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环境管理)系统运行环境配置及安装说明

(环境管理)系统运行环境配置及安装说明

(环境管理)系统运行环境配置及安装说明
(环境管理)系统运行环境配置及安装说明

系统运行环境配置及安装说明

一、系统运行环境配置

本系统为网络版,在服务器上安装后,局域网内所有计算机都可以连接使用。安装后系统的数据库和应用程序分别存放在Microsoft SQL Server中和用户指定的磁盘上。

1.硬件环境

1.1网络环境

本系统需要运行在单位局域网上,要求服务器、客户端(档案室)计算机连接在此网络上。建议配置100M网络速度。

1.2满足系统运行的客户机、服务器的基本配置

CPU: PⅣ1.6G以上

内存:256M以上,建议512M

硬盘:40G以上

VGA:分辨率800*600或者更高

网卡:100M以上

其他:光驱、3.5英寸软驱、鼠标

2.软件环境

2.1服务器操作系统配置: Windows 2000 Server 或Windows 2000 Advanced Server 。

2.2服务器数据库配置: Microsoft SQL Server 7.0 或 Microsoft SQL Server 2000 。

第一次在服务器上安装Microsoft SQL Server,在安装过程中会出现提示输入“连接客户端数”的窗口,请增加100个客户端。

服务器上已经安装了Microsoft SQL Server,请运行“开始”-->“程序”-->“管理工具”-->“授权”检查Microsoft SQL Server的许可连接数,如果其连接数为0或不足100,请设置为100个客户端连接。

2.3客户端浏览器配置:IE5.0以上。

二、系统安装说明

请插入“中国科学院院属单位综合档案管理系统”光盘,双击SETUP[2.50].EXE。按照系统提示的步骤安装到PC机或服务器上。用户只能将本系统安装在计算机的根目录下,如:C:\ 。

安装完成后请重新启动服务器。

三、数据库软件安装说明

本系统需要安装SQL SERVER 7.0或者SQL SERVER 2000数据库软件,安装具体步骤如下。

1.SQL SERVER 7.0的安装

把SQL SERVER 7.0数据库安装光盘放到光驱中,双击光盘盘符,进入光盘内容。打开光盘后,如图3.1-1。

图3.1-1

双击“AUTORUN.EXE”图标即可进入数据库的安装画面,如图3.1-2:

图3.1-2

在当前的界面中,单击第三条选项即“Install SQL Server Components”,单击后进入下一个安装画面,如图3.1-3:

图3.1-3

在这一步骤中,如果是WINDOWS 2000 SERVER以上的操作系统,请单击第一选项即“Database Server- Standrd Editon”;如果是WINDOWS 2000 专业版的操作系统,请单击第二选项即“Database Server- Desktop Editon”。现在以WINDOWS 2000 SERVER为例子介绍数据库的安装。

单击“Database Server- Standrd Editon”后进入下一个画面,如图3.1-4:

图3.1-4

单击“Next”按钮,进行安装,如图3.1-5:

图3.1-5

单击“Next”按钮,进入下一个安装画面,如图3.1-6:

图3.1-6

单击“Yes”按钮,然后再进入下一个画面,如图3.1-7:

图3.1-7

其中“name”和“company”即名称和公司,应输入任意字母或数字。输入后单击“Next”,进入下一个画面,如图3.1-8:

图3.1-8

输入CD-KEY的密码为“111-1111111”,完成后,单击“OK”按钮,再进入下一个画面,如图3.1-9:

图3.1-9

单击“OK”按钮,进入下一个画面,如图3.1-10:

图3.1-10

如系统默认的路径在C盘下,请更改为别的盘符,如D盘。修改完后单击“Next”按钮,进入下一个画面,如下图3.1-11:

图3.1-11

上图中,两组选项均选择第一个。确认后单击“Next”按钮,进入下一个画面,如图3.1-12:

图3.1-12

先选择“每服务器有个同时连接”项,单击“添加许可证”按钮,如图3.1-13:

图3.1-13

在“数量”一栏中输入“100”,单击“确定”按钮,弹出对话框如图3.1-14:

图3.1-14

选择“我同意”左边的小方框,单击“确定”按钮,设置完成。如图3.1-15:

图3.1-15

单击“继续”按钮,开始SQL SERVER的安装,如图3.1-16:

图3.1-16

安装完成后,单击“Finish”,完成SQL SERVER 7.0的安装。

注意:安装SQL SERVER 7.0完成后请重新启动操作系统。

2.SQL SERVER 2000的安装

把含有SQL SERVER 2000数据库光盘放到光驱中,双击光盘图标进入光盘

内容,如图3.2-1:

图3.2-1

打开光盘的内容后,下一步,双击“AUTORUN.EXE”图标即可进入数据库的安装画面,如图2-2:

图3.2-2

下一步,单击“安装 SQL Server 2000组件”,进入下一画面,如图3.2-3:

图3.2-3

在这一界面中单击“安装数据库服务器(S)”后进入下一画面,如图3.2-4:

图3.2-4

单击“下一步”按钮,进入下一画面,如图3.2-5:

图3.2-5

在这一步中,选择“本地计算机”再单击“下一步”按钮,进入下一安装画面,如图3.2-6:

图3.2-6

在这一画面中,再单击“下一步”按钮,进入下一画面,如图3.2-7:

图3.2-7

在这一步中“姓名”和“公司”栏中可以任意输入字母和数字。输入后再单击“下一步”按钮,如图3.2-8:

图3.2-8

单击“是”按钮,继续安装,如图3.2-9:

图3.2-9

在这一步中,需要输入安装盘上的密码,输入完成后,单击“下一步”进入下一画面,如图2-10:

图3.2-10

在这一画面中单击“服务器和客户端”,选择后再单击“下一步”进入下一

画面,如图3.2-11:

图3.2-11

单击“下一步”继续安装,进入下一画面,如图3.2-12:

图3.2-12

在这一画面中,系统默认的路径如在C盘下最好更改为别的盘符,如画面中的路径D盘。修改完后再单击“下一步”按钮,进入下一个画面,如图3.2-13:

图3.2-13

在这一画面中,“服务设置”选择“使用本地系统帐户”,选择后再单击“下一步”,如图3.2-14:

图3.2-14

在“身份验证模式”中,选择“混合模式”然后再单击“空密码(不推荐)”

左边的小方框,如图3.2-15:

图3.2-15

选择完成后,单击“下一步”,如图3.2-16:

图3.2-16

再单击“下一步”进入下安装画面,如图3.2-17:

图3.2-17

在这一步中,“每客户”输入“100”,如图2-18:

图3.2-18

输入完成后,单击“继续”开始安装数据库。如图3.2-19:

图3.2-19

当安装完毕后,单击“完成”按钮,SQL SERVER 2000安装成功。如图3.2-20:

图3.2-20

注意:安装SQL SERVER 7.0完成后请重新启动操作系统。

四、检查系统安装情况

点击IE浏览器,在地址栏中输入服务器的IP地址:http://127.0.0.1:8080/th回车,运行系统。如图4-1。

图4-1

选择第一次安装。点击确定,如图4-2。

图4-2

先输入服务器地址: 127.0.0.1 ;然后输入数据库用户sa的密码:(咨询系统管理员)。单击“确定”按钮后系统会自动设置相关参数,此操作需要等待

大约1分钟。完成后即可进入主界面,详细操作请参见“系统使用说明”。

系统安装失败时请检查如下情况:

1、凡安装完成后不能进入系统界面,需要手工配置以下参数。

(1)数据库环境

数据库支持:MS SQL Server 7.0, MS SQL Server 2000 。

数据库:在SQL Server中有一个数据库(THDA_ZKYKYS250)。

数据库用户:在管理平台下“security->logins”中用户名:thda和密码:

thda 。

(2)JSP环境、TOMCAT环境(其中的盘符应该是软件安装目录)

JDK路径: C:\jdk1.3.1

TOMCAT路径: C:\jakarta-tomcat-3.2.3

连接数据库参数设置:

C:\jakarta-tomcat-3.2.3\webapps\th\WEB-INF\classes\db 下有文件sqlserverdb.properties ,在文件的“sqlserver.url=”的值应

该包含服务器的ip地址,例如:127.0.0.1。

(3)系统环境变量

在window 2000 Server的配置:

桌面--> 右键单击“我的电脑”--> 选择属性“高级”--> 选择“环境变

量”--> 打开一个窗口在“系统变量”栏查看环境变量,分别如下(其中的盘符应

(4)dbf数据源

进入控制面板→管理工具→数据源(ODBC)

选择“系统DSN”,单击“添加”。

输入

名称: fg

database type: Free table directory

path: C:\jakarta-tomcat-3.2.3\webapps\th\data\

驱动程序: Microsoft Visual FoxPro Driver(*.dbf)

名称: dr

database type: Free table directory

path: C:\jakarta-tomcat-3.2.3\webapps\th\database\ 驱动程序: Microsoft Visual FoxPro Driver(*.dbf)

2、输入地址栏IP地址和服务器参数时,必须使用“西文字符”。

3、服务器启动同时,系统会自动启动“WEB服务器”,运行显示是一个“DOS 状态窗口”,请不要关闭此窗口。关闭后系统将无法运行,如图4-3。

图4-3

4、请检查数据库服务管理器中SQL SREVER服务是否启动。

打开“Service Manager”,检查数据库服务是否运行。

具体操作:在桌面上单击“开始”->“程序”->“MicroSoft SQL Server”->“Service Manager”,如图4-4:

图4-4

在“服务器”名称上选择数据库服务器,“服务”选择“SQL Server”,选

中“当启动OS时自动启动服务”,然后单击“开始”按钮,关闭“SQL Server 管理器”对话框,这时数据库服务器即可对外提供服务。

5、如果您使用独立计算机作为服务器,必须有网卡,并连接到局域网上。

6、如还没有解决问题请与开发商联系。

五、卸载系统

打开“控制面板-〉添加/删除程序”,在程序列表中双击“中国科学院院属单位综合档案管理系统”,系统提示“是否卸载”,单击“是”完成程序的卸载。

环境管理体系

环境管理体系 ISO14000系列标准简介 ISO14000系列标准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TC 207负责起草的一份国际标准。ISO14000是一个系列的环境管理标准,它包括了环境管理体系、环境审核、环境标志、生命周期分析等国际环境管理领域内的许多焦点问题,旨在从环境管理和经济发展的结合上去规范企业和社会团体等所有组织的环境行为,限度地合理配置和节约资源,减少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维持和持续改善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环境。ISO14000系列标准共预留100个标准号。该系列标准共分7个系列,其编号为ISO14001-14100. ISO14000系列国际标准的核心是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标准要求组织在其内部建立并保持一个符合标准的环境管理体系。该体系由环境方针、规划、实施与运行、检查和纠正、管理评审等5个一级要素和17个二级要素构成,各要素之间有机结合、紧密联系,形成PDCA(规划、实施、检查、改进)的运行模式(见图7-1),通过有计划地评审和持续改进的循环,保持组织内部环境管理体系的不断完善和提高。 ISO14000作为一个多标准组合系统,按标准性质分为三类: 第一类:基础标准--术语标准,即环境管理方面的术语和定义(ISO14050子系列)。 第二类:基本标准--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原理、应用指南(ISO 14001-ISO 14009子系列)。 第三类:技术支持标准(工具),包括①环境审核;②环境标志;③环境行为评价;④生命周期评估(1S014010、ISO14020、ISO14030和ISO14040子系列)。 如按标准的功能,可以分为两类: 第一类:评价组织,包括①环境管理体系;②环境行为评价;③环境审核。 第二类:评价产品,包括①生命周期评估;②环境标志;③产品标准中的环境指标。 目前已颁发的几项环境管理标准如下: 1、ISO14001:1996《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 ISO14001是ISO14000系列标准中的主体标准。该标准规定了组织建立环境管理体系的要求,明确了环境管理体系的各个要素,根据组织确定的环境方针目标、活动性质和运行条件把本标准的所有要求纳入组织的环境管理体系中。该项标准向组织提供的体系要素或要求适用于任何类型和规模的组织。 ISO14001要求组织建立环境管理体系,同时必须据此建立一套程序来确立环境方针和目标,实现并向外界证明其环境管理体系的符合性,以达到支持环境保护和预防污染的目的。

T+12.0标准版环境配置

1.运行环境 本产品使用MSSQL2005及以上版本的数据库,但不能使用MSSQL2008,建议时候用MSSQL2008 R2。 增加环境检测的相关程序,对于造成错误的情况,检测错误原因,能够检测到的信息进行提示,方便用户操作。 软件环境 1.单机或服务器 操作系统:(简体中文版) Windows XP+SP3(仅支持单机) Windows 2003 Server+SP2(标准版和企业版)x64,x86 Windows 7(仅支持单机)不支持家庭版 Windows 2008 R2 Win2012 Win8/8.1 运行库: NETFramework4.0+SP1(简体中文) 只能运行在中文简体的操作系统下。 2.数据服务器 数据库(简体中文版本) MSSQLServer2005+SP2 (企业版以上) MSSQLServer2008R2(Standard、Enterprise) x64,适用于支持的win2003,win7(不 推荐),win2008R2、win2012操作系统 支持了简版数据库 3.客户端 WEB浏览器: IE8.0简体中文版 IE9.0简体中文版 IE10 ,但不支持IE10 64位 IE11 ,但不支持IE11 64位 操作系统:(简体中文版) Windows XP + SP3 Windows 2003 Server+SP1(标准版、企业版)

Windows 7 Windows2008 Server+SP1(及以上版本补丁) Windows2008 Server R2 (X64) Win2012 Win8/8.1 Windows Vista(不建议使用) 硬件环境 1.客户端计算机配置: 建议配置要求: 2.Web服务器和应用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 Web服务器和应用服务器: 影响Web服务器和应用服务器的主要因素是CPU计算能力和内存大小,磁盘IO 性能不需要特别考虑。所以建议配置为两路双核CPU2.0以上。标配内存4G,如果支持的并发用户较多,可配置到8G以上,提高性能表现。磁盘使用普通的SCSI 硬盘(或SAS硬盘)即可。 数据库服务器: 由于一般的企业系统中,数据库的压力往往最大,建议尽量使用高端配置的机器。 除CPU主频外,影响数据库的主要因素是内存大小和磁盘IO速度。对于需要支持20并发用户以上的企业,建议标配8G内存。磁盘应使用高速的SCSI硬盘(或SAS硬盘)。再没有启用RAID的情况下,建议至少配置3个物理硬盘,以平衡IO(操作系统,数据库,日志文件),可以获得最佳的IO性能,并具有很好的容错能力及可靠性。 使用简版数据库SQLExpress2008R2的用户,对于商业应用我们不推荐您安装该版本数据库,原因如下: 1.SQL Express(免费版)不提供数据库维护的工具,在使用过程中进行数据维护困难。 2.SQL Express仅适用搭建了解学习T+而安装的演示环境或是仅有少量用户和日常 业务单据等简单应用的商业环境。 3.SQL Express只能用于一个CPU,最大内存为1GB,数据库大小不能超过10GB,因此不

(完整版)环境监测系统解决方案

环境监测系统解决方案 一、系统概要 本综合管控云平台是一套基于云计算的物联网综合管控云服务平台。平台可适配于各种物联网应用系统,实时监控管理接入设备的状态与运行情况,并对设备进行远程操作,通过云平台对接物联网设备做到精确感知、精准操作、精细管理,提供稳定、可靠、低成本维护的一站式云端物联网平台。环境监测系统通过对现场温度、湿度、光照、风向、风速、PM2.5、气压等参数的数据采集,将参数数据远传至物联网云平台,实现现场各个设备的数据实时监测,用户可以通过电脑网页或是手机app实时查看,可以自由设置各个参数的标准值上下限,如果数据超限可以给相关的工作人员发送短信或是微信报警提醒,做到提前预警,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实现在远程就能值守现场设备。 二、拓扑图 现场传感器数据通过物联网中继器上传云平台,客户通过电脑网页或是手机app可以实时监控现场设备数据。

三、系统构成 3.1系统登陆 ①PC端登陆: 本系统采用B/S架构,PC端用户只需打开浏览器通过IP地址进入管理系统,凭管理员分配的用户名密码进行登陆管理。(登陆界面可定制企业logo及信息)如下图: ②手机端登陆: 用户可在任何有本地局域网信号的地方,通过IOS或Android版本APP登陆系统,登陆账号与PC端账号相同。IOS 版本APP请在Apple Store搜索“易云系统”进行下载,安卓版本请在“易云物联网系统”公众号或PC端系统中扫描二维码进行下载。 3.2数据监控 能够便捷监控实时数据,并且可通过数据变化自动启停其他设备,各项数据可用数值、图片、文字分别展示,并通过短信等功能向用户发送报警信息。另外,可设定不同的监控点,更直观的监测每个测温点实时情况,模拟真实的设备位置分布。如下图:

运行环境配置基本要求

运行环境配置基本要求 一、基础软件要求 1.服务器操作系统:64位Window Server 2008 R2 Enterprise 或以上 2.数据库管理软件:64位Oracle 11g(11.2.0.1.0) 3.GIS软件:ARCSDE 10.X、ARCGIS DESTOP 10.X、ARCGIS SERVER 10.X 4.客户机操作系统:Windows 7 或以上版本 5.客户机浏览器:IE8或以上版本 6.客户机OFFICE软件:OFFICE 2007或以上版本 二、硬件要求 1.服务器要求 各局按照预计日均不动产登记业务量来配置服务器,具体如下表所示:

2.客户机要求 对客户机不做特殊要求,一般个人PC电脑即可。为了保障系统使用的效率,宜采用内存大于2G的品牌机。 3.可选配置 系统具备身份证读卡器、高拍仪、扫码枪接口,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配。具体型号要求如下: (1)高拍仪:USB接口的扫描设备即可(推荐设备:多易拍DS530) (2)身份证读卡器:标准身份证读卡器(推荐设备:普天或神思)

(3)扫码枪:USB接口的扫码枪即可(推荐设备:YOUJIE(2D)YJ4800) 三、政务网接入要求 1.有条件的单位参考数字福建对政务网局域网模式接 入的要求如下图: 图1局域网模式接入政务网示意图 可使用带路由、防火墙、入侵防御、恶意代码检测的UTM 设备替代路由器、访问控制、入侵检测与阻断设备,上网行为管理设备替代网络准入与外联控制、网络行为审计设备。 2.条件尚不满足的单位至少应使用硬件防火墙作为网 络边界防护设备(参数不低于1U机架式防火墙,100M网络接入)。

企业内部环境管理控制解决方案

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毕业论文(设计) 开题报告内容(提纲): 一·研究背景 乐视成立于2004年,创始人贾跃亭,乐视致力打造基于视频产业、内容产业智能终端的“平台+内容+终端+应用”完整生态系统,被业界称为“乐视模式”。乐视垂直产业链整合业务涵盖互联网视频、影视制作与发行、智能终端、大屏应用市场、电子商务、互联网智能电动汽车等;旗下公司包括乐视网、乐视致新、乐视影业、网酒网、乐视控股、乐视投资管理、乐视移动智能等;2014年乐视全生态业务总收入接近100亿元。本论文主要阐述以乐视公司为例的内部控制现象,从内部控制的现状和途径进行分析高新技术企业在今后的发展。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知识科技时代,高新技术发展迅速,高新技术企业备受人们的关注,高新技术企业已成为拉动各国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高新技术企业的关键是创新,但是有创新就会有风险,高新技术如何减低或者是避免风险问题是内部控制的主要问题之一。通过研究乐视企业的内部控制和风险控制,乐视企业在懂得抓住机会和风险控制,多方面发展,开启的“乐视模式”。 三·研究思路 了解乐视企业的内控控制的现状和存在的风险。结合资料分析,分析内部控制下存在的风险,尽量避免或者降低风险,提出合理的措施。 四.主要内容 1.绪论 1.1内部控制的简述 2.高新企业在现代经济下的发展状况。 2.1高新技术企业的现在—以乐视企业为例。 2.2高新技术企业的特点-乐视公司的主营业务。 3.内部控制的意义。 3.1高新技术企业存在的风险和挑战-乐视所处的经济环境。 3.2高新技术企业面对风险的改进措施。 4.未来怎么发展,怎样建立好风险措施。 4.1高新技术企业应如何有效建立健存的内部控制。 4.2结合现代经济对高新技术企业内部控制进行评价。 5.解决的方法 结论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三.进度安排 2015年10月17日,确定论文方向

(完整版)环境监测系统解决方案

环境监测系统解决方案 一、系统概要本综合管控云平台是一套基于云计算的物联网综合管控云服务平台。平台可适配于各种物联网应用系统,实时监控管理接入设备的状态与运行情况, 并对设备进行远程操作,通过云平台对接物联网设备做到精确感知、精准操作、精细管理,提供稳定、可靠、低成本维护的一站式云端物联网平台。环境监测系统通过对现场温度、湿度、光照、风向、风速、PM2.5、气压等参数的数据采集,将参数数据远传至物联网云平台,实现现场各个设备的数据实时监测,用户可以通过电脑网页或是手机app 实时查看,可以自由设置各个参数的标准值上下限,如果数据超限可以给相关的工作人员发送短信或是微信报警提醒,做到提前预警, 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实现在远程就能值守现场设备。 二、拓扑图 现场传感器数据通过物联网中继器上传云平台,客户通过电脑网页或是手机app 可以实时监控现场设备数据。

875物联网中继器 传感器 PM 2.5 Pe 端 移动端 Padyf5 ??n ? ?f 光 照 度 二氧化碳

三、系统构成 3.1 系统登陆 ① PC 端登陆: 本系统采用B/S架构,PC端用户只需打开浏览器通过IP地址进入管理系统,凭管理员分配的用户名密码进行登陆管理。(登陆界面可定制企业logo 及信息)如下图: ② 手机端登陆:用户可在任何有本地局域网信号的地方,通过IOS或Android 版本APP登陆系统,登陆账号与PC端账号相同。IOS 版本APP请在Apple Store搜索“易云系统”进行下载,安卓版本请在“易云物联网系统”公众号或PC端系统中扫描二维码进行下载。 3.2 数据监控 能够便捷监控实时数据,并且可通过数据变化自动启停其他设备,各项数据可用数值、图片、文字分别展示,并通过短信等功能向用户发送报警信息。另外,可设定不同的监控点,更直观的监测每个测温点实时情况,模拟真实的设备位置分布。如下图: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方法简易版

The Daily Operation Mode, It Includes All The Implementation Items, And Acts To Regulate Individual Actions, Regulate Or Limit All Their Behaviors, And Finally Simplify Management Process. 编订:XXXXXXXX 20XX年XX月XX日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方法简 易版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方法简易版 温馨提示:本操作规程文件应用在日常的规则或运作模式中,包含所有的执行事项,并作用于规范个体行动,规范或限制其所有行为,最终实现简化管理过程,提高管理效率。文档下载完成后可以直接编辑,请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套用。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是指组织内部对环境管 理体系的审核,是组织的自我检查与评判。内 审的过程应有程序控制,定期开展。内审应判 断对环境管理体系是否符合预定安排,是否符 合ISO14001标准要求。环境管理体系是否得到 了正确实施和保持,并将审核结果向管理者汇 报。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对象是环境管理体系, 一次完整的内审应全面完整地覆盖组织的所有 现场及活动,覆盖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标准 所有要素,并包括组织的重要环境因素受控情 况,目标批标的实现程度等内容。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应保证其客观性、系统性和文件化的要求,应按审核程序执行。内审的程序应对以下内容进行规定: A、审核的范围,可包括审核的地理区域、部门或体系要素; B、审核的频次,应根据组织自身的管理状况和外部机构要求确定; C、审核的方法,一般可包括检查文件及记录,观察现场及*作,与相关人员面谈等; D、审核组的要求和职责,如审核组长及组员的能力与职责等; E、审核报告及结果的要求和报送办法等。在开展每次审核前应制定审核计划(方案),包括人员与时间的安排。审核的内容应立足于所涉及活动的环境重性和以前审核的结果。

软件运行环境要求

软件运行环境要求 1.软硬件环境要求监考机的最低软硬件配置如下: 1.1监考机主要功能是监控和管理考试的进程,并且被利用作为智能评测引擎的服务器。 在实际测试时,可以选择专用服务器,也可以使用满足最低配置要求的PC。 监考机的最低配置如下: P4 2.4GHz;512M RAM内存;80G硬盘;100Mbps网卡;推荐配置: P4 3.0GHz;1G RAM内存;160G硬盘;1000Mbps网卡;监考机需要安装的操作系统为Win2000 Server或Win2003 Server。 1.2考试机考试机的最低配置如下: P4 1.6GHz;256M RAM内存;40G硬盘;100Mbps网卡;声卡配置推荐使用创新 5.1声卡(内置)或创新Audigy2 NX(外置),其他同等音质设备,如sound max芯片集成声卡、sound blaster芯片集成声卡也可;耳麦: 推荐使用PHILIPS SBC HM385(头戴式)或莱茵LEM-802(桌上型),其他同等音质设备,如PHILIPS HM 450、PHILIPS HM3300也可推荐配置: P4

3.0GHz;512M RAM内存;80G硬盘;100Mbps网卡;考试机需要安装的操作系统为Win2000或Win XP专业版 1.3评测机评测机的最低配置如下: P4 1.6GHz;256M RAM内存;40G硬盘;100Mbps网卡;推荐配置: P4 3.0GHz;512M RAM内存;80G硬盘;100Mbps网卡;考试机需要安装的操作系统为Win2000或Win XP专业版。 2.网络环境网络版: 整个考场所有的“监考机”和“考试机”都必须接入局域网。 该局域网要求带宽大于等于100Mbps,建议使用100Mbps的交换机而不是集线器来构建网络。 在实际应用中,测试站系统需要与省市测试中心通信的考试管理信息系统通信。 该特性要求监考机接入互联网。 可以采用电信提供的ADSL或者宽带网络,也可以直接利用学校现有的,建议监考机最低互联网接入带宽能达到2Mbps。 单机版: 单机版的网络环境不是必须条件,可以采用移动存储方式导入/导出数据。

环境监测平台系统产品解决方案

环境监测云平台系统 产 品 解 决 方 案 成都远控科技有限公司技术部二〇一五年一月二十八日

目录 一、引言 (3) 二、产品系统概述 (3) 三、方案特点 (4) 1. 数据精准、监控图像清晰度 (4) 2.网络适应性强、带宽要求低,支持多种有线或无线网络接入方式 (4) 3.可集成性 (4) 4.高传输可靠性 (4) 5.系统建设成本低 (4) 四、系统组成及架构 (5) 五、平台服务端操作及功能介绍 (7) 六、相关硬件产品介绍 (15)

一、引言 防治扬尘污染,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活环境空气质量,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一直是国家各级环境保护部门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在所有的扬尘污染中,工程施工扬尘,如房屋建设施工、道路与管线施工、房屋拆除等为主要污染源。为此,在国家各级城市出台的扬尘污染防治管理办法中,都对建设工程施工提出了明确的防尘要求和相应的处罚条款。 目前,我国正处于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期,工程施工每天都在众多的、分散的地点同时进行着。而环保部门人员数量有限,不可能每天都到各个施工地点去巡查,因此,对众多分散的工程施工现场进行远程监控,及时发现违反防尘要求、出现扬尘污染的施工地点并及时处理,无疑是监管工程施工扬尘污染的有效途径。然而,传统的视频监控一方面呈现的图像分辨率极为有限,不利于对现场情况的准确辨别;另一方面,远程视频监控需要较高的通信网络带宽做支持,往往需要铺设专门的光纤或电缆、租用昂贵的通信信道;可是工程施工地点数量众多、地理分布复杂,且对于扬尘监控只是阶段性的需求,为此部署大量的视频监控点无疑会给环保部门带来庞大的资金压力,为国家带来不必要的资金消耗。有没有成本更低、部署更方便的监控手段,来实现对工程施工扬尘污染进行远程监控的目的呢? 二、产品系统概述 成都远控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环境监控云平台系统”即是以安装在远程的终端设备通过3G/4G网络实时向云平台服务端上传相关环境监测数据以及监控画面的一种新的监控应用方式。工作人员亦可通过有线或无线网络登陆“环境监控云平台系统”,对远端现场环境作时实监控,提取相关环境污染数据;当环境污染达到上峰值时,安装在施工现场的环境探测感应器或摄像头,将自动记录下相关环境数据并抓拍下现场的高清晰数字图片,并通过有线或无线通信网络自动传输回来,即时呈现在环保机关的各种显示终端上(PC、PDA),让环保工作人员通过高清晰的数字图片,即时了解施工现场的防尘措施实施情况和工地现状,达到对众多分散的工程施工地点进行远程联网监控的目的。 此软硬件系统借助先进的数字通信手段,融合了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无线网络通信技术、嵌入式系统技术等多种计算机和通信技术,基于低带宽的IP网络,实现了高清晰图片远程抓拍、即时传输和应用的一体化过程,是一种低成本、易部署、易操作的基于图片的远程监控解决方案。

环境管理体系

第一节环境管理体系 一、总要求 项目经理部建立、实施并保持环境管理体系,持续改进环境管理绩效,预防污染对项目经理部及公司带来的不良影响。 二、环境管理方针方针说明: 1、遵守国家、行业和地方有关环境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遵守公司及上级单位的规章制度; 2、现场施工作业人员、服务人员、项目管理人员及其他人员都参与环境管理,人人有义务参与,人人有责任监督; 3、对影响周围相关人员生活、对社会环境不利的环境因素全面识别,严格管理; 4、通过我们的工作,为社会环保事业尽绵薄之力。 三、策划 (一)、环境因素管理、全面识别施工现场环境因素、科学合理评价环境因素、确定重要环境因素,施工条件、技术方法、建筑材料、法律法规等条件变化时及时调整、更新。 (二)、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制定专门人员通过公司或其他渠道收集适用的法律法规,并通过文件或交底的形式传达到执行人员,进行适当的培训。 识别、传达、满足并超越施工合同对环保的要求。组成专门的联络小组,建立畅通的渠道收集施工区域相关方的要求并合理处置。 (三)、目标和指标为确保工程施工生产的顺利进行,减少施工扰民,配合当地环境保护的整治,我项目经理部将依据环境管理标准和我公司环境管理手册,建立环境管理体系,制定环境目标和指标如下:

总体目标: 遵守法规,预防污染,节能减废,力争施工和环境和谐,以“一 流的管理、一流的技术、一流的施工、一流的速度、一流的质量”, 以“三文明,一满意”为宗旨,确保施工对环境的影响最小,并最大 限度的达到施工环境的美化。 分项目标 噪声污染 扬尘控制 污水排放 废弃物管 理:废弃物排放无污染。 节能降耗:材料节约率 2%,施工用水用电 15%(与同类工程 比) 。 危险品的控制等:无火灾,无爆炸事故。 (四)、环境管理方案 针对拟实现的环境管理目标指标, 项目经 理部编制相应的环境管 理方案,内容包括:拟控制的重要环境因素,与公司运营要求、技术 措施、财务水平相适应且切实可行的管理措 施, 每一相关职能和层次 实现目标和指标的职责;实现目标和指标的时间表。 四、实施与运行 (一)、组织结构和职责 1、组织结构 项目经理部建立环境管理体系, 由主管部门牵头, 环保责任人为 第一方位,管辖各科室及机要部,主要有行政室、技术部、工程部、 物资部、合约部、机电部、质安部、财务部。 2、职责 对环境管理体系的有关岗位 (特别是重要岗位) 明确岗位职 责: . (二)、培训、意识和能力 尽量减少夜间施工,噪声排放严于国家要 求。 全面控制,总体实现与外界环境同 步。 排污达标,满足国家排污指标的要

软件运行环境要求

软件运行环境要求 1.软硬件环境要求 监考机的最低软硬件配置如下: 1.1监考机 主要功能是监控和管理考试的进程,并且被利用作为智能评测引擎的服务器。在实际测试时,可以选择专用服务器,也可以使用满足最低配置要求的PC。 ●监考机的最低配置如下: P4 2.4GHz;512M RAM内存;80G硬盘;100Mbps 网卡; ●推荐配置: P4 3.0GHz;1G RAM内存;160G硬盘;1000Mbps 网卡; 监考机需要安装的操作系统为Win2000 Server或Win2003 Server。 1.2考试机 ●考试机的最低配置如下: P4 1.6GHz;256M RAM内存;40G硬盘;100Mbps 网卡; 声卡配置推荐使用创新5.1声卡(内置)或创新Audigy2 NX(外置),其他同等音质设备,如sound max 芯片集成声卡、sound blaster芯片集成声卡也可; 耳麦:推荐使用PHILIPS SBC HM385(头戴式)或莱茵LEM-802(桌上型),其他同等音质设备,如PHILIPS HM450、PHILIPS HM3300也可 ●推荐配置: P4 3.0GHz;512M RAM内存;80G硬盘;100Mbps 网卡; 考试机需要安装的操作系统为Win2000或Win XP专业版 1.3评测机 ●评测机的最低配置如下: P4 1.6GHz;256M RAM内存;40G硬盘;100Mbps 网卡; ●推荐配置: P4 3.0GHz;512M RAM内存;80G硬盘;100Mbps 网卡; 考试机需要安装的操作系统为Win2000或Win XP专业版。

智慧环保在线监测系统解决方案

环保在线监测系统设计 1 总体设计 系统由污染排放在线监测系统、污染净化设施运行监测系统、预警预告系统、初级控制执行系统、紧急控制执行系统五大系统组成。 对排污数据和环境治理设备运行状况同时进行监测,综合分析两方面的数据,确保排污单位排污状况真实可靠,污染净化设施有效运行。 对企业污染物超标排放或者环保设备偷停不运转的情况,系统会启动生产控制执行程序,远程下达命令,分层断电,及时制止排污行为,改变了传统设备“只监不控”的方式。 对突发性污染事故隐患和污染物泄露事故,系统会立即执行重大事故应急预案,启动排污单位的紧急ESD系统,紧急规避危险,预防灾难性污染事故的发生。 如果企业排污超标,系统会在排污单位和环保部门同时报警,并将报警信息通过短信息在第一时间发送到相关单位负责人和管理者的手机上,督促管理者及时处理问题。 系统监控设备监控一体化功能,使排污单位必须自觉维护好系统,因为一旦运行不好,上传数据不正确,没有数据上传视同违法,系统仍然会报警,有效遏止人为破坏,保证系统运行正常。

2 功能设计 2.1 方便的污染源管理 本模块利用GIS 技术把环境污染源应用软件构筑于污染源数据库管理系统和图形库管理系统之上,提供具备空间信息管理、信息处理和直观表达能力的应用。能综合分析环境情况,实现污染源信息的综合查询,为计划决策提供信息支持,为有关的评价、预测、规划、决策等服务。其检索查询功能,可对行政区划、年份等进行条件统计汇总,统计结果可用表格、统计图、文字等多种方式表示。 2.2 动态数据成图 系统可根据测量得到的数据,自动对区域环境状况进行直观表现,提供描绘全场平面、立体等值线图,各种数据可生成饼图、柱状图、线状图等多种表现形式,能动态外挂图、文、声、像等多媒体数据。 2.3 环境质量监测 系统分为对大气、水、噪声、固体废弃物、土壤及农作物等方面的监测,其主要功能:专题的监测点位图的显示、点位查询、区域查询、信息查询、全区环境分布、全区或个别点环境平均状况随时间的变化情况等。并实现了数据地图化功能,可自动生成交通线上的噪声污染图,功能区噪声图等。

环境管理体系准则

精心整理ISO1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要求

ISO1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要求 1、范围 2、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环境管理体系要求 4.1总要求 组织应根据本标准的要求建立、实施、 4.2环境方针 a b)包括对持续改进和污染预防的承诺; c d e)形成文件,付诸实施,予以保持; f)传达到全体员工; g)可为公众所获取。 4.3规划 4.3.1环境因素 1) 2 4.3.2 ,用来 a)确定适用于企业环境因素的法律要求;企业应遵守的其他环境要求,并建立获取这些法律和要求的渠道。 b)确定这些要求如何应用于组织的环境因素。 企业应确保在建立、实施和保持环境管理体系时,对它应遵守的法律要求和其他环境要求加以考虑。 4.3.3目标、指标和方案 企业应针对其内部每一有关职能部门建立相应的环境目标和指标,建立并保持环境目标和指标。环境目标和指标应形成书面文件。 可行时,目标和指标应可测量。目标和指标应符合环境方针,包括对污染预防、持续改进和遵守法律要求及企业应遵守的其他环境要求的承诺。

企业在制定和评审环境目标时,应考虑法律与其他环境要求,它自身的重大环境因素、可选技术要求、财务、运行和经营要求,法律法规要求,以及各相关方的观点。 企业应制定并保持一个或多个旨在实现环境目标和指标环境管理方案,其中应包括: a.规定企业的每一有关职能部门实现环境目标和指标的职责; b.实现目标和指标的方法和时间表。 4.4实施与运行 4.4.1资源、作用、职责和权限 企业管理者应确保为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提供必要的资源。资源包括人力资源和专项技能,企业的基础设施,以及技术和财力资源。 为便于环境管理体系工作的有效开展,应对作用、职责和权限作出明确规定,形成文件,并予以传达。 应明确规 定其作用、职责和权限,以便: a b 4.4.2能力、培训和意识 这些要求。应保存相关记录。 b) 境效益。 c)包括应急准备与响应要求方面的作用与职责。 4.4.3 并将决定形成文件。如决定进 4.4.4文件 环境管理体系文件应包括: a)环境方针、目标和指标; b)对环境管理体系覆盖范围的描述; c)对环境管理体系主要要素及其相互作用的描述,以及相关文件的查询途径; d)本标准要求的文件,包括记录; e)企业应确保对涉及重要环境因素的过程进行有效策划、运行和控制所需的文件和记录。 4.4.5文件控制 应对本标准和环境管理体系所要求的文件进行控制。记录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文件,应依据的要求进行控制。应建立、实施并保持程序,以规定: a.文件在发放前由授权人签字批准,确保其内容的准确性和适宜性;

系统运行环境配置与安装说明

系统运行环境配置及安装说明 一、系统运行环境配置 本系统为网络版,在服务器上安装后,局域网内所有计算机都可以连接使用。安装后系统的数据库和应用程序分别存放在Microsoft SQL Server中和用户指定的磁盘上。 1.硬件环境 1.1网络环境 本系统需要运行在单位局域网上,要求服务器、客户端(档案室)计算机连接在此网络上。建议配置100M网络速度。 1.2满足系统运行的客户机、服务器的基本配置 CPU: PⅣ1.6G以上 内存:256M以上,建议512M 硬盘:40G以上 VGA:分辨率800*600或者更高 网卡:100M以上 其他:光驱、3.5英寸软驱、鼠标 2.软件环境 2.1服务器操作系统配置: Windows 2000 Server 或Windows 2000 Advanced Server 。 2.2服务器数据库配置: Microsoft SQL Server 7.0 或 Microsoft SQL Server 2000 。 第一次在服务器上安装Microsoft SQL Server,在安装过程中会出现提示输入“连接客户端数”的窗口,请增加100个客户端。 服务器上已经安装了Microsoft SQL Server,请运行“开始”-->“程序”-->“管理工具”-->“授权”检查Microsoft SQL Server的许可连接数,如果其连接数为0或不足100,请设置为100个客户端连接。 2.3客户端浏览器配置:IE5.0以上。

二、系统安装说明 请插入“中国科学院院属单位综合档案管理系统”光盘,双击SETUP[2.50].EXE。按照系统提示的步骤安装到PC机或服务器上。用户只能将本系统安装在计算机的根目录下,如:C:\ 。 安装完成后请重新启动服务器。 三、数据库软件安装说明 本系统需要安装SQL SERVER 7.0或者SQL SERVER 2000数据库软件,安装具体步骤如下。 1.SQL SERVER 7.0的安装 把SQL SERVER 7.0数据库安装光盘放到光驱中,双击光盘盘符,进入光盘内容。打开光盘后,如图3.1-1。 图3.1-1 双击“AUTORUN.EXE”图标即可进入数据库的安装画面,如图3.1-2:

环境管理解决方案

目录 Contents 方案一环境数据中心解决方案方案二环境地理信息平台解决方案方案三环境应急指挥综合管理解决方案方案四危险废物转移综合监管解决方案方案五污染源在线监控解决方案方案六空气质量预报预警解决方案方案七环境监察综合业务系统解决方案方案八辐射安全许可证管理解决方案方案九机动车尾气排放监管解决方案方案十移动办公解决方案 浩泰富蓝环保行业解决方案 浩泰富蓝环保行业解决方案 环境数据中心解决方案 数据中心简介 互联网数据中心(Internet Data Center,简称IDC)业务是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而出现的。它的功能是凭借IDC丰富的IT基础资源和高度集中化、标准化的运营管理系统向客户提供数据存储、数据备份、数据交换等服务,客户可以通过租用IDC的服务来建设自身的信息系统。 企业数据中心(Enterprise Data Center,EDC)通过实现统一的数据定义与命名规范、集中的数据环境,从而达到数据共享与利用的目标。企业数据中心按规模划分为部门级数据中心、企业级数据中心、互联网数据中心以及主机托管数据中心等。通过数据中心的分类和数据中心的规模大小,能够适应各种业务模式的企事业单位。 环保行业数据管理过程中面临问题 (一)、应用软件开发仍停留在条块分割中,信息资源共享程度低 环境管理业务与业务之间,环境保护部门的上下级之间,相对独立。目前,各省市环境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软件开发存在条块分割的现象,单一业务开发独立的应用系统,系统与系统之间往往无法对接,导致系统之间的信息不能相互共享,从而使环境信息资源共享程度不高。 (二)、部分区县环境信息化建设滞后,影响环保信息采集 各省市环境信息化建设程度存在不均衡现象,部分县级环境信息化建设基本处于空白状态,这种不均衡状态严重影响全省环境信息化的整体水平。县(区)作为最基层的环保机构,对本辖区内的排污单位的有关信息掌握的最为清楚,对排污单位的监督管

软件运行环境及计算机配置要求

目录 一软件运行环境及计算机配置要求 (3) 二软件安装说明 (3) 2.1安装数据库SqlServer2000 (3) 2.2安装财政数据采集系统 (8) 2.3连接数据库 (11) 2.3.1 数据库设置 (11) 2.3.2 数据库恢复 (15) 2.3.3 数据库备份 (17) 三用户登录 (19) 四系统设置 (22) 4.1区划编码设置 (22) 4.1.2 增加区划编码 (22) 4.1.2 删除区划编码 (24) 4.2区划编码信息查看 (24) 4.2.1查看本地信息 (24) 4.2.2 查看本地区全部的区划编码 (25) 4.3用户管理 (25) 五数据导入 (27) 5.1专项资金数据导入 (27) 5.1.1专项资金数据导入 (27) 5.1.2专项资金数据编辑 (33) 5.1.3专项资金数据的审核汇总 (39) 5.2部门预算数据导入 (43) 5.2.1单位信息编辑 (43) 5.2.2部门预算数据导入 (44) 5.2.3部门预算数据编辑 (45) 六数据交换 (45)

6.1数据上网 (45) 6.1.1网络设置 (46) 6.1.2网络测试 (47) 6.1.3数据上传 (47) 6.2数据报出 (48) 6.3 数据接收 (50) 七模版管理 (53) 7.1全省模版 (53) 7.2自定义资金模版 (53) 7.3模版导出和接收 (58) 7.4审核公式 (61) 八常见问题解答及注意事项 (63) 8.1常见错误 (63) 8.2自定义资金模版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64) 8.3导入数据注意事项 (64) 8.4区划编码 (65) 8.5字段长度列表 (66)

环境管理体系详细简介

简介 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环境管理体系(EMS,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System) 根据ISO14001的3.5定义:环境管理体系是一个组织内全面管理体系的组成部分,它包括为制定、实施、实现、评审和保持环境方针所需的组织机构、规划活动、机构职责、惯例、程序、过程和资源。还包括组织的环境方针、目标和指标等管理方面的内容。 可以这样描述环境管理体系:这是一个组织有计划,而且协调动作的管理活动,其中有规范的动作程序,文件化的控制机制。它通过有明确职责、义务的组织结构来贯彻落实,目的在于防止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指导原则 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标准是创建绿色企业的有效工具,而且它是一个国际通用的标准,可以通过标准的认证,对企业持续地开展环境管理工作及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有效地推动作用。ISO14000是一个适用于任何组织的标准,由于行业之间,组织之间具体情况的差异,使许多组织不能理解标准的这一特点。标准的这一广泛适用性正反映了该标准是一个基本标准,是一个管理的框架。每个组织首先要理解标准的精要,才能在此基础上实施标准。尤其ISO14000是一个有关环境管理的标准,如何把握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企业效益是一个难题。根据实践工作的经验,实施ISO14001的指导原则主要有: 1.环境管理服务于社会的环境问题的改善 一般情况,一个组织的经营管理服务于组织自身发展的需要,但是环境管理工作的根本目标是满足社会环境保护和持续发展的需要。在许多情况下,环境保护和企业发展是一对尖锐的矛盾,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会选择后者而不顾及环境保护。随着全球环境状况的恶化,保护环境、改善环境急不可待,公众的环境意识逐渐提高,政府的环境管理法律法规日趋严厉,因此,企业必须实施环境管理。 2.领导的作用 企业的最高管理层的高度重视和强有力的领导是企业实施环境管理的保障,也是取得成功的关键。由于最高管理层是组织的决策层,决定和控制着组织的发展情况,同时为管理活动提供资金、人力等方面的保障,并在实施过程中起到协调和引导作用,所以领导的作用是重要的。在环境管理中,领导作用不能很好地发挥有两个主要表现:一是领导不能很好地了解环境问题,无法在这方面做出决策判断,只是把这一工作交给某个部门去做,这样的工作往往会发生较大的偏离。二是领导不力,不能较好地协调各部门的管理,使环境管理工作障碍很大,往往中途失败。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是领导素质较低,不胜任工作。我国的领导选拔培养机制中有一条是在岗位上锻炼和培养,这对管理工作是非常不利的。每个岗位,无论是最高领导层还是普通的操作岗位,都需要胜任的员工担任,这样岗位的作用才能充分发挥,"在岗培养"意味着该员工是不胜任的,在把他培养成胜任人员以前的这一过程中,由于该员工的不胜任就造成了许多工作的偏差,有些结果是非常不利的。尤其在环境管理过程中,更不能允许不胜任的人员在岗,因为一旦造成环境问题,其后果是严重的,也是无法挽回的。3.全员参与环境管理工作 环境管理是一项管理工作,但并不意味着管理工作只是管理层的事。员工参与管理若能很好地把握,对管理是很有帮助的。在企业环境管理中发现,管理者并不与员工有效沟通,只是对员工下命令,所以员工对命令的不理解甚至抵触,使命令得不到有效执行。当命令得不到有效执行时,管理者更愿意把它归结为员工素质低,造成这一问题不能解决。 4.实施过程控制 过程是指将输入转化为输出所使用资源的各项活动的系统。过程的目的是提高其价值。任何一项活动都可以作为一个过程来管理。过程管理能够极大地提高效率。 在一般的产品生产过程中,生产的结果是有形的产品,所以对结果的控制可以有两种情况:

污染源综合管理系统应用解决方案

污染源综合管理系统解决方案

第1章.污染源综合管理的现状及特点分析 1.1.污染源综合管理信息化的愿景 自从“十一五”总量减排的计划提出以来,各级环保局都积极投身到总量减排中,接着在2008年进行了污染源数据普查,目的就是要从污染源的源头抓起,客观的利用基础数据服务于环境管理。污染源综合管理信息化的建设需充分发挥信息网络、通讯、3S(GIS、RS、GPS)技术,一方面提高环保局的环境业务管理能力、综合管理水平与分析决策能力,有效的控制环境污染,改善环境质量;另一方面提高环境监督综合管理的能力,建设环境数据监控中心,全面掌握污染物实际排污总量,有效防止企业违法排污。增强企业环保意识,促进企业技术改造,为环境宏观规划提供辅助决策,为环境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1.2.污染源综合管理信息化的现状及热点 污染源综合管理的数据来源比较广泛,同时数据量也非常大,且污染源数据的格式不统一,没有明确地具体标准和规范,同时污染源数据资源管理尚未得到全面有效开发和共享,虽然多年来污染源管理工作积累了大量的基础数据,但这些数据的采集、传输、加工、存储和应用相对比较分散,同时缺乏规范化,并且在信息系统功能设计上还局限于简单的查询和统计,尚不能将污染源管理数据全面的有效转化为可用信息资源。最重要的是部分地方和单位对环境信息化的要求认识不足,并且各自为政、因此造成了污染源数据封锁闭塞的现象,最终导致“信息孤岛”的出现,成为我国环境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瓶颈,因此建设标准规范统一的污染源管理体系正逐步在各级环保部门展开,相信污染源综合管理在未来的环境管理中一定会发挥意味深远的作用。 1.3.污染源综合管理业务的特点概述 污染源综合管理系统的建设经过长期的研究和探索,解决了目前污染源管理系统存在的弊端,具体内容如下: 污染源综合管理的数据来源比较广泛,同时数据量也非常大,且污染源数据的格式不统一,没有明确地具体标准和规范; 污染源管理的各个职能部门管理的业务相对独立,正在逐步形成紧密的关联; 各个地域管理的方式和措施,以及管理的具体目标都存在较大差异,因此业务处理内容具有鲜明的地域特点,关注的重点也不同;

配置基本网站运行环境

配置基本网站运行环境 1.Windows XP环境下配置Internet信息服务(IIS) 第一步:在“开始”莱单或“我的电脑”中打开“控制面板”——“管理工具”——“internet 信息服务”并逐级展开至“默认网站”项。如图所示: 图1-1 打开internet信息服务网站设置项 注:若未安装Internet信息服务,则在“控制面板”——“添加/删除程序”——“添加/删除windows组件”中选中“Internet信息服务(IIS)”进行安装。如下图所示:

你的计算机 名称 图1-2 Internet信息服务(IIS) 第二步:创建虚拟目录。 1)右健点击“默认网站”项打开快捷莱单,点选“新建”——“虚拟目录”后弹出虚拟目录创建向导页面,如下图所示。 图1-3 虚拟目录创建向导页面 2)点击“下一步”,创建虚拟目录别名,如下图所示(本例中使用“EBwebsite”):

图1-4 创建虚拟目录别名 3) 点击“下一步”,输入准备存放网站文件的本地目录路径,如下图所示。 图1-5 网站目录路径 注:机房的计算机设置了硬盘保护,只有F盘可长期保存文件,因此在机房最好选择F盘创建虚拟目录。 4)点击:“下一步”,设置访问权限,如下图所示:

图1-6 设置访问权限 5)点击“下一步”完成虚拟目录创建工作。 6)若需修改或作进一步设置,可在“默认网站”选中相应的虚拟目录别名并右键单击,在弹出的快捷莱单中选中“属性”项进行设置或修改。 2.使用dreamweaver的站点创建和管理功能。大家可按步骤配置,需要指出的是,http地址最好用localhost或127.0.0.1这两个本地地址,便于调试。因为实际的URL地址是需要解析的,而没有注册的HTTP地址是无法解析的。 (注: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