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 中国脑卒中一级预防指导规范
- 格式:ppt
- 大小:182.00 KB
- 文档页数:32
关于脑卒中的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严重危害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为了有效预防脑卒中的发生,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是非常重要的措施。
一级预防主要针对高危人群进行干预,以减少脑卒中的发生率;而二级预防则是在已经患有脑卒中的患者中进行干预,以预防再次发作。
一级预防:1. 健康生活方式的促进:积极宣传健康生活方式,包括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保持健康体重等。
建议每天摄入五谷杂粮、蔬菜水果、低脂乳制品等营养均衡的食物,避免摄入过多的盐和高脂肪食物。
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骑自行车等。
同时,戒烟限酒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有效降低患脑卒中的风险。
2. 高血压的控制:高血压是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因此,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及时进行血压的监测和控制非常重要。
建议定期测量血压,如果血压超过正常范围,应及时就医,按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和药物控制。
3. 糖尿病的管理:糖尿病也是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之一。
对于糖尿病患者,应积极控制血糖水平,定期进行血糖监测,并按医生的建议进行药物治疗和饮食调控。
4. 高血脂的调控:高血脂是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之一,对于高血脂患者,应定期检测血脂水平,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控。
合理饮食、适量运动以及药物治疗等都是有效的方法。
5. 心脏病的预防:心脏病与脑卒中有着密切的关联,因此,预防心脏病也是预防脑卒中的重要措施。
建议定期进行心脏健康检查,保持心脏健康,如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
二级预防:1. 抗血小板治疗:对于已经患有脑卒中的患者,抗血小板治疗是常用的二级预防措施之一。
常用的抗血小板药物包括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可以有效预防再次发作。
2. 抗凝治疗:对于某些特定类型的脑卒中,如心房颤动引起的栓塞性脑梗死,抗凝治疗是必要的。
抗凝药物可以减少血液凝结的风险,预防血栓再次形成。
3. 脑血管手术:对于某些特定的脑卒中患者,如颈动脉狭窄引起的脑梗死,可以考虑进行脑血管手术,如颈动脉内膜剥脱术、脑血管支架等,以恢复血液的正常供应。
脑卒中的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标题:脑卒中的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
引言概述:
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为了降低脑卒中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预防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脑卒中的预防分为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两个阶段,其中一级预防主要是指预防脑卒中的发生,而二级预防则是指预防脑卒中的再次发生。
本文将详细介绍脑卒中的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措施。
一、脑卒中的一级预防
1.1 控制危险因素
控制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慢性病,积极预防和治疗这些危险因素,是预防脑卒中的重要措施。
1.2 健康生活方式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戒烟、限酒、保持适当的体重、均衡饮食和适量运动,有助于减少脑卒中的发生。
1.3 接受定期体检
定期体检可以及时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及时干预,降低脑卒中的风险。
二、脑卒中的二级预防
2.1 药物治疗
对于已经发生过脑卒中的患者,定期服用抗血小板药物、降压药物和降脂药物等药物是预防再次发生脑卒中的有效手段。
2.2 康复治疗
接受康复治疗可以帮助患者恢复功能,减少残疾,提高生活质量,同时也有助于预防脑卒中的再次发生。
2.3 心理支持
脑卒中患者及其家属需要得到心理支持,帮助他们应对疾病带来的心理压力,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有助于预防脑卒中的再次发生。
结论:
脑卒中的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是预防脑卒中的重要措施,通过控制危险因素、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定期体检、药物治疗、康复治疗和心理支持等手段,可以有效降低脑卒中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希望广大人群能够重视脑卒中的预防工作,健康生活,远离脑卒中的威胁。
脑卒中的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一、引言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和生命。
为了有效预防脑卒中的发生和复发,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策略被广泛应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脑卒中的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措施,并提供相关数据和实证研究支持。
二、一级预防一级预防旨在降低脑卒中的发生率,通过控制危险因素和促进健康生活方式来预防脑卒中的发生。
1. 控制危险因素(1)高血压:高血压是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建议定期测量血压,如有高血压倾向,采取药物治疗或生活方式干预,如限制盐的摄入量、增加体力活动等。
(2)高血脂:高血脂也是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
建议定期检测血脂水平,如有异常,采取药物治疗或改变饮食结构,减少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的摄入。
(3)糖尿病:糖尿病与脑卒中之间存在密切关系。
控制血糖水平对于预防脑卒中至关重要,建议进行定期血糖监测,如有异常,采取药物治疗或控制饮食。
(4)吸烟:吸烟是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之一。
建议戒烟或限制吸烟量,提供戒烟辅助措施,如尼古丁替代疗法或心理支持。
(5)饮食:均衡饮食对于预防脑卒中至关重要。
建议减少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的摄入,增加蔬菜、水果和全谷物的摄入量,限制盐的摄入量。
(6)体力活动:适度的体力活动有助于降低脑卒中的风险。
建议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
2. 促进健康生活方式(1)减轻体重:肥胖是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之一。
建议通过控制饮食和增加体力活动来减轻体重,维持正常的体重指数(BMI)。
(2)限制饮酒:过量饮酒会增加脑卒中的风险。
建议男性每天饮酒不超过两个标准单位,女性每天不超过一个标准单位。
(3)压力管理:长期处于高压力环境下会增加脑卒中的风险。
建议采取有效的压力管理措施,如放松训练、心理咨询等。
三、二级预防二级预防旨在减少脑卒中的复发率,通过早期干预和治疗来预防脑卒中的再次发生。
1. 抗血小板治疗抗血小板治疗是二级预防的关键措施之一。
常用的抗血小板药物包括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可以有效减少血栓的形成,降低脑卒中的复发风险。
脑卒中一二三级预防相关知识脑卒中是指脑血管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它是由于脑血流受到阻碍或破裂导致脑组织缺氧、营养不良而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综合征。
脑卒中是一种严重的疾病,会给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很大的威胁。
预防脑卒中的发生是非常重要的,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脑卒中的一二三级预防相关知识。
一级预防:生活习惯的调整一级预防主要是通过调整自己的生活习惯来预防脑卒中的发生。
首先,要保持良好的作息时间,尽量避免熬夜和过度疲劳。
其次,要合理饮食,避免过度饮酒和摄入过多的盐分和脂肪。
此外,要保持适度的运动,有氧运动如散步、快走、跑步等都是很好的选择。
最后,要保持心情愉悦,避免过度压力和焦虑。
二级预防:控制危险因素二级预防主要是通过控制危险因素来预防脑卒中的发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控制血压,保持正常的血压水平。
其次,要控制血脂,避免过高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
此外,要控制血糖,避免糖尿病的发生和加重。
最后,要戒烟限酒,避免吸烟和过度饮酒。
三级预防:早期诊断和治疗三级预防主要是在脑卒中发生后尽早诊断和治疗,以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
早期诊断的方法包括MRI、CT等检查,可以帮助医生准确判断病变的范围和程度。
早期治疗的方法主要包括溶栓治疗、手术治疗、物理治疗等,可以有效地缓解病情和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脑卒中的预防工作非常重要,一二三级预防相关知识都是非常实用的。
通过调整生活习惯、控制危险因素、早期诊断和治疗,可以有效地预防脑卒中的发生和减少其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
我们应该时刻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积极采取预防措施,避免脑卒中的发生。
中国脑卒中一级预防指导规范根据第三次全国死因回顾抽样调査报告,脑血管病目前已跃升为国民死亡原因之首,其中卒中是单病种致残率最高的疾病。
根据国内外经验,卒中可防可控。
对卒中的危险因素进行积极有效的干预,可以明显的降低卒中发病率,减轻卒中疾病负担。
本指导规范基于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和指南编写。
卒中的危险因素分为可干预与不可干预两种。
不可干预因素主要包括:年龄、性别、种族、遗传因素等。
可干预因素包括: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心房颤动、无症状性颈动脉粥样硬化和不当生活方式等。
本规范主要针对可干预的危险因素提出防治建议及措施。
—、高血压1. 指导规范1.1 各级医院应尽快建立成年人首诊测量血压制度,及时筛査新发高血压患者并给予干预及随诊,35 岁以上者每年应至少测量血压 1 次;有高血压和(或)卒中家族史的患者应增加血压测量次数;高血压患者应每月测量一次血压,以调整服药剂量。
除关注诊室血压外,还应关注患者动态血压、家庭血压、清晨血压等,并积极推荐家庭自测血压。
1.2 全面评估患者的总体危险(见表1):(1)低危人群:首选生活方式治疗,监测血压及其他危险因素。
3 个月后效果仍不佳者,应加用降压药物治疗;(2)中危人群:首选生活方式治疗,监测血压及其他危险因素,1 个月后效果仍不佳者,应加用降压药物治疗;(3)高危人群:立即开始对高血压及并存的危险因素进行药物治疗。
1.3 高血压患者应减少纳盐摄入,增加钾盐摄入;对于合并吸烟者应强烈建议患者戒烟,同时指导患者应用药物(尼古丁替代品、安非他酮缓释片和伐尼克兰等)辅助戒烟,对戒烟成功者进行随访和监督,避免复吸,对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bstructive sleep apnea,OSA)的患者,应同时采取适当的治疗方式以保证呼吸道通畅;对合并血脂异常的患者,应同时采取适度的调脂治疗;对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应同时采取适度的降糖治疗;对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患者,应同时采取适度的降同型半胱氨酸治疗。
脑卒中一二级预防的干预标准一、脑卒中高危人群的筛查及一级预防依据以下8项危险因素进行脑卒中高危人群风险评估,具备3项及以上即为高危人群(1)高血压病史(血压≥140/90 mmHg,合并糖尿病或肾病者血压≥130/80 mmHg,)或正在服用降压药;(2)房颤和心瓣膜病(脑卒中风险增加3-4倍);(3)吸烟;(主被动吸烟均可增加脑卒中的发病率。
一天吸烟不超过20支者危险系数3.8;一天吸烟不超过40支者危险系数5.0;一天吸烟40支以上者危险系数6.3)(4)血脂异常或未知;(血脂异常:TC≥5.7mmol/L,LDL-C>3.6 mmol/L,HDL-C<1.0 mmol/L)(5)糖尿病;(糖尿病病程每年可增加卒中风险3%,如≥10年风险增加3倍,Ⅱ型糖尿病卒中风险增加2倍,有专家认为高血糖即可增加脑卒中风险)(6)很少进行体育活动(体育锻炼的标准是每周锻炼≥3次、每次≥30分钟、持续时间超过1年。
从事农业体力劳动可视为有体育活动);(7)肥胖(BMI≥26 kg/m2)或腹型肥胖(腰围男性≥85cm,女性≥80cm);(8)有卒中家族史。
(父母双方直系亲属发生脑卒中或心脏病时年龄<60岁即为家族史)一级预防是指在疾病发生前的预防,即通过早期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主动地控制各种疾病的危险因素,从而达到使脑卒中不发生(或推迟发病年龄)的目的。
针对具有3项及以上危险因素的高危人群,根据个体危险程度不同,对其进行以下干预:生活方式干预包括健康饮食、适量运动、忌烟限酒、控制肥胖、良好的心态。
健康饮食每人每天平衡膳食如下(2)适量运动成年人每天进行累计相当于步行6000步以上的身体活动。
具体要求:每天至少运动1次;运动的时间不少于30分钟;每周至少运动5次;运动时保持适宜心率。
适宜心率(次/分)=170-年龄。
(3)戒烟、限酒主、被动吸烟都是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因此应戒烟。
有大量饮酒习惯的人尽可能控制在每日3标准杯(1标准杯=14g纯酒精,即约为45ml低度白酒,或120ml的葡萄酒,或360ml的啤酒)但不推荐通过少量饮酒预防脑卒中。
脑卒中的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和健康。
为了减少脑卒中的发生率和预防其复发,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是非常重要的措施。
本文将详细介绍脑卒中的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的标准格式文本。
一、脑卒中的一级预防脑卒中的一级预防是指通过控制和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环境因素,来降低脑卒中的发生率。
以下是一级预防的一些标准措施:1. 健康饮食均衡饮食对预防脑卒中至关重要。
建议减少高盐、高脂肪和高胆固醇的食物摄入,增加新鲜水果、蔬菜、全谷物和健康脂肪的摄入。
此外,限制饮酒和戒烟也是预防脑卒中的重要措施。
2. 控制体重肥胖是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之一。
保持适当的体重可以降低患脑卒中的风险。
合理的饮食和适量的运动可以帮助控制体重。
3. 规律运动适量的有氧运动可以提高心血管健康,降低脑卒中的风险。
建议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
4. 控制高血压高血压是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定期测量血压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控制血压,如改变饮食习惯、减少盐的摄入、药物治疗等。
5. 控制糖尿病糖尿病是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之一。
通过控制血糖水平可以降低脑卒中的风险。
建议定期监测血糖水平,遵循医生的治疗建议。
6. 预防心脏病心脏病是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之一。
通过控制胆固醇水平、保持心血管健康可以降低脑卒中的风险。
建议定期检查胆固醇水平,遵循医生的治疗建议。
7. 避免长时间坐姿长时间坐姿会增加脑卒中的风险。
建议每小时起身活动一下,避免长时间久坐。
二、脑卒中的二级预防脑卒中的二级预防是指在患过脑卒中的人群中,通过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改变,预防脑卒中的再次发生。
以下是二级预防的一些标准措施:1. 抗血小板治疗对于患有缺血性脑卒中的患者,抗血小板治疗可以有效预防再次发生。
常用的抗血小板药物包括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
2. 抗凝治疗对于患有心房颤动等高危因素的患者,抗凝治疗可以有效预防再次发生。
常用的抗凝药物包括华法林、达比加群酯等。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国脑卒中防治指导
规范(2021年版)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公布日期】2021.08.27
•【文号】国卫办医函〔2021〕468号
•【施行日期】2021.08.27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其他
正文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国脑卒中防治指导规范
(2021年版)的通知
国卫办医函〔2021〕468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健康委:
为进一步指导脑卒中防治工作,提高防治工作规范化水平,我委委托脑卒中防治工程委员会组织专家编制了《中国脑卒中防治指导规范(2021年版)》。
现印发给你们(可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官方网站“医政医管”栏目下载),请结合实际参照执行。
附件:中国脑卒中防治指导规范(2021年版)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
2021年8月27日。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国脑卒中防治指导
规范(2021年版)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公布日期】2021.08.27
•【文号】国卫办医函〔2021〕468号
•【施行日期】2021.08.27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其他
正文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国脑卒中防治指导规范
(2021年版)的通知
国卫办医函〔2021〕468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健康委:
为进一步指导脑卒中防治工作,提高防治工作规范化水平,我委委托脑卒中防治工程委员会组织专家编制了《中国脑卒中防治指导规范(2021年版)》。
现印发给你们(可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官方网站“医政医管”栏目下载),请结合实际参照执行。
附件:中国脑卒中防治指导规范(2021年版)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
2021年8月27日。
脑卒中的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脑卒中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其发病率和致残率在全球范围内都呈上升趋势。
为了减少脑卒中的发生和预防其再次发作,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是非常重要的措施。
本文将详细介绍脑卒中的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的标准格式文本。
一、脑卒中的一级预防一级预防是指通过控制脑卒中的危(wei)险因素,减少其发病的风险。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一级预防措施:1. 健康饮食:建议采用低盐、低脂、高纤维的饮食,增加新鲜水果和蔬菜的摄入。
限制高胆固醇和高脂肪食物的摄入,避免过量饮酒和吸烟。
2. 控制体重:保持适当的体重对于预防脑卒中非常重要。
建议通过健康饮食和适度的运动来控制体重。
3. 健康生活方式: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保持适度的运动量,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
避免长期久坐,定期进行体检。
4. 控制高血压:高血压是脑卒中的主要危(wei)险因素之一。
建议定期测量血压,如有高血压应及时接受治疗并遵循医生的建议。
5. 控制糖尿病:糖尿病患者易患脑卒中。
建议定期检测血糖水平,遵循医生的治疗方案,保持血糖水平在正常范围内。
6. 控制高血脂:高血脂是脑卒中的危(wei)险因素之一。
建议定期检测血脂水平,如有高血脂应及时接受治疗并遵循医生的建议。
7. 避免过度应激:长期的精神紧张和过度应激会增加脑卒中的风险。
建议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学会放松和缓解压力。
二、脑卒中的二级预防二级预防是指对已经发生过脑卒中的患者进行干预,预防再次发作。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二级预防措施:1. 药物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医生会开具适当的药物来控制血压、血糖和血脂等指标。
患者应按时服药,并定期复诊。
2. 生活方式改变:患者需要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戒烟、限制酒精摄入、控制体重、均衡饮食和适度锻炼。
3. 康复训练:脑卒中患者需要进行康复训练,匡助恢复受损的功能。
这包括物理治疗、语言治疗和职业治疗等。
4. 定期复查:脑卒中患者需要定期复查,包括血压、血糖、血脂、心电图等检查,以及定期复诊,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关于脑卒中的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脑卒中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疾病,对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为了巨大的影响。
为了减少脑卒中的发生率和降低其对个体和社会的危害,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是非常重要的措施。
本文将详细介绍关于脑卒中的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的相关内容。
一、一级预防一级预防是指通过采取措施来降低脑卒中的发生率。
以下是一级预防的三个重要方面:1.1 健康生活方式的促进健康生活方式是预防脑卒中的基础。
以下是一些促进健康生活方式的措施:1.1.1 健康饮食均衡饮食对于预防脑卒中非常重要。
建议摄入足够的蔬菜、水果、全谷物和低脂乳制品,限制饱和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减少盐的摄入,避免高糖和高盐食物的过度摄入。
1.1.2 适度运动适度的体育锻炼可以提高心血管系统的功能,增强心脏和血管的健康。
建议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跑步、游泳等。
1.1.3 戒烟限酒吸烟和过度饮酒是脑卒中的危(wei)险因素。
戒烟和限制酒精摄入可以显著降低患脑卒中的风险。
1.2 高危人群的筛查和管理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是脑卒中的主要危(wei)险因素。
以下是高危人群的筛查和管理措施:1.2.1 高血压的筛查和控制高血压是脑卒中的主要危(wei)险因素之一。
建议每年进行血压测量,对于高血压患者,应积极进行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干预,控制血压在正常范围内。
1.2.2 糖尿病的筛查和控制糖尿病是脑卒中的独立危(wei)险因素。
建议定期进行血糖检测,对于糖尿病患者,应进行药物治疗和饮食控制,保持血糖水平稳定。
1.2.3 高血脂的筛查和控制高血脂是脑卒中的危(wei)险因素之一。
建议进行血脂检测,对于高血脂患者,应进行药物治疗和调整饮食,控制血脂水平。
1.3 健康教育和宣传健康教育和宣传是提高公众对脑卒中认识和预防意识的重要手段。
以下是健康教育和宣传的措施:1.3.1 传播脑卒中的相关知识通过各种渠道向公众传播脑卒中的病因、症状、预防和治疗等相关知识,提高公众对脑卒中的认识。
脑卒中的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和生命。
为了降低脑卒中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是非常重要的措施。
本文将详细介绍脑卒中的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的标准格式内容。
一、脑卒中的一级预防一级预防是指通过采取措施,降低脑卒中的发病率。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一级预防措施:1. 健康生活方式的倡导:积极宣传健康生活方式,包括饮食均衡、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以减少脑卒中的风险因素。
2. 高危人群的筛查和干预:针对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脑卒中的危险因素,进行定期筛查,及时发现患者,并进行干预治疗。
3. 社区健康教育活动:通过开展脑卒中防控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脑卒中的认识和预防意识。
4. 环境改善:加强对环境污染、噪音污染等因素的监测和治理,改善居住和工作环境,减少脑卒中的发病风险。
5. 高危人群的药物干预:对于高血压、糖尿病等高危人群,根据医生的建议,积极进行药物干预治疗,控制危险因素,降低脑卒中的风险。
二、脑卒中的二级预防二级预防是指在脑卒中发生后,采取措施防止再次发作,减少残疾和死亡。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二级预防措施:1. 药物治疗:对于已经患有脑卒中的患者,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药物治疗,以控制血压、血脂、血糖等指标,降低再次发作的风险。
2. 生活方式改变:鼓励患者改善生活方式,包括戒烟限酒、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等,以减少再次发作的风险。
3. 康复治疗:对于脑卒中患者进行康复治疗,包括物理治疗、语言治疗、心理治疗等,帮助患者恢复功能,减少残疾。
4. 定期随访:对于脑卒中患者,定期进行随访,监测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预防再次发作。
5. 家庭支持和教育:加强对脑卒中患者及其家属的支持和教育,提供相关知识和技能,帮助患者和家属更好地管理疾病。
总结:脑卒中的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是降低脑卒中发病率和死亡率的重要措施。
一级预防主要通过健康生活方式、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社区健康教育、环境改善等方式降低脑卒中的风险因素。
中国脑卒中防治血压管理指导规范目前,我国脑卒中高危风险人群的高血压控制状况堪忧。
因此,国家卫生计生委脑卒中防治工程委员会组织相关专家制定了《中国脑卒中防治血压管理指导规范》,旨在总结现有循证医学证据及结合国内临床实践情况为相关医务人员管理脑卒中及其高危风险人群的高血压工作提供合理有效地科学依据。
脑卒中一级预防中的血压管理[指导规范]▶对卒中高危人群,应当长期监测并规范管理血压;▶生活方式调整(包括不吸烟或戒烟,限制酒精及过高食盐摄入量,摄入富含钾和叶酸的蔬菜及水果的饮食,规律体育锻炼和控制体重水平等)是血压管理的重要手段;▶单纯生活方式调整控制血压的观察期限不宜超过3月;▶对于生活方式调整无效者,应当及时启动药物降压治疗;▶卒中一级预防中推荐140/90 mmHg作为标准降压目标,在可耐受的前提下,可进一步降至120/80mmHg的理想血压水平。
脑卒中急性期血压管理[指导规范]▶卒中发病24小时内应密切监测血压,尽量消除血压波动的相关诱因和减少血压变异性;▶对自发性脑出血急性期收缩压超过160mmHg的患者,推荐使用静脉降压药物快速控制在收缩压<160mmHg,同时严密观察血压水平的变化;▶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应当将血压控制在收缩压<160mmHg的水平,同时应当注意保持脑灌注压;▶对缺血性卒中,若预备进行血管再通治疗,推荐应用静脉注射药物(如乌拉地尔、尼卡地平等)将血压控制在180/100mmHg以下;▶若未进行血管再通治疗,而且血压不超过200/110mmHg,不推荐早期过度积极的药物降压,建议在卒中病情稳定后再启动降压药物治疗。
脑卒中二级预防中的血压管理[指导规范]▶对脑卒中患者,建议长期持续性控制血压以降低脑卒中复发风险;▶其中大多数情况下,推荐标准降压目标为≤140/90mmHg,耐受的情况下可降至≤130/80mmHg的理想血压水平;▶降压治疗过程中应当避免降压过快和注意减少血压变异性;▶降压治疗的临床获益主要来自于降压作用本身,需要从用药依从性、药物副反应和经济费用等因素综合考虑个体化的抗高血压药物。
一、健康的生活方式1、戒烟:(1)吸烟者应戒烟,不吸烟者也应避免被动吸烟;(2)动员全社会参与,在社区人群中采用综合性控烟措施对吸烟者进行干预,包括戒烟咨询和药物戒烟。
戒烟咨询包括自我教育(阅读、视听有关宣传资料)及个别和集体心理咨询,但最为有效的方法是保健人员与吸烟者之间一对一的,或由多个保健人员组成的集体咨询。
一般而言,咨询次数越多,时间越长,成功率越高,一般4-7次最为有效。
药物戒烟目前主要采用尼古丁替代治疗。
给药途径包括经口(口香糖式)、经皮(粘贴)及经鼻(气雾)三种。
推荐药物治疗与行为咨询相结合。
(3)继续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主动与被动吸烟危害性的认识。
2、控制体重:(1)劝说超重者和肥胖者通过采用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加体力活动等措施减轻体重,降低卒中发病的危险;(2)体重指数(BMI)目标为18.5-24.0kg/m2,腰围男性<90cm、女性<80cm。
3、合理饮食:提倡多吃蔬菜、水果,适量进食谷类、牛奶、豆类和肉类等,使能量的摄入和消耗达到平衡;限制红肉的摄入量,减少饱和脂肪(<10%总热量)和胆固醇(<300mg/d)的摄入量;限制食盐摄入量(<6g/d)。
4、体育锻炼:应采用适合自己的体力活动来降低卒中的危险性。
(1)中老年人和高血压患者进行体力活动之前,应考虑进行心脏应激检查,全方位考虑患者的运动限度,个体化制订运动方案;(2)成年人每周至少进行3次适度的体育锻炼活动,平均每天活动的时间不少于30分钟(如快走、慢跑或其他有氧代谢运动等)。
5、限制饮酒:(1)不饮酒者不提倡用少量饮酒的方法预防心脑血管疾病;(2)饮酒者应适度,不要酗酒。
限每天白酒<50ml或葡萄酒<100ml或啤酒<300ml。
二、血压管理任何既往有高血压的患者都应该接受脑血管评估,根据是否有脑血管狭窄或动脉瘤等脑血管病变合理控制血压。
一般将血压控制在140/90mmHg以下,伴有糖尿病或肾病患者降至130/80mmHg以下。
关于脑卒中的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严重疾病,它对患者的身体和生活质量造成为了严重的影响。
为了降低脑卒中的发生率和预防其再次发作,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非常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脑卒中的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的相关内容。
一级预防是指通过控制危(wei)险因素来预防脑卒中的发生。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脑卒中危(wei)险因素和相应的预防措施:1.高血压:高血压是脑卒中的主要危(wei)险因素之一。
预防高血压的方法包括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减少盐的摄入,适量运动,限制饮酒和戒烟。
2.高血脂:高血脂也是脑卒中的危(wei)险因素。
预防高血脂的方法包括减少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的摄入,增加富含纤维的食物摄入,适量运动,限制饮酒和戒烟。
3.糖尿病:糖尿病是脑卒中的独立危(wei)险因素。
预防糖尿病的方法包括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控制体重,适量运动,定期监测血糖水平,遵循医生的治疗方案。
4.心脏病和心脏血管疾病:心脏病和心脏血管疾病也会增加脑卒中的风险。
预防心脏病和心脏血管疾病的方法包括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适量运动,控制体重,定期检查血压和血脂水平,遵循医生的治疗方案。
5.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缺乏运动,饮食不均衡,过度饮酒和吸烟等,也会增加脑卒中的风险。
预防脑卒中的方法包括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适量运动,均衡饮食,限制饮酒和戒烟。
二级预防是指在脑卒中发生后,通过及时干预和治疗来预防再次发作。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脑卒中的二级预防措施:1.抗血小板药物: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可以减少脑卒中的再次发作风险。
患者应按照医生的建议正确使用这些药物。
2.抗凝血药物:对于某些特定类型的脑卒中,如心房颤动引起的脑卒中,抗凝血药物可能是必要的。
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正确使用这些药物。
3.手术干预:对于某些特定类型的脑卒中,如颈动脉狭窄引起的脑卒中,手术干预可能是必要的。
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决定是否进行手术治疗。
4.康复治疗:脑卒中后的康复治疗对于恢复功能和预防再次发作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