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常用道理论据和事实论据
- 格式:doc
- 大小:35.00 KB
- 文档页数:1
议论文事实和道理论据宽容事实论据鲍叔荐管仲春秋时,齐襄公被杀后,公子小白和公子纠为争夺王位而战。
鲍波助小白,管仲助纠。
两边交战中,管仲曾用箭射中了小白衣带上的钩子,小白险遭丧命。
后来小白做了齐国国君,即齐桓公。
齐桓公执政后,录用鲍叔为相国。
可鲍叔心胸宽广,有智人之明,坚持把管仲推荐给桓公。
齐桓公也是宽容大度的人,不记射钩私仇,采用了鲍叔的建议,重用管仲,录用他为相国。
管仲担任相国后,协助桓公在经济、内政、军事方面进行改革,数年之间,齐转弱为强,齐醒公也就了“九合诸候,一匡天下”的霸业。
理论论据开诚恳,布大度。
康有为《上清帝第一书》量大好做事,树大好遮阴。
中国谚语与人为善确实是擅长宽谅。
[美]弗罗斯特《新罕布什尔》忍耐记心间,苦恼不沾边。
中国谚语能忍能让真君子,能屈能伸大丈夫。
中国谚语忍一句,息一怒,忍一事,少一事。
中国谚语人本该是有良心的,就连最残酷的心也会有宽恕他人的短暂、美好的经历。
[捷]塞弗尔特《泪城》自信成绩事业就要有自信,有了自信才能产生勇气、力量和毅力。
具有了这些,困难才有可能被战胜,目标才可能达到。
可是自信决非自大,更非痴妄,自信建筑在崇实和自强不息的基础之上才故意义。
事实论据古希腊著名演说家德摩斯梯尼,原先患有口吃病,幼年结巴,语音微弱,演说时常被人喝倒彩。
他始终对自己信心百倍,为了克服疾病,天天早晨口含小石子,呼喊练习,终于成为口假设悬河,辩驳纵横的演说家。
美国著名的女作家海伦·克拉,幼年因病造成又聋又瞎。
她自信自强,14岁攻克多种外语,知晓德、法、古罗马、希腊文学。
20岁考入著名的哈佛大学。
后来成为著名作家。
理论论据●不可自暴,自弃,自屈。
宋·陆九渊《语录下》●笃行信道,自强不息。
《孔子家语·五仪解》●一息尚存,希望永在。
[古罗马]西塞罗《书简》●世间一切光明,都从孤单中发见出来。
李大钊●若是你相信你能告捷,你就会告捷。
信心是成功所必需的●应该相信,自己是生活的战胜者。
议论文热点论据导读:议论文热点论据集锦大全一、尊重科学篇1、道理论据:应当热爱科学,因为人类没有什么力量比科学更强大,更所向无敌了。
——高尔基科学研究能破除迷信,因为它鼓励人们根据因果关系来思考和观察事物。
——爱因斯坦人类的整个发展直接取决于科学的发展,谁阻碍了科学的发展,谁就阻碍了人类的发展。
——费杀特2、事实论据:一条线值1万美元。
20世纪初,美国福特公司的一台电视出了故障,可怎么也找不到毛病在哪儿。
只好请来了当时侨居美国的德国著名机电专家斯坦门茨。
他仔细检查以后,用粉笔在电机外壳的某外划一道线,对公司经理说:“打开电机,把做记号的线匝减少16匝。
”人们照办后,毛病果然解决了。
经理问他酬金,斯坦门茨索价一万美元,不少人议论纷纷,斯坦门茨开列清单:画一条线值1美元,知道在哪儿画线值9999美元。
福特公司不但照价付酬,还重金聘用了斯坦门茨。
科学家的价值美国一位将军是这样评价著名的德国原子物理学家海森堡的:“得到海森堡这样的科学家,足以比得上德国十个师的军队。
”法国科学家巴斯德是微生物的奠基人,赫胥黎对他的发现的评价是:“足以抵偿德国50亿法朗的战争赔偿,”当时普鲁士向法国索取如此巨额的战争赔偿,目的是打击法国的经济地位,使期一蹶不振,但是出人意料的是,法国一年内就付清了赔款,因为巴斯德的研究成果给法国带来了经济上的繁荣。
二、拼搏篇1、道理论据:什么是路?就是从设路的地方践踏出来的。
从只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
——鲁迅想要做人生竞技场上留下的人,只有不怕创伤去搏斗。
——芥川龙之介经过的道路是艰苦的,坎坷不平的。
可是,无论如何,那是一条美好的道路。
在那条路上,一步一个血迹,也是值得的。
——罗曼·罗兰2、事实论据:牛顿和实验室。
牛顿致力于光学、力学和化学的研究,经过长期的努力,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对科学事业的发展作出了极其伟大的贡献。
当人们问他是怎么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他简单地回答说:“我一直在想、想、想……”牛顿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实验里渡过的,有时成月地呆在实验室里,不分昼夜地苦干。
议论文论点论据大全一、诚信1.经典论点(1)言必信,行必果。
(2)诚信能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往。
(3)诚信是诚实和信用的统一。
(4)诚信会使友谊更加牢固。
2.道理论据(1)民无信不立。
——孔子(2)小信诚则大信立。
——韩非子(3)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
——程颐(4)失去钱财可找,失去信任难挽。
——谚语3.事实论据(1)晋文公退避三舍。
(2)商鞅立木取信。
(3)曾子杀猪(4)“狼来了”的教训。
二、生命1.经典论点(1)生命的意义在于燃烧。
(2)一个真正的人,必须是生而对人民有用,死而对人民有益。
(3)生命的可贵之处在于通过造福于人类而得到永生。
(4)生活的不幸和委屈应该激起奋斗的火花,而不应促使生命走向死亡。
2.道理论据(1)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李清照《夏日绝句》(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过零丁洋》(3)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
——司马迁(4)生如春花之烂漫,死如秋叶之静美。
——泰戈尔(5)生命的多少用时间计算,生命的价值用奉献计算。
——裴多菲(6)人的生命,似洪水奔流,不遇着岛屿、暗礁,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
——奥斯特洛夫斯基(7)无用的生命,只是过早的死亡。
——歌德(8)一个人如果碌碌无为,只为自己渺小的生存而虚度一生,那么,即使他高寿活到一百岁,又有什么价值和意义呢?——杨沫3.事实论据(1)孙思邈百岁著书立说。
(2)“135岁”的爱迪生。
(3)为了信念而战胜死亡的保尔。
三、创新1.经典论点(1)人需要有创新精神。
(2)创新能促进社会发展。
(3)创新需要不断地观察思考。
(4)创新不要在乎别人的眼光。
(5)创新要打破传统的束缚。
(6)创新需要灵活的头脑。
(7)创新需要有一定的知识和能力作为前提。
(8)创新和异想天开是有区别的。
2.道理论据(1)穷则变,变则通。
——《周易》(2)人才进行工作,天才进行创造。
——舒曼(3)第一个形容女人像花的人是聪明人,第二个再这样形容得是傻子。
信仰:事实论据:1.陈平西汉名相,少时家贫,与哥哥相依为命,为了秉承父命,光耀门庭,不事生产,闭门读书,却为大嫂所不容,为了消弭兄嫂的矛盾,面对一再羞辱,隐忍不发,随着大嫂的变本加厉,终于忍无可忍,出走离家,欲浪迹天涯,被哥哥追回后,又不计前嫌,阻兄休嫂,在当地传为美谈。
终有一老着,慕名前来,免费收徒授课,学成后,辅佐刘邦,成就了一番霸业。
2.孙中山,40年如一日,为中国的独立富强而耗尽了毕生的精力。
他自己别无家产,仅有书籍、衣服、一所华侨捐献给他的小住宅。
他革命一生的原动力是什么?就是“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的崇高信仰。
3.奇人徐霞客徐霞客是明朝末年的旅行家、地理学家。
他不愿意做官,从小就立下登名山、记胜迹、考察山川的宏愿。
因此,他常常躲在他家附近的竹林里,逃避做官。
人们送给他一个称号,叫“奇人”。
为了能实现自己的旅行家之梦,他从小就注意锻炼身体,为日后旅行在体质方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从22岁开始,他迈开双脚,为自己的信仰开始了艰难的旅程。
在几乎没有任何帮助的情况下,他不避风雨,不畏狼虎,徒步跋涉游历了大半个中国。
他的同伴一个因病而死,一个因苦而逃,只有他坚持前进。
从22岁到56岁,徐霞客一生野外考察34年,曾三次遇险、四次断粮,但最终他战胜了自己,写下了40万字的《徐霞客游记》。
道理论据:1.没有信仰,则没有名副其实的品行和生命;没有信仰,则没有名副其实的国土。
——惠特曼2.当信仰丧失了,荣誉也失去了的时候,这人等于死了。
——惠蒂尔3.支配战士行动的力量是信仰,他能够忍受一切艰难、痛苦,而达到他所选定的目标。
——巴金(蒋凌钰)。
. ... .议论文常用的一些事实论据、道理论据一、立志篇(一)事实论据:1、立志多在少年,但宋朝文学家洵27岁开始发愤,立志就读,昼夜不息,结果大器晚成,终于成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2、我国明代画家王冕,少年放牛时,立志要把荷花佳景惟妙惟肖地画出来。
他不分昼夜地绘画,立志不移,后来成为当时著名的画家。
3、越王勾践被吴国军队打败,忍受奇耻大辱,给吴王夫差当奴仆。
三年后,他被释放回国,立志洗雪国耻。
他卧薪尝胆,发愤图强,终于打败了吴国。
(二)道理论据:1.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力就发展得越快,对社会越有益。
—高尔基2.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有坚忍不拔之志。
——轼3.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话百岁。
——石玉昆二、拼搏篇(一)事实论据:1、贝多芬拼搏成长。
大作曲家贝多芬小时候由于家庭贫困没能上学,十七岁时患了伤寒和天花之后,肺病、关节炎、黄热病、结膜炎等又接踵而至,二十六岁不幸失去了听觉,爱情上也屡遭挫折,在这种境遇下,贝多芬发誓“要扼住生命的咽喉”。
在与生命的顽强拼搏中,他的意志占了上风,在乐曲创作事业上,他的生命之火燃烧得越来越旺盛了。
2、司马迁写《史记》汉朝司马迁继承父业,立志著述史书。
他游历各地,阅读了大量书籍。
不料正在他着手编写《史记》时,遭到了陵之祸的株连。
但他矢志不渝,忍辱负重,身受腐刑,幽而发愤,经过十余年的艰苦奋斗,终于写成了鸿篇巨著——《史记》(二)道理论据:1.什么是路?就是从设路的地方践踏出来的.从只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鲁迅.z. . . .. ... .2.经过的道路是艰苦的,坎坷不平的.可是,无论如何,那是一条美好的道路.在那条路上,一步一个血迹,也是值得的.——罗曼·罗兰三、勤奋篇(一)事实论据:1、王羲之与“墨池”王羲之是东晋有名的书法家。
他每天坚持练字,练完后就在家边的一口池塘里洗笔。
这样日复一日,竟将整口池塘的水染成了黑色,像墨一般。
于是人们把这口池塘叫作“墨池”,也叫“洗砚池”、“洗笔池”。
议论文常见事实、道理论据集锦素材运用之一【话题内涵】信念是人的精神支柱,是人生走向成功的基础。
它是人们在一定认识基础上,对某种思想理论、学说或理想所抱的坚定不移的观念以及真诚信服与坚决执行的态度。
坚定的信念是认识、情感和意志的融合,是一种高尚的理想和坚信理想必然实现的心志的统一。
【名言警句】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
——墨子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孔明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苏轼我坚守自己的信念,沉默而顽强地走自己认为应该走的路。
毁誉无动于衷,荣辱在所不计。
——李泽厚人,只要有一种信念,有所追求,什么艰苦都能忍受,什么环境也都能适应。
——丁玲信念是鸟,它在黎明仍然黑暗之际,感觉到了光明,唱出了歌。
——泰戈尔勇敢和必胜的信念常使战斗得以胜利结束。
——恩格斯最可怕的敌人,就是没有坚强的信念。
——罗曼•罗兰宁可孓然而自豪地独守信念,也莫不辨是非地随波逐流。
——丘吉尔只有信念使快乐真实。
——蒙田信念,这强烈的精神搜索之光,照亮了道路,虽然凶险的环境在阴影中潜行,我却毫不畏惧地走向“魔林”。
——海伦•凯勒你有信仰就年轻,疑惑就年老;有自信就年轻,畏惧就年老;有希望就年轻,绝望就年老;岁月使你皮肤起皱但是失去了热忱,就损伤了灵魂。
——卡耐基即使拿走我现在的一切,只要留给我信念,我就能在十年之内又夺回它。
——洛克菲勒【故事新闻【苏格拉底:不会放弃我的信念苏格拉底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
他是人类思想史上最早因为思想而被定罪并且因为坚持自己的思想而甘愿被处死的思想家。
苏格拉底认为哲学的目的不在于认识自然,而在于“认识自己”。
“未经省察的人生不值得一过”,“必须追求好的生活远过于生活”,这是苏格拉底在法庭上为自己申辩时所说的话。
当时奴隶主统治者以传播异说、陷害青年、反对民主的罪名判处他死刑。
在死之前,苏格拉底从容地对法官说:“作为哲人,我坚持哲人的节操,如果你们提出条件,说只要我以后不要从事哲学研究,就可以放我,让我活下去,那么,我的回答是:只要我活着,就不会放弃我的信仰。
议论文论点论据议论文论点论据大全议论文论点论据总汇,选择作文热点题材,进行论点论据的编辑汇总,既是老师备课的好帮手,也是学生积累作文素材,迅速提高写作能力的好素材。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一些论点论据大全,欢迎大家阅读参考!议论文论点论据篇1顽强拼搏[论点]我们应该具有拼搏精神。
1、拼搏是取得成功的法宝。
2、拼搏需要勇气和毅力。
3、拼搏是竟争的需要。
4、拼搏的黄金岁月是青春时代。
自尊自爱[论点]自尊才称得上自爱。
1、自尊是自强的支撑点。
2、自尊才能赢得他尊。
3、自尊不等于自傲。
4、自尊就应严于律己。
廉洁奉公 [论点]廉洁奉公是一种美德。
1、廉洁奉公能远离腐败。
2、廉洁奉公者能青史留名。
3、廉洁奉公对于经济建设十分重要。
4、廉洁奉公应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遵纪守法 [论点]遵纪守法是立身之本。
1、遵纪守法有利于安定团结。
2、慎独是遵纪有力保证。
3、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
4、遵纪守法应成为一种社会风气。
诚实守信 [论点]诚实守信是做人之本。
1、诚实守信是取得成功的保证。
2、诚实守信者能得到他人的尊重。
3、诚实守信是一种内在美。
4、诚实守信是人与人交往的前提。
俭以养德 [论点]节俭能培养人的品德。
1、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2、节俭是反腐倡廉的保证。
3、节俭是人的一笔宝贵财富。
4、节俭是致富之道。
去恶从善 [论点]去恶从善是一种做人准则。
1、去恶从善能净化社会风气。
2、去恶从善应从小事做起。
3、去恶从善应有明确的是非观。
4、去恶从善需要足够的勇气。
志节操行 [论点]我们应该具有良好的志节操行。
1、志节是自我激励的法宝。
2、志节是中华民族傲立于世的支柱。
3、志节能使人乐观向上。
4、志节是衡量人道德品德的一杆称。
助人为乐 [论点]助人为乐是一种无私奉献。
1、助人为乐能加忆社会文明的进程。
2、乐于助人能享受快乐。
3、乐于助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4、乐于助人的人能得到社会的称颂。
尊老爱幼 [论点]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美德。
议论文论据素材议论文论据素材1一、道理论据:1、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杜甫2、生活里最重要的是礼貌,它比最高智慧,比一切学知都重要。
——赫尔岑3、你能否对你的朋友守信不谕,永远做一个无愧于他的人,这就是你的灵魂,性格,心理以至于道德的最考考验。
——马克思二、事实论据:1、日本的礼貌训练学校。
日本兴办了一种新的学校——礼貌训练学校。
许多公司把他们的新雇员,尤其是年轻的女职员派到这里来受训,学习如何对不同的采用不同的的敬语,如何接受名片,如何保持优雅物坐姿,如何礼貌以欢送客人等。
他们聘请担任这些课程的教师是日本航空公司退役的空中小姐。
2、吴起言必信。
战国时著名的军事家吴起,为人极守信用。
有一天,他遇见老朋友,约请他到家里吃饭,并说:“我等你一起吃。
”结果,一直到晚上朋友也没有来,吴起就一直饿着肚子等着。
第二天,他派人把朋友请了来,才和他一起吃了饭。
吴起守信到这种程度,这大概就是他能统率好千军万马的原因。
3、微笑和妙语化解发矛盾。
公共汽车上曾发生过这样一件事:司机骤然刹车,一位男青年立足不稳,身体前倾拥靠到一位妙龄少女身上。
尽管男青年微笑着表示歉意,姑娘还是杏眼圆睁,怒气气冲冲地斥责他:“德性能”眼看一场争吵就要发生,全车人都盯着他俩。
谁知男青年并不动气,仍微笑着答道:“不是德性,是惯性。
”乘客们爆发出一阵笑声,连姑娘也情不自禁地笑了。
议论文论据素材2适用话题:诚实守信、品德、内在美【论点】诚实守信是一种内在美。
【相关论据】1、实话实说:世界闻名的电影艺术家格列高里·帕克来华访问,在上海的记者招待会上,一位记者提出了40多年前的往事:“帕克先生在中国人民危难的时候,向保卫中国同盟捐款,向中国人民伸出了热情之手。
请问当时是什么原因促使你这样做?”帕克用最简短的四句话答复了这个最悠远的问题。
第一句话:“本能。
”第二句话:“感情和自然交流。
”第三句话:“因为这是真诚的,而真诚的东西是不能分析的。
【导语】议论⽂——论据要使⾃⼰的论点被别⼈接受,就要有论据来⽀撑。
议论⽂论据⽆⾮是摆事实、讲道理两⼤类。
⽆忧考为⼤家提供《⾼中议论⽂道理事例论据【⼋篇】》,欢迎阅读。
⼀、理想篇 1、道理论据: 志当存⾼远——诸葛亮 ⼀个有了远⼤的理想,就是在最艰苦困难的时候,也会感到幸福。
—徐特⽴ ⼀个没有理想,⽣活就会没有重⼼,就缺少朝⽓。
为⾃⼰建⽴⼀个正确的⽬标,朝向这个⽬标去努⼒追求,⽣活⾃然就会充实⽽有意义。
——罗兰 2、事实论据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略) 周恩来为中华崛起⽽读书。
新学期开始,沈阳东关模范学校魏校长问同学们读书是为了什么?于是有⼈回答说:“是为了家⽗读书。
”有⼈回答说:“为明礼⽽读书。
”也有⼈说:“为光耀门楣⽽读书。
”当魏校长点名要周恩来回答时,坐在后排的周恩来站起来,庄重地回答:“为中华之崛起⽽读书。
”马克思的理想。
1835秋天,马克思中学毕业,⾯临着职业选择。
当时,在马克思的同学中对选择职业有种种考虑,许多⼈认为有虚荣⼼和追求名利有理所当然的事。
但是马克思觉得,⼀个青年应当选择最能为⼈类服务、最能实现⼈类幸福的职业,马克思在他的毕业论⽂结尾写道:“我们选择职业所应遵循的主要指针,是⼈类的幸福??”⼆、⽴志篇 1、道理论据: ⼀个⼈追求的⽬标越⾼,他的才⼒就发展得越快,对社会越有益。
—⾼尔基 古之成⼤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有坚忍不拔之志。
——苏轼 有志不在年⾼,⽆志空话百岁。
——⽯⽟昆 2、事实论据: 周处⽴志好学鲁迅异医从⽂ 许多科学家、发明家,都是从⼩⽴志(爱迪⽣、爱因斯坦、⾼斯)美国科学家爱迪⽣,29岁发明留声机,33岁发明⽩炽电灯泡。
德国物理学家爱因基坦,26岁提出狭义相对论,37岁提出⼴义相对论。
德国数学家⾼斯,17岁就提出最⼩⼆乘法,24岁出版《算术研究》,开创近代数论,32岁提出⾏星轨道的计算⽅法。
三、谦虚篇 1、道理论据: 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虚⼼使⼈进步,骄傲使⼈落后。
.
'. 议论文常用的道理论据(名人名言)
理想与立志:有志者,事竟成。
(清:蒲松龄)(最早出处是南朝刘晔《后汉书》)
勤奋治学: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韩愈)
天才出自勤奋。
(高尔基)
学习与思考: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
积累与知识: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子)
恒心与毅力: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战国:荀子)
品行谦虚: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
学会奉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诸葛亮)
珍惜时间: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岳飞)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孔子)
团结合作: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谚语)
诚信与守信:言必信,行必果。
(墨子)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王充)
毅力: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
(英:狄更斯)
逆境: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求知: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
爱我中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
忍让:小不忍则乱大谋。
(孔子)
议论文常用的事实论据
一、立志
1、周恩来上小学时回答校长为什么读书: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2、陈涉年轻时,曾经给人作雇工。
他发出了“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的感叹。
3、越王勾践被吴国军队打败,忍受奇耻大辱,给吴王夫差当奴仆。
三年后,他被释放回国,立志洗雪国耻。
他卧薪尝胆,发愤图强,终于打败了吴国。
二、拼搏
1、大作曲家贝多芬双耳失聪却发誓“要扼住生命的咽喉”。
在与生命的顽强拼搏中,他的意志占了上风,在乐曲创作事业上,他的生命之火燃烧得越来越旺盛了。
三、勤奋
1、东晋有名的书法家王羲之每天坚持练字,练完后就在家边的一口池塘里洗笔。
这样日复一日,竟将整口池塘的水染成了黑色,像墨一般。
于是人们把这口池塘叫作“墨池”。
2、司马迁从42岁时开始写《史记》,到60岁完成,历时18年。
如果把他20岁后收集史料、实地采访等工作加在一起,这部《史记》花费了他整整40年时间。
3、天才来自于勤奋。
爱迪生一生有一千多项发明。
他为了发明电灯,阅读了大量资料,光笔记就有四万多页。
他试验过几千种物质,做了几万次实验,才发明电灯。
四、毅力
1、张海迪自幼就患有严重的高位截瘫,几次濒临死亡的边缘,可是20多年来,她忍受病痛学会了4门外语,翻译了16万多字的外国著作,获得了哲学硕士学位,并自学了针灸技术,为群众治病1万多人次,作出了巨大贡献。
2、李时珍花了31年功夫,读了800多种书籍,写了上千万字笔记,游历了7个省,收集了成千上万个单方,为了了解一些草药的解毒效果,吞服了一些剧烈的毒药,最后写成了中国医药学的辉煌巨著——《本草纲目》。
3、法国著名物理学家居里夫人,历经12年的实验,不怕挫折失败,从几十吨矿物中提取了几克镭。
五、逆境
1、吴王夫差立志为父报仇,打败强国——楚国;贪图享乐,败于自己曾打败过的小国——越国。
六、成败
1、爱迪生发明电灯,历经了几万次失败,但他始终不气馁,最终发明了电灯。
七、积累
1、马克思为写《资本论》,阅读了1500多种书,留下了100多本读书笔记。
他几乎掌握欧洲一切国家的语言,他在头脑里积累储存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信息和资料。
2、唐代李贺每次出去与亲朋同游总是带着一个白锦袋,想出妙句立即写好放进袋里,晚间回家整理,几乎天天如此。
八、自信
1、一百个零加起来还是零。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发表后,有人炮制了一本《百人驳相对论》,爱因斯坦对此不屑一顾:“假如我的理论是错的,一个人反驳就足够了,一百个零加起来还是零。
”
2、伽利略的“两个铁球同时落地”;居里夫人坚信能提炼出镭;爱迪生发明电灯;中国历史上的有成就者,哪个不是在信心的支撑下获得成就的呢?
九、学习与思考
1、牛顿对苹果落地的思考,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
十、忍让
1、忍受胯下之辱的韩信并没有因此而堕落颓废,后来封侯拜相,终成一代名将。
十一、取舍
1、文天祥被俘后宁死不屈,舍生取义。
2、钱学森舍弃了美国的优厚待遇而毅然回国,为祖国做贡献。
在个人享受和国家强大方面,他选择了国家。
十二、诚实 1、两小儿辩日问孔子,孔子老实回答自己不知道。
十三、珍惜时间 1、欧阳修平生做文章多在“三上”:马上、枕上、厕上。
十四、淡泊名利 1、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
十五、改过自新 1、廉颇向蔺相如负荆请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