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语言是符号系统共36页文档
- 格式:ppt
- 大小:516.50 KB
- 文档页数:36
第二章语言是符号系统第一节语言符号的性质和特点一、语言与语言符号(一)语言是一个符号系统。
(1)我们认为语言是一个符号系统。
①在人们的认识活动中,常常用甲事物代表乙事物,这代表乙事物的甲事物就是乙事物的符号。
例如:箭头(甲)方向(乙)马路上的红灯(甲)停止前进(乙)在以上两个例子中,箭头、红灯都是符号,代表了不同的意思。
从以上我们也可以看出符号包括两个方面:用来当代表(标记)的事物,如箭头、红灯,所代表的事物,如方向、停止前进。
瑞士著名语言学家索绪尔把前者称为“能指”,把后者称“所指”。
语言也一样,也包括这两个方面,因此,也是一种符号。
如,“黑板”,h e ibn这个声音就是能指,“一块表面光滑的坚硬材料制成的板, 常涂黑色”。
语言符号和我们刚才举的那两个例子的最大不同之处在于,前者是视觉符号,语言符号是听觉符号。
符号是用作传递信息和意义的,符号本身是一种代替关系,用一定的可以感知的东西来代替另一种东西或一定的意思。
所以,代替关系包含着代替者与被代替者两个方面。
这种代替与被代替者之间的关系完全是人为的,约定俗成的。
根据需要,人们可以改变符号。
符号的这种代替性、任意性和人为性表示了符号的本质特点请大家思考:看到冒烟,我们知道有火,听到别人咳嗽的厉害,我们就会判断,这个人可能感冒了,那么,冒烟、咳嗽是不是着火、感冒的符号呢?对于符号,我们要注意,就是符号的能指和所指之间的关系是由社会约定俗成,两者之间没有什么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而着火后冒烟,感冒后咳嗽这是事物的特征,两者之间有必然的联系。
因此,冒烟、咳嗽不是符号,这些一般被称做征候,或叫征兆。
以上所提到的这些符号都是人们事先用语言约定的,否则就不能被人所理解,所以实际上都是语言的符号。
而语言本身也是一种符号,而且要比其他任何符号都要重要的多和复杂的一种符号。
语言的符号性一般是指词的语音形式及其意义内容之间的相互关系的性质。
词的这种语音形式意义内容之间的相互关系也具有符号的特点。
第三章语言是一个符号系统第一节语言符号的性质和特点一、语言和说话(一)语言和言语1、语言和言语的含义(1)语言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是词汇和语法规则的总和。
语言作为交际工具是由充当“建筑材料”的词汇和充当“构造规则”的语法所构成的。
一种语言的语法规则数量是十分有限的,词汇的数量尽管庞大(通常几十万个),也是非常有限的。
而常用词汇的数量还要少得多。
以汉字为例,通常3000字可以造出一般常用的句子,大致能满足日常说话的需要。
(2)言语言语即“说话”,是语言这一交际工具的运用。
包括说出的话和说话的行为。
即言语是使用语言这一交际工具的行为和使用这种交际工具所产生的结果。
无论多少人说话,说多少话,一般地讲,他总是限定在这个特定的语言范围之内,都是遵照这种特定语言的语法,运用这种特定语言的词汇的结果。
2、有限与无限、自由与不自由(1)有限与无限无限:①从理论上讲(递归性),句子的长度是无限的;②一种语言的句子数目也是无限的;有限:①实践中,语言材料的有限性;②造句规则的有限性;(语言的有限来源于语言的全民性)(2)自由与不自由自由:①说话自由,根据交流表达思想;②说话内容、时间自由;不自由:①选择什么材料;(服从社会习惯)②如何组织材料;(只有自由和不自由才能表达思想并让别人理解达到沟通的目的)(3)综上所述:一种语言的句子的数目和长度是无限的,无限的句子中又包含着有限的东西,不同的句子中所包含的词是有限的,每一个词可以反复使用,因而同一个词可以和不同的词组合,构成不同的句子,组织这些材料的规则是极其有限的,学话就是掌握这套材料和规则,人们可以更具交流思想的需要自由讲话,但是不能杜撰词语违反规则,所以在自由中又有不自由。
说话只能在这种有限和无限,自由和不自由的矛盾中进行。
3、任何一种语言所包含的句子的数量都是有限的,那么人类为什么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语言?(1)词语组合的规则是十分有限的,掌握一个规则,可以类推出无限多的句子,例如学会说"我吃饭",掌握了"主-动-宾"这个格式,就可以造出"我看报","他打球","你唱歌"之类的句子来.(2)语言中的词表达的意义具有概括性,数量是有限的,一个词语可以重复使用,可以用在这个句子中,也可以用在那个句子中,从而满足了人们交际的需要,所以语言系统中的句子是无穷的,但构成句子的材料却是有限的,这也有利于人们学习掌握语言.例如"人"这个词,并不指哪一个具体的人,可以指古今中外所有的人;"苹果"可以指色彩,味道,形状各方面都不同的苹果.(二)语言和言语的关系语言和言语是对立统一的,二者既有本质上的区别又有密切的联系。
第二章语言是符号系统第一节语言的符号性质一、语言和说话“现代语言学之父”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在《普通语言学教程》(1916)中提出了应该区分两个不同的概念:“言语(说话)”(parole)“语言”(langue)1.什么是语言?什么是说话?⏹说话:运用语言的行为(说)和结果(话),具有一定的个人因素,因人而异。
⏹语言:是说话所使用的一套符号系统,这套符号系统由语音、语汇、语义、语法等系统构成。
2.语言与说话是不是一回事儿?(区别)3.语言与说话的关系每个正常的人都会说话,这就像每个人都用两条腿走路一样,极其平常。
正因为它太平常了,一般人才不去想它究竟是怎么回事情。
其实,平常的事情往往隐含着极不平常的奥妙。
谁能够看到并且揭示这个奥妙,谁就能够推动科学的发展。
牛顿看到成熟的苹果从树上掉下来,研究它的原因,发现了万有引力的秘密,开创了物理学的一个新时代。
瓦特从水开时蒸汽顶起壶盖的现象中受到启发,发明了蒸汽机。
马克思从人们每天都在进行的亿万次的商品交换中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发生、发展和灭亡的规律,为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指明了广阔的道路。
语言中也隐藏着很深奥的秘密。
人类有语言,会说话。
实在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
它是把人和其他动物区别开来的一个重要的标志。
自古以来,历代都有人探索语言中的奥妙,取得了不少成果。
不过,由于语言这种现象牵涉的方面多,本身太复杂,至今还只有一个大致的认识。
我们可以从人们最平常的说话谈起。
人们都会说话。
话是一句一句说的。
话的长短差别很大。
短可以只有一个词,长可以长到无止境。
例如,在一定的环境中,“看”就可以是一句话,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
但这种现象不典型。
说话通常是把几个词按照一定的顺序组合起来,造出一句句的话。
这种话的长度在理论上说是无限的。
例如:看。
看书。
看一本书。
看一本有趣的书。
看昨天买来的一本有趣的书。
看图书馆昨天买来的一本有趣的书。
李晓明看图书馆昨天买来的一本有趣的书。
李晓明喜欢看图书馆昨天买来的一本有趣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