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工业革命
- 格式:ppt
- 大小:3.23 MB
- 文档页数:45
第三次工业革命带来了什么?2011年由美国学者杰里米·里夫金撰写的《第三次工业革命》一书出版,2012年4月英国《经济学》杂志发表其编辑保罗·麦基里《制造和创新:第三次工业革命》一文,“第三次工业革命”概念不胫而走,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
所谓“第三次工业革命”,主要是指上世纪70年代以来以信息和新能源技术创新引领并孕育的新一轮工业革命,不仅包括“制造业数字化革命”,而且包括“能耗互联网革命”,还包括生物电子、新材料和纳米等技术革命。
类似前两次工业革命,随着新技术创新在多产业显现并加速扩散应用,第三次工业革命正在重新塑造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将给人类社会带来比前两次工业革命更为广泛深远的影响。
从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看,第三次工业革命具有其历史必然性。
它是人类社会解决能源枯竭和严重生态问题的根本出路。
第二次工业革命是以大规模使用化石能源为基础的。
但化石能源是不可再生资源,经过多年开发利用不仅面临着枯竭,而且已经造成严重的生态问题。
因此,新技术革命浪潮应运而生,其核心之一就是要解决资源和能源枯竭及其生态问题,所以有学者甚至认为这次技术革命浪潮是以绿色技术革命为主要特征的。
正是站在这样一个战略制高点上,西方发达国家高度重视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正在加快新能源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在替代传统能源上已初见成效。
它是信息技术革命和人工智能等科技发展的必然结果。
从工业化进程看,每一次工业革命都是使用机械生产替代人的劳动,降低生产成本,第三次工业革命也不例外。
但与前两次比较,第三次工业革命有一个重大差别,就是用机器替代脑力劳动,并在更大程度上替代体力劳动。
在过去30年里,信息技术革命日益向智能化迈进,机器人在制造业、农业、物流、服务和家务劳动等领域的广泛使用,越来越把人们从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
可以预见,随着人工智能等技术革命发展,人类社会将走向智能化。
它是新材料和纳米等技术革命广泛扩散应用的现实后果。
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影响第三次工业革命发生在20世纪的60、70年代,叫作“信息化革命”,那么你了解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吗?下面由为你整理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影响的详细资料,希望能帮助到你。
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影响1:第三次工业革命为中国工业创造新机会“第三次工业革命”不仅会导致工业机器人、3D打印机等新的制造系统和生产设备产业的发展,这些产业还会带动信息产业、新材料产业以及工业设计等生产性服务业的增长。
最重要的是,新的制造方式的应用不仅提高了既有产业的生产效率和市场容量,而且使得传统生产方式下无法生产的产品的工程化和产业化成为可能。
这意味着,先进制造技术不仅可以拓展既有产业部门“迂回生产”的链条,而且可以创造新的产业部门,为中国在全球进入新一轮经济衰退期时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寻找新的增长点提供方向和机会。
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影响2:中国庞大的制造基础中国庞大的制造基础为先进制造技术和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潜在市场和应用场所。
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凭借低成本的要素供给、庞大的市场需求和不断积累的技术能力,逐渐确立了全球制造业大国的地位。
但一劳永逸的先进设备投资并不能保证先进制造技术在现代工业生产中发挥最大的技术经济效益,不同于产品技术,制造技术的突破和创新往往是伴随着实践应用的持续改进过程。
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影响3:第三次工业革命将重塑国家间比较优势其一,终端产品的竞争优势来源不再是同质产品的低价格竞争,而是通过更灵活、更经济的新制造装备生产更具个性化的、更高附加值的产品,发展中国家通过低要素成本大规模生产同质产品的既有比较优势将可能丧失。
其二,支撑制造业“数字化”的新型装备是实现终端产品“大规模定制”的基础,然而这些新型制造装备属于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品,更强化了发达国家的比较优势,导致不利于发展中国家的“中心;外围”世界产业体系将被进一步固化。
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影响4:第三次工业革命将重塑世界经济地理随着国家间比较优势和产业结构的变化,世界经济地理格局也必将随之改变。
第三次工业革命:每一栋建筑都将变成微型发电厂● 19世纪,第一次工业革命造就了密集的城市核心区、拔地而起的工厂。
● 20世纪,第二次工业革命催生了城郊大片房地产业以及工业区的繁荣。
● 21世纪,第三次工业革命将会把每一栋楼房转变成住房和微型发电厂。
● 我们即将步入一个“后碳”时代。
人类能否可持续发展,能否避免灾难性的气候变化,第三次工业革命将是未来的希望。
人类已经经历了两次工业革命,马上将迎来开创性的第三次工业革命。
1870年以后,以电力的广泛应用、内燃机(石油)和新交通工具(汽车)的创制、新通讯手段(电话、广播和电视)的发明为标志的第二次工业革命隆重登场,取代了第一次工业革命。
在某种程度上说,第二次工业革命是以石油和其他化石能源为基础和动力逐步发展起来的,但如今石油资源的日渐枯竭也正将其逼上穷途末路。
在本书中,作者根据自己几十年的研究和总结,认为我们正处于第二次工业革命和石油世纪的最后阶段,而根本的原因在于以石油为代表的石化资源危机以及它所带来的熵账单。
石油日益枯竭,第二次工业革命根基遭动摇地球物理学家M·金·哈伯特自1956年就开始在壳牌石油公司工作。
他随后在其论文中预测:大约在1965年到1970年之间,美国本土48个州的石油产量将达到峰值。
虽然他的预测在当时遭到了同事的嘲讽,但后来的事实证明,美国的石油产量在1970年达到峰值,随后进入了长期的下降通道。
在全世界范围内,全球原油产量也并不乐观。
国际能源署总部设在巴黎,在能源信息和预测方面颇具权威,因而深受世界各国政府的信任。
该机构在《2010年世界能源展望报告》中称,全球原油产量在2006年就已达到峰值。
当时每天的产量为7000桶。
为了避免全球经济的剧烈动荡,需要保持每天不低于7000万桶的石油生产量。
而获得这些石油需要在未来的25年里投入8万亿美元的巨额资金。
而且,据英国石油公司研究证实,全球人均石油峰值早在1979年就已经出现,而这时正处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高峰期。
第三次工业革命的重要发明
第三次工业革命涌现了许多重要的发明,以下是其中的一些:
1. 互联网:互联网是第三次工业革命最具代表性的发明之一,它将世界各地的人们联系在了一起,推动了信息技术和数字化经济的发展。
2. 智能手机:智能手机的发明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它们不仅可以打电话,还可以浏览互联网、拍照、录像、听音乐、玩游戏等。
3. 3D打印:3D打印是一种新的制造技术,可以将数字模型变成具体物体,它使制造变得更加快捷、灵活和个性化,有望成为未来的制造主流。
4. 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是一种模拟人类思维和智能的技术,它可以帮助人们完成一些复杂的任务,如翻译、图像识别、自动驾驶等。
5. 大数据:随着互联网和智能设备的普及,我们产生了大量的数据,大数据技术可以帮助我们从中挖掘出有用的信息,对商业、医疗、政府等领域都有巨大的影响。
这些发明都是第三次工业革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共同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3次工业革命的共同影响是什么_3次工业革命的共同影响讲解关于第三次工业革命目前,关于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概念,可谓众说纷纭、见仁见智,但主流的观点主要有以下三种:今天店铺给大家找来了3次工业革命的共同影响,供大家参考和阅读。
3次工业革命的共同影响①都大大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带来了工业布局的新变化。
②都引起了社会关系的重大变革:第一次导致近代社会两大对立的阶级即工业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产生,并开始了城市化进程。
第二次,垄断组织产生,并与国家政权结合。
自由资本主义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
第三次,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强化,使第三产业比重上升。
③都对世界格局产生巨大影响;第一次,确立了资本主义对世界的统治,殖民扩张造成东方从属于西方。
第二次,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殖民体系最终形成,世界成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
第三次,推动了国际经济结构的调整,世界各国经济相互依存,联系日益紧密。
三次科技革命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什么共同影响?它不仅是一场生产技术上的革命,也是一次深刻的社会革命,引起了生产关系上的重大变革。
(2)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自然科学研究工作取得重大进展,1870年前后,由此产生的各种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并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促进经济的发展。
(3)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人类文明史上继蒸汽技术革命和电力技术革命之后科技领域里的又一次重大飞跃。
不仅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经济、政治、文化领域的变革,而且也影响了人类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使人类社会生活和人的现代化向更高境界发展。
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为深远的一次科技革命。
2.三次工业革命(科技革命)兴起的条件及其发展特征(1)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前提条件:①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
②圈地运动使大批农民成为雇佣劳动力。
③奴隶贸易和殖民掠夺带来大量资本。
④工场手工业时期积累了生产技术和科学知识。
⑤形成最大殖民国家,国外市场扩大。
发展特征:①从英国一国先开始。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关系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更新换代,人们越来越注重工业革命的改革和发展,而以第二次工业革命和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关系为切入点,可以更好地解释其变革和影响。
一、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始于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主要包括钢铁、汽车、电力、化学和石油等领域的发展和创新。
这标志着从机械时代向化学时代的转变,对于现代工业的底层结构和根本性质的改变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钢铁和石油的开采和生产将人们从煤和木材的依赖向更广泛、更广泛的资源方向转移。
同时,汽车和电力的发展使得人们能够更迅速、更便捷地进行交通和通讯,进一步增加了产业的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
二、第三次工业革命第三次工业革命始于20世纪60年代,主要是数字技术和信息技术的飞跃发展,以及清洁能源和可持续发展的兴起。
这是一个互联网和电脑化的时代,对于经济结构和社会变革具有极大的推动力。
信息技术不仅使得信息传递变得更加快捷和便捷,也促进了新产业的生长和新技术的引入。
同时,清洁能源和可持续发展也成为了一个新的产业领域和发展方向,为全球能源生产和消费模式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
三、第二次工业革命和第三次工业革命的联系第二次工业革命和第三次工业革命在许多方面有许多不同之处,但也有很多相似之处。
其中最显著的相似之处是他们都是以技术和创新为主导的工业转型和社会变革。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机械化、化学和能源及交通的发展,以及第三次工业革命的计算机技术、通讯和可再生能源的兴起,都具有强大的促进作用,可以进一步挖掘生产力潜力,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全面进步。
此外,第二次工业革命和第三次工业革命之间的联系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科技链的延伸。
第二次工业革命主要发生在制造业,而第三次工业革命主要发生在信息和电子技术领域。
两者的差异在于,第三次工业革命将人们与信息科技的互动置于经济和生活的核心。
因此,可以将第二次工业革命和第三次工业革命视为科技链中不同环节的延伸。
第3次工业革命主要成就有哪些_第3次工业革命主要成就发明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到来,在对传统制造业发展模式带来冲击和挑战的同时,也为提升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分工地位提供了有力支撑,今天店铺给大家带来了第3次工业革命主要成就,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3次工业革命主要成就一:西门子-发电机发电机组在柴油机发电机组体积缩小温度迅速升高,达到柴油的燃点。
柴油被点燃,混合气体剧烈燃烧,体积迅速膨胀,推动活塞下行,称为‘作功’。
各汽缸按一定顺序依次作功,作用在活塞上的推力经过连杆变成了推动曲轴转动的力量,从而带动曲轴旋转。
利用‘ 电磁感应’原理,发电机就会输出感应电动势,经闭合的负载回路就能产生电流。
这里只描述发电机组最基本的工作原理。
要想得到可使用的、稳定的电力输出,还需要一系列的柴油机和发电机控制、保护器件和回路。
发电机组(英文名称:Generators Set)是将其他形式的能源转换成电能的成套机械设备,由动力系统、控制系统、消音系统、减震系统、排气系统组成,由水轮机、汽轮机、柴油机或其他动力机械驱驱动,将水流、气流、燃料燃烧或原子核裂变产生的能量转化为机械能传给发电机,再由发电机转换为电能,输出到用电设备上使用。
发电机在工农业生产、国防、科技及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
近年来随着技术进步,作为家庭应急电源及野外出行电源的优质选择,轻量便携小型发电机组也开始进入居民的日常生活中。
第3次工业革命主要成就二:格拉姆-电动机齐纳布·格拉姆(Gramme,Zénobe Théophile),比利时–法国发明家,发明电动机。
格拉姆(Gramm e,Zénobe Théophile) 比利时–法国发明家。
1826年4月4日生于比利时的热埃–伯德内;1901年1月20日卒于法国上塞纳省的布瓦–戈龙柏。
格拉姆出生在比利时一个公务员家庭里。
他在学校里的成绩实在欠佳。
平心而论,应该说他一辈子始终是个大老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