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整理盆底肌康复知识讲座教学内容
- 格式:doc
- 大小:246.50 KB
- 文档页数:7
盆底肌康复讲座概要:本文档旨在介绍盆底肌康复的重要性以及一些常见的恢复方法。
盆底肌群是人体内的重要肌肉群之一,负责支撑膀胱、子宫和肛门,维持正常排尿和排便功能。
然而,由于生活方式、妊娠、分娩等因素的影响,许多人都存在盆底肌功能失调的问题。
通过盆底肌康复讲座,我们可以了解如何有效地恢复盆底肌的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背景:盆底肌群的失调可能导致尿失禁、排尿困难、性功能障碍等一系列问题,给个人的身心健康带来负面影响。
因此,正确的盆底肌群训练和康复至关重要。
盆底肌康复讲座将介绍盆底肌功能失调的原因和症状,帮助参与者认识自身问题,并提供一些简单、易行的康复方法。
讲座内容:1. 盆底肌功能失调的原因:- 生活惯:长时间久坐、不规律排尿、久便、持重提物等- 妊娠和分娩:妊娠期间盆底肌群的承受力、分娩过程对盆底肌群的压力- 年龄:盆底肌群随着年龄的增长会发生萎缩和功能受损- 其他:肥胖、手术、慢性咳嗽等2. 盆底肌功能失调的症状:- 尿失禁:尿液流失无法控制- 排尿困难:尿道肌肉不协调导致尿液排出困难- 松弛:失去紧实感- 性功能障碍:性交时感觉障碍、无法达到等3. 盆底肌康复方法:- 骨盆底肌肉锻炼:通过收紧和放松盆底肌肉的训练来增强肌肉力量和控制力- 健康生活方式:保持规律的饮食、充足的水分摄入、避免长时间久坐等- 瑜伽和普拉提:通过瑜伽和普拉提锻炼来改善盆底肌肉的紧实度和灵活性- 其他康复方法:如物理疗法、药物治疗等,根据个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结论:盆底肌康复讲座旨在提高参与者对盆底肌功能失调的认识,并介绍一些简单易行的康复方法。
通过正确的康复训练和健康生活方式,可以有效地改善盆底肌功能,减少尿失禁、排尿困难等问题,提高个体的生活质量。
建议每个人都关注和重视盆底肌的健康及康复。
大家晚上好,我是小爱,我是盆底肌康复指导。
今天晚上,给大家聊一聊关于盆底肌的康复知识。
首先大家请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公众号会有很多有价值的盆底肌知识发布给大家。
(发公众号)爬楼暗号:4月6日如今,女性盆底功能障碍已成为影响女性生活质量的五种最常见慢性疾病之一,越来越严重影响女性身心健康成为社会问题。
“和外国人相比,中国的孕产妇骨盆小,但生下的宝宝个头却不输给外国宝宝,因此,中国女性产后的盆底松弛现象非常普遍。
”但为什么没有引起很多人的重视,因为盆底松弛导致的某些后遗症,可能要到几十年后才反映出来。
1.什么是盆底肌?(图片)盆底肌,即盆底肌肉,是指封闭骨盆底的肌肉群。
这一肌肉群犹如一张“吊网”,尿道、膀胱、阴道、子宫、直肠等脏器被这张“网”紧紧吊住,从而维持正常位置。
2.为什么出现盆底肌问题女性在妊娠、分娩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对盆底肌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
妊娠期在孕激素的作用下,盆底会变得松弛,随着胎儿的慢慢长大,胎位下移,盆底也会受到越来越多的挤压。
分娩时,随着胎儿的娩出,部分韧带松裂,“盆底肌”弹性变差,无法将器官固定在正常位置,从而出现功能障碍,如大小便失禁、脏器脱垂等。
所以有些剖腹产的妈妈有个这样的疑惑,为什么剖宫产还会出现阴道松弛等盆底肌问题,这是因为孕期的影响,不是只有顺产才会出现盆底肌问题。
插入2.盆底肌如何检查?产后42天的妇科检查非常重要一般的触诊即可对盆底状况有一个很好的判断。
就诊者躺在妇科检查床,医生通常要求其用力屏气和咳嗽,对阴道壁膨出程度和宫颈位置进行判断。
就诊者可能经常会有这样的疑惑“为什么不同医生对我的膨出脱垂程度判断不一?”这多是因为取仰卧姿势检查的局限性所造成。
必要时,医生若能让就诊者采取站立位检查,判断将可能更为准确。
有些医院有产后康复科,产妇可以进行盆底肌筛查,利用仪器进行盆底肌肌力测试。
如果大家想自己检查是否有阴道膨出,可以尝试蹲下、憋气,然后触摸阴道口有没有突出的肉肉。
盆底康复治疗课程介绍盆底康复治疗是一种专门针对盆底肌肉和骨盆器官功能问题的康复疗法。
它通过一系列的理疗和运动康复技术,旨在恢复盆底肌肉的力量、协调性和灵活性,提高骨盆器官的运动功能,从而有效预防和改善盆底功能紊乱所导致的一系列问题。
本文将介绍盆底康复治疗的课程内容,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并选择适合自己的康复课程。
一、前期评估在盆底康复治疗课程开始之前,一般会进行一次详细的前期评估。
这个评估的目的是确定个体的盆底功能问题的类型和程度,为后续的康复治疗制定个性化的方案。
前期评估包括专业医务人员对患者进行详细的问诊和体格检查,结合相关的影像学检查,如超声、核磁共振等,全面了解盆底的结构和功能。
二、康复理疗1. 盆底肌肉训练盆底康复治疗的核心是盆底肌肉的训练。
通过特定的肌肉锻炼,如盆底肌肉收缩、松弛锻炼等,可以增强盆底肌肉的力量和协调性。
康复师会根据个体的情况设计特定的训练计划,包括肌肉收缩的次数、强度和持续时间等。
盆底肌肉训练一般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阶段,根据患者的进展逐步增加难度。
2. 呼吸训练盆底肌肉和呼吸肌肉之间有密切的关系。
呼吸训练可以改善盆底肌肉与呼吸肌肉的协调性,提高盆底肌肉的功能。
常见的呼吸训练包括腹式呼吸、深呼吸和膈式呼吸等。
3. 拉伸和放松训练盆底肌肉的过度紧张或过度松弛都会导致功能障碍。
拉伸和放松训练可以帮助盆底肌肉达到合适的张力,恢复正常的功能。
如盆底肌肉的主动拉伸、瑜伽等。
4. 电刺激电刺激是盆底康复治疗中常用的辅助手段。
通过低频电流刺激盆底肌肉,可以促进肌肉的收缩和放松,提高肌肉力量和灵敏度。
电刺激一般在专业康复师的指导下进行。
三、生活指导盆底康复治疗还包括对患者日常生活的指导。
康复师会向患者提供相关的生活习惯改善建议,如饮食调理、排便训练、姿势指导等。
患者需要积极配合,并将这些建议融入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以加速盆底功能的康复。
四、效果评估与调整盆底康复治疗并非一蹴而就。
在治疗过程中,康复师会定期对患者进行效果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进行疗程的调整。
盆底康复科普讲座盆底肌肉是女性身体健康的保护神,却又常常被人忽视。
在产后、手术、长期站立或坐着等情况下,盆底肌肉会变得松弛或失去张力,导致尿失禁、性功能障碍、困扰了无数女性的痔疮、痛经以及性生活不适等问题。
为了普及盆底健康知识,让更多女性了解盆底康复的重要性,盆底康复科普讲座应运而生。
讲座主要内容1. 什么是盆底肌肉?盆底肌群由膀胱、子宫、直肠周围的肌肉组成,形成了一个支撑器官的底部,与人体的姿势、行动等紧密关联。
在盆底肌收缩状态下,尿液不会随意流失,性感受增强以及性生活的愉悦度提高。
2. 盆底肌肉出问题有哪些表现?当盆底肌肉变得松弛或失去张力时,会出现以下问题:● 小便不尽,尿滴漏● 尿失禁● 出现性生活不适、性功能障碍● 痔疮等直肠问题● 痛经● 盆腔疼痛等症状3. 盆底肌肉如何通过锻炼来康复?锻炼盆底肌肉的方法有多种,比如:● 通过洛克盆底肌的方法这是一种简单、有效的盆底康复方法,可以通过自我控制呼吸和腹部与骨盆的运动,增强盆底肌肉的力量,达到康复的目的。
● Kegel运动这是一种保持盆底健康的瘦身运动,可以锻炼盆底肌肉,预防和改善尿失禁、妇科疾病等问题。
具体方法是:在腹式呼吸的状态下,缩紧阴道、直肠和尿道三个门,保持3-5秒,再放松,并重复15-20次。
● 小球运动可通过插入阴道内的小球来锻炼盆底肌肉,达到增强力量、改善性生活、防止尿失禁的效果。
小球的重量逐渐加大,可以通过长时间的穿戴,调整盆底肌的张力达到康复的目的。
4. 康复效果如何?经过科学的锻炼,盆底肌群可以得到恢复,提高肌肉张力和活动度,从而达到康复的目的。
康复效果不同于常规手术,无创无痛,疗效不会对神经和组织产生负面影响,是康复盆底健康的首选方式。
因此,对每个女性来说,盆底康复都很重要。
通过正确的锻炼,可以加强盆底肌肉的力量,预防或改善尿失禁、性生活不适等问题。
如果你也在烦恼盆底问题,不妨参加盆底康复科普讲座,了解更多盆底康复知识,掌握正确的锻炼方法,改善生活质量,提高身体健康。
产后盆底康复健康宣教内容
产后盆底康复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健康问题。
盆底肌肉是人体的核心肌肉,它们控制了尿液和粪便的流动,并支持子宫、阴道和直肠。
在分娩过程中,盆底肌肉可能会被拉伸或撕裂,导致盆底肌肉功能障碍。
产后盆底康复的目的是通过锻炼盆底肌肉来恢复肌肉的张力和控制力,防止尿失禁和其他盆底疾病。
盆底康复练习可以在分娩后立即开始,但是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以避免进一步的损伤。
一些关于产后盆底康复的健康宣教内容包括:
1. 意识到盆底康复的重要性:盆底肌肉保持健康对于女性的整体健康非常重要。
2. 盆底锻炼的正确方式:正确的盆底锻炼不仅可以恢复肌肉的张力和控制力,还可以预防盆底疾病。
3. 饮食和生活方式的影响:一些食物和生活方式可以影响盆底肌肉的健康,如长期久坐、吸烟、饮食不健康等。
4. 孕期的保持身体健康:女性应该在孕期保持身体健康,这样可以减少盆底损伤的风险。
5. 寻求帮助:在进行盆底康复练习的过程中,如遇到问题或疑虑,应及时咨询医生或专业人士的帮助。
总之,产后盆底康复是女性健康的一个重要方面。
通过正确的健康宣教和正确的盆底练习,女性可以恢复和保持盆底肌肉的健康和功能。
大家晚上好,我是小爱,我是盆底肌康复指导。
今天晚上,给大家聊一聊关于盆底肌的康复知识。
首先大家请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公众号会有很多有价值的盆底肌知识发布给大家。
(发公众号)爬楼暗号:4月6日如今,女性盆底功能障碍已成为影响女性生活质量的五种最常见慢性疾病之一,越来越严重影响女性身心健康成为社会问题。
“和外国人相比,中国的孕产妇骨盆小,但生下的宝宝个头却不输给外国宝宝,因此,中国女性产后的盆底松弛现象非常普遍。
”但为什么没有引起很多人的重视,因为盆底松弛导致的某些后遗症,可能要到几十年后才反映出来。
1.什么是盆底肌?(图片)盆底肌,即盆底肌肉,是指封闭骨盆底的肌肉群。
这一肌肉群犹如一张“吊网”,尿道、膀胱、阴道、子宫、直肠等脏器被这张“网”紧紧吊住,从而维持正常位置。
2.为什么出现盆底肌问题女性在妊娠、分娩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对盆底肌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
妊娠期在孕激素的作用下,盆底会变得松弛,随着胎儿的慢慢长大,胎位下移,盆底也会受到越来越多的挤压。
分娩时,随着胎儿的娩出,部分韧带松裂,“盆底肌”弹性变差,无法将器官固定在正常位置,从而出现功能障碍,如大小便失禁、脏器脱垂等。
所以有些剖腹产的妈妈有个这样的疑惑,为什么剖宫产还会出现阴道松弛等盆底肌问题,这是因为孕期的影响,不是只有顺产才会出现盆底肌问题。
插入2.盆底肌如何检查?产后42天的妇科检查非常重要一般的触诊即可对盆底状况有一个很好的判断。
就诊者躺在妇科检查床,医生通常要求其用力屏气和咳嗽,对阴道壁膨出程度和宫颈位置进行判断。
就诊者可能经常会有这样的疑惑“为什么不同医生对我的膨出脱垂程度判断不一?”这多是因为取仰卧姿势检查的局限性所造成。
必要时,医生若能让就诊者采取站立位检查,判断将可能更为准确。
有些医院有产后康复科,产妇可以进行盆底肌筛查,利用仪器进行盆底肌肌力测试。
如果大家想自己检查是否有阴道膨出,可以尝试蹲下、憋气,然后触摸阴道口有没有突出的肉肉。
3.盆底肌的病症表现为尿失禁、阴道松弛、膨出、子宫下垂插入图片尿失禁,大家一听到尿失禁感觉特别严重,其实尿失禁也分轻重,轻度尿失禁,叫漏尿,就是打喷嚏,咳嗽,跑或者跳的时候,有尿液流出,这些情况,就要做好盆底肌治疗,否则老年加大大小便失禁的几率。
子宫下垂,阴道壁膨出都属于盆腔器官脱垂。
脱垂伴随症状通常有盆腔压迫感或者坠胀感,性功能改变、漏尿、便秘。
但并不是所有脱垂患者都有症状,所有大家不能掉以轻心。
产后盆底肌损伤的症状说大不大,但是严重影响了女性的生活质量,如果不及时加以治疗改善,还可能会随着年龄的增长日益严重。
4.如果您出现这类问题,请不用担心,接下来,小爱指导您如何康复。
盆底肌康复治疗分为两种,一种是手术治疗另一种是非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主要是有症状的脱垂,或者脱垂程度在Ⅱ度以上伴有明显进展的患者。
基本上医院都不建议手术,所有的妈妈们都应该选择尝试保守治疗。
盆底肌康复的最佳方式,就是使用盆底肌治疗仪和凯格尔训练。
盆底肌理疗,需要借助治疗仪,采用电刺激疗法或生物反馈疗法。
电刺激可以使受损伤的肌肉、神经得到较好的纠正,具有长期疗效。
这种疗法在日韩等发达国家地区早已经普及了,我们国内普及得慢一些。
生物反馈疗法,就是电刺激配合自主锻炼进行盆底肌康复。
目前,最受欢迎的就是用治疗仪进行电刺激治疗了。
还有一个是本次微讲的重点:凯格尔运动。
凯格尔运动,是盆底肌肉锻炼,坚持凯格尔锻炼一个月后就能开始有所改善,训练时间至少半年就有机会完全康复。
如何感受盆底肌的位置如何做凯格尔训练盆底肌锻炼要素:1. 知道哪些是盆底肌,亲身感知身体上这些部位2. 锻炼的动作须正确3. 定期锻炼您在盆底锻炼时,盆底锻炼的正确性非常重要,如果动作不正确,这些锻炼不但不会加固您的盆底肌,甚至可能进一步削弱盆底肌力。
尝试正确的盆底锻炼:2) 想象你试图憋屁,同时憋尿:是夹紧和上提的感觉。
3) 做时不要憋气,不要夹紧臀部和大腿,胸腔和腹部全都是放松的,呼吸轻松自然。
躺在床上,体会肛门阴道轻松收缩,上提,缓慢放松的感觉。
确定自己动作正确。
如果不确定动作的正确性,可寻求我们盆底康复指导员的帮助,或者尝试一个疗程的生物反馈治疗,学习并学会盆底收缩运动。
提高盆底肌肉耐力,心记:1) 想象你的骨盆底部肌肉是上升的电梯。
当你不能持续收紧这些肌肉,就好像电梯下到底层一样2) 试图收紧多一些,将电梯升高到一楼,再多一些来到2楼,然后再到3楼,尽可能多的夹紧,能保持多久,不要忘记自然的轻松的呼吸!3) 现在,慢慢将电梯下降到2楼,然后到1楼,然后再到底层,缓慢的向下降比向上升会感觉更困难。
盆底肌锻炼两种方式:1) 慢速 = 提高耐力:慢些夹紧骨盆底部肌肉,尽可能保持这种收缩(保持呼吸),然后慢慢放松2) 快速 = 爆发力/强化力量,重复收紧和放松这些肌肉日常锻炼:1 放松大腿根,小腹,腰部肌肉→ 收紧上提盆底肌肉,保持1-2秒钟(记住自然呼吸)→ 放松盆底肌→ 重复3次如此的收紧放松动作→休息1-2分钟,完成1组→ 重复以上操作3次,也就是完成3组2) 当你能很好的完成以上操作后:尽可能上提收紧盆底肌肉,保持3-5秒(锻炼进一步加强后,保持10秒)→ 缓慢放松下来→ 休息5秒→ 重复以上动作4-5次,为1组→ 休息2分钟→ 做第2组→ 重复10组→ 每天做2-3次关于产后康复,简单而明确的一些事实:1)产后1年,被称为产后盆底肌恢复的理想时期。
这意味着你的盆底肌恢复需要时间,不是分娩后1周2周,1个月2个月就可以恢复到最佳,它需要至少1年的时间才使得你的一些症状缓解或消失,获得身体各部位的平衡与稳定。
一般来讲9-10个月是一个里程碑,大多妈咪盆友会感觉到9个月时盆底状况得到质上的,显著的改善。
在这之前身体上感觉到时好时坏是一个普遍的现象。
2)良好的睡眠:新妈妈因为需要哺乳和照顾孩子,很难保障良好的睡眠,但是至少我们要保证不失眠,提升睡眠质量。
良好的睡眠是产后康复的另外一剂良药。
人体在深度睡眠中,“每一个细胞都在努力蓄积勃勃生机”。
3)适度的活动与有规律的科学锻炼:产后恢复早秋:散步,呼吸新鲜空气,做做盆底操,你会感觉身心轻松。
随着产后时间的推移,身心状态的提升,可以开始进行有规律的科学的盆底锻炼与整体锻炼,包括成体系的盆底训练操、6)盆底电刺激和生物反馈治疗,只有建立在正确的个性化方案之上,才能帮到盆底康复。
固定程式的,模式化的电疗大多时候起不到作用,甚至有可能起到反作用。
当你在治疗过程中,身体感觉有任何不适或者有任何疑问,请务必跟自己的治疗师交流探讨,以便及时调整方案。
不要害怕与医护人员对话,如果你是真诚的,镇定的,医护人员会愿意与你做仔细的沟通和交流。
7)凯格尔锻炼与提肛锻炼:请先弄清楚自己的盆底状态,如果你的分娩过程并不是所谓的顺利分娩,你曾经历了难产,产钳胎吸助产,阴道会阴撕裂,或侧切,请不要着急凯格尔锻炼或提肛练习。
等到你感觉伤口愈合的不错了,没有隐血,没有疼痛,整体身体有力气了,再开始正确的提肛练习也不迟。
提肛练习求质不求量,每天做2-5次有质量的提肛,切忌过度练习,以防造成肌肉疲劳引起反作用。
很多新妈妈们因为产后发现轻度的前后壁膨出,精神压力很大,产生极大的担忧。
这里想要特别说明的是:轻中度阴道壁膨出不影响性生活分娩时未经历难产,未采用产钳胎吸助产无阴道会阴撕裂,新生儿体重不大,在产后9-12个月,这些轻度的膨出会自然恢复或显著改善。
因为肌肉不是立竿见影便能恢复的,树立信心和耐心,实施积极的盆底锻炼,会显著促进恢复。
另外,盆底器官脱垂也不会一夜之间加剧,盆底脱垂轻中度患者通过调节生活方式,能够保持很好的身体平衡,大多十年二十年内都在可控范围,并不需要手术。
保持镇定积极的心态,永远都是身体健康的强力支撑。
如厕时,做中断小便练习并不是一种锻炼,但是,中断撒尿的动作能够帮你体会如何“收紧阴道”,能够让你了解盆底肌是如何工作关闭尿道的。
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中断撒尿动作不可作为一种锻炼方式。
经常的做中断撒尿,再撒一点点,这样实际上可能导致更多的排尿问题。
这种中断尿液的动作只能是偶尔的尝试,目的是帮助你了解盆底肌是如何收缩的。
做这个动作,并不能说明你的盆底肌是强健还是薄弱,它只能说明你是不是用到了正确的肌肉,是不是提起了盆底肌 !最后引导分群-孕前、孕中、产后。
特约医护人员都比较忙,所以不能及时回复大家的问题,请谅解,特约医护人员空闲都会驻守本群帮大家解答问题。
桐桐:妇科医生张苗苗:产后及产后保健科。
尹小妮:产前保健及产房。
桐桐:妇科医生。
正确的动作应该是:盆底肌提起,腹腔盆腔收紧,呼吸轻松自然与平时无异提示2:正确的提肛运动应该是自然呼吸,如上左图所示,盆底肌肉上提。
不正确的提肛运动,如上右图所示,憋气,吸肚子,反而造成盆腔内压力向下。
孕期盆底肌训练讲座如果您在孕期感觉到阴道有异物感,坠胀感,打喷嚏咳嗽时有漏尿,可考虑是否有阴道前壁膨出,并到医生处确认。
若孕期出现阴道前壁膨出,主要是因为胎儿体重增加,压迫盆底造成。
孕妇不必过于紧张,注意平日不要负重,不做提,抬,举,抱重物的活动,自然分娩后,前壁膨出会自然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