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苏州市基础设施建设计划拟立项目清单
- 格式:doc
- 大小:41.50 KB
- 文档页数:1
苏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苏州市2006年重点项目计划的通知
【法规类别】城市规划与开发建设
【发文字号】苏府[2006]14号
【发布部门】苏州市政府
【发布日期】2006.02.13
【实施日期】2006.02.13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苏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苏州市2006年重点项目计划的通知
(苏府〔2006〕14号)
各市、区人民政府,苏州工业园区、苏州高新区管委会;市各委办局(公司),各直属单位:
《苏州市2006年重点项目计划》已经市政府第51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印发给你们。
该计划共确定重点项目151项,其中重点建设项目130项,重点前期项目21项。
重点建设项目总投资1143亿元,当年计划完成投资365亿元。
其中:重点基本建设项目为重点考核项目,共75项,总投资765亿元,当年计划完成投资230亿元;重点技术改造项目和重点利用外资项目为重点服务项目,重点技术改造项目15项,总投资82亿元,当年计划完成投资62亿元,重点利用外资项目40项,总投资296亿元,当年计划完成
投资73亿元。
请各项目责任单位认真组织实施,市各有关部门努力搞好服务,确保今年重点项目计划如期完成。
苏州市人民政府
二○○六年二月十三日
苏州市2006年重点项目计划(基本建设项目)
单位:万元。
苏州市人民政府关于下达苏州市2011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和重点项目责任目标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苏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1.02.14•【字号】苏府[2011]29号•【施行日期】2011.02.1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国有资产监管正文苏州市人民政府关于下达苏州市2011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和重点项目责任目标的通知(苏府〔2011〕29号)各市、区人民政府,苏州工业园区、苏州高新区、太仓港口管委会;市各委办局,各直属单位: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我市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加快"三区三城"建设的关键之年。
为增强投资和重点项目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确定2011年全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预期目标为4270亿元,比上年增长18%;争取目标为4500亿元,比上年增长24.3%。
确定重点项目220项,总投资6651亿元,其中当年完成投资1318亿元。
现将2011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目标和重点项目责任目标分解下达给你们,并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一、以调优结构为重点,确保实现全年投资目标。
2011年的投资工作,要按照市委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三区三城"建设总目标,突出调优投资结构这一重点狠抓落实,充分发挥政府性投资的主导作用,积极引导与扶持社会投资,有效扩大投资需求,全面完成全年固定资产投资目标任务。
二、以"四个加大"为抓手,全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
加快重点项目建设,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物质基础,是保证2011年投资稳定增长的重要支撑。
各地、各部门、各单位要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职责,以加大城市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改善民生类项目、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和文化旅游类项目的投入力度为重中之重,扎实推进项目建设,圆满完成全年重点项目建设的目标任务。
各地、各部门、各单位要将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和重点项目建设的目标任务层层分解到各级基层组织,落实到项目的每个环节,制定分阶段的责任目标,定期督促检查进展情况,及时协调解决实施进程中的矛盾和问题。
2013年苏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3年,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围绕建设“三区三城”总目标,抢抓建设苏南现代化示范区的发展机遇,紧扣科学发展主题和转变发展方式主线,努力克服和缓解国际经济深度调整、国外需求缓慢复苏、国内产能过剩、结构性矛盾突出所带来的经济缓行压力,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稳中提质”的工作导向,更加注重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更加注重创新驱动和转型升级,更加注重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更加注重民生福祉和社会建设。
全市经济运行平稳,转型升级成效进一步显现。
一、综合经济初步核算,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015.7亿元,比上年增长9.6%。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14.5亿元,增长3.0%;第二产业增加值6849.6亿元,增长7.5%;第三产业增加值5951.6亿元,增长12.7%。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按常住人口计算)12.32万元,按年平均汇率计算近2万美元。
全年实现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331亿元,比上年增长10.5%。
其中各项税收收入1138.3亿元,增长11.2%;税收收入占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达到85.5%。
全年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1212.7亿元,比上年增长8.9%,其中用于民生方面的支出673.1亿元,增长13.8%,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55.8%。
经济结构提档升级。
服务经济发展提速。
服务业实现增加值5951.6亿元,增长12.7%,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5.7%,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
制造业领域新兴产业实现产值13806.6亿元,比上年增长6.8%,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45.4%,比上年提高2.4个百分点。
其中新材料、新型平板显示、高端装备制造业产值分别达到3878.6亿元、2761.1亿元和2835.5亿元。
生物技术和新医药、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以及集成电路产业产值增长高于新兴产业产值平均增速,分别增长11.4%、10.1%、10.2%和12.6%。
至2012年底累计完成投资177吴江区政府大唐汾湖燃机热电联产建成2台20万千瓦机组2011~201314企业资金7178吴江区政府吴江盛泽镇区基础设施工程续建盛泽大道、南三环西延、南二环西延、舜湖西路西延道路及桥梁工程2010~201411.4财政资金 2.2179吴江区政府吴江南部新城区基础设施建设续建绿化及电力配套、道路工程、土方及临时水系等;约500亩芦荡湖湿地公园建设,芦荡路建设2011~201413.9财政资金5180吴江区政府吴江市太湖新城基础设施工程三期续建动迁安置,道路、广场、生态公园建设,绿化及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及配套设施建设2011~201420财政资金8.7总投资资金来源序号责任单位项目名称性质建设内容建设年限181吴江区政府吴江东西快速干线新开工29.77公里一级公路新建及改建2013~201626.3财政资金182吴江区政府吴江太湖新城老城区改造工程新开工老城区道路、水利及节点工程改造、老东门改造一期等2013~201527.5财政资金183吴江区政府苏州同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性整治工程续建同里古镇入口、影院、码头等改造,街巷修缮,道路与景观工程等2012~201512财政资金3★184吴江区政府吴江太湖新城城市综合体续建358米超高层地标建筑、金融商务中心及总部经济集聚区等建设,总建筑面积55.5万平方米2012~201655.5企业资金4 185吴江区政府吴江太湖新城安置房工程新开工城南家园一期、二期;八坼、横扇、菀坪安置小区;梅景苑三期、永鼎医院西侧、芦荡路北侧安置房建设2013~201523.3财政资金186吴江区政府江苏国望高科纤维工程续建FDY生产装置及公用工程建设,建筑面积7万平方米2011~201445企业资金28187吴江区政府新民科技天丝续建年产3万吨溶剂法纤维,建筑面积8.5万平方米2011~201410.1企业资金 1.1188吴江区政府立新集团差别化纤维续建一期年产20万吨直纺差别化功能性纤维2011~201415企业资金 1.2★189吴江区政府江苏国望高科差别化功能性纤维新开工年产125万吨差别化功能性纤维生产能力,项目分三期建设,一期年产50万吨2013~201590企业资金190吴江区政府巨诚科技差别化功能性纤维工程新开工年产差别化功能性纤维60万吨2013~201460企业资金191吴江区政府苏州震纶棉纺有限公司生物质纤维新开工年产9万吨生物质纤维2013~201417企业资金192吴江区政府江苏海岸药业有限公司医药生产新开工年产IMAGENT超声造影剂20万支,蔗糖铁注射液4万箱2013~201415企业资金193吴江区政府圣欧新材料(苏州)有限公司复合材料新开工制造芳纶复合材料及阻燃产品2013~201410利用外资194吴江区政府吴江国际汽车城一期新开工其他服务设施,建筑面积约31万平方米2013~201610企业资金195吴江区政府吴江财智中心新开工办公、金融保险、贸易咨询旅馆、科研设计用房建设,建筑面积32.8万平方米2013~201615企业资金196吴江区政府吴江太湖新城总部经济群一期新开工一期包括中屹机械、江苏倍通、德尔集团、新恒通投资集团、吴江农村商业银行、圣美电力燃料、龙英公司7家企业总部建设2013~201524.4企业资金197吴江区政府黎里古镇风貌修复新开工沿街立面改造、廊棚修复、路面铺设、道路、揽桥荡景观及配套设施建设2013~201510财政资金198吴江区政府苏震桃公路南段工程续建长22.8公里,一级公路2010~201412.7财政资金8199吴江区政府太湖新城工业集中区基础设施工程新开工菀南工业集中区、松陵工业拓展区道路、绿化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2013~201414财政资金200吴江区政府苏州大剧院新开工城市展示馆、歌剧院等建设,高架绿轴、道路、电力、景观等配套建设2013~201520财政资金210昆山市政府昆山东部燃机热电联产前期2台400兆瓦燃气热电联产30企业资金2013年计划投资7竣工投产3.1南二环西延段完成路基、匝道及桥梁下部结构;舜湖西路西延段竣工;南三环西延完成主桥80%工程量6.4芦荡路及芦荡湖湿地公园完成,绿化及电力配套设施完成,完成其他道路路基10.3道路、河道、绿化完成,运动公园一期、电力配套、生态清淤三期完成,东太湖生态旅游渡假区市政设施基本完成,广场工程、温泉养生生态园一期基本完成2013年形象进度5.8完成全线征地拆迁及部分段落路基填筑和部分桥梁下部结构工程5完成水利设施改造及部分道路、节点工程,启动老东门改造拆迁安置工作4预计完成总工程的40%5商业综合体主体施工,标志性建筑开工建设14.8城南家园一期完成;八坼、横扇、菀坪安置小区基本完成;梅景苑三期主体完成;永鼎医院西侧安置房主体封顶;芦荡路北侧完成地下人防工程12基本完工3基建完成约50%4基本完成聚酯楼、纺丝楼、仓库、热煤站等建设6完成部分基建20完成一期工程33%5完成部分基建3一期建筑封顶3完成厂房建设4完成基础施工,建筑出地面3完成基础施工,建筑出地面6.3进入基础施工阶段5完成古镇风貌修复工程、核心区污水截流及三线入地工程、新南环路工程,其他部分完成3基本完成全线路基、桥梁工程7菀南工业集中区、松陵工业拓展区完成总工作量的50%4阅湖台、“八”字回望、大型喷泉施工完成,歌剧院、展示馆完成地下工程开展前期工作。
苏州市2013年实事项目全名单苏州市2013年实事项目昨天经市十五届人大二次会议审议通过,共有10个方面30个项目,内容涉及改善居住条件、就业社保、医疗卫生、社会关爱、公共交通、教育、文化、城市信息化、环境整治、公共安全。
改善居住条件方面1、组织供应城区廉租住房200套、中低收入家庭住房1000套。
2、实施城区居民家庭“改厕”6734户。
3、市区综合整治老住宅小区24处,共111万平方米。
4、市区实施天然气置换5万户。
5、市区综合整治零星居民楼85幢,19万平方米。
6、全市新增缴存住房公积金职工35万人,年末城镇职工住房公积金覆盖率达到80%。
7、市区启动37个城中村(无地队)整治改造。
就业社保方面8、全市组织提供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岗位10万个。
9、全市培训城乡劳动者30万人,其中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4万人以上。
10、完善医疗救助办法,扩大社会医疗救助范围,计划救助大病、重病患者35000人次。
医疗卫生方面11、启用苏大附一院新院门急诊楼,开工建设苏州市公共医疗中心。
12、市区实施社区卫生信息优化升级工程。
13、市区建设社区卫生临床检验集中检测中心。
14、对市区居民家用水银式血压计实施免费检定、维修及家用电子血压计进行校准。
社会关爱方面15、全市新增养老床位3500张、日间照料中心30家、助餐点90个。
16、建设市残疾人康复训练服务中心二期工程。
公共交通方面17、新购公交车辆500辆,发行轨道交通计次票。
教育方面18、全市新改扩建100所幼儿园。
19、推进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
文化方面20、实施苏州博物馆城建设。
21、推进国家公共文化示范区创建工程,启动苏州图书馆二期项目建设,全市新建20个图书馆分馆、12个标准配置公共电子阅览室、12个村(社区)文化活动室。
城市信息化方面22、全市建设并开放20个公共区域的无线上网服务。
23、建设苏州市人口基础数据库。
环境整治方面24、市区新增绿地500万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