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检测与维修9装配与试验发动机总成
- 格式:ppt
- 大小:11.57 MB
- 文档页数:62
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检修课程授课教案.doc教案章节一:汽车发动机概述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汽车发动机的定义、分类和基本工作原理。
让学生掌握汽车发动机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让学生了解汽车发动机的性能评价指标。
1.2 教学内容汽车发动机的定义与分类汽车发动机的基本工作原理汽车发动机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功能汽车发动机的性能评价指标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汽车发动机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加深学生对汽车发动机的理解。
教案章节二:发动机机体组检修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发动机机体组的基本构成和功能。
让学生掌握发动机机体组的检修方法和技巧。
2.2 教学内容发动机机体组的基本构成和功能发动机机体组的检修方法和技巧2.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发动机机体组的基本知识和检修方法。
采用实操演示法,展示发动机机体组的检修过程,让学生加深理解。
教案章节三:曲轴连杆机构检修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曲轴连杆机构的基本构成和功能。
让学生掌握曲轴连杆机构的检修方法和技巧。
3.2 教学内容曲轴连杆机构的基本构成和功能曲轴连杆机构的检修方法和技巧3.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曲轴连杆机构的基本知识和检修方法。
采用实操演示法,展示曲轴连杆机构的检修过程,让学生加深理解。
教案章节四:配气机构检修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配气机构的基本构成和功能。
让学生掌握配气机构的检修方法和技巧。
4.2 教学内容配气机构的基本构成和功能配气机构的检修方法和技巧4.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配气机构的基本知识和检修方法。
采用实操演示法,展示配气机构的检修过程,让学生加深理解。
教案章节五:发动机润滑系统检修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发动机润滑系统的基本构成和功能。
让学生掌握发动机润滑系统的检修方法和技巧。
5.2 教学内容发动机润滑系统的基本构成和功能发动机润滑系统的检修方法和技巧5.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发动机润滑系统的基本知识和检修方法。
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检修课程授课教案.doc 第一章:汽车发动机概述1.1 发动机的分类及工作原理1.2 发动机的组成及作用1.3 发动机的主要性能参数1.4 发动机的发展趋势第二章:发动机机体组检修2.1 发动机机体的结构与功能2.2 发动机机体的检修方法及注意事项2.3 发动机气缸体的检修2.4 发动机气缸盖的检修第三章:曲柄连杆机构检修3.1 曲柄连杆机构的结构与功能3.2 曲柄连杆机构的检修方法及注意事项3.3 活塞的检修3.4 曲轴的检修3.5 连杆的检修第四章:配气机构检修4.1 配气机构的结构与功能4.2 配气机构的检修方法及注意事项4.3 气门的检修4.4 凸轮轴的检修第五章:燃油供给系统检修5.1 燃油供给系统的结构与功能5.2 燃油供给系统的检修方法及注意事项5.3 燃油泵的检修5.4 燃油喷射器的检修5.5 燃油滤清器的检修第六章:点火系统检修6.1 点火系统的结构与功能6.2 点火系统的检修方法及注意事项6.3 点火线圈的检修6.4 火花塞的检修6.5 点火模块的检修第七章:冷却系统检修7.1 冷却系统的结构与功能7.2 冷却系统的检修方法及注意事项7.3 冷却液的检修7.4 冷却泵的检修7.5 散热器的检修第八章:润滑系统检修8.1 润滑系统的结构与功能8.2 润滑系统的检修方法及注意事项8.4 油压开关的检修8.5 油底壳的检修第九章:排放控制系统检修9.1 排放控制系统的结构与功能9.2 排放控制系统的检修方法及注意事项9.3 氧传感器的检修9.4 催化转化器的检修9.5 排放控制系统其他部件的检修第十章:发动机综合故障诊断与排除10.1 发动机常见故障现象及原因10.2 故障诊断方法及步骤10.3 故障排除技巧10.4 案例分析10.5 发动机维护与保养注意事项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发动机的分类及工作原理难点解析:需要掌握不同类型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和各自的特点,以便理解其在汽车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检修》课程标准一、课程的性质与作用1.课程的性质《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检修》面向汽车维修企业汽车机电维修岗位,培养学生检修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故障能力,是汽车类各专业的核心课程。
《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检修》是以职业行动为导向,基于工作过程的工程化课程。
该课程的教案运行以工作任务为目标来引导教案组织过程,采用教案做一体的教案模式,教案过程中综合运用现场教案法、案例教案法和小组合作教案法等多种教案方法,通过学生主动和全面的学习完成课程目标要求。
2.课程的作用通过《汽车发动机机械维修》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专业能力、社会能力与方法能力三方面能力目标。
该课程的学习需《机械制图》、《汽车维护》等前续课程的支持,同时支撑《汽车综合故障诊断》等后续课程的学习。
二、课程目标1. 专业能力(1)具有制定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的维护、故障诊断和修理作业计划的能力。
(2)具有正确进行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各组成部分及总体的检测与调整的能力。
(3)具有正确进行汽车发动机拆装与检修的能力。
(4)具有分析与描述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的工作过程并诊断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故障的能力。
(4)具有对已完成的任务进行记录、存档和评价反馈的能力。
2. 社会能力(1)具有较强的岗位安全责任意识、环保意识、质量意识和经济意识。
(2)具有作业小组团结,沟通协作能力。
(3)具有良好的创新能力、心理素质和克服困难的能力。
(4)具有独立学习、获取新知识、分析和能力、处理信息的能力。
3. 方法能力(1)具有从个案中找到共性,总结规律,积累经验的能力。
(2)具有举一反三,检修不同车辆的能力。
(3)具有理论实践相结合,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课程的教案内容与建议学时通过汽车维修企业调研,对汽车机电维修岗位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检修工程进行分析,结合学生技能、知识的认知规律,以汽车发动机机械检修过程中的典型故障检修为载体,将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检修工程分解为具有完整工作过程的6个学习任务,将6个学习任务进行教案设计转化为6个学习情境,并按照职业能力的成长过程对学习任务进行合理排序。
《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检修》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根据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典型职业活动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检修直接转化的专业核心课程,具有较强的专业性、技术性和实用性,是《机械基础》和《汽车维修综合基础》的后续课程。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具备检修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的能力;培养良好的思维能力、应变能力和操作能力,养成严谨、规范的工作习惯,树立自主学习、协调合作意识。
二、参考课时xxxxxx课时三、课程学分xxx学分四、课程目标、内容、考核标准要素描述典型职业活动名称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检修典型职业活动依据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的工作原理,了解认识发动机,认识检修曲柄连杆机构、检修配气机构、检修润滑系、检修冷却系、柴油机燃油供给系,掌握发动机总装调整与磨合的专业技术能力。
课程目标1.知识了解汽车发动机的工作流程;掌握检修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的操作方法;掌握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常见故障诊断、排除的基础知识。
2.能力能使用检修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的专用工具,提高发动机附件的检测、曲柄连杆机构的拆检、活塞连杆组件的选配和检修、曲轴飞轮组件的拆装和检修、曲柄连杆机构常见故障的诊断和排除、气门组件的检修、润滑系的维护和检修、冷却系统的维护和检修、柴油机燃油供给系的维护和检修等实际操作能力。
3.素养培养良好的思维能力、应变能力和操作能力;养成严谨、规范的工作习惯;树立自主学习、协调合作意识。
课程内容项目一认识发动机(参考课时xxx课时)1、汽车发动机总成吊卸2、拆检发动机附件项目二检修曲柄连杆机构(参考课时xxx课时)1、分析发动机基本工作原理2、拆检机体组件3、拆检活塞连杆组件4、拆检曲轴飞轮组件5、曲柄连杆机构常见故障诊断、排除项目三检修配气机构(参考课时xxx课时)1、配气机构结构认识2、气门组件结构认识和检修3、气门传动组件结构认识和检修4、配气机构的拆装、调整和常见故障诊断、排除项目四检修润滑系(参考课时xxx课时)1、认识润滑系2、润滑系拆检项目五检修冷却系(参考课时xxx课时)1、认识冷却系2、拆检冷却系的主要零部件项目六柴油机燃油供给系(参考课时xxx课时)1、认识柴油机燃油供给系2、拆检柴油机燃油供给系项目七发动机总装、调整与磨合(参考课时xxx课时)1、发动机零件清洗及归类摆放2、发动机总成装配考核标准1、掌握汽车发动机总成安装的位置,熟识汽车发动机的分类、编号规则、常用术语以及有关技术参数。
《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检测与维修》课程标准课程名称: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检测与维修课程类别:核心课程适应对象: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高职学生总学时:64总学分:3.5一、课程定位《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检测与维修》是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课程,在学完本课程后,学生能够按照维修手册的规范程序,在规定的时间内独立完成发动机机械部件的检测、拆卸、解体、清洗、装配、调试等操作,能正确记录拆装步骤,能应用流程图诊断并排除发动机机械系统的常见故障,会规范填写维修工单。
二、课程设计思路(1)以汽车专业职业岗位群的任务和职业技能分析基础,以任务为驱动、项目为导向,根据职业教育规律,结合课程内容和特点,以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为依据,根据本课程在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知识体系、能力构筑中的位置,理论够用,着重实践技能,突出学生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注重“教、学、做”三者的有机结合。
(2)根据高职类学生的认知能力,按照由浅到深、由易到难的原则,从基本部件、系统的结构和原理入手,掌握其系统的结构、原理和检测维修方法。
(3) 把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整个教学当中,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注重发展学生的思维与应用能力。
(4) 发展学生综合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习。
(5) 注重与其他专业技术知识的相互衔接。
在教学当中,要注意联系其他专业技术的相关知识,使学生具备完整的专业知识体系。
(6) 理论联系实际,结合视频以及实训室的相关设备,帮助学生加深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
三、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借助各种学习资源,制定发动机机械系统保养、维修等作业计划,能按照规范的作业程序完成检测与维修作业。
(一)基本知识教学目标1.能对照发动机描述发动机基本构造、部件功能及其工作原理。
2.能独立制定发动机机械系统的维修保养等作业计划。
3.能按规范的操作程序完成发动机机械系统故障部件的检测、拆卸、解体、装配等工作。
4.能正确选择和使用维修工具和设备。
《发动机控制系统检测与维修》课程标准课程代码:2202248课程承担单位(部门):汽车专业部一、适用对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二年级学生二、适用专业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三、课程性质《汽车发动机控制系统检测与维修》是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
本课程是依据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汽车服务相关职业岗位(群)的能力要求而设置的,对本专业所面向的岗位群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素质目标的达成支撑作用。
前导课程有《电工电子技术》、《机械基础》、《汽车发动机机械维修》等专业课程,后续课程有《汽车维修业务接待》。
四、课程目标通过发动机电控系统检修的学习,能完成发动机控制系统的外观检查、电子控制单元电源电路的检测与维修、曲轴位置传感器的检测与维修、空气流量计的检测与维修、燃油供给系统的检测与维修、氧传感器的检测与维修、节气门位置传感器的检测与维修、温度传感器的检测与维修、电控点火系统的检测与维修等工作任务,并进一步使学生学握以下知识能力、专业技能和素养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总体目标:学生通过学习,能够对发动机控制系统的各子系统、总成进行故障分析、性能检测、零部件维修。
知识目标:(1)学生能描述发动机控制系统各子系统中常见传感器、执行器的类型及安装位置。
(2)学生能描述发动机控制系统各子系统中常见传感器、执行器的工作原理。
(3)学生能掌握规范更换与检测发动机控制系统各子系统中常见传感器、执行器的方法2.技能目标(1)能根据故障情况独立制定维修计划,并能选择正确检测设备和仪器对发动机电控系统进行检测和维修;(2)能对电控燃油喷射系统进行故障诊断并对零部件进行检修;(3)能对点火控制系统进行故障诊断并对零部件进行检修;(4)能对辅助控制系统进行故障诊断并对零部件进行检修;(5)能对发动机综合故障进行诊断和分析;(6)能正确使用万用表,故障诊断仪,示波器及发动机综合分析仪等常用检测和诊断设备;(7)能够对传感器或相关部件的技术参数及波形信号进行分析;3.素质养成目标(1)通过分组完成项目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助精神和沟通能力;(2)通过典型工作任务驱动教学,培养学生在分析和解决问题时查阅资料、处理信息、独立思考的能力;(3)通过实训室实操实施我校7S管理理念,从而培养学生形成规范的操作习惯、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
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检修实训报告封面要求课题名称: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检修实训地点:4号实训楼汽车实训中心班级:15汽检1班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XXX/XXX开课日期:2016年10月31日日期1:11月1日日期2:11月2日日期3:11月4日日期4:11月7日日期5:11月8日日期6:11月10日日期7:11月13日日期8:11月14日实训一:常用工具及发动机总体认识一、实训目的及要求1、熟悉汽车维修中常用工具的名称和规格。
2、掌握汽车维修过程中工具的正确选用方法。
3、了解发动机各总成机构的装配关系。
3、掌握发动机的总体构造。
二、实训仪器装备1、工具:开口扳手、梅花扳手、套筒扳手、扭力扳手、活扳手、管子钳、火花塞套筒、螺钉旋具、钳子、活塞环拆装钳、锤子、铜棒2、设备:透明汽车模型、发动机拆装翻转架3、教具:桑塔纳JV发动机若干台3、实训内容与操纵步骤一)实训内容1、常用拆装工具的使用2、轿车发动机的总体构造认识二)操纵步骤轿车发动机的总体组织认识:图12发动机的总体组织1、曲柄连杆机构由机体组、活塞连杆组、曲轴飞轮组组成。
图13机体组机体组包括气门室罩、气缸盖、气缸垫、气缸体、油底壳,如图13.活塞连杆组包括活塞、活塞环、活塞销、连杆、连杆瓦等,如图。
曲轴飞轮组包括曲轴、飞轮、齿圈等,如图。
2、配气机构由气门组和气门传动组组成。
气门组包括进气门、排气门、气门弹簧、锁片等组成,气门传动组由凸轮轴、挺柱、摇臂等组成。
3、冷却系由水箱(散热器)、水泵、节温器、水管、风扇等组成。
如图174、润滑系由机油泵、机油滤清器、油道、机油散热器等组成,如图5、燃料供给系有化油器式和电控式两种。
化油器式燃油供给系由化油器、油箱、汽油泵、汽油滤清器等组成。
电控喷射式汽油机由油箱、电动汽油泵、汽油滤清器、活性炭罐、活性炭罐电磁阀、汽油电磁式喷油器、燃油压力调节器等组成。
四、主要手艺请求及考前须知1、拆装时,注意人身和汽车安全。
项目一发动机动力不足的机械故障诊断与维修一、填空题1、气缸压缩压力,曲轴箱窜气量,气缸漏气量(率),进气管真空度2、顶部,头部,裙部3、气门间隙4、1-2-4-3,1-3-4-25、干式,湿式二、判断题1、 ( × )2、 ( × )3、 ( √ )三、简答题1、简答曲轴飞轮组的作用.答:把连杆传来的力转变为转矩输出,贮存能量,驱动辅助装置。
2、用于检测气缸密封性的方法有哪些?答:在不解体的条件下,检测气缸密封性的常用方法有:测量气缸压缩压力;测量曲轴箱窜气量;测量气缸漏气量或气缸漏气率;测量进气管负压等。
在就车检测时,只要进行其中的一项或两项,就能确定气缸密封性的好坏。
3、安装气环时应注意些什么?答:首先检查环的切口间隙,边隙和背隙,其次检查环的种类,安装位置和方向及注意第一环与二、三环的不同,以及扭曲的装合面和切口的错位。
项目二发动机异响的检修一、填空题1、该缸活塞敲缸异响2、塞尺3、发动机的转速,负荷,温度,工作循环4、内部机件磨损松旷,调整不当,使用不当5、百分表二、判断题1、 ( √ )2、 ( √ )3、 ( √ )三、简答题1、配气机构有何功用?其布置形式有哪几种答:功用:按照气缸的工作顺序和工作过程的要求,准时地开闭进、排气门,向气缸供给可燃混合气并及时排出废气。
按气门的布置形式分:顶置气门式和侧置气门式,侧置气门式已趋于淘汰。
按凸轮轴安装位置分:上置凸轮轴式,中置凸轮轴式和下置凸轮轴式。
2、活塞环的断面形状为什么很少做成矩形的?答:①矩形环工作时会产生泵油作用,大量润滑油泵入燃烧室,危害甚大;②环与气缸壁的接触面积大,密封性较差;③环与缸壁的初期磨合性能差,磨损较大。
3、为什么有的配气机构中采用两个套装的气门弹簧?答:气门弹簧长期在交变载荷下工作,容易疲劳折断,尤其当发生共振时,断裂的可能性更大。
所以在一些大功率发动机上采用两根直径及螺距不同、螺旋方向相反的内、外套装的气门弹簧。
汽车发动机总成拆装实验报告汽车发动机总成拆装实验报告(精选7篇)在现实生活中,越来越多人会去使用报告,要注意报告在写作时具有一定的格式。
写起报告来就毫无头绪?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汽车发动机总成拆装实验报告(精选7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汽车发动机总成拆装实验报告1在明媚的五月大三的下学期我们进行了汽车发动机拆装实习,一直以来学习到的有关发动机的知识都来源于课本,虽然有几次小规模的实验,但因为人太多还是少有亲手操作、感受,因此十分期待这次的宝贵实习和亲手体验的机会。
此次实习我们班被分为两批,而我有幸的在第一批。
拆装实习期间心情十分的激动和担心,激动的是这是机会难得可以在实习老师的带领下完成一次完整的拆装,担心的是有点害怕会像大家说的拆时容易装时难,到时拆成零件再装不上就尴尬了,或者装完之后发现这个没装那个没装,确实会很麻烦。
作为一名车辆工程的学生,我觉得汽车构造这门课十分重要,是以后学习工作的基础,在大二学习过汽车构造之后我们已经对发动机的构造很清楚了,而发动机的拆装实习让我们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亲手操作感受发动机的构造,让我们加深了对发动机内部结构的印象,对汽车构造的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让很多的不懂的问题得到实际的解决,将书本的理论的知识实际化,为以后的工作做了良好的铺垫。
实习的第一天,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熟悉了发动机拆装教室,然后老师给我们演示了各种工具的操作和和使用方法,随后老师让一组学生试拆发动机并在一旁耐心的讲解,将拆下来的零件,按顺序摆放好,以便最后的安装。
在老师的细心讲解下,我们搞清楚了汽车发动机的拆装顺序和发动机各组成以及功用。
在老师的讲解之后,我们就开始了对发动机的拆装。
我们严格按照老师的要求,从一个方向开始按照由外向内的顺序进行拆卸,首先,我们对发动机外围附件进行拆卸,对拆卸后出现的各部件进行观察了解,将每一部分的零件都有规律的、整齐的排列在地上,以方便装发动机。
接下来,我们对发动机的内部进行解体,每拆一个部件都认真观察,从这次实习中我更直观的了解了发动机的总体构造—机体组,曲柄连杆机构,配机机构,供给系统,点火系统,冷却系统,润滑系统,起动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