气系统组成,由水轮机、汽轮机、柴油机或其他动力机械驱驱动,将水流、气流、燃料燃烧或原子核裂变产生的能量转化为机械能传给发电机,再由发电机转换为电能,输出到用电设备上使用。
发电机在工农业生产、国防、科技及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
近年来随着技术进步,作为家庭应急电源及野外出行电源的优质选择,轻量便携小型发电机组也开始进入居民的日常生活中。
第3次工业革命主要成就二:格拉姆-电动机齐纳布·格拉姆(Gramme,Zénobe Théophile),比利时–法国发明家,发明电动机。
格拉姆(Gramm e,Zénobe Théophile) 比利时–法国发明家。
1826年4月4日生于比利时的热埃–伯德内;1901年1月20日卒于法国上塞纳省的布瓦–戈龙柏。
格拉姆出生在比利时一个公务员家庭里。
他在学校里的成绩实在欠佳。
平心而论,应该说他一辈子始终是个大老粗。
2011年中考历史复习资料世界历史第三讲:人类历史上的三次工业革命一、第一次工业革命1、第一次工业革命:工业革命又叫产业革命, 18世纪60年代首先发生在英国,它是从发明和使用机器开始的,到19世纪上半期,机器本身也用机器来生产(即出现了机器制造业),用机器制造机器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完成。
英国之后,法、美等欧美各国也相继进行了工业革命。
2、工业革命中的重大发明:①1764年,英国纺织工人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②1785年英国机械师瓦特制成改良的蒸汽机;③1779年,克隆普顿发明了骡机;④1814年,史蒂芬孙发明蒸汽机车。
(蒸汽机的改进和广泛使用,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标志。
它推动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向纵深发展,人类由此进入了“蒸汽时代”。
)3、工业革命的影响:第一、工业革命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使人类生活的中心由农业和农村向着工业和城市的方向转变。
第二、工业革命后,形成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这两大对立的阶级。
无产阶级开始了自觉的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1、第二次工业革命是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的,当时科学技术主要集中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①新能源的开幕式发和利用;②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创制;③新通讯的发明,特别是新能源电力的广泛应用使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电力的广泛应用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显著特点。
2、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大发明:①1831年,英国科学家法拉弟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为发电机的研制奠定了理论基础;②1866年,德国工程师西门子制成世界上第一台发电机;③美国人爱迪生发明电灯泡;④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卡尔·本茨设计制成三轮汽车;⑤ 1903年美国人莱特兄弟制成飞机并试飞成功。
(备注:本次工业革命后,石油和电力成为了主要的能源;一般的家电,如电灯、电影放映机出现了,另外,飞机、汽车、轮船、电话、电报、电车、蓄电池、装甲车也已应用于生活之中。
)3、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①第二次工业革命最直接的影响是促使了生产力的巨大飞跃:②导致了垄断组织的出现,并加剧了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不平衡性,对世界政治、经济形势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第三次科技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即第三次工业革命),是人类文明史上继蒸汽技术革命和电力技术革命之后科技领域里的又一次重大飞跃。
它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空间技术和生物工程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涉及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等诸多领域的一场信息控制技术革命。
这次科技革命不仅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经济、政治、文化领域的变革,而且也影响了人类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使人类社会生活和人的现代化向更高境界发展。
80年代以来,国内史学工作者对第三次科技革命史的研究日益深入,相关研究成果不断问世。
历次科技革命第一次科技革命18世纪60年代,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海外贸易、奴隶贸易和殖民掠夺积累了大量资本圈地运动的进一步推行造成了大批雇佣劳动力工场手工业的发展积累了一定的生产技术 18世纪中叶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资本主义殖民国家,国外市场急剧扩大.棉纺织:一系列纺织机器的发明动力:瓦特改良蒸汽机(1785年(乙巳年) )交通运输:富尔顿-轮船(美、1807年);史蒂芬孙-蒸汽机车(英、1814年)。
1、首先发生在英国,并以英国为主体;2、以轻工业为主导;3、以蒸汽动力为主要标志;4、技术发明主要源于工人和技师的实践经验。
第二次科技革命19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资本积累和对殖民的肆意掠夺积累了大量资金自然科学取得突破性进展世界市场的出现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进一步扩大了对商品的需求.1、电力的广泛应用(西门子-发电机、格拉姆-电动机);2、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卡尔〃本茨-内燃机驱动的汽车、莱特兄弟-飞机);3、新通讯手段的发明(贝尔-电话、马可尼-无线电报)。
第二次科技革命中:1、科学同技术开始密切结合;2、新技术发明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国家;3、一些国家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
第三次科技革命是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科技领域的重大革命,空间技术的利用和发展是这次技术革命的一大成果。
3次工业革命的成果_3次工业革命的成果介绍工业革命是人类发展历史上最辉煌的财富创造时期,对于人类最伟大的贡献,是使工业成为科技创新的实现载体和必备工具。
今天店铺给大家找来了3次工业革命的成果,供大家参考和阅读。
3次工业革命的成果第一次工业革命成果:蒸汽机,火车,轮船。
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电力,发电机,电动机,内燃机,汽车,飞机,有线电报,电话。
第三次工业革命成果:原子能,电子信息,生物工程,合成材料,计算机。
3次工业革命的革命兴起英国首先发生工业革命的根本原因是:最根本的原因就是18世纪时英国的一场手工业的生产已经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这就对工场手工业提出了技术改革的要求。
在这种趋势下,工业革命就首先在英国发展起来了。
⑴主要原因/政治前提:资产阶级在英国的统治日益加强;⑵英国通过圈地运动,产生并聚集了大量劳动力,同时也扩大了英国国内市场;⑶多年的海外贸易和殖民扩张,为英国积累了原始资本,提供了广阔的原料地和海外市场;⑷工场手工劳动时积累的经验和生产技术的进步;(这是后来的法国,德国等国都无法相比的)⑸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大,工厂手工生产已无法满足需求。
于是,一场机器生产革命必然爆发。
工业革命是由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所决定的:⑴资产阶级革命废除了封建制度,消除了不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种种束缚,为工业革命创造了重要的政治前提;⑵消除农业中的封建制度和小农经济,为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和一定的国内市场;(英国圈地运动)⑶资本主义原始积累过程,提供了资本主义大工业所必需的大批自由劳动力和巨额的货币资本(殖民掠夺);⑷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长期的发展,为大机器生产的出现准备了技术条件。
一般认为,蒸汽机、煤炭、钢铁是促成工业革命技术加速发展的三项主要因素。
工业革命都是以轻工业开始,向其他部门发展。
在瓦特改良蒸汽机之前,整个生产动力依靠人力和畜力。
伴随蒸汽机的发明和改进,工厂不再依河或溪流而建,很多以前依赖人力与手工完成的工作自蒸汽机发明后被机械化生产取代。
主要成就:
第一次工业革命:
1765年哈格里斯夫发明“珍妮纺纱机”;棉纺织业出现骡机、水力织布机;采煤(煤炭成为重要能源)、冶金行业也出现机器生产;1785年瓦特改良蒸汽机,人类进入“蒸汽时代”;工厂出现;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发明汽船;1814年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蒸汽机车;1825年英国人史蒂芬孙研制火车成功;19世纪后,美国涌现新的发明:轧棉机、缝纫机、拖拉机、轮船、机器零部件标准化生产方法
第二次工业革命
电力的广泛运用:19世纪出现一些电气发明: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研制成发电机;70年代可用发电机问世;电灯、电车、电影放映机问世
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19世纪七八十年代,煤气和汽油为燃料的内燃机诞生;90年代柴油机创制成功;80年代,德国人卡尔·本茨发明内燃机汽车(石油成为重要的能源)
新通讯手段的发明:19世纪70年代,美国人贝尔发明电话;90年代意大利人马可尼无线电报成功
化学工业的建立:1867年诺贝尔研制成功炸药;80年代改良了制造无烟火药的技术;80年代塑料、人造纤维等投入生产和实际使用(注意:第二次工业革命中,一些老工业部门也有新发展,如冶炼、造船、机器制造业,特别是钢铁工业)
第三次科技革命
原子能技术、航天技术、电子计算机、人工合成材料、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工程等。
1945年美国,原子弹爆炸;1946年美国,电子计算机诞生;1947年美国,晶体管问世;1954年苏联,第一座核电站建成;1957年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1960年美国,激光器出现;1961年苏联,东方号载人宇宙飞船环绕地球一周安全返回地面(第一个宇航员加加林)
1969年美国,“阿波罗11号”登月;1972年美国,重组DNA生物基因工程成功;1977年,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投入使用;1981
年美国,第一架航天飞机升天;1996年英国,克隆羊“多利”成功;1999年美国,首次成功制造出人工DNA分子;2000美、日、法、德、英、中,公布人类基因工作草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