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混淆药品管理制度2015
- 格式:doc
- 大小:280.00 KB
- 文档页数:4
易混淆相似药品管理制度
为了防止相似药品混淆错发,保证临床用药安全,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项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药库、及各药房易混淆相似药品的管理。
1. 易混淆药品包括:品名相似(听似)药品、包装相似(看似)药品、一品多规、多剂型药品等。
2. 各部门根据日常工作容易错发的药品,归纳制定易混淆药品目录,通过在药品放置位置留置不同类型的醒目标志提醒药师特别注意,保证药品出库、配准确无误。
3. 对于易混淆相似药品定期安排药师进行清点建立记录,保证出现问题及时发现并纠正。
4. 对于品名相似的药品,如药效相同、品名相似的药品,在药品柜中分开放置并留醒目标志特别注意;如药效不同,品名相似的药品,要分柜放置并留醒目标志作为提醒。
5. 对于包装相似药品,从药库到药房药双人复核,如药效相同,包装相似的药品,药分柜放置并留醒目标志特别注意,标志要醒目。
6. 对于多规格或多剂型的相同药品,在药品柜中分开放置并留置醒目的警示标志,提醒特别注意。
7.药学人员必须遵章守制严格执行操作规程,调剂药品必须做到“四查十对”细心缜密、严防纰漏疏失、规避医疗风险。
附:1.易混淆药品标志
品名相似(听似)包装相似(看似)一品多规
2.易混淆药品目录
THANKS !!!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课件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易混淆药品管理制度目的:保证药品质量,减少用药差错,确保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
依据:《药品管理法》等.一、易混淆药品的含义医院易混淆药品包括看似(药品外观相似)、听似(药品读音相似)、一个品种多个规格及其他一些易混淆情况。
二、内容(一)采购验收入库的中、西、成药品时,有如下情况应提醒加强注意。
一品多规:相同品名不同的剂型、相同品名不同的规格、相同成份不同商品用名、相同成份不同的剂量等;看似:药品名称样式的书写相近、饮片色泽形态相似、其他包装规格相似等;听似:药品名读音相似;其他:磨口瓶相似、用途用法用量相似、饮片气味相似等。
(二)药品的贮备,易导致混淆差错的药品,采取安全有效的措施,设置识别标识(见下图,易混淆药品目录见附件)、制定易混淆药品系的系列清单,药品管理人员严格核审复核储存和发出的药品,避免混淆差错的发生。
(三)药学管理人员应恪尽职守,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定期检查,严格记录提示。
易混淆药品应分类定位存放,不得凭感观印像随意摆放、领取、调剂、发药等避免混淆差错发生的概率。
(四)药学人员必须遵章守制严格执行操作规程,调剂药品必须做到“四查十对”细心缜密、严防纰漏疏失、规避医疗风险。
(五)药学人员应学习掌握易混淆药品的种类与鉴别知识,加强监测易混淆药品的控管,细致明辨层层把关,纠正各环节中可能的混淆差错,调剂处方拆零药品尤为之重,详尽核对复核,不得药品混淆使用。
(六)各临床科室(病区)根据药剂科制定的易混淆药品目录,结合临床药品使用情况,制定本病区常用的易混淆药品目录,设置易混淆药品标识,并按要求存放药品。
(六)护士在给患者使用易混淆药品时,亦应仔细核对药品名称、规格、剂型、产地等信息,确认无误后方可给患者使用。
易混淆相似药品管理制度为了防止相似药品混淆错发,保证临床用药安全,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项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药库、及各药房易混淆相似药品的管理。
1. 易混淆药品包括:品名相似(听似)药品、包装相似(看似)药品、一品多规、多剂型药品等。
2. 各部门根据日常工作容易错发的药品,归纳制定易混淆药品目录,通过在药品放置位置留置不同类型的醒目标志提醒药师特别注意,保证药品出库、配准确无误。
3. 对于易混淆相似药品定期安排药师进行清点建立记录,保证出现问题及时发现并纠正。
4. 对于品名相似的药品,如药效相同、品名相似的药品,在药品柜中分开放置并留醒目标志特别注意;如药效不同,品名相似的药品,要分柜放置并留醒目标志作为提醒。
5. 对于包装相似药品,从药库到药房药双人复核,如药效相同,包装相似的药品,药分柜放置并留醒目标志特别注意,标志要醒目。
6. 对于多规格或多剂型的相同药品,在药品柜中分开放置并留置醒目的警示标志,提醒特别注意。
7.药学人员必须遵章守制严格执行操作规程,调剂药品必须做到“四查十对”细心缜密、严防纰漏疏失、规避医疗风险。
附:1.易混淆药品标志品名相似(听似)包装相似(看似)一品多规2.易混淆药品目录多规药品药品名称规格药品名称规格阿司匹林肠溶片0.3g*100t盐酸利多卡因胶浆10g:0.2g*6阿司匹林肠溶片(拜阿司匹灵)100mg*30t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5ml:0.1g*5阿司匹林肠溶片(小剂量阿司匹林)25mg*100t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溶剂用)2ml:4mg*10阿托伐他汀钙片(立普妥)20mg*7t丙戊酸钠缓释片(德巴金)0.5g*30t 阿托伐他汀钙片(阿乐)20mg*7片丙戊酸钠片0.2g*100t 注射用头孢他啶(含精氨酸)1g注射用长春西汀(丁那)10mg注射用头孢他啶(复达欣)进口1g长春西汀注射液(润坦)2ml:10mg*6。
易混淆药品管理制度
为加强我院易混淆药品的使用和管理,保证病人用药安全,确保安全使用,保证药学服务质量及医疗救护工作的顺利完成,特制订如下相关管理规定。
一、易混淆药品,是指具有相同药品名称但不同剂型(多剂型);具有相同药品名称但不同剂量(一品多规);外观或包装相似、读音相似(看似、听似);以及由其他因素可能导致混淆的药品。
二、易混淆药品的标识管理
对于易混淆的药品,各药品使用单位(药库、药房、病区)统一要求在药品标签或存放药品的区域,使用统一标识以示警示和区别。
药房、库房设专区存放;病区实行专柜加锁存放。
二、易混淆药品的陈列:
(一)根据剂型不同,注射剂、内服药及外用药品分区摆放,分柜陈列。
(二)药品标签放置必须与陈列药品一一对应,字迹清晰。
(三)原则上易混淆的药品应分开放置,避免同一排放置。
(四)对于听似、看似、多规、多剂型的易混淆药品应放置不同的“警示标识”,且全院统一。
三、易混淆药品的调剂:
调剂易混淆药品时,药师应遵循“四查十对”原则,应仔细核
对药品名称、规格、剂型、产地等信息,确认无误后方能发放。
四、易混淆药品的使用:
护士给患者使用易混淆药品时,亦应仔细核对药品名称、规格、剂型、产地等信息,确认无误后方可给患者使用。
易混淆药品管理制度
1、易混淆药品包括包装相似、听似、看似药品、一品多规药品、多剂
型药品等。
2、易混淆药品的陈列:
2.1根据剂型不同 注射剂、内服药及外用药品分区摆放 分柜陈
列。
2.2药名标签放置必须与陈列药品一一对应,字迹清晰。
2.3原则上易混淆药品应分开放置 避免同一排放置。
2.4对于听似、看似、多规、多剂型的易混淆药品应放置不同的“警示标
识”。
3、易混淆药品的调剂:
3.1调剂易混淆药品时 药师应严格遵循“四查十对”原则 应仔细核对药品名称、规格、剂型、产地等信息 确认无 误后方能发放。
4、易混淆药品的使用:
4.1护士在给患者使用易混淆药品时 亦应仔细核对药品名称、规格、剂型、产地等信息,确认无误后方可给患者使用。
易混淆药品管理制度
为了加强医院易混淆药品的管理,预防医疗差错事故,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根据《药品管理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处方管理办法》等相关要求,特制定本制度。
1、采购药品时,尽量按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并公布的通用名称提交计划,避免发生配送差错。
2、科室领发易混淆药品时,要认真核对药品名称、规格含量、数量等信息。
3、易混淆药品之间应分开摆放,并有醒目标识。
4、药房调剂人员应严格遵守医院调剂操作规范,认真做好“四查十对”工作,杜绝差错事故的发生。
5、处方用名应当使用规范的中文名称书写,即药品通用名或卫生部公布的药品习惯名称,没有中文名称的可以使用规范的英文名称书写;不得自行编制药品缩写名称或者使用代号;书写药品剂量、规格、用法、用量要准确规范。
6、认真交待患者服药方法,解释患者用药疑问。
7、药剂人员应加强业务学习,熟悉药品的通用名称和常用别名,掌握药品的分类、药理作用等,准确无误的区分易混淆药品。
8、医院信息系统药品信息的维护应完整、规范,准确无误。
易混淆药品管理制度为促进易混淆药品的规范管理,减少差错事故发生,根据医院安全用药相关管理规定,并结合医院等级评审要求,制订如下管理制度:一、易混淆药品定义易混淆药品是指听似、看似药品、一品多规或多剂型药物,该类药物较其他药品更容易造成用药错误而可能对病人造成伤害。
二、易混淆药品的贮存与保管1.药库、药房和各护理单元应根据剂型不同,注射剂、内服药及外用药品分区摆放,分柜陈列,不得混合存放。
2.存放药架(药柜)应标识醒目,药名标签放置必须与陈列药品一一对应,字迹清晰。
原则上易混淆药品应分开放置,避免同一排放置。
具体标识如下:3. 易混淆药品实行专人管理。
各管理部门应指定专人负责易混淆药品的养护、清点等工作。
三、易混淆药品的调剂与使用1.易混淆药品的调剂实行双人复核制度,并做到“四查十对”,确保调剂准确无误。
2.护理人员进行该类药品的配置与使用时,须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双人复核,确保配置与使用准确无误。
四、易混淆药品的日常监管1.各管理部门应对易混淆药品定量定点存放,严格管理。
药库、药房、护理单元需定期排查易混淆药品,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2.药师需定期与临床医护人员沟通,重点加强易混淆药品防范给药差错监测,并定期及时反馈给临床医护人员。
3.药剂科定期对易混淆药品目录进行更新,并将新引进易混淆药品信息及时告知相关科室和护理单元。
4.护理部、药剂科定期对各护理单元的易混淆药品管理及使用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分析、反馈、整改。
附件1:01易混淆药品--看似药品目录附件2:02易混淆药品--听似药品目录。
易混淆药品的管理制度
随着人群用药量的增加,新品种大量走进医院临床,医院库存种类繁多,相似易混药品共储一库,入库储藏、出库调剂等环节稍有疏忽极易发生药品混淆事件,为加强我院的管理,防止药品混淆事件的发生,制定本制度。
1.易混淆药品包括包装相似、听似、看似药品,一品多规药品,多剂型药品等。
药库、药房、备有药品的临床科室应规划限定区域排位贮备,原则上易混淆药品应分开放置,避免同一排放置。
不同的品种、外观相似、读音相近等易导致混淆差错的药品,应采取安全有效的措施,设置明显的警示标识,制定易混淆药品的系列目录。
2.药学管理人员应严格审核易混淆药品的储存和摆放,定期检查,严格记录,避免混淆差错的发生。
3.药房工作人员应学习掌握易混淆药品的鉴别知识,严格遵守执行操作规程,必须做到“四查十对”,发药时应细心缜密,严防纰漏疏失,加强监测易混淆药品,规避医疗风险。
4.由于工作疏忽渎职造成医疗执业差错事故时,严查追究当职者责任。
易混淆药品管理制度
一.易混淆药品分类:包装相似药品(看似)、品名相似(听似)、药品规格不同的相同药品、剂型不同的相同药品(一品多规)。
二.根据日常工作容易错发的药品,归纳制定出相似药品目录,通过在药品放置位置留置不同类型的醒目标志提醒药师、护士特别注意,保证药品调配、使用准确无误。
三.对于相似药品注意日常清点,保证出现问题及时发现并纠正。
四.对于品名相似的药品,如药效相同、品名相似的药品在药品柜中分开放置并留置醒目标志特别注意,如药效不同品名相似的药品要分柜放置并留置醒目标志作为提醒。
五.对于包装相似药品,药房要双人复核调配,病区护士双人核对使用。
如药效相同包装相似的药品,在药品柜中分开放置并留置醒目标志,如药效不同,包装相似的药品,要分柜放置并留置醒目标志特别注意,标志要醒目。
六.对于规格不同的相同药品,在其放置的地方留置醒目标志,并在标志上标明规格以便区分。
七.本制度的制定可大大减少配药人员错拿药品的几率,从而形成药品质量安全的保证体系,各部门应认真贯彻落实。
1。
易混淆药品管理制度易混淆药品管理制度一、制度目的为保障医疗安全,规范药品使用,避免因易混淆药品使用不当而造成的医疗事故,特制定此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疗机构内所有易混淆药品的管理和使用。
三、定义1. 易混淆药品:指在名称、外观、包装等方面相似或相同,容易引起误服或误用的药品。
2. 混用:指同时或近期内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易混淆药品。
四、管理要求1. 易混淆药品应当单独存放,并且在存放位置上标注清晰明确的名称和编号。
2. 医疗机构应当建立易混淆药品名录,并将其公示在医务室等显著位置。
3. 医疗机构应当对易混淆药品进行分类管理,如按治疗领域、作用机理等分类,以便于诊断和治疗时选择正确的药物。
4. 医生开具处方时应当仔细核对患者信息和处方内容,并根据患者情况选择正确的药品,避免混淆。
5. 药剂师在发药时应当核对处方内容和药品名称、规格、数量等信息,确保无误。
6. 医疗机构应当定期开展易混淆药品使用情况的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7. 医疗机构应当建立易混淆药品使用记录,并保存至少3年以上。
五、使用要求1. 医生在开具处方时应当注意以下事项:(1)避免同时或近期内开具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易混淆药品;(2)避免将易混淆药品与其他药品一起开具;(3)根据患者情况选择正确的易混淆药品,并在处方上注明清晰明确的名称和剂量;(4)在开具处方前仔细核对患者信息和处方内容,确保无误。
2. 药剂师在发药时应当注意以下事项:(1)核对处方内容和药品名称、规格、数量等信息,确保无误;(2)遵循医生开具的处方,不得擅自更改或替换易混淆药品;(3)如发现处方存在问题或疑问,应当及时向医生反馈并咨询处理。
3. 护士在给药时应当注意以下事项:(1)核对患者信息和医嘱内容,确保无误;(2)根据医嘱选择正确的易混淆药品,并在给药前仔细核对药品名称、剂量等信息;(3)如发现问题或疑问,应当及时向医生或药剂师反馈并咨询处理。
易混淆药品管理制度
为加强易混淆药品的管理,充分保障处方调配质量和患者用药安全,特制订此制度。
1.易混淆药品包括看似、听似、一品多规或多剂型药品等。
2.易混淆药品入库验收时,应依据购货发票,对药品进行认真的核对、码放,防止码放出现错误。
3.易混淆药品出库时,领取人员和药品库房管理人员,应依据调拨单据认真的进行核对,防止出库差错。
4.药剂科及各部门应制订易混淆药品目录,并按规定进行分类。
5.易混淆药品的存放有全院统一的“警示标识”,药品库房与调剂室标识符合率应≥90%;病区易混淆药品标识符合率≥95%。
6.易混淆药品应分开存放,在病区存放必须做到专柜加锁。
7.药剂科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应每季度对药品库房和各药品调剂室的易混淆药品的管理情况进行督导检查,每月对病区备用药品的易混淆药品的管理情况进行督导检查。
本制度从下发之日起开始执行。
易混淆药品管理制度易混淆药品管理制度是医疗机构重要的药品管理制度之一,旨在规定医疗机构内易混淆药品的使用、管理和监督措施,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以下是易混淆药品管理制度的内容:一、定义易混淆药品易混淆药品是指名称、外形、包装、颜色、剂型等相似或极其接近的两种或两种以上药品的统称。
易混淆药品的使用存在严重风险,容易引起药品的选择、配制、分配和使用失误,直接威胁药品安全,危害患者生命健康。
二、易混淆药品的识别和分类医疗机构应按照药品的通用名称、商品名称、剂型、外观、颜色、包装、标识等外部特征进行识别和分类。
易混淆药品应列入药品目录,并在每个使用单位内设置易混淆药品识别和分类手册,进行动态管理和更新。
三、易混淆药品的采购采购药品时,采购人员应认真核对药品名称、剂型、包装、批号、有效期、生产厂家等信息,并严格按照招标投标程序进行采购。
对易混淆药品,采购人员应在采购合同中注明相应管理措施,如单独采购、单独储存、单独配制等,切实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四、易混淆药品的配制和分装医疗机构应指定符合条件的药剂师和医生进行药品配制和分装,制定药品配制分装操作流程和技术要求,保证易混淆药品的操作分开进行,严禁同时配制和分装其他药品。
五、易混淆药品的储存和保管医疗机构应划分易混淆药品存放区,将易混淆药品单独储存、单独标明,并规定易混淆药品的存储期限和环境条件。
对于容易混淆的药品,医疗机构应采取进一步措施,如使用颜色不同的容器、增加标识标语等,以便于识别和管理。
六、易混淆药品的配送和使用医疗机构应制定药品配送和使用制度,严格按照配送单和使用单提供和使用药品,并将记录挂在每个使用单位内。
对易混淆药品,必须经过两人以上核对和确认后才能配发和使用,避免一人单独操作,确保用药安全。
七、易混淆药品的监督和管控医疗机构应加强对易混淆药品的监督和管理,设置专人负责易混淆药品的管理和监控,定期进行检查和整改,并建立用药事故报告和审查机制,对发生的用药事故进行及时认真的调查和反馈,采取有效措施遏制严重的用药事故的发生。
易混淆药品管理制度易混淆药品管理制度一、制度目的为了保障员工用药安全和提高企业效益,规范易混淆药品的使用、保管、配送等管理,防止药品误用、错用,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和人身伤害风险。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任何涉及到易混淆药品的用药、保管、配送等管理环节。
三、制度制定程序1.组织策划:由公司领导班子决定,组织人力资源部、行政部、品管部等相关部门参与制定本制度。
2.制订方案:由主要起草人员制定方案,逐一吸收部门意见,进行修改完善。
3.草案审议:草案完成后,由公司领导班子进行审议,意见正式采纳后,进入下一步。
4.公布施行:经公司公章盖定,正式公布施行。
四、制度内容1.易混淆药品的定义:易混淆药品是指在外观、形状、颜色、包装相似的情况下,有可能产生混淆或使用错误的药品。
2.易混淆药品的识别:企业应对易混淆药品进行识别,标识和分类管理,确保工作人员正确使用药品,并对重点管理药品进行专项管理。
3.易混淆药品的保管:企业应对易混淆药品进行保管,对不同药品进行分类存放,配合企业安全标准规定的药品保管环节和措施,实现药品的安全保管。
如有药品遗失或盗窃等问题,应立即上报企业领导,配合进行调查并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4.易混淆药品的使用:企业应严格控制易混淆药品的使用,确保工作人员正确使用药品,减少医药费用支出和不必要的人身伤害风险。
加强对易混淆药品装配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确保企业产品的质量稳定和市场竞争力。
5.易混淆药品的配送:企业应对易混淆药品进行配送前的严格管理,确保药品及时配送到指定地点,保证无漏投、错投等情况的发生。
五、责任主体1.人力资源部:对公司内部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应用技能培训和知识普及工作。
2.品管部:对药品采购、贮藏、配送等过程进行监管,并严格落实相关人员责任。
3.行政部:对药品保管环境及设备设置进行规范管理,确保易混淆药品保管及使用符合标准规定。
4.员工:应严格遵守药品使用规范,对不当使用药品等行为进行自我检查、纠正。
医院易混淆药品管理制度为防止错发易混淆的药品~保证患者用药的安全~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结合本院管理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一、易混淆药品包括:看似药品、听似药品和一品多规。
1、看似药品:内、外包装看似药品、片形看似的药品,2、听似药品:成分、名称听似的药品,3、一品多规:成分、厂家相同但规格不同的药品。
二、设计并制定全院统一易混淆药品标识.药学部引用全国统一标识并按照本院药架的实际情况~定制出几种不同大小的“看似"、“听似”和“多规”的纸质版标识以供各药房和各临床科室使用。
三、易混淆药品的摆放和标识使用1、对于品名听似的药品~如药效相同、品名听似的药品~在同一药架上分层摆放~并在品名条码旁贴上“听似药品”标识,如药效不同~品名听似的药品~摆放在不同药架上~并在品名条码旁贴上“听似药品"标识.2、对于包装看似药品~如药效相同~包装看似的药品~在同一药柜中分层摆放~并在品名条码旁贴上“看似药品”标识,如药效不同~包装看似的药品~摆放在不同药架上~并在品名条码旁贴上“看似药品"标识。
3、对于一品多规的药品~摆放在不同药架上~并在品名条码旁贴上“多规药品”标识。
4、各临床科室所用的标识由药学部统一制定和发放.四、药学部根据日常工作容易错发、错拿和错用的药品~归纳和制定出本院在用的易混淆药品目录~并且安排专人定期更新该目录~及时发放至药学部各部门和各临床科室使用。
五、药学部按照易混淆药品的目录~安排专人对药品内外包装、片形进行拍照、制作和印制区分易混淆药品的宣传手册~定期更新该手册~及时发放至药学部各部门和各临床科室使用。
六、药学部和各临床科室对已发生的易混淆药品差错进行记录和归纳总结~组织安排科室人员统一学习~制定持续改进措施。
七、本制度由药学部负责解释。
易混淆药品管理制度1.易混淆药品包括包装相似、听似、看似药品、一品多规药品、多剂型药品等。
2.易混淆药品的陈列:2.1根据剂型不同,注射剂、内服药及外用药品分区摆放,分柜陈列。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2.2药名标签放置必须与陈列药品一一对应,字迹清晰。
2.3原则上易混淆药品应分开放置,避免同一排放置。
2.4对于听似、看似、多规、多剂型的易混淆药品应放置不同的“警示标识”,且全院统一。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3、易混淆药品的调剂:3. 1调剂易混淆药品时,药师应严格遵循“四查十对”原则,应仔细核对药品名称、规格、剂型、产地等信息,确认无误后方能发放。
4、易混淆药品的使用:4. 1护士在给患者使用易混淆药品时,亦应仔细核对药品名称、规格、剂型、产地等信息,确认无误后方可给患者使用。
相似药品不再容易混淆——我院药品安全管理持续改进安全用药是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要求加强药品的使用与管理,采取必要的安全防范措施。
近年来我院药剂科根据要求对各类特殊药品加大管理力度,以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
医院存在不少相似易混淆药品,调配、使用错误极易发生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
近日,药剂科对相似易混药品加强了管理力度,并根据各种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采取了相应措施。
第一,制定了“一品多规”、包装相似、读音相似、高危药品目录。
第二,制定了全院统一警示标识。
将“一品多规”、包装相似及名称相似药品分别按照全院统一标识以“高危”、“多规”(多种规格)、“看似”(包装相似)、“听似”(名称相似)标识标注,提醒药师、护士在调配、使用中要特别注意,避免用药错误。
目前,此项举措已顺利实施,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不断完善,并将其深入到各个用药环节,最终达到提高医疗质量,保证用药安全的目的。
易混淆药品管理制度
为了防止相似药品混淆错发,保证临床用药安全,结合医院管理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项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药库、及各药房相似药品的管理。
一、相似药品分类:品名相似药品、包装相似药品、成分相同厂家不同的药品、规格不同的相同药品。
二、药库和药房根据日常工作容易错发的药品,归纳制定出相似药品目录,通过在药品放置位置留置不同类型的醒目标志提醒药师特别注意,保证药品出库、调配准确无误。
三、对于相似药品定期安排药师进行清点并建立记录,保证出现问题及时发现并纠正。
四、对于品名相似的药品,如药效相同、品名相似的药品,在药品柜中分开放置并留置醒目标志特别注意;如药效不同,品名相似的药品,要分开放置并留置醒目标志作为提醒。
五、对于包装相似药品,从药库到药房要双人复核,如药效相同,包装相似的药品,在药品柜中分开放置并留置醒目标志;如药效不同,包装相似的药品,要分开放置并留置醒目标志特别注意,标志要醒目。
六、对于成分相同厂家不同的药品,在其放置的地方留置醒目标志,并在标志上标明产地以便区分。
七、对于规格不同的相同药品,在其放置的地方留置醒目标志,并在标志上标明规格以便区分。
八、胰岛素类药品种类繁多,为了区分不同类型的胰岛素,要求
把不同种类的胰岛素在冰箱分区放置。
九、本制度的制定可大大减少配药人员错拿药品的几率,从而形成药房药品质量安全的保证体系,诠释“以病人为中心”的医院管理服务理念,各部门应认真贯彻落实。
易混淆药品管理制度
1.易混淆药品包括包装相似、听似、看似药品、一品多规药品、多剂型药品等。
2.易混淆药品的陈列:
2.1根据剂型不同,注射剂、内服药及外用药品分区摆放,分柜陈列。
2.2药名标签放置必须与陈列药品一一对应,字迹清晰。
2.3原则上易混淆药品应分开放置,避免同一排放置。
2.4对于听似、看似、多规、多剂型的易混淆药品应放置不同的“警示标识”,且全院统一。
3、易混淆药品的调剂:
3. 1调剂易混淆药品时,药师应严格遵循“四查十对”原则,应仔细核对药品名称、规格、剂型、产地等信息,确认无误后方能发放。
4、易混淆药品的使用:
4. 1护士在给患者使用易混淆药品时,亦应仔细核对药品名称、规格、剂型、产地等信息,确认无误后方可给患者使用。
相似药品不再容易混淆
——我院药品安全管理持续改进
安全用药是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要求加强药品的使用与管理,采取必要的安全防范措施。
近年来我院药剂科根据要求对各类特殊药品加大管理力度,以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
医院存在不少相似易混淆药品,调配、使用错误极易发生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
近日,药剂科对相似易混药品加强了管理力度,并根据各种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采取了相应措施。
第一,制定了“一品多规”、包装相似、读音相似、高危药品目录。
第二,制定了全院统一警示标识。
将“一品多规”、包装相似及名称相似药品分别按照全院统一标识以“高危”、“多规”(多种规格)、“看似”(包装相似)、“听似”(名称相似)标识标注,提醒药师、护士在调配、使用中要特别注意,避免用药错误。
目前,此项举措已顺利实施,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不断完善,并将其深入到各个用药环节,最终达到提高医疗质量,保证用药安全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