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度计测量中要考虑的因素
- 格式:pptx
- 大小:70.69 KB
- 文档页数:15
粘度法注意事项物化实验粘度法是物化实验中常用的一种测量液体粘度的方法。
通过测量液体在剪切力作用下流动的速度和流动阻力的大小,可以确定液体的粘度参数。
在进行粘度法实验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事项。
一、实验前的准备工作1.确定实验所需的仪器和试剂,并进行检查和校准。
仪器主要包括粘度计、天平、温度计等。
试剂一般为待测液体样品及标定用的标准液体。
2.清洁实验场地和仪器设备,避免杂质的干扰。
二、温度控制1.温度是影响液体粘度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在进行粘度测量时需要控制好温度。
一般情况下,实验室会提供一个恒温室或恒温水浴来控制温度,确保实验过程中温度的稳定性。
2.在粘度计进行测量前,还需等待一段时间,使待测液体与测量环境温度达到平衡。
三、样品准备1.样品应该充分搅拌均匀,以保证样品的一致性和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2.样品的准备量需根据仪器的容量和要求进行适当调整,以保持合适的液位。
四、操作规范1.操作前需要认真读取仪器使用说明书,了解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2.操作过程中要采取轻柔的力度,保持仪器的稳定性,避免对仪器产生损坏。
3.操作过程中严禁将手指或其他物体接触到测量区域,以免影响测量结果。
4.在量取样品和标准液体时,要使用干净的容器和工具,避免污染。
五、测量精度1.为了提高测量的精度,一般需要进行多次测量,并取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
2.注意测量时的读数准确性,例如,盯着游标尺看并尽量减小视觉误差。
六、数据处理1.在进行数据处理时,需要进行合理的单位换算,并注意保留有效数字,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2.如果需要比较不同样品之间的粘度差异,应使用相同的实验条件进行测量,并注意结果的可比性。
七、实验后的清洁和整理1.实验结束后,要及时清洁仪器和工作区域,保持其干净整洁。
2.对仪器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
总结:粘度法是一种常用的物化实验方法,通过合理的准备工作、温度控制、样品准备和规范的操作,可以得到准确可靠的测量结果。
旋转式粘度计简单受这七个因素的影响在恒温加热和真空的条件下,旋转式粘度计可使物料在旋转瓶壁上形成薄膜。
有效蒸发后,溶剂在玻璃冷凝器中冷却后可回收,可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它的使用重要受这七个因素的影响,所以我们肯定要注意。
1.需要定期验证必要时,应进行中心自检,确认测量性能合格,系数误差在允许范围内,否则不能获得精准数据。
2.要特别注意被测液体的温度问题很多用户疏忽了这一点,认为温差不紧要。
我们的试验表明,当温度偏差为0.5℃时,部分液体的粘度偏差大于5%。
温度偏差对粘度的影响很大。
温度上升,粘度降低。
因此,应特别注意保持被测液体的温度在规定的温度点相近,不要超过0.1℃进行测量。
3.测量容器(外筒)的选择对于旋转式粘度计,请认真阅读仪器说明书。
不同的转子(内筒)要与相应的外筒相匹配,否则测量结果会有很大偏差。
原则上要求外圆筒的半径为无限大。
在实际测量中,要求外圆柱体的内径不小于肯定大小。
试验证明,假如容器内径过小,测量误差会很大,特别是使用1号转子时。
4.正确选择转子或调整转速,使指示在20~90格之间。
这种仪器采纳表盘和指针读数。
其稳定性和读数偏差均为0.5格,假如读数小于5格,相对误差将大于10%。
假如读数小于5格,相对误差将大于10%。
假如选择适当的转子或转速,使读数在50格时,相对误差可降低到1%。
假如指示大于90格,则说明游丝产生的扭矩过大,简单产生蠕变,损坏游丝,所以要正确选择转子和转速。
5.频率校正国产仪器的标称频率为50Hz,我国目前的电源频率为50Hz。
我们用频率计测试的变幅小于0.5%,所以一般测量不需要进行频率校正。
但日本和欧美的一些仪器,标称频率为60Hz,所以必需进行频率校正,否则会产生20%的误差。
6.转子浸入液体的深度及气泡的影响转子浸入液体的深度是有严格要求的,必需依照说明书的要求进行操作。
在转子浸入液体的过程中,常常会显现气泡,大部分气泡在转子旋转后会浮起并消失。
粘度测量原理范文粘度是指流体对流动的阻力大小,是流体内摩擦力的表现。
粘度的测量可以通过测量流体在单位横截面上单位时间流过的体积,或者通过测量液体在单位面积上的摩擦力来实现。
本文将详细介绍粘度测量的原理。
1.流体的流动规律当力的作用下,流体会产生流动。
根据牛顿流体力学原理,单位时间通过单位横截面的流体体积与施加在流体上的压力之间具有直线关系。
即:Q=ΔV/Δt=pA/ηl其中,Q是单位时间内通过流体的体积,ΔV是流体在Δt时间内通过单位横截面的体积,p是施加在流体上的压力,A是横截面的面积,η是流体的粘度,l是单位长度。
根据这个公式,可以通过测量流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横截面的体积来计算流体的粘度。
2.测量流体粘度的方法目前常用的测量流体粘度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滴定法:通过流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一个滴定管的滴数来计算流体的粘度。
滴定管有一个定好的孔径,可以控制流体的滴下速度。
通过控制时间和滴数,可以计算流体的粘度。
(2)直流液流动法:通过观察流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管道的流速来计算粘度。
通过测量管道的长度、管道之间的压差、流体通过管道所需的时间,可以计算出流体的平均流速,从而计算流体的粘度。
(3)旋转流法:通过将流体注入一个精确测定粘度的设备中,通过旋转的内、外筒产生切向剪应力,根据流体在设备中的流动速度来计算粘度。
(4)绝对粘度计:通过测量液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定制的精密测量仪器的体积来计算粘度。
3.影响粘度测量的因素粘度测量的准确性和精度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温度:粘度与温度密切相关,一般情况下,温度越高,粘度越低。
因此,在进行粘度测量时,要保持恒定的温度。
(2)压强:粘度与压强并不是线性相关。
当压强较小时,粘度随压强的增加而增加,但当压强超过一定程度后,粘度几乎不变。
(3)测试设备:粘度测量设备的精度和条约也会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4)液体的种类:不同种类的液体具有不同的粘度特性,因此在进行粘度测量时需要考虑液体的性质。
2017年04月油品运动粘度测定的影响因素任婕(内蒙古第一机械集团有限公司,内蒙古包头014032)摘要:运动粘度是评价石油产品流动性能的指标,也是液体石油产品的一项重要指标。
在油品使用和输送过程中,粘度是石油化工设计中不可缺少的参数。
准确测量运动粘度,能够严格控制油品的质量。
影响运动粘度的测定因素很多,本文通过试验分析重点对恒温油浴温度、毛细管粘度计系数、粘度计安装位置不同选取等因素进行了分析讨论,并得出了结论。
关键词:性能指标;运动粘度润滑油等液体石油产品则采用GB/T265的方法进行测定,深色石油产品的运动粘度则采用逆流法。
运动粘度是流体内部阻碍其相对流动的一种特性,在层流状态下反应液体流动性能。
其单位为m 2/s 。
许多润滑油类产品分类、分级都是按其40o C 和100oC 的运动粘度来划分的。
在实际应用中,粘度对石油产品的质量和用途有重要意义,运动粘度是衡量润滑油流动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
粘度大,油膜厚度就大,润滑性能就好;粘度太小,会增加摩擦阻力,磨损机械。
掌握运动粘度的影响因素,对准确测定运动粘度值非常重要。
本文采取实验的方法分析了运动粘度的影响因素,为准确测定运动粘度值提供了依据。
运动粘度是一种条件粘度,是在某一恒定温度下,测定一定体积的液体在重力作用下流过一个标定好的玻璃毛细管粘度计的时间,粘度计的毛细管系数与流动时间的乘积,即为该温度下测定液体的运动粘度[1]。
1影响因素1.1毛细管粘度计系数由于不同的毛细管粘度计系数不同,流动时间也不相同。
同种试验液体流过不同系数的毛细管所用时间不同。
当液体流动速度超出一定范围会变成湍流,不符合层流状态;系数小的毛细管管径小会增大液体内部流动的摩擦阻力,流动时间较长,测量结果偏大。
系数大的毛细管管径大,液体流动时间较短,容易造成流出时间读数的误差增大;若液体流动时间太长,测定时间不易保持恒温而导致误差增大。
所以时间不是越长越好,要选择适宜系数的粘度计。
旋转粘度计获得准确可靠的测量数据要注意的点旋转粘度计是一种测量液体粘度的重要工具,广泛应用于化学、化工、医药、食品等领域。
但是,在使用旋转粘度计时,需要注意一些细节,才能获得准确可靠的测量数据。
本文将就旋转粘度计的选择、标准物质的选用、测量操作等方面,对获得准确可靠的测量数据的注意点进行探讨。
选择合适的旋转粘度计在选择旋转粘度计时,需要考虑所测液体的粘度值、测量范围、准确度等因素。
液体粘度值较低的情况下,需要选用低转速旋转粘度计,以免测量误差过大。
同时,合适的测量范围和准确度也需要根据所需测量数据的精度和稳定性来酌情选择。
在选择旋转粘度计的同时,还需要对其性能指标进行比较,以保证测量的准确性。
例如,应该注意选择转速范围广、温度范围适宜、显示精度高、测量时间短等综合性能较好的旋转粘度计。
标准物质的选用在使用旋转粘度计时,需要以标准物质进行校准,以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选择合适的标准物质,对于旋转粘度计操作的准确性和测量结果的可靠性都是非常重要的。
一般来说,标准物质的选择需要符合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粘度值应该与所测液体的粘度值相近;•标准物质应该与所测液体性质相似,例如温度、化学组成等;•标准物质应该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重现性,以确保测量数据的可重复性。
•标准物质应该来源可靠,具有相关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
测量操作的注意点在测量操作过程中,也需要注意一些细节,以获得准确可靠的测量数据。
1. 测量前的准备工作在测量前,需要对旋转粘度计进行相应的准备工作,包括:•对旋转粘度计进行清洁,以保证测量的准确性;•调整旋转粘度计的温度和转速,以满足所需测试要求;•校准旋转粘度计,以确保测量的准确度。
2. 测量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在测量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事项,以保证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在测量前,需要将旋转粘度计静置一段时间,以消除温度梯度和机械杂讯的影响;•测量过程中需要保持样品和旋转粘度计的温度稳定,以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和重复性;•在测量前需要对样品进行搅拌,以确保样品的均匀性和流动性;•在测量过程中需要保持稳定的转速和测量时间,以保证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旋转粘度计检定中的不确定度来源及影响因素控制摘要:为了保证粘度测量的准确和可靠性,应根据检定方法定期检定旋转粘度计。
本文分析了旋转粘度计检定中不确定度的来源,并确定了影响测量精度的因素,以确保旋转粘度计检定结果的准确和可靠性。
关键词:旋转粘度计;粘度;不确定度旋转粘度计广泛应用于食品、涂料、材料和石油行业,它是最有效的粘度检测器。
目前,其主要是机械的,基本结构是用扭矩来测量粘性力矩和旋转角速度来粘度求得。
该设计不仅对游丝提出了技术要求非常高,而且由于其机械量对数据采集和处理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
由于测量系统的摩擦,这种粘度测量误差非常大,接近5-10%,因此测量结果不理想。
一、旋转粘度计的工作原理同步电机以设定的速度旋转,连接到圆盘,并将转子旋转到游丝和转轴。
如果转子不受液体阻力影响,则圆盘、游丝、指针以相同的速度旋转,刻度盘显示为0。
另一方面,当转子受到液体粘接电阻的影响时,产生游丝扭矩,最终与粘接电阻相平衡,并且连接的游丝指示器在刻度盘上显示测量值。
(mPa·s)液体的粘度是通过读数乘上特定的系数来确定的。
二、旋转粘度计使用1.控制液体的温度。
产生粘度的主要原因是温度,例如当20°C时,水的运动粘度为1.005cp,当21°C时,水的运动粘度为0.981cp,温度变化为1°C,误差为2.4%,应特别注意使试验温度接近规定温度。
2.选择转子。
首先,选择慢转子转速为样品高粘度(3、4号),快转子转速样品低粘度(1、2号)。
每个正常值是20~90%个百分计标度。
此外,测量减少了由转少偏置引起的误差,并使转子尽可能接近容器中心。
3.粘度计的性能指标应符合国家计量法规的要求,必要时应定期检查粘度计的使用情况,以确定测量性能。
如果误差系数在允许的范围内,则无法获得正确的数据。
4.当转子浸入液体时,避免转子下附粘气泡。
转子液体浸入过程,通常伴随着气泡,在一定的旋转周期后上浮并消失。
石油产品用工作毛细管粘度计在检定中需注意的几个因素及应对措施摘要:本文探讨了石油产品用工作毛细管粘度计在检定过程中容易引起误差的几个因素,并对这些因素提出了应对措施。
如果在检定过程中减少这些因素的影响,不但可以提高粘度计检定的准确性,还能减少不必要的工作量。
关键词:工作毛细管粘度计;检定;误差运动粘度是液体石油产品质量评定中的一项重要指标。
通过GB/T 265-1988《石油产品运动粘度测定法和动力粘度计算法》测定石油产品的运动粘度,工作毛细管粘度计需根据JJG155-1991《工作毛细管粘度计检定规程》要求定期检定,经检定合格并在检定周期内使用的粘度计才能正常使用,否则会因为粘度计超出检定期限而常数发生变化,直接影响对油品质量测定的正确性。
经过多年的实践工作,在用标准粘度液进行工作毛细管粘度计的检定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因素。
一、影响毛细管粘度计检定的主要因素(一)粘度计的清洗与干燥粘度计清洗不干净,管内壁容易残留油膜,甚至混入杂质。
在检定时会使标准液产生挂壁现象,直接影响标准液在毛细管内的正常流动,会引起粘度计重复测量液体的流动时间长短相差很大,造成重复性超差,使整组数据无效。
有时在一个系列里重复性没有超差,但进行平行测定时,两个系列数据超出允许误差范围,而不得不重新清洗,增加不必要的工作量。
(二)粘度计毛细管是否垂直粘度计检定时如果毛细管不垂直,将改变标准液有效液柱的高度,会引起液柱压差的变化,直接影响标准液在毛细管内的流动时间,使检定结果产生误差。
(三)装液的影响没有按照规程选择合适牌号的标准液,粘度计吸取标准液过多或过少,装液时产生断流或气泡,都会导致标准液在毛细管内的流动时间不符合要求,从而影响检定结果的准确性。
(四)毛细管中有气泡在粘度计检定过程中,毛细管中的标准液如果存在气泡,就会影响吸入标准液的体积,改变标准液的密度,而且会产生气阻,形成非连续的流动,使流动时间延长,造成检定结果的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