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中的构图法
- 格式:doc
- 大小:2.66 MB
- 文档页数:11
初中美术构图技巧梳理美术构图技巧梳理美术构图是绘画创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决定了画面的布局、空间感和视觉效果。
对于初学者来说,掌握一些常用的美术构图技巧是非常有帮助的。
本文将梳理一些初中美术构图技巧,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运用。
1. 对称构图:对称构图是指画面左右或上下对称的布局方式。
在对称构图中,画面左右或上下的元素相对称,给人一种稳定、均衡的感觉。
这种构图方式常用于描绘庄重、庄重的主题,例如建筑物、对称的自然风景等。
在对称构图中,要注意保持画面的平衡和稳定感。
2. 不对称构图:不对称构图是指画面左右或上下的各个元素不对称排列的方式。
与对称构图相比,不对称构图更具有活力和变化,能够给人一种轻松、自由的感觉。
这种构图方式常用于描绘活泼、多变的主题,例如动物、人物运动等。
在不对称构图中,要注意平衡画面的压力和重心,避免出现画面过于倾斜或不稳定的情况。
3. 黄金分割法:黄金分割法是一种经典的构图方式,它使用了黄金比例(即1:1.618)来划分画面。
按照黄金分割法构图,可以使画面更加美观和吸引人。
具体操作方法是将画面分成两个部分,比例约为1:0.618或0.618:1,然后在黄金分割线上安排主体元素。
这种构图方式常用于描绘静态的主题,例如人物、静物等。
4. 对角线构图:对角线构图是一种能够给画面带来动态和张力的构图方式。
它通过将画面分成两条对角线,将主体元素排列在对角线上或与对角线相交的点上,来营造出一种视觉引导和动感。
这种构图方式常用于描绘运动、战斗、动态场景等。
在对角线构图中,要注意遵循对角线的方向,使画面更富有层次感和变化。
5. 重复构图:重复构图是指将同一或相似的元素重复出现在画面中,以营造出一种统一、和谐的感觉。
这种构图方式常用于描绘规律、节奏感强的主题,例如建筑物、花朵、树叶等。
在重复构图中,要注意元素的大小、间距和颜色的变化,以避免画面过于单调或混乱。
6. 异形构图:异形构图是一种以不规则形状为基础的构图方式。
绘画中的构图摘要构图是绘画中的第一步,且在视觉艺术中也是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
构图是艺术家为了表现作品的主题思想和空间、位置的效果,在画面中的空间和位置关系处理,把个别或局部的形象组成艺术整体,无论是中国绘画还是西方绘画无论是肖像画还是静物画、风景画都存在着构图问题。
构图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到整个作品的成败。
关键词绘画:构图一、构图的概念什么是“构图”?构图是一个造型艺术术语,就是根据题材和主题思想的要求,把要表现的形象适当地组织起来,构成一个协调的完整的画面。
也就是利用视觉要素在画面上,按照空间或平面。
把色彩线条组织起来的构成,运用形式美方面,用光、明暗、色彩的配合。
形成整个空间或平面的特定结构。
在绘画中,“构图”既是指画面的结构。
二、构图的目的把构思中典型化的人或景物加以强调,从而舍弃那些一般的、表面的、繁琐的、次要的东西,并恰当地选择环境,使作品增强艺术效果。
总的来说,就是以表现主题思想和研究画面结构的形式美为自己的目的。
三、构图在绘画中的地位常用的构图一词,是一个外来语,来源于西方的美术,其中有一门课程在西方绘画中,叫做构图学。
构图这个名称在我国国画画论中,不叫构图,而叫“布局”,“章法”或叫“经营位置”。
研究构图的目的是什么?就是研究在一个平面上处理好三维空间——高、宽、深之间的关系,以突出主题,增强艺术的感染力。
构图处理是否得当,是否新颖,是否简洁,对于绘画、摄影、舞蹈等艺术作品的成败关系很大。
从实际而言,一副成功的绘画、摄影、舞蹈等艺术作品,首先是构图的成功。
成功的构图能使作品内容顺理成章,主次分明,主题突出,赏心悦目。
反之,就会影响作品的效果,没有章法,缺乏层次,整副作品不知所云。
绘画属于视觉艺术,作者在表现上应该关心自己画面中的视觉效果,构图在中国传统绘图中也是颇为画家们所重视的。
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南齐画家、理论家谢赫在自著的《古画品录》中就提出了著名的“六法论”,六法论包括“应物象形,传移模写,经营位置,随类赋彩,骨法用笔,气韵生动”,到现在都一直都深刻地影响中国画,但是,这六法主要是文人画传承的画法,翻译过来,就是观察、临摹、构图、色彩、“用笔”和“用墨”的方法。
少儿绘画构图知识点总结一、构图基础知识构图是绘画中非常重要的一步,它直接影响着绘画作品的整体效果。
良好的构图可以使画面更加生动、有趣、有张力、有节奏感。
1. 画面的比例和留白画面的比例是指画面上各个元素的大小比例关系。
在构图时要注意画面的比例是否合理,是否符合整体设计的需要。
同时,留白也是构图中的重要要素,适当的留白可以增加画面的层次和节奏感。
2. 画面的对称与平衡画面的对称与平衡使得画面看起来更加稳定和谐。
构图时,要注意画面中的元素是否对称分布,是否形成均衡的视觉效果。
3. 画面的动静对比在构图时,动静对比可以增加画面的层次感和生动感。
通过对比画面中的元素的大小、位置、形态等方面,可以使画面看起来更加有张力。
4. 画面的主次关系在构图时,要明确画面的主题,并根据主题来确定画面中各个元素的主次关系。
主要元素要突出,次要元素要服从,以达到画面整体效果的统一和谐。
二、构图的常用方法构图是一门艺术,而构图的方法有很多种。
下面列举了一些常用的构图方法,供少儿绘画爱好者参考。
1. 黄金分割法黄金分割法是一种常用的构图方法,在视觉美学中有着较高的地位。
黄金分割法可以使画面看起来更加和谐、美观。
2. 对角线构图法对角线构图是一种构图方法,通过画面的对角线来构图,可以使画面看起来更加生动、有趣。
3. 增强对比构图法增强对比构图法是通过对比画面中的元素的大小、形态等方面,来使画面看起来更加有张力。
4. 看不见的构图法看不见的构图法是通过留白、不完整和抽象性来表现画面,使画面看起来更加富有想象力和生动性。
5. 极简构图法极简构图法是通过简洁的元素、简单的线条和清晰的形态来表现画面,使画面看起来更加纯粹和简洁。
以上是较常见的一些构图方法,少儿绘画爱好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实际情况来选择适合自己的构图方法。
三、构图的实际操作构图是一门艺术,需要多加练习才能掌握。
以下是一些构图时要注意的实际操作技巧。
1. 观察和感知在构图时,要善于观察和感知,发现画面中的美感、节奏感和动态感。
绘画中的构图法自己总结的知识,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
自己总结的知识,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
1、横向式构图:这种构图像躺在床上休息一样,很自然地使人联想起安闲平静、宁静、开阔的感觉。
自己总结的知识,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
2、斜线式构图:斜线给人运动的感觉。
风吹动平静的海面就产生斜线的波浪,直立的人运动起来移动了重心,也产生了动的斜线,房子斜了又有将会倒塌之势,斜线的角度越大,运动的感觉当然也就越强烈,无规矩的长斜线使画面活跃产生力量感;长斜线的运用又容易因缺少变化而毫无趣味。
因此,要注意设法丰富它。
自己总结的知识,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
3、金字塔式构图:这种构图布局方式由于它像一座山,很自然给人以稳固与持久的感觉,这种三角形构图不会产生倾斜之感。
例如德国画家米勒《扶锄农夫》在构图上采取了金字塔式的构图,这种稳定感传达给人们的不是一种持久的稳定,而是表现出这个被剥削的农夫无力支撑的短暂喘息,刻画出劳动后的疲劳和苦痛。
自己总结的知识,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
4、“V”形构图:这种构图布局就象飞鸟张开双翅或象一个人向上斜举双臂作斗争和祈求,给人一种不稳定和危险的感觉。
有时在两山,两房,两树之间经常出现“V”字形的缺口,这个缺口有时会给人以美的享受,有时它又像打开的窗口,会引起人们的联想,给人以神秘之感。
自己总结的知识,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
5、“S”形构图:这种构图具有流动感,会给人快意,由于这条曲线在画面中会很突出,所以使整个画面活跃起来。
自己总结的知识,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
6、“某”形构图:这种构图在风景中经常被采用的,它具有构图丰满而深远,空间感很强的特点。
自己总结的知识,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
自己总结的知识,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
8、圆形构图:它象团聚在一起的美满幸福的家庭,有完美柔和之感,有时圆形的缺口处常被画家们用来突出自己要表达的东西。
自己总结的知识,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
9、三角形构图:以三个视觉中心为景物的主要位置,有时是以三点成面几何构成来安排景物,形成一个稳定的三角形。
静物画的构图技巧静物画是绘画中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通过描绘静物来展现画家的审美情趣和绘画技巧。
构图是静物画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好的构图能够使画面更加生动、有趣,吸引观众的眼球,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下面将介绍几种静物画的构图技巧,希望对喜爱绘画的朋友有所帮助。
一、对称构图对称构图是最为常见的构图方式之一,通过画面中心轴线的对称排列静物,使画面左右对称,给人以稳重、庄重的感觉。
对称构图适合表现庄重、典雅的主题,常见于古典静物画中。
在构图时,要注意静物的大小、形状、颜色等要保持对称,以保持整体的和谐统一。
二、三分构图三分构图是将画面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为前景、中景和背景,通过合理安排静物的位置和大小,使画面呈现出前后层次感。
这种构图方式适合表现静物画的深度和立体感,使画面更加丰富多彩。
在构图时,可以通过放大前景物体、缩小背景物体的方式来突出主题,增强画面的视觉冲击力。
三、金字塔构图金字塔构图是将画面中的静物排列成金字塔形状,即底部宽顶部窄,使画面呈现出稳定、均衡的视觉效果。
金字塔构图适合表现主题突出、重点突出的静物画,常见于写实主义风格的作品中。
在构图时,要注意控制好静物的大小和位置,使画面呈现出和谐的比例关系。
四、透视构图透视构图是通过透视原理来构图,使画面呈现出远近、高低、大小的透视感。
透视构图适合表现静物画的空间感和立体感,使画面更加具有张力和动感。
在构图时,可以通过透视线的运用来控制画面的透视关系,使画面更加立体、生动。
五、碎片构图碎片构图是将画面中的静物分割成多个小块,然后重新组合排列,使画面呈现出抽象、现代的感觉。
碎片构图适合表现抽象主义风格的静物画,常见于现代艺术作品中。
在构图时,可以通过错位、重叠、变形等手法来打破传统的构图方式,使画面更加富有创意和想象力。
总之,静物画的构图技巧是绘画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不同的构图方式能够呈现出不同的艺术效果。
在绘画时,可以根据自己的审美情趣和表现需求选择合适的构图方式,灵活运用构图技巧,使作品更加生动、有趣,展现出自己独特的艺术魅力。
绘画构图方法
绘画构图是绘画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好的构图能够提升作品的艺术价值,增强
观赏性,使画面更加生动、有趣。
下面将介绍一些绘画构图的方法,希望能够对你的绘画创作有所帮助。
首先,要注意画面的整体布局。
画面的整体构图应该是有机的、和谐的,不宜
出现过于杂乱、紧凑或者过于空旷的情况。
可以通过构图比例、对称、平衡等方式来达到画面的整体和谐。
其次,要注意画面的中心点。
画面的中心点是画面的重心所在,是画面构图的
核心。
在构图时,应该合理地安排画面的中心点,使之更加突出,能够吸引观众的目光,让人一眼就能够被吸引住。
另外,要注意画面的前景、中景和远景的处理。
在绘画中,前景、中景和远景
的处理非常重要,能够增加画面的层次感和立体感。
可以通过交叠、透视等手法来处理画面的前景、中景和远景,使画面更加有深度。
此外,要注意画面的对比度。
对比度是指画面中明暗对比的强弱程度。
在构图时,可以通过合理地安排画面的明暗对比,使之更加突出,增强画面的视觉冲击力,使画面更加生动、有趣。
最后,要注意画面的细节处理。
画面的细节处理是构图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能
够提升作品的艺术价值。
在构图时,应该注意画面的每一个细节,力求精益求精,使画面更加完美。
总之,绘画构图是绘画创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好的构图能够提升作品的艺术
价值,增强观赏性。
希望以上介绍的方法能够对你的绘画创作有所帮助,欢迎多多尝试,不断探索,提升自己的绘画水平。
问:怎么说儿童画画的构图?
答:儿童绘画中常用的构图方法。
构图对一幅画的成败很重要,儿童美术课堂中常常出现构图雷同的现象。
为大家介绍儿童画常见的几种构图种方法。
(1)中心式主体构图法
这是形象期孩子最善于运用的一种构图方法。
如画“一头怪兽”,孩子把自己想象成威猛的怪兽,把它的形象画得很大,把想象中与怪兽有关的情节画在四周。
这种构图方法符合孩子以自我为中心和儿童画的夸张的特点。
(2)满天星式分散构图法
孩子在表现“过年”这类纷繁热闹的主题时,常会把各种不同的人和物分散地按“满天星”式进行构图,使画面看起来十分丰富。
但这种构图法要求表现的事物要有变化,吸引人去品味,否则,“满天星”就会变成“一盘散沙”。
(3)排队式并列构图法
孩子习惯将心中所想一一列出来,或自上而下,或由左及右。
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特点,安排孩子用长条纸画“拉手小人”“它们是怎样飞
上天的”等内容。
这不仅可以培养孩子学会根据不同纸张形状灵活构图,更使孩子体会到了这种构图的有趣之处。
(4)线路式构图法
随着孩子年龄、技能的增长,开始喜欢“迷宫”和各种棋类游戏,可以利用其空间方位感的发展,设计一些“马路上的汽车”等内容,培养孩子学习路线式构图。
这种构图看似复杂,孩子却可遵循一定的路线规律安排画面,并逐渐地学会有计划地构图。
绘画是由构图、造型和色彩的运用等因素构成的,构图是这些因素中的关键。
我们常用的构图方法有水平、垂直、对角线、S形、V形、三角形、圆形、半圆形等,在绘画的创作过程中很少运用一种构图方式,而是常用几种方法的结合。
如何运用合理的构图方法进行绘画创作?笔者认为最为简捷有效的方法是从前人的身上吸取经验,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作品欣赏,通过对名家画作的欣赏来改善和提高自己在绘画中的构图能力。
一、从作品的时代背景中分析构图方法 画家经常会创作一些具有时代意义的作品,从而表达自己的情感。
如西班牙画家弗朗本斯科·德·戈雅的纪念画《1808年5月3日》,就体现出了强烈的时代背景,把画家对战争暴行的谴责表现无遗。
在画面上,一个身穿白衣的将要被处决的人吸引了我们的注意力,这个人面对着一队举着枪的士兵,面无惧色,情绪激昂,在他的身后是不断涌上来的爱国者。
从画面中不难看出,作者用平行和对称的构图方法,体现出了手无寸铁的爱国者和拿着枪的士兵作为人类是平等的,阶级的差异在画中荡然无存。
法国画家布歇的《博韦附近的风景》也具有强烈的时代感,画家展现了18世纪法国美丽的乡村风光。
为了表现乡村生活的宁静,画家运用了对称的构图方法,又运用了透视的构图,通过表现远处的树林使人感受到乡间的清幽。
充分地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才能够充分地了解作者的作画意图,从中准确地分析出作品的构图形式。
二、从画家的个性品位中分析构图方法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和品位,画家也不例外。
人们可以通过穿戴和个人的处事方法和原则来体现这种个性和品位,画家则可以通过自己手中的画笔来展现自身的个性和品位。
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画家达·芬奇以肖像画著称。
他性格颇为独特,既有广博的兴趣、好奇心,又敏感、反叛、追求完美,而且有些自负。
当时的肖像画流行的是正面或侧面的构图标准,而达·芬奇却取3/4面来构图,反其道而行之,这正体现了他的独特的个性。
图画作品的构图和表现手法绘画是一种形象表现的艺术,通过画笔、颜料、画布等工具来表达艺术家的感情、思想和观察力。
构图和表现手法是绘画中至关重要的要素,它们决定了画面的视觉效果和艺术品位。
一、构图构图是绘画的基础,它是指艺术家在画布上安排图案、色彩、线条等因素,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构图的好坏关系到画面的美感和艺术价值。
(一)对称与不对称对称是指画面左右、上下相对形状相同的一种关系。
对称构图可以营造出稳定、平衡、庄重、整齐的效果,适合表现古典、庄重的主题。
而不对称构图则更加灵活、生动、活泼,适用于表现运动、变化的主题。
(二)重点与平衡构图的重点是指画面中视觉的主要聚集点。
艺术家可以通过色彩、线条、形状等元素来制造重点,引导观众的目光,强化情感表现。
而平衡是指画面中形状、线条、色彩等要素的平衡,特别是左右、上下的平衡。
平衡是构图的基础,它可以令画面更加美观、和谐。
(三)透视与分割透视是指通过画面的大小、位置、比例来模拟真实世界中物体的远近关系。
艺术家可以通过透视手法来表现画面的空间深度,增强画面的逼真感。
而分割是指将画面分成几个区域,从而营造出不同的视觉效果。
分割可以增加画面的丰富性、节奏感和动态感。
二、表现手法表现手法是指绘画中的表现手段,包括色彩、线条、形状等。
艺术家可以通过这些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思想和观察力。
(一)色彩色彩是绘画中最为直观、生动的表现手法。
艺术家可以通过色彩的明暗、冷暖、对比等来表现画面的氛围、情感和气氛。
例如,暖色调可以表现温馨、柔美的情感,而冷色调则可以表现深邃、内敛的情感。
(二)线条线条是绘画中最为基础、灵活的表现手法。
艺术家可以通过线条的粗细、强弱、方向等来表现画面的形态和情感。
例如,粗线条可以表现力量、豪放的形态,细线条则可以表达婉约、柔美的形态。
(三)形状形状是绘画中最为特殊、多样的表现手法。
艺术家可以通过形状的大小、比例、组合等来表达画面的轻重缓急、稳定不稳定等情感。
构图,它的含义是:把各部分组成、结合、配置并加以整理出一个艺术性较高的画面。
在《辞海》中,谈到"构图"为艺术家为了表现作品的主题思想和美感效果,在一定的空间,安排和处理人、物的关系和位置,把个别或局部的形象组成艺术的整体。
在中国传统绘画中称为"章法"或"布局"。
这个术语中包含着一个基本而概括的意义,那就是把构成整体的那些部分统一起来,在有限的空间或平面上对作者所表现的形象进行组织,形成画面的特定结构,借以实现摄影者的表现意图。
总之,构图就是指如何把人、景、物安排在画面当中以获得最佳布局的方法,是把形象结合起来的方法,是揭示形象的全部手段的总和。
1、横向式构图:这种构图像躺在床上休息一样,很自然地使人联想起安闲平静、宁静、开阔的感觉。
2、斜线式构图:斜线给人运动的感觉。
风吹动平静的海面就产生斜线的波浪,直立的人运动起来移动了重心,也产生了动的斜线,房子斜了又有将会倒塌之势,斜线的角度越大,运动的感觉当然也就越强烈,无规矩的长斜线使画面活跃产生力量感;长斜线的运用又容易因缺少变化而毫无趣味。
因此,要注意设法丰富它。
3、金字塔式构图:这种构图布局方式由于它像一座山,很自然给人以稳固与持久的感觉,这种三角形构图不会产生倾斜之感。
例如德国画家米勒《扶锄农夫》在构图上采取了金字塔式的构图,这种稳定感传达给人们的不是一种持久的稳定,而是表现出这个被剥削的农夫无力支撑的短暂喘息,刻画出劳动后的疲劳和苦痛。
4、“V”形构图:这种构图布局就象飞鸟张开双翅或象一个人向上斜举双臂作斗争和祈求,给人一种不稳定和危险的感觉。
有时在两山,两房,两树之间经常出现“V”字形的缺口,这个缺口有时会给人以美的享受,有时它又像打开的窗口,会引起人们的联想,给人以神秘之感。
5、“S”形构图:这种构图具有流动感,会给人快意,由于这条曲线在画面中会很突出,所以使整个画面活跃起来。
6、“X”形构图:这种构图在风景中经常被采用的,它具有构图丰满而深远,空间感很强的特点。
7、“Z”形构图:这种构图妙在利用“Z”划分出空间,在这个空间中只要作者加一点小东西加以描绘,马上就会使画面产生无限的情趣,可是,如果缺少了这些小小的点景之物,那这幅作品就缺乏了灵性,所以这小小的点景之物有和没有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8、圆形构图:它象团聚在一起的美满幸福的家庭,有完美柔和之感,有时圆形的缺口处常被画家们用来突出自己要表达的东西。
9、三角形构图:以三个视觉中心为景物的主要位置,有时是以三点成面几何构成来安排景物,形成一个稳定的三角形。
这种三角形可以是正三角也可以是斜三角或倒三角,其中斜三角较为常用,也较为灵活。
三角形构图具有安定、均衡但不失灵活的特点。
(1)正三角形构图。
这种形式的构图,给人以坚强、镇静的感觉,在需表现一定的气氛时,正三角形构图可以说是最恰当的形式之一。
(2)倒三角形构图。
这种构图具有明快、敞露的感觉。
但是在它的左右两边,最好要有些不同的变化。
打破左右两边的绝对平衡,使画面免于呆板。
(3)斜三角形构图。
同正三角形构图相反,这种构图形式充分显示出生动活泼的趋势。