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X线胸片的六大要点
- 格式:doc
- 大小:28.50 KB
- 文档页数:3
看X线胸⽚的六⼤要点,你掌握了吗?X线胸⽚是现在各个医院最为常⽤的影像学诊断⽅法之⼀,在此,我们简要介绍⼀下如何初步看懂X线胸⽚。
要点⼀:如何计数肋⾻数肋⾻是看X线胸⽚的基础,很多东西都是以肋⾻作为标志的。
正常X线胸⽚肋⾻从后上向前下数,第⼀肋与锁⾻围成⼀个类圆形的透亮区,这⼀部分也是肺尖所在的区域,两侧对⽐有利于发现肺尖的病灶。
由于肋⾻是⾻骼,含钙量⼤,也不“透亮”,因此在X线胸⽚上呈⼀条条的⽩⾊影像。
要点⼆:如何判断肺纹理是否正常X线胸⽚中,肺野从肺门到肺的外周分为三等份分别称为肺的内、中、外带,正常情况下肺内中带有肺纹理,外带⽆,如果外带出现了肺纹理则有肺纹理的增多,反之内中带透亮度增加则肺纹理减少。
要点三:如何看⼼脏X线胸⽚如何看⼼脏呢?在X线胸⽚中⼼脏后对第五到第⼋胸椎,前对第⼆到第六肋⾻。
主动脉结就是主动脉⼸由右转向左出突出于胸⾻左缘的地⽅,它平对左胸第⼆肋软⾻。
肺动脉段位于主动脉结下⽅,对判断肺动脉⾼压有⼀定的意义。
另外,还要注意⼼胸⽐例。
侧位⽚上,⼼前三⾓变⼩提⽰右⼼室扩⼤,⼼后三⾓变⼩则提⽰左⼼室扩⼤。
要点四:如何看乳头位置X线胸⽚中,乳头在X线胸⽚中的位置判断也是经常碰到的⼀个问题,男性乳头⼀般位于第五肋前间,⼥性乳头位置可较低,很多⼈透过X线胸⽚认为:两侧不对称的乳头阴影易误诊为节结病灶。
要点五:判断病灶来⾃肺内还是胸膜腔在X线胸⽚中,如何判断病灶是来⾃肺内还是来⾃胸膜腔?如果病灶⼤部分在肺内则病灶来⾃肺内;可以结合X线胸⽚侧位⽚来判断,同时CT可以精确鉴别。
要点六:⼼尖的意义什么叫⼼尖上翘?什么叫⼼尖下移?有什么意义?⼼影的最外缘在膈平⾯以上称⼼尖上翘,代表右⼼室肥厚;反之⼼影的最外缘在膈平⾯以下称⼼尖下移,代表左⼼室肥厚。
看X线胸片的六大要点你掌握了吗?我们现在如果稍有身体不适,都会秉持着非常谨慎的态度到医院去进行检查,通常我们常见的检查手段有B超、X胸片以及抽血化验等等。
大部分人对于这些检查的结果都需要经过医生的分析,才能有所了解,并判断自己的病症。
但是其实我们也可以自己了解一些相关知识,对检查报告和结果进行粗浅的判断,以便提前了解我们自己的身体状况。
首先我们要知道,我们日常在医院的检查过程当中,遇到需要X线胸片进行检查的几率是非常高的。
关于X线胸片大家的了解其实不多,所以本篇文章就从6个角度来进行分析和介绍,以供大家参考。
一、关于X线胸片我们如何来计数数肋骨对于X线胸片的分析判断来说,从胸片中数出肋骨数量是最基本的能力,其它指标的判断依据都是肋骨。
正常的X胸片是以从后上到前下的方式来显示肋骨的位置,所以在数数的时候,我们也按照这个方向从上向下开始数。
整体观察的时候,我们可以发现第一肋骨与锁骨会围成一个类似圆形的透亮区域,这个部分也正是肺尖所在的区域。
我们后续将两侧的对称的部位进行对比之后,如果有一些异常的情况,我们就可以发现人体肺尖的病灶问题。
由于肋骨是一个框架比较大的骨骼,它含钙量也比较大,拍起来也不是非常的透亮,所以X线胸片上肋骨会呈现出一条条的白色影像,我们在数的时候从上到下,依次数就可以了。
掌握了如何在X线胸片上计数数肋骨,我们才可以开展接下来对于X线胸片的其他观察手段。
二、关于如何去判断X线胸片上肺纹理是否是正常的范围我们从自己的X线胸片当中,可以先简单的分为三个等分,每一侧肺野从肺门到肺的外周,平均分为三个弧形带,这三个部分分别被称为肺的内、中、外带。
一般来说在比较正常的情况下,肺内、中带的纹理较多,但外带肺纹理较少或者没有,所以如果我们在自己的胸片当中观察到外带这一部分有较多纹理的话,有可能自身存在肺纹理增多的现象。
但肺纹理的多少会受透亮度影响,如果内中带透亮度有所增加的话,它肺部的纹理会相应的减少。
胸片的读片方法范文胸片是一种常见的医学影像学检查方法,可以用来诊断和评估胸部疾病,如肺炎、肺结核、肺部肿瘤、肺水肿等。
胸片读片是由经验丰富的放射科医生进行的,以下是胸片的读片方法和步骤。
1.仔细阅读胸片信息:在进行胸片读片之前,首先仔细阅读胸片上标注的信息,包括患者的个人信息、拍摄时的位置(前后位、俯卧位等)、日期和项目描述等,确保核对正确的胸片。
2.观察胸廓:胸片读片的第一步是观察胸廓。
正常的胸廓应该对称,两侧应保持一致,如出现胸廓形态改变、变窄或扁平等异常情况,可能提示胸廓畸形或胸廓内有积液或肿块的存在。
3.区分胸膜和肺组织:胸片上肺组织呈淡白色,胸膜呈透明或稍暗色。
观察胸膜与肺组织的分界线是否清晰,如若模糊或有实质性结节,可能表示存在胸腔积液、结核球、恶性肿瘤等。
4.观察肺纹理:正常肺纹理应呈放射状排列,主支气管向两侧递减。
观察肺纹理是否增多、增粗或不对称,这些表现可能提示支气管炎、肺部感染、肺栓塞、肺水肿等。
5.观察肺野密度:胸片上肺部的密度可以帮助评估病变的性质。
通常情况下,气体呈黑色,血管呈暗灰色,肺组织呈淡白色。
观察肺部密度是否均匀,如出现片状阴影或结节,可能是肿瘤、炎性病变等。
6.观察膈肌和纵隔:膈肌是胸壁和腹腔之间的重要分界线。
观察膈肌是否对称,如若有升高或降低,可能提示肺部疾病、胸腔积液等。
同时,还要观察纵隔是否偏移、增宽,如若出现纵隔增宽和形态异常,可能表示纵隔病变,如肿瘤、炎症等。
7.观察肋间隙:正常情况下,肋间隙均匀,宽度一致。
观察肋间隙是否增宽或变窄,这些变化可能是胸腔积液、肺大泡、胸腔积液等引起的。
8.观察胸腔积液和肺内结节:胸腔积液和肺内结节是临床中常见的胸片发现。
胸腔积液通常为一侧或两侧胸腔内液体积聚集,观察积液程度和分布情况。
而肺内结节通常呈圆形或椭圆形,观察结节的大小、形态和边界。
9.评估心脏和大血管:胸片还可以评估心脏和大血管的形态和位置。
观察心脏的形状、大小、位置和病变,如心脏增大、心脏肥厚、心包积液等。
看X线胸片的六大要点你掌握了吗?作者:蔡远来源:《健康必读·下旬刊》2019年第07期【中图分类号】R5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3783(2019)07-03--01X线胸片属于体检及临床诊断的常规影像学检查,主要适用于胸部病变检查。
如何快速、精准阅读X线胸片,是很多人想要了解的问题。
X线胸片阅读本身有6大要点,掌握6要点及阅读顺序,首先需要你了解X线胸片。
什么是X线胸片?X线胸片属于临床内的常规影像学检查,主要用于检查胸部病变。
胸片也就是胸部X片,临床上简称为(Chest X-ray,简称rabat),在临床诊疗中,胸片得到了广泛应用,人们对X 线胸片的认识也不断提升,那么什么是X线胸片,我们一起去认知以下。
接受检查人员选择站立位,平静吸气后摒气,将胸部摒气投照在设备上。
常规胸片检查主要包括:后前正位(焦-片距离200cm)、左前斜位(60°~65°)、右前斜位(45°~55°)、左侧位照片及根据情况进行右侧位照片。
正位胸片能够清楚的显示心脏位置、心脏形态、心脏血管,或查看心脏与邻近器官、肺部血管的变化,可应用在心脏或心脏径线测量中。
左斜位检查方式,可观察胸部主动脉、心房及心室情况。
右斜位可观察心房、心室及肺动脉情况。
左、右侧位可观察心房、心室及主动脉情况。
X线胸片是将X射线穿过胸部,把被检查者胸部情况投影在胶片上,进而形成胸片。
X射线本身对人体有害,可能会致癌,严重者可导致胎儿畸形,需要减少接触。
投照时一般可使用几毫米的铅板屏蔽或拉大投照距离,做好防护。
X线胸片与胸透对比,前者被检查者所被照射剂量小,且图片更加清晰、且成像对比度较好,一般应用在细微病变和厚密部位观察,并可实现永久性记录,为复查对比或疾病会诊提供依据。
以前医生在病人胸透检查后,发现存在病灶,再建议病人去拍X线胸片,透视由于被检查者接受照射剂量大,现在己不再适用。
看X线胸片的要点,你都掌握了吗?当前在各大医院中,X线胸片已经成为主要的影像学诊断方法,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在阅读胸片时,不同专家的诊断方式也有所不同。
然而通过研究发现,一些经典的检查方法,在普通的X光胸片中,可以读出很多的信息,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胸片的一些基本知识与看X线胸片的要点。
一、正常胸片的描述胸廓比较对称,且两侧的肋骨的肋间隙比较正常;肺部的纹理比较清晰,没有明显的实质性浸润;两侧肺门纵膈没有明显的异常;心脏大小与形态正常;膈肌非常平滑,且双侧肋膈角比较锐利。
二、看X线胸片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一)胸廓需要了解胸廓软组织影与骨骼结构影。
正常的胸片双侧胸廓处于对称状态。
胸锁乳突肌自颈部两侧向下斜行,呈现倒”八“字形。
胸大肌在两肺中野中外带,呈扇形,比密度影略高。
女性乳房在两肺下野半圆形致密影。
肋骨一共有12个,1-7肋叫作真肋,8-10肋叫作假肋,11-12肋叫作浮肋。
锁骨呈“S”形,两侧基本处于对称状态,内侧缘和胸骨柄共同构成胸锁关节。
肩胛骨在两肺野上方,有时内缘可在肺野上外带重叠,不要误以为是病变。
胸椎在正位片中,只有上4个胸椎有显示,其他胸椎都会和纵膈影重叠。
(二)气管需要了解气管和支气管的情况。
气管腔呈现低密度影,正常胸片的气管位置居中。
上缘相当于C6-7水平,下缘相当于T5-6水平。
分为左右两个主支气管,分叉角为60度至85度。
通常不超过90°。
(三)肺脏在X线胸片上肺叶会充满气体的透明区域,且均匀一致。
肺门为支气管、肺静脉、肺动脉、与淋巴组织的投影,通常左肺门比右肺门高出1-2cm。
肺纹理从肺门向外呈现树枝状影放射分布,根据走行慢慢变细。
(四)胸膜胸膜分成两层,脏层是包裹肺和叶间的部分,毛壁层和胸壁、纵膈与膈肌相贴。
在侧位片上斜裂表现从后上至斜前下呈细线状致密影。
在正位片上水平裂在第六肋水平呈细线影。
(五)纵膈与横膈前纵膈在心脏大血管前,胸骨后方,主要包括胸腺组织与淋巴组织等。
如何看胸片讲解范文胸片是一种常见的医学影像检查方法,用于诊断和评估胸部内部结构,如肺部、心脏和血管等的病变。
它是通过X射线来拍摄人体胸部的影像,一般由医生或放射科专家进行解读和诊断。
在解读胸片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观察和分析。
1.图片的质量评估:首先要评估胸片的质量,检查是否有过度曝光或欠曝光的情况,以及是否存在图像模糊或失真等问题。
这些问题可能会干扰对病变的判断,因此需要确保图像质量良好。
2.评估肺部:接下来,我们需要仔细观察和评估肺部的情况。
这包括评估肺野的透明度,查看肺纹理和血管的情况,以及检查是否存在肺部病变,如结节、斑点、肿块或阴影等。
特别要注意评估两侧肺部的对称性以及是否存在积液、感染或肿瘤等病变。
3.心脏和大血管的评估:胸片还可以评估心脏和大血管的情况。
我们可以检查心脏的大小、形状和位置,观察是否存在心影增大、心包积液或心脏瓣膜的异常等情况。
此外,还可以检查大血管的走行和形态,观察是否存在主动脉瘤、肺动脉高压等问题。
4.骨骼和胸廓的评估:胸片还可以评估胸廓和骨骼的情况。
我们可以检查肋骨、胸骨和脊柱的形态和骨密度,观察是否存在骨折、畸形或肿瘤等问题。
此外,还可以检查肩胛骨和锁骨的位置和对称性,观察是否存在肋骨的骨折或胸廓畸形。
5.结论和诊断:最后,根据上述观察和评估的结果,我们需要做出一个结论和诊断。
这可能需要进一步的检查和评估,如CT扫描、病理检查或临床相关资料的分析。
结论和诊断应该简练明了,清晰地描述胸片的主要病变和可能的疾病原因。
综上所述,观察和解读胸片需要关注图片质量、肺部情况、心脏和大血管、骨骼和胸廓以及结论与诊断等方面。
通过深入理解这些内容,并结合患者的临床资料,可以帮助我们准确评估和诊断胸部疾病,为患者提供恰当的治疗和护理。
胸片的读片方法及技巧总结一张胸片看似简单,但是如果不按照一定的读片方法与技巧,很可能就会出现误诊以及漏诊的情况。
今天,小编就跟大家一起学习胸片的阅读方法与技巧。
正位胸片的读片法首先观察胸部软组织影像,其次依次为骨骼、纵隔、肺野、肺门、肺纹理与横膈。
(一)胸部软组织影像1.皮肤、皮下组织及肌肉:皮肤是围成人体外表的一种致密组织,在胸片上一线条状阴影。
皮下组织由脂肪组成,密度较淡,胸片表现为深灰色。
肌肉密度介于皮肤与脂肪之间,肌肉的健壮影响胸片的清楚度,通过皮下组织的厚薄可以判定其营养状况。
前部有胸大肌可使中肺野密度增高,胸锁乳突肌可使肺尖部密度降低。
2.胸部乳房及乳头:乳房与乳头的大小因人而异,一般阴影于双肺野下部呈局限性密度增高或半弧状增高阴影。
乳头较大的可呈结节状阴影,男性也可出现,勿诊断为病变。
3.胸膜的水平裂及肺尖反折伴随线:水平裂是右肺上叶与中叶之间的胸膜,在正位胸片上看为自肺门水平发出的一条细线条阴影至肺外带出消失,在侧位上看为自肺门水平发出的一条细线条阴影至胸骨。
斜裂是右肺中叶与下叶或左肺上叶与下叶之间的胸膜,一般在正位胸片上看不到,或在肺下叶看到一短而细与肺纹理走行方向不同的一条细线,侧位胸片上是位于前胸壁后2~3cm处向上斜行达肺门处或稍向上一些位置而终止。
肺尖部的第一、二肋下缘伴随的线条状阴影为肺尖部胸膜帽的阴影。
此三条线阴影增粗或不规则为胸膜病变的表现。
(二)胸部骨骼影像胸部骨骼前有胸骨,前上方有锁骨,后有胸椎,自后向前构成胸骨支架的12条肋骨,肋骨前端为肋软骨,与胸骨相连。
正常情况下,看不到肋软骨,但可以清楚看到骨骼的外形、骨皮质、骨髓质及骨纹理等。
如发现骨质破坏,常见为骨癌或转移癌、骨结核。
骨骼的断裂,常见于外伤性骨折。
成年后肋软骨逐渐钙化,尤其是第一、二软骨头钙化,有时片状或空洞形阴影,勿以为肺内疾病。
另外,肋骨有正常变异,应仔细辨别。
(三)纵隔阴影纵隔阴影位于胸腔的中部,两肺之间,为软组织的阴影,主要器官有心脏、大血管、气管、支气管、食管及淋巴等。
简述进行胸部x线摄影的注意事项
胸部X线摄影是一种常见的医学影像检查,可以帮助医生检测肺部、心脏和胸骨等部位的疾病。
在进行胸部X线摄影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准备好相关资料:在进行胸部X线摄影前,需要准备好医生开具的检查单和相关病历资料。
同时,应将金属饰品、皮带、钥匙等物品取下,避免影响检查结果。
2. 保持正确的姿势:在进行胸部X线摄影时,需要保持正确的姿势。
一般来说,站立姿势是最常用的检查方式。
检查时,应将胸部贴紧于X光机,双手放在头部或胸前,保持不动。
3. 避免不必要的辐射:X光属于电离辐射,对人体有一定的危害。
因此,在进行胸部X线摄影时,需要尽量减少辐射的剂量。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和身体情况等因素来确定合适的辐射剂量。
4. 做好防护措施:在进行胸部X线摄影时,医生会为患者提供一件铅衣或铅屏,用于防护身体其他部位不受辐射的影响。
同时,医生也会在室内设置防护措施,确保医护人员的安全。
5. 注意不同情况下的检查方法:在进行胸部X线摄影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决定检查方法。
例如,对于儿童或孕妇,应选择合适的检查方法,以避免对身体造成不必要的影响。
在进行胸部X线摄影时,需要注意以上几点,以确保检查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同时,患者也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和治疗疾病。
床旁胸部X线摄片技术要求和读片注意事项
1技术要求
1.1位置:尽可能摄坐位或半卧位的前后位胸片。
胸片包括全部胸廓(有困难时必须包括肋隔角)两侧胸锁关节对称,中心线对准第五胸椎并与暗盒垂直;靶-片距离在90cm以上。
1.2曝光:曝光时无呼吸动作(以用氟氯化专贝高速增感屏为佳),肺、骨骼和软组织对比和层次良好,第「4胸椎可见。
1.3暗室:两肩上方无组织区应呈深黑色,隔下呈透明本色。
2读片注意事项
2.1肺内血液分布受重力影响,使立后前位时上肺野的肺纹理纤细,当卧位时上下肺野的肺纹理粗细相近。
2.2心影增大并趋向横位
a.隔肌位置升高,使心脏上移和旋转;
b.立后前位时心脏由横隔支托,卧位时改由脊柱、后纵膈及两侧肺脏支撑,心壁比较薄弱者更易改变其形态;
c.站立时大量血液滞留于腹部脏器和身体下垂部位的血管床内,卧位时回心血量增多,心影增大,立位与卧位的心
脏正面积之最大相差可在25%左右;
d.卧床投照靶-片距离由180cm改变为90~120cm,心胸比率显著增大,心尖向左上方移位,心腰变浅或消失,甚至膨隆;
e.心脏位于胸腔前方,立后前位心脏贴近胶片,放大率较小,而卧前后位心脏离胶片距离增大,放大率较大,心影也增大。
2.3纵膈大血管增宽,上腔静脉阴影较明显。
2.4主动脉球位置上移,接近锁骨水平。
2.5卧位时少量胸水不能显示。
双肩胛骨与肺野重叠,影响病变观察。
为此,应仔细谨慎读片,避免造成错误结论。
看X线胸片的六大要点
要点一:如何计数肋骨
数肋骨是看X线胸片的基础,很多东西都是以肋骨作为标志的。
正常X 线胸片肋骨从后上向前下数,第一肋与锁骨围成一个类圆形的透亮区,这一部分也是肺尖所在的区域,两侧对比有利于发现肺尖的病灶。
由于肋骨是骨骼,含钙量大,也不“透亮”,因此在X线胸片上呈一条条的白色影像。
要点二:如何判断肺纹理是否正常
X线胸片中,肺野从肺门到肺的外周分为三等份分别称为肺的内、中、外带,正常情况下肺内中带有肺纹理,外带无,如果外带出现了肺纹理则有肺纹理的增多,反之内中带透亮度增加则肺纹理减少。
要点三:如何看心脏
X线胸片如何看心脏呢?在X线胸片中心脏后对第五到第八胸椎,前对第二到第六肋骨。
主动脉结就是主动脉弓由右转向左出突出于胸骨左缘的地方,它平对左胸第二肋软骨。
肺动脉段位于主动脉结下方,对判断肺动脉高压有一定的意义。
另外,还要注意心胸比例。
侧位片上,心前三角变小提示右心室扩大,心后三角变小则提示左心室扩大。
要点四:如何看乳头位置
X线胸片中,乳头在X线胸片中的位置判断也是经常碰到的一个问题,男性乳头一般位于第五肋前间,女性乳头位置可较低,很多人透过X线胸片认为:两侧不对称的乳头阴影易误诊为节结病灶。
要点五:判断病灶来自肺内还是胸膜腔
在X线胸片中,如何判断病灶是来自肺内还是来自胸膜腔?如果病灶大部分在肺内则病灶来自肺内;可以结合X线胸片侧位片来判断,同时CT可以精确鉴别。
要点六:心尖的意义
什么叫心尖上翘?什么叫心尖下移?有什么意义?心影的最外缘在膈平面以上称心尖上翘,代表右心室肥厚;反之心影的最外缘在膈平面以下称心尖下移,代表左心室肥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