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小水利工程实供
- 格式:xls
- 大小:22.00 KB
- 文档页数:6
推进“五小水利”建设夯实现代农业基础作者:来源:《南方农业·中旬》2014年第04期重庆市推进的“五小水利”建设,主要是指小塘坝、小水池、小堰闸、小泵站、小渠道。
目前,全市已建成“五小水利”工程32万余处,蓄水总量7.5亿立方米,有效灌面220万亩。
“五小水利”是农民生产生活的“毛细血管”,在保障农民生活、稳定农业生产、改善农村生态、发展农村经济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同时,也要看到,重庆市山地丘陵的自然条件,资源性缺水、水质性缺水和工程性缺水仍然比较突出。
一是现有设施隐患多。
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多数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超期服役”严重,如全市14万余口山坪塘,7000多座机电提灌泵站,80%以上的工程不同程度存在病害情况。
二是水利发展任务重。
据调查,全市农业人均保证灌溉面积0.21亩,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缺水达11亿多立方米。
农村工程性缺水比例达到60%左右,缺水比例还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全市还有800余万人饮水不安全,小型水利工程建设任务极其艰巨。
三是建设资金缺口大。
初步测算,全市整治新建山坪塘和渠道、小型提灌站等工程每年约需投入50亿元,而国家、市、区县财政资金每年投入仅2亿元,资金供求缺口较大。
加之渠系配套建设不到位,已建成水利工程难以顺畅地进入田间地头,用水难的问题仍然突出。
四是管护缺位运行不畅。
小型水利工程大多由村社、农户或用水者协会负责。
产权不清,管护措施难落实,承包者“重经营、轻管理”的现象突出,一些水管单位运行经费不足,保障水利设施正常运行困难。
加强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特别是“五小水利”工程建设,是保障农村抗旱供水的关键之举,有利于大幅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抗灾减灾能力,切实改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条件。
应突出五个方面的重点。
科学编制建设规划结合“十二五”规划,编制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专项规划,整合涉水建设项目,避免专项规划与总体规划相脱离,避免重复立项、重复投资建设。
编制规划应依据当地水资源特点,突出整体性、系统性,横向上从村与村、乡与乡直到全县域、辖区流域;纵向上从水源(水库)水头(干支渠)延伸到地头(斗渠);建设上从水库、干支渠建到斗渠;实施退耕护岸林、护渠林工程,构建林中有渠、渠林相间、沟渠纵横的山区生态水网。
五小工程实施方案一、前言五小工程是指小型水利、小型交通、小型水电、小型能源和小型农田水利工程。
它们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提出五小工程的实施方案,以期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有效的指导和支持。
二、实施目标1. 提高农村基础设施水平,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2.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强农民收入来源;3.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动可持续发展。
三、实施内容1. 小型水利工程小型水利工程是指利用小水流、小水库、小水坝等进行水利设施建设,包括小型灌溉、小型排灌、小型水库和小型水电站等。
实施方案包括选址规划、设计施工、运行管理等环节。
2. 小型交通工程小型交通工程是指农村道路、桥梁、渡口等的建设和改造。
实施方案包括道路规划、桥梁设计、渡口修建等内容,以提高农村交通便利性。
3. 小型水电工程小型水电工程是指利用小型水流进行发电的工程,包括小型水电站的建设和运行管理。
实施方案包括选址规划、设备选型、电网接入等内容。
4. 小型能源工程小型能源工程是指利用农村可再生能源进行能源开发利用的工程,包括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
实施方案包括资源评估、设备配置、运行管理等内容。
5.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是指农田灌溉、排水、水保持等设施的建设和改造。
实施方案包括灌溉制度、排水设计、水保持工程等内容。
四、实施步骤1. 组织筹备阶段确定实施范围、编制实施计划、筹集资金等。
2. 前期调研阶段深入农村实地调研,了解农民需求,确定实施重点。
3. 设计规划阶段编制详细的工程设计和规划方案,确保实施效果。
4. 施工建设阶段组织施工队伍,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施工建设,确保工程质量。
5. 运行管理阶段建立健全的运行管理机制,确保工程的长期稳定运行。
五、实施保障1. 资金保障积极争取政府资金支持,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多渠道筹集资金。
2. 技术保障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提高工程施工水平和管理水平。
“五小水利”工程的重要性及策略分析【摘要】“五小水利”工程是指小型的水利工程,包括小型水库、小型水泵站、小型灌溉等设施。
这些工程在农村地区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本文首先介绍了“五小水利”工程的背景,阐述了其重要性。
然后从多个方面分析了“五小水利”工程对农村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探讨了其在节水灌溉、防洪减灾、改善农村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作用。
最后总结了“五小水利”工程的重要性,提出了促进其发展的战略策略,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前景。
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能够深入了解“五小水利”工程的价值和重要性,以及未来发展的潜力和前景。
【关键词】“五小水利”工程、农村经济发展、节水灌溉、防洪减灾、改善农村生活条件、生态环境保护、促进发展、战略策略、发展前景1. 引言1.1 介绍“五小水利”工程的背景“五小水利”工程是指农村地区利用小水库、水窖、小型泵站、节水灌溉及水利设施改造等方式进行的水利工程。
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上世纪80年代,是中国政府积极推动的一项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业现代化的推进,五小水利工程逐渐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五小水利”工程的背景可以追溯到我国农村地区长期存在的水资源短缺和灌溉设施不完善的问题。
许多农村地区缺乏灌溉水源,导致农作物生长受限,农民收入无法得到有效提升。
政府积极推动“五小水利”工程的实施,旨在通过建设小型水利设施,解决农村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改善农民生活条件。
1.2 阐述“五小水利”工程的重要性“五小水利”工程是指小型水利工程的统称,包括小型水库、小型灌溉、小型泵站、小型水电站和小型排水。
在我国农村地区,水资源是一种特殊的资源,尤其是对农业生产来说,水资源的重要性更加突出。
在“五小水利”工程中,小型水库可以储存雨水,供农田灌溉和村庄生活用水,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农作物的产量;小型灌溉可以有效利用水资源,提高灌溉效率,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小型排水可以排除农田内积水,改善土地排水状况,减少水logging事件的发生。
“五小水利”工程的重要性及策略分析“五小水利”工程是指小型水利工程中的五个细分项目,即小型水库、小型泵站、小型灌溉、小型排涝和小型水电站。
这些工程在农村地区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既解决了农村地区的水资源问题,又提高了农田灌溉和农业生产的效率,对农村经济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升有着重要的贡献。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重点讨论“五小水利”工程的重要性以及相关的策略分析。
对于农村地区来说,“五小水利”工程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农村地区的农业生产主要依赖于自然降水,但由于气候和地理条件的限制,自然降水往往无法满足农田的灌溉需求。
而小型水利工程的建设,则能够有效地解决农村地区的水资源问题,为农田提供充足的灌溉水源,改善农田的水土环境,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小型水利工程还可以为农村地区的农业生产提供可靠的水源保障。
在干旱和旱涝灾害等自然灾害的情况下,小型水利工程可以通过水库调水、泵站抽水等手段,为农田提供稳定的水源,确保农田的灌溉需求得到满足。
这对农村地区的农业生产来说,意味着减少因干旱和旱涝带来的农作物减产和损失,保障农民的生产生活稳定。
“五小水利”工程还能够改善农村地区的排涝条件。
农村地区的排水问题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困扰农民的问题,特别是在雨季来临时,农田容易积水,导致农作物生长不良。
而小型水利工程的建设,则可以通过排涝工程的建设,改善农田的排水条件,保证农田的土壤湿度和通风条件,提高农作物的生长质量。
小型水利工程还可以利用水力资源,提供农村地区的能源需求。
小型水电站的建设,可以有效地利用农村地区的水流资源,为农村地区提供清洁的能源。
这不仅可以满足农村地区的电力需求,还可以为农民提供额外的收入来源,推动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
针对“五小水利”工程的重要性,我们可以采取一些策略来推进其建设和发展。
要加大对“五小水利”工程的投入力度。
政府应该加大对小型水利工程的资金和政策支持力度,鼓励农民参与施工和维护,提高工程建设的效率和质量。
五小工程内容五小工程是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的五个主要方面,分别是小型水利工程、小型交通工程、小型能源工程、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和农村民居环境综合整治工程。
这些工程的建设对于农村地区的发展至关重要,不仅能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还能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下面就逐一介绍这五个方面的工程内容。
首先是小型水利工程。
小型水利工程是指在农村地区建设的一些小型水利设施,如水渠、水库、水泵站等,旨在解决农田灌溉和农民生活用水的问题。
这些工程能够提高农田的灌溉效果,增加农作物的产量,并且可以为农民提供充足的饮用水和生活用水,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
其次是小型交通工程。
小型交通工程主要包括农村公路、农村桥梁和农村运输设施等。
这些工程的建设对于农村地区的交通状况起到了重要的改善作用,使农民能够更加便利地出行和运输农产品,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接下来是小型能源工程。
小型能源工程主要包括农村电网、小水电站和生物质能源利用等。
这些工程的建设能够为农村地区提供稳定、可靠的能源供应,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同时也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动力。
然后是小型农田水利工程。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主要包括农田灌溉设施和农田排水设施等。
这些工程的建设能够提高农田的灌溉效果,保证农作物的正常生长,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同时,排水设施的建设能够避免因积水导致的农田退化和作物减产。
最后是农村民居环境综合整治工程。
这个工程主要是指对农村民居环境进行整治和改善,包括改造农村房屋、改善农村卫生设施和美化农村环境等。
这些工程的建设能够提高农民的居住条件和生活质量,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促进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五小工程的建设对于农村地区的发展意义重大。
它们不仅能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还能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提升农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因此,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应该加大对五小工程的投入和支持,确保这些工程的顺利实施,并促进农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依安县水利“五小”工程管理细则“五小”工程指小塘坝、小灌区、小井、小泵站和喷灌。
为调动广大农民和社会各界参与开发、利用水利工程和水资源的积极性,保证水利“五小”工程体制改革工作顺利开展,依据上级政策,特制定本试行办法。
总的原则是大型设备、工程国有乡管,小型设备、工程村集体所有,村集体、大户和联户分别管理。
一、水利“五小”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是明确已建和在建水利“五小”工程的所有权、管理权和使用权。
改革的对象,主要指产权明晰的国有或集体所有(含国家扶持乡村集体兴建的工程)的小塘坝、小灌区、小井、小泵站和喷灌。
已经承包、租赁的“五小”工程中,未到约定期限,并已按合同规定经营、开发、利用的,应由原经营者继续经营,不得强行收回;经营期满的,原经营者可优先租赁、承包该工程管理权和使用权;至今没有按合同规定维修、养护、建设的,可由工程所有者或原使用者收回,重新出让。
二、明晰产权:对于财政补助形成的小型农村水利工程、设备,归项目受益主体所有;农户自用的,归该农户所有;非政府投资的农村水利工程、设备,归投资人所有;对于政府补助投资的大型设备(卷盘式喷灌机、时针式喷灌机、柴油发电机组等)产权为国有,小型设备(机电井、软管式喷灌设备、微喷灌设备、配电设施等)产权为村集体所有;对于小灌区、小塘、小泵站产权为村集体所有。
三、明确管理权:产权为国家所有的由乡镇政府代为管理,产权为村集体所有的由村委会、大户和联户分别管理(具体由村委会根据情况制定管理权限);为保证机电井工程的使用全覆盖,机电井使用权分2部分,一部分由大户和联户使用,一部分由所在村使用(具体由村委会决定);小灌区、小塘坝、小泵站的管理权归工程所在村委会。
四、明晰使用权:按照“谁管理、谁使用”,“谁所有、谁使用”的原则明确使用权。
对于配电设施、设备由大户和联户使用,小型喷灌设备由大户和联户使用。
五、参与改革的“五小”工程,各乡镇人民政府要制定工程维修、养护、治理、开发、建设、经营、管理的方案;认真清产核资,明晰产权;明确其社会公益事业、群众利益不受损害。
五小水利工程方案一、引言五小型水利工程是指用筑坝、开渠、建堰等方法,对小型水库、小型灌区进行规划、设计、施工和管理的工程。
五小型水利工程是优化农田水利设施,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保障农田灌溉需求,提高农业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
二、项目概况1.1 项目地点本项目选址位于某县乡村,地势平坦,水源充足。
1.2 项目规模该项目计划建设一处小型水库,两处小型灌溉工程。
1.3 项目目标通过该项目的实施,提高农田灌溉水利设施,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增强农村居民的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提高农田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三、项目内容3.1 小型水库建设在选定地点修建一处小型水库,以集中水资源,保障农田灌溉用水。
水库规划蓄水量1000万立方米,年供水量3000万立方米。
3.2 小型灌溉工程建设分别在乡村的两处主要农田区域,修建小型灌溉工程,以提供合理高效的灌溉水源。
其中,包括混凝土渠道、水泵站、喷灌设施等。
四、工程设计4.1 小型水库设计启动前期勘察工作,确定选址,并进行水文地质勘察。
按照水库设计规范,进行设计工作,包括水库型式、库容、泄洪设计等。
4.2 小型灌溉工程设计根据农田地理分布、土地利用现状等情况,确定灌溉工程的布局、渠道路径等设计要素,并根据实际需要确定水泵站的规划和设计。
五、项目实施5.1 勘察和设计阶段在项目启动后,进行前期的勘察工作,确定项目选址,进行水文地质勘察,制定小型水利工程的施工设计方案,确定项目的规划和设计,制定近期和远期的实施计划。
5.2 施工阶段按照项目实施计划,组织施工队伍和相关施工设备,进行土地平整、堤坝修建、渠道沟挖等施工工作。
5.3 运行和维护阶段工程进入运行阶段后,需要对水库、灌溉设施等进行日常检查和维护,以保证设施的正常运行,确保农田灌溉的顺利进行。
六、环境保护措施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相关环保规定,采取相应的环保措施,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保护生态环境,确保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七、预期效益7.1 农田灌溉水利设施的优化,能够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增加农田播种率,提高农作物产量。
“五小水利”工程的重要性及策略分析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业产业化的推进,农田水利工程对于农民增加收入、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五小水利”工程是指小型农田水利基本设施建设,包括水窖、水泵、水闸、水渠和水塘,它们的建设对于解决农村地区的水资源短缺、提高农田灌溉率、提高农作物产量、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五小水利”工程对于提高农田灌溉率具有重要意义。
在农田水利基本设施建设中,例如建设水窖、水泵、水闸等,可以有效改善农村地区农田的水利环境,提高农田的自来水供应,减少因供水不足导致的农田废弃、荒漠化等问题,提高农田的灌溉率,使农作物得到充分的水分供应,从而提高农田的产量和质量。
“五小水利”工程可以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农村可持续发展。
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主要依赖农业生产,而农业生产的关键是水资源的充足和合理利用。
通过“五小水利”工程的建设,可以提高农田的灌溉效率和产量,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
在增加农民收入的也可以激发农民对于农田水利建设的积极性,推动农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农田水利建设还可以为农村地区提供就业机会,减少农民的务农压力,促进农村地区的就业和经济发展。
加大对“五小水利”工程的资金投入。
政府可以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中,提高对“五小水利”工程的经费投入,确保这些重要的水利工程得到充分建设和发展。
加强对“五小水利”工程的技术支持。
政府可以组织专业的水利技术团队,为农民提供技术咨询和指导,确保“五小水利”工程的建设质量和效果。
鼓励农民参与“五小水利”工程的建设。
政府可以制定相关政策,降低建设成本,鼓励农民主动参与“五小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管理,激发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加强对“五小水利”工程的监管和管理。
政府可以建立健全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机制,加强对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运行的监管,确保“五小水利”工程得到良好的维护和管理。
五小水利实施方案摘要本文档旨在提出五小水利项目的实施方案,通过对项目目标、实施步骤和预期成果等方面的描述,为项目的顺利进行提供指导和参考。
1. 引言五小水利是指小型水利工程的一类,包括小型山塘、小型水库、小型灌溉渠道、小型水电站和小型抗旱工程。
五小水利项目的实施对解决农村地区的水资源和水利设施短缺问题,提高农田灌溉和耕地的水利设施,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项目目标本项目的目标是改善农村地区的水利设施状况,提高农田灌溉效率,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具体目标如下:•建设小型山塘20座,增加蓄水量3000万立方米。
•建设小型水库10座,提供农田灌溉用水1000亩。
•疏浚和修建小型灌溉渠道100公里,改善灌溉条件。
•建设小型水电站5座,提供农村的电力供应。
•实施小型抗旱工程10个,增加农田的抗旱能力。
3. 实施步骤3.1 前期准备在项目正式启动之前,需要进行充分的前期准备工作。
这包括:调研项目所在地的水利设施和资源情况,了解农户的需求和意愿,编制详细的项目计划和预算,制定合理的资源配置方案,并与相关部门和机构进行沟通和协调。
3.2 设计规划根据项目目标和前期准备工作的结果,进行具体的设计规划工作。
设计规划包括:确定小型山塘、小型水库、小型灌溉渠道、小型水电站和小型抗旱工程的位置和规模,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并进行环境评估和风险评估。
3.3 施工实施根据设计规划,组织开展项目的具体施工实施工作。
施工实施包括:土地开挖和准备、基础设施建设、设备安装和调试等工作。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确保施工质量,按照预定进度完成各项任务,并严格遵守环境和安全规定。
3.4 运营维护项目的运营维护阶段是保证项目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在运营维护阶段,需要建立专门的运营维护机构,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和规章制度,对设施和设备进行定期检修和维护,保障项目的正常运行。
4. 预期成果通过实施五小水利项目,预期可以达到以下成果:•解决农村地区的水资源和水利设施短缺问题,提高农田灌溉效率。
“五小”水利工程建设发展的建议“五小”水利工程是指小水窖、小水池、小泵站、小塘坝、小水渠等小型水利设施。
这些工程规模虽小,但在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保障农村饮水安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当前“五小”水利工程建设发展仍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以推动其更好地服务于农村发展。
一、“五小”水利工程建设发展的现状及问题(一)资金投入不足“五小”水利工程建设需要大量资金,但由于地方财政困难,投入有限,导致工程建设进度缓慢,质量难以保证。
同时,社会资本参与度不高,缺乏有效的投融资机制,使得资金短缺问题更加突出。
(二)规划设计不合理部分地区在“五小”水利工程规划设计时,未能充分考虑当地的自然条件、水资源状况和农业生产需求,导致工程布局不合理,功能不完善,难以发挥应有的效益。
(三)工程建设质量不高一些“五小”水利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存在施工标准不严格、质量监管不到位的情况,导致工程使用寿命短,容易出现渗漏、坍塌等问题,影响正常运行。
(四)管理维护薄弱“重建轻管”现象较为普遍,工程建成后缺乏有效的管理维护机制,责任主体不明确,管护经费不足,设备老化失修,严重影响工程的可持续利用。
(五)水资源利用效率低由于缺乏科学的水资源调配和节水措施,“五小”水利工程在水资源利用方面存在浪费现象,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较低,不能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
二、“五小”水利工程建设发展的建议(一)加大资金投入1、政府应加大对“五小”水利工程建设的财政投入,设立专项基金,确保工程建设资金需求。
同时,积极争取上级部门的资金支持和政策倾斜。
2、拓宽投融资渠道,鼓励社会资本参与“五小”水利工程建设。
可以通过PPP模式、发行水利债券等方式,吸引社会资金投入。
3、整合涉农资金,将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理、扶贫等相关项目资金集中用于“五小”水利工程建设,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二)科学规划设计1、深入开展实地调研,充分了解当地的地形地貌、水资源状况、农业种植结构等情况,结合农村发展规划,制定科学合理的“五小”水利工程建设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