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第六课 黄河颂

  • 格式:ppt
  • 大小:1.85 MB
  • 文档页数:25

下载文档原格式

  / 2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堂练习
组诗《黄河大合唱》的作者 是 光未然 ,原名 张光年 。《黄 河大合唱》是一部大型合唱音乐作品, 冼星海 由 谱曲。作品由八个乐章组 成,它以丰富的艺术形象、 壮阔的历史场景 和磅礴的气势,表 现出黄河儿女的英雄气概。
课后作业
703班:完成《名校课堂》P17的1、2、 3、4、6、7。
702班: 完成《名校课堂》P17的6、7、 8。
排比—— “啊!黄河!”抒情的内容 形成排比,气势宏大。
5、歌词中反复出现的“啊!黄河!” 起了什么样的作用?
(1)黄河养育了中华民族。
(2)黄河保卫了中华民族。
(3)黄河激励着中华民族。
由实到虚,环环相扣,逐步深入。
6、如何理解黄河是“摇篮”? 黄河是中华民 族的发源地,中华 文化在黄河流域产 生、发展、壮大。 黄河哺育滋养了世 代炎黄子孙。
整体感知
绘黄河
直奔东南
颂黄河
抒壮志

中华民族的摇篮 增 发 强 扬 惊涛澎湃 是 中华民族的屏障 民 民 族 族 浊流宛转 观 精 千万条铁的臂膀 念 神 力劈中原
课文讲解
1、本课的题目是《黄河颂》,其中 哪个字是关键,也是题眼。

2、开头点题后,作者并没有直接去 颂而是在描写黄河,如果在文中找一个 字来统领,应该是哪个字? 望
3、作者在“绘黄河”部分从 哪些方面描绘黄河的?描绘出黄河 的什么特点?
滚滚、惊涛澎湃、 万丈狂澜表现了黄河气 势汹涌;掀起、结、奔 向、劈成表现了黄河力 量之大;宛转,九曲连 环表现了黄河外形特点。
4、说说本文采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拟人—— “你”,直接抒情。 比喻—— “摇篮”,歌颂黄河是中华民 族的发祥地;“屏障 ” ,指出黄河对中 华民族的保卫作用;“臂膀”,体现了 黄河气势磅礴、勇不可挡的气度和力量。
张健新 703 2014.03.10 702 2014.03.11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积累词语学习本课出现的生字、生词, 并学会运用。了解诗人光未然及音乐家冼星海。 2、有感情地朗读歌词,充分展开想象, 体会歌词中体现出的英雄气魄,体味诗人的爱 国情感。 3、理解歌词中的比喻、拟人修辞手法的 运用,并学习运用到写作中去。
•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朗读,反复体味歌词中澎湃激 昂的民族感情;理解歌词中反复等修辞方法 的作用。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结合语言环 境的学习体会语言运用的好处。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感受黄河的悠久历史与波澜壮阔的 形象,理解黄河所凝聚的中华民族的伟大精 神。 2、启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树 立为中华的腾飞而发愤读书志向。
学习重难点
1、调动情感,有感情地朗读诗 歌,理解诗歌赞颂黄河,赞颂民族 伟大精神的内涵。 2、通过诗歌诵读体会诗歌蕴含 的感情。
作者简介
光未然(1913— 2002),原名张光年, 湖北光化县人,现代著名诗人,文学评论 家。主要著作有:歌词《五月的鲜花》, 组诗歌词《黄河大合唱》,论文集《风雨 文谈》《青春文谈》《光未然戏剧文选》 《江海日记》《向阳日记》《文坛回春纪 事》《光未然诗存》和一部诗歌集,论文 《新时期社会主义文学在阔步前进》等。
认识“黄河”
黄河,是我国仅次于长江的第二大河, 也是世界上有名的大河之一。它发源于青 海省中部的巴颜喀拉山北麓,流经青海、 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河南、 山东九省、区,注入渤海,总长五千四百 六十公里。
读准字音
山巅( 澎湃( 赞歌( 屏障( 气魄( 宛转( diān pé ng zà n zhà ng pò wǎn ) ) ) ) ) ) 哺育( 狂澜( 发源( 滋长( 劈成( bǔ ) lá n ) yuá n) zī ) pī )
导入新课
写出有关黄河的诗句。
奔流到海不复回 。 (1)黄河之水天上来,_______________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2)_______________ 黄河入海流 (3)白日依山尽, _______________ 。 更上一层楼 欲穷千里目, _______________ 。 长河落日圆 (4)大漠孤烟直, _______________ 。
黄河一泻万丈
9、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歌颂黄河,就是歌颂我们的民族,激 发中华儿女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激励 中华儿女像黄河一样,以英雄的气概和坚 强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全中国!
课堂小结
本课是一首感情豪迈,格调高昂的诗歌, 诗中饱含者作者浓浓的爱国情怀和对祖国 山河的热爱。
革命烈士抛头颅洒热血,为我们换来了 今天安宁和平的生活;但是,今天的中华 民族还没有足够强大。所以,我们今天仍 然要发扬昂扬、坚强的黄河精神,团结起 来,振兴中华!
7、如何理解黄河是“屏障”?
把黄河比喻为“民族 的屏障”,侧重从中华民 族的保卫作用而言。黄河 天险在地理上可作为军事 屏障,黄河的伟大坚强精 神,更足以成为民族精神 的堡垒。
8、如何理解黄河“向南北两岸/伸 出万千条铁的臂膀”?
从全句看,这是一个比喻句,把黄河比喻 为一个巨人,黄河主流是“巨人”的躯干, 黄河流域中的无数条支流就是“巨人”身上 千万条“铁的臂膀”。其次,应该和上文结 合起来理解,如此巨人,“一泻万丈,浩浩 荡荡”体现了气势磅礴、勇不可挡的气度和 力量,正足以激发民族的精神和信念。
资料链接
《黄河大合唱》是一个大型的合唱音乐 作品,由光未然作词,冼星海谱曲,分为 八个乐章:《黄河船夫曲》《黄河颂》 《黄河之水Hale Waihona Puke Baidu上来》《黄河对口曲》《黄 水谣》《黄河怨》《保卫黄河》《怒吼吧! 黄河》。
光未然
写作背景
1938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日本侵 略者的铁蹄践踏着华北大地,全国人民陷入 了水深火热之中,疯狂的日本侵略者在中国 的土地上残杀着我们的同胞!但是,中华儿 女不甘受屈辱,全国人民掀起了抗日救亡运 动的高潮!同年,光未然在延安途中亲历黄 河的险峡怒涛,萌动了为黄河放歌的诗情。 后受冼星海之约,写出长诗《黄河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