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摩擦力做功特点以及一对相互作用力做功特点
- 格式:ppt
- 大小:172.00 KB
- 文档页数:5
一对相互作用力做功的特点
1. 哎呀呀,你想过没,相互作用力做功的时候,那可真是有讲究呢!就好像两个人在拔河,一方用力拉,另一方也用力拽,这双方的力做功可不一样哦。
比如说,桌子上的一本书,你水平去推它,它给你的反作用力和你对它做的功,不就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做功嘛。
2. 嘿,一对相互作用力做功的特点有趣得很呐!好比说你和朋友掰手腕,你们俩相互使的劲和产生的效果,不就是在展现这个特点嘛!这不就是典型的相互作用力做功的例子呀。
3. 哇塞,相互作用力做功有个特点很明显呀!就如同船在水中航行,水给船的阻力和船前进的动力,它们做功可不简单哦。
例如汽车在地面行驶,地面对轮胎的摩擦力和汽车驱动力,不也是这样嘛!
4. 你可别小瞧了这一对相互作用力做功的特点哟!就像火箭发射时,火箭对燃料的推力和燃料对火箭的反作用力做功,那多神奇呀!是不是像这样的例子很多呀?
5. 哈哈,相互作用力做功这里头的门道不少呢!想想看,两个小朋友在玩跷跷板,他们之间的力和做功情况,不就是很好的说明嘛。
这不是挺有意思的嘛。
6. 哎呀呀,相互作用力做功的特点真的挺特别呢!好比打篮球时,球与地面的碰撞,球给地面的力和地面给球的力做功,不就是这样嘛。
难道不是吗?
7. 哇哦,一对相互作用力做功真不是随便说说的呢!就跟打拳击似的,拳手出拳的力和对方身体的抵抗力所涉及的做功,那可复杂啦。
像这样的情况常见得很呀!
8. 嘿嘿,相互作用力做功的特点你得搞清楚呀!如同钟摆的摆动,摆球受到的拉力和重力的做功,就是很好的例子呢。
是不是很神奇呀?
9. 好啦,总结一下哈,一对相互作用力做功就是这么有意思又特别,它们总是相互关联又各有不同,真的是很值得我们好好琢磨呀!。
相互作用力和摩擦力做功问题考点规律分析一、一对相互作用力的做功情况(1)一对相互作用力做功的正负:一对相互作用力的方向相反并不代表这一对相互作用力做的功一定是一正一负,还可以都做正功、都做负功、都不做功、一个做功一个不做功等等。
(2)一对相互作用力做功的大小:一对相互作用力做功的大小不一定相等,因为它们分别作用于两个物体上,每个物体都可能还受其他力,其位移情况可能千差万别。
二、滑动摩擦力与静摩擦力的做功情况(1)摩擦力做功正负情况运动的物体受到滑动摩擦力或静摩擦力时,若摩擦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则摩擦力做负功,该摩擦力就是阻力;若摩擦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同,则摩擦力做正功,该摩擦力就是动力。
总之,摩擦力既可能做负功,也可能做正功,还可能不做功。
举例如下:(2)一对相互作用的静摩擦力做功的代数和为零,而一对相互作用的滑动摩擦力做功的代数和不为零。
(3)摩擦力做功计算要注意过程中位移的方向是否改变。
①物体在粗糙水平面上做单方向的直线运动时,路程与位移大小相等,此时摩擦力做功W=-Fl(l指位移,F指摩擦力)。
②物体在粗糙水平面上做往复运动或曲线运动时,路程与位移大小不同,此时摩擦力做功W=-Fs(s指路程,F指摩擦力)。
典型例题例质量为M的木板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一个质量为m的滑块以某一速度沿木板表面从A点滑至B点,在木板上前进了L,而木板前进了l,如图所示。
若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重力加速度为g,求摩擦力对滑块、对木板做功各为多少?这一对摩擦力做功的代数和为多大?[规范解答]滑块所受摩擦力F f=μmg,位移为(l+L),且摩擦力与位移方向相反,故摩擦力对滑块做的功为:W1=-μmg(l+L)木板所受的摩擦力F f′=μmg,方向与其位移l方向相同,故摩擦力对木板做的功W2=μmgl这一对摩擦力做功的代数和W=W1+W2=-μmgL[完美答案]-μmg(l+L)μmgl-μmgL(1)物体的位移是指对地的位移。
高一物理必修一必考知识点总结归纳高一物理必修一必考知识点总结一、探究形变与弹力的关系弹性形变(撤去使物体发生形变的外力后能恢复原来形状的物体的形变)范性形变(撤去使物体发生形变的外力后不能恢复原来形状的物体的形变)3、弹性限度:若物体形变过大,超过一定限度,撤去外力后,无法恢复原来的形状,这个限度叫弹性限度。
二、探究摩擦力滑动摩擦力: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相当于另一个物体滑动的时候,要受到另一个物体阻碍它相对滑动的力,这种力叫做滑动摩擦力。
说明:摩擦力的产生是由于物体表面不光滑造成的。
三、力的合成与分解(1)若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仅受两个力作用,这两个力一定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即二力平衡(2)若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受三个力作用,则这三个力中的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一定与另一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3)若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受到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力的作用,则宜用正交分解法处理,此时的平衡方程可写成①确定研究对象;②分析受力情况;③建立适当坐标;④列出平衡方程四、共点力的平衡条件1.共点力:物体受到的各力的作用线或作用线的延长线能相交于一点的力2.平衡状态:在共点力的作用下,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说明:这里的静止需要二个条件,一是物体受到的合外力为零,二是物体的速度为零,仅速度为零时物体不一定处于静止状态,如物体做竖直上抛运动达到点时刻,物体速度为零,但物体不是处于静止状态,因为物体受到的合外力不为零.3.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合力为零,即0说明;①三力汇交原理:当物体受到三个非平行的共点力作用而平衡时,这三个力必交于一点;②物体受到N个共点力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时,取出其中的一个力,则这个力必与剩下的(N-1)个力的合力等大反向。
③若采用正交分解法求平衡问题,则其平衡条件为:FX合=0,FY合=0;④有固定转动轴的物体的平衡条件五、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学过物理学的人都会知道牛顿第三定律,此定律主要说明了作用力和反作用的关系。
一对相互作用力做功不等的例子在物理学中,相互作用力是指两个物体之间产生的力的作用。
当这两个物体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时,这些力可以对物体进行功的转化。
下面是一些不同相互作用力做功不等的例子:1. 弹簧力和重力:考虑一个悬挂在天花板上的弹簧,下面挂着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
当物体被拉伸或压缩时,弹簧力会对物体产生作用力,使得物体上升或下降。
在这个过程中,弹簧力对物体做功,而重力对物体不做功。
因为重力的方向与物体的位移方向垂直,所以重力不会改变物体的动能。
2. 摩擦力和重力:考虑一个斜面上的物体,斜面的倾角为θ。
当物体沿着斜面滑动时,存在一个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的摩擦力。
摩擦力会对物体做负功,因为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的位移方向相反。
与此同时,重力将对物体做正功,因为重力的方向与物体的位移方向相同。
3. 电场力和电荷:考虑两个带电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当两个电荷不同符号时,它们之间的电场力是吸引力,当它们相距足够近时,电场力会对电荷做功。
相反,当两个电荷符号相同时,它们之间的电场力是排斥力,电场力会对电荷做负功。
4. 弹簧力和摩擦力:考虑一个弹簧与水平面接触,上面放置一个物体。
当物体受到外力推动并与弹簧发生接触时,弹簧力会对物体做正功,因为弹簧力的方向与物体的位移方向相同。
与此同时,摩擦力会对物体做负功,因为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的位移方向相反。
5. 引力和惯性力:考虑一个绕地球运动的人造卫星。
在这种情况下,引力会对卫星做负功,因为引力的方向与卫星的运动方向相反。
与此同时,惯性力(也称为离心力)会对卫星做正功,因为惯性力的方向与卫星的运动方向相同。
6. 引力和电磁力:考虑一个运动的带电粒子,同时受到地球的引力和电磁力的作用。
在这种情况下,引力会对粒子做负功,因为引力的方向与粒子的位移方向相反。
与此同时,电磁力会对粒子做正功,因为电磁力的方向与粒子的位移方向相同。
7. 弹簧力和阻尼力:考虑一个振动的弹簧质点系统。
在这种情况下,弹簧力会对质点做正功,因为弹簧力的方向与质点的位移方向相同。
滑动摩擦力做功特点
滑动摩擦力做功的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方向性: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当物体沿着滑动方向运动时,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因此滑动摩擦力做的功通常是负功。
2. 功率与速度的关系:滑动摩擦力做功的大小与物体的速度有关。
根据摩擦力的公式F = μN,其中F为摩擦力,μ为摩擦系数,N为物体受力面的压力,可以看出摩擦力与物体之间的垂直压力成正比。
随着物体速度的增加,垂直压力也会增加,从而导致滑动摩擦力的增大。
3. 能量转化:滑动摩擦力做功时,将物体的机械能转化为热能。
由于滑动摩擦力会使物体表面的分子发生热运动,这部分能量被转化为了热能而不是作为有用的机械能。
4. 能量损失:滑动摩擦力做功时,由于能量的转化与热量的损失,会导致能量的损耗。
这也是为什么滑动摩擦力做的功通常是负功的原因之一。
5. 与速度无关:滑动摩擦力做功与物体的速度并不完全成比例。
虽然滑动摩擦力随着速度的增加而增大,但其增长并不是严格线性的,而是存在阈值。
当速度超过一定阈值时,滑动摩擦力的增长趋势会变得平缓。
总之,滑动摩擦力做功通常是负功,能量会转化为热能并存在能量损耗,且其大小与物体的速度有关。
一对相互作用的摩擦力做功的特点湖北枣阳二中 张锋在高中阶段,许多学生对于相互作用力的做功情况尤其是一对相互作用的摩擦力做功的情况感觉很模糊,甚至是束手无策。
现在我就一对相互作用的摩擦力做功的特点发表一下我的看法。
一.一对静摩擦力做功特点(1) 单个静摩擦力可以做正功,也可以做负功,还可以不做功。
例如在斜面上静止不动的物体,静摩擦力不做功;与倾斜的传送带一起匀速上升的物体,静摩擦力做正功;与倾斜的传送带一起匀速下降的物体,静摩擦力做负功。
(2) 相互摩擦的系统内,一对静摩擦力所做功的代数和总为零,即021=+W W 。
由于受静摩擦力的物体相对静止,所以他们的位移相等,而一对静摩擦力等大反向,故有0)(21=⋅-+⋅==s f s f W W 。
(3) 在静摩擦力做功的过程中,只有机械能的相互转移(静摩擦力起着传递机械能的作用),而没有机械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
二.一对滑动摩擦力做功特点(1) 滑动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的相对运动,但不一定阻碍物体的运动,故单个滑动摩擦力可以对物体做正功,也可以对物体做负功,当然也可以不做功。
例如沿粗糙的斜面下滑的物体,滑动摩擦力对物体做负功而对斜面不做功。
(2) 相互摩擦的系统内,一对滑动摩擦力所做功的代数和总为负值,其绝对值恰等于于相对位移的乘积,即恰等于系统因摩擦而损失的机械能。
(Q W W -=+21,其中Q 就是在摩擦过程中产生的内能)。
(3) 一对滑动摩擦力做功的过程中,能量的转化有两种情况:一是相互摩擦的物体之间机械能的转移;二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转化为内能的数值等于滑动摩擦力于相对位移的乘积,即相对s F Q f ⋅=。
例如:质量为1m 的木板A 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A 的上表面动摩擦因数为u,质量2m为物体B 左端以0v 水平冲上A 的上表面,当B 恰好到达A 的右端时二者相对静止。
求:(1)该过程中摩擦力分别对A,B 和系统做的功;(2)系统产生的内能。
关于摩擦力做功特点分析作者:吴爱萍来源:《启迪与智慧·教育版》2018年第05期【摘要】文章结合多年的高中物理教育教学经验,针对摩擦力做功问题,通过具体例题分析,归纳总结了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做功的特点,有助于学生有针对性的对摩擦力做功这一知识点的学习与理解。
【关键词】高中物理;摩擦力做功;参考系;能量转化摩擦力做功的问题是高中物理相对较难的知识点,但它是课程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相关的知识应用在历届高考题中都有出现。
多年的教学中发现学生对此问题理解总是很模糊,他们认为摩擦力是与物体的相对运动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因此滑动摩擦力一定做负功,而受静摩擦力作用的物体没有动,因此不做功。
为此,我认为摩擦力做功教学中应抓住做功的本质,形成明显的思维线索,突出摩擦力做功的特点。
中学物理中只讲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两种(滚动摩擦力不讲),在此,就谈谈这两种摩擦力做功的特点。
一、静摩擦力做功的特点通过教学我们不难发现,学生都能熟练地背诵做功的基本条件,力和力方向上位移的乘积(即W=FScosα),但在具体的应用上,还不是很熟练的,特别是解题时机械地套用公式,往往不理解公式中字母所代表的物理意义,常常错误地认为物体受静摩擦力作用并没有发生运动(即S=0),所以不做功。
其实,受静摩擦力作用的物体,相对于给它摩擦力的物体是静止的,而相对于其它物体却有可能是运动的。
下面就举个例子来说明一下。
【例一】如图1所示物体A、B叠放在一起,置于水平地面上,当用水平向右的力F拉物体B时。
①A、B仍静止于水平地面上不动;②使A、B以共同的加速度由静止向右加速运动,产生一段位移S,试分析这两种状况下摩擦力做功的情况。
讨论:第①种状况中,A与B间无摩擦力,B与地面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静摩擦力,但B 与地面在静摩擦力作用下,都没有产生位移。
不管是以A还是B或地面为参考系,摩擦力对B和地面所做的功都为零,即不做功。
当然这一对静摩擦力对系统做功之和也为零。
一对相互作用的摩擦力做功的特点相互作用的摩擦力是一种常见的力,它是由两个物体相对运动或者因运动而试图相对运动时产生的阻碍力。
当两个物体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摩擦力时,这些力会对物体产生功。
下面将详细探讨相互作用的摩擦力做功的特点。
摩擦力是相互作用力之一,是由物体之间的表面接触带来的。
相互作用的摩擦力有两种常见的类型: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
静摩擦力是指两个物体相对静止且试图相对运动时产生的阻碍力,动摩擦力则是指两个物体相对运动时产生的阻碍力。
首先,相互作用的摩擦力做功是有限制的。
当两个物体相对运动或者试图相对运动时,摩擦力会阻碍物体的运动,并产生与运动方向相反的力。
假设一个物体在沿着水平方向运动,受到了摩擦力的阻碍。
由于摩擦力与运动方向相反,所以物体的速度会减小。
随着速度的减小,摩擦力的大小也会减小,直到两者达到平衡。
其次,摩擦力做功时,功的大小与物体的位移有关。
功是力和位移的乘积,当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不变时,物体移动的距离越大,摩擦力所做的功就越大。
这是因为力和位移都是矢量量,相互的乘积和求积会产生一个矢量量。
另外,摩擦力做功时的功率是有限制的。
功率是功对时间的比值,描述了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
摩擦力所做的功越大,其所需的时间也就越长。
这是因为相互作用的摩擦力通常带有较大的阻碍性质,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将物体从一个位置移动到另一个位置。
此外,摩擦力做功时会产生热能。
摩擦力会导致物体表面的摩擦区域产生热量,这是由于运动的摩擦表面之间摩擦力的互相作用所形成的。
这部分热能以热量的形式被释放出来,同时也导致摩擦表面的温度升高。
最后,摩擦力做功时会损耗机械能。
由于摩擦力的存在,物体在移动过程中会损耗一定的机械能。
这是由于摩擦力将一部分作用于物体的机械能转化为热能而引起的。
这种机械能的损耗使得物体在移动过程中逐渐减速,最终停止。
总之,相互作用的摩擦力做功具有以下特点:有限制、与位移相关、功率有限制、产生热能、损耗机械能。
高中物理功能关系知识归纳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对于功能关系而言是我们教学过程中的重点所在,同时也是学生在教学中存在问题较多的地方。
对于高中物理功能关系而言所涉及的范围很大,之间存在的环节也是紧密相扣,对于学生的知识串联过程要求很高。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学习物理学科,以下本人搜集整合了高中物理功能关系知识,欢迎参考阅读!高中物理功能关系知识归纳如下:功能关系:功和能的关系: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
有两层含义:(1)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转化的过程,(2)做功的多少决定了能转化的数量,即: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强调:功是一种过程量,它和一段位移(一段时间)相对应;而能是一种状态量,它与一个时刻相对应。
两者的单位是相同的(都是J),但不能说功就是能,也不能说“功变成了能”。
做功的过程是物体能量的转化过程,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能量发生了变化,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1)动能定理合外力对物体做的总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增量.即#FormatImgID_0#(2)与势能相关力做功#FormatImgID_1# 导致与之相关的势能变化重力重力做正功,重力势能减少;重力做负功,重力势能增加.重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物体重力势能增量的负值.即WG=EP1—EP2= —ΔEP弹簧弹力弹力做正功,弹性势能减少;弹力做负功,弹性势能增加.弹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弹性势能增量的负值.即W弹力=EP1—EP2= —ΔEP分子力分子力对分子所做的功=分子势能增量的负值电场力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少;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加。
注意:电荷的正负及移动方向电场力对电荷所做的功=电荷电势能增量的负值(3)机械能变化原因除重力(弹簧弹力)以外的的其它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物体机械能的增量即WF=E2—E1=ΔE当除重力(或弹簧弹力)以外的力对物体所做的功为零时,即机械能守恒(4)机械能守恒定律在只有重力和弹簧的弹力做功的物体系内,动能和势能可以互相转化,但机械能的总量保持不变.即 EK2+EP2 =EK1+EP1,#FormatImgID_2# 或ΔEK = —ΔEP(5)静摩擦力做功的特点(1)静摩擦力可以做正功,也可以做负功,还可以不做功;(2)在静摩擦力做功的过程中,只有机械能的互相转移,而没有机械能与其他形式的能的转化,静摩擦力只起着传递机械能的作用;(3)相互摩擦的系统内,一对静摩擦力对系统所做功的和总是等于零.(6)滑动摩擦力做功特点“摩擦所产生的热”(1)滑动摩擦力可以做正功,也可以做负功,还可以不做功;=滑动摩擦力跟物体间相对路程的乘积,即一对滑动摩擦力所做的功(2)相互摩擦的系统内,一对滑动摩擦力对系统所做功的和总表现为负功,其大小为:W= —fS相对=Q 对系统做功的过程中,系统的机械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S相对为相互摩擦的物体间的相对位移;若相对运动有往复性,则S相对为相对运动的路程)(7)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做功的特点(1)作用力做正功时,反作用力可以做正功,也可以做负功,还可以不做功;作用力做负功、不做功时,反作用力亦同样如此.(2)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对系统所做功的总和可以是正功,也可以是负功,还可以零.(8)热学外界对气体做功外界对气体所做的功W与气体从外界所吸收的热量Q的和=气体内能的变化W+Q=△U (热力学第一定律,能的转化守恒定律)(9)电场力做功W=qu=qEd=F电SE (与路径无关)(10)电流做功(1)在纯电阻电路中#FormatImgID_3# (电流所做的功率=电阻发热功率)(2) 在电解槽电路中,电流所做的功率=电阻发热功率+转化为化学能的的功率(3) 在电动机电路中,电流所做的功率=电阻发热功率与输出的机械功率之和P电源t =uIt= +E其它;W=IUt >#FormatImgID_4#(11)安培力做功安培力所做的功对应着电能与其它形式的能的相互转化,即W安=△E电,安培力做正功,对应着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如电动机模型);克服安培力做功,对应着其它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如发电机模型);且安培力作功的绝对值,等于电能转化的量值, W=F安d=BILd #FormatImgID_5# 内能(发热)(12)洛仑兹力永不做功洛仑兹力只改变速度的方向(13)光学光子的能量: E光子=hγ;一束光能量E光=N×hγ(N指光子数目)在光电效应中,光子的能量hγ=W+#FormatImgID_6#(14)原子物理原子辐射光子的能量hγ=E初—E末,原子吸收光子的能量hγ= E末—E初爱因斯坦质能方程:E=mc2(15)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对于所有参与相互作用的物体所组成的系统,其中每一个物体的能量的数值及形式都可能发生变化,但系统内所有物体的各种形式能量的总合保持不变功和能的关系贯穿整个物理学。
关于摩擦力的功1.静摩擦力做功的特点(1)静摩擦力可以对物体做正功,也可以做负功,还可以不做功.(2)相互作用的一对静摩擦力做功的代数和总等于零.(3)在静摩擦力做功的过程中,静摩擦力起着传递机械能的作用,只有机械能的相互转移,而没有机械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2.滑动摩擦力做功的特点(1)滑动摩擦力可以对物体做正功,也可以做负功,还可以不做功.(2)相互摩擦的系统内,一对滑动摩擦力所做的功总为负值,其绝对值等于滑动摩擦力与相对位移的乘积,且等于系统损失的机械能.(3)一对滑动摩擦力做功的过程,能量的转化有两种情况:①相互摩擦的物体间机械能的转移.②机械能转化为内能.(4)滑动摩擦力、空气阻力等,在曲线运动或者往返运动时,所做的功等于力和路程的乘积.对功率的理解及应用1.P=Wt,此式求出的是t时间内的平均功率,当然若功率一直不变,亦为瞬时功率.2.P=Fv•cos α,即功率等于力F、运动的速度v以及力和速度的夹角α的余弦的乘积.当α=0时,公式简化为P=F•v.3.机车以恒定功率启动或以恒定加速度启动(1)P=Fv指的是牵引力的瞬时功率.(2)依据P=Fv及a=F-Ffm讨论各相关量的变化,最终状态时三个量的特点:P=Pm,a =0(F=Ff),v=vm.要点四关于功能关系及能量守恒的应用问题1.一个物体能够对外做功,就说它具有能量.能量的具体值往往无多大意义,我们关心的大多是能量的变化量.能量的转化是通过做功来实现的,某种力做功往往与某一具体的能量变化相联系,即所谓功能关系.常见力做功与能量转化的对应关系可用下面的示意图表示:2.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即某种力做了多少功,就一定伴随着有多少相应的能量发生了转化.3.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ΔE减=ΔE增.4.能量守恒是无条件的,利用它解题一定要明确在物体运动过程的始末状态间有几种形式的能在相互转化,哪些形式的能在减少,哪些形式的能在增加.5.系统内一对滑动摩擦力的总功W总=-Ff•l相对在数值上等于接触面之间产生的内能.要点五关于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其应用问题1.判断机械能是否守恒的方法(1)方法一:用做功来判定——对某一系统,若只有重力和系统内弹力做功,其他力不做功,则该系统机械能守恒.(2)方法二:用能量转化来判定——若物体系统中只有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而无机械能与其他形式的能的转化,则物体系统机械能守恒.2.机械能守恒定律的表达式(1)E1=E2系统原来的机械能等于系统后来的机械能.(2)ΔEk+ΔEp=0系统变化的动能与系统变化的势能之和为零.(3)ΔEA增=ΔEB减系统内A物体增加的机械能等于B物体减少的机械能.第一种表达式是从“守恒”的角度反映机械能守恒,解题时必须选取零势能面,而后两种表达式都是从“转化”的角度来反映机械能守恒,不必选取零势能面.3.机械能守恒定律应用的思路(1)根据要求的物理量,确定研究对象和研究过程.(2)分析外力和内力的做功情况或能量转化情况,确定机械能守恒.(3)选取参考面,表示出初、末状态的机械能.(4)列出机械能守恒定律方程及相关辅助方程.(5)求出未知量.。
摩擦力做功的特点1.静摩擦力做功的特点如图5-15-1,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物体A 在水平拉力F 的作用下未动,则桌面对A 向左的静摩擦力不做功,因为桌面在静摩擦力的方向上没有位移。
如图5-15-2,A 和B 叠放在一起置于光滑水平桌面上,在拉力F 的作用下,A 和B 一起向右加速运动,则B 对A 的静摩擦力做正功,A 对B 的静摩擦力做负功。
可见静摩擦力做功的特点是: (1)静摩擦力可以做正功,也可以做负功,还可以不做功。
(2)相互作用的一对静摩擦力做功的代数和总等于零。
(3)在静摩擦力做功的过程中,只有机械能的相互转移(静摩擦力起着传递机械能的作用),而没有机械能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
一对相互作用的静摩擦力做功的代数和必为零,即对相互有静摩擦力作用的两物体A 和B 来说,A 对B 的摩擦力和B 对A 的摩擦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由于两物体相对静止,其对地位移必相同,所以这一对静摩擦力一个做正功,一个做负功,且大小相等,其代数和必为零,即例1. 如图1所示,物体在水平拉力下静止在粗糙水平面上,物体与桌面间有静摩擦力,该摩擦力不做功。
图1如图2所示,光滑水平面上物体A 、B 在外力F 作用下能保持相对静止地匀加速运动,则在此过程中,A 对B 的静摩擦力对B 做正功。
5-15-1图5152图--图2如图3所示,物体A、B以初速度滑上粗糙的水平面,能保持相对静止地减速运动,则在此过程中A对B的静摩擦力对B做负功。
图3例2. 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有质量为M的长平板A(如图4),平板上放一质量的物体B,A、B之间动摩擦因数为。
今在物体B上加一水平恒力F,B和A发生相对滑动,经过时间,求:(1)摩擦力对A所做的功;(2)摩擦力对B所做的功;(3)若长木板A固定时B对A的摩擦力对A做的功。
图4解析(1)平板A在滑动摩擦力的作用下,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时间,A的位移为因为摩擦力的方向和位移相同,即对A做正功,其大小为。
【高中物理】高考难点摩擦力的理解和应用汇总,你都记住了吗?摩擦力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对运动或具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阻碍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
产生的条件①接触面粗糙②接触且挤压③接触面间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①静摩擦力的方向总跟接触面相切,并与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②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跟接触面相切,并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注意(1)“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不能等同于“与运动方向相反”。
滑动摩擦力方向可能与运动方向相同,可能与运动方向相反,可能与运动方向成一夹角。
(2)滑动摩擦力可能起动力作用,也可能起阻力作用。
摩擦力的大小①静摩擦力静摩擦力随拉力的变化而变化,并且F静=F。
当拉力增大到某一值时候,物体就要滑动,此时静摩擦力达到最大值,我们把Fmax称为最大静摩擦力。
最大静摩擦力略大于滑动摩擦力。
静摩擦力的取值范围:0<f≤Fmax②滑动摩擦力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滑动时,会受到另一个物体阻碍它滑动的力,这种力叫做滑动摩擦力方向:沿着接触面,并且跟物体的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大小:滑动摩擦力跟压力成正比,也就是两个物体表面间的垂直作用力成正比。
公式:F=μFNμ叫动摩擦因数,它与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的材料有关,还与接触面的情况(粗糙程度等)有关。
注意①FN表示两物体表面间的压力,性质上属于弹力,不是重力,更多的情况需结合运动情况与平衡条件加以确定。
②μ与接触面的材料、接触面的情况有关。
③滑动摩擦力大小,与相对运动的速度大小无关。
③滚动摩擦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滚动时产生的摩擦。
当压力相同时,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很多。
摩擦力的效果总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但并不总是阻碍物体的运动,可能是动力,也可能是阻力。
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大小、物体运动的速度和加速度无关,只由动摩擦因数和正压力两个因素决定,而动摩擦因数由两接触面材料的性质和粗糙程度有关。
高一物理摩擦力知识点高一物理摩擦力知识点摩擦力是高中物理中所有力中最难以把握的一种力,也是高中物理课程中的重点内容,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高一物理摩擦力知识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一物理摩擦力知识点1(1)滑动摩擦力:说明:a、FN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可以大于G;也可以等于G;也可以小于Gb、为滑动摩擦系数,只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积大小、接触面相对运动快慢以及正压力FN无关。
(2)静摩擦力: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与正压力无关。
大小范围:O说明:a、摩擦力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反,还可以与运动方向成一定夹角。
b、摩擦力可以作正功,也可以作负功,还可以不作功。
c、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d、静止的物体可以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可以受静摩擦力的作用。
高一物理摩擦力知识点2(1)滑动摩擦力: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相当于另一个物体滑动的时候,要受到另一个物体阻碍它相对滑动的力,这种力叫做滑动摩擦力。
说明:①摩擦力的产生是由于物体表面不光滑造成的。
②摩擦力具有相互性。
ⅰ滑动摩擦力的产生条件:A.两个物体相互接触;B.两物体发生形变;C.两物体发生了相对滑动;D.接触面不光滑。
ⅱ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跟接触面相切,并跟物体的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说明:①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不能等同于与运动方向相反②滑动摩擦力可能起动力作用,也可能起阻力作用。
ⅲ滑动摩擦力的大小:F=FN说明:①FN两物体表面间的压力,性质上属于弹力,不是重力。
应具体分析。
②与接触面的材料、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无单位。
③滑动摩擦力大小,与相对运动的速度大小无关。
ⅳ效果:总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但并不总是阻碍物体的运动。
ⅴ滚动摩擦: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上滚动时产生的摩擦,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要小得多。
(2)静摩擦力:两相对静止的相接触的物体间,由于存在相对运动的趋势而产生的摩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