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知识检查清单
- 格式:doc
- 大小:19.00 KB
- 文档页数:1
细胞生活的环境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1.体液是人和高等多细胞动物体内的以水为基础的液体的统称。
体液内还含有许多离子和化合物。
体液的组成: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前者存在于细胞内,约占2/3,后者存在于细胞外,约占1/3,主要包括组织液、血浆和淋巴液等。
(P2)2.细胞外液只有组织液、血浆和淋巴液吗?主要是以上三种,还有脑脊液、关节滑液等3.说出一下不属于体液的液体编号①⑤⑥⑧⑨⑩①消化液②细胞质基质③淋巴液④线粒体基质⑤尿液⑥汗液⑦脑脊液⑧乳汁⑨泪液⑩细胞液4.以上属于细胞外液的是③⑦,属于细胞内液的是②④;【易错提醒】一切与外界相通的管腔、囊腔(如呼吸道、消化道、膀胱、子宫等)及与外界相通的液体(如尿液、泪液、汗液、消化液等),不属于体液。
5.内环境概念: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由组织液、血浆和淋巴液等组成。
(P4)6.植物和单细胞动物有内环境吗?没有7.血浆是血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存在于全身血管和心脏组成的系统中。
(P3)8.血液、血浆、血清的关系: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浆包括血清和纤维蛋白原9.组织液是存在于组织细胞间隙的液体,又叫组织间隙液。
(P3)10.组织液是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P3)11.组织液主要由血浆通过毛细血管壁渗出到细胞间而形成,大部分物质能够被重新吸收回血浆;组织液为细胞提供营养物质,细胞的代谢产物也透过细胞膜进入组织液。
(P3)12.淋巴液是淋巴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存在于淋巴管中。
(P3)13.淋巴液是由一部分组织液经毛细淋巴管壁进入毛细淋巴管而形成的;淋巴液在淋巴管中流动,经过淋巴结等淋巴器官,并最终汇入血浆。
(P3)14.毛细血管壁细胞直接生活的液体环境包括组织液和血浆;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直接生活的液体环境包括组织液和淋巴液;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直接生活的液体环境包括淋巴液和血浆。
15.血浆可以是淋巴细胞生活的环境吗?可以16.血浆、组织液、淋巴液三者联系的模式图:【特别提醒】血浆成分有三个来源:①从消化道吸收而来;②从组织液中回渗而来;③淋巴液在左右锁骨下静脉汇入;组织液的成分主要由两个来源:①血浆透过毛细血管壁进入;②组织细胞代谢产物透过细胞膜进入;淋巴液的成分主要来自组织液滤过到毛细淋巴管内形成。
第一章细胞的内环境与稳态学问清单必备学问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1.体液包括细胞内液〔约占2/3〕和细胞外液,其中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即内环境,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液。
2.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异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
3.血浆中约90%为水;其余10%分别是:蛋白质〔7%~9%〕,无机盐〔约1%〕,以及血液运送的其他物质,包括各种养分物质〔如葡萄糖〕、激素、各种代谢废物等。
〔P5〕4.内环境的作用是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5.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是细胞外液理化性质的三个主要方面。
6.渗透压是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
溶液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溶质微粒越多,即渗透压越高,对水的吸引力越大,溶液渗透压越高。
7.人的血浆渗透压约为7.770 kPa=细胞内液渗透压,其大小主要打算于无机盐和蛋白质两种溶质的含量,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Na+和Cl-。
8.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 ℃左右。
9.以下生理过程发生的场所①猛烈运动产生乳酸、丙酮酸分解、蛋白质合成〔细胞内〕②H2O2分解〔细胞内〕③食物中淀粉消化成葡萄糖、蛋白质分解为氨基酸〔消化道〕④抗原与抗体结合〔内环境〕⑤乳酸与NaHCO3反响〔内环境〕第2节内环境的稳态1.人体内环境中也有许多缓冲对,其中最重要的是HCO-3/H2CO3,其次还有HPO2-4/H2PO-4等。
当肯定量的酸性或碱性物质进入后,内环境的pH仍能维持在肯定范围内。
〔P9〕2.当外界环境的变化过于猛烈,或人体自身的调整功能消失障碍时,内环境的稳态就会遭到破坏。
〔P10〕3.内环境稳态的实质:内环境的各种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动态平衡。
4.内环境稳态的意义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P11〕5.目前普遍认为,神经-体液-免疫调整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整机制。
〔P10〕6.在分子水平上,存在基因表达的稳态、激素分泌的稳态、酶活性的稳态等。
《内环境的稳态》知识清单一、什么是内环境要理解内环境的稳态,首先得清楚什么是内环境。
咱们人体就像一个超级复杂的大工厂,细胞是这个工厂里干活的“工人”。
细胞生活的环境,可不是咱们平时说的外面的空气、阳光啥的,而是细胞外液,它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这一块儿就被叫做内环境。
血浆呢,就是在血管里流淌的液体,它能运输各种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
组织液是存在于组织细胞之间的液体,就像细胞的“小池塘”,给细胞提供营养,同时接收细胞排出的废物。
淋巴则是淋巴管内的液体,它在免疫反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内环境的成分内环境里面都有啥成分呢?有水、无机盐、蛋白质、各种营养物质(比如葡萄糖、氨基酸啥的)、代谢废物(像尿素)、气体(氧气和二氧化碳)、激素等等。
这些成分的含量和比例都得保持相对稳定,这样咱们的身体才能正常运转。
比如说蛋白质,血浆中的蛋白质可不少,有白蛋白、球蛋白等,它们对于维持血浆的渗透压很重要。
再比如各种离子,像钠离子、钾离子,它们的浓度平衡对于神经肌肉的兴奋性有很大影响。
三、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内环境还有一些理化性质需要咱们了解。
首先是渗透压,简单来说,就是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
血浆渗透压主要由无机盐和蛋白质决定,就好比用盐腌菜,盐多了,菜里的水分就被吸出来了,细胞也是这样,如果内环境渗透压不正常,细胞就可能出问题,要么吸水胀破,要么失水皱缩。
酸碱度也是个重要指标,正常人血浆的 pH 通常在 735 745 之间。
这是靠一些缓冲物质来维持的,比如碳酸氢钠和碳酸的组合,能让酸碱度保持稳定。
要是酸碱度失衡,身体可就不好受啦,会影响各种酶的活性,导致代谢紊乱。
还有温度,人体的正常体温一般在 37℃左右。
体温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酶的活性,从而影响细胞的代谢。
四、内环境稳态的概念那啥叫内环境的稳态呢?其实就是内环境的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这可不是说一成不变,而是在一定范围内波动。
就像咱们的血压,会随着活动、情绪等有所变化,但总体还是在正常范围内。
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概念体图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1.体液的组成2.血浆、组织液、淋巴液之间的动态关系3.内环境是由()构成的液体环境,是细胞生活的()环境。
二、细胞外液的成分1.血浆的主要成分2.与血浆相比,组织液、淋巴液中()的含量很少。
3.细胞外液是一种类似于海水的盐溶液,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
三、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和内环境的作用1.渗透压: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的含量有关,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
2.酸碱度:正常人的血浆近中性,pH为()。
稳定的原因与()物质有关。
3.温度: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
4.内环境的作用:细胞通过()与外界环境进行()。
[拓展提高](一)用文字和箭头表示图中各种液体间的关系。
补充:人体细胞外液主要由()等构成,它们虽然分布在人体不同部位,但基本化学成分(),并且彼此紧密联系,共同构成人体细胞生活的内环境。
由此可见,全身的细胞外液是一个()。
[师说重难]1.血液≠血浆,体液≠内环境体液包括细胞外液( )和细胞内液,细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而血液包括()和血细胞。
2.几种常考的细胞生活的内环境细胞名称直接内环境组织细胞组织液毛细血管壁细胞()毛细淋巴管壁细胞淋巴液、组织液红细胞血浆淋巴细胞()3.)中的物质及直接分泌到外界环境中的物质(如()等)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二)细胞外液的成分(1)血浆中的主要成分按含量可以归纳为()、()、无机盐,此外,还有少量血液运输的其他物质(如葡萄糖、激素等)。
(2)成分比较:组织液、淋巴液的成分和各成分含量与血浆(),最主要的差别是血浆中含有较多的()。
[师说重难]1.比较血浆、组织液、淋巴液的异同项目血浆组织液淋巴液存在部位血管组织细胞间隙淋巴管成分来源①从()吸收而来①()透出毛细①组织液()毛②从()中回渗而来③淋巴在()汇入血管壁②组织细胞()产生细淋巴管形成②由消化道()而来化学成分含有水、无机盐、蛋白质等,血浆中蛋白质含量较高,而组织液和淋巴液中蛋白质含量很少(3)排除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补充:正常生理条件下,能够通过血液运输的或通过细胞外液输送的,都()内环境的成分。
第三编稳态与环境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一、本章知识结构二、新课程标准1说明稳态的生理意义2举例说明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3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稳态的维持三、预测新课标高考热点1、描述内环境的概念、组成及其相互间的关系2、列举血浆的组成成分,明确细胞外液的本质3、举例说明内环境的稳态,理解内环境稳态的概念4、举例说明内环境稳态的生理意义。
5、举例说明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细胞生活的环境与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一、知识结构细胞内液血浆 ↑ ↖↘细胞外液 ↑ 组织液 内环境↑ ↙淋巴水:约90%蛋白质:约7-9%无机盐:约1%血液运送的物质:葡萄糖、各种代谢废物、气体、激素渗透压: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收力。
溶质微粒越多,即溶液浓度越高,渗透压越高,反之则越小。
酸碱度:人血浆的pH 为7.35-7.45,与它含有HCO 3-、HPO 4-等离子有关温度:人体细胞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学生调查:体温的日变化规律稳态: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状态食物水无机盐 O 2CO 2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二、要点精析【 要点一】细胞与内环境(1)体液的概念:人体内古有的火量以水为基础的液体。
(2)体液的组成及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体液 细胞外液的成分 细胞外液的理化特性 细胞生活的环境 未被吸收的物质有机废物、水和无机盐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对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 内环境的动态变化细胞内液(约占2/3)↓↑血浆←—体液↓↑↓↑细胞外液(约占1/3)组织液↓淋巴——(3)内环境的概念: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是机体内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
血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是;血浆毛细血管壁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是:血浆和组织液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是:淋巴和组织液淋巴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是:淋巴体内绝大多数组织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是:组织液(4)内环境的成分①水:含量最多,如血浆中含有约90%的水。
生物选择性必修一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一节细胞生活的环境1.什么是体液?是人体内全部的液体吗?体内含有大量以水为基础的液体,这些液体统称为体液。
易错: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与外界相通的液体(如尿液、泪液、汗液和消化液等)不属于体液。
2.体液包括哪些?约占多少?体液包括细胞内液(位于细胞内,约占2/3)和细胞外液(存在于细胞内,约占1/33.细胞内液是细胞液吗?细胞液专指植物细胞液泡内的液体,细胞内液是动物细胞内的液体。
4.细胞外液又称什么?包括哪些部分?内环境包括组织液(最多)、血浆(次之)、淋巴液(最少)等。
注意:脑脊液、房水、关节滑液也是细胞外液,可以认为是组织液的一种。
5.细胞内液与细胞外液(三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请用箭头表示)6.血浆中的营养物质经毛细血管的什么端进入组织液?动脉端。
能进入组织液的有:水和一切可以透过毛细血管壁的物质。
包括营养物质和氧气。
7.组织液的代谢废物经毛细血管的什么端进入血液?90%的组织液在静脉端被重吸收回血浆,其余的10%进入毛细淋巴管,形成淋巴液。
8.血浆的主要来源有哪些?(1)消化道吸收(2)组织液渗入(3)淋巴液回流9.什么是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组织液,如口腔上皮细胞、肌细胞等组织液的主要来源:①血浆通过毛细血管渗出到细胞间形成的。
②细胞的代谢产物透过细胞膜形成的10.什么叫内环境?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叫做内环境。
内环境=细胞外液=血浆+组织液+淋巴液等11.血细胞包括哪些?生活的环境是?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它们生活的内环境是血浆。
其中血浆由血清(含抗体等)和纤维蛋白原组成12.毛细血管壁细胞和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分别是?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血浆和组织液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组织液和淋巴液13.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淋巴液、血浆14.手和脚有时会磨出“水泡”,水泡中的液体主要是什么?组织液15.哪些液体不属于内环境?细胞内特有的、细胞膜上的、与外界相通的、不被吸收的16.内环境不存在的的物质举例?①细胞内特有的:如血红蛋白、胞内酶(如呼吸酶、DNA聚合酶、RNA聚合酶、解旋酶等)、DNA、RNA、糖原等②细胞膜上的:如载体蛋白、通道蛋白、受体等③与外界相通的:如消化液、尿液、泪液、汗液等④不被吸收的:如麦芽糖、纤维素、淀粉等17.内环境存在的物质举例?①气体:如氧气、二氧化碳等②营养物质类:如水、无机盐、氨基酸、维生素、葡萄糖、甘油、脂肪酸等③代谢废物类:如二氧化碳、尿素、尿酸、乳酸等④信号分子类:如激素、神经递质、细胞因子等⑤血浆蛋白类:如纤维蛋白原、抗体等18.血红蛋白属于内环境?血浆蛋白呢?血红蛋白是细胞内的成分,不属于细胞外液(内环境)血浆蛋白是血浆的成分,属于细胞外液(内环境)提示:有些物质虽然最终分布在内环境,但是其合成和产生过程在细胞内进行,如激素的合成、血浆蛋白的合成、乳酸的产生。
《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知识点总结编写人:张瑞萍班级姓名1.体液:体内含有的大量以水为基础的物体。
细胞内液(2/3)细胞外液(1/3):包括:血浆、淋巴、组织液等2.体液之间关系:3.内环境: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
内环境作用: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4.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的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较少5.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渗透压、酸碱度、温度。
6.血浆中酸碱度:7.35---7.45 调节的试剂:缓冲溶液: NaHCO3/H2CO3 Na2HPO4/ NaH2PO47.人体细胞外液正常的渗透压:770kPa、正常的温度:37度8.稳态: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的状态。
内环境稳态指的是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9.稳态的调节:神经—体液—免疫共同调节内环境稳态的意义: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10.细胞名称所生活的内环境组织细胞组织液毛细血管壁细胞血浆、组织液毛细淋巴管壁细胞淋巴、组织液血细胞血浆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淋巴、血浆、组织液成分项目血浆组织液淋巴存在部位血管组织细胞间隙淋巴管成分来源①从消化道吸收而来②从组织液中回渗而来③淋巴在左右锁骨下静脉汇入①血浆透出毛细血管壁②组织细胞代谢产生①组织液渗入毛细淋巴管形成②由消化道吸收而来(注:专业文档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新教材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一稳态与调节问题清单材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一问题清单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1.什么是体液?体液包括哪些?约占多少?细胞外液又称为什么?包括哪些部分?细胞内液与细胞外液之间的关系是什么?2.血细胞包括哪些?生活的环境是什么?血浆中的营养物质经毛细血管的哪一端进入组织液?组织液的代谢废物经毛细血管的哪一端进入血液?3.细胞外液本质上是一种什么溶液,类似于什么?组织液、淋巴物质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区别在于什么?4.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是哪些?渗透压指什么?血浆渗透压、细胞外液渗透压分别由什么维持?正常人的血浆pH维持在什么范围内?缓冲物质包括哪些?乳酸的调节机制是什么?正常人的体温维持在多少度?5.内环境的作用?组织水肿的原因是什么?造成组织水肿的可能原因有哪些?6.何为内环境的稳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主要与哪些系统有关?调节机制是什么?7.导致内环境稳态失调的原因?内环境紊乱的例子有哪些?内环境稳态的意义?第二章神经调节1.人体神经系统包括哪些?各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何为外周神经系统?传出神经包括什么?何为自主神经系统,由哪两部分组成,它们又是如何调控机体活动的?2.组成神经系统的细胞包括哪些?神经元基本结构包括哪些?神经元、神经纤维、神经的关系?神经胶质细胞的功能?3.何为反射?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什么?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什么?反射弧的结构有哪些?效应器包括哪些部分?什么叫兴奋?反射的类型?条件反射和无条件反射有什么区别?4.神经细胞内K+和Na+的分布是如何的?如何形成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静息电位膜内外表现?动作电位膜内外表现?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方式是什么,有何特点?5.一个神经元传递兴奋至下一个神经元,兴奋一般传递到下一个神经元的哪个部位?突触包括哪些结构?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的方式和特点,为什么是这样传递的?6.常见的神经递质有哪些?突触间隙的液体是什么?神经递质经突触前膜释放,后膜如何识别?神经递质的分泌通过什么方式?7.可卡因作用的机理?8.人类大脑皮层运动区的特点?排尿反射的分级调节过程?9.人类大脑皮层的言语区包括布罗卡区和温克尔区。
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一节细胞生活的环境1.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1)体液是指_生物体内以水为基础的液体统称为体液。
体液包括细胞内液(2/3)_和细胞外液(1/3)。
细胞外液是指细胞外液是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内环境是指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
单细胞生物有内环境吗?没有。
图中①②③处所对应的内容依次为:细胞内液、细胞外液、组织液。
(2)内环境: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通过动态的有机联系,共同构成机体内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
下图表示三者的有机联系,图中①箭头表示:血浆中的物质进入组织液;②箭头表示:组织液中的物质进入淋巴系统;③箭头表示:组织液中的物质返回血液循环系统。
为了区别于个体生活的外界环境,人们把这个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
(3)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之间的内在联系是:当血浆流经毛细血管时,水和一切能够透过毛细血管壁的物质可以在毛细血管动脉端渗出,进入组织细胞间隙而成为组织液,绝大多数(绝大多数、少量)的组织液在毛细血管静脉端又可以重新渗入血浆中。
少量(绝大多数、少量)的组织液还可以渗入毛细淋巴管,形成淋巴液,淋巴液经淋巴循环由左右锁骨下静脉汇入血浆。
它们之间的关系用模式图可表示为:(4)常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心肌细胞生活的内环境为组织液,红细胞生活的内环境为血浆,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为组织液和血浆,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为淋巴液和组织液,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生活的内环境为淋巴液、血浆。
(5)消化液属于体液吗?不属于,尿液属于体液吗?不属于,肺内粘液属于体液吗?不属于。
2.细胞外液的成分(以血浆为例)(1)血浆的成分:血浆的化学成分:血浆中约90%为水、蛋白质(7%~9%)、无机盐(约1%)血液运输的其他营养物质(葡萄糖)、激素、各种代谢废物等。
(2)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的成分完全相同吗?不完全相同,成分上的主要区别是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蛋白质含量很少。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知识检查清单姓名:
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
1.体液
⑴细胞(存在于细胞内,约占2/3)
⑵细胞(存在于细胞外,约占1/3),包括、组织液、淋巴,组成了。
2.细胞外液
⑴成分
①血浆:水(90%)、无机盐(约1%)、(7%~9%)、血液运送的物质(含各种营养物质、代谢废物、气体、激素等)
②组织液、淋巴:除含很少外,其余成分和含量均与血浆相近
⑵本质:是一种溶液,类似于海水
二、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及作用
1.理化性质
渗透压:大小主要与、的含量有关,
酸碱度:正常人的血浆近中性,pH为,
温度:一般维持在左右
2.作用:是与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三、内环境的动态变化
1.动态变化:内环境的各种和都处于动态平衡中,是通过来实现的。
2.稳态:正常机体通过,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
四、对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和意义
1.观点:目前认为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2.调节能力: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当外界环境的变化,或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时,内环境的稳态就会遭到破坏。
3.意义:是的必要条件。
练习:1.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血浆的主要成分包括水、葡萄糖、血红蛋白和激素等
B.免疫对内环境稳态具有重要作用
C.等参与维持血浆pH相对稳定
D.淋巴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是淋巴、血浆等
2.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A.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是相对稳定的
B.内环境稳态是由体内各种调节机制所维持的
C.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是恒定不变的
D.内环境稳态不能维持,机体的生命活动就会受到威胁
3.毛细血管壁细胞和毛细淋巴管壁细胞所处的细胞外液分别是()
①血液和组织液②血浆和组织液③淋巴和血浆④淋巴和组织液
A.①④B.②③C.②④D.①③4.(2008·全国卷Ⅱ)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A.葡萄糖以自由扩散方式从消化道腔中进入内环境
B.H2CO3/NaHCO3对血浆pH相对稳定有重要作用
C.内环境的温度随气温变化而变化
D.人体的内环境即指体液
5.(2009·广东高考)有关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A.有3种以上的生理系统参与维持内环境稳态
B.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失调与外界环境无关
C.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有限
D.稳态有利于参与其调节的器官保持机能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