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葵花》导读课
- 格式:ppt
- 大小:5.21 MB
- 文档页数:36
2024年《青铜葵花》课外阅读指导课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语文课外阅读推荐书目《青铜葵花》,围绕小说的第一至第三章进行深入讲解。
详细内容包括:第一章“大麦地”,介绍故事背景及主要人物;第二章“青铜”,探讨主人公青铜的性格特点及家庭环境;第三章“葵花”,分析葵花与青铜之间的友谊及相互影响。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青铜葵花》第一至第三章的故事情节及人物关系。
2.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3. 通过对小说的分析,引导学生关注人性、成长等主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分析主人公青铜的性格特点,理解葵花与青铜之间的友谊。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阅读课外书籍的兴趣,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青铜葵花》课件、多媒体设备。
2. 学具:学生自备《青铜葵花》书籍、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大麦地的图片,引导学生进入故事情境,激发阅读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第一至第三章的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关系及性格特点。
3.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讨论,让学生谈谈自己在成长过程中与朋友间的友谊。
4. 例题讲解:分析小说中的一个典型情节,探讨青铜与葵花之间的友谊。
5.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编写一个关于友谊的小故事。
六、板书设计1. 故事背景:大麦地2. 主要人物:青铜、葵花3. 友谊主题:青铜与葵花的成长历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所学内容,以“友谊”为主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是否成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学目标是否达到。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青铜葵花》剩余章节,深入了解故事情节及人物成长。
组织一次读书分享会,让学生交流阅读心得。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分析主人公青铜的性格特点,理解葵花与青铜之间的友谊。
2.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讨论,让学生谈谈自己在成长过程中与朋友间的友谊。
《青铜葵花》导读课教学设计教学目的:1、激起学生阅读《青铜葵花》的爱好,引发阅读期盼。
2、教给孩子选择读物的方法和阅读课外书的方法。
3、感知曹文轩纯美文字的风格,在字里行间找寻一份久违的童话气质。
4、触摸“纯美及悲悯”“优雅及坚韧”“孤独”这些人类恒久的主题。
教学重点:激起学生阅读《青铜葵花》的爱好,让孩子想读书。
教学难点:感知曹文轩纯美文字的风格,触摸“纯美及悲悯”“优雅及坚韧”“孤独”这些人类恒久的主题。
教学过程:一、谈感受,举荐课外读物1、最近在读什么书?最大的感受是什么?2、最近王教师就迷上了曹文轩的纯美小说《青铜葵花》。
曹文轩是北京高校闻名的教授,博士生导师,又是闻名的作家,他的小说作品构造独特而又新奇,情节曲折而又才智。
他小说作品中的悲悯情怀,在人及人之间的关系日趋疏远、情感日趋冷淡的当今世界中,显得弥足宝贵、特别感人。
二、观封页,推想人物主题1、导言:你猜,陈教师在书店里拿到这本书时,首先会关注什么?生答师小结:拿到一本书,我们往往先关注这本书的封页以及开扉页中的相关内容,因为这些地方往往给我们供应重要的信息。
而“阅读书名——点击作者——看内容书目——阅览读后记”这种阅读方法就是略读,这也是阅读的一种实力!(板书:自能阅读)2、看封页:(课件出示封面)大家看一看这本书的封面,你理解了哪些信息?(1)读书名质疑:乍一看书名,你会觉得惊异,作者为什么把两样看似无关的东西放在一起呢?(2)看封图走进故事发生地——大麦地:请细致看封面上的画,从这个画面你推想到什么?(故事发生的背景,就是这样一个水乡,这个地方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叫大麦地。
(出示这个词语)师:让我们走进这本书的世界,走进发生这个故事的地方——大麦地:幻灯出示:大河,一条不见头尾的大河。
流水不知从哪里流过来,也不知流向哪里去。
昼夜流淌,水清得发蓝。
两岸都是芦苇,它们护送着流水,由西向东,一路流去。
流水的哗哗声及芦苇的沙沙声,仿佛是情意绵绵的絮语。
青铜葵花整本书导读课优质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围绕《青铜葵花》整本书进行导读。
教学内容包括教材的第一至六章,详细内容为:第一章《青铜与葵花》,第二章《大麦地》,第三章《干校》,第四章《芦花鞋》,第五章《冰项链》,第六章《青铜葵花》。
通过导读,使学生了解小说背景、人物关系及故事情节。
二、教学目标1. 了解《青铜葵花》的故事背景、人物关系及主要情节,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2. 通过分析小说中的生动形象,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3. 引导学生体会小说所表达的人性光辉,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
教学重点:了解小说的背景、情节及人物关系,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生准备:《青铜葵花》书籍、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青铜葵花的封面,引发学生的兴趣,简要介绍作者及小说背景。
2. 情节梗概:教师带领学生梳理小说的主要情节,概括每个章节的内容。
3. 人物分析:引导学生分析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如青铜、葵花、奶奶等,讨论他们之间的关系。
4. 例题讲解:选取典型题目,讲解答题方法,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5. 随堂练习:针对教学内容,设计练习题,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6.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讨论,让学生设想自己是小说中的某个人物,如何面对困境,培养同理心。
六、板书设计1. 板书《青铜葵花》整本书导读2. 内容:① 故事背景② 人物关系③ 主要情节④ 人物形象分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分析小说中你最喜欢的人物形象,并说明理由。
2. 答案要求:观点明确,论述合理,不少于300字。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否达到了预期效果,学生是否掌握了阅读方法。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其他关于成长题材的小说,如《草房子》、《夏洛的网》等,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青铜葵花》导读课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青铜葵花》第一章至第三章,详细内容包括:第一章介绍主人公青铜和葵花的家庭背景及性格特点;第二章描绘青铜与葵花的相遇及彼此间的互动;第三章阐述青铜与葵花共同面临的困境以及他们勇敢面对的过程。
二、教学目标1. 了解《青铜葵花》的故事背景,掌握第一章至第三章的主要内容。
2. 通过分析主人公的性格特点,培养学生换位思考和同理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分析主人公的性格特点,理解他们面对困境时的心理变化。
重点:掌握第一章至第三章的主要内容,学会阅读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课件:包括故事背景、人物关系、重点分析等。
2. 学生用书:《青铜葵花》第一章至第三章。
3. 阅读笔记:用于记录阅读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青铜葵花的封面,引发学生对本书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第一章至第三章的内容,分析人物性格,解读故事背景。
3.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讨论,让学生设想自己是青铜或葵花,面对困境时会怎么做。
4. 例题讲解:分析一道阅读理解题,教授解题技巧。
5. 随堂练习:布置一道阅读理解题,让学生当堂完成。
七、板书设计1. 主线:第一章至第三章主要内容。
2. 人物:青铜、葵花性格特点。
3. 难点:分析面对困境时的心理变化。
八、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本章内容,以“青铜与葵花的友谊”为主题,写一篇读后感。
2. 答案:要求结构清晰,内容丰富,观点明确。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青铜葵花》后续章节,了解青铜与葵花的成长历程。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学生能够掌握阅读方法,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同时培养同理心和面对困境的勇气。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详细解读;2. 教学目标的具体化;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区分;4.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和例题讲解;5. 作业设计的深度和广度;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质性。
一、教学内容的详细解读《青铜葵花》第一章至第三章的内容解读需要深入挖掘,特别是对主人公青铜和葵花的性格特点、成长背景以及他们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详细剖析。
青铜葵花整本书阅读导读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读封面、内容简介、目录等来了解小说的骨架,掌握进入正文之前的总读方式;2、选取小说“三月蝗”情节,从环境、事件、人物三个角度品读此书的风格、主题;类推其它情节,感知小说的结构艺术;3、激起学生阅读《青铜葵花》的兴趣,引发读者期待。
教学重、难点:激起学生读《青铜葵花》的兴趣,引发读者期待。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作者简介。
师:最近有一本书深深感动着我,这节课老师将与你们一起来分享这份感动,这就是老师要与你们分享的那本书。
这本书的作者叫曹文轩。
介绍作者:曹文轩是北京大学著名的教授,博士生导师,又是著名的作家,他的小说作品结构特而又新颖,情节曲折而又智慧。
他的小说作品中的悲悯情怀,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日趋疏远、情感日趋淡漠的当今社会中,显得弥足珍贵,格外感人。
二、观封页,推测人物主题1.看封页师:大家看一看这本书的封面,你了解了哪些信息?师:书的封面就像人的脸面,从这张脸中你们读到些什么呢?(让学生从书名、主题图、出版社各个角度自由交流)(1)读书名质疑乍一看书名你会觉得奇怪,作者为什么把两样看似无关的东西放在一起呢?别着急书上还有这样一段文字:“青铜将绳子的两头分别系在窝栅里的两根柱子上,然后朝他们笑:灯!这是灯!晚上,葵花不用再去翠环家或秋妮家了。
这是大麦地最亮美丽的灯。
”预设:照此推理,青铜应该是一一故事的男主角,书名中的葵花应该是一一故事的女主角,也就是封图中的这个小女孩。
(2)看封图走进故事发生地大麦地请仔细看封面上的画,从这个画面你推测到什么?(故事发生的背景,就是这样一个水乡,这个地方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叫大麦地。
)师:让我们走进这本书的世界,走进发生这个故事的地方一大麦地。
三、读提要,了解故事梗概导语:学会从封面读起,同学们很能干,读懂了那么多的内容也读出了我们的渴望,渴望读到这本书。
当我们要读一本书时,还应要对这本书的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有什么方法能很快知道这本书的大致内容?生:(读内容提要)三、看目录,假想故事情节导语:除了容提要,我们还可以通过目录了解这本书的一些故事情节。
青铜葵花整本书导读课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围绕《青铜葵花》整本书进行导读,选取教材中第一章“大麦地”和第二章“青铜”作为主要教学内容。
详细内容包括:大麦地的环境描绘、人物性格特点分析以及青铜的成长经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青铜葵花》的故事背景、人物关系及主要情节。
2.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文学素养,学会品味和欣赏优秀文学作品。
3. 引导学生从青铜的成长经历中,感悟到勇敢、坚强、善良的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对人物性格特点的分析,以及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阅读整本书的能力,提高文学素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青铜葵花》教材、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有关农村生活的视频,引导学生进入《青铜葵花》的故事情境。
2. 讲解:详细讲解第一章“大麦地”和第二章“青铜”的内容,分析人物性格特点,解读故事情节。
3. 例题讲解:选取两个典型题目,进行详细讲解,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
4. 随堂练习:布置一道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练习题,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5. 互动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阅读心得,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六、板书设计1. 大麦地:环境描绘、人物关系2. 青铜:成长经历、性格特点3. 教学目标:阅读能力、文学素养、品质感悟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阅读《青铜葵花》前三章,分析青铜的性格特点,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谈谈感悟。
2. 答案:参照教材内容,结合自身实际进行回答。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困惑和问题,教学方法的改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选取与解读2. 教学目标的设定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把握4. 教学过程中的互动讨论5. 作业设计及课后反思一、教学内容的选取与解读1. 环境描绘:分析大麦地环境的特色,如何反映出农村生活的艰辛与美好,以及与人物性格的关系。
《青铜葵花》导读讲座优质教案青铜葵花导读讲座优质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青铜葵花》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2. 研究小说的读法和分析方法,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感受、表达和创造能力,鼓励学生在阅读中自由发挥。
二、教学内容1. 《青铜葵花》的文学价值。
2. 《青铜葵花》的主题和人物。
3. 《青铜葵花》的表现技巧。
4. 《青铜葵花》的阅读方法和分析。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1. 《青铜葵花》的文学价值和表现技巧。
2. 《青铜葵花》的主题和人物。
难点:1. 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使其产生主动的阅读兴趣。
2.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小说的内涵和文化背景。
四、教学方法1. 讲授和讨论相结合的方法。
2. 课前背景知识讲解和课堂互动交流相结合的方法。
五、教具准备1. 电子版《青铜葵花》。
2. 音视频设备。
3. 课件。
六、学情分析学生都比较熟悉《红楼梦》和《水浒传》,但对《青铜葵花》的了解相对较少,需要在教学中对其进行深入阐述。
七、教学步骤1. 课前准备:学生熟悉阅读材料,教师准备PPT和其他教具。
2. 学生阅读小说,整体感知其大致情节和主题。
3. 进行背景知识讲解,介绍《青铜葵花》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4. 分组讨论,深入探讨小说的主题和人物形象。
5. 教师讲授小说的表现技巧,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阅读分析。
6. 分组展示和讨论学生的分析成果,加深对小说的理解。
7.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要点和收获。
八、板书设计1. 《青铜葵花》导读讲座优质教案。
2. 教学目标、内容、重难点、方法等。
3. 学生分组讨论和成果展示要点。
4. 小说表现技巧。
九、课后作业1. 课堂笔记整理。
2. 自主阅读小说,并写下自己的感受和分析。
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青铜葵花》导读课教学设计教学设计:《青铜葵花》导读目标:本节课的目标是让学生了解《青铜葵花》的作者和主要内容,激发学生对中国文学的热爱,并通过推荐这本书来指导学生阅读方法,提高他们的阅读兴趣和鉴赏能力。
教学重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掌握课外阅读的方法,并养成热爱读书的惯。
难点在于如何通过谈话法和交流法来实现这些目标。
教法学法:本节课采用谈话法和交流法来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和互动,以此来达到教学目标。
课前准备:教师需要准备课件,包括童谣、书的封面插图、目录等。
教学流程:一、导入主题教师通过与学生互动来缓解紧张气氛,并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和目标。
教师还会播放童谣,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
二、了解作者和主要内容教师出示书的封面插图,让学生猜测作者和故事的主要内容。
教师还会介绍作者XXX和他的作品特点。
通过这些互动,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这本书。
三、快速浏览目录教师出示书的目录,让学生快速浏览并发现一些重要信息,如书的章节数、页数和主要内容。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更快地了解这本书的主要内容。
四、总结教师通过以上互动和讨论,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教学目标。
同时,教师还会鼓励学生阅读这本书,并指导他们如何阅读和鉴赏。
通过这些互动,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中国文学。
为了解一本书的主要内容,我们可以看目录和内容提要。
在这本书的目录后面,还有一行叫做“美丽的痛苦”。
这个题目可能会让我们产生疑问,比如为什么痛苦能够美丽?上完这节课,我们就可以找到答案了。
在了解一本书的主要内容时,除了看目录,我们还可以看内容提要。
老师出示了《青铜葵花》的简介视频,并读出了封面上的一句话。
男孩青铜从此常常遥望芦荡的尽头,遥望女孩葵花所在的地方。
这句话后面省略了一部分内容,我们可以自己想象一下。
在内容简介的下面,编辑对这本书进行了评价。
他说,这本书写苦难、大美、至爱。
那么,这本书是如何写苦难、大美、至爱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看看这本书,欣赏它的大美、面对苦难、感受至爱。
青铜葵花导读教案《青铜葵花》导读课教学设计一课前热身1出示关于读书的四字词语: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先来读读这些成语,这些成语都是关于勤学的成语,接下来,我们玩一个游戏,看看谁在一分钟内记下这些成语。
2还记得你学过的关于读书的名人名言吗?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几句话。
多读书可以让我们写作的时候如有神助,多读书可以开阔我们的视野。
二导入新课1今天刘老师要推荐一本曹文轩写的书《青铜葵花》给大家。
(板书课题)2读了书名,你有疑问吗:青铜葵花是什么?(主人公:青铜和葵花两个孩子。
葵花父亲的得意作品)三略读法1你知道怎样读整本书吗?拿到一本书,我们首先应该关注它的封面,你从封面上看到了哪些信息呢?(书名、作者、出版社、插图、荣誉......)(关注封面)2 了解作者有利于帮助我们读懂作品,同学们你对曹文轩有哪些了解呢?会读书的孩子立马就在书上找到了作者简介。
请同学们用第二单元学过的速度方法,快速的阅读曹文轩简介,并告诉老师,这段文字主要介绍了什么。
(作品多、荣誉多)接下来我还要隆重的为大家介绍作者曹文轩老师:他是我阅读路上的一位偶像,他更是中国儿童文学界的珠穆朗玛峰。
他在2016年获得国际安徒生奖。
这个奖项设立60年以来,首次由中国作家问鼎。
这是中国文学的突破,也是中国文学迈向世界文学的一大步。
3介绍书的构成:这本书到底写了什么呢?要想知道这本书的大概内容,其实书的勒口上已经告诉我们了。
知道哪里是勒口吗?勒口一般用来编排作者或译者简介,同类书目或本书有关的图片以及封面说明文字,也有空白勒口。
细心的你有没有发现这本书有两个勒口呢?那两个勒口我们怎样来称呼呢?后面的就叫做后勒口,后勒口介绍了曹文轩的其他作品,前勒口介绍了本书的主要内容,请大家快速阅读前勒口的内容。
(速读勒口)①看完了前勒口的内容,我们就知道这本书讲述了男孩青铜和女孩葵花这一对兄妹一起生活,一起长大的故事。
这个故事是一个苦难的故事,一个大美的故事,一个充满大爱的故事。
2024年《青铜葵花》导读课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语文教材第七单元《青铜葵花》章节,详细内容包括:课文阅读理解,分析小说的主题思想、人物形象、情节结构及艺术特色;结合历史文化背景,探讨青铜葵花的象征意义。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小说《青铜葵花》的故事情节,分析人物性格特点,领会小说的主题思想。
2.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提高对文本细节的观察力和理解力。
3. 激发学生对历史文化知识的兴趣,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分析小说中的象征意义,理解人物情感变化。
重点:掌握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领会小说的主题思想。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PPT课件、黑板、粉笔。
学生:教材、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青铜葵花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其背后的历史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课文阅读: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感受人物形象。
3. 例题讲解:分析小说的三要素,讲解人物性格特点,探讨青铜葵花的象征意义。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小说中的难点问题,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结合课文内容,分析青铜葵花的象征意义,并谈谈你对小说主题思想的理解。
答案示例:青铜葵花象征着中华民族的坚韧与希望。
小说通过青铜葵花的故事,展现了中华民族在苦难中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
2. 课后阅读:推荐阅读其他有关历史文化题材的小说,如《红楼梦》、《边城》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结合历史文化背景,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小说所反映的时代特点,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组织学生参加课外活动,如参观博物馆、观看历史文化题材的电影等,拓宽知识视野。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详细解析;2. 教学目标的明确性;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区分;4. 教学过程中的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5.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答案示例;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
《青铜葵花》整本书阅读导读课件 .一、教学内容《青铜葵花》是我国著名作家曹文轩所著的一部儿童文学作品。
本节课将围绕该书的整本书阅读进行导读。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的第一至六章,详细内容涵盖:青铜与葵花的相识、青铜家庭的贫困生活、葵花的到来给青铜家带来的变化、青铜与葵花之间的纯真友谊以及他们在困境中展现出的坚强与勇敢。
二、教学目标1. 理解《青铜葵花》的故事情节,把握主要人物形象,领略作品的主题思想。
2.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3. 培养学生面对困境时,勇敢、坚强的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青铜与葵花之间深厚的友谊,以及他们在困境中的表现。
教学重点:把握作品的主题思想,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文学鉴赏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青铜葵花》教材、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阅读笔记本、课外阅读书籍《青铜葵花》。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多媒体展示贫困地区的孩子们的生活现状,引发学生对主题的关注。
2. 新课导入:简介作者曹文轩,引导学生了解《青铜葵花》的故事背景。
3. 激发兴趣:提出问题,让学生预测故事情节,激发阅读兴趣。
4. 课堂阅读:分组阅读教材,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5. 例题讲解:分析青铜与葵花的人物形象,讲解作品的主题思想。
6. 随堂练习:针对教学内容设计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青铜葵花》整本书阅读2. 内容:故事背景:贫困地区主要人物:青铜、葵花主题思想:勇敢、坚强、友谊七、作业设计a. 请简要概括青铜与葵花的故事情节。
b. 请分析青铜与葵花的人物形象,并谈谈你的看法。
c. 请谈谈你对作品主题思想的理解。
2. 答案:a. 青铜与葵花相识、共同生活,面对困境勇敢坚强,展现了纯真的友谊。
b. 青铜:勇敢、坚强、善良;葵花:聪明、勇敢、乐观。
c. 作品主题思想为勇敢、坚强、友谊,启示我们要积极面对生活,珍惜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