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政治制度)1、第一章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上)2012
- 格式:ppt
- 大小:379.50 KB
- 文档页数:36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平时作业1(导论、第一、二、三章)导论部分明确政治制度的基本含义和我国政治制度的基本结构。
第一章宪法制度复习思考题:1、宪法的基本特征。
2、从宪法分类的角度,分析我国宪法的类别属性。
3、简述宪法的四大基本原则。
4、试述宪法与宪政的关系。
5、宪法解释的原则和方法是什么?6、宪法实施的基本方式有哪些?7、在新形势下,如何完善我国的宪法监督制度?8、阐述宪法对我国国体的主要规定。
9、我国国家机构组织和活动的原则有哪些?10、我国公民享有哪些参与政治的权利?11、我国公民应当履行哪些基本义务?第二章中国的执政党和参政党复习思考题:1、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的性质和地位分别是什么?2、中国共产党的基本路线和当前的基本任务是什么?3、中国共产党通过哪几种方式来组织和动员社会?4、各民主党派的参政议政具体有哪几种类型?5、分析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地位形成的历史原因。
6、中国共产党在新形势下如何转变自己的执政方式?7、如何处理党内的民主集中制和行政机关的行政首长负责制之间的关系、8、如何充分发挥各民主党派民主监督职能?第三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复习思考题1、为什么说人民代表大会制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2、人大代表的职权和义务是什么?3、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常委会之间关系是什么?4、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主要职权是什么?5、如何处理人民代表大会制和中国共产党领导之间的关系?6、如何正确处理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之间的关系?7、如何进一步完善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8、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角度来分析如何保证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权?。
SAQⅠ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特点:P4①民主的基础更为广泛②全国人大的常设机关—全国人大常委会拥有比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同类机关更大的权力③作为爱国统一战线组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使我国人大的实际运作呈现出一定的特色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与人大制度紧密相连综上所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代议民主共和制政体。
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有哪些。
P18①最高立法权②最高任免权③最高决定权④最高监督权⑤应当由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行使的其他职权Ⅲ我们选举制度的基本原则P98普遍原则平等原则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的原则秘密投票原则差额选举原则Ⅳ我国行政监督的途径有哪些。
P142外部监督(包括权利司法政党社会监督)内部监督(包括上级审计监察监督)Ⅴ国务院的组成人员包括哪些?P146按照1982年制定的现行宪法规定,国务院由总理、副总理若干人、国务委员若干人、各部部、各委员会主任、审计长、和秘书长组成。
Ⅵ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哪些特点和优点。
P271特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实行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通过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来实现的。
优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自主地管理本民族事务的权利;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安全;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有利于加快发展民族经济和文化,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
Ⅶ香港行政长官在哪些情况下必须辞职。
P325①因严重疾病或其他原因无力履行职务;②因两次拒绝签署立法会通过的法案而解散立法会,重选的立法会仍以全体议员三分之二多数通过所争议的原案,而行政长官仍拒绝签署;③因立法会拒绝通过财政预算案或其他重要法案而解散立法会,重选的立法会继续拒绝通过所争议的原案。
④行政长官短期不能履行职务时,由政务司长、财政司长、律政司长依次临时代理其职务。
Ⅷ什么是党组。
P373中国共产党的组织体系包括中央组织、地方组织、基层组织和党组四个组成部分。
版本:2019年版本主编:王续添课程代码:00315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政治制度的含义The political system一、政治制度的阶级论视角P54依据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观,政治制度是指一个国家中的统治阶级为实现其统治而采取的原则和组织的总和。
马克思主义认为,阶级是私有制出现后,由特定生产方式决定的、在物质资料占有上处于不同地位的社会集团或群体。
在奴隶制社会中,奴隶主是统治阶级,奴隶是被统治阶级,奴隶主对奴隶的统治是这一政治制度的本质,由此构成了奴隶制政治制度。
在封建社会中,封建领主和地主是统治阶级,农奴和农民是被统治阶级,虽然当时各国的政治制度有所不同,但都被称为封建政治制度。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同样是按照阶级观来划分的。
二、政治制度的契约论视角P54契约论是十七、十八世纪,由英国思想家霍布斯、洛克和法国思想家卢梭等人开创和发展的社会政治理论。
政治制度是一个社会中的公民和政府自愿达成契约后授予政府一系列保障公民权利的权力机制。
洛克和卢梭等思想家针对政府应当订立哪些具体制度,做了更为深入系统的论证,使契约论思想成为近代以来世界上一些国家实行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三权分立制度的重要理论来源。
三、政治制度的制度主义视角P55根据制度主义的观点,政治制度是政治生活中塑造每个公民的认知、约束其行为的规则和惯例。
阶级论和契约论都是从设计制度的“人”的角度出发来看问题的,而制度主义恰好相反,它的出发点是制度本身。
制度主义认为,政治制度是政治行动者,具有整体性和自主性。
四、政治制度的内涵和特征P55(单选、多选)综合上述三种关于政治制度的理论视角,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可将政治制度定义为:一个社会或共同体中占据统治地位的阶级或集团,管理所有成员公共事务并具有强制性的组织和规则的总和。
阶级性(政治性)、普遍效力和强制性是政治制度的内在特征;历史性、多样性则构成政治制度的外在特征。
(一)阶级性政治制度具有阶级性,是阶级社会特有的现象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
中国当代政治制度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指全国各族人民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依法定期选举产生自己的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并由人民代表大会组织其他国家机关,以实现对整个国家和社会的有效管理的一种政治制度。
2人大制度的主要原则:①一切权力属于人民②中国共产党的领导③民主集中制④民族平等与民族团结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位:宪法规定为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所谓最高国家行政机关,纵向而言,全国人大在全国直下而上整个国家权力机关系统中居于最高一级。
他是在全国人民普选的基础上产生的,集中代表全国人民的意志和利益。
他所制定的宪法、法律、决议,全国各级国家机关,各政党、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全国公民都必须严格遵守。
横向而言,在最高一级的国家机构中,全国人大作为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也应处于最高的、首要的地位。
无论是中央人民政府、中央军事委员会、还是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都由它产生,受它监督,对他负责,即从属于他。
总之,按照宪法规定,从中央到地方,没有一个国家机关可以超越全国人大,也没有一个国家机关能同全国人大相并列。
4全国人大的职权:最高立法权、最高任免权、最高决定权、最高监督权、应当由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行使的其他职权5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地位: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关,是全国人大闭会期间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地位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全国人大常委会与全国人大的关系。
全国人大常委会从属于全国人大,对全国人大负责,受全国人大监督,在每次全国人大开会时,向大会报告工作,全国人大有权罢免常委会组成人员,改变或者撤销常委会不适当的决定。
另一方面,全国人大常委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
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全国人大常委会负责并报告工作。
中央军委也对全国人大常委会负责。
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监督他们的工作。
6全国人大专门委员会:为了使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更有效的行使国家权力,宪法规定,全国人大设立若干专门委员会。
第一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上)一、概述1.中国的社会主义代议民主共和制政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指全国各族人民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依法定期选举产生自己的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并由人民代表大会组织其他国家机关,以实现对整个国家和社会的有效管理的一种政治制度。
(1)人大制度是一种代议民主共和制政体①政体,是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它指的是国家权力如何配置、如何构成的方式。
根据国家最高权力的归属,政体大致可以划分为两大类:君主制和共和制。
a.君主制一般以世袭产生的、终身任职的个人掌握全部或部分最高权力为基本特征。
依据君主权力的大小,可将君主制分为“无限君主制”(专制君主制)和“有限君主制”(君主立宪制)两类。
b.共和制是指通过选举产生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且实行任期制的一种政治制度。
依据国家最高权力的归属。
共和制分为贵族共和制和民主共和制。
贵族共和制:如果国家的最高权力掌握在由少数人(贵族)才享有选举和被选举权的机关(如元老院)手里,那么我们称之为贵族共和制。
民主共和制:如果国家的最高权力掌握在由广大公民组成的或选举产生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手里,就属于民主共和制。
民主共和制的分类:民主共和制又可以分为直接民主共和制和间接民主共和制。
直接民主是指由广大公民直接组成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亲自行使国家权力。
间接民主是指由人民依法选出的代表组成代议机关,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
所以,间接民主也叫代议制民主。
②我国宪法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包括三个方面:a.人民是权力的终极来源;b.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统一行使国家权力;c.由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的人民代表大会定期选举或任命产生其他国家机关,并依法对其进行监督。
所以说,我国人大制度是一种代议民主共和制政体。
(2)人大制度是社会主义的代议民主共和制政体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认为,政体是由国家的阶级本质所决定、并与之相适应的。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史》随堂练习答案第一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上)1.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体现了()A.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根本原则B.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C.民族团结的原则D.平等协商的原则参考答案:A2. 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之间是()A.三权分立的关系B.相互制衡的关系C.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D.相互监督的关系参考答案:C3. 根据宪法规定,全国人大代表提出宪法修改案须()提议。
A.1/2以上联名B.1/3以上联名C.1/4以上联名D.1/5以上联名参考答案:D4. 我国宪法规定提名国家主席、副主席人选的是()A.全国人大常委会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C.全国人大全体会议D.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参考答案:B5. 宪法和法律的解释权属于()A.全国人大B.全国人大常委会C.国务院D.最高人民法院参考答案:B6. 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委员长会议是()A.全国人大的常设机构B.委员长主持常委会工作的一种工作机构C.全国人大的工作机构D.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工作机构参考答案:B7. 决定特别行政区的设立及其制度的权力属于()A.全国人大B.全国人大常委会C.中共中央D.国务院参考答案:A8. 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的人选由()提名。
A.中央军委B.国家主席C.全国人大主席团D.全国人大委员会参考答案:C9. 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由委员长召集,一般()举行一次。
A.一个月B.两个月C.三个月D.四个月参考答案:B10.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副委员长连续任职不得超过()A.一届B.两届C.三届D.四届11. 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全国普选是在1953-1954年。
()参考答案:√12.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的召开时间为1954年9月。
()参考答案:√13. 我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参考答案:√14. 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参考答案:√15.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为五年。
第一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指全国各族人民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依法定期选举产生自己的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并由人民代表大会组织其他国家机关,以实现对整个国家和社会的有效管理的一种政治制度。
人大制度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代议民主共和制政体1)民主的基础更为广泛:人民是指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包括港、澳、台同胞,国外侨胞中的爱国者。
2)全国人大的常设机关—全国人大全委会拥有比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同类机关更大的权力3)作为爱国统一战线组织的中国人民协商会议,使我国人大制运作呈现一定的特色4)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制与人大制紧密相连,我国是一党领导、多党参政、共同合作。
人大制度的主要原则:1)一切权力属于人民(2)中国共产党的领导(3)民主集中制(4)民族平等与民族团结人大制度的胚胎或雏形:工农兵代表大会制度、“三三制”的参议会制度以及人民代表会议制度起临时宪法作用的《共同纲领》正式确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人民共和国的政权组织形式。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第一次会议在北京隆重召开,54宪法,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正式确立。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地位: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就纵向而言,全国人大在全国自下而上整个国家权力机关系统中居于最高一级。
就横向而言,在最高(即中央)一级的国家机构中,全国人大作为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也应处于最高的、首要的地位。
全国人大的代表组成具有广泛性和代表性。
全国人大的职权有:(一)最高立法权至高性体现: 1)只有全国人大有权制定和修改宪法。
2)全国人大有权修改和制定基本法律。
(二)最高任免权即选举、决定和罢免最高国家机关的领导人和有关组成人员。
1、选举国家主席、副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副委员长、委员、秘书长;2、根据国家主席的提名,决定国务院总理的人选;根据国务院总理的提名,决定国务院副总理、国务委员、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的人选;根据中央军委主席的提名,决定中央军委其他组成人员的人选。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第一章绪论1.制度是规范、法度的意思。
2.政治制度的概念是指统治阶级为实现其统治而采取的统治方法、统治方法的总和。
3.政治制度的特点有哪些。
1)历史性 2)稳定性3)强制性 4)合法性4.政治制度的历史性特点。
1)一定历史条件下随国家产生而形成的2)又是随着各国历史的发展和统治阶级的更替而变化的5.政治制度与社会经济制度的关系。
1)起根本性的、决定性的作用是社会的经济制度2)经济制度决定社会的上层建筑3)经济制度与政治制度是决定和被决定的关系6.政治制度与社会文化制度的关系。
1)思想文化意识对政治制度主要起导向作用2)意识形态以及传统对政治制度及由政治制度决定的决策活动、实施活动有重要作用3)思想文化意识的核心内容——价值观念和政治制度的关系更紧密,也更直接7.当代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
根本政治制度:1)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国家制度)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基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8.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主要弊端。
1)官僚主义2)权力过分集中3)家长制4)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5)形形色色的特权9.政治体制的概念是:国家管理形式、机构设置、实际措施等具体制度,可理解为局的微观的政治制度。
10.政治体制改革的总目标。
1)巩固社会主义制度2)发展生产力3)发扬社会主义民主,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1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治制度改革取得的主要成就。
1)废除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建立了干部离退休制度2)实现了党政职能分开,调整了党的组织形式和工作机构3)社会主义基层民主自治制度建设4)实施公务员制度5)转变政府职能,进行了行政机构改革6)调整和规范中央和地方的政治经济关系7)提出依法治国方略8)明确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9)中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10)完善司法机关和司法制度12.1982《宪法》规定,各种国家最高职务的每届任期为5年,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当代中国政治制度》期末题库及答案考试说明:本人针对该科精心汇总了历年题库及答案,形成一个完整的题库,并且每年都在更新。
该题库对考生的复习、作业和考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给您节省大量的时间。
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
本文库还有其他网核及教学考一体化答案,敬请查看。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题库及答案一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每小题仅有一项答案正确,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1.构成了中国政治制度的基本框架的是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制定的宪法、法律,以及1953年初颁布的(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D.《选举法》2.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闭会期间的最高领导机构是( )。
A.中央委员会 B.中央政治局C.中央政治局常委会 D.中央书记处3.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每届任期是( )。
A.2年 B.3年 C.4年 D.5年4.在我国所授予的勋章和称号中,具有最高荣誉等级者的授予人是( )。
A.中共中央总书记 B.全国人大委员长C.国务院总理 D.国家主席5.国务院总理办公会议( )。
A.一季度召开一次 B.两个月召开一次C.每月召开一次 D.不定期召开6.自治县(旗)可以设立在一般行政地方,也可以设立在民族自治地方。
设立自治县最多的省是( )。
A.黑龙江 B.青海 C.云南 D.四川7.中国少数民族中,有文字的民族有( )。
A. 20个 B.21个 C.22个 D.23个8.目前检察机关实行的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立案标准是数额在( )。
A.5万元以上的 B.10万元以上的C.15万元以上的 D.20万元以上的9.将公务员范围扩大到整个行政系统的所有工作人员,包括选举产生和政治任命的政务官在内的国家是( )。
第一章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基本性质与原则1.如何认识中国政治制度中党章与宪法的关系当代中国政治的制度规范是由宪法和党章共同决定的,它们规定了中国政治的基本性质与制度框架。
在中国的政治过程中,党的政策和执政理念先通过合程序写入党章,后写入宪法。
通过宪法和法律把执政党和政策具体化、规范化和法律化,实际上是确认执政党的领导权威、执政地位及其政策的至上性,是用法治的方式维护执政党的权威,坚持执政党的领导,推行执政党的政策,实现执政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法治化转变,从制度上、法治上保证“党在宪法的法律范围内活动”原则的进一步落实。
2.党章中关于中国政治运行机制的规定有哪些党章确立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政治制度中的领导地位;对中国政治制度的直接规定与影响,如把四项基本原则作为“立国之本”,把“始终做到‘三个代表’”确立为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结合起来,作为执政党的治国方略。
党章是中国共产党党员的基本行为规范,党历来强调宪法和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体现,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允许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3.如何认识中国政治制度中的人民主权原则人民民主就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拥有国家主权。
我国现行宪法把人民主权作为政治制度的首要原则。
人民主权原则是中国政治制度的重要原则,是中国政治合法性的重要理论来源,与之相应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则为中国政治合法性提供了制度来源与保证。
4.如何认识中国政治制度中的依法治国原则作为党和国家执行方略与原则的“依法治国”原则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得到体现和实行:①依法治国的核心是“良法之治、宪法至上”;②依法治国在当代中国政治中应侧重于限制与规范国家和政府的权力与保障人权;③依法治国还要求司法独立,以保障法律所体现的正义与公正得以实施。
第二章党和国家的领导体制1.党和国家领导体制的含义是什么?狭义的“党的领导体制”是指党组织自身的组织制度包括体现中央、地方和基层各级党组织权限和地位的中央集权制的领导体制,也包括体现党组织实施决策的集体领导制度。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1)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第一章诸论第二章当代中国国家制度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时期。
主要特点:(1)党对国家政权的领导遭到破坏,中央文革小组代替了中央政治局;(2)成立“革命委员会”,代替国家政权机构,成为集政军大权于一身,包揽党务、行政、司法各项工作的权力机构;(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全面瘫痪;(4)我国的司法制度被“彻底砸烂”;(5)十年文革中,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所有方面都遭到了严重破坏。
近代中国在社会阶级善和阶级关系方面有特点:(简答)第一,掌握国家政权的是受帝国主义支持的封建地主阶级和官僚资产阶段;第二,无产阶级人数很少,但集中,深受三大主义压迫,具有很强的革命性和战斗力;第三,农民占全国人口的80%,与城市小资产阶级深受三大敌人的和压迫;第四,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是一个具有两面性的阶级。
中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是:A:以工人阶级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B:中国共产党在国家制度中居于领导地位;C: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适应性;D:具有广泛的民主性和群众基础;第三章当代中国国家形式和国家机构1、国家形式:指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即政体;也包括国家结构形式(单一制、复合制)和国家治理形式(集权制、民主制)。
2、单一制和复合制这两种国家结构形式的区别P32 (简答)3、为什么中国实行单一制的国家结构形式?(简答)第一,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多民族国家。
第二,中国是以汉族为主体的多名族国家第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各族人民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需要,决定中国只能采取单一制结构形式第四,采取单一制国家形式是中国独立完整的需要4、中国单一制结构形式有自己的特点:第一,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建立民族自治机关,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第二,在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设立特别行政区;第三,在一般地方行政区域,设置地方国家机关,在中央统一领导下,依照宪法所赋予的职权,管理本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事务。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第一章至第四章)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第一章第一节一、社会主义国家的代议民主共和制与资本主义国家的代议民主共和制就政体形式而言,属于同一类型,都具有代议民主共和制政体的一般特征。
二、国体和政体的理解:我国人大制度作为一种民主共和制政体,所依存的国体是以工人阶级为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
其组织和活动原则完全符合社会主义国家政体形式的基本要求。
所以说,我国人大制度是社会主义的代议民主共和制政体。
三、人大制度的主要原则:1、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2、中国共产党的领导;3、民主集中制;4、民族平等与民族团结。
四、1949年9月召开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大会制定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即为临时宪法)五、1954年9月15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隆重召开,会议通过了第一次宪法。
第二节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广义上讲,它不仅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全体会议,而且还包括由它产生的常委会和专门委员会。
狭义上讲,“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仅指它的全体会议,而不包括它的常委会和专门委员会。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哪些职权?1、最高立法权;2、最高任免权(会出题,详见书P19);3、最高决定权:(1)审查和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以及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2)生茶和批准国家的预算以及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3)批准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建置;4、最高监督权;5、应当由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行使的其他职权四、我国人大的立法程序包括:法律议案的提出、法律草案的审议、法律草案的表决和法律的公布四个阶段。
五、法律草案的表决:1、全国人大对宪法修正案的表决必须由全国人大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对其他法律草案的表决以全体代表的过半数通过2、表决方式采用的是法律草案一次性表决,而非逐条表决。
过去,法律草案通常采用举手表决,现在采用电子表决器表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