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篇全球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精品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2.77 MB
- 文档页数:35
环境问题•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原因使环境条件发生不利于人类的变化,以致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给人类带来灾害,这就是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分为人类活动给自然环境造成的破坏和自然造成的环境破坏这两大类。
•环境问题的发生与发展,可大致分为三个阶段:–自人类出现直至工业革命为止,是早期环境问题阶段;–从工业革命到1984年发现南极臭氧空洞为止,是近现代环境问题阶段;–从1984年发现南极臭氧空洞,引起第二次世界环境问题高潮至今,为当代环境问题阶段。
世界八大公害•世界著名的六大污染事故•在20世纪,世界上还发生了多种突发性的污染事故,其中最闻名的"六大污染事故"是:•1〕意大利塞维索化学污染事故2〕美国三里岛核电站泄漏事故3〕墨西哥液化气爆炸事件4〕印度博帕尔毒气泄漏事故5〕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6〕德国莱茵河污染事故•污染问题在工业社会迅速发展的原因•工业社会是建立在大量消耗能源、尤其是化石燃料基础上。
•工业产品的原料构成主要是自然资源,特别是矿产资源。
•环境污染还与工业社会的生活方式、尤其是消费方式有直接关系。
•环境污染的产生与发展还与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水平和技术能力直接相关。
现代环境保护的源起•《寂静的春天》从污染生态学的角度,阐明了人类同大气、海洋、河流、土壤、动植物之间的密切关系,初步揭示了环境污染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提出了现代生态学所面临的污染生态问题。
环境保护的第一个里程碑——斯德哥尔摩会议1972年6月5日至6月16日,联合国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了人类环境会议,讨论当代世界环境问题,探讨保护全球环境的战略。
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在全世界范围内研究保护人类环境的会议。
这次会议提出了两个环境保护口号:《只有一个地球》和《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宣言》。
环境保护的第二个里程碑——里约热内卢会议•1992年6月13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迎来了全球183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团,其中有102位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研究全球性的环境问题。
高一地理第八单元《人类面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知识点总结高一地理第八单元《人类面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知识点总结「篇一」地球上的水1.自然界的水循环(1)相互联系的水体水以气态、固态和液态的形式存在。
气态水,数量最少分布最广。
液态水,数量分布次之。
固态水,仅在高纬高山或特殊条件下存在。
(2)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a)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四大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分为有海陆间循环、陆地内循环、海上内循环。
b)主要环节:蒸发、植物蒸腾、降水、水汽输送、地表径流、地下径流、下渗c)意义:维持全球水平衡,更新陆地淡水资源,调节全球热量平衡,塑造地表形态2.大规模的海水运动(1)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a)洋流,又叫海流,是指大洋表层海水常年大规模地沿一定方向进行较为稳定的流动。
b)按成因分:风海流,补偿流,密度流按性质分:寒流,暖流c)洋流的分布规律:①中低纬度洋流圈北半球呈顺时针方向、南半球呈反时针方向。
②北半球中高纬逆时针方向洋流圈③南半球40—60度海区形成西风漂流④北印度洋形成季风洋流,冬季逆时针,夏季顺时针。
(2)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a)暖流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作用,寒流对沿岸气候有有降温减湿作用。
b)寒暖流交汇的海区,形成较大的渔场。
c)对海洋航行也有影响,寒暖流相遇形成海雾,不利航行;洋流还会携带冰山。
d)既可以使污染物因迅速扩散而加快其稀释和净化的速度,也相应地使污染范围扩大。
3.水资源的合理利用(1)水资源及其分布水资源的封歉程度,通常用多年平均径流总量来衡量。
除南极洲外,亚洲最多,其次南美,大洋洲最少。
从国家来看,巴西最多,其次俄罗斯,中国第六。
我国不均衡,空间上南多北少,东多西少;时间上夏秋多,冬春少。
(2)水资源与人类社会水资源的数量会影响经济活动规模的大小,质量会影响一个地区经济活动的效益。
科技进步促进人水关系的发展。
(3)合理利用水资源,人类对水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污染和过度利用等加剧水资源短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