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主要污染物减排综合性工作实施方案
- 格式:docx
- 大小:14.24 KB
- 文档页数:5
咸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咸阳市2020年度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及碳排放强度降低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咸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20.05.20•【字号】咸政办发〔2020〕34号•【施行日期】2020.05.2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污染防治正文咸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咸阳市2020年度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及碳排放强度降低实施方案》的通知咸政办发〔2020〕34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派出机构、直属事业机构:《咸阳市2020年度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及碳排放强度降低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咸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20年5月20日咸阳市2020年度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及碳排放强度降低实施方案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促进污染减排,实现低碳发展,根据省生态环境厅关于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及降碳工作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制定本方案。
一、总量减排及碳强度降低目标2020年全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化学需氧量、氨氮、挥发性有机物排放量较2015年分别削减25%、25%、11.3%、11.7%、5%。
全市共计划实施重点减排项目64个,省级重点约束性减排项目12个(见附表1)。
全市碳排放强度比上一年下降1.6%。
备注:1.减排比例为2020年较2015年排放量减少的比例。
2.碳排放强度降低率为2020年较2019年降低率。
二、重点任务(一)推进结构减排工作力度。
按照《关于转发国家十六部委〈关于利用综合标准依法依规推动落后产能退出的指导意见〉的通知》要求,依法依规关停退出环保不达标的落后产能。
以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清理整顿为契机,推进落后产能淘汰。
对位于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等生态环境法律法规禁止建设区域的,生产设施或产品属于产业政策淘汰类的排污单位,不予核发排污许可证。
对无排污许可证仍然排放污染物的,依法处罚直至责令拆除、关闭。
武汉市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发(20 07)15号)和《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鄂政发(2007)53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特制订我市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
一、节能减排的目标任务和总体要求(一)主要目标。
到2010年,全市万元生产总值能耗由2005年的1.38吨标准煤下降到1.10吨标准煤以下,降低20%左右;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20%。
“十一五”期间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到2010年,二氧化硫排放量由20 05年的14.06万吨减少到12.65万吨,化学需氧量(COD)由16.85万吨减少到15.16万吨;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不低于80%;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 0%以上。
(二)总体要求。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把节能减排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突破口和重要抓手,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加快结构调整,推进技术进步,加强监督管理,完善政策措施,加大宣传力度,动员全社会力量,扎实做好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工作,确保实现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加大结构调整力度(一)完善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措施。
进一步落实国家《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和《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鼓励发展低能耗、低污染的先进生产能力。
根据不同行业情况,适当提高建设项目在土地、环保、节能、技术、安全等方面的准入标准。
按照国家《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和《中西部地区外商投资优势产业目录》,鼓励外商投资节能环保领域,严格限制高耗能、高污染外资项目,促进外商投资产业结构升级。
(市发展改革委、市经委、市建委、市财政局、市国土房产局、市环保局、市商务局、市质监局、市安监局负责)(二)严格控制新建高耗能、高污染项目。
抓紧建立新开工项目管理的部门联动机制和项目审批问责制,各有关部门在审批新建项目时,严格执行项目开工建设“六项必要条件”(必须符合产业政策和市场准入标准、项目审批核准或备案程序、用地预审、环境影响评价审批、节能评估审查以及信贷、安全和城市规划等规定和要求)。
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上海市“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各区县人民政府、市各部门、单位:为积极响应国家低碳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要求,加快推进上海市“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切实落实绿色低碳和可持续发展,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上海市“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和基本原则本方案的总体目标是:到2025年,全市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比2015年基础大幅减少;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能耗、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分别降低30%、35%以上,实现上海市“十四五”能耗及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双控目标。
实现这一目标的基本原则是:坚持系统思维和全链条观念,实施全面减排战略,坚决落实“三量齐减”和“永不放弃治理污染、防治污染”的工作方针;积极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和结构调整,注重全生命周期的节能减排,着力推广清洁能源和绿色交通;持续加强应急管理和措施,防范化解环境风险。
二、关键任务和具体措施实现“十四五”节能减排目标,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为此,本方案提出了一系列关键任务和具体措施。
其中,节能降耗和提升能效被视为重中之重,具体包括:1.加强能源管理和监测系统的建设,优化能源的生产、供应和使用,鼓励采用先进节能技术和设备,加强节能信息化应用,优化企业能源结构,推行节能减排新技术和新设备;2.实施工业转型升级和能源结构调整,积极推进“十四五”新基建和绿色建筑,引导市场和消费者选用绿色、低碳的产品和服务;3.推进交通绿色低碳化,引导市民选择绿色出行方式,加强公共交通的服务水平,推进新能源汽车的普及,优化交通配套服务设施;4.加强环境监测和保护,完善环保法律法规体系,严格执行环保监管措施,防范环境突发事件发生,加强应急管理和处置能力。
三、组织实施和监测评估上海市将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强化协调配合机制,全面推动《上海市“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实施方案》的落实。
在实施过程中,将注重开展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技术攻关和政策完善,制定实施方案的细化措施,并加强监测评估和效果考核,公开透明、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盘锦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盘锦市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盘锦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8.01.15•【字号】盘政发[2008]1号•【施行日期】2008.01.1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节能管理正文盘锦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盘锦市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盘政发〔2008〕1号)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盘锦市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业经市政府五届37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盘锦市人民政府二○○八年一月十五日盘锦市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发〔2007〕15号)精神,进一步加大节能减排工作力度,确保全市全面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任务,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如下方案。
一、进一步明确节能减排的目标任务和总体要求(一)主要目标到2010年,全市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综合能耗由2005年的2.17吨标准煤下降到1.69吨标准煤,降低22%;全市万元地区生产总值取水量由2005年的278立方米下降到222立方米,降低20%;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由2.79吨标准煤下降到2.15吨标准煤,降低23%,规模以上万元工业增加值取水量由2005年的29.42立方米下降到25立方米,降低15%;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由2005年的83%提高到86%以上。
依据国家环保总局《“十一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核算细则(试行)》,到2010年,化学需氧量排放量由2005年的2.7万吨下降到2.26万吨以内,在新增量基础上削减38%;二氧化硫排放量由2005年的2.3万吨下降到2.02万吨以内,在新增量基础上削减33.1%。
全市节能减排重点目标、县区重点目标年度分解、主要污染物减排目标及年度分解见附件2、3、4、5。
(二)总体要求紧紧围绕全市“十一五”节能减排工作目标,把节能减排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突破口,以政府为主导、以企业为主体,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控制增量、调整存量,依靠科技进步、加大投入,完善政策、强化监管,加强宣传、提高认识,突出重点、强力推进,动员全社会力量,扎实做好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工作,确保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任务,推动全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莆田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工作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莆田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7.10.16•【字号】莆政综[2007]195号•【施行日期】2007.10.1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环境保护综合规定正文莆田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工作的实施意见(莆政综〔2007〕195号)各县(区)人民政府(管委会),市直有关部门:为进一步加强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以下简称“减排”)工作,确保完成我市“十一五”污染物总量减排目标,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发〔2007〕15号)及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工作的实施意见》(闽政[2007]23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主要污染物减排的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一)污染减排的总体要求。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实施污染减排工作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行动,各县(区)人民政府(管委会)要高度重视,按照市政府下达的县(区)长、管委会主任考核指标,扎实做好污染减排工作,要将污染减排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突破口和重要抓手,综合运用经济、法律、科技和必要的行政手段,控制增量、落实减量、调整存量,确保污染减排约束性指标的实现,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步伐,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主要水污染物化学需氧量(COD)。
2008年底前,主要水污染物COD年排放量由2005年的1.92万吨减少到1.8943万吨,削减1.34% ;到2010年,全市COD年排放量控制在1.87万吨之内,与2005年相比,削减2.6%;(三)主要气污染物二氧化硫(SO2)。
2010年全市SO2排放量保持在2005年3.27万吨的水平,削减0%。
2010年火电SO2排放量控制在1.79万吨之内(含二期),在2005年的2.6977万吨排放量的基础上,削减0.977万吨,削减36.2%。
商洛市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公布日期】2007.12.08•【字号】商政发[2007]32号•【施行日期】2007.12.0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节能管理正文商洛市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商政发〔2007〕32号)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工作部门、直属机构:为进一步推动我市节能减排工作深入开展,根据《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陕西省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陕政发〔2007〕28号)精神,市政府组织有关部门研究制订了《商洛市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节能减排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必由之路。
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节能减排的各项规定,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同时也存在着认识不够到位、监管不够有力等突出问题,节能减排的形势非常严峻。
市政府要求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把节能减排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完善制度,扎实工作,确保节能减排目标的全面实现,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七年十月八日商洛市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一、进一步明确节能减排的目标任务和总体要求(一)主要目标。
到2010年,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由2005年的1.08吨标准煤下降到0.86吨标准煤,降低20%左右;“十一五”期间,二氧化硫排放量和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分别比“十五”末削减4.9%和8.0%。
到2010年,二氧化硫排放量由2005年的1.43万吨减少到1.36万吨,化学需氧量由1.24万吨减少到1.14万吨;全市县级以上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70%,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50%以上。
(二)总体要求。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把节能减排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突破口和重要抓手,强力推进,确保实现两个约束性指标,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海口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海口市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海口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9.01.07•【字号】海府办[2009]4号•【施行日期】2009.01.0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节能管理正文海口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海口市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海府办〔2009〕4号)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直属各有关单位:《海口市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已经2008年12月26日十四届市政府第35次常务会议通过。
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
二○○九年一月七日海口市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一、节能目标和总体要求(一)节能目标。
到2010年,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到 0.726吨标准煤(按2005年不变价格计算,下同),比2005年降低12%,“十一五”期间年均降低2.29%;万元工业增加值水耗低于 130 立方米。
(二)减排目标。
到 2010 年,全市化学需氧量(COD)排放总量控制在15130吨/年,二氧化硫(SO )排放总量控制在 700吨/年;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 75%以上,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不低于80%。
(三)总体要求。
各区和保税区、高新区要切实加强对节能减排工作的领导,提高认识,明确责任,狠抓落实,确保完成省政府下达给我市的!十一五!节能减排指标。
工业、农业、交通、建设、旅游、教育、卫生、海洋渔业等行业主管部门要在本系统、本领域深入开展节能减排,加强指导和协调。
企业必须严格遵守节能和环保法律法规及标准,凡与国家、省政府及市政府签订了节能减排目标责任书的企业,必须确保完成目标。
机关单位、公民等各类社会主体要增强节能环保意识,自觉履行节能和环保义务。
全市形成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全社会共同推进节能减排的工作格局。
二、控制增量,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四)控制能耗和排放增量。
1、从严控制新建高耗能、高污染行业项目。
进一步落实国家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按照!不破坏资源、不污染环境、不搞低水平重复建设!原则,根据区域功能规划和产业布局,从严控制新建高耗能、高污染行业项目(包括外商投资项目)。
宁波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宁波市“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宁波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3.08.28•【字号】甬政发〔2023〕50号•【施行日期】2023.08.2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正文宁波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宁波市“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的通知甬政发〔2023〕50号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直及部省属驻甬各单位:现将《宁波市“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宁波市人民政府2023年8月28日宁波市“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为切实做好我市“十四五”节能减排工作,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发〔2021〕33号)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浙江省“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的通知》(浙政发〔2022〕21号),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以下简称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落实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组织实施节能减排降碳重点工程,确保完成“十四五”节能减排目标任务,推动节能降碳减污协同增效,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阶段性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到2025年,全市单位生产总值能耗比2020年下降16%以上(扣除国家单列项目能耗、原料用能和可再生能源消费),能源消费总量和煤炭消费总量得到合理控制。
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化学需氧量、氨氮重点工程减排量分别达到9000吨、8000吨、8000吨、500吨。
节能减排降碳政策机制更加健全,重点行业能源利用效率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控制水平基本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取得显著成效。
二、重点任务(一)实施工业节能降碳工程。
以全域国土空间综合整治为契机,开展新一轮制造业“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攻坚行动,建立高耗低效整治企业清单,依法依规推进达标提升工作。
东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东莞市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城市主要污染物减量化项目分工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东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14.04.09•【字号】东府办〔2014〕33号•【施行日期】2014.04.0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节能管理正文东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东莞市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城市主要污染物减量化项目分工实施方案的通知东府办〔2014〕33号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府直属各单位:现将《东莞市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城市主要污染物减量化项目分工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东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4年4月9日东莞市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城市主要污染物减量化项目分工实施方案根据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城市要求,我市须在“十二五”超额完成省下达的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任务的20%,2016年超额完成“十二五”减排平均目标。
为顺利完成综合示范城市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任务,确保主要污染物减量化实施项目按时按质完成建设,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根据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开展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工作的通知》(财办建〔2011〕383号),结合东莞实际,以加快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以项目为载体,从污水管网完善、生活垃圾及危险废物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主要污染物减量化等方面全面开展城市污染减排综合示范,发挥示范带头作用,促进发展方式转变,推动“十二五”污染减排目标实现,加快东莞市转型升级,加强水乡地区统筹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二、总体目标到2014年底,全市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分别在2010年排放量的基础上下降21.68%、18.97%、32.09%和27.71%,分别控制在12.32万吨、1.88万吨、9.31万吨和14.69万吨;到2015年底,全市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分别在2010年排放量的基础上下降25.08%、26.4%、36.72%和35.04%(省下达给东莞市“十二五”期间的减排任务为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分别下降20.9%、22%、30.6%和29.2%),分别控制在11.78万吨、1.71万吨、8.68万吨和13.2万吨,超额完成省下达的“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目标的20%;到2016年,超额完成“十二五”减排平均目标,全市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量分别下降5.02%、5.28%、7.34%和7.01%。
鸡西市人民政府印发鸡西市“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鸡西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3.03.06•【字号】鸡政发[2013]5号•【施行日期】2013.03.0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节能管理正文鸡西市人民政府印发鸡西市“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鸡政发〔2013〕5号)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企事业单位:《鸡西市“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实施方案》业经2012年12月4日市政府14届8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予印发,请认真贯彻执行。
鸡西市人民政府2013年3月6日鸡西市“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黑政发〔2011〕109号)精神,确保实现我市“十二五”节能减排目标,制定本方案。
一、节能减排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一)总体要求。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降低能源消耗强度、减少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相结合,形成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倒逼机制;坚持强化责任、健全法制、完善政策、加强监管相结合,建立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坚持优化产业结构、推动技术进步、强化工程措施、加强管理引导相结合,大幅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显著减少污染物排放;进一步形成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市场有效驱动、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推进节能减排工作格局,确保实现“十二五”节能减排约束性目标,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二)主要目标。
到2015年,全市万元GDP能耗下降到1.3061吨标准煤(按2010年价格计算),比2010年的1.6125吨标准煤下降19%;“十二五”期间,实现节约能源225万吨标准煤。
2015年,全市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排放总量(含工业、生活、农业排放量)分别控制在3.95万吨和0.325万吨以内,比2010年的4.37万吨、0.369万吨分别下降9.5%(其中工业排放量和生活排放量减少10.0%)、12.0%(其中工业排放量和生活排放量减少12.0%);全市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分别控制在2.50万吨、2.96万吨以内,比2010年的2.50万吨、3.02万吨分别减少0%、2.0%。
市主要污染物减排综合性工作实施方案
为控制主要污染物排放,确保实现省政府下达我市“十一五”期间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目标,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务院关于“十一五”期间全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的批复》和省政府《关于印发湖南省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市政府办公室《关于郴州市“十一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计划的通知》精神,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基本原则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把节能减排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突破口和重要抓手,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控制增量、调整存量,依靠科技、加大投入,健全法制、完善政策,落实责任、强化监管,加强宣传、提高意识,突出重点、强力推进,动员全社会力量,扎实做好节能减排工作,确保完成全市“十一五”减排目标任务,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主要目标
到2010年,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镉和砷排放总量分别减少25%、9.24%、28.32%和23.9%;到2010年?二氧化硫排放量由2005
年的6.84万吨减少到5.13万吨,化学需氧量由6.06万吨减少到5.50万吨?镉由1.13吨减少到0.81吨?砷由11.03吨减少到8.39吨;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由35%提高到50%;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50%以上;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保持在70%以上。
三、工作任务
制定减排方案,确保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十一五”规划约束性指标的实现。
根据我市与省政府签订的责任书中明确的主要污染物控制指标,各县市区要制定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实施方案和年度工作计划,切实开展主要污染物减排工作,将指标分解落实到重点单位和重点排污企业,做到目标到位、任务到位、责任到人。
以城镇污水处理为重点,削减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
各县市区要根据省政府《关于批转省建设厅等部门<关于实施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意见>的通知》和省发改委、省建设厅、省国土资源厅、省环保局等部门《关于加快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项目前期工作的通知》精神,加快推进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和配套管网建设。
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按照“厂网分离,管网先行”的原则,确保规划项目按期建成。
“十一五”期间全市所有县城必须建成污水处理厂。
市建设局、市城管和行政执法局和市水利局要加快市城区污水
处理配套管网建设和改造,提高市城区污水处理率,确保市中心城区所有生活污水全部排入污水处理厂。
至2010年,全市新增城市污水日处理能力17.5万吨,COD削减1.50万吨。
加强对污水处理厂运营单位的管理,将污水处理厂作为重点污染源处理,强化监管,督促其完善处理工艺,强化内部管理,提高运行效果。
加大重点流域工业废水治理力度,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
要以饮用水水源保护和污染严重区域治理为重点,加强水污染防治。
切实开展东河、西河、郴江河、杨家河、武水河、陶家河、便江及东江湖上游等重点流域、区域水污染综合治理,提倡建设项目循环用水,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50%。
从严控制建设项目的主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实行流域内工业企业排污控制。
加强重点流域内冶炼、采选、造纸、水泥等行业关停并转。
“十一五”期间,依法关闭全市1万吨以下和1万吨以上整治无望的再生纸企业,淘汰流域内落后生产工艺和生产线。
厂完成永氮化工公司废水零排放工程、新山达化肥公司废水处理等5个重点水污染治理工程建设。
逐步解决东河、西河、郴江河、杨家河、武水河、陶家河水域恶化问题,出境断面水质全部达到责任书考核目标要求。
控制重点行业二氧化硫排放,削减二氧化硫排放总量。
积极调整优化电力布局与结构,优先发展水电,优化发展火
电。
重点抓好煤矸石综合利用发电、余热发电、燃煤锅炉改造等三大减排工程,到2010年节约标准煤60万吨左右。
引进优质清洁能源,开发利用沼气等新能源发电项目,严格按照国家产业政策新建火电项目。
按期淘汰华润电力鲤鱼江有限公司2台65MW发电机组和资兴煤矸石发电有限责任公司2台6MW发电机组,完成华润电力鲤鱼江有限公司2×300MW机组脱硫治理工程、资兴焦电股份有限公司煤矸石发电“以小带大”工程、郴州华湘化工有限公司热电联产项目、湖南玉山水泥有限公司和湖南良田水泥有限公司新型干法窑技改工程等“等量替换”。
实施郴化集团天成公司搬迁。
关闭全市所有砷制品生产线。
加强对有色冶炼、水泥等行业污染控制,鼓励现有水泥和粗铅生产企业进行技术改造,逐步淘汰立窑和粗铅冶炼烧结等落后生产工艺和生产线。
完成惠友玻璃有限公司“退二进三”工程、华湘化工热电联产项目、裕湘面业公司燃煤替代工程。
多渠道筹措减排资金。
重点减排工程所需资金主要靠企业自筹、金融机构贷款和社会资金投入,各级政府要安排必要的引导资金予以支持。
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和配套管网建设的责任主体是地方政府,在实行城市污水处理费最低收费标准的前提下,各级政府对重点建设项目要给予必要的支持。
要按照“谁污染、谁治理,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促使企业承担污染治理责任,对重点流域内的工业废水治理项目
给予必要的支持。
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